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预警级别
大气污染二级应急预案

大气污染二级应急预案一、制定背景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遏制大气污染的进一步恶化,减少污染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国家和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和政策。
其中,建立和完善大气污染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此,本地区拟制了《大气污染二级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区)各级政府、相关行业单位及公众。
特别是涉及到排放或排放设施的单位及污染物排放较大的单位,应加强应急准备,严格执行本预案的各项措施。
三、预警指标1.空气质量指数(AQI)超过1502.污染物超标3.气象预报出现大雾和静稳天气等不利条件四、预警颜色及相应措施1. 蓝色(轻度污染预警):AQI在151-200之间,通报相关单位和公众,督促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避免户外运动。
建议老年人、儿童、孕妇、哮喘病患及心血管病患者等易患人群减少户外活动。
政府应向市民普及相关环保知识,提醒公众加强分类投放垃圾等环保行为。
2. 黄色(中度污染预警):AQI在201-300之间,通报相关单位和公众,采取限制排放、停止高污染生产等应急措施,避免户外运动,工地应该采取水洒等措施降尘。
建议老年人、儿童、孕妇、哮喘病患及心血管病患者等易患人群减少户外活动,并配发口罩等防护用品。
政府应向市民迅速公布相关环保知识,加强环境监测,提高垃圾处理能力。
3. 橙色(重度污染预警):AQI在301-400之间,敏感人群尽量不要外出,一些重污染企业应停产限产。
建议居民关闭室内空气循环系统,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并配件口罩等防护用品。
政府和法制部门应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和严格执法,引导公众减少机动车使用,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和公开透明度,落实应急预案。
4. 红色(严重污染预警):AQI在401以上,政府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休业整治,组织定点发放口罩、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并向居民发放空气净化器,严格管制交通。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分级及响应措施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分级及响应措施一、响应分级及启动与预警等级相对应,实行三级应急响应。
当发布黄色预警时,启动III级应急响应。
当发布橙色预警时,启动II级应急响应。
当发布红色预警时,启动I级应急响应。
二、响应措施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健康防护措施、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三个方面。
其中,石化基地强制性减排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PM)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预警期间,其应急减排比例应满足有关要求。
实施差异化管控,避免“一刀切”,大气污染防治绩效水平达到A级或引领性的企业,可自主采取应急减排措施。
其他有关企业根据企业重污染天气应对“一厂一策”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并满足以下要求: (一)III级响应措施(1)健康防护措施。
室外作业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倡导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单位自觉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增加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
(3)强制性减排措施。
按照基地企业重污染天气应对“一厂一策”,实施应急减排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针对性采取以下措施:对工业企业有计划地实施停产或限产(降低负荷);施工工地应停止土石方作业、建筑拆除、喷涂粉刷、护坡喷浆、混凝土搅拌等;矿山、砂石料厂等应停止露天作业;增加道路保洁和洒水频次;增加对燃煤锅炉、施工场地、工业企业等重点大气污染源的检查频次。
(二)II级响应措施(1)健康防护措施。
室外作业人员减少室外作业时间,并加强防护。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增加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按照当地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实施橙色预警下的应急减排措施,进一步减污染物排放。
针对性采取以下措施:对工业企业有计划地实施停产或限产(降低负荷);施工工地应停止土石方作业、建筑拆除、喷涂粉刷、护坡喷浆、混凝土搅拌等;矿山、砂石料厂等应停止露天作业;增加清扫保洁和洒水频次;涉及大宗物料运输(日载货车辆进出10辆次及以上)的单位(除民生保障类),应停止使用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运输(特种车辆、危险化学品车辆等除外);施工工地、工业企业厂区和园区内应停止使用国二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能源和紧急检修作业机械除外);增加对燃煤锅炉、施工场地、工业企业等重点大气污染源的检查频次。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级别及措施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级别及措施一、预警级别蓝色预警:AQI达到200以上,且气象预测未来1天仍将维持不利气象条件。
黄色预警:AQI达到300以上,且气象预测未来1天仍将维持不利气象条件。
橙色预警:市AQI达到400以上,且气象预测未来1天仍将维持不利气象条件。
红色预警:AQI达到450以上,且气象预测未来1天仍将维持不利气象条件。
二、预警措施1、蓝色预警(1)健康防护措施建议儿童、孕妇、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提醒公众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并适当开展户外防护;中小学和幼儿园停止户外体育课。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及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单位自觉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小汽车上路行驶;排污单位控制污染工序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加大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保洁频次和作业范围,减少人工清扫保洁;对建筑工地出入口道路实施机械化冲洗,减少交通扬尘污染;严格控制露天烧烤;严格控制烟花爆竹燃放。
2、黄色预警(1)健康防护措施提醒儿童、孕妇、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易感人群留在室内;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户外作业者应开展防护;中小学和幼儿园停止户外体育课及户外活动。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及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单位自觉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小汽车上路行驶;停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减少机动车日间加油加气;排污单位控制污染工序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加大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保洁频次和作业范围,减少人工清扫保洁。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在全区范围内采取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①工业减排措施加大对燃煤锅炉和工业企业等重点大气污染源的执法检查频次,确保其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重点排污单位,通过降低生产负荷、提高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效率等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
大气污染红色预警应对措施

大气污染红色预警应对措施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当大气污染达到红色预警级别时,意味着情况已经十分危急,需要我们采取迅速、有效的应对措施来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质量。
以下是针对大气污染红色预警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一、个人层面1、减少外出活动在大气污染红色预警期间,个人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特别是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敏感人群,更要避免外出。
如必须外出,应佩戴有效的防护口罩,如 N95 口罩,以减少吸入污染物。
2、室内防护保持室内清洁,关闭门窗,避免室外污染空气进入室内。
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同时,要注意室内通风的时间选择,避免在污染高峰时段开窗。
3、健康管理注意饮食健康,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二、交通出行方面1、公共交通优先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如地铁、公交车等。
这不仅可以减少个人车辆的尾气排放,还能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2、限制机动车行驶政府可以采取临时的交通管制措施,如单双号限行、限制高排放车辆上路等,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
3、推广绿色出行加强对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等绿色出行方式的推广和支持,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多便捷的绿色出行选择。
三、工业生产方面1、重点企业减排对于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企业,如钢铁、化工、电力等,应严格执行减排措施。
可以通过限制生产规模、调整生产工艺、提高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效率等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暂停部分生产活动在大气污染红色预警期间,对一些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的企业,可以暂时停产或限产,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3、加强污染源监管环保部门要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增加监测频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对未达到排放标准的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要依法予以处罚。
四、能源使用方面1、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对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赖,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大气重度污染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应对大气重度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大气重度污染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后期恢复等工作。
三、组织机构成立大气重度污染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大气重度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 指挥部组成:(1)总指挥: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2)副总指挥:由政府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3)成员:由生态环境、气象、公安、交通、卫生、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指挥部职责:(1)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大气重度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2)制定、修订、完善应急预案;(3)组织开展应急演练;(4)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5)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大气污染源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2. 强化空气质量监测,及时发现、预警污染事件;3.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4.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五、预警响应1. 预警级别:根据污染程度,将预警分为四级: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2. 预警发布:由气象、生态环境等部门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 预警响应: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预警级别,启动相应应急响应措施。
六、应急响应1. 紧急响应:当大气重度污染事件发生时,启动紧急响应,实施以下措施:(1)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及时掌握污染情况;(2)关闭污染源,减少污染物排放;(3)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4)启动应急队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5)发布应急信息,及时向公众通报污染情况及应对措施。
2. 恢复响应:当大气重度污染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达到规定标准后,启动恢复响应,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七、后期恢复1. 开展污染调查,查明污染原因;2. 修复受损环境,减轻污染影响;3. 责任追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4.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空气预警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应对空气重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空气预警应急预案。
二、预警级别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QI)和污染持续时间,将空气预警分为四个级别: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
1. 蓝色预警:AQI达到100-150,持续24小时以上。
2. 黄色预警:AQI达到150-200,持续24小时以上。
3. 橙色预警:AQI达到200-300,持续24小时以上。
4. 红色预警:AQI达到300以上,持续24小时以上。
三、预警响应1. 预警发布:市生态环境部门根据监测数据和气象预报,经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审核,发布相应级别的空气预警。
2. 预警响应启动:预警发布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空气预警响应。
3. 应急措施:(1)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及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
(2)加强工业企业生产调控,限制重污染企业生产,降低污染物排放。
(3)加强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减少道路扬尘。
(4)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控制,暂停室外喷涂粉刷、护坡喷浆、建筑拆除、切割、土石方、混凝土搅拌等施工作业。
(5)加强城市绿化,增加洒水降尘频次。
(6)加强城市交通管理,限制高排放车辆上路行驶。
(7)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做好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
(8)加强信息发布,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及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和应急措施。
四、应急终止当空气质量改善,达到预警解除条件时,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解除预警通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恢复正常工作。
五、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成立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全市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
2. 资金保障:各级财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保障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所需资金。
3.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4. 技术保障:加强空气质量监测、预测预报和应急技术支持。
大气污染污染程度

大气污染污染程度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对人类的健康、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大气污染的污染程度展开讨论,从空气质量指数、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空气质量指数及其评判标准空气质量指数(AQI)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AQI分为六个等级: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
具体评判标准如下:- 优:AQI在0-50之间,空气质量优秀,对身体健康无影响;- 良:AQI在51-100之间,空气质量良好,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小;- 轻度污染:AQI在101-150之间,空气质量一般,对易感人群健康有轻微影响;- 中度污染:AQI在151-200之间,空气质量较差,对健康影响明显;- 重度污染:AQI在201-300之间,空气质量很差,对健康影响较大;- 严重污染:AQI超过300,空气质量严重污染,对健康影响非常严重。
通过AQI及其评判标准,我们能够了解到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工厂、发电厂等大型工业企业的燃煤和燃油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些排放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对大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2. 机动车尾气:车辆的尾气排放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有较大影响。
因此,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改善公共交通系统成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3. 生物质燃烧:农村地区农作物秸秆、木柴等生物质燃烧释放的污染物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是在农作物秸秆焚烧季节。
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和宣传教育,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生物质燃烧是重要的措施。
4. 燃油和燃气的使用:煤炭、石油等燃料的燃烧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其中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精选5篇)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精选5篇)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1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及幼儿园。
二.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XX)分级方法,空气质量指数在200以上为空气重污染。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规定,依据空气质量预测结果,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空气重污染状况分为三个预警响应级别,由轻到重顺序依次为黄色预警(Ⅲ级)、橙色预警(Ⅱ级)、红色预警(Ⅰ级)。
红色预警(Ⅰ级)为最高级别。
黄色预警(Ⅲ级):预测持续3天及以上发生重度污染天气状况时(200<AQI<300);橙色预警(Ⅱ级):预测持续3天及以上发生严重污染天气状况时(300<AQI<500);;红色预警(Ⅰ级):预测持续1天及以上发生极严重污染天气状况时(AQI≥500);三.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根据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分别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主要有:(一)黄色预警(Ⅲ级)小学、幼儿园减少户外活动。
(二)橙色预警(Ⅱ级)中小学、幼儿园停止户外体育课、课间操;停止露天体育比赛活动;停止户外大型活动和大型聚会。
(三)红色预警(Ⅰ级)中小学、幼儿园暂时停课。
停课期间,中小学、幼儿园应按照“停课不停学”的原则,通过网络、通讯等途径与家长和学生保持联系,明确提出可参考的合理化学习建议;教师要合理调整教学方式,灵活安排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示家长在家对孩子进行生活和安全教育。
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学校可以根据所在地区及周边空气质量状况实际,作出相应调整,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后实施。
四.重污染天气预警发布与解除市教育局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办公室。
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指挥部实行空气质量监测信息联动,接受预警发布与解除指令后,报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并按照领导小组要求,通过市教育局站、信息传输平台、电话传真或短信息等方式向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发布与解除预警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新网10月22日电据市政府门户“首都之窗”消息,市今日正式发布《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全文如下: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近年来,本市不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通过采取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等措施,持续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总量。
但是,目前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短期遇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空气重污染。
在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的同时,针对可能发生的空气重污染,需采取更为严格的应急措施,以减缓污染程度,保护公众健康。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和《市实施〈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通知》(京政发〔2013〕27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在调整完善《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基础上,制定《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以下简称《应急预案》)。
一、空气质量监测与预报依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根据地理、气象条件和污染排放分布状况,每日对空气质量进行预报。
通过市环保监测中心(.bjmemc..)、电视、广播、手机等途径发布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二、空气重污染预警分级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分级方法,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300之间为重度污染;在301-500之间为严重污染。
依据空气质量预报,同时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空气重污染分为4个预警级别,由轻到重顺序依次为预警四级、预警三级、预警二级、预警一级,分别用蓝、黄、橙、红颜色标示,预警一级(红色)为最高级别。
(一)预警四级(蓝色):预测未来1天出现重度污染;(二)预警三级(黄色):预测未来1天出现严重污染或持续3天出现重度污染;(三)预警二级(橙色):预测未来持续3天交替出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四)预警一级(红色):预测未来持续3天出现严重污染。
三、空气重污染应急措施根据空气质量预报结果对应的预警级别,分级采取相应的重污染应急措施,旨在进一步减少污染排放,减缓污染程度,保护公众健康。
主要措施包括:健康防护提醒措施、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和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对沙尘暴等污染采取的重污染应急措施按照《市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执行。
对其他污染物导致的空气重污染,主要采取以下应急措施:(一)预警四级(蓝色)1.健康防护提醒措施。
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减少户外运动。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倡导公众及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单位自觉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1)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2)增加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3)增加道路清扫保洁频次,减少交通扬尘污染;(4)排污单位进一步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二)预警三级(黄色)1.健康防护提醒措施。
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避免户外运动;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减少体育课等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倡导公众及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单位自觉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1)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2)增加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3)排污单位进一步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4)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在全市围采取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1)按空气重污染期间道路清扫保洁和冲洗分预案确定的重点道路,增加道路清扫保洁和冲洗频次,减少交通扬尘污染;(2)减少土石方施工开挖规模,建筑拆除等施工必须采取有效的覆盖、洒水等扬尘控制措施。
(三)预警二级(橙色)1.健康防护提醒措施。
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避免户外活动;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停止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等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适当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倡导公众及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单位自觉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1)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2)增加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3)排污单位进一步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4)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在全市围采取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1)按空气重污染期间道路清扫保洁和冲洗分预案确定的重点道路,增加道路清扫保洁和冲洗频次1次以上,减少交通扬尘污染;(2)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和建筑拆除施工,停止渣土车、砂石车等易扬尘车辆运输;(3)按空气重污染期间工业企业停、限产分预案确定的,对有关企业分别实施停产或限产减排30%污染物的措施;(4)在现有“禁放”、“禁烧”围的基础上,全市围禁止烟花爆竹燃放、露天烧烤。
(四)预警一级(红色)1.健康防护提醒措施。
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避免户外活动;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企事业单位根据情况可实行弹性工作制;建议停止大型露天活动;一般人群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适当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倡导公众及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单位自觉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1)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2)增加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3)排污单位进一步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4)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5)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的使用。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1)按空气重污染期间道路清扫保洁和冲洗分预案确定的重点道路,增加道路清扫保洁和冲洗频次2次以上,减少交通扬尘污染;(2)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和建筑拆除施工,停止渣土车、砂石车等易扬尘车辆运输;(3)按空气重污染期间工业企业停、限产分预案确定的,对有关企业分别实施停产或限产减排30%污染物的措施;(4)在现有“禁放”、“禁烧”围的基础上,全市围禁止烟花爆竹燃放、露天烧烤;(5)全市围按规定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其中本市公务用车在单双号行驶的基础上,再停驶全部公务车辆的30%,公共交通运营部门加大运力保障力度。
四、预警发布与解除市应急委、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负责空气重污染预警发布与解除的指令下达。
预警一级(红色)由市应急委主任批准,由市应急办负责组织发布。
预警二级(橙色)由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批准,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发布。
预警三级(黄色)由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批准并组织发布。
预警四级(蓝色)为健康防护提醒和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经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同意,通过空气质量预报、等信息渠道进行提示。
预警一级(红色)、预警二级(橙色)、预警三级(黄色)解除程序与发布程序一致。
预警四级(蓝色)不设立解除审批条件。
当发生空气重污染时,本市将及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等途径加强预警信息发布,方便公众及时了解空气重污染情况及相关应急措施,加强自身健康防护。
五、组织保障为保障《应急预案》实施,将空气重污染应急纳入全市应急体系统一管理。
在市应急委统一领导下,成立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市政府分管应急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市政府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和副秘书长担任;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办公室主任由市环保局局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区县政府组成。
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制定细化实施分预案,于《应急预案》发布后规定时间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在空气重污染发生时有效组织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并对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空气重污染预警解除24小时将应急措施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报指挥部办公室。
六、督查考核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组织对全市空气重污染应急的督查考核工作,由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市环保局具体承担。
对各成员单位细化实施分预案制定、应急体系建设等情况进行日常检查;空气重污染预警启动时,派出督查检查组对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应急措施的组织落实情况进行抽查。
督查考核结果纳入对区县政府、市有关部门和市属国有企业的考核,对因工作不力、行政效率低下、履职缺位等导致未有效落实应急措施的,依据《市实施〈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市行政问责办法》等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七、社会监督积极引导媒体、公众等社会力量依法、有序监督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
强化信息公开,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要及时公布空气重污染预警级别及相应应急措施。
鼓励媒体监督,畅通公众监督渠道,对有关措施不落实、不到位等情况予以曝光。
自《应急预案》发布实施之日起,《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京政发〔2012〕34号)即行废止。
附件1: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成员总指挥:士祥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副总指挥:工市政府副市长朱炎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添市环保局局长成员:严力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续栋市政府督查室主任奕市教委委员洪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小兵市监察局副局长庄志东市环保局副局长王钢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副主任韩利市市政市容委副主任容军市交通委委员世清市水务局副巡视员涛市卫生局副巡视员黄德峰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马惠民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恕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副局长曲晓波市气象局副局长朴学东东城区副区长姜立光西城区政协副主席王春区副区长长利海淀区副区长高朋丰台区常务副区长文献石景山区常务副区长昕门头沟区副区长吴会杰房山区副区长崔志成通州区常务副区长林向阳顺义区常务副区长卫昌平区副区长邵恒大兴区常务副区长底志欣平谷区副区长潘临珠怀柔区常务副区长王稳东密云县常务副县长素枝延庆县常务副县长高言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附件2:市空气重污染应急职责分工一、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和办公室职责(一)指挥部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市实施〈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2.研究制定本市应对空气重污染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3.负责具体指挥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处置工作,依法指挥协调或协助区县政府做好工作;4.负责指挥、协调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工作,督促检查市有关部门和区县政府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的落实情况;5.分析总结本市空气重污染应对工作,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6.组织开展本指挥部所属应急队伍的建设管理及应急物资的储备保障等工作;7.承办市应急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指挥部办公室(市环保局)1.组织落实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决定,协调和调动成员单位应对空气重污染应急相关工作;2.承担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应急值守工作;3.收集、分析工作信息,及时上报重要信息;4.组织开展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风险评估控制、隐患排查整改工作;5.负责发布蓝色、黄色、橙色预警信息,向市应急办提出发布红色预警信息的建议;6.配合有关部门承担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新闻发布工作;7.组织拟订(修订)与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职能相关的专项、部门应急预案,指导成员单位制定(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分预案;8.组织开展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演练;9.组织开展本市应对空气重污染应急的宣传教育与培训;10.负责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11.负责联系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专家顾问组;12.承担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