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报告汇总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环境监测实验报告一、引言环境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了解和评估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环境因素的监测和分析,探讨环境质量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二、实验目的1.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环境因素的测量和分析技术。
3.评估环境质量,提出改善建议。
三、实验方法1.选择监测点位:在城市、农村和工业区各选择一个监测点位,以代表不同环境类型。
2.监测因素:选择空气质量、水质、噪声和土壤质量作为监测因素。
3.监测仪器:使用空气质量监测仪、水质监测仪、噪声计和土壤采样器进行监测。
4.监测时间:选择连续三天进行监测,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5.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空气质量监测:在城市监测点位,空气中的PM2.5浓度明显高于农村和工业区,说明城市空气污染较为严重。
同时,城市中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含量也较高,与工业区相比有所增加。
在农村监测点位,空气中的PM2.5浓度较低,但是一氧化碳含量较高,可能与农村生活中的燃煤取暖有关。
在工业区监测点位,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含量较高,与工业活动密切相关。
2.水质监测:在城市监测点位,水质中的COD和氨氮含量较高,可能与城市污水排放和工业废水排放有关。
在农村监测点位,水质中的硝酸盐含量较高,可能与农田化肥的使用有关。
在工业区监测点位,水质中的重金属含量较高,可能与工业废水排放有关。
3.噪声监测:在城市监测点位,噪声水平较高,主要来源于交通、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在农村监测点位,噪声水平较低,主要来源于农村生活和农田作业。
在工业区监测点位,噪声水平较高,主要来源于工业设备和交通。
4.土壤质量监测:在城市监测点位,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较高,可能与城市污水灌溉和工业废弃物的填埋有关。
在农村监测点位,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高,但是磷和钾的含量较低,可能与农田施肥不当有关。
作业环境检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检测作业环境的质量,评估其对学生学习和工作效率的影响,为优化作业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良好的作业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了解作业环境的质量,对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某高校一年级10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材料:便携式噪声检测仪、温度计、湿度计、光照计等。
3. 实验步骤:(1)收集实验数据: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作业环境进行噪声、温度、湿度、光照等指标的检测。
(2)数据统计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作业环境质量差异。
(3)评估作业环境质量: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对实验数据进行评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噪声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作业环境的噪声水平普遍低于对照组,平均噪声值分别为55dB和65dB。
根据国家标准,教室内噪声应控制在50dB以下,实验组噪声指标符合标准,而对照组噪声指标则超标。
2. 温度指标:实验组作业环境的平均温度为24℃,对照组为26℃。
根据国家标准,教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28℃之间,两组实验数据均符合标准。
3. 湿度指标:实验组作业环境的平均湿度为50%,对照组为45%。
根据国家标准,教室内湿度应控制在40%-70%之间,两组实验数据均符合标准。
4. 光照指标:实验组作业环境的平均光照度为300lx,对照组为250lx。
根据国家标准,教室内光照度应控制在300lx以上,两组实验数据均符合标准。
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组作业环境质量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噪声指标方面。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本次实验表明,良好的作业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
实验组作业环境质量优于对照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2. 建议:(1)加强噪声治理,降低教室、宿舍等作业环境的噪声水平。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通用3篇)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通用3篇)环境监测篇1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短短两个星期的实训生活无声无息的接近尾声了,然而实训的过程还历历在目。
我们的监测项目是对我们学校的人工湖进行监测,测出各个指标并给出相应的治理方案。
两个星期的实训时间,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环境监测整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明白了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专技术人才一定要做到了学以致用,更学到了其它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些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除此以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又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大开眼界。
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实习对于我以后学习、找工作也真是受益匪浅,在短短的两个星期中让我初步从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认识,也让我初步的认识这个社会,对于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启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重要的基石。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在校学习,对程序设计有了理性的认识和理解。
在校期间,一直忙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机会也没有相应的经验来参与项目的开发。
所以在实训之前,环境监测对我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一个完整的项目要怎么来分工以及完成该项目所要的基本步骤也不明确。
而经过这次实训,让我明白一个完整环境监测的流程,必须由团队来分工合作,并在每个阶段中进行必要的总结与论证。
经过这次实训,我对环境监测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与深入,对相应的工作原理认识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针对相应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篇2时间如风,太匆匆,从秋天到冬天,我们2个月的实习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
从完全陌生到慢慢熟悉。
从特别拙笨到稍微可以慢慢领悟。
我在环境监测站实习的2个月。
环境监测站主要是接受一些公司的委托监测他们的生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否在国家标准允许的正常范围内,以及一些地表水污染物指标的日常性监测和辐射源监测还有一些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主要是水源监测。
环境监测实习总结报告汇编3篇

环境监测实习总结报告汇编3篇一、实习目的及意义1、监测实习是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使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2、加强同学们的集体合作精神,增强同学们的组织纪律性及对各项规章制度的遵守。
3、结合南京市环境功能区划分与环境点布设的实际情况,熟悉环境监测中水、大气、噪声等项目的布点、取样的原则与技术方法;通过实习观察进一步深化对各种仪器的认识。
二、实习任务要求了解环境监测流程,整理分析所收集的各项资料;熟练掌握环境监测流程和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写格式;调查数据要真实可靠,调查资料要认真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环境监测报告内容的编制,严格按照相关的编制规程进行。
实习期间,应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参加相关室内培训,机构观摩,实地调研等工作,要求做到如下几点:(1)通过老师对环境监测实际案例的讲解指导,强化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现状分析、数据处理、报表填写等基本技能,掌握环境监测的工作流程。
(2)了解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发展动态,了解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和装备。
(3)在实习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和思考,掌握环境监测的细节和要领。
每天写好实习笔记,记录实习情况、心得体会、等。
对有关实地调研数据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
三、实习心得此次实习我们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环境监测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的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通过此次实习,我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习中有很多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我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
如何充分灵活运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实习给我们一个充分锻炼自己的机会,使得我们能够走出课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环境监测的应用实例。
促使我们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要运用所学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统一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合理实践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理论的严密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意识得到锻炼和提高;对相关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环境监测实验报告一、引言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环境监测实验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本报告旨在介绍我们进行的环境监测实验的方法、结果和分析,以期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对某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并分析其中的污染源和影响因素,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某城市的三个不同地点进行了空气质量监测,分别是市中心、郊区和工业区。
我们使用了专业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包括颗粒物浓度监测仪、二氧化硫监测仪、一氧化碳监测仪等。
在每个地点,我们每天固定时间进行了连续三天的监测,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
四、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的结果:1. 空气质量指数我们计算了每个地点的空气质量指数(AQI),结果显示,市中心的AQI最高,工业区次之,郊区最低。
这说明市中心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工业区的污染程度也较高,而郊区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2. 污染物浓度我们监测了不同地点的颗粒物浓度、二氧化硫浓度和一氧化碳浓度。
结果显示,市中心的颗粒物浓度最高,工业区的二氧化硫浓度最高,而一氧化碳浓度在三个地点中差异不大。
这表明市中心的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最严重,工业区的二氧化硫排放较高。
3. 污染源分析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市中心的颗粒物主要来自于交通排放和建筑工地,工业区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于工厂的燃煤和燃油,而郊区的空气相对较清洁,主要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五、讨论与建议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讨论与建议:1. 市中心的交通污染严重,应加强交通管理,推广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2. 工业区的二氧化硫排放较高,应加强对工厂的排放监管,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减少燃煤和燃油的使用。
3. 郊区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应保持环境的整洁和自然的原始状态,加强生态保护。
4. 进一步的研究还可以探讨其他污染物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更科学的环境保护政策提供更多的依据。
环境监测实验分析总结报告

环境监测实验的整体结果概述
环境质量状况
• 描述环境质量的整体状况
• 分析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 识别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区域差异
环境保护措施效果
• 评估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
• 分析环境保护措施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
• 探讨环境保护措施的优化和调整
⌛️
改进措施与建议
• 提出针对环境问题的改进措施
• 建议加强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实施
• 编制实验报告正文和附件
• 确保报告质量和准确性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的展示与讨论
报告展示
报告讨论
• 采用适当的方式展示报告内容
• 组织专家和利益相关者进行报告讨论
• 保证报告的可理解性和可读性
• 分析报告中的关键发现和启示
• 提供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促进成果应用和转化
CREATE TOGETHER
环境监测实验的数据收集与整理
数据收集方法
数据整理方法
数据共享和传输
• 实地采样和监测
• 数据清洗和预处理
• 建立数据共享平台
• 收集历史数据和资料
• 数据分类和编码
• 采用适当的数据传输方式
• 利用遥感技术和模型预测
• 数据可视化和分析
• 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03
环境监测实验的数据分析
环境监测实验数据的预处理
确定环境监测实验的目标和范围
• 选择监测指标
• 确定监测时间和地点
• 制定监测方案
设计环境监测实验的方法和技术
• 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 确定监测设备和技术路线
• 制定实验操作流程
制定环境监测实验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空气、水质和土壤中常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种类、来源和分布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本实验主要包括空气、水质和土壤中的常见污染物检测。
1. 空气污染物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GC)对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检测。
2. 水质污染物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铅、镉、汞等)进行检测。
3. 土壤污染物检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检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空气样品、水样、土壤样品、VOCs标准溶液、重金属离子标准溶液等。
2. 实验仪器: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气相色谱仪数据处理系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数据处理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数据处理系统等。
四、实验步骤1. 空气污染物检测(1)将空气样品采集于气密性好的采样袋中,带回实验室。
(2)将空气样品通过活性炭吸附,收集VOCs。
(3)将吸附有VOCs的活性炭用溶剂洗脱,得到VOCs溶液。
(4)将VOCs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到VOCs的种类和浓度。
2. 水质污染物检测(1)将水样采集于聚乙烯瓶中,带回实验室。
(2)将水样用硝酸、高氯酸进行消解,得到待测溶液。
(3)将待测溶液进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得到重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
3. 土壤污染物检测(1)将土壤样品采集于塑料袋中,带回实验室。
(2)将土壤样品进行研磨、过筛,得到待测溶液。
(3)将待测溶液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得到重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空气污染物检测:本次实验共检测出8种VOCs,其中甲苯、苯、乙苯等浓度较高。
2. 水质污染物检测:本次实验共检测出3种重金属离子,其中铅、镉、汞等浓度较高。
环境监测报告5篇[精品范文]
![环境监测报告5篇[精品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1b57c86294dd88d0d26be9.png)
《环境监测报告》环境监测报告(一):环境监测实习报告]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密切的,由于人类活动引起了环境质量的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即产生了环境污染。
为了有效的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就需要了解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监测、测定、监控污染物的浓度和变化趋势,而这一过程就称为环境监测。
透过一学期的环境监测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环境监测原理及技术方法,为进一步了解环境监测站工作的组成、步骤及环境监测务必遵守的技术规范;结合城阳区环境功能区划分与监测点位布设的实际状况,熟悉环境监测中水、大气、噪声等项目的布点、取样的原则与技术方法;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掌握各常规监测项目的技术要求与方法,老师精心为我们组织、安排了这次实习。
并最终在指导老师的合理安排下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
实习资料(一)、校园内大气、噪声实地布点,监测与环境质量分析1、校园内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测定试验10月30日,晴。
上午我们集中复习了有关大气中tsp测定的理论知识及测定原理和技术方法。
时光:10月30日下午地点:校西篮球场监测时光:一个半小时tsp是指粒径在0、01-100um之间的能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是连续采样实验室必测项目之一。
用大流量采样器抽取必须体积的空气,透过已称量的滤膜阻留100um以下的悬浮颗粒物称量,根据采样前后滤膜两次称量之差,除以采样体积,就能够得到大气中tsp浓度。
在布设采样点时,要注意采样点不应设在主要障碍物的避风处,也不应靠近主要污染物的下风向,一般障碍物顶点至采样点位连线与地面的夹角应小于30开始测定大气中tsp浓度,先在规定条件下迅速称量滤膜,记录数据,然后用镊子将滤膜毛面向上放在擦拭干净的网托上,放好滤膜夹,拧紧螺丝,盖好采样器盖,将采样器带至化学楼前开机采样,调节采样流量和采样时光,结束后用镊子留意地取下滤膜,称重。
最后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大气中tsp的含量。
2、校园内噪声监测的实验10月31日,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环境监测实验报告姓名:***班级:10级环工一班院系:水建院任课教师:**2012年12 月16 日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区宿舍楼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报告一、西区宿舍楼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目的1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
3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4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质监测项目指标物理指标:水温,臭和味,色度,浊度,透明度,固体物(总固体物,溶解固体物,悬浮物),矿化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
金属化合物:铝,汞,镉,铅,铜,锌,铬,砷,其他金属化合物如镍、铁、锰、钙、镁、铀。
非金属无机化合物:酸度和碱度,pH,溶解氧(DO),氰化物(简单氰化物,络合氰化物,有机氰化物),氟化物,含氮化合物(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凯氏氮,总氮),硫化物,含磷化合物,其他非金属无机化合物,如氯化物、碘化物、硫酸盐、余氯、硼、二氧化硅。
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BOD),总有机碳(TOC),挥发酚,油类。
特定有机污染物:挥发性卤代烃,挥发性有机物(VOCs),多环芳烃(PAHs)。
底质和活性污泥(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污泥容积指数)二、水质检测方法实验一pH值的测定pH值是水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
pH=-log10αH+。
pH值是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和最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
饮用水标准的pH值的范围是6.5~8.5。
由于pH值受水温影响而变化,测定时应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或者校正温度。
通常采用玻璃电极法和比色法测定pH值。
比色法简便,但受色度、浊度、胶体物质、氧化剂、还原剂及盐度的干扰。
玻璃电极法基本不受上述因素的干扰。
然而,pH在10以上时,产生“钠差”,读数偏低,需选用特制的“低钠差”,玻璃电极,或使用与水样的pH值相近的标准缓冲溶液对仪器进行校正。
本实验采用玻璃电极法测定pH值。
(一)实验目的掌握玻璃电极法测定pH的方法及原理(二)实验原理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组成电池。
在25℃理想条件下,氢离子活度变化10倍,使电动势偏移59.16mv,根据电动势的变化测量出pH值。
两种电极结合在一起能组成复合电极。
pH计测量出玻璃复合电极的电压,电压转换成pH值,其结果被显示出来。
(三)实验仪器pH计(PB-21)(四)实验试剂1.pH=4.003缓冲液(邻苯二甲酸氢钾)2.pH=6.864缓冲液(混合磷酸盐)3.pH=9.182缓冲液(硼砂)(五)实验步骤1.将电极浸入到缓冲溶液中,搅拌均匀,直至达到稳定。
2.按mode(转换)键,直至显示出所需要的pH值测量方式。
3.在进行一个新的两点或三点校准之前,要将已经存储的校准点清除。
使用Setup(设置)键和Enter(确认)键可清除以有缓冲液,并选择所需要的缓冲液组。
4.按Standardize(校正)键。
pH计识别出缓冲液并将闪烁显示缓冲液值。
在达到稳定状态后,或通过按Enter(确认)键,测量值即已被存储。
5.pH计显示的电极斜率为100.0%。
当输入第2种或第3种缓冲液时,仪器首先进行电极检测,然后显示电极的斜率。
6.为了输入第2个缓冲液,将电极浸入到2第种缓冲液中,搅拌均匀,并等到示值稳定后,按Standardize(校正)键。
pH计识别出缓冲液,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第1和第2个缓冲液。
7.当前pH计正进行电极检验。
系统显示,电极是完好的“OK”,还是有故障“Error”。
此外还显示电极的斜率。
8.“Error”表示电极有故障。
电极斜率应在90.%和105%之间。
在测量过程中产生出错误报警是不允许的。
按Enter(确认)键,以便清除出错误报警并从第6步骤处重新进行。
9.为了设定第3个标准值,将电极插到第3种缓冲液中,搅拌均匀,并等示值稳定后,按Standardize(校正)键,结果与步骤6和7时一样。
此时,系统显示3种缓冲液值。
10.输入每一种缓冲液后,“Standardizing”显示消失,pH计回到测量状态。
(六)实验记录与数据实验二水中电导率的测定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水溶液的电导率取决于离子的性质和浓度、溶液的温度和粘度。
电导率的标准单位是S/m(西门子/米),一般实际使用单位为uS/cm。
单位间的互换为1mS/m=0.01mS/cm=10uS/cm电导率的测定方法是电导率仪法,电导率仪有实验室内使用的仪器和现场测试仪器两种。
本实验使用的是实验室测试仪。
(一)实验目的掌握电导率的测定原理及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由于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因此,当两个电极插入溶液中,可以测出两电极间的电阻R,根据欧姆定律,温度一定时,这个电阻值与电极的间距L(cm)成正比,与电极的截面积A (cm2)成反比。
即:R=ρL/A由于电极面积A和间距L都是固定不变的,故L/A是一常数,称电极池常数(以Q表示)。
比例常数ρ称作电阻率。
其倒数1/ρ称为电阻率,以K表示。
S=1/R=1/ρQS表示电导度,反映导电能力的强弱。
所以,K=QS或K=Q/R。
当已知电导池常数,并测出电阻后,即可求出电导率。
(三)实验仪器电导率仪(DDSJ—308A)(四)实验步骤1.用蒸馏水清洗电导电极和温度传感器,再用被测液清洗一次,然后将电导电极和温度传感浸入被测溶液中。
2.开机:按下“ON/OFF”键仪器将显示厂标、仪器型号、名称,即“DDSJ-308A型电导率仪”。
3.仪器有电导率、总溶解固态量(TDS)、盐度三种测量功能,按“模式”键可以在三种模式间进行转换。
例如:仪器开始为电导率测量状态,将显示如下:4.电极常数设置功能电导电极出厂时,每支电极都标有一定的电极常数值。
需将此值输入仪器。
例如:电导电极的常数为0.98,则具体操作如下:a.在电导率测量状态下,按“电极常数”键,仪器显示:其中,“选择”指选择电极常数档次,“调节”指调节当前档次下的电极常数指。
用“▲”或“▼”键即可调节常数或选择档次。
b.按“▲”或“▼”键修改到电极标出的电极常数值:0.98。
c.按“确认”键,仪器自动将电极常数值0.98存入并返回测量状态,在测量状态中即显示此电极常数值。
5.温度系数设置功能在电导率测量状态下,按“温补系数”键,仪器进入温补系数调节状态。
显示如下:一般水溶液电导率值测量的温度系数α选择0.02温度补偿的参比温度为25℃。
当温度传感器不接入仪器时,仪器无温度补偿作用,仪器显示值即为当时温度下的电导率值。
6.贮存功能需要将当前测得的数据存贮起来,在测量状态下,按“贮存”键,仪器即将当前测量数据贮存起来。
贮存时仪器显示当前存贮号和存贮标志。
下图为电导率测量模式下电导率存贮时的显示示意图。
存贮完毕,仪器自动返回测量状态。
(五)实验记录与数据实验三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溶解在水中分子态的氧称为溶解氧。
水体中的溶解氧不是污染物质,它是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水质的综合指标,溶解氧的大小,反映出水体受到污染,特别是有机物污染的程度,通过溶解氧的测定,可以大致估计水中的以有机物为主的还原性物质的含量。
清洁地表水溶解氧一般接近饱和。
由于藻类的生长,溶解氧可能过饱和。
水体受有机、无机还原性物质污染时溶解氧降低。
当大气中的氧来不及补充时,水中溶解氧逐渐降低,以至趋近于零,此时厌氧菌繁殖,水质恶化,导致鱼虾死亡。
测定溶解氧的方法主要有碘量法及其修正法、薄膜电极法、电导测定法等。
(一)实验目的掌握薄膜电极法测定溶解氧的方法及原理(二)实验原理测定溶解氧的电极由一个附有感应器的薄膜和一个温度测定及补偿的内置热敏电阻组成。
电极的可渗透膜为选择性薄膜,把待测水样和感应器隔开,水和可溶性物质不能透过,只允许氧气通过。
当给感应器供应电压时,氧气穿过薄膜发生还原反应,产生微弱的扩散电流,通过测量电流值可测定溶解氧浓度。
(三)实验仪器手提式溶氧测试仪(四)实验试剂1.电解液2.清洗液(五)实验步骤1、溶解氧DO校正溶解氧校正采用饱和湿空气校正法,在贮存校正套中进行。
校正效果评估:校正完成后,仪表将显示电极状态评估结果,评估项目有电极零点电位和电极斜率,这两个项目分别评估,以差的为依据。
以下是电极柱状显示图代表的意义:校正步骤:⑴准备好贮存校正套。
⑵将DO电极接到主机上。
多次按<M>键,直到屏幕上显示O2 (溶解氧测试)为止。
⑶将DO电极插入贮存校正套中。
⑷多次按<CAL>直到屏幕显示“O2 CAL ”为止,这时系统处于溶解氧校正模式。
⑸按RUN/ENTER 键,系统开始自动读数。
⑹数值稳定后,仪表显示电极斜率和电极状态柱状图。
⑺按M键返回到测试模式。
2、溶解氧的测量⑴把电极连到主机。
(电极接上就可以马上测试,只有在更换了电解液和薄膜后才需要极化。
)⑵测试注意所需的最小流速。
(水的流速要足够,拿着电极在水中来回慢慢搅动,在电极顶端装一个搅拌附件。
)(六)实验记录与数据实验四水样浊度的测定水中的浊度是天然水和饮用水的一项重要水质指标。
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细纱、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胶体等悬浮物质,对进入水中的光产生散射或吸收,从而表现出浑浊现象。
浊度就是反映水中悬浮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的指标。
我国采用1L蒸馏水中含有1mg二氧化硅所产生的浊度为1度。
常用测定方法有目视比浊法、分光光度法和浊度计法。
样品收集于具塞玻璃瓶内,应在取样后尽快测定。
如需保存,可在4℃冷藏、暗处保存24h,测定前激烈振荡水样并恢复到室温。
(一)实验目的掌握浊度计的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法(二)方法原理根据ISO7027国际标准设计进行测量,利用一束红外线穿过含有待测样品的样品池,光源为具有890nm波长的高发射强度的红外发光二级管,以确保使样品颜色引起的干扰达到最小。
传感器处在发射光线垂直的位置上,它测量由样品中悬浮颗粒散射的光亮,微电脑处理器再将该值转化为浊度值。
(三)实验仪器哈纳微电脑多用途浊度计(四)精确测量1.使用玻璃比色皿时,应以比较均匀的力将盖拧紧;2.所有盛放标样和样品的玻璃器皿应保持清洁,读完数后将废弃的样品到掉,避免腐蚀闭色皿;3.将样品收集在干净的玻璃或塑料瓶内,盖好并迅速进行分析。
4.为了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取样前轻轻但完全搅拌样品。
5.在玻璃比色皿插入仪器前,先用无绒软布檫拭;手拿比色皿上部,不能让指纹留在光通过的区域。
6.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增加校准次数。
(五)干扰及消除1.当出现漂浮物和沉淀物时,读数不准确。
2.气泡和震动将会破坏样品的表面,得出错误的结论。
3.有划痕或玷污的比色皿将都会影响测定结果。
(六)测量步骤1.按ON/OFF键将仪器打开;2.仪器将进行一系列功能自检,显示自检代码;3.仪器自动检查电池电量,并显示剩余电量的百分比;4.当LCD显示“———”,仪器准备好测量;5.在盖紧保护黑盖前允许有足够的时间让气泡溢出;6.在试管插入测量池之前,先用毛绒布(HI 731318)将其擦干净,必须保持比色皿无指纹,油脂,赃物,特别是光通过的区域(大约距比色皿底部2CM处);7.将试管插入测量池内,检查盖上的凹口是否与槽相吻合;8.保护黑盖上的标志应与LCD上的箭头相对;9.按下READ▲键,LCD显示“SIP”(正在测样过程中)并闪烁,大约20秒后浊度值就会显示出来(若数值小于40度,可直接读出浊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