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合集下载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word版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word版

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总则4 术语、符号5 重力坝布置6 坝体结构和泄水建筑物型式7 泄水建筑物的水力设计8 结构计算基本规定9 坝体断面设计10 坝基处理设计11 坝体构造12 坝体防裂及温度控制13 观测设计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堰面曲线、堰面压力及反弧段半径附录B (标准的附录) 坝身泄水孔体型设计附录C (标准的附录) 水力设计计算公式附录D (标准的附录) 坝基、坝体抗滑稳定抗剪断参数值附录E (标准的附录) 实体重力坝的应力计算公式附录F (标准的附录) 坝基深层抗滑稳定计算附录G (标准的附录) 坝体温度和温度应力计算条文说明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重力坝的布置、结构计算、设计原则、温度控制和观测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水利水电大、中型工程岩基上的1、2、3级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4、5级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可参照使用。

对于坝高大于200m的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应作专门研究。

22引用标准33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0199—94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201—94 防洪标准DL/T5039—95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DL/T5057—19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5073—1997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7—1997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T5082—1998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D105—82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303—88 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SDJ12—19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 (试行) 及补充规定SDJ336—89 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SL48—94 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3 总则3.0.1 本规范是根据GB50199规定的原则制定的。

混凝土重力坝-泄水重力坝组织设计

混凝土重力坝-泄水重力坝组织设计

图2.1 混凝土重力坝示意图一、重力坝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1、工作原理①利用自重在坝基面产生的摩擦力以及坝与地基间的凝聚力来抵抗水平水压力而维持稳定②利用自重引起的压应力来抵消由水压力产生的拉应力2、工作特点①断面尺寸大,抵抗渗漏、漫顶破坏的能力强,在各种坝型中失事率最低②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③泄流问题容易解决④施工导流容易解决⑤体积大便于机械化施工⑥结构作用明确⑦由于体积大,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利用⑧底部扬压力大,对稳定不利⑨由于体积大,水化热不易散发,温控要求高二、重力坝的型式(见图2.2)按作用分非溢流重力坝溢流重力坝按建筑材料分混凝土重力坝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浆砌石重力坝按内部结构分实体重力坝宽缝重力坝空腹重力坝三、重力坝设计的主要内容1、总体布置: 坝轴线组成建筑物的位置2、剖面设计3、稳定分析4、应力分析5、构造设计6、地基处理7、溢流坝或泄水孔设计8、监测设计坝身设有溢流面、底孔、中孔的重力坝称为泄水重力坝。

它既是泄水建筑物,又是挡水建筑物。

因此它除了应满足挡水建筑物的稳定强度要求外,还应满足水流条件、解决好下泄水流对建筑物可能产生的空蚀、振动以及对下游的冲刷。

一、泄水重力坝的泄水方式1、坝顶溢流式①从坝顶过水,闸门承受水头较小,孔口尺寸可以较大;②闸门全开时,下泄流量与水头的二分之三次方成正比③闸门启闭方便,易于检查修理;④可以排冰及其他漂浮物,但不能预泄;2、大孔口溢流式①为满足预泄要求将堰顶高程降低;②利用胸墙挡水减小闸门高度;③低水位时胸墙不影响泄流,和堰顶泄流相同;④胸墙可以做成活动式的,当遇特大洪水时,可将胸墙吊起来;⑤库水位较低时,不能供水和放空检修;3、深式泄水孔按孔内流态可分为有压泄水孔和无压泄水孔①流量与水头的二分之一次方成比例,超泄能力小;②闸门承受水头高,操作、检修都比较复杂;③可向下游供水、预泄、放空、排沙和施工导流;以上三种方式各有特色,应结合具体情况比较选择,一般可配合使用,但为简化结构、便于施工和运用,类型不宜过多.。

水工建筑课程课程设计-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水工建筑课程课程设计-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2、防浪墙顶高程的确定
设计防浪墙顶高程H设=70.8+3.25=74.05m,校核防浪墙顶高程H校=72.1+1.90=74m。
防浪墙顶高程取以上两者中的最大值,故四舍五入取大值,将防浪墙顶高程取为74.10m,完全符合“高出静水位最小超高1m”的要求。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了安全起见,本坝的坝基考虑下到微风化层顶部,故本坝的最大坝高为50.1m。
微风化岩顶面:150—160Mpa
3、坝体混凝土与岩基的摩擦系数
坝体混凝土与弱风化岩的抗剪断摩擦系数:0.85;抗剪断粘聚力1.0Mpa。
坝体混凝土与微风化岩的抗剪断摩擦系数:1.05;抗剪断粘聚力1.3Mpa。
二、水库特征
表1水库特征值
正常高水位
死水位
淤积高程
总库容
正常设计吹程
校核水位吹程
70.0m
为防止波浪漫过坝顶,防浪墙顶在各种水位以上还应有相应的超高
1、安全超高:
Δh正=hl+hz+hc(m)
式中:
hL——波浪高度,坝顶部上游面多为竖直方向,垂直方向传来的波浪在此坝面产生的驻波,浪顶高出波浪中心线的高度是其余波浪的两倍。
hz——波浪中心线至静水位的高度。
hc——安全加高,参照《水工建筑物》坝顶安全加高选取表,选坝的设计安全加高为0.5m,校核安全加高为0.4m。
47.0m
42.0m
9.21×108m3
4km
4.5km
表2各种频率下的水位和流量
频率(%)
5
1
0.1
0.05
上游水位(m)
70.0
70.8
72.1
72.8
下游水位(m)
35.0

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坝体防渗设计

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坝体防渗设计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4年第3期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坝体防渗设计陈焕民黔东南州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凯里556000摘要:为确保堆石混凝土重力坝防渗设计可靠安全,本工程设计首次提出采用0.50m 厚W10防渗自密实混凝土与2.00m 厚防渗堆石混凝土共同构成大坝防渗体系的方案,通过水力坡降与承压水头计算复核大坝防渗层材料的设计抗渗等级、设计厚度均可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通过设置堆石外露区以提高坝体层间结合性能,并针对性提出防渗层水平施工缝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防渗堆石混凝土;防渗厚度;水力坡降;防渗等级;堆石外露区中图分类号:TV64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853(2024)03-0051-02作者简介:陈焕民(1967—),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水电工程管理。

0前言某水库工程主要任务是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水库总库容1518万m 3,大坝为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71m ,坝顶总长148m ,坝顶宽6m ;坝体设有永久性横缝,横缝间距为15~20m ,由坝基贯通坝顶;坝体上游防渗层为二级配C25高自密实混凝土,厚0.80m ,防渗等级W10,抗冻等级F100。

基础排水廊道为城门洞形,断面尺寸1.80m×2.50m ,全长106m ,采用50cm 厚C25高自密实混凝土衬砌;基础强约束区岸坡段采用C15高自密实混凝土,厚0.60m ,防渗等级W6,抗冻等级F50;其余部位采用C15堆石混凝土,防渗等级W4,抗冻等级F50。

1坝体防渗设计方案现行行业标准SL 678-2014(以下简称“导则”)第5.5节对胶结颗粒料坝(包括堆石混凝土坝和胶凝砂砾石坝两种坝型)的坝体防渗做出了具体规定,其中第5.5.2条提出胶结颗粒料坝防渗设计的共性要求,第5.5.4条是在共性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堆石混凝土坝防渗设计的具体要求。

此工程采用防渗自密实混凝土与防渗堆石混凝土共同构建大坝防渗体系的设计方案。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1.坝址选择与地质条件评价:选择坝址是重力坝设计的首要任务,需
要考虑坝型适应性、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坝地基稳定性等因素。

地质条
件评价包括勘察地质、地下水位、地震烈度等因素的分析。

2.坝型选择:重力坝的坝型有直坝、弧坝、斜坝等多种形式。

根据坝
址地质条件、水流情况、工程需求等选择最适合的坝型。

3.坝体结构设计:重力坝的坝体是通过其自重来抵抗水压力的,设计
时需要确定材料的体积、高度、宽度等参数。

坝体的断面形状、坝顶宽度、坝底宽度等也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来确定。

4.导流设施设计:重力坝施工期间需要设计导流隧道或导流渠道来控
制水流。

导流设施的设计需要考虑水流量、水流速度、压力等因素。

5.坝基与坝体接触界面处理:坝基与坝体的接触界面处理对重力坝的
稳定性非常重要。

需要考虑界面的摩擦力、过渡带的设置等。

6.抗震设计:重力坝施工后需要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因此需要进
行抗震设计,包括抗震设防烈度的确定、地震力计算等。

7.渗流分析与防渗设计:重力坝在长期运行中可能会出现渗漏问题,
需要进行渗流分析,确定渗流路径和渗流量,并设计相应的防渗措施。

8.安全监测与管理:为了保证重力坝的安全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安
全监测与管理,包括监测坝体变形、渗流情况、地震活动等。

总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水流情况、工程需
求等多个因素,确保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
建造出坚固耐用的混凝土重力坝。

混凝土重力坝毕业设计

混凝土重力坝毕业设计

混凝土重力坝毕业设计
混凝土重力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结构,用于阻挡和控制河
流水流,以及提供水力发电和灌溉用水。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毕业
前完成的一项综合性设计,对于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混凝土
重力坝的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

在进行混凝土重力坝的毕业设计时,学生需要考虑多个方面,
包括工程设计、材料选择、结构稳定性、施工工艺等。

首先,学生
需要对所在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确
定坝址的选址和设计参数。

其次,学生需要进行坝体和坝基的设计
计算,包括坝体的截面形状、尺寸和混凝土配筋等。

同时,还需要
考虑坝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确保坝体和坝基的结构安全可靠。

在材料选择方面,学生需要考虑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强度等参数,以及坝体表面的防水和防渗处理。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坝体的抗震
和抗风等特殊荷载的设计要求。

在施工工艺方面,学生需要进行施
工图纸的编制和施工工艺的设计,确保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过程安
全高效。

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经验,
通过计算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混凝土重力坝进行全面的设计和评估。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可以为水利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混凝土重力坝的毕业设计是水利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学习任务,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和施工过程,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未来的工程实践做好准备。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5.基本设计规定本章规定了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原则,列出了分项系数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内容共分4节:一般规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规定、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规定与作用和材料性能标准值。规定了各类作用的分项系数、作用的标准值或代表值按照《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一1997)的规定确定。对材料性能的标准值及其分项系数作出了规定。
10.观测设计规定了重力坝观测设备的项目及其布设原则。安全性观测项目可根据混凝土重力坝的安全等级提出不同的项目;专门性观测项目根据工程的安全等级、结构型式及地质条件等选设项目。观测设备布设原则要能反映大坝与基础的工作性状,应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做到少而精、布点集中,观测方法简捷直观满足精度要求,重点部位观测值能互校,规定了观测点布设应具的工作条件。
7.坝基处理设计共分6部分,即一·般规定、坝基开挖、坝基固结灌浆、坝基防渗帷幕和排水、断层破碎带和软弱夹层处理、岩溶地区的防渗处理,防渗帷幕标准用透水率(…表示,单位用吕荣。对坝基深层缓倾角软弱夹层处理和岩溶地区防渗处理的要求作出了规定。
8.坝体构造包括坝顶布置、坝内廊道及通道、坝体分缝、坝体止水和排水、大坝混凝土及材料分区5部分。所有规定适用于常规混凝土重力坝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对大坝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包括抗渗、抗冻、抗冲耐磨、抗风化和抗侵蚀)以及低热性分别提出了规定的要求指标或应具有的材料特性。
规范分正文及附录、条文说明、专题报告汇编3部分。正文共10章、7个附录;条文说明与规范正文的章、节、条顺序相对应,绝大部分的条文均作了说明,该规范现已提出送审稿。
规范的主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容有:
1.总则阐明了规范修订原则,适用于岩基上坝高200m以下的常规混凝土重力坝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本规范中未涉及的部分应执行本行业相应的其他设计规范和符合其他行业的设计规范等的规定,对高坝、中坝、低坝分档的标准作出了规定。

混凝土重力坝

混凝土重力坝

混凝土重力坝
混凝土重力坝是一种利用大块混凝土凭借自身重力来抵抗水压和冲击力的建筑物。

它是水利工程和水电站建设中常用的一种建筑形式。

本文将对混凝土重力坝的基本原理、设计和施工进行介绍。

首先,混凝土重力坝的原理是利用混凝土的自重,通过重力来抵抗水压和冲击力。

混凝土重力坝的主要作用是防洪和蓄水。

它的体积大,重量大,结构紧密,可以有效地阻挡洪水,保护下游地区免遭洪灾。

同时,混凝土重力坝还可以蓄水,为下游提供水源和水利发电。

其次,在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坝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也就是要保证坝体能够承受水压和冲击力,同时不发生滑移或开裂。

其次是坝体的防渗功能,保证不会发生渗漏。

此外还需要考虑坝体的变形和温度变化,保持坝体的结构完整性。

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要进行地质勘探和现场勘测,确保施工地点符合要求。

其次是要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坝体有一个稳定的基础。

接着是混凝土浇筑,需要注意混凝土的配比和施工质量。

最后是调试和验收工作,确保建成的重力坝的质量和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混凝土重力坝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问题,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为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噪音和振动、防止土方失控和水土流失等。

总的来说,混凝土重力坝是水利工程和水电站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形式。

它的设计和施工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保证坝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防渗功能和环境保护。

混凝土重力坝的建设将对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XXX水库混凝土重力坝枢纽设计专业水工层次专升本姓名学号前言关键词:重力坝剖面稳定应力细部构造地基处理本次设计内容为河南南潘家口水利枢纽,坝型选择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选择和枢纽布置见1号图SG-01潘家口水库平面图所示。

整座重力坝共分53个坝段,主要有非溢流挡水坝段、溢流表孔坝段、溢流底孔坝段和电站厂房坝段。

其中非溢流挡水坝段每坝段宽15米,分布于大坝两端;厂房坝段每段宽16米,布置在靠近右岸的主河床上,装机3台机组;底孔坝段每段宽22米,布置在厂房坝段左侧的主河床上;溢流坝段每段宽18米,布置在滦河主河床上。

详见1号图SG-02下游立视图。

挡水坝段最大断面的底面高程为128米,坝顶高程为228米,防浪墙高1.2米,最大坝高为101.2m,属高坝类型。

坝顶宽12米,最优断面的上游坝坡坡率为1:0.2,上游折坡点高程为181米,下游坝坡坡率为1:0.7,下游折坡点高程688.98英尺,详细情况参见1号图SG-03挡水坝剖面图。

溢流坝段最大断面的底面高程为126米,堰顶高程210米,溢流堰采用WES曲线设计,直线段坡率为1:0.7,反弧段半径取25.0米,鼻坎高程取159米,上游坝坡坡率取1:0.2,折坡点高程为181米,上游坝面与WES曲面用1/4椭圆相连,详细情况见1号图SG-02溢流堰标准横断面图所示。

本枢纽溢流堰采用挑流方式消能,挑角取250。

止水采用两道紫铜中间加沥青井的形式。

坝基防渗处理(主要依据上堵下排的原则),上游帷幕灌浆(两道),下游侧设置排水管。

以非溢流挡水坝段为计算选择断面,进行了抗滑稳定分析和应力分析,分别采用抗剪断计算法和材料力学法计算法进行计算,最终验算满足抗滑稳定,上游坝踵没有出现拉应力,设计剖面合理可行。

本次设计只是部分结构物设计,考虑问题较单一,采用基础资料一般以书本为主,跟实际情况难免有出入,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8.9目录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潘家口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基本资料 (2)一、枢纽概况及工程目的 (2)二、设计基本资料(参见附录一) (2)附录一 (3)附录二水市库规划及建筑特性指标 (12)第二章坝轴线、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方案比较 (14)第一节、坝轴线选择 (14)第二节、坝型选择 (17)第三节、枢纽布置方案 (20)第三章坝工设计 (26)第一节、挡水坝剖面设计 (26)第二节、挡水坝剖面设计 (28)第三节、溢流坝剖面拟定 (33)第四节、挡水坝稳定计算 (43)第四章细部构造设计 (56)第一节、坝顶构造 (56)第二节、分缝止水 (56)第三节、混凝土标号分区 (58)第四节、排水 (60)第五节、廊道系统 (61)第五章地基处理 (63)第一节、清基开挖 (63)第二节、防渗措施 (64)第三节、断层破碎带的处理 (66)第四节、软弱夹层处理 (67)第二部分计算书表 1 设计水位作用情况设计值计算表 (69)表2 荷载计算表(设计水位情况) (70)表3校核水位作用情况设计值计算表 (71)表4 荷载计算表(校核洪水位情况) (72)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潘家口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基本资料一、枢纽概况及工程目的:潘家口水库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和承德市两地区交界处,坝址位于迁西县洒河桥上游十公里扬查子村的栾河干流上。

控制流域面积3.37万km2,总库容为25.5亿m3。

水库枢纽由主坝、电站及泄水底孔等组成,水库主要任务是调节水量,供天津市和唐山地区工农业用水和城市人民生活用水,结合引水发电。

并兼顾防洪,要求:尽可能使其工程提前受益,尽早建成。

根据水库的工程规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枢纽定为一等工程,主坝为Ⅰ级建筑物,其它均按Ⅱ级建筑物考虑。

二、设计基本资料(参见附录一):设计任务和基本要求:(一)设计任务:1、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和枢纽建筑物的作用进行坝线、坝型的选择,枢纽布置方案比较通过初步分析确定。

绘制枢纽平面布置及下游立视图。

2、进行溢流坝的剖面设计,内容包括:拟定断面,水力计算稳定应力分析等,并绘制设计图纸。

(采用可靠度理论法、编程序计算)3、进行非溢流坝的剖面设计,内容包括:拟定挡水坝剖面,稳定应力分析等,并绘制设计图。

(采用可靠度理论法、编程序计算)4、进行细部构造设计和地基处理设计,包括:混凝土标号分区、分缝、止水、廓道、排水以及开挖、清理、灌浆、断层处理等,并绘制有关设计图。

5、设计绘图要求结构合理、工艺性好、表达完整清晰,符合GB规定,体现CAD绘图能力。

(二)选作内容:根据设计者完成设计任务的具体情况,可选作导墙、廓道、闸墩、工作桥等结构设计内容,包括:结构计算、配筋计算和绘制设计图纸。

根据设计基本资料,确定导流设计标准及导流时段,并进行导流方案比较。

通过论证和计算,选定施工导流方案。

编制控制性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并绘制施工导流程序图。

(三)基本要求:1、设计者必须发挥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的完成设计任务,在设计中应遵循技术规范,尽量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

2、设计者对待设计计算绘图等工作,应具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使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

3、设计者必须充分重视和熟悉原始资料,明确设计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要求的设计内容,成果包括:设计说明、计算书各一份、设计图纸4张。

附录一潘家口水库混凝土重力坝毕业设计基本资料一、水文分析:1、年径流:栾河水量较充沛,潘家口水文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4.5亿m3,占全流域的53%。

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汛期七、八月份。

丰水年时占全年50—60%,枯水年占30—40%,而且年际变化也很大。

2、洪水:多发生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有峰高量大涨落迅速的特点,据调查,近一百年来有六次大洪水。

其中1883年最大,由洪痕估算洪峰流量约为24400—27400 m3/s,实测的45年资料中最大洪峰流量发生在1962年为18800 m3/s。

洪峰历时三天左右,由频率分析法求得:几个重现期所对应的洪峰流量值(见下表表一、表二所示)。

枯水期洪水过程线表四设计洪水过程线表流量:米3/秒表四续表设计洪水过程线表流量:米3/秒3、泥沙:本流域泥沙颗粒较粗,中值粒径0.0375mm,全年泥沙大部分来自汛期七、八月份,主要产于一次或几次洪峰内且年际变化很大,由计算得,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1825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7.45kg/m3。

推移质缺乏观测资料。

可计入前者的10%,这样总入库沙量为2010万吨。

淤砂浮容重为0.9t/m3,内摩擦角为12°。

二、气象:库区年平均气温为10℃左右,一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为零下6.8℃,绝对最低气温达零下21.7℃(1969年);7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25℃,绝对最气温高达39℃(1955年),多年平均气温见下表(表五)。

本流域无霜期较短(90—180天),冰冻期较长(120—200天),潘家口站附近河道一般12月封冻,次年3月上旬解冻,封冻期约70—100天,冰厚0.4—0.6米,岸边可达1米。

流域内冬季盛行偏北风,风速可达七、八级,有时更大些,春秋两季风向变化较大,夏季常为东南风,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21.5m/s,水库吹程D=3km。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400—700mm,多年平均降水天数及降水量见表六:表六多年月平均降水天数及降水量表单位:mm三、工程地质:1、库区地质:潘家口水库、库区属于中高山区,河谷大都为峡谷地形,只有西城峪至北台子一带较为宽阔,沿河两岸阶地狭窄,断续出现且不对称,区域内无严重的坍岸及渗漏问题。

2、坝址地质:(1)地貌:坝址位于扬查子村南300m处,为低谷丘陵地区,两岸相对高差不大,河谷开阔,宽约600m上下游两公里范围内,河道顺直主河槽位于右岸,河床高程137m左右。

枯水期河床宽约100m,由于受河流侧向侵蚀两岸地形不对称。

右岸坡度较陡约60°左右,左岸较缓约20°,河床中除漫滩外,左岸还有三级阶地发育,一、二级阶地高程自140m—160m。

三级阶地与缓坡相接直达山顶。

覆盖层厚度为7—12m的砂砾卵石冲积层。

(2)岩性:坝区主要岩性为太古界拉马沟片麻岩,其次为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以及不同时期的侵入岩脉,坝区范围内片麻岩依其岩性变化情况可分为六大层,其中第一、四、六层岩性较好,但第一、六层因受地形限制建坝工程很大。

第四大岩层(Ar I 4)为角闪斜长片麻岩。

具粗粒至中间细粒纤状花岗变晶结构,主要矿物为斜长石、石英及角闪石,本层岩体呈厚层块状、质地均一、岩性坚硬、抗风化力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总厚度185m左右。

3、构造:坝址处虽然断层、裂隙较多,但大部分规模较小对工程影响不大,其中F2、F5、F11、f26、f27、f28断层对坝体有一定影响,以上各断层的特性由下表(表七)所示。

所在部分参见构造分析图。

表七各断层的特性表4、水文地质:坝基的透水性总的看来不大,但不均一,主要决定断裂发育程度和性质,在平面上,一级阶地基岩透水性大于其它地貌单元。

从垂向上看河谷内单位吸水量小于0.01公升/分的顶板在83m—105m高程其间之透水层厚度为40—50m,若除去开挖部分厚度将更薄一些,两岸透水层应以天然地下水位为下限,一般都大于50m,具体参见地质剖面图。

5、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岩石容重为2.68—2.70t/m3,饱和抗压强度,弱风化和微分化岩石均在650kg/cm2以上,有的可达1100 kg/cm2,混凝土与岩石的磨擦系数微分化及弱风化化下部,可取f=1.10、c=7.5kg/cm2。

6、地震:库区附近历史地震活动较为频繁,近年来微繁。

弱震仍不断发生,其中1936年和1976年两次发生6度左右地震,1977年6月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对本区域地震问题作了鉴定,水库的基本烈度为7度,考虑到枢纽的重要性,和水库激发地震的可能性拦河坝设防烈度采用8度。

四、当地建筑材料:坝址附近主要砂石料场有七处,储量足以建坝,各料场的物理性质、试验指标,基本满足技术要求,可作大坝混凝土骨料使用。

且无大量的粘性土及砂壤土料,可供围堰防渗材料之用。

五、交通条件:对外交通在右岸,公路、铁路均距坝址较近,略加修改或扩建即可直通坝址,坝顶无重要交通要求。

六、水库水位与库容关系曲线及淤积年限见下表:(表八)七、效益:水库建成与下游大黑汀、邱庄、陡河等水库联合运用,承担多年调节作用,在保证率P=75%时,可调节水量20.05亿立米,计划年补给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7亿立米,并可灌溉农田一百余万亩,达到遇旱有水、电站装机3台,总容量18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3.45亿度。

八、淹没损失:库区淹没范围包括河北省承德唐山两地区的四个县(兴隆、宽城、承德和迁西),十一个公社四十一个大队,迁移人口20700人,淹没土地33400亩,房屋19100间,公路25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