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考申论写作备考:标题如何巧用比喻
2020国考申论写作技巧:打造吸睛标题 提升文章颜值

2020国考申论写作技巧:打造吸睛标题提升文章颜值战国时期《孟子》的《离娄章句上》言:“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也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那么,对于一篇文章而言,标题称之为文章的文眼,同时,标题也是考生向阅卷者呈现的第一环节,基于首因效应,一个好的标题也能吸引阅卷人眼球,给阅卷人留下良好印象。
正如俗语所言题好文一半,写好文章的标题就能够为文章增分添彩。
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来带大家看一看,如何打造吸睛标题,提升文章颜值。
一、标题书写的要求标题作为文章的眉目,具有准确美、鲜明美、新颖美、形式美的标题能凸显观点彰显文采,也更能传情达意。
1.准确美标题在外在上需要书写准确,即避免错字,避免涂画,在内容书写上需要观点表述准确,即凸显文章立意,避免文不对题。
2.鲜明美标题需要鲜明表述文章观点就实避虚,浓缩精华抓住要点,保证阅卷者能够快速、清晰、准确捕捉到文章的中心主旨。
因而,在写作中要注意三个避免,一避免论文式标题,摒弃浅谈、浅析句式的标题,二避免问句式标题,使用陈述句表述,三避免口语式标题,少用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类似表述。
3.新颖美标题要体现独特之处,不落案臼,生动传神抓住视线。
因而,建议在标题的书写时,对语言用词适当优化,字字珠玑新颖别致。
4.形式美标题书写需要遵循格式规则。
居中书写,或前空四格进行书写;在主副标题写作时,副标题在主标题的第三个字符下书写破折号,破折号占两个字符,然后再进行副标题内容书写。
二、标题书写的方法标题是文章观点的凝练表达,是立意的外化形式,因而标题最基本的写作方法即观点式写法,根据常用的写作角度,常采用主题+意义与对策+主题的操作方式,若在观点式的写法上,对标题进行适当优化,就能使标题吸人眼球提升颜值。
1.比喻式写法比喻式写法即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其突破点在于寻找合适的喻体。
为此,可积累常用的喻体,例如基石、引擎、金钥匙、指南针等。
【示例】原来标题:慢下来人生幸福优化标题:慢是开启幸福之门的金钥匙2.对仗式写法对仗式写法即标题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后对仗,字数相当,结构相当。
巧用修辞手法 写出高分申论作文

巧用修辞手法写出高分申论作文公务员考试中的申发论述部分,全面的考察了考生的写作能力,通过一篇1000字--1200字左右的文章,考察内容囊括了考生的文字功底、道德修养、表达能力和知识储备等能力。
想在申论考试的写作中脱颖而出,考生就一定要写出让考官眼前一亮的好文章从而吸引考官的眼球。
鉴于此,中公教育专家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写高分作文的策略,帮助大家在写作中有所突破。
(1)比喻[示例]:治霾“马拉松” 没有局外人(点评:标题用比喻手法,形象的说明治理雾霾是个长期工程。
)[示例]:给城市带上安全帽——做好城市安全治理保障社会安宁(点评:标题中用“安全帽”比喻维护城市安全,形象生动。
)(2)排比[示例]:华夏泱泱大国,五千年历史传承,“礼”成为中华民族璀璨明珠,或个人或国家,以“礼”之名片,与己展示良好素养,与国彰大国范儿。
郑和下西洋,不立丰碑,不插旗帜,不宣誓主权,与茫茫大海浩然天地之间展现大国之气魄;黎明作品,水墨丹青,壮观华美,金彩纷呈,与文艺创作中氤氲大国意识和彰显东方文化之精神;国母迎接邻国,旗袍唐装,以礼相待,馈赠国礼,与细微处传递大国风度和以和为贵的名片。
“礼”是礼貌,“礼”是礼仪,“礼”是规矩,学礼才能激浊扬清,立己达人;学礼,才能聚国之魂,彰显大国气度。
学礼乃立人之本,乃立国之魂。
[示例]:当长城被肆无忌惮的破坏;当传统婚礼被西式婚礼取代;当国外博物馆充斥着中国的文物;当雄浑的贺兰山原始古朴的岩画消失在岁月的烟尘。
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些凝聚了历史,凝聚了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之魂的遗产正在流逝。
保护文化遗产,守住文化根性成了当前的紧迫任务。
[示例]:风掠过水面,留下了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深深的温暖;时间从林中穿过,留下圈圈年轮;我们从岁月走过,留下了斑驳的历史与文化。
记忆这些文化与历史的载体,正是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无论是长城、故宫、宁夏岩画这样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戏曲、秧歌、鹤溪缸窑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价值不仅仅是见证了历史兴衰和变迁,更是古老东方文化的载体和形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文化的根性。
申论比喻标题

申论比喻标题
申论比喻标题有很多,以下为您推荐:
1、筑牢“压舱石”,勇做“排头兵”:此标题将“压舱石”和“排头兵”两个比喻融入其中,既表达了申论中的稳定性与重要性,又展现了引领与先行的决心与勇气。
2、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以“中流击水”“奋楫前行”的干劲:此标题通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来比喻申论中的坚持与毅力,同时以“中流击水”“奋楫前行”的干劲来展现积极进取的态度。
3、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用“绣花”功夫谋细节:此标题将“钉钉子”精神和“绣花”功夫两个比喻相结合,既强调了落实的重要性,又注重了细节的精致与完美。
以上仅为部分申论比喻标题的示例,实际创作中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和语境进行灵活运用和创作。
申论大作文手段

申论大作文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申论大作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巧妙地运用手法来写出一篇精彩的申论大作文成为很多考生的难题。
在此,笔者将分享几种不同的写作手段,希望能够对考生们的申论写作有所帮助。
一、比喻手法: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能够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比如说,在讨论现代生活中的压力问题时,我们可以用“如同扛着一座巨石般的沉重”来形容现代人的压力,这样既能凸显问题的严重性,又能让读者对其有更直观的感受。
二、对比手法:对比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能够使文章更具辩证性和说服力。
比如,在讨论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问题时,我们可以对比二者的经济状况、教育水平、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差异,这样既能突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又能更加深入地分析问题的根源。
三、举例手法:举例是一种直观有效的写作手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论点,能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例如,在写建设美丽乡村的话题时,我们可以引用某个地方的治水工程、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这些例子来显示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四、论证手法:论证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通过明确的主题句、分论点和论据来支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能够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和逻辑性。
比如,在讨论教育问题时,我们可以明确主题句为“加强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然后通过论述学科知识与综合素质的辩证关系、现实教育模式的问题等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综上所述,对于申论大作文,考生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手法来提升文章的质量。
无论是比喻手法、对比手法、举例手法还是论证手法,都能够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因此,在备考申论时,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运用这些写作手法,以期取得更好的写作效果。
申论标题常用的比喻词

申论标题常用的比喻词
1. 如虎添翼:表示某事物得到了加强,使其更加强大。
2. 画龙点睛:表示在关键时刻提出关键性的意见或建议,使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3. 破冰前行:表示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为后续工作打开局面。
4. 锦上添花:表示在某事物已经很好的基础上,再加以改进,使其更加完美。
5. 雪中送炭:表示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及时的援助。
6. 一石二鸟:表示一举两得,达到双重目的。
7. 举足轻重:表示某人或某事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关系到整个局势的发展。
8. 一帆风顺:表示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9. 亡羊补牢:表示在出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10. 独木难支:表示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难以支撑整个局面。
11.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表示外表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内在质量很差。
12. 井底之蛙:表示见识狭窄,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13. 临渊羡鱼:表示只羡慕别人的成功,而不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14. 守株待兔:表示坐等机会降临,不去主动寻找和创造机会。
15. 鹤立鸡群:表示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具有非凡的才能和品质。
申论作文比喻开头

申论作文比喻开头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能够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或者理念。
在申论作文中,使用比喻能够为文字增添生动、形象的色彩,进而让读者余韵深长。
然而,在写作比喻开头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文章加上标题,否则会显得标题多余,而且也不符合作文的要求。
比如,当我打算写关于“价值观”的作文时,可能会这样开头:
在大自然的画卷中,每一个细微的元素都有着不同的质地和色彩,它们以千姿百态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成就了这幅独特的世界杰作。
同样,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幅永不磨灭的画作,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
这样的开头,通过比喻的手法将“价值观”与大自然中的画作相对应,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然,在写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文中不能有标题相同的文字。
这是因为作文的标题应该精炼、简洁,给读者以概括全文的感觉。
而在正文部分,我们需要展开论述,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思想,因此出现标题相同的文字会显得重复,不能够提升文章的质量。
综上所述,比喻开头可以为作文增色不少,但在使用比喻时要避免给文章加上标题,且在正文中不能出现标题相同的文字,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比喻的作用,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2020国考申论文章标题写作四大方式

2020国考申论文章标题写作四大方式一、观点式对策/措施/+主题;主题+意义/影响此方法中所谓主题,能够理解为文章总论点中的主题词。
例如请以“推动大国制造”为主题写一篇文章,那么主题词是大国制造。
按照方法能够写成:弘扬工匠精神助力大国制造;推动大国制造提升国际地位。
以上了解后,再注重国考2021年市地,作文题干为给定资料4中提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但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关键词有:好政策、公民意愿、理性、德性。
但通过梳理逻辑关系能够判断总关键词为,好政策。
另外三个关键词则是好政策的影响。
所以按照方法能够写为:示例1:以政府有为之手推动好政策落地示例2:制定好政策惠及百姓民生二、比喻式基石、良药、钥匙、灯塔、导航仪、风向标、冲锋号该如何使用呢?仍然以2021年市地题目为例,标题能够写为:示例1:好政策是开启百姓幸福的金钥匙示例2:好政策是滋养百姓心田的甘霖三、对仗式所谓对仗式的特点在于,标题分为前后各两个短句,词性一致,字数相同。
使用对仗式的优点在于,首先对仗式一般结构为动词+宾语,操作简单。
同时有一定的设计感和文采体现,在使用中要注意不要为了对仗而忽视了逻辑。
如2021年国考副省作文“不学礼无以立”。
通过审题分析材料能够确定总关键词主要为提升公民素质。
那么要写成对仗式,能够写为:示例1:提升公民素质培育大国意识示例2:提升公民素质树立大国形象最简单的操作方法在于,对基本写法观点式实行一定的字数调整和修改,都写为动词+宾语的形式即可。
四、引言式所谓引言式是指,文章标题由主副标题构成。
主标题能够引用名言、古诗、俗语、谚语等。
副标题则按照前面三种写法,重点体现立意即可。
引言式能够体现考生的内涵,看上去更有文采,协助文章提分。
但是有一点要求便是需要平时的金句积累,要想写好需要下足功夫。
以2021年副省和市地题目为例:示例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提升公民素质树立大国形象示例2:不学礼,无以立——提升公民素质示例3: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制定好政策提升百姓幸福感首因效应同样存有于考试中,而做为映入阅卷人眼帘的第一步,一定要充足重视起来。
如何在标题中巧妙运用比喻和隐喻

如何在标题中巧妙运用比喻和隐喻标题是文章的门面,有时候一个生动、富有创意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标题中巧妙地运用比喻和隐喻,可以为文章增添趣味和魅力,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标题中巧妙运用比喻和隐喻。
一、比喻的运用1. 比喻的定义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比喻可以生动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内涵,激发读者对文章的好奇心。
2. 比喻的用途比喻可以用于各种文体的标题中,不管是新闻报道、论文还是小说,比喻都可以为标题增加表现力。
比如,一个关于环保的报道可以使用如“地球的守护者”这样的比喻来吸引读者的注意。
3. 如何巧妙运用比喻巧妙运用比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事物的特征入手,找到与之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另一方面是将比喻与标题的主题密切结合,形成一个有力的概括。
二、隐喻的运用1. 隐喻的定义隐喻也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暗含的方式表达出某种含义或内涵。
与比喻不同的是,隐喻并不直接点明,而是借用其他事物的意义来暗示。
2. 隐喻的用途隐喻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增加读者对文章的思考和解读的乐趣。
同时,隐喻在标题中的运用也能够为文章增添神秘感和诗意。
3. 如何巧妙运用隐喻巧妙运用隐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选择一个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隐喻,使读者在标题中感受到某种情感;另一方面是将隐喻与标题的主题紧密结合,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结语标题是文章的门面,是吸引读者的第一步。
通过巧妙地运用比喻和隐喻,可以为标题增添趣味和魅力,引发读者的浓厚兴趣。
同时,在运用比喻和隐喻时,也要注意结合标题主题,并选择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隐喻和比喻。
希望本文能够对你在标题中巧妙运用比喻和隐喻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国考申论写作备考:标题如何巧用比喻
先来看几个示例:
“慢”是通往幸福之路的金钥匙
让互联网成为脱贫路上的“加油站”
做好理性心态文章放慢脚步是前言
以节约之风吹散浪费之霾
可以看出,比喻式标题的关键就在于使用“比喻词汇”点缀标题。
下面具体从比喻式标题的拟定原则与拟定方法上介绍一下。
(一)拟定原则
在比喻式标题中,不可使用“比喻词”替换原有的关键词。
例:
总论点:慢下来,让生活更美好
标题1:“慢”是通往幸福之路的金钥匙
标题2:紧握通往幸福之路的“金钥匙”
从总论点中可以发现,关键词在于“慢”,强调的是“慢生活”的重要性,标题1非常巧妙的将“慢生活”比作“金钥匙”,凸显其重要性。
反观标题2,虽然是用了同样的比喻词,但是缺将“慢”这一关键词丢掉了,导致标题表意不明,违背了“正确、明确”等基本要求,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二)拟定方法
比喻词不可乱用,可以根据题干与材料的引导寻找比喻词。
例一:
阅读“给定资料”,根据对材料最后划线句子“忽视实体经济无疑是‘自杀’行为,尤其是对大国来说,弱化和忽视实体经济,就意味着满盘皆输”的理解,撰写一篇文章。
这道作文总论点为“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我们从题干与材料中找一些比喻词汇。
1、题干引导
提示词:“满盘皆输”→联想:“先手棋”、“关键棋”、“决胜棋”、“大棋局”
【拟定标题】
重视实体经济谋定发展棋局
重视实体“关键棋”谋定经济“大棋局”
2、材料引导
提示词:实体经济是“身体”,经济发展“脱实向虚”→联想:“体虚”就得需要“良方”、“良药”、“把把脉”、“治治病”、“问问诊”等【拟定标题】
治好中国经济的“体虚症”
——重视实体经济,助推经济发展
强实体经济之本健国家发展之体
给中国经济“把把脉”/“问问诊”
——重视实体经济,助推经济发展
给中国经济开一剂“实体”良方
提示词: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联想:“根基”可以替换
为“根”、“根本”、“根源”、“基石”、“基础”
【拟定标题】
扎好实体经济之根稳固国家发展之本
夯实实体经济之基构筑国家发展之厦
让实体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
例二:
“给定资料8”中划线句子提到,“中国企业不可能总在风平浪静时‘走出去’,而注定只能‘在深海里练就游泳能力’,在一次次弄潮中成长”。
请围绕对这句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这道题目的总论点是“让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个题干中就提到“风平浪静”、“深海游泳”、“弄潮”等词汇,那我们可以做出联想:提示词:“不在风平浪静时‘走出去’”→联想:”乘风破浪”/“破浪前行”
提示词:“深海”→联想:“扬帆振桨”、“扬帆起航”
提示词:“弄潮”→联想:“弄潮儿”
【拟定标题】
企业走出去勇做弄潮儿
中国企业走出去扬帆世界市场
扬帆振桨破浪前行
——中国企业要敢于走出去
比喻式标题的优势在于能让标题显得更形象、更有创意,但是劣
势也很明显,找到一个准确的、恰当的“比喻词汇”还是需要积累与技巧的,所以大家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要先掌握基础的标题写法,在这基础上在考虑“比喻”的形式,多思考、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