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村回族自治县概况
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武装部关于做好2010

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武装部关于做好2010年度征兵期间宣传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退伍军人安置【发文字号】孟政字[2010]44号【发布部门】孟村回族自治县政府【发布日期】2010.10.26【实施日期】2010.10.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武装部关于做好2010年度征兵期间宣传工作的通知(孟政字〔2010〕44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县直有关部门:为认真贯彻市、县征兵工作会议精神,着眼激发和调动全县广大适龄青年应征热情,确保圆满完成我县今冬征兵工作任务,现就做好2010年度征兵宣传工作通知如下:一、运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好征兵宣传活动。
县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决定,10月20日到11月20日为全县“征兵宣传月”,10月28日为县“征兵宣传日”。
各单位要结合“征兵宣传月”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发动,把征兵宣传教育深入到千家万户、渗透到方方面面。
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开辟征兵宣传专栏、专题,宣传国防知识;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青年瞻仰、参观烈士纪念馆等学习先辈的勇敢无私和爱国奉献精神;组织人员深入工厂、学校、农村等基层,通过设置固定的征兵咨询站、出动宣传车、散发宣传材料、张贴标语、开办板报墙报等形式,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提高征兵宣传的吸引力。
每个行政村宣传标语不少于10条,条幅不少于2条,咨询站每个乡镇至少一个。
二、突出宣传重点,增强征兵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结合今冬征兵工作形势任务和我县的实际情况,今冬征兵工作宣传要围绕四个方面下工夫、花力气。
一是结合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
各单位要结合学习贯。
孟村 中国弯头管件之都

中国弯头管件之都——孟村2012-02-10来源:机电在线【机电在线讯】2006年8月29日,以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为组长的中国五金制品协会考察组批准授予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国弯头管件之都”称号。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弯头管件业在孟村开始萌芽以来,这个既没有铁矿资源,也没有钢铁生产企业,更没有管件产品需求的小县,30年左右的时间里发展壮大起一个年产值近60亿元、年钢材吞吐量260万吨、产品占全国中低压市场80%以上的弯头管件特色产业。
孟村弯头管件业是特色优势产业。
据金模网CEO罗百辉介绍,目前,孟村弯头管件行业总资产突破30亿元。
现有1210家弯头管件企业,年吞吐量260万吨,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营销网络遍布到台湾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
产品除打入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等众多国家重点工程外,还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孟村在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定命名为“中国弯头管件之乡”。
扣件业发展迅猛。
在建筑扣件已成为孟村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
截至2005年,孟村扣件企业发展到89家,年产扣件1.8亿套,占全国总产量的26%。
产品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众多大型建筑工程,生产的M牌扣件在历次国家产品质量联查中均获优等,成为国家定点产品。
孟村,也已成为中国建筑扣件生产基地。
孟村弯头管件业发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开始成长壮大,近几年实现跨越发展。
先后经历了作坊式起步、规模化扩张、产业化发展及本世纪初升级提速四个阶段。
弯头管件业在孟村的形成与发展、壮大,政府的有效引导和强力推动至关重要。
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委、政府大力实施“特色立县、开放兴县、工业强县”三大战略,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和民族自治的政策优势,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对全县骨干企业实行扶持保护的决定》、《关于进一步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规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为动力,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管件业发展,创造出服务优良、办事快捷的环境“高地”,使弯头管件业迅速由产业优势向特色优势转变,走出一条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发展之路。
孟村县肉牛羊生产现状

孟村县肉牛羊生产情况调研报告孟村县畜牧水产局业务股孟村地处渤海之滨,拥有丰富的饲草资源,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当地回、汉族群众有丰富的养殖牛羊的经验。
自2000年以来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独特优势,孟村县的决策者们立足县情,集思广益,打清真牌、走特色路,大力引导扶持牛羊业发展,并把牛羊产业化经营作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及迎接入世挑战的重大举措来抓,为鼓励农民发展畜牧业,出台了《发展牛羊业条例》和《推进牛羊产业化的意见》等多项优惠政策,将这一产业推上了一条规模大、科技高的系列化发展轨道。
到2004年,仅有18.9万人口的孟村县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0万头、30万只,实现户均两头牛,人均两只羊,牛羊肉年产量达6700吨,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实现产值2.7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以上,被河北省政府评为“秸杆养牛先进县”。
1、 牛羊生产变化情况2000年孟村回族自治县的肉牛羊产业开始了新纪元,2004年达到高峰,2007年开始滑坡养殖量下降,2010年底又渐恢复存栏量逐渐增多。
年份肉牛(万头)肉羊(万只)20049.519.9535.8331.312007 4.37 5.8121.4920.582008 3.52 2.8111.7714.252009 2.94 2.8211.4413.632010 2.97 2.8410.3813.57作为渤海黄牛的主产地,2000年孟村农民饲养的黄牛以其优良的品种、细嫩的肉质、鲜美的味道闻名遐迩,是京津地区重要的清真肉类供应基地,具有明显的清真品牌优势。
当时为鼓励农民发展畜牧业,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发展牛羊业条例》和《推进牛羊产业化的意见》等多项优惠政策;每年拨款500万元用于扶持养殖场建设;对氨化饲料池总容积130立方米以上、一次氨化秸秆1.5万公斤以上的,由县财政补贴总投资的50%;为方便牲畜交易,县里每年斥巨资对市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并减半征收管理费;投资40万元建起良种肉牛技术服务中心和4个黄牛改良站。
始祖思乡根落沧州 尚武遗风代代传承——孟村丁氏渊源略谈

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丁氏回族可谓是名门望族了。说它“名门”,因为这个家族历史上曾出现过一大批叱咤武林的风云人物;而称之为“望族”,是因为以为先祖迁沧后其子孙后裔如今已多达6万人,不但遍及以孟村为主的沧州各地,而且还外迁、散居于黄河南北、长城内外。现在该县境内的丁庄子村,就是沧州丁氏回族先祖士贤公于600年前亲奉皇诏从南京前已定居至此建立的村庄,而之所以不辞遥远居于沧州境内,其中还有一段士贤祖“娶沧州女,保沧州人,恋沧州情”的故事。
明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燕王朱棣从国都南京至封国北平,丁士贤被明太祖亲委重任,命其追随燕王北上,镇守边陲要塞北平府,并任前军总指挥,其间娶沧州白氏女为妻。在北平生活的20多年里,夫妻二人经常回到白氏家乡沧州访贫济苦,为众人办了很多事,士贤还多次亲自带军来沧清剿匪寇,安抚百姓,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为纪念丁氏家族定居中原(当时华北亦属广义上的中原地区),希翼后辈永远扎根中国,做德才兼备、为国尽忠之臣民,丁士贤将六子分别取名为有德、有能、有才、甫中、甫原、甫聚。据考,士后迁徙入住中原(河南)怀庆路(怀庆路明清时为怀庆府,即现在河南省沁阳市),并入乡随俗,将自己的名字拆开,取谐音汉字分别给四子做姓氏,即哈(凯)、马(玛)、刘(伦)、丁(迪尼),所以至今在回族中还有“哈马刘丁是一家”之说。
靖难之役后,丁士贤也因“靖难”有功,官至京卫正三品指挥使,掌禁卫。这年全家又由北平府迁至南京江宁府二郎岗居住(江宁府亦即现在的南京城)。朱棣采取“徙大族以实空地”的移民之策后,士贤因爱妻白氏思念家乡沧州之情日甚,又因自身年事渐高,也日益思念当年生活、战斗过的沧州与沧州的人民,也便辞官引退,于永乐二年(1404年)奏请皇上并经其“恩准”赐地后,携全家再次北迁沧州东南七十里王莽河北岸,辟田地,立庄园,六子分六院,建立丁家庄(即现在的丁庄子村)。明永乐四年(1406年)士贤回河南怀庆府探亲访友不幸病逝,葬于当地本族坟茔。始祖母白氏归真后葬于丁庄子村南之王莽河南岸,子孙辟茔地百亩,后其六子一女及后辈逝后均葬于此,谓之丁氏祖茔,而白氏侧下、六子之前一墓则为“舅爷坟”(白氏之弟)。如今,这些明朝古墓在孟村丁氏后辈子孙的精心呵护下仍保存完好。
孟村回族自治县投资规划及建设方案范文

孟村回族自治县xxx建设投资项目投资规划及建设方案模板仅供参考孟村回族自治县xxx建设投资项目投资规划及建设方案孟村回族自治县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是河北省六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
总面积386.73平方公里,总人口23.28万人(2016年),辖4个镇、2个乡。
孟村县地处华北平原东部,地势低平,盐碱地较多。
宣惠河、大浪淀排水渠流经县境。
粮食主产小麦、玉米、谷子等,畜牧业以肉鸡养殖为主。
工业以管道装备制造和建筑扣件为主导产业。
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6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4亿元。
2019年9月,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孟村县为八极拳发祥地,有“武术之乡”之称。
孟村是革命老区,抗战中回民支队屡建功勋,名声显赫。
古迹有唐代饶安城遗址、程氏父子墓、王翱墓等。
纺织纤维包括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其中,化学纤维是指以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处理和物理加工制得的纤维。
根据原料的不同,化学纤维又可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该xxx项目计划总投资5338.2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315.3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84%;流动资金1022.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16%。
达产年营业收入9025.00万元,总成本费用7192.65万元,税金及附加89.48万元,利润总额1832.35万元,利税总额2174.57万元,税后净利润1374.2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00.3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4.32%,投资利税率40.74%,投资回报率25.74%,全部投资回收期5.38年,提供就业职位132个。
充分依托项目承办单位现有的资源或社会公共设施,以降低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节约用水。
贯彻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消防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的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
......孟村回族自治县xxx建设投资项目投资规划及建设方案目录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二、项目概况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一、发展规划分析二、产业政策分析三、行业准入分析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一、资源开发方案。
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镇简介及职能介绍

新县镇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目录一、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镇简介及职能介绍二、新县镇领导班子成员及分工三、新县镇机构设置与职责四、行政职权首页五、行政职权目录六、涉密不公开行政职权目录七、重要行政权力动态运行情况登记表八、流程图一、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镇简介及职能介绍一、基本概况新县镇位于孟村回族自治县东南端,东南与盐山接壤,镇政府驻地位于县城南10公里。
全镇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5.5万亩。
全镇辖23个行政村,其中纯回民村8个,回汉杂居村3个。
2005年底全镇总人口29195人,其中回族9348人,占总人口的32%。
二、职能介绍1、负责全镇的计划生育工作。
具体有计划生育技术的指导、服务、组织、检查、宣传、统计、药具管理等工作。
2、负责民事调解、普法宣传和全镇的社会治安、信访等工作;协调公安派出所队民法庭及其它有关部门的工作。
3、负责全镇的农业及农业规划、企业工作、国土资源管理、镇村规划建设、民政、扶贫、协调涉农、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工作。
4、负责全镇的财政工作及村有资金镇代管工作。
5、负责全镇的民族宗教事务工作三、法人代表镇长:王德润地址:新县镇邮编:061400电话:************传真:************二、新县镇领导班成员及分工镇长:王德润分工:负责镇政府全面工作副镇长:王树文分工:负责计划生育工作、民调及社会治安副镇长:王万松分工:负责全镇社会事务及民族宗教工作副镇长:刘新华分工:负责党政办、财经办工作。
三、新县镇机构设置与职责新县镇机构设置共分七个办公室其名称与职责如下:1、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刘金强电话:6871909职责:负责全镇的计划生育工作。
包括计划生育技术的指导、服务、组织、检查、宣传、统计、药具管理等工作。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树文电话:6831216职责:负责民事调解、普法宣传和全镇的社会治安、信访等工作;协调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及其它有关部门的工作,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孟村介绍

1.地理位置孟村回族自治县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地处东经117°01′—117°21′,北纬37°57′—38°14′,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南与盐山县毗连,西与南皮县、沧县接壤,北、东北与渤海沿岸的黄骅市、孟村回族自治县希望新区为邻。
西北距沧州市40公里,西距石家庄市231公里,北距天津市160公里。
县域东西最大距离为31.1公里,南北最大距离为32.5公里,总面积386.73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孟村回族自治县地处河北平原东部冲积平原向渤海平原过渡地带,地貌形态低平开阔,微有起伏,分为高上地(海拔10m以上)、二坡地(呈倾斜状者)和低洼地(海拔7m以下)。
由于历史上黄河冲积及漳河泛滥,水土流失,形成高中有洼、洼中有岗的地貌。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呈倾斜,坡度17/10000,最高点海拔11.1m,最低点5.1m。
3.气候特征孟村回族自治县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11.9℃,1月平均气温-4.6℃,极端最低气温-20.1℃(1969年2月4日);7月平均气温26.1℃,极端最高气温40.1℃(1969年6月23日)。
日照年平均2902.h,无霜期年平均194天。
平均年降水量为635mm,多集中于6-8月。
年极端降水量最大1143.2mm(1964年),最小为323.9mm(1965年)。
4.水文地质孟村回族自治县内地质构造单元属华北平原新华夏系第二沉积带,次一级构造为黄骅凹陷。
黄骅凹陷以西以沧东断裂为界,与沧县隆起为邻,东以羊二庄断裂为界,与埕宁隆起相交,其上有深厚的新生带、松散沉积,厚达千米。
沧东断裂、羊二庄断裂均属新华夏系,走向南西一北东。
5.地表水宣惠河和大浪淀排水渠分别在孟村回族自治县的南部和北部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均属海河水系。
宣惠河由县境内的艾宅村西起至高姚庄东止,流经3个乡、8个村,境内全长12.5公里,流域面积为83.4平方公里。
孟村回族自治县引黄蓄水工程调度方案

纵坡 以 1 1 o / 40 0 0
O
蓄水能力/Jm 灌溉 面积 7" 3 设计 现状 万 亩
26 7 6 . 29
69 .
3 . 2O 50 .
50 .
13 : 125 :.
12 5 :.
2O 3 5. 12
56 .
23 . 05 .
孟村 回族 自治 县 引 黄蓄 水 工 程 调度 方 案
王 金 杰
摘 要: 简要介绍 了孟村 回族 自治县水 资源概 况 , 结合孟村全县基 本引黄蓄水体 系 , 阐述 了该县 引黄 蓄水 工程调度方案 及其效益 , 并对 引黄蓄水主要建设工程及保 障措施作 了具体说 明, 以期合理调度该 县水 资源 , 缓解 目前水 资源紧张局 面。
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 0 0 9年 2月完成 的《 村 回族 自治县水 资 孟 因此 , 抓住 当前难 得 机 遇 , 充分 利 用现 有 水利 工 程 , 密部 周
源调查与评价》 提供 的数据 ,0 5年 ( 20 计算水 平年 ) 县年降水 量 署 , 全 合理调度 , 尽量 多蓄水 , 于缓解水资源 紧张局面具有 十分 重 对 4 1 4rn, 1 . l地表水 资源量 2 4 0万 m3可供 水量为 7 . n 3. , 0 2万 m3 ; 要 的意义。
第3 6卷 第 l 8期
20 10 年 6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URt
Vl . 6 No. 8 0 3 1 1
Jn 2 1 u. 00
・33 ・ 6
文 章编 号 :0 96 2 (0 0 1 —3 30 10 —8 5 2 1 )80 6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村回族自治县概况
孟村回族自治县基本情况介绍
孟村回族自治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南接
山东,北靠京津,是河北省六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
是
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和国家确定的民族贸易县。
孟村
于1955年建县,县域总面积387平方公里,辖4镇2乡
126个行政村,总人口18.9万,其中回族4.7万,占县内总人口的24%,是我国北方回族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
孟村回族自治县建县虽晚,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自商代开始,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在县内新县镇设浮水县,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孟氏应诏迁此定居,以姓氏命名孟村。
后又有回族陆续迁来,孟村一带逐渐形成回族较集中的聚居区。
长久以来,回汉两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涌现出一大批历史名人和革命英雄人物。
明代吏部尚书王翱(王帽圈村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被后人尊称为“王天官”;清朝回族武术家丁发祥(丁庄子村人),擂台上打败两名俄国大力士,被康熙皇帝封为“铁壮士武侠”;大许孝子村张穆熙(字皋如),曾在天津南开中学、南开大学任教,周恩来、邓颖超等都曾是他的学生;民族革命先驱刘格平(大堤东村人),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孟村创建了津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抗日战争时期,威震敌胆的“渤海回民支队”在新县清真寺诞生,涌现出刘震寰、王连芳等一大批民族抗日英雄。
孟村还是中国武术十大拳种之一——八极拳的发祥地,素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美誉,每年吸引着日、韩、美、新加坡等国大批武术爱好者前来拜师学艺,八极拳第七世传人吴连枝曾多次应邀东渡日本、韩国讲学,八极拳成为孟村人民以武会友及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桥梁。
孟村各项基础设施健全而先进,为投资创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县境内公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村村通油路,公路密度居沧州市首位;电力充足,全县有110
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是全省电量增长十强县;通讯快捷,数字通信、网络应用迅速发展,电话普及率居河北省前列;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地下水储藏量达4346万立方米,能充分满足各行各业用水需求。
此外,星级孟村宾馆笑迎八方来宾,教育设施及教学水平稳步发展,医疗设施及医疗水平先进。
在软环境上,出台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一系列文件,大力倡导“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心招商引资”,全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使外商在孟村投资放心、舒心、开心。
弯头管件业是孟村的特色支柱产业。
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评定命名为“中国弯头管件之乡”,生产的中低压管件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
建筑扣件
业是孟村的又一特色产业。
现
有扣件生产企业89家,年产扣
件1.8亿套,占全国总产量的
26%。
牛羊养殖加工是孟村的第
三大特色产业。
县委、县政府
确立了以牛羊业为富民强县的重点产业来抓。
全县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0万头、40万只。
小杂粮加工是孟村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
目前加工经营商户180余家,年加工优质小米27万吨,交易额1.5亿元,产品销往山东、北京、天津等地,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印尼、新加坡等国家。
近年来,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团结带领下,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乘势而上,大力实施“特色立县、开放兴县、工业强县”三大主体战略,努力做好“环境、政策、城建、人才、党建”五篇文章,全力打造“绿色孟村、开放孟村、诚信孟村、安宁孟村、富足孟村”五个孟村,努力抓好回归经济、龙头经济、循环经济、知识经济,做大做强弯头管件业、建筑扣件业、牛羊养殖加工业、小杂粮产业等四大特色产业,努力实现城建提档次、财政上台阶、项目大发展,全县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孟村穆斯林风情浓郁,县内有清真寺41座,雄伟壮观、古朴典雅,是穆斯林群众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自治县土特产品丰富。
孟村鸭梨以其皮薄肉细、脆嫩多汁、个大爽口、含糖量高而闻名;“白棒子”甜瓜体形周正、色泽纯白,咬一口芳香四溢,满口生津,可谓瓜中极品;生产“五月鲜”、“六月白”、“大久保”等十余个优质品种的桃子,本县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出产的桃子个大味美,深受人们喜爱;本地种植红薯有300年的历史,生产的红薯个大圆润、甜脆可口,远近闻名;本县农民历来就有种植谷子的传统,生产加工的小米以其细腻芳香的口感、丰富的营养而畅销全国。
踏着时代前进的节拍,走过半个世纪的孟村回族自治县,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全县回汉人民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努力建设“小而强、富而美”的民族经济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