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高度计算
建筑高度计算方法常用民用建筑疏散人数计算参数

建筑高度计算方法常用民用建筑疏散人数计算参数在建筑设计中,建筑高度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建筑的结构设计、风险评估以及疏散逃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建筑高度计算方法。
1.绝对高度法:绝对高度是指建筑物最高点的高度,通常是指建筑物的屋顶高度,不包括任何设备或构件的高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的建筑物,可以直接测量建筑物最高点的高度来进行计算。
2.相对高度法:相对高度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上的高度,包括建筑物本身的高度以及屋顶设备、室内装修等因素的高度。
相对高度的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物本身的高度以及屋顶上的设备等因素。
3.平均高度法:平均高度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上的高度的平均值,可以通过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然后计算每个区域的高度,并求取其平均值来进行计算。
4.法定建筑高度法:法定建筑高度是指根据建筑法规和地方政府规定,对建筑物的高度进行限制的高度。
通常根据规定的建筑法规和地方政府规定,对建筑物的高度进行测量和计算。
常用民用建筑疏散人数计算参数:在民用建筑的设计中,合理的疏散人数计算是十分重要的,它对于保障人员的安全和疏散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疏散人数计算参数。
1.疏散门宽度:疏散门宽度是指用于疏散的门的宽度,它是计算疏散人数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建筑法规和地方政府规定,对建筑疏散门的宽度进行限制,以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
2.疏散通道宽度:疏散通道宽度是指用于疏散的通道的宽度,它也是计算疏散人数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根据疏散通道的长度和建筑法规,确定疏散通道的宽度。
3.疏散速度:疏散速度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人员从建筑物内部疏散到安全区域所需的时间。
根据建筑的用途、人员分布等因素,确定疏散速度。
4.疏散门数量:疏散门数量是指用于疏散的门的数量。
根据建筑的规模、使用性质等因素,确定疏散门的数量。
5.疏散楼梯数量:疏散楼梯数量是指用于疏散的楼梯的数量。
根据建筑的规模、使用性质等因素,确定疏散楼梯的数量,并确保楼梯的通道畅通。
建筑高度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

建筑高度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1.绝对高度计算方法:绝对高度是指建筑物从地面到最高点的垂直高度。
这种计算方法通常用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工程施工中,并被广泛应用于计算建筑物的高度。
a.建筑物高度的测量方法:为了确定建筑物的高度,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建筑测量仪器:例如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
-GPS技术: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确定建筑物的地理坐标,通过差值计算得到建筑物高度。
-气象气球:用气球携带高度计等仪器上升到建筑物附近,并获取其高度。
b.建筑物高度的应用范围:绝对高度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建筑物的尺寸、结构和规模,从而对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进行评估和规划。
这种方法常用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以便确保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
2.海拔高度计算方法:海拔高度是指建筑物最高点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
该计算方法通常在地理、气象和航空领域中使用,并广泛应用于地图绘制和飞行导航等领域。
a.海拔高度的测量方法:为了确定建筑物的海拔高度,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接收卫星信号,GPS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定位,可以测量建筑物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
-气压计:通过测量大气压力的变化来计算海拔高度。
-雷达测高仪:使用雷达波束测量等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高度。
b.海拔高度的应用范围:海拔高度具有重要的地理和气象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势高低、气候分布和地理特征。
对于航空、航海和登山等活动,知道建筑物的海拔高度可以帮助导航和路径规划。
综上所述,建筑物的高度可以通过绝对高度和海拔高度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绝对高度用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而海拔高度则主要用于地理、气象和航空领域。
这两种方法都对我们了解和评估建筑物的高度和地理位置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高度计算

层高建高层计与筑数1 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2 建筑层数的计算: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5m者,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以及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
住宅顶部为2层一套的跃层,可按1层计,其他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跃层,应计入层数。
6.1 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指自建筑物散水外缘处的室外地坪至建筑物最高部分的垂直高度。
但下列情况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6.1.1 屋顶突出物的高度在9米以内,且其水平投影面积之和不超过该建筑物标准层建筑面积的八分之一者。
6.1.2 实心女儿墙高度自墙顶往下小于1.5米者;6.1.3 建筑物屋顶另加构架但不设围合外墙者,构架部分不计入高度。
6.1.4 出檐式平屋顶的建筑高度具有出檐式平屋顶的建筑,其高度为自基地室外地坪起至檐口底面止。
6.1.5 坡屋顶建筑高度坡屋顶建筑物当屋面坡度超过四十五度(含四十五度)时,建筑高度自基地室外地坪至坡屋顶的的二分之一为止;当小于四十五度时,按6.1.9条规定计算。
6.1.6 场地前道路标高与场地地坪高度不同的建筑高度当场地前道路标高与场地地坪高度不同时,建筑物高度视下述不同情况分别计算:当进行景观和建筑物结构的规划控制时,建筑物高度仍以场地地坪标高为准计算;当进行消防扑救控制时,如路面标高高于场地地坪标高时,则以路面标高为准计算;当建筑物前后立面高度不同时,规划控制高度按建筑物的主出入口中的一面计算,而消防控制则按扑救登高一面计算。
建筑高度计算

建筑高度计算l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建筑高度为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女儿墙顶部或檐口的高度。
屋顶上的了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和层数内,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不超过1.5m者,不计入层数内。
l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2.3.1.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风景区附近的建筑物、在航线控制高度以内的建筑物,其高度系指建筑物的最高点,包括电梯间、楼梯间、水箱、烟囱等。
2.3.2在上条所指地区以外的一般地区。
其建筑高度,平顶房屋按室外地坪至建筑女儿墙高度计算。
坡顶房屋按室外地坪至建筑屋檐或屋脊的平均高度汁算。
屋顶上的附属物,如电梯问、楼梯间、水箱、烟囱等。
其总面积不超过屋顶面积的25%、高度不超过4m的不计入高度之内。
2.3.3特殊体形的建筑顶层设有景观构筑物或设有其他辅助设施的建筑高度的汁算,应由当地主管主管部门确定。
2.3.4消防要求的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地坪到其屋顶面或檐口的高度;2.3.5在有净空高度限制的飞机场、气象台、电台和其他无线通讯(含微波通讯)设施周围的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有关部门对净空的有关要求。
《通则》4.3 建筑高度控制4.3.1 建筑高度不应危害公共空间安全、卫生和景观,下列地区应实行建筑高度控制:1 对建筑高度有特别要求的地区,应按城市规划要求控制建筑高度;2 沿城市道路的建筑物,应根据道路的宽度控制建筑裙楼和主体塔楼的高度;3 机场、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时,应按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4 当建筑处在本通则第1章第1.0.3条第8款所指的保护规划区内(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应按国家或地方制定的保护规划和有关条例进行。
建筑物高度的计算

建筑物高度的计算
建筑物高度是指建筑物从地面到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准确计算建筑物高度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物高度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用方法。
1. 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最直接、最简单的计算建筑物高度的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在建筑物的最高点设置一个测量仪器,如激光测距仪或测高仪,然后测量从地面到测量仪器的距离即可得到建筑物的高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需要在建筑物最高点设置测量仪器,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2. 三角测量法
三角测量法是一种基于三角形相似原理的计算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在建筑物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两个测量点,然后测量两个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和两个测量点到建筑物顶部的距离,再根据三角形相似原理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精度较高,但需要在建筑物底部和顶部设置测量点,有一定的测量难度。
3. 借助地形高度计算法
借助地形高度计算法是一种基于地形高度的计算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先测量建筑物底部和顶部的海拔高度,然后根据地形高度
的变化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在建筑物底部和顶部设置测量点,但需要考虑地形高度的变化,精度较低。
建筑物高度的计算方法有多种,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建筑的高度和层数是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参数。
计算建筑高度和层数的方法取决于不同的建筑类型和结构。
1.计算建筑高度的方法:建筑高度是指从建筑物最低部位(通常是地面或者建筑物地基)到最高部位(通常是建筑物屋顶)的垂直距离。
计算建筑高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直接测量法:使用测量工具(如测距仪或激光测距仪),从建筑物底部到顶部进行直接测量。
-测绘法:使用测量仪器和测绘技术,制作建筑物的高程图或立体模型,从而确定建筑物的高度。
-施工设计文件法:通过分析建筑物的施工设计文件,了解建筑物各个部分的高度,然后累加得出整个建筑物的高度。
2.计算建筑层数的方法:建筑层数是指建筑物从地面到屋顶之间的水平层面数量。
计算建筑层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直接计数法:通过直接数计算建筑物的层数。
从地面开始,逐层计数,直到到达建筑物的屋顶。
-使用设计文件法:通过查看建筑物的设计文档,了解建筑物的实际层数。
设计文件通常包含了建筑物的平面图和立面图,可以通过这些图纸上的标识来确定建筑物的层数。
-根据高度计算法:如果已知建筑物的高度和每层的平均高度(通常是从地面到屋顶的总高度除以层数),可以通过高度除以每层的平均高度来计算建筑物的层数。
3.特殊情况下的计算注意事项: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不规则形状的建筑物:一些建筑物具有不规则的形状,这些形状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计算变得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建筑物分成几个较简单的几何形状,计算每个部分的高度和层数,然后将结果进行合并来得出整个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
-改变高度或者层数的区域或部分:有时候,建筑物的一部分或者几层可能会有不同的高度。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建筑物分割成几个区域或部分,然后分别计算每个区域或部分的高度和层数,并将结果进行合并。
-地下室:建筑物的地下室通常被视为一层,高度通常是地下室的天花板高度减去地下室的地面高度。
总之,计算建筑高度和层数需要结合建筑设计文件、测量工具以及建筑物类型的特点。
建筑高度及层数的计算方法

建筑高度及层数的计算方法
一、建筑物总高度的计算:
1.手持仪器测量法:使用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等手持仪器在建筑物周围或内部测量不同位置的高度,然后取平均值计算总高度。
2.建筑图纸测量法:通过分析建筑图纸,测量建筑物的地面至最高点的垂直距离来计算总高度。
二、建筑物结构高度的计算:
1.楼层高度测量法:使用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等手持仪器测量建筑物不同楼层之间的垂直距离,然后取平均值计算楼层高度。
2.构造荷载计算法:通过计算建筑物的设计荷载和结构计算公式,推算出实际楼层高度。
三、建筑物层数的计算:
1.建筑图纸计算法:通过分析建筑图纸,测量建筑物地板到最顶层之间的垂直距离,然后除以每层的平均高度来计算层数。
2.实地观察法:通过实地考察建筑物外部结构或者内部空间,根据楼梯、电梯等设施来判断建筑物的层数。
四、其他影响建筑高度和层数的因素:
1.地基高度: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需要考虑地基的高度。
如果建筑物的地基较高,建筑物的总高度将减少。
2.地形高度: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地势高度也会影响建筑物的高度计算。
3.建筑法规限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法规对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有着不同的规定和限制。
4.建筑物用途: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如住宅、商业、工业等)的层数和高度也会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高度和层数的计算都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且可能涉及建筑、结构、土木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参考相关规范和标准来进行计算和评估。
建筑物高度计算规则

建筑物高度计算规则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建筑物的高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对建筑的外观、结构和使用功能都有影响。
建筑物高度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地形、建筑结构、楼层高度、屋顶形态等。
下面介绍常见的建筑物高度计算规则。
一、建筑物高度的定义建筑物高度是指从地面或基底面到建筑物顶部的垂直距离,包括屋顶结构、机械设备、通风管道等。
在计算建筑物高度时,应该排除地下室、地下车库等下沉式建筑物的部分。
二、计算建筑物高度的方法1. 最高点法:将建筑物最高点的高度作为建筑物高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屋顶结构比较简单、高度较为均匀的建筑物。
2. 平均高度法:将建筑物各个部位的高度平均值作为建筑物高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建筑物的屋顶结构比较复杂、高低不一的情况。
3. 层高法:将建筑物各个楼层高度相加作为建筑物高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层建筑物。
三、建筑物高度的限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为了保护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一般都会对建筑物的高度进行限制。
限制建筑物高度的方式包括:1. 规定建筑物高度不超过周围建筑物的平均高度。
2. 规定建筑物高度不超过某个固定值,如50米、100米等。
3. 制定详细的高度控制方案,根据不同区域和地段的要求进行高度限制。
四、建筑物高度的影响因素建筑物高度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1. 地形和地貌条件2. 建筑的结构和材料3. 楼层高度和层数4. 屋顶形态和建筑风格5. 邻近建筑物和城市规划要求总之,建筑物高度的计算应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制定出合理的高度控制方案,以保证建筑物的外观和结构合理、符合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高度计算
1: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2: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层的高度。
3: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4:对于台阶式地坪,当位于不同高度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有防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或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分别计算各自的建筑高度。
(三者必需同时满足)否则,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该建筑的建筑高度。
5: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可不计算建筑高度。
6: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建筑层数应按建筑的自然层数计算,下列空间可不计入建筑层数:
1: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址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
2: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
3: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