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规划历史、理论与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规划历史、理论与方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各地都加强了乡村规划建设。但城市规划模式并不适用于乡村规划,乡村有着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传统的乡村更是凝聚着历史的记忆,因此从实际出发,联系农村特点,完善提高乡村规划模式是重中之重。本文立足乡村特点,总结乡村规划发展历史、研究现状,探讨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以期为乡村规划建设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规划、现状、趋势、模式

乡村规划是指国家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对一定时期内城镇以外的广大乡村地域住宅、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活动在用地布局、建设要求等方面的部署。乡村规划是乡村的社会、经济、科技等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是指导乡村发展和建设的基本依据。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风起云涌,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严重的问题。

1.我国乡村的特点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农业大国,要统筹城乡发展,做好乡村规划建设必须了解我国农村的特点。

1.1乡村布局特点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虽然是农村发展过程的一种体现,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传统的布局,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①“带状”分布。传统农村村落大多为村民自主建设,较多考虑日照问题,为了充足的日照,住宅间东西向间距较短,南北向间距较大,因此形成“东西向”的“线形”空间格局,另一方面,沿道路、河道周边分布,也是形成“带状”空间的主要因素。②“块状”分布。村落围绕政府、集市等某些中心节点形成“块状”空间。③散落分布。由于受到山区、盆地等地形的限制,带状或块状分布很难形成,也就出现了村落随地势散落分布,杂乱无序的状态。

1.2乡村发展新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改革的发展,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增加,农业生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①生活富裕化。改革开放以来,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生活逐步富裕,电视机、电风扇、自行车、摩托车、固定电话、电冰箱、燃气灶、闭路电视、移动电话,甚至空调、电脑等都逐步进入农村家庭,城市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逐步在乡村扩散,乡村开始“间接城市化”。②产业的多元化。在粮食生产和供应有了保障以后,农民开始有条件经营经济作物,大力发展林业、牧业、渔业、旅游业及服务业等。③就业的城市化。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人口日益增加,而城市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口,从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④村庄空洞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和大量外出务工人员,使得农村居住人口大为减少。⑤科技普及化。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传统农业向工业转化,科技的发展也给农村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改变。

1.3乡村规划类型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下,乡村空间功能和发展目标的确定不是由乡村本身确定的,而是需要由整个城乡空间系统的大目标来决定。比如,有的地区从空间上属于一个大都市的边缘区,那其中的乡村空间就不应该简单地作为一般乡村来规划,而是需要作为城市化的后备区纳入整个都市区的城市化过程中统筹考虑。而对于有些远郊的乡村或者特色的乡村,应该给予特殊的规划安排。陈昭,王红扬等[3]认为,乡村的未来规划图景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①具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②城市化准备地区;③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社区;④新的乡村形态。①属于保护型发展的乡村空间,未来空间的功能和形态不会发生大的变动;严格保护其建筑和风貌,作为特例存在,但严格控制总数和比重。原住民的需要仍然作为聚落点,协调原住民居住与旅游观光。②属于未来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从规划层面预先按照城市规划的功能和要求进行统筹和预控即可;③则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社区,作为城市功能组团的一种,承担居住、生产和生态服务、文化旅游等功能,通常位于城市郊区且本身具有一定特色。

④是伴随城乡空间体系演化产生的根源于现有乡村的新空间模式,其空间关系、功能与形态均区别于现有乡村空间。

2. 我国乡村规划历史与发展现状

2.1乡村规划发展历程

我国的乡村规划大致经历了雏形期、成长期、完善期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乡村规划主要针对农民房随意占用耕地等农保田问题。20 世纪80年代后,乡村规划的概念和定义从无到有,逐步走上有规划可循并按规划建设的轨道,乡村规划的理论基础、方法、技术标准初见雏形。20世纪90 年代后,乡村规划步入有法规可依的阶段,1993 年 6 月国务院发布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并配套颁布了相关法规和标准,成为我国乡村规划建设的有效依据。但这些规定以一般性的原则指导为主,仅对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用地布局、专项规划等进行相对翔实的规定,将规划划分为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两个阶段,既缺乏对乡村个体的规划验收,也无法协调乡村与城镇的区域关系,城乡差距日益扩大。21 世纪以来,城乡统筹成为乡村规划的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颁布更是将乡村规划纳入到法律层面,从乡村规划行为和乡村规划内容两个方面来进行约束和调控,这对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4]。

2.2发展现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各地纷纷制定方案贯彻城乡规划法,开展乡村规划工作。但是,目前乡村规划仍比较薄弱,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乡村规划匮乏,无序建设大量存在

在乡村规划实施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乡村规划建设观念淡薄,人均文化水平较低,思想滞后,对规划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乡村规划带来很大阻力[5]。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因素及经济条件制约,多数乡镇规划机构不明确、无专业人员去规划、指导、管理和监督

新农村建设,乡村规划基本上处于自然无序状态,只是在原本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或者干脆一刀切,并未建立起系统有效的管理和规划体系。另外,由于村民建设房屋的随意性较大,出现很多违规乱建现象,质量差,安全隐患高,整改困难,与环境极不协调。

2.2.2盲目照搬城市规划模式

由于乡村建设理论的不完善,规划初期,不少乡村直接照搬套用城市规划方法,但是收入水平,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环境等的差别[6]注定了乡村规划不同于城市规划,生搬硬套只会弄巧成拙。有的地方模仿城市建小区,忽略了农村生活中的邻里关系;有的过分追求现代化,不能适应乡村特点和农民的需要,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还有相当数量的乡村,由于其规划没有充分论证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风貌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没有采取因地制宜的规划理念,而是机械、简单的实施规划建设,在推进乡村规划建设的同时,却丧失了对乡村传统建设风貌和建筑文化的传承。

2.2.3基础设施规划滞后

目前乡村建设中基础设施条件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受资金、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地区乡村规划外围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滞后,垃圾、污水处置设施,文化、卫生等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7]。另外,由于自然、历史、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地区农民住房呈松散分布状态。而规划后,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相冲突,且不方便劳作。再加上乡村环保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加上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许多农户随意倾倒垃圾、丢弃杂物,雨污乱排、混排,严重污染环境。这就导致乡村“脏、乱、差”现象的普遍性,严重危害着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环境。

2.2.4规划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乡村规划管理基础薄弱,体制不健全,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机构,以及擅长乡村规划的专业技术人才。再加上经济承受能力的限制和拆旧建新的难度,乡村规划过分迁就现状,规划标准不高,缺乏科学性,难以指导建设。即使编制规划也极易受到各种利益影响,随意更改规划,缺少健全的规划管理制度[8]。

3.解决对策

由于乡村与城市存在的差别,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城市规划的经验可以借鉴,但绝不能生搬硬套。乡村规划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绝不能一切向城市看齐,将乡村和城市“同质化”[9]。本人认为,要解决好乡村规划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3.1建立健全乡村规划管理体系

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农民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对于政府的政策方针有着自己的认识与想法,民主意识强烈,因此要在农民阶层中有效地推行并实施乡村规划建设,必须得到这一主体阶层大多数人的理解、支持和遵守[10]。因此,建立健全乡村规划管理体系,形成让农民信任的有向心力的管理规划团队至关重要。

3.2从农村实际出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