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答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
初一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初一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初一语文同步练习册大家做好了吗?它的参考答案大家核对了吗?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初一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供参考阅读!初一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第一单元1.童年的朋友chàn pú ɡū nong lòu liǔ jiá zōng tuó 2.应诅咒润惩 3.苏联自传《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童年》 4.如:“明晃晃、密密、乌黑乌黑”等。
示例:“密密”“乌黑乌黑”写外祖母的头发浓密而有光译。
5.B 6.D理解与鉴赏1. 第一自然段:我从外祖母的谈吐和脸部表情中感受到她的和蔼可亲和温柔慈祥。
第二自然段:外祖母成为我的终身朋友。
2. 用诗化的语言,形象地突出了外祖母的每一句话都充满着对我的亲切、温暖的关爱与体贴。
3.外貌描写这样的外貌描写是对外祖母人性的赞美,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在外祖母身边那种温馨的感觉。
4.不能。
因为“睁”是描写外祖母微笑时的神态,如果改为“瞪”,就与“微笑”的神态相矛盾了。
5.“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所以我觉得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
拓展与提高1.(1)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脱俗、自由、没有人世烦恼的景象。
(2)“空”字把诗人由于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种种人世烦恼都除去、心胸宽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2.要求:抓住特征,描写生动。
2. 一面积累与运用1.窖颓挲wù chóu chú zì2. 踱步地窖摩挲恣情/渡江窖洞婆挲咨询3.(1)E (2)A (3)F D (4)B (5)A (6)B4.①—C ②—D ③—E ④—A ⑤—B理解与鉴赏(一)1.C 2.甲:从远处粗线条地勾勒;乙:从近处细描;丙:面对面仔细地观察(或说特写) 3.突出鲁迅的外貌的主要特征——瘦,表现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最新[修订]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人教版参考答案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修订]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人教版参考答案名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233905af45b307e871976a.png)
[修订]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人教版参考答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人教版参考答案《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经历。
小时候的他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体弱多病。
一天,他与其他孩子爬悬崖,当他好不容易爬到三分之一的高度时,他实在上不去了,而要下去也下不去了。
于是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但是,他后来按照父亲说的方法,一小步,一小步地下来,终于脱险了。
编辑本段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体味重点词语的含义,把握课文内容。
3.缘事悟理,领悟人生道路上再大的困难,只要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就会赢得胜利。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专业心理学家。
曾发表百余篇短文,并著有《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等作品,是文化学术界声望很高的专业作家。
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
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
作为上尉飞行员的莫顿?亨特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莫顿?亨特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
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莫顿?亨特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
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一步又一步,终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地。
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1]〕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1.在山的那边基础知识略阅读理解 4.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5.妈妈的话点燃了我童年的理想,唤起了我的想望;我的人生感悟:奔向理想之路是漫长的,但只要百折不饶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6.对理想的渴望;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7.这是拟人的手法。
“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
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8.那是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拓展运用 9.不要在乎别人说自己什么;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
10.大河、小溪;峰峦、平地;春天、花朵;种子、果实。
2.走一步在再走一步基础知识略阅读理解 4.应在最后一段之前。
5.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段经历。
6.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7.心理描写8.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
9.父亲是一个能引导孩子自己战胜恐惧的人(诸如父亲是一个能给孩子以主意的人,父亲是一个即使在危险的情况下也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人等)。
拓展运用 10.因为这是一扇用信任和爱心制造的,能够使人懂得珍惜和呵护的心灵之门。
11.用经不起踢打的玻璃门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
12.形象地写出对学生倾注充分的爱,以及学生沐浴在爱的氛围之中。
13.教导主任:用铁门阻止踢打,主张用硬堵的方式教育学生。
校长:用信任和爱心使学生懂得珍惜,主张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3.生命生命基础知识略阅读理解 4.承上启下,引人思考。
5.突出小瓜苗生长环境的艰难。
6.从生命诞生的角度来看,生命力是如此强大,不可压抑,确实称得上是擎天撼地的。
新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的答案课后习题答案

新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的答案课后习题答案第1课在山的那边一、1.2.略3.⑴将“兴旺〞改为“开展〞⑴将“附和〞改为“赞成〞二、1.“海〞指的是理想的境地,“山〞指的是重重困难。
隐含的道理是:理想的完成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
2.⑴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给予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也在冷冷嘲笑我痴心妄想、稚嫩可笑,表达我看不到海的失望、沮丧的心情。
⑴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大海比喻理想,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困难奋斗,生动形象地说明历尽千辛万苦,困难奋斗才会完成理想。
3.诗人坚信理想可以完成,这个信念鼓舞着他不懈奋斗,使心灵永远不再枯干,充满活力。
4.黄山位于皖南地区,面积千余平方公里,多为花岗岩山峰。
〔原文以注意抓主要信息,如方圆一百二十公里与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相比,以后者为重要。
〕三、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冰心(飞鸟集)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 1.略2.莫顿•亨特美我在父亲的引导下,克服困难爬下悬崖的故事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战胜小困难,终将战胜大的困难,赢得最后胜利。
3.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参考答案第1页4.⑴把“根本上〞删去〔或将“铲除〞改为“排除〞〕⑴在“朗诵〞后加“表演〞5.C A B二、1.57年前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费城我和小伙伴们、父亲天气闷热而且大家玩弹子游戏玩厌了我困在悬崖上,伙伴们走光了在爸爸的引导下,我一小步一小步地爬下悬崖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交代事情的起因。
3.略〔运用记叙、描写、议论三种表达方法〕第3课短文两篇一、1.略2.小思香港(承教小记)席慕容画家作家(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七里香)(有一首歌)等3.先抑后扬为了生命连续,必须好好活着。
4.⑴删掉“我们选〞⑴删去“原因〞或“等原因造成的〞二、1.⑴秋天一到,蝉就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但这短暂的生命完成了生命的连续,因而那烦人的鸣声是可以宽恕的。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参考答案

(202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参考答案一、1.2.略3.⑴将“兴旺”改为“进展”⑵将“附和”改为“赞成”二、1.“海”指的是抱负的境地,“山”指的是重重困难。
隐含的道理是:抱负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
2.⑴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给予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也在冷冷称赞我痴心妄想、稚嫩可笑,表达我看不到海的绝望、懊丧的心情。
⑵运用比方的修辞方法,用大海比方抱负,群山比方重重困难,用爬山比方艰难奋斗,生动形象地说明历尽千辛万苦,艰难奋斗才会实现抱负。
3.诗人坚信抱负可以实现,这个信念鼓舞着他不懈奋斗,使心灵永久不再枯干,布满活力。
4.黄山位于皖南地区,面积千余平方公里,多为花岗岩山峰。
(原文以留意抓主要信息,如方圆一百二十公里与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相比,以后者为重要。
)三、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冰心《飞鸟集》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 1.略2.莫顿?亨特美我在父亲的引导下,克制困难爬下陡崖的故事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战胜小困难,终将战胜大的困难,赢得最终成功。
3. 时间、地点、人物、大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参考答案第1页4.⑴把“根本上”删去(或将“铲除”改为“消退”)⑵在“朗读”后加“表演”5.C A B二、1.57年前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费城我和小伙伴们、父亲天气闷热而且大家玩弹子嬉戏玩厌了我困在陡崖上,伙伴们走光了在爸爸的引导下,我一小步一小步地爬下陡崖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交代事情的起因。
3.略(运用记叙、描写、谈论三种表达方式)第3课短文两篇一、1.略2.小思香港《承教小记》席慕容画家作家《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七里香》《有一首歌》等3.先抑后扬为了生命连续,必需好好活着。
4.⑴删掉“我们选”⑵删去“缘由”或“等缘由造成的”二、1.⑴秋天一到,蝉就完毕了自己短暂的生命,但这短暂的生命完成了生命的连续,因而那烦人的鸣声是可以原谅的。
七年级语文练习册人教版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练册答案人教版(九篇)

七年级语文练习册人教版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练册答案人教版(九篇)精选七年级语文练习册人教版答案(推举)一本学期将连续深入贯彻《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双思”是指教师反思教学、学生反思学习;“三环”就是定向、内化、进展;“六步”分别是指:供应资源(入境生趣)、了解学情(自学生疑)、弄清疑难(学习释疑)、点难拨疑(练习解难)、反思教学(反思学习)、引导实践(迁移创新)。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根底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
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学问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的思索;能够在探究力量、学习力量和解决问题力量方面有的进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为学生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适应社会和连续学习,打下必要的根底。
二、自成教育本学期将连续彻底贯彻落实初一年级的“迈好青春第一步,自信---胜利”教育,帮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
初一年级以自信胜利为主体,鼓舞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关注学生心灵花园的耕耘,唤醒学生内心的自尊与自信。
三、学生根本状况分析通过去年上一学期年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忱较高,对生物这门课比拟有兴趣,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1)班与班差异比拟大,班内两极分化严峻。
(2)每个班的人数太多,有时候教师无法估量到全部学生。
(3)优秀率不很突出,一局部同学成绩不太抱负。
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舞和引导,争取在上一个新台阶。
这些学生大局部都来自农村,根底凹凸参差不齐,有的根底较牢,成绩较好,有的则较差。
固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教师争取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根底上不断进展进步。
四、教材分析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济南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散步》课课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熬过()分歧()水波粼粼()2.根据所列出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相信并佩服。
——()(2)忍受,艰苦支持。
——()(3)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4)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3、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________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她_______的父亲。
②、那里有________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______________的鱼塘。
③、我的母亲________高大,_______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_______很胖,_______幼小,自然也轻。
4、哪些语句和细节写一家人的互敬互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哪些语句渗透着“我”对生活的使命感?答案:1、áo qí lín2、信服熬分歧委屈3、①强壮高大②金色水波粼粼③虽然然而虽然毕竟4、略5、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二综合性学习1. 认真观察名为《三代人赶集》的一组漫画,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探究结果:(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年湖北黄冈中考卷)2. 在社区阅览室里,大家被一组饶有趣味的漫画吸引住了。
祖孙三“带”(1)请你依次简要说明这三幅画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组漫画的寓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1)时代在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2)时代在前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3)农民的生活观念在日益更新;(4)科技发展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参考答案

南方出版社《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参考答案1.在山的那边积累与运用1.chī shùn xuān kū2.1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指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极度迷恋。
2隐蔽,不外露。
3是“我”心情沮丧的主观感受。
(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本希望看到大海,结果看到的依然是青黑的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拟人的修辞手法。
)4指幻想全部落空。
5喧闹沸腾。
3.1指自然界的海。
2指美好的人生理想。
理解与鉴赏1.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2.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那样富有诱惑力。
但爬上山顶后,“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所以“我”会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3.“枯干”形容对海的渴望。
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有力。
拓展与提高示例:名利庸俗;成功奋斗2.走一步,再走一步积累与运用1.chàn sǒng hǎn lín xún jiè lǚ 2.哀迂啜翼翼 3.1啜泣辍学点缀2幕布羡慕日暮 3俏丽峻峭稍微 4.1告诫,教导。
2形容人瘦削。
3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5.C理解与鉴赏1.景物描写渲染“我”绝望、恐惧的心理,并且越来越焦虑同时为下面父亲帮“我”作铺垫。
2.因为这次经历是“我”历尽艰难险阻,克服种种困难,最后取得胜利的一次经历,对“我”今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
3.遇到困难,“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作为家长,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给予指导、鼓励,不能包办代替,路要靠孩子自己走,在走路的过程中经受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而更好地成长、成熟起来。
4.一、二问言之成理即可。
第三问围绕“遇到困难,化整为零”来答即可。
拓展与提高当失败和挫折接踵而至时,不要放弃希望,继续努力,否则难以求得生存(或:取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1*. 在山的那边积累与运用1.chīshùn xuān kū2.(1)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指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极度迷恋。
(2)隐蔽,不外露。
(3)是“我”心情沮丧的主观感受。
(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本希望看到大海,结果看到的依然是青黑的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拟人的修辞手法。
)(4)指幻想全部落空。
(5)喧闹沸腾。
3.(1)指自然界的海。
(2)指美好的人生理想。
理解与鉴赏1.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2.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那样富有诱惑力。
但爬上山顶后,“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所以“我”会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3.“枯干”形容对海的渴望。
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有力。
拓展与提高示例:名利庸俗;成功奋斗2. 走一步,再走一步积累与运用1.chàn sǒng hǎn lín xún jiè lǚ2.哀迂啜翼翼3.(1)啜泣辍学点缀(2)幕布羡慕日暮(3)俏丽峻峭稍微 4. (1)告诫,教导。
(2)形容人瘦削。
(3)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5.C理解与鉴赏2.第一次:害怕的哭,害怕自己会死。
第二次:高兴地哭,高兴自己成功了!3. 不能。
“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迈步。
这个词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
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愿意,表达效果不好。
4.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5. 虽然我在悬崖上走过的路是很短暂的,但我战胜了恐惧心理,是我人生的一个巨大进步,这个进步相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转变,所以说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意思相近即可。
拓展与提高1.示例:①应该说刺中有花。
②虽然有刺,但花很美。
(意思对即可)2.示例:①生活总会出一些难题,要人选择,要人解决。
甘于平庸、陷于麻木的人,总是听任命运的摆布;悲观的人,总是患得患失,缺少斗争的勇气;只有乐观的人,能挑战不该害怕的,害怕应该害怕的,成为真正的勇者和钾者。
、②悲观的人生态度是不健康的。
悲观的人,看不到娇艳的花朵,只看到扎人的花刺;无视美丽,却放大了丑陋;不憧憬美好的未来,企步于服前的挫折。
悲观的人,只哀叹生命中的风霜雨雪,想不到拨开云雾,终见万丈阳光!3*. 短文两篇积累与运用1.敛恕颤苟2.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3.美丽外表联想和想象精致仔细一丝不苟托物抒怀状物抒情4. 示例:生命,那是自然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生命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
——谚语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
——库尔茨理解与鉴赏1.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地活着。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2.言之成理即可。
3.秋天一到,蝉的生命如同夕阳西下,行将结束,但它的生命意义值得肯定。
4.围绕“生命的意义”来谈即可。
拓展与提高1.衬托柳枝生命力顽强(或:突出柳枝的特点)2.乐观积极3.不一样前一个指实景,后一个指更广阔的天地4.人的心情柳人借物写人5.明白了人不仅在顺利时应尽显才华,更应在失利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6.示例:柳枝欢快地笑着、跳着。
生动形象地写出柳树的情趣盎然。
4. 紫藤萝瀑布积累与运用1.líng dīng tiǎo qiú diàn 迸伫藤绽2.(1)挨接推挤(2)凝望流过压 3.(1)忍不住笑。
(2)文中指神奇美味的酒酿等。
(3)孤独无依地,独自。
理解与鉴赏1.从侧面突出紫藤萝花的魅力繁茂,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埋下伏笔,引起下文对紫藤萝花的描绘。
2.从色、形、态三个方面描写。
(1)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2)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3.A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花的繁盛,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B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朵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的情趣盎然。
拓展与提高一、1.赞美哈尔滨人。
2.点明排比、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即可。
二、1.小蜜蜂影响了“我”的闲暇心情,影响了“我”的野餐,将它赶走,它又返回来,使“我”失去耐心,惹恼了“我”。
2.表现小蜜蜂顽强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3.小东西生灵 4.作者由开始的厌烦和憎恨转变到后来同情、可怜小蜜蜂,进而被它的精神所感动。
5.强调了生命的可贵,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同时也为自己几乎扼杀一个弱小生命感到懊悔。
5. 童趣积累与运用1.稚唳藐壑2.(1)怡然自得(2)明察秋毫(3)庞然大物3.(1)瞪大眼睛(2)正(3)脖颈通“僵”,僵硬(4)用(5)鞭打 4.(1)心神在其中游历,愉快而又满足。
(2)看着,兴致正高的时候。
(3)舌头一吐出来,两只虫子都被它吞下去了。
(4)定下神来,捉住癞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了。
5.(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故时有物外之趣。
(2)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6.《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清理解与鉴赏1.(1)慢慢地(2)鸟鸣(3)树林(4)驱赶2.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驱虾蟆。
3.同情弱小,憎恶强暴的善良本性,又恼恨癞蛤蟆破坏了自己的情趣。
4.作者是一个善于观察,富于想象和联想,极有情趣的人。
拓展与提高1.司马光七岁时就俨然像个大人。
司马光拿着石头去砸水缸,砸破了水缸,水流了出来,掉进水缸里的孩子得救了。
2.幼时爱读书;智救落水童。
3.喜爱读书、机智聪颖。
6. 理想积累与运用1.jí zhuó liáo diàn jué2.采邪已碌碌3.(1)“通过”和“使”,去掉其中一个。
(2)把“这回”放到“你知道”之前。
4.敲出星星之火点燃熄灭的灯照亮夜行的路引你走到黎明 5.示例:爱心是云,化做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理解与鉴赏1.树立远大理想意义重大。
2.指崇高伟大,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周恩来,从小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终于成了一个对中国革命有巨大贡献的伟大政治家。
3.吃老本,躺在功劳簿上争夺名利,当然令人讨厌。
凡是只会怨天尤人,诅咒眼前的环境,当然可笑。
4.对比,突出强调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拓展与提高1.第一节:不要太相信许诺;第二节: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2.(1)用了比喻和反问两种修辞手法。
(2)①首先、诗人将“许诺”比作“松果”,形象地揭示出披着美丽外衣的许诺的本质;其次、将“生命”比作“画板”,使抽象的主题形象化、具体化。
②两节诗的最后一句都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引发人们的思考7*. 短文两篇积累与运用1.duò zhuì rán áo shuò tī diàn lán2.(1)殖(2)弛(3)疏(4)彩3.(1)加以衬托或装饰(2)留恋(3)渴求而不知满足(4)整个形体都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
4.第①句的表达效果好,因为第①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更加强调突出了“第一次”,语气更加强烈。
理解与鉴赏1.不矛盾。
前者指被安排到马路边当行道树的命运是自己无法选择的;后者指行到苏勤生绿叶,献出浓荫是自己的主动追求。
2.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是“痛苦”的。
但是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因此说是“深沉”的3.从侧面反衬行道树的孤独和寂寞,反衬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4.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勾勒出行道树的英姿,表现出行道树甘于奉献的精神,也让读者为之肃然起敬。
5.以行道树象征无私奉献着,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拓展与提高人生事业的成功、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奋斗的辛劳、自我牺牲。
8*. 人生寓言积累与运用1.jiǎo yùn huàn mǐn bǐng è yínàn2.(1)甜言密语(蜜)(2)消费卷(券)(3)弧零零(孤)(4)即然(既)3.D理解与鉴赏1.原因有二:一是白兔热爱大自然,正因为这种爱使她能发现美,欣赏美。
二是她独具审美的慧心。
2. 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表现了白兔的多愁善感、患得患失的特点。
3. 不能删。
将白兔与人类区别出来,讽刺人类中的某些人慧心已泯,贪心贪欲。
4.“终于”说明了白兔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
“那个慷慨的决定”指月亮归属她的决定。
5.示例:不配拥有而拥有,便会生出无穷的忧患。
拓展与提高1.说明葡萄很诱人,狐狸垂涎欲滴。
2.狐狸自我解嘲,没有承认自己的能力不够,却说葡萄是酸的;说明狐狸虚伪。
3.自己力量不够却不肯认输,还自欺欺人,告诉人们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9*. 我的信念积累与运用1.lìn shēchóu shèng zhíkuìfěi cù2.(1)竭(2)暇(3)呵(4)辰3.A理解与鉴赏1.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要有信心。
2. 蚕执著勤奋工作的精神与作者很相似。
3.作者潜心治学,远离喧闹,静心读书,收获许多,没有虚度年华,所以说……4.不能,该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居里夫人专心致志,沉醉于科学研究的精神。
拓展与提高1.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2.她坚强,意志纯洁,严于律己;她极端谦虚,甘做社会公仆;她处事客观,公正不阿3. 事业的成功与否在于人的精神品格。
4.相同点:内容上都表现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热爱科学的人格魅力。
不同之处:课文是一篇回忆录,以记叙为主;本文是一片悼念辞,以议论为主。
10. 《论语》十则积累与运用1.wǎng dài huìyān yùn lún zhìxǐng2.(1)生气,发怒(2)志同道合的人(3)迷惑有害(4)优点(5)相同,看齐3.(1)“说”通“悦”,愉快。
(2)“女”通“汝”,你。
(3)“知”通“智”,聪明。
4.(1)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因此而)生气,这不是君子的风格吗?(2)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理解与鉴赏1.孔子及其弟子言行2.刚强、勇毅停止寒冷的冬天凋谢3.①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②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