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书法上册教案 第14课 上中下结构(一)
六年级《上中下结构》写字教案

六年级《上中下结构》写字教案六年级《上中下结构》写字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要求写得正确、匀称、美观。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3、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感受文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4、引导学生懂得礼让,与同学和谐相处。
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教学,学会上中下结构的.字的写字方法。
教学难点:上中下结构的字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一)导入观察“客”字的写法,学生各抒己见。
师总结:要写好字,首先要把字的间架结构放正。
(二)引导观察。
1、我们来看清楚是什么结构?(上中下结构)指名用纸板在黑板上出示。
2、归纳特点。
二、指导书写上中下结构的例字“裳”1、出示四个小动物写的“裳”字,说一说哪个最漂亮?为什么其他的字不漂亮呢?请你当当小医生给他们治治病。
2、总结书写要领。
3、师范写“裳”4、生描一个,写一个,比一比谁写得最漂亮。
5、展示——评价——自评6、展示有进步的作品,送“笑脸”。
三、帮字宝宝找家四、书写作品、学以致用。
轻松过后,让我们运用今天所学本领来练一练屏幕上的几个字,写的时候注意握笔姿势和坐姿。
1、出示生字:墨、意、袁2、传授写好作品的两个秘决(1)把主笔写舒展,师范写(2)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正确的写字姿势3、学生配乐书写(书本第4页和5页的字),教师巡视指导。
4、展评,颁发“写字小博士” 。
五、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上中下结构字的写法,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字比以前进步很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认真写字,送大家一句话:提笔即是练字时。
希望小朋友以后一拿起笔就能想起这句话,激励自己写好每一个字。
规范、美观的字。
让我们继续努力。
《第14课 边学边用》学历案-小学书法湘美版六年级上册

《边学边用》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程的学习主题为“小学书法基础:笔画与部首的书写技巧”。
在这个主题下,学生将学习汉字书写的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技巧,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巧书写基本的笔画和部首。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汉字书写的笔画和部首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笔画和部首的书写规则。
2. 技能与操作: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并运用基本笔画和部首的书写技巧,包括起笔、行笔、收笔的顺序和力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书法学习,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观察: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书写过程,评价其书写技巧的掌握情况及态度表现。
2. 作业评价:通过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笔画和部首的练习,教师根据作业质量进行评价。
3. 小组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书写作品,提高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精美的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理解书法的重要性和学习意义。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笔画和部首的基本概念及书写规则,重点强调起笔、行笔、收笔的技巧。
3. 示范演示:教师进行示范书写,展示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书写过程。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在课堂结束前,教师通过小测验的形式,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包括一定数量的笔画和部首的练习,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3. 作业要求:作业要求规范、整洁、有连贯性,体现学生的书写技巧和审美水平。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2. 教师反思: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设计第一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设计第1课横和竖教学目标1、学习横和竖的写法,注意运笔的方法。
2、练习临写含有横和竖的字。
3、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练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横和竖的写法。
教学难点:横、竖在字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笔墨纸砚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准备情况。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本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横和竖。
二、自学指导1、阅读书写要点,欣赏颜真卿的书法,感受颜体,并回答问题:颜体楷书横、竖与欧体楷书有哪些不同?2、看看想象。
观察“士、正、中、川”的范例说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横、竖的形态,以及其写法与运笔。
3、书法园地。
了解书法家:杨凝式。
三、生自学,师巡视四、后教1、认识书法家:杨凝式2、教师结合书写要点与看看想想,示范例字。
士、正、中、川学生仔细观察、揣摩,跟着老师初步练习。
五、当堂训练1、学生练习范字,老师巡回指导。
2、讲评:(1)投影展示典型佳作与病例,先由学生点评,再师作小结。
并找出原因纠正错误。
(2)学生自评。
3、小结:对优秀同学及作品提出表扬;布置作业。
第2课撇与捺教学目标1、学习撇与捺的写法,注意运笔的方法。
2、练习临写含有撇与捺的字。
3、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练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撇与捺的写法。
教学难点:撇、捺在字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笔墨纸砚毡等。
教学过程二、导入新课,揭示目标(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准备情况。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本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撇与捺。
二、自学指导1、阅读书写要点,欣赏颜真卿的书法,感受颜体,并回答问题:例字中的捺的弧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看看想象。
观察“奉天故道”的范例说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撇、捺的形态,以及其写法与运笔。
3、书法园地。
认识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三、生自学,师巡视四、后教1、认识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华文六年级上册书法全册教案完整版

华文六年级上册书法全册教案完整版学情分析: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对研究充满兴趣和求知欲。
但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正确握笔和坐姿,所以需要在课堂上强调这些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了解书法正奇相生的基础知识,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
2.能够参照正奇相生写硬笔字,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了解正奇相生的写法,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了解正奇相生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能参照正奇相生写几个硬笔字。
教学准备:学生:硬笔书法纸。
教师:各种正奇相生的书法作品。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书写作,必须首先了解汉字结构安排的一般知识和要求。
今天我们来研究第1课,了解书法作品中的有特点的一些汉字应该如何书写。
二、知识介绍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①什么是正奇相生?②汉字正奇相生处理上有哪些要点?③书写有哪些要求?2.学生自读关于正奇相生内容的介绍。
3.教师出示相关的书法作品,学生分别指出哪里是正奇相生的结构。
4.研究“我知道了”。
5.刚才我们认识了正奇相生,那么正奇相生汉字又应该怎么写呢?学生自读“我知道了”,了解正奇相生汉字的写法。
三、研究“我来找找”1.刚才我们认识了正奇相生汉字,那么一幅书法作品的正奇相生汉字主笔在什么位置?教师出示书法作品。
2.学生找一找主笔。
四、研究“我先试试”1.教师通过刚才的研究,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正奇相生汉字的基础知识,现在让学生参照所学知识,写几个硬笔字。
2.学生书写作品。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作品。
五、总结回顾一下书法作品的正奇相生汉字结构知识,你了解了哪些?六、布置作业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
板书设计:第1课正奇相生主笔错落第2课虚实得宜教学目标: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虚实得宜的特点。
2.能够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能够写出这种类型的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
人美版书法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人美版书法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篇:人美版书法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人美版书法六年级上册第一课《独体字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理解形体方正的独体字结构特征。
体验独体字结构平稳的处理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
3.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把握形体方正的独体字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独体字各笔画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1)学生拍手读课堂小知识。
(2)师检查学生书写材料准备情况,表扬准备充分的小组。
(3)学习《书法歌》,巡视学生坐姿。
《书法歌》头要正,背挺直,肩放平,脚平放,三个一,手中空,学书法,写好字,中华文化传下去!2.探究新知:(1)书法家勤练小故事引入。
(课件出示全班阅读)(2)学习独体字写法。
原碑“井”字,米字格“井”字认真观察。
原碑“田”字,米字格“田”字认真观察。
主笔是哪画?重心是否平稳?书写时要注意什么?(3)教师示范强调行笔过程:起笔----行笔----收笔。
(4)学生临摹例字。
在书法用纸上练习10次,完成描红。
3.课间写字操:学习第一套第一节,跟着教师做两遍,再跟着视频做一遍。
4.书写实践活动:(1)观察分析第3页例字。
(2)临摹例字。
指导学生双钩后再临写。
(3)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5.展示与评价活动:(1)比一比。
(自评与互评)(2)展示较好的作品,拍照。
(以备发学生家长微信群交流)6.用余下的墨汁练习画横竖线条(中锋勾勒)。
8.总结整理活动:(1)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2)齐读《从小学书法》儿歌。
(3)收拾整理书写材料。
教学反思:人美版书法六年级上册第二课《独体字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理解外部轮廓近似于三角形和菱形独体字的结构特征。
初步学习险中求稳的结构处理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
3.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外部轮廓近似于三角形和菱形的独体字写法。
人美版六年级书法上册《上下结构 》教学设计

人美版六年级书法上册《上下结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中的上下结构,掌握上下结构的书写要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上下结构的定义及特点2. 上下结构的书写要领3. 上下结构的例字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上下结构的书写要领,能够正确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2. 教学难点:理解上下结构的特点,把握上下结构的书写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一些具有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这些字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讲解上下结构的定义及特点上下结构是指一个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下两部分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书写时要注意上下对齐,左右对称。
(2)讲解上下结构的书写要领①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②注意上下对齐,左右对称。
③掌握好笔画的顺序和书写的节奏。
(3)例字练习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上下结构的字进行练习,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3. 练习与指导学生自主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上下结构的书写要领,能够正确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同时,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2. 学生能够理解上下结构的特点,把握上下结构的书写规律。
3.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上下结构的书写要领,提高了学生的书法水平。
同时,通过学习书法,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书写习惯和书写姿势,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湘美版小学书法六年级上册《综合-探索 第14课 边学边用》优质课教学设计_1

《颜勤礼碑》欣赏及范字教学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体会《颜勤礼碑》的章法、结字、笔画等的特点。
2.观看教师示范,感知“颜勤礼碑”范字的写法。
3.临习范字,初步掌握“颜勤礼碑”范字的写法。
4初步体验书法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1.通过欣赏,体会《颜勤礼碑》的章法、结字、笔画等的特点。
2.临习范字,初步掌握“颜勤礼碑”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颜勤礼碑》结字、笔画等的特点,初步掌握“颜勤礼碑”范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笔、墨、纸课件教法:讲解示范指导学法:交流临习教学过程:课前视屏播放一、导入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书法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璀璨的明珠,颜真卿就是其中光芒四射的一位。
二、视频简介颜真卿及其书法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
开元间中进士。
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
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
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三、欣赏、体会《颜勤礼碑》的章法、结字、笔画等的特点。
章法:缩小行距、大小参差。
如排兵布阵,雄强、壮美,气概凛然,具有大唐中期繁荣昌盛的气象。
结字:宽博、舒朗浑圆、肥美端庄、挺拔笔画:横细竖粗撇轻捺重……四、教师示范1.将第13页ppt打印悬挂在黑板上,教师用投影仪或西沃进行投屏示范——文、司、首三字,示范是讲解横细竖粗、撇捺、转折等特点。
2.教师讲解章法,同时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国学”五、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六、创作指导七、学生创作八、斗宝1.学生评价2.集体点评九、小结同学们:学习颜真卿的人品,堂堂正正做人;学习颜真卿的书品,跟着颜真卿的脚步走入书法殿堂,继承和发扬中国书法。
人美版六年级书法上册《上下结构 》教学设计

上下结构教案讲解示范8-6 来学习上下结构)2.根据两部分长短,他们又有什么不同?上下结构的字,根据两部分长短的不同,上下结构可分为上下等长、上短下长、上长下短三种类型。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上下等长的合体字。
(二)泉的意思1.字的发展这是甲骨文的泉字——金文的泉字——小篆——隶书——楷书2.泉的意思“泉”的本义就是水从地底下喷涌而出。
现代汉语中,“泉”字最基本的意思就是泉水。
3.原帖中的意思我们搜索一下,看看《欧阳询九成宫礼泉铭》原帖中有几个泉字?(8个)我们这本教材选的是1页,插入原帖,看看它所在位置,我们放大再看看。
九成宫醴泉铭,醴泉:甘美的泉水,泉指泉水,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在九成宫避暑。
过:我们了解了泉的意思,下面我们来分析。
(三)分析字形、结构、笔画1.学生观察我们分析一个字可以从哪些方面分析:字形:结构:它是上下结构的字,上下等长,(手势)上窄下宽。
培养学生读碑的兴趣和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介绍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字的含义。
深入了解《九成宫醴泉铭》,看看8个不同泉。
培养学生读原碑帖的能力。
培养学生使用米字格观察例字的能力和习惯。
培养学生深入、细致观察笔画、字形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泉”字上下两部分都向米字格横中线靠拢,上部和下部均向左倾,相互呼应。
下部的短撇向上靠拢,笔画穿插,安排巧妙。
呢?为贾老师,问王老师。
试讲的时候,郎主任、武主任、周老师都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在细节处,我又请教周老师,我的每一个问题都在她那里得到了理想的结果,让我心里特别踏实,有了支撑。
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加紧练习,原来觉得这个字还好,怎么越来越难写呢?第一笔就不像,更别说这个竖钩了。
作品更是难以处理,尤其是三点水……这节课,让我深深知道,评优课只是一个督促,重在平时,让学习成为常态,成为永久。
板书设计上下结构字形:结构:上下等长上窄下宽上下靠拢、稳定重心笔画说明:1.“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三项”、“第三四项”或“第二三四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合并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中下三部分衔接紧密,不可松散脱节。
山字头的中竖稍偏左,示字底的竖钩略偏右,但整体重心平稳。
学生观察老师示范,聆听老师讲解。
培养学生读碑的兴趣和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原碑帖的能力。
培养学生使用米字格观察例字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深入、细致观察笔画、字形的能力。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崇”字(打开ppt展示米字格中的“崇”字)。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崇”字三部分哪些笔画发生穿插哪些笔画进行避让。(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崇”字?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并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和分析:
(1)总体来看,“崇”字上中下三部分有什么特点?
讲解示范
1.讲解例字
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崇”字为例,来学习上中下结构合体字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崇”字。)
先请同学们说一说,“崇”字的上中下三部分各占的比例是多少?哪部分长,那部分短?
请同学们跟老师读贴,“崇”字中的上中下三部分的长短关系如何?“崇”字上中下三部分长短不一,示字底最长,山字头次之,宝盖头最短。(以原碑帖图片为主讲解。)
学生练习
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展示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
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上中下结构合体字的书写要领。看谁善于临写、对比、调整。
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互评时多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
学生自评、互评,改正缺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书写实践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58页,分析“崇”和“当”两字上、中、下三部分的长短变化,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拿起毛笔尝试临写,对比调整。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59页临摹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4页附录部分继续临摹练习。
学生观察、分析和临写。
课题
第14课上中下结构(一)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上中下结构的合体字的写法,观察并书写体验上中下结构中三部分的长短、穿插和避让等关系。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
掌握上中下结构的合体字的写法。
难点
观察并书写体验上中下结构中三部分的长短、穿插和避让等关系。
教具
笔、墨、纸、砚,多媒体课件。
(2)“崇”字上中下三部分关系如何?
(3)书写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崇”字的写法。强调:中间的宝盖起到托上盖下的作用,所以中间部分宜扁宽。山字头中间的一竖起笔较高,目的是为了让字挺拔。下边的竖钩短促有力支撑上部。
学生指出“崇”字的上中下三部分各占的比例。
学生思考,并跟随老师读帖。
学生思考,回答。
通过自评,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能力,通过互评,使学生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发现他人的闪光点。
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上中下结构的合体字?这些字上中下三部分的长短比例有什么特点?选择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并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学生聆听,思考,完成拓展作业。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兴趣。在班上营造良好的书法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构字的写法,大家还记得哪些例字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九成宫醴泉铭》中的“荡”字怎么写,我们书写时要注意哪些要点。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总结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新课。
探究新知
本节课我们学习上中下结构合体字的写法。这些字字由上、中、下三个部分构成。书写时,要注意三个部分的长短的变化。(板书:第14课上中下结构(一))
板书设计
第14课上中下结构(一)
崇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