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案-第2节《营养物质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营养物质的作用》

总分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页。
谢谢 (xièxie)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Welcome。2. 举例说明糖类、蛋白质、脂肪对人体的主要作用。3. 1克营养物质在氧化分 解时所释放(shìfàng)出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价。2.等质量的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不同。1.
No 糖类的种类较多,如核糖和脱氧核糖是细胞中核酸的成分。糖与脂类形成的糖脂是组成神经
2.脂肪(zhīfáng)是重要的储能物质,是营养
物质中产热量最高的一种。
3.蛋白质也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第十五页,共三十页。
资料 卡片: (zīliào)
1.糖类(tánɡ lèi)的种类较多,如核糖和脱氧核糖是
细胞中核酸的成分;糖与脂类形成的糖脂是组
成神经组织与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议一议:糖类、
(1)当饮食中糖类过多时,就会转化成脂肪储藏 于体内,使人过于肥胖而导致各种疾病如高脂血 症、糖尿病等。 (2)饮食中糖类不足将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 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tóu yūn)、心悸、脑功能障
碍等。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
第十七页,共三十页。
(二) 脂肪 的功能 (zhīfáng)
1.为生命(shēngmìng)活动提供能量。
Welcome!
第一页,共三十页。
第二页,共三十页。
回忆(huíyì)加油站
食物 中 (shíwù) 的营养物 质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
水分 无机盐
第三页,共三十页。
2.3.2 营养物质的作用(zuòyòng)第一课时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zhīfáng)的作用
第四页,共三十页。
本节课我们(wǒ men)的任务是: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需要主要营养物质》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需要主要营养物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2.了解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3.掌握正确的膳食结构和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
2.脂肪的作用和来源。
3.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和来源。
4.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和来源。
5.均衡饮食的概念和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充满各种食物的图片,让学生猜测人体为什么要摄取这么多不同的食物。
步骤二:介绍蛋白质(15分钟)1.向学生解释蛋白质是身体组织的主要构成成分。
2.介绍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豆类和鸡蛋。
3.强调蛋白质对生长和修复身体组织的重要作用。
步骤三:介绍脂肪(15分钟)1.讲解脂肪对维持健康和提供能量的重要性。
2.介绍一些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和橄榄油。
3.警告学生过量摄入不健康脂肪的危险,如油炸食品和高糖甜点。
步骤四:介绍碳水化合物(15分钟)1.介绍碳水化合物作为身体能量的来源。
2.介绍一些富含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麦面包和米饭。
3.提醒学生避免过多食用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糖果和碳酸饮料。
步骤五:介绍维生素和矿物质(15分钟)1.解释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身体正常功能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2.介绍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奶制品。
3.强调不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步骤六:讲解均衡饮食(15分钟)1.介绍什么是均衡饮食,即摄入适量各种营养物质的饮食习惯。
2.强调均衡饮食能维持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
3.提供均衡饮食的具体建议和实例,如每天摄入五种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
步骤七: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不同营养物质。
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实例:通过举例和图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营养物质的作用和来源。
2.提问与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
初中生物人体营养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人体营养讲解教案
教学内容:人体营养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体各种营养素的作用以及摄入量。
2. 掌握人体消化、吸收、利用营养的过程。
3. 意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人体各种营养素的作用和摄入量。
教学难点:人体消化、吸收、利用营养的过程。
教学准备:PPT、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人体营养的概念。
2. 提问:你知道人体为什么需要营养吗?什么是健康饮食?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2. 讲解不同营养素在人体中的作用和来源。
3. 讲解人体消化、吸收、利用营养的过程。
三、讨论(10分钟)
1. 讨论健康饮食的概念以及应该如何搭配饮食。
2. 提问:你的日常饮食中是否均衡丰富?应该如何改进?
四、小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人体需要各种营养素。
2. 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整理一份健康饮食的饮食搭配方案。
2. 鼓励学生多食用水果、蔬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人体各种营养素的作用和摄入量,明白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对自己的饮食习惯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_《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2课时优质教案

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2课时)课题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2课时章8学科生物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1.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说明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初步学会用放大镜观察猪(或羊、鸡)的小肠绒毛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2.能分工合作制作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质。
2.能根据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举例说明养成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原因重点 1.概述食物中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2.解释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特点难点 1.描述食物在口腔、胃、小肠内的主要变化2.描述小肠结构特点,解释为什么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餐桌上的美味要经过怎样的变化才能被我们利用呢?视频: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观看与思考引入新课,总体了解消化与吸收讲授新课二、食物在消化管中逐渐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4.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食物入口,首先要经牙齿切断、撕裂、磨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图文介绍食物在口腔中的消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而容易下咽。
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经过充分咀嚼后,入口的馒头和米饭变甜,就是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结果。
在口腔内形成的食团经过咽进入食管。
食管呈管状,长约25cm,通过食管的蠕动,食团被输送到胃。
咽和食管仅是食物输送的通道,不具备消化功能5.胃贮存食物并消化一部分食物(1)胃的结构胃呈囊状,能容纳1~2L升食物。
胃的上口叫贲门,与食管相连;下口叫幽门,与小肠相连。
胃壁自内向外由4层结构组成,即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
肌肉是平滑肌,比较发达,伸展性较大,所以饭前和饭后胃的体积相差较大胃壁内有许多胃腺,胃腺是黏膜上皮向内凹陷形成的。
胃腺能分泌大量的胃液,胃液呈强酸性,胃液中含有的胃蛋白酶只能对蛋白质起初步的消化作用,可将蛋白质消化成多肽,但不能将其分解成氨基酸。
初中生物初一生物下册《人体的能量供应》教案、教学设计

2.讲解知识点:讲解人体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通过动态图解、模型展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氧气在细胞内的运输和利用。
3.实验操作:进行呼吸作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课时:科学饮食与能量平衡
1.复习导入: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讲解知识点:讲解如何科学合理地搭配饮食,以实现人体能量需求与消耗的平衡。
2.结合动态图解和实物模型,讲解人体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氧气在细胞内的运输和利用。
3.讲解科学饮食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如何合理搭配饮食,实现人体能量需求与消耗的平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如何为一位参加篮球赛的运动员设计合理的饮食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注意饮食搭配,保证能量供应?
2.突破重点,化解难点: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对于呼吸作用的过程,采用动态图解、模型展示等方法,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氧气在细胞内的运输和利用。
3.实践应用,提高能力:设计实际案例,如为班级篮球赛设计运动员饮食方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人体的能量供应知识。
2.强调科学饮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鼓励学生保持对生物学科的兴趣,继续探索生命奥秘。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营养物质的作用”教学设计

“营养物质的作用”教学设计作者:刘芸来源:《新高考·教师版》2013年第06期1教学分析1.1教材分析“营养物质的作用”是苏科版高中生物教材第3章第2节的内容。
关于“营养物质的作用”,课程标准没有作具体要求,而在二级主题“人的食物来自于环境”中有要求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所以学生对于食物的作用必须有个了解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对于“食物中储存着能量”这一事实,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因为“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学生还没有学习。
为帮助学生理解食物中含有大量能量,本节安排了燃烧花生种子和馒头的实验,当然教师还可列举其他例子加以强调说明。
1.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思想活跃,活泼好动,喜欢表现,形象思维占多数,但其实验操作能力欠缺,所以对于实验,教师应先拟定实验步骤然后再给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强化学生实验能力,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
另外,教师还需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以减少突发事件影响课堂教学的可能性。
2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营养物质的作用。
(2)技能性目标:尝试联系现实生活提出问题,并正确使用相关的实验器具,进行验证实验。
(3)情感性目标:认识到合理膳食对人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3重点难点【重点】从营养物质建造身体,营养物质能提供能量、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和健康这3个方面来概括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难点】用数据来验证分析“食物中含有能量”。
4设计思路先创设情境:学生成长过程中身高和体重均在变化,引导学生分析并认识到这一变化离不开我们每天的食物,由此引出本节内容。
再展示人体的物质组成,然后强调这些物质都来源于食物,从而分析出食物所含的物质可建造我们的身体;小组调查运动后饥饿感和饭量的变化,设计实验来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通过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出营养物质对我们的生命和健康有重要作用。
5教学策略及手段(1)联系多个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而教师充当指导者、组织者,这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生物七种营养素教案

初中生物七种营养素教案
目标:了解七种营养素的重要性和来源,以及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七种营养素的分类和功能
2. 每种营养素的主要来源
3. 摄入不足或过量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步骤:
一、引入(5分钟)
老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七种营养素的重要性,这些营养素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介绍七种营养素的分类和功能,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纤
维素和水在身体中的作用。
2. 分别讲解每种营养素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它们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和讨论(15分钟)
1. 以不同的案例为例,让学生思考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七种营养素对健康的影响是什么。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向全班呈现他们的分析和结论。
四、练习与评价(10分钟)
1. 给学生一些相关练习,让他们回顾七种营养素的分类、功能和主要来源。
2. 在课堂上抽查几位学生,考查他们对七种营养素的理解。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七种营养素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饮
食习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调查家中食物中包含哪些七种营养素,明天汇报给全班。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七种营养素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明白了每种营养素对健康的重要性。
老师要继续鼓励学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营养的摄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教案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①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②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③加深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④让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①营养物质的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②探究活动的组织,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是该节的难点。
课前准备教师:①学生分成4~5人一个小组,选出组长,并进行分工,分别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发言。
②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和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学生:①调查人们都吃哪些食物。
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模仿教材中现成的装置,怎样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各小组带上自制的装置。
(其中锥形瓶、温度计、试管夹、铁勺由教师提供)。
③预习无机盐、维生素相关知识,上网查相关资料丰富以上知识。
并结合知识自编自演与之相关的病人,课堂上表演。
课时分配:2课时练习巩固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②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③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④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⑤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重点:①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②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挂图;②相关的实验准备;③制作小肠壁结构折叠模型教学时数:2课时练习巩固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2.关注食品安全3.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心长辈的饮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营养物质的作用》
一.课标要求: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2.能
力目标通过对验证食物含有能量的实验和分析食品的成分等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和调查、分析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认识到合理膳食对人体的重要性,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营养物质构造身体,营养物质能提供能量、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和健康这3个方面来概括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难点】初一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占多数,故对测量的方法,用数据来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有一定难度。
实验“验证食物含有能量”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四.设计思路:让学生描述进入青春期
后身高体重的变化及食量的变化,分小组调查运动后饥饿感和含量的变化,分析营养物质对体的作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小品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营养成分,了解营养物质对生命和健康起重要作用,注重师生双方的活动与知识的归类,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活动设计:
第1课时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标及说明创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①若你看过《泰坦尼克号》,你一定不会忘记当时的情景:船慢慢地在下沉人们纷纷登上救生艇。
假如你也在现场,船舱的空地可以往下下列物品:一袋水果、一罐牛肉、一块面包、一壶水,你会选择哪一样?②现在不少同学正进入青春期,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体重和身高在增长的同时,饭量也在增长?这是为什么?③有些同学经常不吃早饭,有时会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易跌倒,这是什么原因?④当你在换牙或长个的时候,往往要多喝些牛奶,为什么要这样做?⑤冬天当你饥饿的时候,为什么也感到冷?⑥现在人们吃的食品里纷繁多样,你注意到了各种食品的包装上的成分说明了吗?食品中添加的成分对人体是否都有益?然后让学生任意选择某个问题进行回答。
学生在情境中结合生活经验。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踊跃发言使学生较快的投身于学习的情景中。
在情境中思考问题,在情境中探索生物。
小品表演小品呈现不吃餐上学,课堂上感觉到头晕眼花,四肢无力;长期生病的人因为胃口差,吃不下东西而消瘦;因为战乱和自然灾害而处于饥饿状态的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非洲难民。
学生小品表现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在体验中进一步分析营养物质的功能
调查调查:运动后饥饿感是否增强根据调查,小组交流,分析营养物质的作用。
感知营养物质给我们提供能量
实验探究①教师先组织学生阅读了实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再指导学生学会用天平正确称量物体的质量。
②布置学生分组实验:验证食物含有能量。
通过实验,各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一致:食物含有能量。
学生计算出100克同样的食物燃烧后释放出的热能是多少?(参照公式q=4.2×水温度的变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