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氧气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两种化学反应类型两部分。
教材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合反应的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硫、木炭、铁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和讨论归纳,学习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为后面其它物质的学习奠定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经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对氧气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知识不够系统;学生会进行一些简单实验操作,但操作不够规范;对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有所了解,但不会运用。
三、素养目标(即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知道缓慢氧化这一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知识与技能)2.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过程与方法)3.培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以及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目标】1.通过探究硫、碳、铁与氧气反应,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诊断和发展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探究水平)。
2.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对反应的分析,了解生活中的缓慢氧化现象,诊断与发展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
3.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诊断并发展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以及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价值水平:学科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
课题2氧气优秀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氧气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动植物呼吸、火灾等现象,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和好奇心。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氧气的分子结构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氧气的性质。
3.创设生活情境,如氧气急救、潜水和登山等,让学生思考氧气在这些场景中的应用。
3.阐述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医疗急救、潜水和登山等。
4.通过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讲解氧气参与的化学反应,如燃烧、氧化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题目:“氧气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氧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2.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氧气的性质和作用。
2.提问:“你们对氧气有什么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性质及其重要性。
3.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介绍氧气的概念、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具有氧化性等。
2.讲解氧气的制备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氯酸钾等化合物制取氧气。
5.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解氧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氧气的性质和作用。同时,教师还布置了具有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家庭实验中观察氧气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3.通过小组评价、同伴评价等方式,让学生互相反馈,共同进步。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鼓励。
课题2 氧气4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两种产物
不是化合反应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碳酸
二氧化碳 + 水
汞 + 氧气
硅 + 氧气 甲烷+氧气
加热 高温
氧化汞
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水
点燃
碳酸钙
高温
二氧化碳 + 氧化钙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
镁 + 氧气
点燃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氧化反应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碳酸
二氧化碳 + 水
汞 + 氧气
硅 + 氧气 甲烷+氧气
加热 高温
氧化汞
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水
点燃
碳酸钙
高温
二氧化碳 + 氧化钙
课堂总结
氧气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色、态、味、 溶解性、密度
1、 2、
——现象和结论
总结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
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 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3。铝在氧气中燃烧。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5。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 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在化学反应中,还发生能 量变化,这种变化常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 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反应发生。在化学 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课题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 氧气的物理性质 是一种 无色无味的 气体, 不易 溶于水 比空气略 重
课题2氧气

1、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为什么要装少量的水?
实验 编号
反应前 的物质
反应后生 成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 红磷和氧气 五氧化二磷 2—1
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实验 硫和氧气 2—3
二氧化硫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实验 铁和氧气 2—4
四氧化三铁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共同点1:由两种物质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
实验:演示【实验2—3】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 , 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热, 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氧气
S O2 点燃
二氧化硫
SO2
实验:演示图2—12实验
在空气中:燃烧,持续红热,放热,生成 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 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展示一瓶氧气,观察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1、色、态、味: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常情况下)
2、密度:密度比空气大
3、水溶性:不易溶于水
4、三态变化:难液化(淡蓝色),难固化(淡蓝色)。
实验:演示P33【实验2-2】 注:检验氧气的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 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种物质的反应。
练习: 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属于化合反 应的是( A、D ) A.氢气+氧气 → 水 B.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 →氧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铁+氧气 → 四氧化三铁
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

课题 2 氧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包含了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检验和氧气的化学性质。
本课题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闻气味介绍总结了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过木炭、硫、铁丝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探讨出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具备了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为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我们将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的课堂改为学生实验探究课,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知识,在交流讨论中得到提升。
本实验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要多角度观察,并能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获得结论。
除此之外,本实验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有事可做。
通过交流讨论、团结协作顺利完成实验,解决实验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本实验课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就是加热的操作以及硫的燃烧实验部分会造成环境污染。
硫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也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所以,如果要在学生实验中增加此实验,必须改进,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和环保意识教育。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初学化学,兴趣浓厚,甚至对每一个实验都充满探究欲望,但大部分的学生仅停留在对实验现象的表面认识。
单纯觉得实验本身有趣,而忽略了对实验本质的探究。
学生已学完第一单元知识,具备了药品取用、加热,各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但也仅处于初级模仿阶段,加上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创造力欠缺,所以,要求学生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上也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氧气是学生熟悉的一种气体,但对它的性质未做过系统的探究。
本节内容为氧气的性质,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
因此教学中要利用实物观察和实物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思维模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氧气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学会氧气的制法,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实验、观察和讨论中的表现和收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2.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鼓励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他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3.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氧气的应用和化学对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和应用能力。
3.通过对氧气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和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关注化学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5.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究的精神风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生活实例或实验现象,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内容上,我紧紧围绕教材,突出氧气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氧气的性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我也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解答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我也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课题2 氧气

讨论3:
A、D )
5.将木条插入一瓶无色气体中,木条剧烈燃烧,说明这种气 体是( C ) A.氮气 B.空气 C.氧气 6.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 C ) A.产生光彩夺目的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B.产生蓝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C.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D.铁丝红热,熔化 7.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 淡蓝色 ___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 明亮的蓝紫 刺激性 ________色火焰,生成有 ____气味的气体。 8.氧气的化学性质( A ) A.比较活泼,在高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B.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C.不活泼,常温时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很不活泼,高温时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第二节
氧
气(O2)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无色无味的气体、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熔点-218 、沸点 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183 。 氧气在固态和液态时都是:淡蓝色 淡蓝色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可以支持燃烧。 2、氧气和硫反应
1、 防止集气瓶炸裂; 2、 引燃; 3、避免火柴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
讨论1:
硫燃烧的时候生成的气体叫做二氧化硫(SO2),这 种气体易溶于水。它不仅有毒,而且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 空气。在集气瓶中装水的目的就是为了吸收硫燃烧时生成 的二氧化硫,避免损害人体和污染环境。
课题2_氧气

木炭、铁丝、硫在氧气中燃烧 都比它们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这 是为什么?
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 气的浓度有关。
完成课本35页讨论1
磷 + 氧气 碳 + 氧气 铁 + 氧气
点燃 点燃 点燃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碳 四氧化三铁
上述三个反应有何共同特征? 提示: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是否生 成新物质;反应物组成,生成物组成。
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反应?
镁+氧气 硅+氧气 汞+氧气 碳酸钙
点燃
高温 点燃
氧化镁 二氧化硅 氧化汞
是 是 是 不是 是
高温
氧化钙+二氧化碳
点燃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1)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2)化合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水果腐烂
金属生锈
酿酒车间
呼吸
归纳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 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很多物质发 生化学反应,同时产生热量。 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 氧化。 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 性,它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溶解性 沸点
熔点
氧气(无色)
101kPa, -183℃
101kPa, -218℃
(淡蓝色)液态氧
固态氧(淡蓝色)
氧气的三态变化
液态氧
固态氧
工业生产的氧 气,一般加压贮存在 蓝色钢瓶中。
氧气瓶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的检验: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 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
由两种或两种以 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 质的反应,叫做化合 反应。 多变一
石蜡与氧气的反应是化 合反应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
→
水+二氧化碳
5、与磷的反应
现象:
(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在氧气中燃烧的更旺,发出白光
(2)放出热量 (3)产生大量白烟 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点→燃 五氧化二磷
分析
碳+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
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铁+氧气
点燃
→
四氧化三铁
石蜡+氧气点→燃 水+二氧化碳
文字表达式:
点燃
硫+氧气 →气中能否被点燃?思考原因
操作注意事项:
①火柴的作用:引燃铁丝
②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③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而使铁丝不 能顺利燃烧
④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 细沙: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铁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1)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放出大量的热 (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
点燃
铁+氧气 → 四氧化三铁
4、与石蜡反应
现象:
(1)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 白光
(2)放出热量
(3)瓶壁上有水雾出现
(4)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 气体
文字表达式:
石蜡+氧气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 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有人说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这句话对吗?请举例说明
CaO+H2O → Ca(OH)2 (化合反应)
石蜡+O2 点→燃 CO2+H2O (氧化反应)
S+O2点→燃 SO2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课题2氧气
一、物理性质
1、色、味、态:
通常情况下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 体
2、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 3、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4、三态转化:101kPa下
气体 -183℃ 液体 -218℃固体 无色 → 淡蓝色 → 淡蓝色
氧 气 储 存 在 天 蓝 色 钢 瓶 中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能使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说 明氧气能够支持 燃烧。
注意:氧气本身 是不可以燃烧的 喔!!!
1、与碳的反应
现象: (1)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2)放出热量 (3)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无色气体 文字表达式:
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2、与硫的反应
现象:
(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2)放出热量 (3)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讨论:
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它们都是由两种物质起反应,生成一
种物质。我们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 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反应通式:A+B+…→AB…(多变一) (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这三个反应还有另一个共同特点:
它们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这类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非基本反 应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