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还原原理解析
什么是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解析虚拟现实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什么是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解析虚拟现实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现实环境并产生虚拟感的技术。
它为用户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将他们从现实世界带入一个全新的、虚拟的环境中。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听觉、视觉和触觉等感官,使用户感觉自己正身临其境,与虚拟世界进行互动。
一、虚拟现实的基本原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原理涉及到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等多个学科领域。
首先,计算机图形学负责生成虚拟世界的图像和动画,将用户带入虚拟环境;其次,计算机视觉则允许用户通过感应设备(例如头戴式显示器)获得虚拟环境的视觉信息;最后,人机交互技术则负责让用户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
1.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基础。
它负责生成虚拟环境中的三维图像和动画,包括场景的建模、纹理的添加、光照效果的计算等。
通过计算机图形学的算法,用户可以感受到逼真的虚拟场景,从而增强了虚拟现实的真实感。
2. 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视觉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它利用摄像头等感应设备来获取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位置和姿态等信息,从而实现对用户的跟踪和定位。
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自由行走和转动,增强了虚拟现实的交互性和沉浸感。
3. 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技术是用户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输入设备(如手柄、手套、触摸屏等)和输出设备(如声音、触觉等)两个方面。
通过人机交互技术,用户可以用手势、声音、触觉等方式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增加了虚拟现实的沉浸感和真实感。
二、虚拟现实的应用领域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教育、娱乐、医疗、建筑、军事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虚拟现实应用案例:1. 教育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参观历史遗迹、探索宇宙、进行科学实验等,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同时,虚拟现实还可以为远程教育提供更加真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觉自己置身其中。
科技产品的工作原理解析

科技产品的工作原理解析科技产品的工作原理是指科技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所依赖的技术原理和基本工作方式。
这些产品包括电子设备、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家居设备等。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科技产品的工作原理进行解析。
一、智能手机的工作原理智能手机是一种集通信、计算、娱乐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方面,智能手机由处理器、内存、存储器、屏幕、电池等组成。
其中,处理器是智能手机的核心,它负责执行各种指令和计算任务。
内存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而存储器则用于存储用户的文件和应用程序。
屏幕是用户与手机进行交互的主要方式,它通过显示器和触摸屏实现。
电池则提供电能供手机工作。
软件方面,智能手机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和控制手机的硬件资源,同时提供用户界面和各种功能。
应用程序则是用户通过手机进行各种操作和使用各种功能的工具。
二、电脑的工作原理电脑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信息处理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方面,电脑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电脑的核心,它负责执行各种指令和计算任务。
内存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而硬盘则用于长期存储用户的文件和应用程序。
显示器用于显示电脑的图像和文字,键盘和鼠标则是用户与电脑进行交互的主要方式。
软件方面,电脑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和控制电脑的硬件资源,同时提供用户界面和各种功能。
应用软件则是用户通过电脑进行各种操作和使用各种功能的工具。
三、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原理智能家居设备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的家居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通信模块和控制中心三个方面。
传感器是智能家居设备的感知器官,它可以感知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如温度、湿度、光线等。
通信模块负责将传感器获取到的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同时接收控制中心的指令并执行。
汽车行车电脑数据流解读

汽车行车电脑数据流解读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汽车行业也开始引入了各种先进的电脑技术,以提供更加智能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而汽车的行车电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收集、存储和解读大量的数据,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行车信息和车辆状态。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读汽车行车电脑数据流,探讨其背后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1. 数据源汽车行车电脑的数据源主要来自车辆上的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单元。
这些传感器和控制单元会实时地监测车辆的各项参数,例如发动机转速、车速、油耗、冷却液温度等等。
通过这些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汽车的行车电脑能够获取车辆的实时状态数据。
2. 数据的收集和存储汽车行车电脑通过内部的数据总线,将从各个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存储。
这些数据被存储在行车电脑的内部存储器或闪存中,并以特定的格式进行编码。
这样就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方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3. 数据流解析汽车行车电脑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读的格式。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解码和解析。
3.1 解码解码是将存储在行车电脑中的数据进行还原的过程。
在存储过程中,数据可能会经过一些压缩或编码的操作,因此需要解码才能还原原始的数据格式。
解码之后,数据就变成了一系列的数值和符号,代表了车辆的各项参数。
3.2 解析解析是将解码后的数据转化为人类可读的格式的过程。
行车电脑使用预定义的规则和算法,将解码后的数据进行解析和计算。
例如,车速传感器收集到的是车轮的转速数据,经过解析可以得到实际的车速值。
类似地,其他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也可以通过解析转化为可读的车辆状态信息,例如发动机温度、燃油消耗等。
4. 数据的应用汽车行车电脑解析后的数据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从提供实时驾驶信息到车辆诊断和维护等。
4.1 实时驾驶信息行车电脑可以将解析后的数据实时地显示在驾驶员的仪表盘上。
这些信息包括车速、油耗、发动机转速等,能够帮助驾驶员了解车辆的状态,做出正确的驾驶决策。
X86机的原理构造及技术详解

X86机的原理构造及技术详解X86架构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一种,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和服务器领域。
它包含了一系列的指令集和硬件设计,为计算机的运行提供了基本框架。
下面将详细解析X86机的原理构造及技术。
1.指令集:X86的指令集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包括基本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输等指令,并提供了各种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X86提供了多种寻址方式,例如寄存器寻址、立即数寻址、直接寻址、间接寻址等。
这些指令和寻址方式的组合可以满足各种计算需求。
2.处理器架构:X86处理器架构通常由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寄存器、数据通路、总线等组成。
运算单元负责执行指令中的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单元负责指令的解码和控制流程的管理,寄存器用于存储数据和地址,数据通路用于连接各个功能模块,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
3.寄存器:X86处理器拥有多个寄存器,包括通用寄存器、控制寄存器、段寄存器等。
通用寄存器用于存储一般性数据,控制寄存器用于存储控制信息,段寄存器用于存储段选择子,以实现分段机制。
通用寄存器的个数和位数因处理器型号不同而有所差异。
4.数据通路:X86处理器的数据通路通常包括运算器、存储器和数据寄存器。
运算器用于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数据寄存器用于暂存数据。
数据通路可以根据指令中的操作数和寻址方式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5.缓存:X86处理器通常会配置多级缓存,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
缓存分为指令缓存和数据缓存,它们分别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减少访问主存的时间。
缓存的大小和结构会因处理器型号而有所不同,更高级别的缓存一般会更大,但也更贵和更慢。
6.执行流程:X86处理器的执行流程通常包括取指令、解码、执行、访存和写回等阶段。
取指令阶段从存储器中获取指令,解码阶段将指令转换为可执行的微操作序列,执行阶段根据微操作序列执行计算和数据操作,访存阶段读取或写入数据,写回阶段将结果写回到相应的寄存器或存储器。
云电脑的原理(一)

云电脑的原理(一)云电脑的原理解析什么是云电脑云电脑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新型计算方式。
传统的电脑是通过装载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来完成各种计算任务,而云电脑则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放在云端服务器上,通过网络将计算结果传输到终端用户的设备上。
云电脑的工作原理1.虚拟化技术:云电脑实现了服务器的虚拟化技术,将一台物理服务器分割成多个虚拟机,每个虚拟机都可以独立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2.远程桌面协议:用户使用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到云电脑的服务器,通过远程桌面协议将用户操作传输到服务器上的虚拟机,同时将计算结果传输回用户设备上的显示器。
3.数据中心:云电脑的服务器设备集中放置在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具备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能够同时为多个用户提供云电脑服务。
4.网络传输:用户设备和云电脑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互联网进行,需要稳定和高速的网络连接,以保证用户在使用云电脑时的流畅体验。
云电脑的优势•资源共享:云电脑通过虚拟化技术将服务器资源划分成多个虚拟机,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服务器的利用率。
•高性能:云电脑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硬件配置,如多核处理器和大容量内存,以满足多用户同时访问的需求。
•省电节能:相比使用传统电脑,云电脑只需要一台终端设备,而不需要每个用户都拥有一台高性能电脑,从而节省了电力消耗。
•数据安全:云电脑将用户的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具备完备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备份和物理安全防护,能够更好地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
云电脑的应用场景•游戏云化:用户可以通过云电脑来运行高负载的游戏,减少本地设备的性能需求,同时享受到更高的游戏画质和流畅度。
•办公协作:云电脑可以提供稳定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实现远程办公,多人协同办公和共享文档。
•教育培训:通过云电脑,学生可以在云端访问教育资源,教师可以进行远程授课和在线考试。
•企业应用:企业可以将应用程序和数据存储在云电脑上,员工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互联网访问企业资源。
计算机工作原理解析

计算机工作原理解析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美藉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结构(John von Neumann)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其特点是:1)使用单一的处理部件来完成计算、存储以及通信的工作。
2)存储单元是定长的线性组织。
3)存储空间的单元是直接寻址的。
4)使用低级机器语言,指令通过操作码来完成简单的操作。
5)对计算进行集中的顺序控制。
6)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并规定了它们的基本功能。
7)彩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8)在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时必须将程序和数据道德从外存储器装入主存储器中,然后才能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调整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这就是存储程序概念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根据人们预定的安排,自动地进行数据的快速计算和加工处理。
人们预定的安排是通过一连串指令(操作者的命令)来表达的,这个指令序列就称为程序。
一个指令规定计算机执行一个基本操作。
一个程序规定计算机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
一种计算机所能识别的一组不同指令的集合,管为该种计算机的指令集合或指令系统。
在微机的指令系统中,主要使用了单地址和二地址指令。
其中,第1个字节是操作码,规定计算机要执行的基本操作,第2个字节是操作数。
计算机指令包括以下类型:数据处理指令(加、减、乘、除等)、数据传送指令、程序控制指令、状态管理指令。
整个内存被分成若干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一般可存放8位二进制数(字节编址)。
每个在位单元可以存放数据或程序代码。
为了能有效地存取该单元内存储的内容,每个单元都给出了一个唯一的编号来标识,即地址。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按照冯·诺依曼存储程序的原理,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须先将要执行的相关程序和数据放入内存储器中,在执行程序时CPU根据当前程序指针寄存器的内容取出指令并执行指令,然后再取出下一条指令并执行,如此循环下去直到程序结束指令时才停止执行。
详细解析单片机按键复位电路原理和电路图

详细解析单片机按键复位电路原理和电路图
单片机复位电路就好比电脑的重启部分,当电脑在使用中出现死机,按下重启按钮电脑内部的程序从头开始执行。
单片机也一样,当单片机系统在运行中,受到环境干扰出现程序跑飞的时候,按下复位按钮内部的程序自动从头开始执行。
本文介绍的就是单片机按键复位电路原理和电路图解析。
复位电路
在单片机系统中,系统上电启动的时候复位一次,当按键按下的时候系统再次复位,如果释放后再按下,系统还会复位。
所以可以通过按键的断开和闭合在运行的系统中控制其复位。
单片机复位电路
当这个电路处于稳态时,电容起到隔离直流的作用,隔离了+5V,而左侧的复位按键是弹起状态,下边部分电路就没有电压差的产生,所以按键和电容C11以下部分的电位都是和GND相等的,也就是0V电压。
我们这个单片机是高电平复位,低电平正常工作,所以正常工作的电压是0V电压,完全OK,没有问题。
单片机按键复位电路原理和电路图解析
独立按键
通常的按键分为独立式按键和矩阵式按键两种,独立式按键比较简单,并且与独立的输入线相连接,如下图所示
独立式按键电路图
4条输入线接到单片机的IO口上,当按键K1按下时,+5V通过电阻R1然后再通过按键K1最终进入GND形成一条通路,那么这条线路的全部电压都加到了R1这个电阻上,KeyIn1这个引脚就是个低电平。
当松开按键后,线路断开,就不会有电流通过,那么KeyIn1和+5V就应该是等电位,是一个高电平。
我们就可以通过KeyIn1这个IO口的高低电平来。
汽车电脑板的基本原理与功能解析

汽车电脑板的基本原理与功能解析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电脑系统在现代汽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负责监测、控制和协调车辆的各项核心功能,以确保汽车的安全性、性能和舒适度。
本文将对汽车电脑板的基本原理与功能进行详细解析。
一、汽车电脑板的基本原理汽车电脑板,也称为车载电脑或车载电子控制单元(ECU),是一种嵌入式电子系统,由微处理器、传感器、执行器和连接接口等组成。
它利用传感器获取来自车辆各个部分的信息,并根据预设的算法进行处理和判断,最后通过执行器控制车辆行为和功能。
汽车电脑板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传感器感知:汽车电脑板通过各类传感器,如发动机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转向传感器等,实时感知车辆的状态和环境变量。
这些传感器负责监测车辆的动力输出、速度、温度、湿度等参数。
2. 数据采集与处理:汽车电脑板收集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和解读。
它会利用预设的算法和模型,计算出车辆当前的状态和所需的调整。
3. 控制信号输出: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和算法,汽车电脑板产生控制信号,向执行器发送指令。
这些执行器可以是发动机喷油器、制动系统、传动系统等,用于实现对车辆行为的调控。
4. 反馈与修正:汽车电脑板还会根据执行器的反馈信号,及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输出,以保证车辆的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等方面的优化。
二、汽车电脑板的功能解析1. 发动机管理系统:汽车电脑板通过监测和控制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点火时机和排气控制等参数,实现对发动机的精确控制。
它不仅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还可以减少排放物的产生,提高燃油经济性。
2. 制动系统:汽车电脑板可以监测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根据车速和制动力的需求,自动调整制动压力和制动分配,以确保车辆在制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转向系统:汽车电脑板也可以控制车辆的转向系统,根据驾驶员的操控指令和车速等因素,调整转向助力以及转弯力矩,提供更加灵活和精准的转向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想实现硬盘还原,需要做到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分析扇区,还原产品通过分区表和文件分配表,获取当前硬盘哪些扇区是已经使用过的,哪些扇区是暂未使用的。
第二步是拦截读写,还原产品通过还原驱动程序拦截硬盘读写驱动,并改变系统对硬盘的读写,实现对硬盘已经存在的数据的保护。
举个简单的例子。
Windows要将一段内容写入到硬盘的第100扇区,这时还原驱动会将它拦截下来,通过还原算法将这段内容转而写入到了硬盘中空闲的第1000扇区,并将这个扇区映射关系(100→1000)记录下来,这样实际上100扇区原先的内容并未改变。
之后当Windows要读取100扇区时,还原驱动通过查询将1000扇区的内容提交给Windows,Windows则认为它成功的从100扇区得到了想要的数据。
这样对用户甚至Windows来说硬盘随时都在发生着改变,然而实际上硬盘原有的数据都没有改变。
当Windows重新启动后,包括这个100→1000在内的所有记录都被清除了,在用户和Windows看来,硬盘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数据被还原了。
目前还原方式不外乎硬件还原和软件还原两种。
那么还原卡和还原软件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一一分析。
现在流行的还原软件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冰点为代表的纯驱动还原软件。
这一类的还原软件只有一个驱动程序,在Windows启动过程中加载。
这个驱动程序不仅要实现对硬盘驱动的拦截,它还要在程序加载时完成对硬盘已使用扇区和未使用扇区的分析。
它把还原的两个步骤结合到了一个驱动程序当中。
它还舍弃了从Windows开始启动后,到还原驱动程序启动前这段时间Windows对硬盘的读写(事实上这段时间几乎没有写操作)。
这是实现还原最简单的方法,简单就会存在安全性的问题,我们后面再分析。
第二种是以还原精灵为代表的类还原卡软件。
顾名思义,它们和还原卡很类似,它们的特点是通过修改硬盘的主引导记录(MBR)来启动还原。
启动还原的代码是在安装时写入到硬盘中去的。
我们知道,硬盘都是通过主引导记录来启动的。
还原精灵将硬盘原有的主引导记录保存下来,并改成自己的主引导程序。
这样当硬盘启动时,系统就会首先加载还原精灵的主引导程序。
分析扇区这一步就是在这个时候完成的。
而同时还原精灵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分析硬盘扇区,还原,转储(又叫更新硬盘数据)等等,这让它也能实现还原卡的诸多功能。
当还原精灵做完了这些事后,就去加载硬盘原有的主引导记录,开始启动Windows。
然后还是通过驱动程序,完成对硬盘读写的拦截。
还原卡的工作原理和还原精灵类似,也是分两部分,只不过它的启动是通过插在主板PCI 槽上的还原卡来实现的。
这种方式启动时间更早,而且也无需修改硬盘的引导区,相比之下更加安全。
还原卡在启动时,同样可以实现转储等功能,甚至还能实现网络对拷,硬盘复制等附加功能,这些对于拥有多台相同型号电脑的机房来说,非常实用。
了解了这些还原产品的原理后,我们可以对它们做一番比较。
(考虑到市场上还原产品很多,各有特点和附加的功能,所以我们只针对还原相关的功能,对以上三类还原产品做比较)。
功能比较
纯驱动还原软件的功能都很简单,只有开机还原,和开放还原两个功能。
这和它的工作原理有关。
没有引导程序,让它无法执行转储等类似于整理磁盘的功能。
当还原驱动处于工作状态时,就是开机还原;当还原驱动停止工作时,就是开放还原。
类还原卡软件,顾名思义和还原卡很类似。
它除了有开机还原和开放还原的功能外,还
包含了继续保持,转储等功能,甚至拥有图形化的开机操作界面。
这些功能对于新安装软件要方便的多。
还原卡则拥有类还原卡软件的所有功能,此外,由于它的启动级别非常高,使它能够实现对CMOS的保护。
这个功能使得还原卡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性能比较
其实对于现在速度飞快的计算机来说,还原产品对于计算机性能的影响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我们还是从产品特点上来分析一下他们的性能差别。
前面我们说过,要实现还原需要两个步骤,分析扇区和拦截读写。
纯驱动还原软件功能最简单,没有保持和转储等功能,这也使它无需将扇区映射关系表保存在硬盘中,直接使用内存保存,重启后自动消失完成还原。
所以它在进入Windows后的效率肯定要比另两种还原产品要高,毕竟少了很多更费时的硬盘操作。
也就是说在拦截读写上,纯驱动还原效率更高。
但是同样因为它不保存数据,所有它每次启动时都要分析扇区。
还原卡和类还原卡软件则只需在安装时和转储后分析扇区,其他时候直接从保存在的硬盘的扇区状态表中读取即可。
所以在启动时纯驱动还原软件要慢一些。
至于还原卡和类还原卡软件,他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效率自然差不多。
除非谁的算法更高明一些。
不过还是那句话,以现在计算机的速度,这些影响你根本感觉不出来。
安全性比较
还原产品作为一种系统安全产品,其安全性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个参数。
还原卡是否比还原软件更加安全呢?
我们还是先看纯驱动还原软件,它们的特点是没有引导程序,在驱动程序加载时才起作用,也就是说,它的安全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的。
这样一看,它的安全性就比较差了。
我们可以做个试验。
先在XP系统下装好冰点,让XP可以正常还原。
然后在启动Windows时,按F8键进入启动菜单,选择“上一次正确配置”进入Windows。
我们可以看到,还原再也不起作用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选择“上一次正确配置”,Windows会将最近一次成功启动时的Windows配置文件,覆盖当前的Windows配置文件,这个Windows配置文件包含了注册表。
这个覆盖动作是在驱动程序启动之前完成的,也就是说,这个动作并不在纯驱动还原软件的保护下。
所以它真的被覆盖了,无法再还原了。
那类还原卡软件能否防止“上一次正确配置”的破坏呢?答案是可以的。
因为类还原卡软件的作用时间是从硬盘启动时开始的,这个时间是在F8前面的,所以它能保护。
那么它的安全性就很高了吗?以还原精灵为例,如果我们带了一个启动U盘,在CMOS中将U盘的启动权限放到硬盘之前,那么我们就能通过U盘启动,而不经过硬盘。
既然不经过硬盘,那么必须通过硬盘MBR启动的还原精灵就没有启动。
这时只要执行一下恢复硬盘MBR的操作(如Fdisk/mbr),再从硬盘启动就可以发现,还原精灵也不起作用了。
如果对CMOS加密码,防止修改CMOS呢?那就找个在Windows下修改CMOS的工具,照样改掉。
那么还原卡能防住U盘引导吗?答案是可以!因为现在几乎所有主板的PCI设备启动
时间都比存储设备要早。
也就是说,虽然你用U盘进入了DOS,但是还原已经起了作用,你删除的文件还是可以还原回来。
那么我要是在U盘中是一个WinPE呢?WinPE下没有还原驱动,的确是可以破坏。
不过别忘了,还原卡还有个CMOS保护功能!每次启动时会检查CMOS,一旦发现CMOS被修改,还原卡会将CMOS恢复回去。
即使你在Windows下修改了CMOS,当你重启时,CMOS还是会被恢复回去。
这样你就永远无法用U盘启动了,管你U盘里装了WinPE又怎样。
光盘、软盘、PXE同样起不了作用。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机器狗,这个病毒曾经让所有还原产品疲于打补丁。
实际上它的原理就是绕过还原驱动,从更底层的硬盘驱动直接访问硬盘。
无论是还原软件还是还原卡都是通过拦截硬盘读写来实现还原的,所以它们都无法躲过机器狗的攻击。
机器狗的出现一度让还原行业产生了恐慌,因为业内人士都知道,一旦机器狗直接通过端口访问硬盘的话,再怎么打补丁也是徒劳。
不过现在一些还原产品开始效仿杀毒软件,推出了驱动防火墙。
所有不明身份的驱动程序,一律不允许加载。
这样一来,必须靠驱动程序访问硬盘的机器狗,就基本上没有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