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患者的护理评估.

合集下载

简述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诊断和护理问题

简述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诊断和护理问题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诊断和护理问题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其病情较重时需要进行外科治疗。

在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中,护士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准确评估病人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及时有效地进行护理干预。

本文将从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诊断和护理问题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护理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1. 护理诊断1.1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在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中,首先要评估和监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包括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动脉压等指标的监测,以确定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

如果发现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静脉输液、药物治疗等,以维持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1.2 氧合不足外科休克病人往往会出现氧合不足的情况,即组织和器官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评估病人的氧合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给予氧疗、呼吸道管理等,以提高病人的氧合水平。

1.3 代谢紊乱外科休克病人在发生休克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代谢紊乱的情况。

包括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代谢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代谢紊乱,以维持病人的内环境稳定。

2. 护理问题2.1 液体管理问题外科休克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液体复苏,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代谢情况,合理地制定液体管理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抢救效果。

2.2 预防感染休克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往往会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如插管、手术等,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感染预防工作,以保证病人免受感染的困扰。

2.3 心理支持外科休克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往往会经历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护理人员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心理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够有效地完成护理工作。

我认为,护理人员在护理外科休克病人时,应该注重综合护理,全面评估病人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1.评估和监测病情:对于失血性休克病人,护士应当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进行监测。

此外,还应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尿量和出血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

2.给予氧气:失血性休克病人常伴有组织缺氧,因此,应给予患者吸氧治疗。

一般情况下,应提供高浓度氧气(如:5-10升/分钟)通过鼻导管或者面罩给患者吸入。

吸氧时需要观察患者的气道通畅性、呼吸频率以及氧饱和度。

3.快速复苏:对于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措施应当针对复苏的关键点进行。

首先,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液体复苏。

输入的液体可以是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林格液)或胶体液(如:白蛋白溶液)。

目标是回复患者的循环容量,提高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的灌注和供氧情况。

给予液体复苏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并及时调整液体输注速度和种类。

4.控制出血源:对于失血性休克病人,首要任务是尽快找到并控制出血源。

如果出血源可见,如外伤出血,则需要及时进行止血。

如果出血源不明,如消化道出血,则需要积极进行检查和控制出血(如内镜检查、介入治疗等)。

5. 监测休克指标:针对休克指标的监测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的进展和效果。

常见的休克指标包括乳酸、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中心静脉压(CVP)、氧饱和度(SatO2)等。

6.控制疼痛:失血性休克病人可能伴有明显的疼痛,护士需要及时评估和监测患者疼痛的程度,并给予相应的镇痛治疗。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吗啡、咪达唑仑等。

7.预防感染:失血性休克病人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感染。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预防感染,包括勤洗手、消毒器械、保持患者的洁净等。

8.给予营养支持:失血性休克病人需要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以促进休克后早期的恢复。

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并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体重。

9.心理疏导:失血性休克病人可能伴有明显的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脓毒性休克的护理评估与计划

脓毒性休克的护理评估与计划

脓毒性休克的护理评估与计划1. 引言脓毒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识别和处理。

本文档旨在提供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评估和计划,以便护理人员能够提供最佳的护理。

2. 护理评估2.1 患者评估- 一般情况: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和既往病史。

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 症状和体征:评估患者是否有发热、寒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低血压等脓毒性休克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观察是否有局部感染病灶。

- 实验室检查:评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等指标,以判断感染的程度和患者的炎症反应。

- 影像学检查:根据需要进行胸部X光、腹部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感染的范围和是否有器官功能障碍。

2.2 护理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和血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 液体管理:评估患者的液体平衡状态,根据需要调整输液速度和量。

- 疼痛管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需要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

- 感染控制:评估患者的感染病灶,根据需要进行清洁和处理。

- 心理支持:评估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教育。

3. 护理计划3.1 立即行动- 紧急处理:立即通知医生,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抗生素治疗和液体复苏。

- 氧气疗法:根据患者的呼吸状况给予氧气疗法,维持足够的氧合。

-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

3.2 短期目标- 感染控制:清洁和处理感染病灶,防止感染的扩散。

- 液体管理:维持患者的液体平衡状态,防止休克的进一步发展。

- 生命体征稳定:保持患者的呼吸、心率和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3.3 长期目标- 感染清除:消灭感染,防止复发。

- 器官功能恢复:恢复患者的器官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患者康复: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4. 护理措施- 感染控制:清洁和处理感染病灶,根据需要进行引流和敷料更换。

- 液体管理:根据患者的液体平衡状态调整输液速度和量。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一、引言创伤性休克是一种常见且危(wei)险的急症,通常由于严重创伤导致血管容量不足,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

及时的急救护理对于拯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标准,包括评估患者状况、处理出血、保持通畅的气道、静脉输液和药物治疗等方面。

二、评估患者状况1. 快速评估:迅速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状况和出血情况。

2. 血压监测:使用无创血压计或者动脉插管测量血压,及时发现低血压。

3. 心率监测:使用心电监护仪或者手动测量心率,观察心率变化。

4. 呼吸监测: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使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氧合情况。

5. 皮肤状况评估: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和湿度,检查有无出血点或者淤血。

6. 瞳孔评估: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应,判断神经系统功能。

三、处理出血1. 住手出血源:使用直接压迫、包扎或者压迫性止血器材等方法,尽快止血。

2. 提高患者下肢:将患者的下肢抬高约30度,减少下肢静脉回流,有助于减轻出血。

3. 赋予输血: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失血程度,及时输注适量的血液制品。

四、保持通畅的气道1. 头后仰法:将患者的头向后仰,保持气道通畅。

2. 气道吸引:使用吸引器清除口腔和咽喉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 气管插管:在气道无法保持通畅的情况下,进行气管插管,确保气道通畅。

五、静脉输液1.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以便输液和给药。

2. 赋予液体复苏:根据患者的失血程度和循环状态,选择适当的液体进行快速复苏,如晶体液或者胶体液。

3. 监测液体输入量:记录输液的种类、速度和总量,监测患者的尿量和体重变化。

六、药物治疗1. 补充血容量:根据患者的循环状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增加血管张力和心脏收缩力。

2. 控制炎症反应:使用抗炎药物,如皮质类固醇等,减轻炎症反应,保护器官功能。

3. 赋予止痛药:使用镇痛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休克患者该如何急救护理?

休克患者该如何急救护理?

休克患者该如何急救护理?
休克是一种因为身体无法有效供应足够的血液和氧气给各个组织器
官而导致的严重疾病,情况危急需要及时有效的救治。

对于休克患者
的急救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如何进行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
1. 快速评估病情:首先要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查看是否有意
识丧失、呼吸困难、脉搏弱或消失等情况。

这有助于确定患者是否处
于休克状态,从而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 保持呼吸通畅: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如果发现呼吸困难或呼吸
停止的情况,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保持氧气供应。

3. 保持体温:休克患者易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需要及时为患者加
盖保温毯或使用热水袋等方法,保持患者体温,减少继续休克的风险。

4. 提高下肢:将患者的下肢抬高,帮助促进血液回流至心脏,增加
全身灌注,缓解休克状态,减轻症状。

5. 给予液体:在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予休克患者静脉补液,以维持血容量,提高循环血容量,有助于改善休克的症状。

6. 密切观察: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
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有
效的护理。

7. 及时转运:如果情况允许,及时将休克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

综上所述,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急救人员进行救治。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休克患者,我们也应该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希望大家关注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一起为创建更加安全的社会做出努力。

休克病人护理措施

休克病人护理措施

休克病人护理措施引言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其特征是全身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细胞缺氧和功能障碍。

休克病人需要及时采取护理措施,以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促进组织再灌注,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

本文介绍了针对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与评估、液体管理、药物治疗、体位调整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监测与评估监测与评估是休克病人护理的基础,在休克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士应该密切观察休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以及有关休克病因的指标,如血氧饱和度、尿液输出量等。

定期记录这些数据,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以便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液体管理液体管理在休克病人抢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士需要根据休克的原因和类型,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液体管理方案。

常见的液体管理方法包括静脉输液、血液制品输注、血浆代换等。

护士应密切监测休克病人的液体平衡情况,及时调整液体输入和输出,以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休克病人的护理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护士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准确给予药物,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

常用的休克药物包括升压药、血管活性药物、抗感染药物等。

护士应了解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以确保患者获得适当的治疗。

体位调整体位调整在休克病人的护理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体位调整措施。

例如,对于休克病人,抬高头部可以促进脑血流,减轻脑缺氧;半坐位可以减轻呼吸困难;水平位可以促进全身组织的再灌注。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位变化对生命体征的影响,并及时调整体位。

心理支持休克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常常面临生死的考验,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绪波动,如恐惧、焦虑和绝望等。

因此,心理支持在休克病人的护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护士应倾听患者的诉说和情绪表达,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

同时,护士还应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结论休克病人护理是一项高度专业化和复杂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简述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

简述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

简述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因为体内循环系统无法维持足够的血液和氧
气供应,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急救护理措施对于休克病人来说至关重要,可以挽救生命。

以下是详细的措施:
一、快速评估患者状况
1. 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心跳过快或过缓、口唇发紫等情况;
2. 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和体温;
3. 询问患者是否有头晕、恶心或其他不适。

二、立即采取措施
1. 给予氧气:将氧气面罩放在患者口鼻处,调节流量以保持合适的氧
浓度。

2. 给予液体:通过静脉注射给予盐水或其他液体来增加血容量,提高
血压。

3. 给予药物: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来增加心率和收缩力。

4. 给予营养支持:如果必要,可以通过胃管或鼻饲管给予营养支持。

三、监测患者状况
1. 监测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
2. 监测尿量和颜色,以评估肾功能;
3. 监测意识水平,以评估神经系统功能。

四、维持患者舒适度
1. 给予足够的氧气;
2. 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3. 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
4. 给予必要的镇痛药物。

五、寻求专业医疗救援
如果患者情况不稳定或需要更高级别的治疗,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救援。

在等待急救车到达之前,应继续给予氧气和液体支持,并监测患者状况。

总之,对于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需要快速而准确地进行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挽救生命。

同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情况,并维持其舒适度。

如果需要更高级别的治疗,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救援。

休克护理计划怎么写模板

休克护理计划怎么写模板

休克护理计划怎么写模板引言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它表现为组织器官对氧气和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

休克护理计划是指针对休克患者的护理计划,目的是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支持,减轻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本的休克护理计划模板,供护理人员参考。

一、患者信息•姓名:•年龄:•性别:•主要诊断:•入院时间:•入院科室:二、评估与监测2.1 生命体征监测1.血压:每4小时测量一次,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2.脉搏:每2小时测量一次,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3.呼吸:每2小时测量一次,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4.体温:每4小时测量一次,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2.2 循环系统监测1.心电图监测:根据医嘱和患者病情,连续监测心电图。

2.中心静脉压监测:根据医嘱和患者病情,每4小时记录一次中心静脉压。

3.尿量监测:每2小时记录一次尿量,包括尿量、颜色和性状。

三、休克治疗3.1 导致休克的原因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导致休克的原因。

3.2 血容量恢复1.静脉输液: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液体治疗,例如晶体液体或胶体液体。

2.输血:根据医嘱和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考虑输血治疗。

3.3 心血管功能支持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根据医嘱和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情况,给予适当的药物支持,例如血管收缩剂或扩张剂。

2.心肌营养支持: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心功能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例如补充镁离子和氧合剂。

3.4 治疗并发症根据患者的休克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四、相关护理措施1.定期翻身:每2小时进行一次翻身操作,以避免压疮的发生。

2.血管通路护理:每天检查血管通路,防止感染和血栓形成。

3.患者情绪支持: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五、教育与指导1.合理饮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2.定期复查:指导患者按医嘱进行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H、醛固酮↑
肾小管重吸收↑
保证重要 器官供血
BP↓ 压力感受器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儿茶酚胺↑
肾素↑
心跳↑ 心输出量↑
回心血量↑
心脑血管壁 收缩不明显
选择性地收缩外周和内脏微血管 (微动脉和cap前括约肌为著)
微循环缺血
休克代偿期(休克早期)
病二理、生休克理的症状
微循环收缩期(缺血缺氧期)
微血管及前括约肌持续收缩 毛细血管前阻力↑ ↑ >后阻力↑ 关闭的毛细血管↑ 血液经动-静脉短路和直接通路迅速
流入微静脉
灌流特点:少灌少流、 灌少于流
二二、、休休克克的的症症状状
微循环收缩期(缺血缺氧期)
临床表现 去甲肾上腺素使网状上行系统活动增强→烦躁
不安; 交感神经兴奋→泌汗增加; 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苍白; 肾血管收缩→少尿; 血管收缩→ 血压不下降,脉压缩小。
延长
显著萎陷 100~120,细弱
肢端厥冷 10.7~8.0Kpa
1.35~2.7 <20
20~40% (800~1600ML)
重度
淡漠,模糊,昏迷 灰暗,微发绀 显著延长
萎陷如条索 120或摸不清 厥冷到膝肘,冰泠 <8kpa或测不出
<1.35或测不清 无尿
40%以上(>1600ML)
THANK YOU!
儿茶酚胺释放
胰高血糖素生成
胰岛素产生↓ 糖元分解↑
血糖↑
血容量减少
ADH和醛固酮分泌↑
组织细胞缺血、缺氧
无氧代谢↑
Na和水的排出↓ 代谢性酸中毒
能量生成↓
细胞膜Na-K泵功能失常
蛋白质分解代谢↑
细胞肿胀、死亡
血尿素、肌酐、尿酸↑
病二理、生休克理的症状
(三)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肺: ➢ DIC、肺组织缺氧→肺上皮细胞和肺cap内皮细胞受损→ 表面 活性物质↓肺顺应性↓→肺泡萎缩、肺不张 ➢ 血浆外渗→肺间质水肿→肺泡内水肿→ ARDS
2 17
休克患者的护理评估
主讲人:李燕 日 期:2017.11.04 学 校: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C O N TA N T S
01
休克的概 述
02
休克的症 状
03
休克的体 征
04
休克程度 判断
一、休克的定义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组织灌注不足



细胞代谢紊乱

素 内脏器官功能受损
发病急、进展快、 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微循环衰竭期(DIC期)
血液浓缩
血粘度↑
酸中毒
血液高凝状态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激活纤溶系统
严重出血倾向 酸性产物 、内毒素↑
微血栓
DIC 灌流停止
组织细胞缺血、 缺氧 ↑
细胞功能障碍、坏死
休克失代偿期(休克晚期)
二、休克的症状
微循环衰竭期(DIC期)
微循环血管麻痹扩张 微循环血流停止,无复流 微血栓形成
肾: ➢ 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尿量↓ ➢ 肾皮质血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 肾cap内DIC→肾血管内血栓→急性肾衰
心:抑制期,回心血量↓,BP↓冠脉灌流量↓,心肌缺 氧、坏死、心衰。
病二理、生休克理的症状
脑:晚期,持续低BP→脑灌流↓→脑细胞水肿、坏死→脑水肿、 脑疝。
肝:肝血流↓微血栓形成→肝小叶中心坏死→细胞缺血→肝功能 障碍→内毒素血症→代酸↑
表情淡漠 面色苍白 四肢湿冷 呼吸急促 血压下降 脉搏细速 尿量减少
酸中毒
二、休克的症状
微循环变化
➢ 微循环收缩期(缺血缺氧期) ➢ 微循环扩张期(淤血缺氧期) ➢ 微循环衰竭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
代谢变化 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心肺肾等
病二理、生休克理的症状
微循环收缩期(缺血缺氧期)
血容量↓
灌流特点:灌流停止, 不灌不流
二、休克的症状
微循环衰竭期(DIC期)
昏迷不醒 血压测不到 脉搏摸不清 尿不出 体温不升 DIC出血
临床表现
二、休克的症状 (二)体液代谢改变
• 休克时儿茶酚胺释放:血糖升高。 • 酸中毒、高血钾。 • 尿素、肌酐及尿酸增加。 • 三磷酸腺苷减少。
二、休克的症状
(二)体液代谢改变
四、休克程度的判断
临床表现
轻度

神志及表情
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唇颊肤色
Cap充盈时间
清醒,稍激动 正常或苍白
稍长

四肢浅静脉

脉搏
肢端温度
轻度收缩
稍快,<100 稍冷

动脉收缩压
稍高、正常或稍低。12Kpa

压 脉压Kpa
2.7~4.0

(毫升/小时)
量 尿
估计失血程度
<30或正常
20%以下 (800ML)
中度
烦燥 口渴、苍白
病二理、生休克理的症状
微循环扩张期(淤血缺氧期)
组织细胞缺血、缺氧
微循环内缺血
无氧酵解↑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微动脉和cap前括约 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 性↓而扩张
小静脉对酸中毒耐 性较大仍收缩
血液涌入cap网、微循环瘀血
血浆外渗 血液浓缩、回心血量↓、BP↓
休克抑制期(休克期)
二、休克的症状
微循环扩张期(淤血缺氧期)
胃肠: ➢胃肠缺血→粘膜糜烂出血→应激性溃疡 ➢ 胃肠瘀血及粘膜受损→细菌及毒素入血→菌血症或毒血症
MODS(或MOF)
二、休克的主要症状
• 意识:烦燥不安或表情淡漠,逐渐模糊、昏迷。 • 皮肤和粘膜:苍白、潮湿,发绀,肢端发凉。 • 血压变化:休克早期,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小。只有失代偿时,
才出现血压下降。 • 脉搏细弱而快:脉搏无力细如线状。 • 呼吸快而深:缺氧和酸中毒代偿表现。 • 尿量减少:早期肾前性,后期可能肾功衰。
三、休克的主要体征
血动力学监测
•肺动脉楔压(PAWP)0.8~1.6kpa。 •肺A压(PAP)1.3~2.9KPa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0.8~2KPa
• Swan-Gans肺A漂浮导管从周围V插至上腔V •心排出量(CO)4-8L/min •心脏指数(CI) 3-3.5L/min.m2 •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正常0.5 •胃肠pHi(intramucosal pH) 7.35~7.45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扩张 微循环淤血缺氧 毛细血管后括约肌仍收缩 毛细血管前阻力 <后阻力↑
灌流特点:灌而少流、 灌大于流
二、休克的症状
微循环扩张期(淤血缺氧期)
临床表现
脑缺血→表情淡漠,甚至昏迷; 心肌缺血→心力衰竭表现; 皮肤粘膜瘀血→紫绀、湿冷;
肾缺血加重→尿量进一步减少。
病二理、生休克理的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