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教学设计6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章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含答案)1.细胞膜(又叫质膜)可以选择性地控制物质进出,反映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功能特性)。

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还含少量糖类。

3.目前公认的细胞膜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脂双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或覆盖、或镶嵌或贯穿于脂双层中;磷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均可运动,从而决定了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结构特点)。

4.细胞膜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如与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免疫等关系密切;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5.细菌、真菌及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侧有细胞壁,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壁则分别由不同物质组成。

对应学生用书P21细胞膜有选择透性1.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完成实验表格)目的要求观察种子中胚的染色特点,认识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材料处理将玉米籽粒浸泡一定时间步骤一组用沸水煮熟一组未煮过沿胚的中线纵剖,用稀释的红墨水染色用水冲洗籽粒至冲洗液无色为止现象胚细胞着色深胚细胞着色浅结论活细胞对外界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而已经死亡的细胞对外界物质的吸收失去了选择性2.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细胞膜(又叫质膜)有允许某种物质透过的特性,称为细胞膜对该物质的透性。

某些物质分子能透过质膜,也有些物质分子不可透过质膜,因此,质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性。

1.实验室中用红墨水染色的方法就能知道种子的死活,你能解释它的原理吗?提示:种子活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以活种子不会被染色,而死种子细胞的细胞膜失去这个功能而被染成红色。

2.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有什么意义?提示:保证有用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物质排出细胞,有利于细胞完成生命活动。

3.用一定量的糖和醋腌制大蒜,可得到美味的糖醋蒜,你知道腌制原理?提示:腌制大蒜过程中细胞死亡,细胞膜变成全透性膜,糖醋进入细胞。

4.莲藕“出淤泥而不染”事例说明细胞膜具有什么功能特性?这种功能的具体体现是什么?提示:选择透性;主要体现在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及有害废物的排出,防止病菌、病毒的侵入等方面。

高中生物_2019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2019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2.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用核心素养1.通过水特性学习认同结构决定功能2.认同物质对生命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1)结合水的概念。

(2)无机盐的作用三、教学过程导入:一首诗: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志高如盐,盐惠天下而不嚷,生命之中水盐居重。

水和无机盐,在生命之中有怎样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板书)2.2细胞中的无机物。

展示学习目标、核心素养(一)细胞中的水水的含量有什么特点?请分析表格,获取信息。

(1)水的含量这组数据说明细胞中含水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2)不同种类水含量的特点水母97% 藻类90% 鱼类80%-85%青蛙74% 高等植物60%-80%哺乳动物65%这组数据说明不同种类的生物含水量不同。

水生生物大于陆生生物。

(3)同一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水含量的特点不同时期幼儿成人老年人含水量77% 60%-65%<60%这组表明同一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含水量也不同,幼儿时期大于成年时期。

(4)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含水量比较组织器官牙齿骨骼骨骼肌心脏血液含水量10%22%76%79%83%这组数据表明: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水的含量也不同。

过渡:细胞中有如此多的水,水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开启智勇大闯关。

2.水的作用活动一:智勇大闯关每一关是学生熟悉的现象知识,通过分析说出水的作用。

资料1.当你咬开西瓜时,味道如何?有哪些物质溶解在其中?这说明水有什么作用?结论: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资料2.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的参与吗?这又说明水有什么作用?结论:参与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资料3.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离开血浆的血细胞很快就会死亡。

这又说明水可以为细胞提供什么环境?结论: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资料4.血液含水较多,你是否能根据血液功能推断水的功能?结论: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2节生命之源——水和无机盐一水是生命...》508北师大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2节生命之源——水和无机盐一水是生命...》508北师大教案教学设计

1第二节生命之源--水和无机盐一水是生命活动的第一要素课题水是生命活动的第一要素课型新课课时1课时教法讲授、启发、归纳、教具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知道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2.正确理解自由水结合水的区别和转换。

能力方面1.通过阅读、收集、整理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水的信息,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对获得的资料相互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水含量的分析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取他人意见对自己的见解进行解释证明和修改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积极参加讨论,列举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建立自信,能够关注人类健康。

教学内容本节主要的知识点是细胞中的水。

主要从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以及在细胞中的作用展开学习。

最后培养学生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和并学会相关的保健知识。

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从初中跨入高中的门槛,对生物这门学科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个特点:从感性的生物现象提炼出生物现象的本质。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把本节内容与前面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网络,方便学生学习教学思路以《红楼梦》中贾宝玉说的一段话引入本节课。

然后欣赏几组有关水与生命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再通过对几个表格的分析得出不同的生物体;同一生物体不同的生长时期;同一生物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含水量不同。

接着由自然界中水的形式引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接着举例说明自由水和结合水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作用。

重点水在细胞中的作用难点结合水的概念拓展内容水资源,健康饮水高考形式选择题、填空题教学过程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设计意图导入展示贾宝玉的照片并陈述他说的一段话“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

然后告诉学生不仅女人是水做的,男人也是水做的,一切生物都是水做的。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2细胞中的水下面我们就看几幅图片:举例:有水状态和无水状态下生长的植物,沙漠中的仙人掌,干燥的种子和吸足水分的种子,人的胚胎发育。

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教学案

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教学案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_高一年级生物备课组课堂练习:1、丙氨酸的R基是—CH3,丙氨酸中C和H数目有()A.1、3B.3、7C. 2、4D.3、82、血液运输的化合物(血红蛋白)含有的元素主要是:()A、C H O Ca FeB、C H O N FeC、C O B Ca FeD、C H N Ca Cu3、构成载体和淀粉酶所必须的化学元素是:()A、C H O NB、C N O PC、16种元素D、C H N P4、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①氨基酸② C、H、O、N等元素③氨基酸脱水缩合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⑤多肽⑥蛋白质A.②①③④⑥⑤B.①③②④⑥⑤C.②①⑥③④⑤D.②①③⑤④⑥5、一个六肽化合物中,至少应含有氨基和羧基各:()A 1.1B 2.4C 1.5D 5.56、某一蛋白质由4条肽链组成,共含有109个肽键,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NH2和—COOH个数及氨基酸数分别为()。

A.105个,105个,105个B.110个,110个,110个C.4个,4个,113个D.1个,1个,113个7、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A、12544 B、12800 C、11988 D、110368、下列各项与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无关的是:()A 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B 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C 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D 氨基酸至少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9、人体的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但骨骼肌、平滑肌等功能各不相同,这是因为:()A.肌细胞形状不同 B.在人体的分布位臵不同C.支配其运动的神经不同 D.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10、蛋白质和多肽的主要差别在于()A.蛋白质含氨基酸的数目比多肽多B.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多肽大C.多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蛋白质有特定的空间结构11、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A.肽键B.肽链C.氨基酸D.空间结构16、蛋白质的生理作用包括①构成染色体②构成生物膜③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④构成多种酶⑤组成各种激素⑥参与体液免疫过程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12、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以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其结构单位是 A.氨基酸 B.葡萄糖 c.脂肪酸 D.核苷酸13、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基本单位是,结构通式是,结合成蛋白质的方式是:。

【教案】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教案】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具方法与策略通过对几个表格的分析得出不同的生物体;同一生物体不同的生长时期;同一生物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含水量不同。

接着由自然界中水的形式引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接着举例说明自由水和结合水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作用。

然后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导入无机盐,讲解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最后纵观整个章节的内容总结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思路通过在“问题探讨”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讨论关于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然后进行系统教学,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水和无机盐的相关知识。

课程进行中要善于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得出问题结论。

教学内容及教学预设过程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探讨【播放视频短片,提出问题】1、水对人体有哪些重要作用?2、除了水还有什么物质是人体所需的物质?(言之有理即可)讨论问题,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初步联系生活实际,梳理对水和无机盐的认识探究水的含量【提问】1、人体不同器官的含水量一样吗?例如眼睛和牙齿2、不同生物的含水量一样吗?3、同一个体不同年龄段含水量一样吗?学生讨论得出:1、不同器官含水量不同2、不同生物含水量有所差别3、同一个体不同年龄段含水量不同。

知道生物体的含水量随着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为60%-65%,多的可达97%。

知道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也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水的理化特性与分子结构【讲授】(1)水是良好的溶剂。

原因:水分子是一个极性分子。

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

学习并记忆谁的基本理化特性和结构之间的关系体会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2)水具有流动性。

原因:不同水分子间的氢键不断地断裂,又不断地形成,使水在常温下能够维持液体状态。

(3)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

这意味着水的温度相对不容易发生改变,水的这种特性,对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学设计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技能方面: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情感态度方面: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教学重难点】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本课的重点,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几种物质是是难点。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2.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二、组成细胞的元素1.最基本元素:C2.基本元素:C、H、O、N3.主要元素:C、H、O、N、P、S4.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5.微量元素:Fe、Mn、B、Zn、Cu、Mo、Cl、Ni等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水: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2.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四、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的检测取苹果组织样液2ml→加1ml斐林试剂→振荡试管(此时溶液为浅蓝色)→水浴加热(50~60℃)2min→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实质:刚配制的Cu(OH)2溶液。

2.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取材→切片→制片→观察。

3.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取豆浆2ml→注入试剂A1ml摇匀→注入试剂B4滴摇匀→观察。

双缩脲试剂实质:碱性环境下的Cu2+。

4.淀粉的检测取马铃薯匀浆2ml→滴加2滴碘液→观察。

淀粉遇碘变蓝色。

【作业布置】1.关于细胞和无机自然界中元素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有的元素,无机自然界中一定有B.无机自然界中有的元素,细胞中一定有C.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D.C、H、N三中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不足1%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3.在人体细胞中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含量约占细胞鲜重总量97%的化学元素是()A.C、H、O、N、P、CaB.C、H、O、N、P、KC.C、H、O、N、S、KD.C、H、O、N、P、S4.下列元素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的是()A.K B.P C.B D.Ca5.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粘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和洗出的白浆分别用的试剂是()A.碘液、苏丹Ⅲ溶液B.双缩脲试剂、碘液C.亚甲基蓝溶液、苏丹Ⅲ溶液D.碘液、斐林试剂6.定苹果白色果肉中含有葡萄糖或果糖等还原糖,是将其与某一试剂作用,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生物高中必修一第六章教案

生物高中必修一第六章教案

生物高中必修一第六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传染病的定义、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

2. 掌握各类传染病的病原体、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正确的卫生习惯和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

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3. 常见传染病及其病原体、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

4.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1. 各类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四、教学难点:1.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

2. 学生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形成正确的卫生习惯。

五、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展示病例分析和探讨应对方法。

3. 角色扮演,模拟传染病传播场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真实的传染病案例或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传染病的概念和分类,讨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3. 知识扩展:介绍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流感、痢疾、结核病等。

4. 案例分析: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不同传染病的病例,强调应对方法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学生练习:请学生逐个列举自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并讨论相应的预防措施。

6.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强调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七、课堂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传染病的预防文章。

2. 设计一个宣传海报,告诉他人如何预防传染病。

3. 收集本地区近期传染病疫情报道。

八、教学反馈:1. 回顾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措施。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活动和防治传染病工作。

以上为生物高中必修一第六章教案范本,供教师参考。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学校:临清实验高中学科:生物编写人:张向阳审稿人:尚莉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模块第二章的第二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本节重点为:①氨基酸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②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难点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以及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学中应该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为主线,联系初中知识引导学生说出有关蛋白质消化与吸收、重要功能等知识,首先学习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认识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再结合教材中蛋白质主要功能示例,进行这一部分的学习。

最后,阐明结构与功能的适应的观点,让学生认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1)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①氨基酸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②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难点: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以及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我校高一年级属于平行分班,各班平均分配生源,没有重点班、实验班,所以各班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学生虽然有一些蛋白质的初步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应有的有机化学知识(如化学键、结构式等),以及数学的排列和组合的有关知识。

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深入学习带来了很多困难。

教学中,我借助球棍模型来增加学生的空间感,认识氨基酸是一种空间结构;通过安排学生活动来弥补知识不足带来的困难。

从学生日常生活所吃的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入手,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思维的火花,起到超乎想象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教材分析
蛋白质的结构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章的难点,可通过学生讨论收集的食物和营养保健品的说明书,认识蛋白质的重要性及作用,并激发学生探究蛋白质结构的兴趣。

教学策略
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遵循元素──氨基酸──二肽──多肽──蛋白质这些结构层次来认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在讲述氨基酸的结构时从有机化学甲烷的分子式引入,构建学生的空间思维。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要注意讲清脱水缩合、肽键、二肽和多肽的概念。

关于形成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及形成的化合物的名称可用表格让学生比较理解记忆。

讲述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时要指出其原因及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的关系,从而体现出蛋白质的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另外,在教学中可通过鼓励性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利用图片、投影和教材中的示意图帮助学生分析,让学生理解难点和重点内容;设计几个题目,在参与中理解多肽形成过程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阐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跨学科分析综合能力。

2.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3.讨论蛋白质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2.蛋白质的功能。

教学难点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及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图的课件。

学生准备:日常一些食物和营养保健品的说明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