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课堂PPT)
温庭筠及花间词PPT课件

意象叠加的实例: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杜甫〈旅夜抒怀〉)
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
总结
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 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 映衬、虚实相生、首尾呼应等手 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 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 失意的落寞情怀。
• 当垆卖酒的女子肌肤似雪,如卓文君般美丽。 《史记·司马相如传》:“而令文君当垆。” 《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 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
• 酒家女操作用手,所以特写其“皓腕”。洁 白的手腕如霜雪凝成,其美貌自不难想见。
白描
• 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 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 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 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 情态面貌。
梦,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流露了 什么情感?
2、此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虚实相生。
作者由异乡的景色联想到昨夜梦中故 乡的景色,运用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渲染烘托了作者的悠悠乡思。
赏析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此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现景色的?营造 了什么样的意境?
2、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说这两句诗是最好 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 意见于言外”。你能体会出“难写之景” 和“不尽之意”吗?
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 突出主体。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白居易《卖炭翁》
菩萨蛮(温庭筠)公开PPT优秀课件

•诗人及作品背景介绍•诗歌艺术手法赏析•人物形象塑造与情感表达•唐代女性地位及审美观念变迁目•跨文化对比:东西方女性审美差异•课堂互动环节与拓展思考录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词人,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其诗歌风格独特,以辞藻华丽、情感细腻著称,对后世诗词创作影响深远。
除了诗歌方面的成就,温庭筠还精通音律,擅长吹奏笛子,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
温庭筠生平及成就该词以女子口吻描述了对远行男子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可能与温庭筠自身经历或社会背景相关,反映了唐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处境。
《菩萨蛮》是温庭筠创作的一首词,属于唐教坊曲,后被用作词牌名。
《菩萨蛮》创作背景诗歌内容与主题思想诗歌内容主题思想意象运用与意境营造意象选择意境营造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比喻01拟人02对比03音韵美感和节奏感音韵和谐温庭筠的《菩萨蛮》在音韵上极具美感。
诗中运用了双声、叠韵等手法,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般的韵律感。
节奏感强诗中的节奏感十分鲜明。
诗人通过长短句的结合以及字音的轻重缓急,巧妙地掌控了诗的节奏,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起伏跌宕、悠扬宛转的美感。
女性形象塑造及其特点细腻入微的描绘词中女性形象塑造精细入微,从服饰、妆容到神态、心理,都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美感。
多样化的女性类型词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既有贵妇、宫女等上层女性,也有歌女、舞女等社会底层女性,展现出不同阶层女性的生活和情感。
女性美的赞颂词中通过对女性美的赞颂,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
情感抒发与共鸣产生共鸣的产生深情绵邈的抒情词人通过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让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人类情感的共通性和普遍性。
情感与景色的交融社会现实的反映词中所描绘的女性形象和情感抒发,不仅是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女性命运的关注词中通过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探讨,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呼吁人们关注女性命运,追求性别平等。
菩萨蛮(温庭筠)原创PPT课件

把握意象
鬓云:鬓发如云。乌黑、亮丽、浓密、修长是 中国古代美女头发的标准。
《长恨歌》:“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 整下堂来。”
《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把握意象
腮:即脸颊、脸面、脸蛋。 香腮雪,从嗅觉和视觉两 个角度突出了女子容颜的 美艳。
曹雪芹《红楼梦》写 贾迎春:“腮凝新荔,鼻 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 可亲。”
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娥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
苏轼 《渚宫》:“飞楼百尺照湖水,上 有 燕 赵 千娥眉。”
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 婉转娥眉马前死。”
晨 起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梳 妆
炼字 句中“懒” “迟”用得妙?有何意蕴?
睡醒了, 这两句写女主人公起床后的行动:懒 却懒得起 洋洋地打扮,慢吞吞地梳洗。一“懒” 来画一画 一“迟”,透露出她情绪不高,对梳 蛾眉 ,整 妆打扮并无兴致。因为她的心上人不 一整衣裳,在身旁,打扮得再漂亮又给谁看呢? 梳洗打扮,其慵懒、倦怠、惆帐、空虚、孤寂之 慢腾腾, 情,生动可睹,展现了她早晨起床化 意迟迟。 妆时娇慵万分又百无聊赖的迷人风情。
菩
萨
温 庭
蛮
筠
诵读 感知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词人简介
他,才思敏捷, 然性喜讥刺权 贵,又不受羁 束,纵酒放浪, 因而一生坎坷, 终身潦倒。
词人简介
他,会写诗,其 诗与李商隐齐名, 并称“温李”。 他,会作词,其 词与韦庄齐名, 并称“温韦”。
把握意象
北朝《木兰辞》:“当窗 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李商隐诗:“寿阳公主嫁 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菩萨蛮》温庭筠-整理版PPT课件

【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归纳这首词 除了表现歌伎孤芳自赏的心境,还表 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3
自己怀才不遇, 在政治舞台处处碰壁 的伤感,与自己对当 时朝廷失望心情。
--
24
--
19
【下阕小结】
对镜的时候,看见自己美 貌如花,不免兴起盛时独处、 顾影自怜的伤感;穿衣的时候, 看见衣上的对对金鹧鸪,又触 动了物双人单、情何以堪的哀 愁,写尽凄婉、怅然之感。
--
20
起床 画眉 梳洗
【
全
词
的
写
穿衣
作 顺
序
】
贴花
照镜
--
21
【全词所用的手法】
——细节描写 描写闺中女子懒起后 梳洗、画眉、籫花、照镜、穿衣等系 列动作,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 的女子形象。
以特写的手法,突出主人 公的形象。
词人用浓墨重彩——半明 半暗、忽隐忽现的闪动的金色, 配衬着如玉的香腮和如云的黑 发。歌妓懒洋洋地打扮,慢吞 吞地梳洗,展现出一幅唯美的 陈奇梳妆图。
--
12
--
13
--
14
--
15
--
16
返回
--
17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一句在全词中 有何作用】
而如花;自怜:盛年独处。
--
18
【赏析词中“鹧鸪”这一 意象】
鹧鸪:喜雌雄对鸣,一唱 一和,借此常喻夫唱妇随, 多反其意而用之。
作者这里借成双的鹧鸪反衬孤单的闺中女子,抒 写了一个孤独的女子没人赏爱的寂寞的心情,“愿做 鸳鸯不羡仙”。
温庭筠以高超的语言技巧揭开了女主人公懒起、 迟妆、意慵的原因,使人心领神会。
诗歌讲解 第十一讲 温庭筠 词课件(50张PPT)

温庭筠《菩萨蛮》
•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懒 起画蛾眉。弄妆梳洗 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新帖绣 罗襦。双双金鹧鸪。
Hale Waihona Puke 小山重叠金明灭• 第一种可能,指的是山眉,说女子眉毛的 形状像山的形状。
• 韦庄“一双愁黛远山眉”(《荷叶杯》)
• 第二种可能,就是指山 枕。
• 顾敻两首《甘州子》里 有“山枕上,私语口脂 香”和“山枕上,几点 泪痕新”。
温庭筠
• 温庭筠(约801—866),本名温岐,字飞 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 人、词人,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 内容上,大多写妇女的容貌、服饰、情感, 写妓女生活和男女间离愁别恨
• 特点:一是外表色彩绮靡华丽,二是感情抒 发隐约细致,三是和托喻之作的传统有暗和 之处。他的这种词风遂被奉为婉约正宗,他 本人则被当成是花间鼻祖。
懒起画蛾眉
•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 领如蝤跻,齿如瓠犀, •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 美目盼兮。(《卫风·硕人》) • 《离骚》里边,屈原说:“众
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 善淫。” • 蛾眉:才德志意的美好。
•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 鲁迅先生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 雷特。”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 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 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 《绛洞花主》小引)
其次,中国文学史有这种以美人来 表现寄托的传统
• 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 诼谓余以善淫。”
• 张籍的《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温庭筠(课堂PPT)

《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 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 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
温庭筠年轻时才高过人,每逢官 考,押韵作赋,曾叉八次手的时间, 成就一篇佳作。因此,温庭筠有 “温八叉”的称号。
5
晚唐诗人温庭筠和李商隐的并称。 他们的诗歌风格都承受六朝余习,色彩 明丽,笔调柔婉,故有此并称。 《新唐书·温庭筠传》谓庭筠"工为辞章, 与李商隐皆有名,号温李"。 《唐才子传》也说庭筠"侧词艳曲,与李 商隐齐名,时号温李"。
6
温庭筠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浓 艳精巧,清新明快。被称为花间鼻祖。 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 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风格不 同,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
7
二、生平事迹
1、考场救人 2、人际关系
8
三,主要作品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 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 千古流传。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 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 原意。
11
四、文学成就
温庭筠诗词,在艺术上有独到之 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 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 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 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 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
12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 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己揭响入云, 可谓极两者之能事。”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 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望江南温庭筠》课件

他的诗歌作品数量不多,但质 量很高,被誉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对后世的诗歌创
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庭筠的诗歌涉及题材广泛, 既有描写自然景色的作品,也 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还有 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含蓄、富 有音乐感,善于运用比喻、象 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表 达更为生动、形象。
02
《望江南》的创作背景
Chapter
历史背景
唐代社会环境
唐代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经济发展达到了巅 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温庭筠生活在 唐代晚期,当时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政局动荡不安 ,这些因素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氛围
唐代文化氛围开放,思想活跃,儒、释、道三教并 立,各种艺术形式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温庭筠的 诗歌创作深受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他的作品反映 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入探索。
《望江南温庭筠》ppt课件
目录
• 诗人简介 • 《望江南》的创作背景 • 《望江南》的诗词分析 • 《望江南》的文学价值 • 《望江南》的鉴赏与感悟 • 《望江南》的拓展学习
01
诗人简介
Chapter
温庭筠生平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 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山西省祁 县)人,唐代著名诗人。
温庭筠的生平事迹较为复杂,他曾多 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后因 得罪权贵被贬为县尉,又因故被革职 。
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 学,擅长诗词、音乐、书法和绘画, 被誉为“才子”。
他的生活经历充满了坎坷和波折,但 筠的文学成就
温庭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优 美,意象丰富,尤其擅长写景
03
菩萨蛮(温庭筠)PPT

❖ 此词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动作(细 节)、着装的描写、用“绮丽香艳、婉约 柔媚”的风格,描绘出女子闺中生活情态, 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
❖ 这首《菩萨蛮》,是温为宫廷歌伎所 作的,一番绵密、精致的描绘,通过客观 与暗示手法,含而不露地写尽了闺中人的 恹恹情态和寂寞心怀。
❖ 《诗经·伯兮》:“自伯之东,首如 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写丈夫 作为国王先锋到东方去征战,妻子在家忧 怨心疾无心梳妆,而使首如飞蓬。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 蛾眉:古典诗词中关于美女的传统意象,以 对女子眉毛美好形状的形象刻画,来代指美 女的整体气质的。
❖ 如李白《怨情》中“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 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 词人还多用“翠黛”、“翠蛾”“远 山”“春山”等形容代指美女容貌。
画了眉了,弄了妆了, 面部化妆完成了,梳 头也梳好了,现在可 以在头发上戴花了, 所以“照花前后镜”。
只面对镜子,只能知道前面位置如何, 不够。人群中活动,四面八方,所有 角度都可以看到你的。
前后镜都要照一照, 从每一个角度看花的 位置是不是合适,是 不是美好。这就是 “照花前后镜”
照花前后镜,就看到花面交相映。花 是美丽的,人也是美丽的。
李清照: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云鬓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减字 木兰花》
在卖花的担子上,买了一 枝将开未开的,含苞待放 的春天的花朵。斜斜地插 在如云的鬓发上,故意让 丈夫看一看,到底是花更 美丽?还是人更美丽?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也如此富有生气——岂不撩人乎?
❖ 以特写的手法,突 出主人公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 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1
2
目录
一,人物综述 二,生平事迹 三,主要作品 四,文学成就
3
一,人物综述
温庭筠(约812 —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 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 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 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工诗,与 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词艺术成就在晚 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 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 “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 《花间集》遗存。
11
四、文学成就
温庭筠诗词,在艺术上有独到之 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 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 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 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 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
12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ຫໍສະໝຸດ 》云:“词有高下之别, 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己揭响入云, 可谓极两者之能事。”
6
温庭筠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浓 艳精巧,清新明快。被称为花间鼻祖。 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 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风格不 同,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
7
二、生平事迹
1、考场救人 2、人际关系
8
三,主要作品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 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 千古流传。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 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 原意。
温庭筠词惟题材偏窄,被人讥为“男子而作闺音”。 代表词作有《望江南》二首、《菩萨蛮》十四首、 《更漏子》六首、《酒泉子》四首、《杨柳枝》、 《南歌子》、《河渎神》、《诉衷情》等。
9
作品欣赏
10
南歌子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刘熙载《艺概》更云:“温飞卿词,精妙绝 人。”
13
除诗词外,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作 者,可惜几乎全部亡佚,仅《乾巽子》 部分文句在《太平广记》里尚有所引 录,
现如今无从探知其详
14
八卦趣事
花间词鼻祖温庭筠因嫖娼曾三次被群殴 温庭筠与鱼玄机
温庭筠上了历届考官的黑名单
15
16
谢谢大家
17
4
《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 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 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
温庭筠年轻时才高过人,每逢官 考,押韵作赋,曾叉八次手的时间, 成就一篇佳作。因此,温庭筠有 “温八叉”的称号。
5
晚唐诗人温庭筠和李商隐的并称。 他们的诗歌风格都承受六朝余习,色彩 明丽,笔调柔婉,故有此并称。 《新唐书·温庭筠传》谓庭筠"工为辞章, 与李商隐皆有名,号温李"。 《唐才子传》也说庭筠"侧词艳曲,与李 商隐齐名,时号温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