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学校体育学试题(本科)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一、选择题1. 体育学的定义是:A. 研究体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B. 进行体育锻炼和竞技的运动项目C. 进行体育教学和指导的专业D. 进行体育赛事组织和管理的机构2. 以下哪一项属于体育学的内容之一?A. 物理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B. 大众健身和社区体育C. 运动训练与生理调节D. 体育伦理与职业道德3. 以下哪个学科与体育学关联最密切?A. 生物学B. 心理学C. 历史学D. 地理学4. 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A. 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B.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C. 发展学生的体育潜力D. 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5. 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A. 统一评价标准B. 等级评价制度C. 多元化评价方式D. 成绩与名次取舍二、简答题1. 请简述体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2. 体育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 体育教学中如何合理进行评价与考核?4.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应对?5. 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体育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育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就体育学的发展与应用进行论述,以下是一些观点供参考:1. 体育学的发展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与时代和社会的变革紧密相关。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催促了体育学的发展。
体育学通过研究运动的规律、训练方法和保健知识,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健身指导。
2. 体育学的应用体育学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教育、训练、竞技和健康管理等领域。
在教育方面,体育学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训练和竞技方面,体育学通过研究运动技能和战术策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在健康管理方面,体育学为人们提供身体锻炼的建议和方法,帮助人们保持健康。
3. 体育学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体育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追求肌肉发达的锻炼可采用()重量而重复次数在7~12次的练习。
A、较小或中等B、中等或较大C、超大D、极限答案:C2.耐力锻炼的效果与运动频率的关系基本上成()。
A、正比B、不等C、对等D、反比答案:A3.人类形态学把()作为一个综合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发育状况的整体指标。
A、身高B、胸围C、肌肉力D、体重答案:D4.决定运动负荷的因素是()。
A、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B、运动速度和运动时间C、运动节奏和运动时间D、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答案:D5.根据学校的特点,大学生在制定锻炼计划时,应以()为锻炼周期。
A、一个月B、三个月C、一学期D、全学年答案:C6.根据我国体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育用于广义时,通常就是指()。
A、竞技体育B、体育教育C、健康教育D、体育运动答案:D7.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体现。
A、套路运动B、搏斗运动C、武术功法和技法D、硬气功答案:C8.以下哪种训练方法是发展快速力量最常用方法。
A、大重量的极限力量练习B、中小重量的快速练习C、长距离的跳跃练习D、小重量多重复次数的练习答案:B9.健美操是融体操、舞蹈和()为一体的一项运动。
A、武术B、拳击C、音乐D、柔韧答案:C10.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骨密质可增厚()毫米。
A、0.5-1.0B、1.5-8C、8-12.5D、12-20答案:B11.()提出了“体育乃是一个由儿童至成年整个发展过程的一个部分”的学说。
A、英国哲学家洛克B、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法国教育家顾拜旦D、法国起蒙思想家卢梭答案:D12.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关节损伤是()。
A、腕关节B、肩关节C、踝关节D、挫伤答案:C13.最大力量练习时,它的负荷强度一般掌握在()。
A、50%~60%B、60%~70%C、80%~95%D、75%~90%答案:C14.人在完成某种运动表现的力量,若不考虑与本人体重的关系,称为()。
(完整版)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

(完整版)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1. 雅典奥运会进行的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A )年。
A .1896B .1897C .1898 D.18992. 以自我(B)为基本活动方式来实现对自身的改造,是体育的特有属性。
A.体育锻炼B.躯体活动C.强体健身3. 体育一具重要目标算是教会人们去(A)利用、爱护和促进躯体进展,它是一种用躯体而又去完善躯体的活动过程。
A.合理有效地B.循序渐进地C.持续别断地D.周而复始地4. 体育是(B)的结晶,直截了当或间接地妨碍人的社会化进程。
A.物质文明B.人类文化C.历史进展5. 体育属于文化的范畴,是(D)的一具有机组成部分。
A. 中华文化B. 民族文化C. 各国文化D. 大众文化6. 全面提高大学生(B)水平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
A. 躯体健康B. 身心健康C.体质健康7. 大学体育对大学生(C)教育培养以及人格、品质的陶冶塑造的积极、独特的作用。
A.文化、专业的B. 思想、道德的C. 躯体、心理的8. 大学体育的(A)与育人功能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推崇。
A. 健心功能B. 锻炼功能C.教育功能9. 躯体活动别仅可以(C)、提高素养,还能够消除紧张情绪、调节心理状态。
A.体育锻炼B. 活动筋骨C 增强体质10. 大学体育的目标之一是进一步明白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B),培养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A. 意义B. 关系C. 涵意11. 现代社会健康的定义:健康别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A)、社会习惯良好和道德健康。
A. 心理健康B.躯体健康C 体质健康12. 健康的水平可分为:最佳健康、普通健康、(C )。
A. 别健康B. 次健康C.亚健康13.目前危害人类的三大杀手:(A )。
A. 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B. 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精神病C. 心血管病、恶性肿瘤、流行病14. 人体具有较强的调节功能,亚健康姿态在(C)的日子方式和精神调养下能够向健康方向转化。
16体育教育本科--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答案(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计划、实施2、练习密度、运动负荷3、基础性、业余性4、教师、学生、教材5、说明、教材纲要体系、考核项目级标准6、全面、针对、多样7、观察法、自我感觉法、生理测定法8、校内竞赛、校外竞赛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 10、√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指用尽可能少的人力和物力,以最佳的手段和方法,遵循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律,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计划、实施、检查、评定的工作过程。
2、指以教学目标和任务为核心,遵循教材选编原则,将经过选择的各种教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要求组合成的统一整体。
3、指学生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
4、指对体育课中的各项评定内容,根据评价者的经验,从理论上对可的质量作出的分析与评价。
5、指通常在学期初,为了解学生基础和特点所进行的考核。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教育性原则;(2)适应学生身心特征的原则;(3)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原则;(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5)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注:每一个要点1分)2、(1)自觉、自愿性原则;(2)经常性原则;(3)针对性原则;(4)适量性原则;(5)渐进性原则。
(注:每一个要点1分)3、依据:(1)社会的需要(1分);(2)学校体育本身的功能(1分);(3)学生身心发展特点(1分)要求:(1)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1分);(2)可行性与挑战性相结合(0.5分);(3)具体化与定量化相结合(0.5分)。
4、是教师(或指定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动作的方法要领,以建立动作的正确表象。
(2分)选择是范位置和方向时应注意:(1)示范应根据学生队形、动作情况、安全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方位进行(1分);(2)应避免让学生面向阳光和迎风(1分);(3)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示范(1分)5、(1)注意合理安排新旧教材的教学顺序,加强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和整体性(2分);(2)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难度的新旧教材内容(1.5分);(3)根据新旧教材内容特点和要求,对不同年龄、性别、水平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练习,并合理地分配练习时间,安排练习密度和生理负荷(1.5分)。
学校体育学试卷123

广州体育学院05—06学年第二学期《学校体育学》补考考试试题学号班级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1、我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B )社会A、原始B、奴隶C、封建D、资本2、捷克著名教育家()被誉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
A、洛克B、夸美纽斯C、斯宾塞D、卢梭3、《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周恩来B、毛泽东C、恽代英D、叶剑英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终生体育5、1922年,()的出台标志着军国民主义教育在我国的没落。
A、《奏定学堂章程》B、《壬戌学制》C、《劳卫制》D、《癸卯学制》6、()毛泽东做出了“健康第一”的指示。
A、1953年B、1950年C、1955年D、1965年7、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成()A、反比例关系B、正比例关系C、抛物线关系D、不存在的8、体育课中,学生做练习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体育课的()密度。
A、综合密度B、专项密度C、练习密度D、指导密度9、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A、反比关系B、正比关系C、抛物线关系D、不存在10、课时计划也称为()A、年度计划B、教学进度C、单项计划D、教案11、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A、适中为好B、越小越好C、越大越好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12、体育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A、搞好课外体育活动B、搞好训练C、上好体育课D、培养好体育骨干13、用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课称为()。
A、考核课B、复习课C、新授课D、综合课14、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称为()A、领会练习法B、完整练习法C、分解练习法D、循环练习法15、()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互动方式传递教学信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
A、讨论法B、问答法C、讲解法D、示范法16、()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特征。
A、学校教育B、素质教育C、家庭教育D、应试教育17、(),中学的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A、2002年9月B、2001年9月素质教育C、2000年9月D、1995年9月18、由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和体验的课程是()A、选修课程B、必修课程C、地方课程D、校本课程19、教师面向学生站立进行的与学生同方向的示范是()A、正面示范B、镜面示范C、侧面示范D、背面示范20、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运动认识的教学方法是()A、示范法B、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C、演示法D、游戏法二、多项选择(下面每道题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总计10分)1、学校体育的目标是通过()这两条基本途径来具体贯彻实施的。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相当全)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1.体育2.大众体育3.竞技体育4."六艺"(西周)5."六经"二填空:(每空0.5)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年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A:50年B:100年C:150年D:200年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A: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终生体育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A: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终生体育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A:礼乐B书数C:诗易D:射御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A:秦B:汉C:唐D:宋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A:唐B;宋C:元D:明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A:乾隆B:康有为C:梁启超D:颜元10.“体育科"最早出现于()A:1903 B:1913 C:1923 D:193311.《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周恩来B;毛泽东C:恽代英D:颜元12.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A:1950 B:1956 C:1957 D:19581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1955 B:1956 C:1957 D:195814.《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A:1977 B:1978 C:1979 D:1980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 A:1990 B:1991 C:1992 D:19951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场外性B:竞技性C:技术性D:基础性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扣0。
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校体育最本质的特点决定了体育的本质是( )。
A.教养B.教育C.强身健体D.美育2.“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的时间是( )。
A.1990年B.1995年C.1998年D.2000年3.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指( )A.早操B.课间操C.体育课D.课外训练4.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的特殊性是指( )。
A.认识对象B.认识条件C.认识任务D.实践目的5.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是指( )。
A.认识规律B.社会制约规律C.动作技能形成规律D.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6.编选体育教学内容时应遵循下列哪些原则?( )A.自觉性原则B.经常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针对性原则7.按教学手段的时代性特征来划分,有( )A.传统型和现代型B.常规型和专门型C.视觉型和听觉型D.固定型和可动型8.为了有效地发展体能,教师要控制和调节的基本要素是指( )。
A.身体素质B.运动能力C.身体健康D.负荷与休息9.下列哪个阶段属运动技能教学要经过的阶段之一?( )A.体力准备阶段B.粗略掌握动作C.运动经验积累D.心理准备10.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原则的主要依据是指( )。
A.掌握体育知识技能B.教育、教养和发展C.积极启发学生思维D.直观与讲解11.直观法指的是( )。
A.口令与指导B.口头评价C.教师演示D.口头汇报12.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是指( )。
A.课的基础结构B.课的具体结构C.一节课的几个部分D.课的形态结构13.体育课密度是指( )。
A.教师指导时间B.学生活动时间C.观察与休息时间D.活动与上课总时间比例14.教师制定课时计划的直接依据是( )。
A.全年B.学期C.阶段D.单元15.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是( )。
A.教学一般规律反映B.教学特殊规律反映C.课外锻炼规律反映D.课外锻炼计划的反映16.我国整体运动训练体系的一个环节是( )。
(完整版)346体育综合

学校体育学(真题)一简答题1.简述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
答:(1)社会需要(2)发展学生身心需要(3)学校体育的功能(4)国情条件2.什么是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有哪些特点?答:体育教学就是在体育目标的制约下,将教师设计的体育教学内容,通过教学策略,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中,转化为预期的学生行为,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过程。
特点:(1)教学目标的多元性(2)教学活动的复杂性(3)身心互动的统一性(4)内容编制的制约性3.什么是分组轮换?分组轮换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答:分组轮换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体育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组同学先分别学习不同性质的内容,到规定时间相互轮换学习内容的方法。
优点:在场地器材不足,班级容量大的情况下,可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练习机会,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缺点:教师不宜全面照顾和指导学生,也不利于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顺序和运动负荷。
4.规范的体育教学目标包括哪些要素?请根据这些要素设计一项体育教学目标。
答:体育教学目标是在一定的时期内,体育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标准或结果。
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评价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5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情境或条件,行为主题,行为水平。
二论述题1.结合体育教师专业理论论述体育教师的职责和条件。
答:职责(1)不断提高职业素养(2)认真上好体育课(3)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4)积极参与社会体育活动(5)努力开展学校体育教研活动条件(1)高尚的道德品质(2)宽厚的理论基础与广博知识(3)良好的专项技能技术(4)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5)全面的专业工作能力(6)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强健的体魄2.什么是说课?请选择自己熟悉的项目为教学内容准备一份说课稿。
答:说课是体育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教师或其他听众,阐述自己的教学构思及其设计过程。
挺身式跳远简洁说课(P130)运动训练学一简答1.现代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答:(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和实现途径的多样性(2)竞技能力机构的整体性和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和组织实施的阶段性(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和劣变性(5)训练调控的必须性及应变性(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2.什么是有运动成绩,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有哪些?答: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运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第四套试题(ABC卷)《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A、奴隶B、封建C、社会主义D、资本主义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A、大众体育B、终身体育C、学校体育D、竞技体育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A、礼、乐B、书、数C、诗、书D、射、御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A、1950年B、1953年C、1954年D、1955年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A、1950年B、1956年C、1957年D、1958年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场外性B、竞技性C、基础性D、技术性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斯宾赛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A、专业术语B、口令C、方言D、艺术语言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A、单一B、多样C、没有差异D、有差异,但不大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全面贯彻A、必须B、不一定C、一定不能D、有所侧重地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A、反比关系B、正比关系C、抛物线关系D、不存在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体的内力B、人体外力C、支撑反作用D、摩擦力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A、分解法B、快速示范C、常速示范D、正误对比示范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适中为好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宜采用()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C、先合后分D、先分后后16、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A、分开B、相对靠拢C、保持距离D、保持较远17、在哪种情况下采取分组不轮换的教学形式()A、人数不多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充足B、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C、人数多D、人数少18、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A、技术基础B、技术环节C、技术关键D、技术细节19、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即为体育课的()A、综合密度B、专项密度C、练习密度D、一般密度20、课时计划也称()A、年度计划B、教学进度C、单项计划D、教案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A”和“B”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1.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A B )2.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
( A B )3.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 A B )4.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 A B )5.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提出的。
( A B )6.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依据超量恢复的原理提出的。
( A B )7.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 A B )8.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
( A B )9.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
( A B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
( A B )主观题部分(三、四、五题为主观题,共70分,时间为80分钟。
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技术细节2、课的结构3、运动负荷4、淘汰赛5、综合密度五、问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我国学校体育的总体目标是什么?2、什么是动作示范?运用动作示范时应注意什么?3、试述运动竞赛规程的内容包括哪一些?六、应用题(共20分)假设已测得体育课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为:教师指导:621秒;学生练习:810秒;组织措施:378秒;观察、保护:216秒;休息:540秒;不合理时间:135秒。
一节课按45分种计算,请计算下列各题:1、课的综合密度是多少?2、课中各项活动的密度是多少?3、不合理运用时间的比例是多少?《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B卷)(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年。
A、1955B、1956C、1957D、1958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终生体育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A、礼、艺B、书、数C、诗、易D、射、御4、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A、奴隶B、封建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5、《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周恩来B、毛泽东C、恽代英D、颜元6、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B、卢梭C、斯宾塞D、裴斯泰洛齐7、毛泽东做出“健康第一”指示的时间是()A、1953年B、1950年C、1955年D、1965年8、用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课称为()。
A、新授课B、复习课C、考核课D、综合课9、体育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A、搞好课外体育活动B、搞好训练C、上好体育课D、培养好体育骨干10、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A、艺术语言B、口令C、方言D、专业术语11、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A、单一B、多样C、没有差异D、有差异,但不大12、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成()A、反比例关系B、正比例关系C、抛物线关系D、不存在的13、动作的节奏表现了动作的()A、时间特征B、空间特征C、力量特征D、综合特征14、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体的外力B、支撑反作用力C、摩擦力D、人体的内力15、体育课中的“一句话评价”是一种()的语言法形式。
A、口令和指示B、口头评定成绩C、口头汇报D、讲解16、体育教学中,在学生人数多,新授教材比较难,复习教材也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采用()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C、先合后分D、先分后合17、凡在课中用于整队、调队、交换场地、搬运、分发和收回器材等一般均算作()时间A、教师指导B、组织措施C、学生练习D、休息18、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练习密度大时小些好D、练习密度小时大些好19、体育课中,学生做练习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体育课的()密度。
A、综合密度B、专项密度C、练习密度D、指导密度20、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年举行一次A、2B、3C、4D、5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A”和“B”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要保证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每天有45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
( A B )2.对少年儿童运动技术训练的要求是全面训练打好基础。
( A B )3.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称技术关键环节。
( A B )4.实施学校体育管理的决策人是体育组长。
( A B )5.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口令。
( A B )6.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越大越好。
( A B )7.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 A B )8.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是竞赛规程。
( A B )9.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又称教学进度。
( A B )10.体育教师应以教学原则为指导,来设计、调节、控制教学活动。
( A B )主观题部分(三、四、五题为主观题,共70分,时间为80分钟。
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体育2、语言法3、综合密度4、课的类型5、淘汰赛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体育教学应遵循哪些规律与原则?2、常用的讲解方式有哪些?运用时应注意什么?3、分组教学的形式有哪两种?分组教学的形式有哪几种?如何运用?五、论述题(共20分)1、结合当前的体育改革,谈谈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C卷)(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我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社会A、原始B、奴隶C、封建D、资本2、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A、1955B、1956C、1957D、1958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A、陈独秀B、二十八画生C、恽代英D、徐冰4、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A、讲解B、口令 C、方言 D、专业术语5、动作的速度表现了动作的()A、时间特征B、空间特征C、时空特征D、综合特征6、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体育教材可采用()A、以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分类方法B、以身体素质为主的分类方法C、以运动项目为主的分类方法D、以身体素质为主兼顾运动项目的分类方法7、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直接陈述是()的讲解形式A、直陈式B、概要式C、测重式D、联系式8、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A、流水依次进行B、条件不断变化C、每站练习无间歇D、能有效地增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9、间歇练习法的作用是()A、能提高肌肉力量B、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协调能力C、能提高供氧能力D、能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10、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优秀行为进行肯定评价是一种()A、说服法B、榜样法C、表扬法D、评比法11、体育课的组织工作是一项()A、比较复杂而细致的工作B、很容易的工作C、枯燥乏味的工作D、难做的工作12、一节课按45分钟计,其基本部分的时间,一般安排()分钟A、10-20B、28-32C、30-35D、35-4013、体育课的基本结构主要是依据()来划分的。
A、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B、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C、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D、超量恢复原理14、一节课中,学生做练习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称为课的()A、综合密度B、专项密度C、练习密度D、一般密度15、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适中好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16、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应自始至终跟踪()学生A、全班B、一组C、受测D、部分17、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也称为()A、教案B、年度计划C、教学进度D、单项计划18、体育课平均心率的计算方法除了点数计算法外,还有()A、面积计算法B、点算法C、平均法D、梯形面积计算法19、周期性训练原则的理论依据是()A、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B、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C、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D、超量恢复原理20、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年举行一次A、1B、2C、3D、4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A”和“B”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