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区科学治水的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海陵四项措施 推动全区科技创新

海陵四项措施 推动全区科技创新

海陵四项措施推动全区科技创新
佚名
【期刊名称】《泰州科技》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今年以来,海陵区科技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落实措施,狠抓关键,下大力气力推动产学研合作.不断促进科技项目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支撑。

【总页数】1页(P31-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3
【相关文献】
1.海陵区人大领导调研全区科技创新工作 [J],
2.大通县四项措施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 [J], 冯梦珺;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全区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综述 [J],
4.科技创新:引领新一轮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南京市秦淮区推动科技创新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J], 童泽民
5.四项措施推动清平药材市场实施统一配秤 [J], 杨华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田野实习专题研究——阳江市海陵大堤及其生态效应探讨

田野实习专题研究——阳江市海陵大堤及其生态效应探讨

田野实习专题研究——阳江市海陵大堤及其生态效应探讨林楚贤1301400012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引言海陵大堤是海陵岛陆路进出口的唯一通道,也是广东最长的一座联陆海堤,长4625米。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陶铸同志领导下的阳江人民用原始的手段建设的,它连通了海陵岛和陆地,造福了两岸人民,但是随着海陵岛旅游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加上大堤的阻隔,海水无法形成回流,大量的泥沙淤积,使原先优越的港口资源面临考验。

(海水的自净功能被大大减弱,海陵岛的海水养殖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据雅韶、大沟等地很多养殖户的反映,海陵大堤的阻隔使那里现在的海水质量堪忧,养殖业前景渺茫。

(对于海陵的支柱产业旅游,海陵大堤阻隔海水回流,泥沙淤积,海水将变得浑浊,十里银滩的碧海蓝天未来也前景堪忧。

因为大堤阻碍了左右两侧的海水流通,几十年来已经对周围海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专家建议去堤建桥恢复生态平衡。

一、认识海陵大堤海堤沿着潮汐河口和海岸边缘修建的挡潮、防浪的堤,亦称海塘。

其作用是防御海潮和风浪的侵袭,保护农田和城镇的安全,有时也可用以围海造地。

海堤的特点有:①海堤防暴潮,抗风浪,动力条件强劲;②地基多为软泥或粉沙,易沉陷和淘刷;③修筑时抢潮施工,工时很短。

按结构型式海堤可分为斜坡式、陡墙式及混合式三种。

确定选用型式时须考虑:堤身高度、风浪强度、地基地质、建材价格和施工条件等。

海堤的结构斜坡式海堤,在中、强潮区临海坡面设抛石或圬工护坡,背海坡面用植物保护,边坡1:2~1:3;在弱潮区,堤坡较缓,一般仅用植物保护。

陡墙式海堤为重力圬工墙或混凝土扶壁式结构,其背后填以土体;混合式海堤,由陡墙、平台和斜坡组成,在土石结合处均铺设砂石滤层。

有些堤顶设有直立式或弧形的防浪墙。

地基处理是筑堤成败的关键,如遇软基,一般采用砂石(或石碴)垫层或在堤的前后坡脚外设反压平台镇压层处理。

在荷兰及日本也有采用挖基换土的办法。

为保护堤基不受潮浪淘刷破坏,在淤积性及较稳定岸区,采用植树种草;在侵蚀性滩岸区,需用短丁坝促淤保滩护堤。

推进泰州市海陵区农村河道整治的几点认识

推进泰州市海陵区农村河道整治的几点认识

推进泰州市海陵区农村河道整治的几点认识
宦胜华;刘燕
【期刊名称】《江苏水利》
【年(卷),期】2006(000)009
【摘要】海陵区地处江淮交界处,境内河道纵横交错,经过多年持续不懈的农村水利建设,已基本形成了灌排结合、调控自如的水利工程体系,为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宦胜华;刘燕
【作者单位】泰州市水利局海陵分局,225300;泰州市水利局海陵分局,2253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
【相关文献】
1.在社区建设中深入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于泰州市海陵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探索 [J], 戴晓玉;陈圣龙
2.信息产业部等携手推进泰州市海陵区城乡统筹信息化试点工程 [J], ;
3.推进泰州市商品交易市场现代化建设的思考:以海陵区为例 [J], 许倬恺
4.深化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变革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制度化发展——对泰州市海陵区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情况的思考 [J], 许倬恺
5.推进泰州市商品交易市场现代化建设的思考:以海陵区为例 [J], 许倬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陵区农村河道治理管护之探讨

海陵区农村河道治理管护之探讨

海陵区农村河道治理管护之探讨作者:徐兴锋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1期摘要: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农村河道整治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农村河道整治的问题以及难点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农村;河道;治理;管护;探讨;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引言:河道,不仅承担着行洪、排涝和灌溉的重任,而且在航运、生态、环保等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农村河道整治一直被忽视,导致农村河道因缺乏治理而淤积严重,脏乱差现象普遍,这与当前我国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很不和谐。

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生活质量和品味的需求,对农村河道进行整治势在必行。

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河道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日趋严重,虽然各级政府对农村河道治理管护都比较重视,但是农村河道整体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多年来,环保、水利、住建部门建设治理的重点是城市河道,对农村河道治理还不够,畜禽养殖污染,农业、生活污染逐渐增多,工业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严重影响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危害农村人民的身体健康,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优良的环境,就没有整个区域的良好环境,必将影响区委、区政府提出“推进富民强区,建设美好海陵”的总体目标的实现。

农村河道治理管护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共处”的基本内容。

一、河道整体状况。

海陵区地处江苏省中部地区,是地级泰州市的主城区,地处长江和淮河两大流域的交汇处,以老“328”国道为界,南部属于高沙土地区,属于长江流域,北部属于里下河地区,属于淮河流域,海陵区境内河网密布,错综复杂,夏季易洪,冬季易旱。

区域性骨干河道共有七条,形成“三横四竖”的分布状况,三横分别指周山河、老通扬运河和新通扬运河,四竖分别指引江河、南官河、卤汀河、泰东河,总长达到56.3公里,县级河道24条,长118.21公里,乡级河道82条,长162.71公里。

泰州水利工作计划

泰州水利工作计划

泰州水利工作计划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划泰州市水利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安排。

水利工作对于保障城市的供水、排水和防洪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

本文档将重点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计划: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灾预防和抢险救灾。

2. 水资源管理2.1 水资源调查和监测为了科学合理地管理水资源,在泰州市范围内进行水资源调查和监测是必要的。

计划在每年初进行一次全面的水资源调查,包括水源地水质、水量和地下水位等指标的测量和记录。

2.2 水资源利用规划根据水资源调查结果,制定水资源利用规划是下一步的重要工作。

计划拟定水资源利用方案,包括水源地保护、水资源分配和供水管理等内容。

同时,推广节水意识,鼓励居民合理使用水资源。

2.3 水资源保护和补给工程为了保护水资源的持续供应,在泰州市范围内进行水资源保护和补给工程是必要的。

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建设水源保护区、水库和水资源补给工程,确保水资源供应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3. 水环境保护3.1 水体污染治理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计划进行水体污染治理工程。

首先,加强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建设污水处理厂和雨水收集系统。

同时,推广环保意识,鼓励居民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2 水生态修复为了保护泰州市水生态环境,计划进行水生态修复工程。

主要包括湿地恢复、水体水质改善、鱼类资源保护等。

同时,加强保护自然水系,禁止乱挖乱填、乱采滥挖等行为。

4. 水灾预防和抢险救灾4.1 水灾防治规划为了预防水灾的发生,计划制定水灾防治规划。

该规划将包括防洪工程、防汛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等,并加强泰州市与周边地区的沟通合作,共同应对可能发生的水灾。

4.2 抢险救灾准备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水灾,计划进行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计划加强抢险救灾队伍的建设和培训,配备必要的抢险救灾设备和物资,并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结束语本文档主要介绍了泰州市水利工作的计划安排。

经过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和水灾预防和抢险救灾的工作,将为泰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苏州系统治水的实践与启示

苏州系统治水的实践与启示

水利发展研究2020・3苏岀系统愴水的实裁与启斥贡瑞金(江苏省苏州市水务局,江苏苏州215011)摘要:文章采用系统方法论分析苏州治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总结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实行系统治水,注重治水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既抓住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又注重全面协同、两手发力,实行区域合作、城乡共治、水陆并进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同时,对进一步强化系统治水进行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系统工程;河湖生态;人水和谐;科学治水;江苏省苏州市doi;10.13928/ki.wrdr.2020.03.015中图分类号:TV213.4(2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408(2020)03-0054-070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老水问题交织,特别是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上下关注的焦点、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因水而生、因水而名的苏州如何应对、如何破解治水难题就成为一项严峻且紧迫的时代命题。

2017年7月19日,水利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召开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验收会,苏州获得全国已评估城市中的最高分96.27分,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2019年,苏州又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这些带有里程碑意义的称号,蕴含着苏州坚定的治水决心和丰富的治水智慧。

1治水背景苏州是著名的水网地区,也是业内公认水文条件复杂的地区。

沿江近海,环抱太湖,京杭运河贯通南北,境内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全市共有各级河道2.1万条2.1万km,大小湖泊394个,水面率达到36.9%,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苏州城素有“东方水城”之誉,目前基本保持着渊源于春秋时期“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系特点,让苏州享有丰富的水资源、水岸线和水文化优势,苏州因水而兴,因水而富,因水而秀美,水是苏州的灵魂和命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苏州人在享受众多水便利、水滋润的同时,也常遭遇多种风暴潮等水旱灾害和水环境压力。

扬州依法治水的实践和思考

扬州依法治水的实践和思考

期 既是难得 的发展机遇期 , 又是矛盾 多发期和凸显期 。 水利不仅关系到防 洪安全 、 供水安全 、 粮食安全 , 而且关 系到经济安 全 、 生态安 全 、 国家安全 , 事关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 ,兴水 利 、 除
水害 , 关经济发展 、 会进 步 , 来 事 社 历 是 治 国安 邦 的 大 事 。随 着 工 业 化 、 城
2 0 国务院颁布《 面推进依 0 4年 全
法 行 政 实施 纲要 》 明确 提 出 :全 面 , “ 推 进 依 法 行 政 , 过 十 年 左 右 的不 懈 经
k m,骨干河道 2 3 4 0条 ,中小型水库 6 2座 , 闸站星 罗棋布 , 涵 已建成 的工 程在抵御洪 、 、 、 等 自然灾害 中 越来 依 越 大。出现上述现象 的主要原 因 : 一
是 社 会 上对 水 利 法 治 意 识 淡 薄 ; 是 二
要非工程手段 。 按照新时期治水新 思 路要求 , 我市也正在经历着从传统 水
水利行业 自身仍 存在重建轻 管现象 ;
三 是 水 利法 治 基 础 薄 弱 , 经 济 社 会 而
利 设 施 的 现 象 时 有 发 生 ,非 法 凿 井 、 长 江违 法采 砂 屡 禁 不 止 , 行 政 征 收 水
镇化深入发 展 , 全球气 候变化影 响加 大 ,我 国水 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 峻 。 促 进经济 长期 平稳 较快 发展 和社会
和 谐 稳 定 ,必 须 加 大 力 度 依 法 治 水 、
发 挥 了显 著 的效 益 。 随 着 依 法 治 国 、
努 力 ,基本 实现建 设法 治政府 的 目
标 ” 法 治 政 府 的 内涵 主 要 是 指 : 级 。 各
不仅局限于此 , 多地指依法加强水 更 资源 、 水岸线 、 水设施 的管理 , 依法管 好所有涉水事务 。 通过近几年 的管理 实践 来看 , 我市各 级水行政主管部 门

海陵湾水环境要素特征.pdf

海陵湾水环境要素特征.pdf

P) P)
+
c( Chl a) cs ( Chl a)
式中, 分子为实测浓度值, 分母为相应的评价标准值;
CO D 为化学耗氧 量, T N 为 总溶 解无 机氮, P O4 P 为
活性磷 酸盐, Chla 为叶 绿素; I NQ > 3 为富营 养水 平,
I NQ = 2~ 3 为中营养水 平, I NQ < 2 为贫营养 水平。结
4. 30 4. 24
1. 13~ 13. 54 0. 93~ 11. 57
5. 50 4. 82
表 N O 2 N ( m ol/ dm3)

0. 18~ 0. 69 0. 18~ 0. 73
0. 40 0. 34
0. 14~ 0. 90 0. 16~ 0. 94
0. 43 0. 46

N
H
+ 4
海陵湾是粤 西阳 江 市海 水养 殖、滨 海旅 游 的重 要港湾, 兼具热带至 亚热带 气候特 征, 有 强的季 风性 和较明显的海洋性。海域潮汐属不正规的半日潮, 多 年平均潮差为 1. 40~ 1. 60 m( 珠江基面) [ 1] 。1964 年 建成的连接大 陆与 海陵 岛的 海陵 大 堤, 阻断 了 海陵 湾海水天然环 流路 径, 减弱 了污 染 物的 自然 稀 释能 力, 导致大堤东侧 严重淤积。 近年来, 经 济的发 展和 人口城市化, 海陵 湾的 海洋 生态 环 境发 生了 较 大的 变化。据调查, 从 1996 年起海 陵湾内养殖的牡蛎, 死 亡率达到 30% ~ 50% , 每年 损失量 达 10 104 t。而 该海区历史调 查仅 限于 海 陵湾 外海[ 1,2] , 因此, 开展 海陵湾附近海 域生 态环 境的 综合 调 查研 究, 兼 作开 通海陵大堤的零点生态调查, 均具现实和理论 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2019.13中国水利摘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是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开展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也是推动海陵区科学治水的强大动力。

归纳总结了新时期海陵区科学治水工作的经验成效,梳理出可供参考的示范工程,以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为工作重心,对下一步治水工作提出建议,以期为基层水利部门科学治水提供建设思路和借鉴经验。

关键词:科学治水;实践;探索;海陵区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scientific water control of Hailing District //Zhang Jian,Liu Yunchen,Li Gen,Chen Jing,Yi PengAbstract :The water control policy of “water-saving priority,space balance,systematic management and two-handed efforts ”is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fundamental principle to carry out water conservancy work in Hailing District of Taizhou City,Jiangsu Province.And it is also a powerful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scientific water control in Hailing Distri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results of the scientific water control work in Hailing District in the new period,and lists the demonstration projects for reference.The focus of the work is to implement the general keynote of “making up the shortcomings of water projects and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 the water industry ”,and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next water control work,with a view to provide construction ideas and experiencefor the grass-roots water conservancy departments to control water scientifically.Key words:scientific water governance ;practice ;exploitation ;Hailing District 中图分类号:TV21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1123(2019)13-0029-03海陵区科学治水的实践与探索张剑1,刘芸辰1,李根1,陈婧2,衣鹏2(1.江苏省泰州市水利局海陵分局,225300,泰州;2.河海大学,210098,南京)收稿日期:2019-06-06作者简介:张剑,局长。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地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水域面积萎缩、部分城市河道黑臭等问题日渐突出,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

科学治水,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成为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

海陵区位于江苏省腹部,河网纵横,交通便利,既是江苏航空、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网的重要节点,也是江苏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水资源禀赋和水生态条件,是泰州市建设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重点实施区域之一。

近年,海陵区紧密围绕“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资源水利”的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在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以及水利工程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海陵区科学治水的实践1.积极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结合海陵区最新遥感影像资料,组织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以1980—2016年作为评价系列,利用先进的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模拟区域水资源运动规律,客观准确地模拟计算本地地表水资源量和3种典型年下的过境水资源量。

同时利用水均衡法和氡物质平衡模型分别确定了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重复量,全面摸清区域水资源状况,为今后编制各类水资源规划、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涉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统筹规划各类节水工程按照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完备、设施完善、用水高效、生态良好、发展科学”的基本要求,海陵区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丰水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有效模式。

2017年,组织编制了《泰州市海陵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和《泰州市海陵区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方案》,并以此为理论指导,全面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镇生活节水、非常规水源利用和节水能力建设等一系列节水工程建设,有效地控制了各类用水量,使得水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体系亦初步形成。

水资源管理29CHINA WATER RESOURCES2019.133.全面建设污染源治理工程(1)工业污染源治理一是以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为重点,执行国家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逐步建立了特征污染物监控体系,督促企业自行监测并公开污染物排放情况。

二是实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一企一管”,对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和重点行业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提标改造,确保污废水达标排放。

(2)农业污染源治理一是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降低农药、化肥用量,截至2018年,农药、化肥用量分别比2015年基数下降13.9%、11.5%,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五年计划下降5%的总体目标。

二是制定出台了《海陵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划分出禁养区和限养区,关停、转产畜禽养殖户705户,其中禁养区拆除转产率达99.3%,限养区10户规模养殖户全部治理达标,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8%。

(3)生活污染源治理一是大力推进城镇雨污分流建设,开展污水收集和处理现状排查,制定管网改造计划,优先推动84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

二是开展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污水管网全覆盖工程,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区域的污水收集处理率。

三是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确保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4.稳步推进水生态整治工程一是系统治理河网水系,以片区化治理、整村推进为基本原则,以打通断头河为重点,稳步开展河道整治工程。

截至2018年,生态整治城乡河道共计348条,总长321.2km,新增水域面积40.7万m2,水域治理率达39.5%,全区的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二是大力开展“水美乡镇”和“水美乡村”建设,分河道岸坡绿化、河道生态修复、“三乱”专项整治和长效管护“四步走”,循序渐进开展一系列建设工作。

截至2018年,下辖的九龙、苏陈、罡杨3个乡镇成功创建江苏省水美乡镇,西石羊、麒麟、铺头等近20个乡村成功创建江苏省水美乡村,建设成果显著。

5.转变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水利工程建设是根本,管理是关键,做好工程管理工作是确保工程正常运行的重点。

近几年,海陵区不断探索优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创新采用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管理模式,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将所有闸站维修养护、河道巡查管理任务统一交由专业公司负责,改变了原来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的状态,提升了海陵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水平,确保已建水利工程能够长久发挥效益。

二、示范工程建设实践1.节水载体创建工程节水载体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抓手,引领带动工业、生活服务业节水成效明显。

在泰州市成功创建节水型社会试点市后,海陵区稳步推进节水载体建设,大力推动全区企业、机关单位、中小学和社区开展节水活动。

截至2018年年底,海陵区已成功创建省市级节水型企业33家(年用水量10万t以上企业全部创建成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单位13个、节水型高校5所、节水型学校23所、节水型社区22个,增强了社会公众的自主节水意识,提升了节水管理水平。

2.城镇再生水利用工程为实现污水资源化,海陵区投入资金2100万元,先后实施了西大河、生活创意园闸站和九龙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口输送尾水专用管道工程建设。

通过直径1.1m的专用钢筋混凝土管道,将达标的尾水直接输送至生活创意园的九岛环湖作为生态补水,再生水利用率达100%。

这一工程既保持了生活创意园区水体的正常流动,抬高了九岛环湖的水位,改善了园区水生态环境,又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实现了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打造麒麟大河样板河道工程以麒麟大河为线,在点上打造特色田园乡村、推动河长制清理“三乱”、探索纯生态河道建设,在面上整治周边水系,点、线、面结合,开展麒麟大河整治工程。

该项工程在疏浚整治麒麟大河的同时,将绿化改造、村庄滨河景观、生活污水管网及道路等建设纳入综合治理范畴,共计整治河道13条,增加绿化面积3.8万m2,铺设污水管网3500m,建设休闲小道1200m,打造了“水绿交融、人水相亲”的水美麒麟新形象。

4.水环境监控系统建设工程海陵区已建成并运营区域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在国内率先将水质自动监控由国控断面向镇街园区断面延伸,主要覆盖新通扬运河、引江河、卤汀河、泰东河、稻河、凤凰河等河道敏感断面。

在新通扬运河、引江河、卤汀河等11条骨干河流及其他支流断面布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和视频监控装置,采用智能化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发挥全天候无人值守的监测功能。

该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水质异常、追溯污染源、采取应急措施和切断污染源头,确保区域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实现对重要区域内环境状况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天候动态监管,进一步落实水环境的精细化管理,切实保障南水北调清水廊道水质安全。

5.西北片化工区生态修复工程海陵区专门成立由住建、经信、水利、环保等多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的西北片化工区生态修复工程指挥部,对西北片化工区开展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投入资金数亿元,通过实施控污截流,打通断头河,生态治理区域河道,建设涵闸、泵站,布置景观绿化等综合措施,有效改善了西北片水资源管理30水2019.13中国水利化工区的供水条件,加快了区域水体交换,提升了水环境承载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水环境,极大地改善了海陵区西北片化工区的综合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