第一节__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合集下载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7、
。202 0年10 月上午1 2时2分 20.10.2 600:02October 26, 2020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0 月26日 星期一 12时2 分17秒0 0:02:17 26 October 2020
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3、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D 〕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 (C)一种半透性膜; (D)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细胞质基质
细 内含物:水、无机离子、脂质、

糖类、氨基酸、核苷酸、酶

功能:是活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五体一网一泡” (结构、功能)
1、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有可能发生 基因突变的哪一个时期?为什么?
间期,因为间期进行DNA复制,只有 进行复制,才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3、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有哪几 种去向?
形成的子细胞的去向:
①继续进行正常分裂进入下一个细胞 周期
②停止分裂,分化、衰老直至死亡
③癌变
4、细胞分裂的代谢基础是
2、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3、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核糖体、 中心体
1、高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2、高等植物没有的细胞器:中心体 3、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叶绿体、线粒体 4、具有独立遗传功能的细胞器:
叶绿体、线粒体
4、为动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供给能量的细胞器是:
。无核膜,无核仁
有核膜,有核仁
细胞壁 主要含肽聚糖

第一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与组蛋白结合
真核细胞细胞核的核小体
真核细胞有复杂的内膜系统
内质网:内质网有光滑内质网和粗糙内质网
真核细胞由单位膜组成的细胞器
线粒体
叶绿体
高尔基体
溶酶体
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
真核细胞的运动靠鞭毛或纤毛
鞭毛构造是9+2型
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
G1期(复制前期):细胞分裂完成DNA开始复制以前。 S期(复制期):DNA复制开始到复制完成。 G2期(复制后期):DNA复制完成到细胞分裂的一段间隙
管状蛋白质丝
细胞膜
细胞中的线粒体上
谢谢各位的聆听
质粒的功能: 1、质粒控制细菌的某一遗传状 2、可作为基因转移的载体
• 核糖体
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的颗粒状亚显 微结构。它的沉降系数为70S。核糖体的结构如下图:
RNA(占65%) 1、化学组成
蛋白质(占35%)
2、70S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 3、50S亚基由5SrRNA、23SrRNA和34种蛋白质组成 4、30S亚基由16SrRNA和21种蛋白质组成。
荚膜的化学组成:多糖;多肽;多糖+多肽。
荚膜的功能: 1、可作碳源储藏物质; 2、可以抗干燥; 3、抗吞噬细胞的吞噬。
巨大芽孢杆菌的荚膜如右 图所示:
(八)鞭毛(flagellum)和菌毛(pilus) 有的细菌在细胞表面长有鞭毛和菌毛。
•鞭 毛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它是一根中空的管状蛋白质丝。 由三条线状的蛋白质亚基围绕着一个中空的核心组装成螺旋 链。
(九)芽 胞
某些细菌生长发育到一定时候,在细胞内形成的一种内生胞 子,它对不良环境条件有抗性。芽胞的超薄切片:
芽孢的亚显微结构由内膜,皮层,孢子衣,外孢子衣四层组成。

高中生物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课件

高中生物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课件

实验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
1.高倍镜使用时要注意: (1)低倍镜使用过程中,下降镜筒时必须双眼侧视镜筒,防 止镜头撞到玻片。 (2)低倍镜找到物像后,换上高倍镜时,观察过程中只能使 用细准焦螺旋。 2.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1)实验原理: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细胞质基质中, 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型或球型,可用高倍镜观察。 (2)实验材料:普通显微镜能够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的、 近乎透明的。常选用藓类叶片是因为藓类叶片仅由单层细胞构 成,不需要加工可直接进行观察。 (3)实验方法与步骤: 取材:常用藓类叶片,也可用菠菜叶(带有叶肉)等; 制作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材料放于清水中 ,盖上盖玻片;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1.细胞膜

2.细胞质
物 细
3.高尔基体

4.核液

5.染色质 6.核仁
显 微 结
7.核膜

8.内质网

9.线粒体
式 图
10.核孔
11.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12.游离的核糖体
13.中心体
动、植物细胞器比较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中心体 (低等植物)
线粒体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叶绿体 液泡
三、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3、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 B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4、结合表中数据,指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归纳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归纳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归纳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名词:一、显微结构: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看到的细胞结构。

二、亚显微结构: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观看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类微细结构。

3、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核膜、无核仁;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份与真核细胞不同。

4、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真正的细胞核,有必然数量的染色体,有核膜、有核仁,一样有多种细胞器。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绿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六、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

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衣藻、变形虫、草里履虫、疟原虫等。

7、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种膜能够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如:氨基酸、葡萄糖)也能够通过,而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如:信使RNA、蛋白质、核酸、蔗糖)那么不能通过。

八、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类膜结构中蛋白质成份。

九、载体蛋白:膜结构中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一种跨膜蛋白质,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都有特异性。

10、细胞质:在细胞膜之内、细胞核之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要紧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1一、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份是基质。

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要紧场所。

1二、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类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13、细胞壁:植物细胞的外面有细胞壁,要紧化学成份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作用是支持和爱惜。

其性质是全透的。

语句:一、地球上的生物,除病毒之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二、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镶嵌了蛋白质。

蛋白质能够以覆盖、贯穿、镶嵌三种方式与双层磷脂分子相结合。

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大体支架,除爱惜作用外,还与细胞内外物质互换有关。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必然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具一 定弹性和硬度, 在细胞质膜之外并界定 细胞形状的复杂结构。
一、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一)细胞壁的结构特点
典型的细胞壁是由胞间层,初生壁、有 的细胞还具有次生壁所组成。
细胞腔
(二)细胞壁化学组成 构成细胞壁的物质,主要成分是90% 左右的多糖和10%左右的蛋白质以及酶 类、脂肪酸等 胞间层:果胶质
4.木质素 不是多糖,是由苯基丙烷衍生物的单 体所构成的聚合物,在木本植物成熟的 木质部中,其含量达18%~38%,主要 分布于纤维、导管和管胞中。
(三)细胞壁形成
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 高尔基体、微管
二、细胞壁的功能 1. 支持作用: 2.运输通道: 3.保护作用: 4.参与各种代谢活动:
2.功能: 1)是细胞遗传信息合成和复制的场所。 2)是代谢的调控中心。
二、叶绿体 1.结构:呈椭圆形 被膜(双层:内膜 、外膜) 类囊体(间质类囊体、基粒类囊体) 基质
2.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的发育
光 原质体 暗 前质体

三、线粒体 1.结构:呈圆形棒状结构。 外膜(选择性小) 被膜 内膜(选择性大,有ATP酶) 基质 2.功能: 呼吸作用的 主要场所。
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区别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比较
植物细胞
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 有 具有明显的中央 大液泡 有
动物细胞
没有 无明显的中央大 液泡 没有
2. 植 物 细 胞 的 结 构
二、原生质的性质 (一)原生质及其组成 原生质为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是细 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水(85%) 蛋白质(10%) 核糖(1.1%) 有机物(13.5%) 碳水化合物(0.4%) 原 生 脂类(2%) 质 无机物(1.5%)

1.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节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细胞的概念⾃然界的⽣物有机体,除了病毒和类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执⾏功能的基本单位。

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细胞(Cell)。

德国⼈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了细胞学说。

细胞可分为两⼤类型: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有细胞结构,但没有典型的细胞核;真核细胞具有被膜包围的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

⼆、植物细胞的形状和⼤⼩(⼀)植物细胞的形状植物细胞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有球形或近球形、长筒状、长纺锤形、长柱形、星形等不规则形状。

细胞形状的多样性,反映了细胞形态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规律。

(⼆)植物细胞的⼤⼩植物细胞的⼤⼩差异悬殊。

最⼩的⽀原体细胞直径为0.1µm;绝⼤多数的细胞体积都很⼩。

三、细胞⽣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构成细胞的⽣活物质称为原⽣质,它是细胞结构和⽣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组成原⽣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氧、氮等4种,约占全重的90%;其次有少量硫、磷、钠、钙、钾、氯、镁、铁等,约占全重的9%;此外还有极微量的元素,如钡、硅、矾、锰、钴、铜、锌、钼等。

组成原⽣质的化合物可分为⽆机物和有机物两类。

⽆机物主要是⽔,此外还有CO2和O2等⽓体、⽆机盐以及许多离⼦态的元素等。

有机物主要有蛋⽩质、核酸、脂类、糖类和极微量的⽣理活性物质等。

四、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其中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总称为原⽣质体。

(⼀)细胞壁1.细胞壁的结构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

细胞壁结构⼤体分为三层:胞间层、初⽣壁和次⽣壁。

2.细胞壁的变化次⽣壁常因有其他物质填⼊,使细胞壁的性质发⽣⾓质化、⽊栓化、⽊质化、矿质化,以适应⼀定的⽣理机能。

3.细胞壁特殊结构纹孔和胞间连丝。

由于纹孔和胞间连丝的存在,细胞之间可以更好地进⾏物质交换,从⽽将各个细胞连接成为⼀个整体。

4.细胞壁的功能:保护原⽣质体,减少蒸腾,防⽌微⽣物⼊侵和机械损伤等;⽀持和巩固细胞的形状;参与植物组织的吸收、运输和分泌等⽅⾯的⽣理活动;在细胞⽣长调控、细胞识别等重要⽣理活动中也有⼀定作⽤。

第一章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章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4. 其他功能 细胞壁中的酶类广泛参与细胞壁高分子的合成、转移、水解、细胞外物质输送到细胞内以及防御作用等。 研究发现,细胞壁还参与了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的相互识别作用,此外,细胞壁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凝集素还可能参与了砧木和接穗嫁接过程中的识别反应。
胶体(colloid)是物质的一种分散状态。不论何种物质,凡能以1~100nm大小的颗粒分散于
另一种物质之中时,就可形成胶体。构成原生质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直径符合胶粒范围,其水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
下面讨论原生质胶体与细胞生命活动有关的特性。
1. 带电性与亲水性
原生质胶体主要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表面的氨基与羧基发生电离时可使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一层带电荷的吸附层。在吸附层外又有一层带电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扩散层。这样就在原生质胶体颗粒外面形成一个双电层(图1-3)。双电层的存在对于维持胶体的稳定性起了重要作用。由于所有颗粒最外层都带有相同的电荷,使它们彼此之间不致相互凝聚而沉淀。蛋白质是亲水化合物,在其表面可以吸附一层很厚的水合膜,由于水合膜的存在,使原生质胶体系统更加稳定。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两性离子状态下,原生质具有缓冲能力,这对细胞内代谢有重要作用。但当处于其等电点时,蛋白质表面的净电荷为零,溶解度减小。这既破坏了原体的等电点通常在pH4.6~5.0之间。
2. 扩大界面 原生质胶体颗粒的体积虽然大于分子或离子,但它们的分散度很高,比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很大。随表面积增大,表面能也相应增加。由于表面能的作用,它可以吸引很多分子聚集在界面上,这就是吸附作用(absorption)。吸附在细胞生理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如増强了对离子吸收、使受体与信号分子的结合等。已证明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界面上发生的。所以,细胞内的空间虽小,但其内部界面很大。这一方面有利于原生质对各种分子和离子的吸附和富集,同时也为新陈代谢过程中各种生化反应扩大了活动场所。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含有
含有
有氧呼吸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场所
精选课件
11
(3)内质网(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结构: 由存膜在结于构细连胞接质而中成,的有网的状地物方,与广核泛 膜或细胞膜连通。 滑面内质网:表面光滑
类型: 粗面内质网:附着核糖体
功能:
增大膜面积,附着很多酶,为生化反 应 创造有利条件 与糖类、脂类和蛋白
第二章 结构和功能 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精选课件
1
植物细胞 亚显微结构
精选课件
动物细胞 亚显微结构
2
二、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叶绿体
比较 1 . 2
细胞器
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 中心体
液泡
精选课件
3
1. 细胞质基质
精选课件
8
叶绿体立体结构模式图精选电课件镜下叶绿体的亚显微9 结构
视频资料:叶绿体
精选课件
10
线粒体
叶绿体
分布 动植物细胞,代谢旺 盛的细胞中数量多
植物细胞的叶肉细胞
形态 粒状、棒状
结构 外膜
扁平的椭球或球形 外膜
是否含 DNA 功能
内膜(嵴) 有与有氧呼 内膜
基质
吸有关的酶 基粒
基质
有与光和作 用有关的酶
其 它3 种 生 物 的 结 构 有 明 显 区 别? B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青霉菌 D 蘑菇
2, 组 成 染 色 体 的 主 要 物 质 是 D
A DNA 和RNA B RNA 和 蛋 白 质
C 糖 蛋 白 和DNA D DNA 和 蛋 白 质
3, 将 动 物 受 精 卵 的 核 单 独 培 养, 不 久 退 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分析,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在化学性质上并 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核酸含量上的不同。并且 根据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二者在结构上是连续 的。
2014-11-11 30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 euchromatin 期染色深,活跃转录 间期染色浅,分裂
异染色质 heterochromatin 间期染色深,分 裂期染色浅,一般无转录活性
24

2014-11-11
2.

核液
核内充满着核液,在电子显微镜下,核液 是分散在低电子密度构造中的直径为100- -200A的小颗粒和微细纤维。由于这种小 颗粒与细胞质内核糖体的大小类似,因此有人 认为它可能是核内蛋白质合成的埸所。
2014-11-11
25
3.

核仁
核内一般有一个或几个折光率很强的核仁, 其形态为圆形。 电镜观察表明,各种细胞的核仁都裸露在核质 中,没有外膜包被,呈团块状或线网状。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核仁有短时间的消失,实 际上只是暂时的分散,以后又重新聚集起来。 核仁的功能一般认为它与核糖体的合成有关, 是核内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埸所。
2014-11-11
13
二、细胞质(cytoplasm)
细胞器是指细胞质内除了核以外的一些具有一 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它们包括,线粒 体、质体、中心体、溶酶体、核糖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和液泡等其中有些细胞器只是某些生 物所特有的。例如,中心体只是动物和一些蕨 类及裸子植物有;质体只是绿色植物有。细胞 器是细胞里有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现已肯定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和内质网等具有重要 的遗传功能。
2014-11-11
26
4. 染色质
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中,可以 见到许多由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 纤细的网状物,这就是染色质。
2014-11-11
27
第二节。染色体
一。染色质与染色体
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中,可以见到许多由 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这 就是染色质。 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染色质便卷缩而呈现为 一定数目和形态的染色体。 当细胞分裂结束进入间期时,染色体又逐渐松 散而回复为染色质。 所以说,染色质和染色体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 细胞分裂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2014-11-11 6
一、细胞膜(plasma membrane/plasmalemma)
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所组 成。 细胞膜是一切细胞不可缺少的表面结构,是 包被着细胞内原生质的一层薄膜,简称质膜。 它使细胞成为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单位,借以 调节和维持细胞内微小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原 生质是指细胞所含有的全部生活物质:包括细 胞质和细胞核两部分。质膜的厚度约为70- -100A。
2014-11-11 37
一、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次缢痕的位置和范围,也与着丝点一样,都是 相对恒定的。这些形态特征也是识别某一特定 染色体的重要标志。 此外,染色体的次缢痕一般具有组成核仁 的特殊功能,在细胞分裂时,它紧密联系着一 个球形的核仁,因而称为核仁组织中心。例如, 玉米第六对染色体的次缢痕就明显地联系着一 个核仁。也有些生物在一个核中有两个或几个 核仁。例如,人的第13、14、15、21 和22对染色体的短臂上都各联系着一个核仁。
2014-11-11
17
3. 核糖体
普遍存在于活细胞内,主要成分大约由40 %的蛋白质和60%的rRNA所组成。核 糖体可以附着在内质网上, 有些也可以游离 在细胞质中或核内,它是细胞内一个很重要 的成分,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埸所。
2014-11-11
18
4. 内质网
是在细胞内广泛分布的膜相结构,内质网 的表面,有的光滑,有的附着直径约10 0--200埃的核糖体颗粒,前者称为 平滑型内质网,后者称粗糙型内质网。内 质网是输送合成原料和最终产物的通道。
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中, 除去病毒和噬菌体等最简单的生命类型 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大量 研究证明,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 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014-11-11
1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根据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将生物分为
非细胞生物:包括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 细胞生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生物;根据细胞核和遗传 物质的存在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 o 真核生物(eukaryote):(真核细胞)原生动物、单细胞藻 类、真菌、高等植物、动物、人类
2014-11-11
15
1. 线粒体
近来发现,线粒体的活性和作物杂种优势之间 存在某些相关性。例如,能产生杂种优势的两个亲 本类型的线粒体,在体外混合时,常表现出超亲的 活性,这种现象叫线粒体互补作用。此种方法正在 式用于杂种优势的预测。
2014-11-11
16
2. 质体
有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三种,叶 绿体和线粒体一样含有本身的DNA,还 有RNA及核糖体,能够分裂增殖,并能 发生白化等突变,表明叶绿体本身是具有 一定独立的遗传功能。
2014-11-11
12
二、细胞质(cytoplasm)
细胞质是在质膜内环绕着细胞核外围的原 生质,其中含有的液体是细胞浆,呈胶体溶液, 内有许多蛋白质分子,脂肪,溶解在内的氨基 酸分子和电解质,在细胞质内还包含着各种细 胞器。细胞器是指细胞质内除了核以外的一些 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物质。
次缢痕在细胞分裂时,紧密地与核仁 相联系。可能与核仁的形成有关,因 此也称为核仁组织中心(nucleolus organizer).
2014-11-11 36
人类染色体的编号(pp12-13)
1.按染色体的长度进行
排列(分组);
2.按长臂长度进行与着
丝点位置排列(M,SM,
ST,T); 3.按随体的有无与大小 (通常将带随体的染色体 排在最前面)。
2014-11-11 34
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和随体(satellite)
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 个臂上往往还具有另一 个染色较淡的缢缩部位, 称为次缢痕,通常在染 色体短臂上。 次缢痕末端所带有的圆 形或略呈长形的突出体 称为随体。
2014-11-11 35
次缢痕、随体的位置、大小也相对恒 定,可以作为染色体识别的标志。
2014-11-11 7
一、细胞膜(plasma membrane/plasmalemma)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结构,不仅 可以看到细胞膜的超微结构,而且还可 以看到细胞内许多物体也具有膜的结构。 因此,根据膜的有无,可以把整个的细 胞结构分为两大类别:
2014-11-11
8
一、细胞膜(plasma membrane/plasmalemma)
2014-11-11
31
染色体的功能
染色体是核中最重要而稳定的成分,它具 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一定的数目,具有自我复 制的能力,并且积极参与细胞的代谢活动,能 出现连续而有规律的变化。 它在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上具有极其重 要的作用。遗传学中通常把控制生物性状的遗 传物质单位叫做基因,例如,水稻芒的有无, 植株的高矮等都是受一定的基因所控制。 大量的实验证实,基因就是按一定顺序在染色 体上成直线排列的。 因此,染色体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2014-11-11 38
2014-11-11
21
三、 细胞核
除了原核生物,所有的高等植物、动物、 以及单细胞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等都 具有这种真核细胞生物,故统称为真核 生物。
2014-11-11
22
细胞核是由四部分组成。
核膜、 核浆、 核仁 染色质
2014-11-11
23
1. 核膜
是核的表面膜,它把核与细胞质划分为两 个功能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部分。在电子显微 镜下可以见到核膜为两层的薄膜,膜上分布着 直径约为400--700A的核孔,它们在 很多地方是通过内质网与质膜相通的,所以核 孔与细胞的活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在细胞分裂 的前期,核膜开始解体,形成小泡状物,散布 在细胞质中,到细胞分裂末期,核膜重新形成, 并把染色体包被起来。
o 原核生物(prokaryote):(原核细胞)细菌、蓝藻(蓝细菌)
o 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没有细胞核(仅有拟核)。
真核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植物)细胞 壁
2014-11-11 2
一。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结构简单,主要由细胞壁,细 胞膜,细胞质和拟核构成。
2014-11-11
3
原核细胞
2014-11-11 14
1. 线粒体
线粒体内含有它自身的DNA,与同细 胞内核的DNA在碱基成分上不同,即鸟嘌 呤和胞嘧啶碱基对的含量有别,而且没有同 组蛋白结合,表现为裸露的环状DNA。此 外,线粒体内有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并 且有自身复制的能力。因此,一般认为线粒 体在遗传上有一定的自主性。
2014-11-11
28
染色质
染色质chromatin: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 性染料着色的物质。
组成:DNA、组蛋白、非组蛋白、RNA
染色质丝:10nm,含有一条DNA分子
2014-11-11
29
根据染色的反应,染色体中的染色质可区分为 两种: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
异染色质是染色质线中染色很深的区 段,这称为异染色质区; 常染色质是染色很浅的区段,称为常 染色质区。
2014-11-11
第二节
32
二。染色体的形态
在真核生物分裂期间,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清 楚地看到染色体。
主缢痕(着丝粒) 次缢痕 染色体臂
2014-11-11
33
二、 染色体的形态
着丝点所在的缢缩部分是主缢痕。 在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还常另外有缢 缩部位,染色较淡,称为次缢痕。 它的位置是固定的,通常在短臂的一端。某些 染色体次缢痕的末端所具有的圆形或略呈长形 的突出体,称为随体。 它的大小可以不同,其直径可与染色体同样, 或者较小,甚至小到难以辩认的程度。联接染 色体臂和随体的次缢痕也可长或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