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制订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制订

环境监测流程:
工作任务二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制订
监测方案内容:
明 确 监 测 目 的 调 研 及 资 料 的 收 集
重点
确 定 监 测 项 目
监 测 点 的 布 设
采 样 时 间 和 频 率
采 样 方 法 和 监 测 方 法
难点一、监测目的源自获得污染物数据,判断大气质量
为大气污染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校园内空气污染源
序号
1
污染源
锅炉房烟气
主要污染物
颗粒物、SO2、 NOx、CO 油烟 颗粒物、恶臭气 体(H2S、NH3) NOX、CO、颗粒 物、HC
排放方式
通过烟囱收集后排放
2 3 4
食堂油烟 煤渣、垃圾堆放 汽车尾气
经抽油烟机抽出后排放 无组织排放 无组织排放
校园外空气污染源
序号
1
污染源名称 污染物名称
归纳:

本次任务的监测项目有哪些? SO2、NO2、PM10、CO 油烟、恶臭气体、HC
四、监测站点的布设
(一)布点原则和要求
1. 应包括整个监测范围内高、中、低三种浓度区; 力求用最少的(足够的)点位,获得最有 2. 下风向为主要监测区,应多布点,上风向少设, 代表性的、能说明环境质量状况的监测数据。 作为对照点; 3. 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空气流通顺畅; 4. 采样点数量根据城市人口量和污染程度确定,城 市、工矿区多设,人口密度大及污染物超标地区 多设,郊区农村少设。
长安区常年 主导风向为 东北风
地形分析
校园地形 北高南低, 依塬而建。
风 向
校园区域划分
三、监测项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必测项目 选测项目

(整理)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整理)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1.监测目的:①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

②对校园的空气环境定期监测,评价校园的空气环境质量,为研究校园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制订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③根据污染物或其他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分布,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为校园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2.空气环境监测调查和资料收集:空气污染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强烈影响而随时间变化,因此应对校园内各种空气污染源、空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及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进行调查,并对空气污染物排放作初步估算。

①校园内空气污染源调查:主要调查校园内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源、数量、燃料种类和污染物名称及排放方式等,为空气环境监测项目的选择提供依据,可按表1的方式进行调查。

表1 校园内空气污染源调查序号污染源名称数量燃料种类污染物名称污染物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方式1 食堂2 印刷厂3 锅炉房4 建筑工地5 家庭炉灶②校园周边空气污染源调查:一般大学校园位于交通干线旁,有的交通干线还穿越大学校园,因此校园周边空气污染源主要调查汽车尾气排放情况,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NO X、CO、烟尘等污染物。

调查形式如表7所示。

表2 校园周边各路段汽车流量调查路段××路××路××路××路…车流量/(辆/h)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③气象资料收集:主要收集校园所在地气象站(台)近年的气象数据,包括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量、相对湿度等,具体调查内容如表3所示。

表3 气象资料调查项目调查内容风向主导风向、次主导风向及频率等风速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最小风速、年静风频率等气温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3.空气环境监测项目的筛选: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1996)和校园及其周边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来筛选监测项目,高等学校一般无特征污染物排放,结合空气污染源调查结果,可选TSP、PM10、SO2、NO X、CO等作为空气环境监测项目。

中北大学教室空气质量调查1

中北大学教室空气质量调查1

目录1引言 (2)2调查取样 (2)2.1测量选址 (2)2.2实测数据 (3)3调查评价 (4)3.1室气候环境 (4)3.2空气污染物 (4)3.2.1CO和CO2浓度 (4)3.2.2 PM10浓度 (5)3.2.3 SO2,NO2和HCHO浓度 (5)4结论 (5)参考文献 (6)中北大学教室空气质量调查均旺(中北大学环境工程 0804014248)摘要:为了解大学教室的空气质量状况,于2011年12月对中北大学典型教室的室空气品质进行调查评价,检测的参数主要有CO、C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CHOH)等。

所测室CO2和PM10严重超标,结果表明:室的空气污染水平高于室外。

关键词:教室、室空气质量、二氧化碳CO2、可吸入颗粒物PM10Air Quality Condition Survey In the classrooms of the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YANG Jun-wang(The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0804014248)【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 air quality conditions, in December 2011 on the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ypical classroom indoor air quality survey evaluation, testing parameters are CO, CO2,particulate matter (PM10) and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CHOH). Themeasured indoor CO2and PM10exceeded its results show that: indoor than outdoorpollution levels.【Key Word】classrooms; indoor air quality; carbon dioxide CO2; respirableparticulate matter PM101引言现代人们在一天的生活中平均有80%一90%的时间在室度过[ 1],但由于新型建筑材料、装演材料的采用和涂料、粘结剂的大量使用,以及人们活动及生物代排出物和室外污染气体的进入,使得室空气中污染物种类增多并且浓度增大,因而室空气质量大大降低。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毕竟,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保证学校空气质量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旨在为学校提供优质的室内环境。

1. 介绍学校空气质量监测的必要性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长时间呆在教室内,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学习效果。

通过监测学校的空气质量,可以了解到学校的室内环境是否达到健康标准,提醒学校及时进行空气净化和通风换气措施。

2. 设备选择与布局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选择专业的监测设备,并合理布局。

首先要选择准确可靠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如PM2.5检测仪、甲醛检测仪等。

其次,需要考虑设备的布局,根据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等不同场所布置,确保监测点的覆盖范围广泛。

3. 监测项目的确定学校空气质量监测项目应包括常见空气污染指标,如PM2.5、PM10、甲醛、苯等。

通过多个监测点对这些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形成全面的空气质量评估。

4. 监测频率和时间段的设定监测频率是指每天监测的次数,可以选择全天24小时监测或根据学校教学活动时间确定监测时间段。

这样能从时间维度上更准确地了解学校的空气质量情况。

5.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配备专业的数据采集设备,将监测到的数据自动化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空气污染问题的规律性和特点,为改善学校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6. 报告生成与发布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将监测结果及时生成报告,并向师生和家长发布。

报告应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数据和分析结果,让相关人员了解学校空气质量的情况。

7. 应急措施的设定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应设定应急措施,当监测到学校空气质量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例如,出现甲醛超标,应及时通风、封锁源头等。

8.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的投入与支持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目录一、项目背景与目的 (2)1. 项目背景介绍 (2)2. 监测目的与目标 (3)二、监测范围与内容 (4)1. 监测区域划分 (4)1.1 校园主要区域 (5)1.2 周边环境影响区域 (7)2. 监测内容设置 (8)2.1 空气质量指数监测 (9)2.2 温室气体监测 (10)2.3 有害气体及颗粒物监测等 (11)三、监测站点布局与设备选型 (12)1. 监测站点设置原则及布局图 (13)2. 设备选型与性能要求 (14)2.1 空气质量监测仪器 (16)2.2 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选型 (17)四、监测时间与周期安排 (18)1. 监测时间段划分 (19)2. 监测频率及时长设定 (20)3. 数据采集与处理周期安排 (20)五、监测流程与方法学设计 (21)1. 监测流程设计概述 (23)2. 具体监测方法学介绍与应用步骤说明 (24)一、项目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

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空气质量对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校园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学生呼吸道疾病频发,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加强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提高空气质量,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环境,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通过对校园内的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为学校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校园空气环境质量,降低学生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响应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政策的具体行动。

1. 项目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空气质量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环境。

由于校园内可能存在多种污染源,如交通尾气、建筑工地扬尘、燃煤污染等,加之季节性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校园空气环境质量存在不确定性。

中北大学校园环境大气监测方案

中北大学校园环境大气监测方案


3.3监测试剂和材料:N -(1硝酸盐标准工作溶液﹑校准用混合气。



3.4监测步骤:
3.4.1样品采集与保存 采样:取一支多孔玻板吸收瓶,装入 10.0mL吸收液,标 记吸收 液液面位置以0.4L/min ,采气60min。 现场空白:将装有吸收液的采样管带到采样现场,除了不 采气之外,其他环境条件与样品相同。 注:采样、样品运输及存放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 气温 超过25℃时,长时间运输及存放样品应采取降温措施。
2.4.2.2样品测定 样品溶液中如有混浊物,则应离心分离除去。样 品放置20 min,以使臭氧分解。 将吸收管中的样品溶液移入 10 ml 比色管中,用 少量甲醛吸收液洗涤吸收管,洗液并入比色管中 并稀释至标线。加入 0.5 ml 氨磺酸钠溶液,混匀, 放置 10 min 以除去氮氧化物的干扰。以下步骤同 校准曲线的绘制。

1.5滤膜平衡:将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24 小时,平衡温度取15~30℃中任一点,记录下 平衡温度和湿度。取出滤膜后称量滤膜,大流 量的精确到1mg,中流量的精确到0.1mg,记 录下滤膜重量Wo(g) 。


1.6滤膜安装和采样: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 膜夹。用清洁干布擦去采样头内及滤膜夹的灰 尘。将滤膜绒面向上,放在滤膜支持网上,对 正,拧紧,使不漏气。安好采样头盖顶,设置 采样时间,即可启动采样。 1.7尘滤膜平衡:采样完成后,用镊子取出滤膜, 在恒温恒湿箱中,与干净滤膜平衡条件相同的 温度,湿度,平衡24h。取出称量滤膜,大流 量的精确到1mg,中流量的精确到0.1mg,每 次记录下滤膜重量W1(g) 。
滤膜重量
1.8:总悬浮颗粒物浓度计算:
2二氧化硫的测定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目录一、监测目的 (2)二、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 (2)三、监测项目 (3)四、设计布点网络 (3)五、采样方法、分析方法、采样仪器数据处理与结果表示: (6)1、采样方法和分析方法 (6)2、采样仪器 (6)3、数据处理 (7)4.分析结果 (8)六、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 (9)样品保存 (10)措施 (10)七、监测报告及进度计划 (10)八、监测报告说明 (12)九、监测内容、地点和时间 (13)十、校园环境概况 (13)包括当天的天气、气温、风向、人流情况。

(13)十一、监测方法及点位布设 (13)1、监测分析方法: (13)2、点位布设 (14)3、监测仪器 (14)十二、评价标准 (14)十三、监测结果 (14)十四、结论 (15)进度计划 (15)十五、参考文献、资料 (15)GB—T15432—1995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16)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2009 (19)一、监测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

(2)对校园的空气环境定期监测,评价校园的空气环境质量,为研究校园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制订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3)根据污染物或其他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分布,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为校园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4)培养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1)污染源情况的调查(2)基础资料的搜集①气象资料柳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柳州市的大气环流主要是季风环流,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盛行偏南风,高温、高湿、多雨,冬半年(秋季10月到第二年春季3月)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少雨。

年平均风速1.1~2。

0m/s,太阳辐射量年平均为95~110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平均1250~1570小时.②地形及功能区划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是以喀斯特溶岩地形为主,其两面环绕着石山,其中还有一条公路从学校穿过即社湾路。

【VIP专享】空气污染检测方案

【VIP专享】空气污染检测方案

中北大学的空气污染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1) 通过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依据。

(2) 为研究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空气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情况提供基础资料。

(3) 为政府环保部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空气质量管理及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

二、调研及资料收集(一) 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通过对中北大学校园的调研和实际情况的了解,我们发现学校的污染来源分布主要记下及各种,(1)学校印刷光产生的废气,(1)商业街的综合气体,(3)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废气,(4)实验楼实验过程产生的废气,(5)各大餐厅产生的废气,(6)居民区公寓楼产生的废气。

(二) 气象资料经过观察中北大学的气候条件是以西北风向为主,风速一般比较大,尤其是早晨。

另外学校所在地区降水不多,气候干燥,早中晚三个里温差比较,这些气候条件都对空气污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 地形资料中北大学地处太原郊区北部,西依二龙山南邻汾水河北面环山海拔较高地势高出太原市。

(四) 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中北大学土地利用情况是,按功能主要分为实验区,工业区、商业区、教学区居民区等。

校园绿化面积比较大风景优美。

(五) 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中北大学人口有教职工3万多人人口密度比较大,易爆发流行性疾病,但目前为止健康状况良好无疾病史。

三、监测项目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多种多样,应根据监测空间范围内实际情况和优先监测原则确定监测项目,并同步观测有关气象参数。

空气常规监测项目如下表。

类别必测项目按地方情况增加的必测项目选测项目空气污染物监测TSP、SO2、NO x、硫酸盐化速率、灰尘自然沉降量CO、总氧化剂、总烃、PM10、F2、HF、B(a)P、Pb、H2S、光化学氧化剂CS2、Cl2、氯化氢、硫酸雾、HCN、NH3、Hg、Be、铬酸雾、非甲烷烃、芳香烃、苯乙烯、酚、甲醛、甲基对硫磷、异氰酸甲酯等空气降水监测PH值、电导率K+、Na+、Ca2+、Mg2+、NH4+、SO42-、NO3-、Cl-四、监测站(点)的布设监测点的选取采用功能区布点法按功能区划分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北大学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通过实训可以更进一步的巩固课本知识,更加熟练的掌握氮氧化物、二氧化硫、TSP、PM10的测定方法。

(2)通过对污染物的测定可以知道本校园的空气质量好坏,从而可以想到改善环境的方法,更好的营造一个舒适的、健康的校园环境。

(3)通过实践操作,布点的基本原则,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布点,保证采集的样品无误,并掌握测定项目的一些采样方法。

(4)通过实训可以加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精神。

二.监测区域资料收集及主要的监测项目
受西风环流和较高的太阳辐射影响,使其气候干燥,降雨量偏少,昼夜温差大,表现为较强的大陆性气候。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输送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当地的气象条件,因此要收集监测区域的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资料,但学校校园内风向比较均匀,风速比较小,在监测时可以不考虑,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和校园周边的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可选TSP、PM10、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这四项作为环境的监测项目。

三.监测点的布设
根据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结合校园各环境功能区的要求,及当地的地形、地貌、气象条件,根据布点的原则用功能区划分布点法来布置采样点。

四.监测时间和频次:
时间:2012年 10月日至2012年10月日
上午:9:00---10.00 中午:1:00---2.00 晚上:5:00--
-6.00
五.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
TSP/PM10的测试方法—重量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TSP/PM10的分析方法和采样方法。

2.了解环保学院TSP/PM10的浓度。

3.了解环保学院的环境情况。

二.实验原理
利用空气流体力学的原理,将空气中悬浮颗粒物采集到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总体积,计算出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浓度。

三.仪器
①中流量采样器:流量50~150L/min,滤膜直径8~10cm。

②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③气压计:空盒压力计
④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或过氯乙烯滤膜
⑤滤膜贮存袋及贮存盒
⑥分析天平:感量0.1mg
四.操作步骤
1.采样
(1)每张滤膜使用前均需要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膜采样。

(2)采样滤膜在称重前需在平衡室内平衡24h,然后在规定条件下迅速称重,读数准确至0.1mg,记下滤膜的编号和重量,将滤膜平展地放在光滑洁净的纸袋内,然后贮于盒内备用。

采样前的滤膜不能弯曲或折叠。

平衡室放置在天平室内,平衡室温度在20~25℃之间,温度变化小于±3℃,相对湿度小于50%,变化小于5%。

天平室温度应维持在15~35℃之间;相对湿度应小于50%。

天平称量前需用3~5g标准砝码检查,砝码实际值与测量值之差不得大于±0.5mg
(3)采样时,将已恒重的滤膜,用镊子小心取出,“毛”面向上平放在采样夹的网托上(网托事先用纸擦净,若是用过氯乙烯滤膜,需揭去衬纸)拧紧采样夹,按流量100升/分采样。

(4)随时观察流量计,尽量保持流量不变。

(5)如测定小时浓度,则每小时换一张滤膜,如测定平均浓度,一般情况,连续采样24h于一张滤膜上。

若污染严重,可用几张滤膜分段采样,合并计算日平均浓度。

(6)采样后,用镊子小心取下滤膜,使采样“毛”面朝内,以采样有效面积的长边为中线对叠。

如果采集的样品在滤膜上分布不均匀,则以采集样品的痕迹线为中线对称折叠。

(7)将折叠好的滤膜放回表面光滑的纸袋并贮于盒内,现场采样记录填写在表1中。

采样后的滤膜,应注意滤膜是否出现物理性损伤及采样过程中是否有穿孔漏气现象,若发现有损伤,穿孔漏气现象,则此样品滤膜作废。

表1 总悬浮颗粒物现场采样记录
五.称量及计算
将采样前的空白滤膜及采样后的样品滤膜置于恒温湿天平室内,各袋分开放置不可重叠。

平衡24小时以后称量滤膜质量,过一小时后再称量,直至恒重。

TSP/PM10(mg/m3)=(W-Wo) .1000/Vo
式中 W——样品滤膜质量,g;
Wo——空白滤膜质量,g;
Vo——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m3。

六.注意事项
抽气动力的排气口应在采样夹的下风方向,或将排气口垫高,以免排气扬起地面尘土。

七.进行质量的保证及控制
为使试验质量得到保证与控制,体现环境监测的监测结果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准确性、精密性的“五性”要求。

我们在监测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要求:
1、仪器校准:仪器的校准是为了减少仪器本身对实验结果带来的误差。

作为校准用的标准仪器其误差限应是被校表误差限
1/3~1/10。

校准虽不同于检定,一般进行校准的人员也应经有效的考核,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只有持证人员方可出具校准证书和校准报告,也只有这种证书和报告才认为是有效的。

但本次是做校园监测,同学们也没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所以要求会降低一点。

2、平行双样:指在环境监测和样品分析中,只包括两个相同子样的样品。

采集和测定平行样是实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一项措施。

平行样的测定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测试的精密度水平。

我们通过平行双样来获得更准确、更直观的结果。

3、空白实验: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用测定样品相同的方法、步骤进行定量分析,把所得结果作为空白值,从样品的分析结果中扣除。

这样可以消除由于试剂不纯或试剂干扰等所造成的系统误差。

其是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使实验的数据更准确。

4、严谨的态度:在本次校园监测实验中,我们要本着严谨、求是的操作态度,为得出准确、精确、正确的实验结果努力。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