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裸子植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区别;(3)了解我国裸子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运用比较法,分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异同;(3)调查身边的植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裸子植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3)我国裸子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2. 教学难点:(1)裸子植物的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区别;(2)裸子植物的分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裸子植物的概念。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裸子植物的特征;(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裸子植物的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区别;(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裸子植物的特征。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我国裸子植物的实例,如银杏、松树等;(2)学生分析实例,了解我国裸子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5.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调查身边的裸子植物;(2)各组汇报调查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裸子植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 结合生活实际,观察身边的裸子植物,并记录下来;3. 思考裸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六、教学内容6. 裸子植物的生殖与发育(1)了解裸子植物的生殖特点,如花粉、种子的形成过程;(2)掌握裸子植物的发育过程,如种子萌发、幼苗生长;(3)了解裸子植物的繁殖方式。
3、裸子植物-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3、裸子植物-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裸子植物的特点和种类;2.掌握裸子植物的繁殖方法;3.探究裸子植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教学内容1. 裸子植物的特点和种类(1)特点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中的一类,其特点为没有真正的种皮,与环境直接接触,裸露地存活。
裸子植物不具有花、果等特殊器官,直接以裸露的种子进行繁殖。
裸子植物集团包括了松科、杉科、柏科、杉松科、黄杉科等。
(2)种类1.松科松科的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茎干呈锥形,叶子坚韧有针。
常见的有华山松、马尾松、红松等。
2.杉科杉科的植物为常绿乔木,树冠呈锥形,叶子条形,树皮粗糙。
常见的有水杉、假杉、铁杉等。
3.柏科柏科的植物为常绿植物,茎干直立,群体形成。
常见的有侧柏、青柏、法国柏等。
2. 裸子植物的繁殖方法裸子植物只能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其种子通常为扁平形或球形,裸露在空气中,可被空气传播,萌发后需要长时间才能成长为成年植株。
3. 裸子植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裸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裸子植物的树林对保护土地有很好的作用,能够防止水土流失。
裸子植物还可以作为材料、药品等方面的原料,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教学方法1. 示范法老师通过展示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引导学生探究其独特的繁殖方法和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2. 群体探究法学生分组,探究裸子植物的分类、特点、繁殖和用途,然后反馈和讨论。
3. 模拟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开展种子萌发实验,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从实验中了解裸子植物的生态特征和繁殖方式。
教学评估1.裸子植物的分类、特点、繁殖和用途概念遗忘的测试;2.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实施建议1.结合校园环境,带领学生观察和探究校园中的裸子植物;2.将学生组成“裸子植物保护小组”,开展保护校园裸子植物的实践活动。
参考资料1.《生物教材》北京版;2.《种子植物学》,刘叔当著。
生物裸子植物教案:环境因素对裸子植物的影响

生物裸子植物教案:环境因素对裸子植物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2.掌握环境因素对裸子植物的影响;3.掌握裸子植物的种植和栽培技术。
二、教学重点1.环境因素对裸子植物的影响;2.裸子植物的种植和栽培技术。
三、教学难点1.掌握裸子植物的种植和栽培技术;2.了解不同环境因素对裸子植物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2.示范。
五、教学内容裸子植物是指种子没有被包在果实中的植物。
裸子植物包括松柏及其亲缘植物,以及银杏、蕨类植物等。
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是种子裸露在外,没有真正的果实。
裸子植物的种类很多,其中较常见的有松、柏、杉、树状银杏、单子叶植物等。
具体分类可参见植物分类学相关书籍。
环境因素对裸子植物的影响主要包括气候、土壤和光照三个方面。
1.气候气候对裸子植物的影响较为明显。
裸子植物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气温在 -35℃至 35℃之间,年降水量在 600 mm 至 2500 mm 之间。
柏树和松树适应较为干燥、寒冷的气候,而银杏则适应湿润、温暖的气候。
裸子植物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但生长速度较慢。
2.土壤土壤对裸子植物的发育和生长也有影响。
裸子植物的根系发达,能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
但对土壤的质地、酸碱度等要求较高。
举例来说,杉木和松树喜欢生长在沙质土壤上,而柏树则适应在肥沃、湿润的土地上生长。
因此,在种植裸子植物时,应根据其喜爱的土壤特点进行良好的土地改良。
3.光照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裸子植物主要生长在较光照充足的地方。
松树、柏树、银杏等需要相对森林中较明亮的环境生长,但也不要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
六、教学方法1.讲授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2.示范裸子植物的种植和栽培技术。
七、教学过程1.讲授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2.解释环境因素对裸子植物的影响;3.示范裸子植物的种植和栽培技术;4.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裸子植物的种植和栽培技术。
八、教学评价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应当掌握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环境因素对裸子植物的影响以及裸子植物的种植和栽培技术。
种子植物 (教案)

教案
课题:种子植物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本节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种子的结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说出种子的结构,了解什么是裸子植物,什么是被子植物,并能够相应的举例说明。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
1、能够说出种子有哪些基本结构。
2、能够区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并举例说明。
(二)能力
1、通过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认识种子的结构。
2、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区别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过程中,体验物种的多样性以及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1.认识种子的结构。
2.区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难点:1、理解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2、理解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创设情景法
五、教学用具
PPT演示文稿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计划
第二节种子植物
一、种子的结构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高中生物裸子植物教案

高中生物裸子植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 掌握裸子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殖方式。
3. 了解裸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 裸子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1. 掌握裸子植物的生殖方式。
2. 了解裸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一、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1. 裸子植物的特点: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类,不具有真正的果实,种子裸露在雌雄蕊内。
2. 裸子植物的分类:裸子植物分为松类、柏类和杉类等几个大类。
二、裸子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殖方式1. 裸子植物的生长环境:裸子植物主要生长在温带和寒带地区,喜欢阳光充足、气候湿润的环境。
2. 裸子植物的生殖方式:裸子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雌雄异株和雌雄同株两种方式。
三、裸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裸子植物对环境的影响:裸子植物具有优良的造林和护坡功能,能够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 裸子植物对人类的意义:裸子植物提供了重要的木材资源,同时也是人们旅游观赏的好选择。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图片展示等方式进行。
教学过程:一、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15分钟)1. 介绍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 讲解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二、裸子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殖方式(20分钟)1. 分析裸子植物的生长环境。
2. 解释裸子植物的生殖方式。
三、裸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5分钟)1. 探讨裸子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2. 讨论裸子植物对人类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 强调裸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反馈:1. 提问学生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 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小测验。
教学补充:1. 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裸子植物的观察和调查。
2. 教师提供裸子植物的相关实物和图片供学生学习参考。
教学评估:1. 学生对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有清晰的认识。
2.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裸子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殖方式。
生物裸子植物教案

生物裸子植物教案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1、通过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2、松的形态结构对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学生对于裸子植物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可以由此入手,分析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由于上一节学习了被子植物,所以也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对于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的这方面内容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
一、导入:1、出示松子和杏仁,提出问题:带硬壳的松子是松树的什么器官?杏仁又是什么器官?2、学生回答出二者都是种子后,出示松树带种子的雌球果(已裂开)和杏的果实(可用刀剖开),引导学生观察松子和杏仁分别长在松和杏的什么结构上?种子是否裸露?3、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总结:(1)松的雌球果并不是松的果实。
(2)杏的种子长在果实内,种子是不裸露的,属于被子植物。
松的种子长在雌球果上,种子是裸露在外的。
这一类种子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一)松的生活环境: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自然界,在电影电视中所见到的松树的情况,说出松树的生活环境,使学生了解松树不仅广泛生活在陆地上,而且还能生活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甚至是岩石的缝隙中。
知识目标1、了解营养繁殖的概念和用茎繁殖的主要方法;2、了解嫁接的意义;3、了解组织培养的意义、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植物营养繁殖操作的实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我国组织培养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实例,增强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裸子植物等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作业布置要注重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提升自信心。
3.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评价,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裸子植物的特征、分类、生态价值等。
2.强调裸子植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裸子植物,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五、作业布置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裸子植物种类,要求学生观察裸子植物的特征,并讨论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裸子植物的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裸子植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正处于形成阶段。通过学习裸子植物,有助于培养他们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裸子植物的特征、分类及生态价值是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学生需掌握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了解裸子植物的独特结构和生命周期。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裸子植物分类的理解,以及种子结构、繁殖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生物裸子植物教案:裸子植物的器官结构分析

生物裸子植物教案:裸子植物的器官结构分析一、裸子植物的概念及分类裸子植物是指在种子的胚珠裸露在母体外,不形成子房的维管植物。
与之对应的是有被子植物,即种子的胚珠包裹在子房中。
裸子植物分为松科、杉科、柏科、银杏科等几个科。
二、裸子植物的器官结构1.种子裸子植物的种子被子植物的种子简单。
种子通常由种皮、胚乳和胚珠三部分组成。
种皮是由外珠被细胞发育而成,其厚度和纹路有很大差别,松属和银杏属的种皮较厚,松属、柏属的种皮常具有翅。
胚乳是由胚乳细胞发育而成,通常发达,为种子的主要营养来源。
胚珠是由胚珠被与胚珠珠心两部分组成,胚珠被由珠被细胞发育而成,珠心是由胚珠珠芽细胞发育而来。
2.叶子裸子植物的叶子比被子植物叶片结构简单。
常见的裸子植物叶子分为单叶与复叶。
单叶由一片简单的叶片组成,如银杏;复叶由多个小叶组成,如松树。
松树叶片为针形,具有相对较大的树脂通道,在秋季会掉落;银杏的叶片为扇形叶,叶缘呈锯齿状。
3.枝干裸子植物的枝干分为主干、侧枝和顶芽。
其中主干为树高及粗度的决定性因素。
松树的主干粗短而粗壮,其表面上有数条明显而分叉愈合的大纹理;银杏主干较细长,叶绿素分布不均。
4.根裸子植物的根系非常发达,松树的根系往往比其树冠更为广阔,是其稳定生长的重要保障。
裸子植物的根系一般具有较多的侧根,侧根长度较大、角度较小,牢固地生长于地下。
银杏的根系呈细长结构,与主干相对称;杉树的根系则呈十字架形,有益于吸收养分。
三、裸子植物的生态意义1.防风固沙裸子植物多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冬季温度低,夏季气温较高,因此生存环境相对艰苦。
但正是由于这些植物具有深厚的根系和广博的叶硬等优秀特性,能够安身立命于陡峭的山石之上,起到了极大的防风固沙的作用。
2.美化环境由于裸子植物具有美丽的外表和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因此在城市市政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银杏、松树以及其它裸子植物能够将城市变得更加绿化和生机勃勃,成为市民散步,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识别校园内树木和花卉的种类,并向学校有关 领导提出绿化、美化校园的合理建议。 实验类型:学生课外实验 材料用品:
枝剪、小铲、小刀、放大镜、标本夹、吸水纸、容器 (如采集箱、瓶、塑料袋)、标签、笔记本、米尺。 实验准备:先把校园划成若干块,每块选举一位同学做 调查组长,准备好必要的工具。 方法步骤:
点。 板书设计: 第二节裸子植物 一、松的形态结构和生 活习性特点: 1、生长环境:干旱的陆地 2、形 态结构:高大乔木,根系发达,叶针状,种子有翅 二、 其他的裸子植物: 杉、侧柏、银杏等 三、裸子植物 的主要特征; 1、根、茎、叶都很发达。 2、种 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 四、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 意义及其经济意义: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绿化环 境、净化空气、 减轻噪声、提供木材、医用等
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了 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这部分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 解为什么裸子植物适于陆地生活,进而认识到裸子植物 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
本节课要观察的内容较多,要让学生观察球果,并 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进行对比;还要观察松的根、茎、 叶等形态特征,要组织学生观察好这些内容也就成为了 本节组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很容易把松树的雌、 雄球花和球果分别看作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花和果实,而 且学生平时对松树的生殖过程了解很少,这样对了解两 类植物的区别、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增加了困难。
1、通过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 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 观点。
2、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 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建议 一、本节知识结构二、教材分析
本节中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裸 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等内容为本节的重点。通过学习松树
2、分类。迅速压制、认真整理和鉴定采集到的标本。 可根据植物的茎、叶、花的形态特征(必要时可挖根)识 别植物,再根据植物体的其它特征如颜色、气味、毛、 刺、液体、腺点等,在教师的帮助下,先分出大的门类, 然后再分科,根据科内特征,查科属检索表鉴定科名。 详细记录原始材料。实验结果:
给所有植物挂上学名表,然后再填好下面调查结果 表。
3、关于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这是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的好材料。教师可以根据当地条件,组织学生了 解当地裸子植物的种类,并收集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的 标本或图片资料,举办专题科学壁报。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松的形态结构对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难点:松的形态结构与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设计思想: 学生对于裸子植物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 可以由此入手,分析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由于上一节 学习了被子植物,所以也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学 习。对于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的这方面内容可以在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
手段:以学生观察、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本课题参考课时为 1 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松子和杏仁,提出问题:带硬壳的松子是松树 的什么器官?杏仁又是什么器官? 2、学生回答出二者都是种子后,出示松树带种子的雌 球果(已裂开)和杏的果实(可用刀剖开),引导学生观 察松子和杏仁分别长在松和杏的什么结构上?种子是否 裸露? 3、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总结: (1)松的雌球果并不是松的果实。 (2)杏的种子长在果实内,种子是不裸露的,属于被 子植物。松的种子长在雌球果上,种子是裸露在外的。 这一类种子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二、讲授新课: (一)松的生活环境: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自然界,在电影电视中所见 到的松树的情况,说出松树的生活环境,使学生了解松 树不仅广泛生活在陆地上,而且还能生活在干旱和土壤 贫瘠的地方,甚至是岩石的缝隙中。
杨柳科 柳树 小河边 10
樟科 樟树 走廊道旁 8
榆科 白榆 后操杨 25
菊科 蒲公英 1 号楼路边 常见
单子叶植物 禾本科 狗尾草 草地 极多
禾本科 马唐 草地 较多
石蒜科
葱兰
金鱼池周围 较多
百合科 沿阶草 2 号楼边 较少
人们主要根据花、果实和种子分类,因此必须剪 取带花或果实的枝条。调查时挂好标签,以避免遗忘。 测量植物覆盖面积为的是统计植物的密度。
1、采集。根据先乔木,次灌木,再草本,最后是地被
植物层的次序采集植物。 (1)采集木本植物应尽量用枝剪剪取带花或果实的
枝条,无论是否当场识别,都要在枝条上挂好载有采集 地点和编号的标签。测量出灌木和乔木的覆盖面积。想 想为什么要剪取带花或果实的枝条?为什么要当场挂好 标签?
(2)连根挖起草本植物(最好带有花和果实),拍 去泥土,挂上标签,放入采集箱。如草本植物已成片, 要测量其面积。
(二)松的形态结构: 1、出示有关松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松的根、茎、
叶等结构的形态特征,分析松为什么能适应干旱的陆生 环境。
2、组织学生讨论、汇报 3、总结、补充:松树的根系十分发达;茎杆高大、粗 壮;叶呈针状。 4、出示录像或挂图:简单介绍松的生殖过程。 注意:由于学生没有较多有关传粉、受精等概念,所 以介绍的内容一定要很简单。 重点强调一点:受精后第二年,才形成种子,且种子 是裸露的,带有翅。
包被,由此引入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学习。 2、关于常见的裸子植物的观察,应该将注意力放在
形态特点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上。要组织学生思考 为什么裸子植物大多数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植物 体上有哪些结构适应干旱环境。关于裸子植物的生殖过 程以及裸露的种子,教师要通过实物、示意图或挂图等 进行说明。
松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其受精过程与绿色开花植 物不同,学生对松从传粉到受精,从雌球花经过受精后 发育形成球果都会感到难以理解,加之整个生殖过程比 较长又不易观察到,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只作为选学内 容,不必让学生了解的过于详细。 三、教法建议
1、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种子植物的实物,裸子植物要带 有球果,被子植物最好有果实。组织学生观察比较,找 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即它们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这样 它们都隶属于种子植物。然后找出它们最突出的区别, 即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而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
(三)其他裸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录像:介绍我国的裸子植物。 2、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并总结裸子植物有哪些共同的 特征。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纠正和补充。
(四)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和经济意义: 1、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析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出示有关介绍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 3、总结、补充。 三、作业: 请学生列表总结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
(3)采集苔藓类的地被植物层应带孢蒴,放入采集 箱,成片的也应测量其面积。请说说为什么要测量植物 覆盖的面积?
此类采集工作记录时,遍地可见的记录为“极多”, 50%以上为“很多”,25%以上为“较多”,5~25%为“常 见”,1~5%为“较少”,1%以下为“极少”,个别出现 并难以计数的为“偶见”,很难发现的为“罕见”。
种名 科名 生长地点 生长环境 株数或多度 备注
把所有植物分类统计汇总,并向学校领导提出你认 为正确的建议。
举例: 类别 科名 种名 生长地点 株数或多度 备注 裸子植物 苏铁科 铁树 暖房 4
柏科 柏科 校园南侧 5
罗汉松科 罗汉松 教学楼旁 3
松科 雪松 楼前草坪 2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金缕梅科 枫香 体操房旁 2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裸子植
2、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 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 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 法。 情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