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细胞术临床检测项目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操作规程

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操作规程

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操作规程一、编号:JS0604二、标题: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操作规程三、关键词:流式细胞术淋巴细胞操作规程四、目的:规范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实验操作五、背景知识:T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主要表现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中。

在感染性疾病中,因为CD4+ T细胞是辅助、诱导T细胞的标志,CD4+ T 细胞下降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AIDS、巨细胞病毒感染、瘤型麻风。

而CD4+ T细胞长期低于正常水平,常提示患者易于被病毒等微生物侵袭。

CD8+是抑制、杀伤T细胞的标志,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等感染性疾病中,CD8+ T细胞常升高。

CD4+/CD8+细胞比值下降,除肿瘤等疾病外,常见于AIDS、瘤型麻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血吸虫病等。

六、原理:利用不同荧光物质标记的抗CD3、CD4、CD8单克隆抗体,与待测成分作用,然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待测细胞。

待测细胞随流动室内的流动鞘液排列成单列,一个个迅速通过激光聚焦区,激光在对每个细胞进行照射时可同时得到前向角散射和侧向角散射2种散射光以及激发荧光标记物质发出的信号,利用这些信号,可计算出CD3+、CD4+、CD8+的相对含量,从而得出各细胞群的相对比值。

七、仪器设备和材料:肝素抗凝静脉血1ml,不同荧光素标记的抗CD3、CD4、CD8单克隆抗体,同型阴性对照荧光物,溶血剂,固定剂,流式细胞仪。

八、操作步骤1、100μ1抗凝血加20μl荧光单克隆抗体,同时做阴性对照。

2、避光室温作用20min,溶去红细胞后,固定剂固定。

3、上流式细胞仪测定,以阴性对照测出本底参数,调节荧光补偿,设定阳性参数值,软件将计算出阳性表达细胞比例。

九、注意事项1、为保证所得结果的可靠性,每次试验前应以标准荧光微球检测仪器的变异系数。

2、每次应做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正常对照、质控对照,以确保将各种试剂及操作过程对结果的影响降至最低。

最详细的流式细胞仪实验方法

最详细的流式细胞仪实验方法

流式细胞仪实验方法一、实验准备1.标本制备:2.最小化非特异性结合:二、凋亡1.凋亡的检测方法:网站和其它2.PI染色法3.Annexin V 法4.TUNNEL法三、细胞因子1.激活的细胞因子2.CBA四、血小板1.活化2.活化检测3.网织血小板五、红细胞1.网织红细胞2.PNH3.胎儿红细胞六、肿瘤学1.DNA 细胞周期2.蛋白3.多药耐药4.微小残留白血病第一部分标本处理一、流式细胞术常规检测时的样品制备(一)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取一定量细胞(约1X106细胞/ml),在每一管中分别加入50μl的HAB,并充分混匀,于室温中静置1分钟以上(),再直接加入连接有荧光素的抗体进行免疫标记反应(如做双标或多标染色,可把几种标记有不同荧光素的抗体同时加入),。

孵育20-60分钟后,用PBS(pH7.2—7.4)洗1-2次,加入缓冲液重悬,上机检测。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易于分析,适用于同一细胞群多参数同时测定。

虽然直标抗体试剂成本较高,但减少了间接标记法中较强的非特异荧光的干扰,因此更适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取一定量的细胞悬液(约1X106细胞/ml),先加入特异的第一抗体,待反应完全后洗去未结合抗体,再加入荧光标记的第二抗体,生成抗原—抗体—抗抗体复合物,以FCM检测其上标记的荧光素被激发后发出的荧光。

本方法费用较低,二抗应用广泛,多用于科研标本的检测。

但由于二抗一般为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较差,非特异性荧光背景较强,易影响实验结果。

所以标本制备时应加入阴性或阳性对照。

另外,由于间标法步骤较多,增加了细胞的丢失,不适用测定细胞数较少的标本。

二、最小化非特异性结合的方法1.荧光标记的抗体的浓度应该合适,如果浓度过高,背景会因为非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的增加而增加。

2.在使用第一抗体之前,将样品与过量的蛋白一起培育,如小牛血清蛋白(BSA),脱脂干奶酪,或来自于同一寄主的正常血清来作为标记的第二抗体。

流式细胞术实验方法

流式细胞术实验方法

流式细胞术实验方法PI 染色操作步骤1、将单细胞悬液加入2ml圆底离心管中,离心,1500rpm , 5min,弃上清液。

2、加入PBS 1ml离心洗涤1次,弃上清。

3、加入2ml预冷的70%酒精,4℃固定30min,或是-20℃固定过夜。

4、离心,弃上清液。

5、用1×PBS 1ml洗涤1次,离心。

6、加入RNase A (工作浓度20ug/ml)于500ul 1×PBS中,37℃孵育30min,离心。

7、用1×PBS 1ml洗涤1次,离心。

8、加入PI(工作浓度50ug/ml) 于500ul 1×PBS中,室温避光孵育30min。

9、混匀,过300目筛网,置流式管中, 4℃冰箱保存,待测。

GFP PI染色操作步骤1、将单细胞悬液加入2ml圆底离心管中,离心,1500rpm , 5min,弃上清液。

2、加入PBS 1ml离心洗涤1次,弃上清。

3、加入2ml预冷PFA,PFA的浓度根据细胞的特点进行调节,4℃固定30min。

以下步骤同PI 染色操作步骤的(4-9)细胞表面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操作步骤1、将单细胞悬液加入2ml圆底离心管中,离心,1500rpm , 5min,弃上清液。

2、以冷PBA 1ml,离心洗涤,弃上清液。

3、加入用PBA稀释的荧光素标记的抗体200ul。

用微量移液器轻轻吹打混匀,4℃或置冰上孵育30min-1h。

4、离心弃上清液。

5、加入冷PBS1ml,离心洗涤2次,以除去未结合的多余抗体成分。

6、向细胞中加入冷PBS 500ul,吹打混匀,置流式管中,4℃避光保存,待测。

细胞表面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操作步骤1-2、同细胞表面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操作步骤3、用PBA稀释的第一抗体200ul,对照管加入对应于一抗的正常实验动物IgG,轻轻吹打混匀,4℃或置冰上孵育1、5-2h。

离心,弃上清。

4、 BS1ml离心洗涤1次,以去除多余的未结合的特异性抗体。

流式细胞术质量控

流式细胞术质量控

一、流式细胞术常规项目操作流程二、样本采集和处理些?荧光染色的两种方法意义和注意事项是什么?三、免疫荧光染色3.单克隆抗体的质量控制IVD抗体和ASR试剂,是临床常规项目的首选抗体,性能参数符合临床常规检测要求,已经对两种抗体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适用范围进行了验证。

对于商品化质控物可以帮助监测部分单抗的检测效率,如淋系系列抗体、免疫表型分析、CD4绝对计数、CD34绝对计数、细胞绝对荧光强度、阳性表达、可以作为CD55和CD59抗体的阳性对照和室内质控物。

对于自做阳性或阴性质控物,监测单克隆抗体的质量。

因为有些抗原在正常或异常细胞上表达是已知的,如健康人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上CD55和CD59,在正常人中是阳性表达,可作为阳性对照和室内质控物。

(二)荧光染色方法1.细胞膜免疫荧光染色大多数免疫表型分析是针对细胞膜表面抗原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即细胞膜免疫荧光染色。

正确使用红细胞裂解液和淋巴细胞分离液的目的,保证细胞膜表面抗原活性不被破坏;防止细胞内抗原对膜表面抗原检测的干扰。

注意事项:红细胞裂解或分离后至少洗涤1次;减少红细胞碎片、血小板、血浆蛋白和淋巴细胞分离液对检测的干扰;进行绝对计数抗原表达量时,不能洗涤红细胞裂解液,因不能改变初始细胞浓度。

2.细胞内免疫荧光染色细胞内免疫荧光染色是采用荧光素或荧光抗体对细胞内抗原进行免疫标记和分析的方法。

他的意义在于诊断疾病和判断预后;细胞内髓性过氧化物酶(MPO)、CD3和CD79a的表达帮助白血病免疫分型。

细胞内染色的关键之处,是使细胞膜通透增强但不影响细胞骨架的完整性;细胞膜通透增强后抗体或核酸染料可以进入细胞内与细胞内抗原进行免疫标记;确保固定和透膜的步骤不影响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力或核酸与染料的结合。

细胞内免疫荧光染色的破膜剂有皂角素和70%冷乙醇,皂角素最常用最稳定。

70%冷乙醇用于PI与细胞内DNA结合分析细胞倍体和周期时相。

需要注意的是,细胞内染色与细胞活性检测不能同时进行;当荧光染料分子的颗粒足够小时,细胞内染色不需要破膜也可以进行,活细胞染料DAPI、TO和AO等对细胞内核酸染色。

流式细胞术操作规程

流式细胞术操作规程

流式细胞术操作规程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分析技术,它可以用来检测和分析细胞表面标记物、细胞数量、细胞分布等信息。

以下是一份流式细胞术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实验前准备1. 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包括流式细胞仪、标记抗体、孵育培养基、样本组织、显微镜片等。

2. 检查流式细胞仪的功能是否正常,确认仪器能够正常运行。

3. 清洁实验台面,确保操作环境干净整洁。

4. 准备所需的试剂和溶液,如PBS缓冲液、抗体染色溶液等。

二、样本处理1. 准备样本组织,将其转移到离心管中,并添加适量的孵育培养基使其完全浸泡。

2. 使用离心机将样本离心,去除上清液。

3. 重悬样本,将其转移到离心管中,并加入足够的PBS缓冲液进行洗涤。

4. 重复洗涤过程,直到样本完全洗净。

三、标记抗体染色1. 取出经过洗涤的样本,将其转移到离心管中,并加入足够的标记抗体溶液。

2. 在黑暗条件下孵育样本,使其与标记抗体充分结合。

3. 静置反应15-30分钟,确保充分染色。

4. 在光线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冰冻样本,避免抗体的结合。

5. 根据实验需求,可以选择单标记或多标记抗体。

四、样本准备1. 取出经过标记抗体染色的样本,将其转移到离心管中,并加入足够的PBS缓冲液进行洗涤。

2. 将样本离心并去除上清液。

3. 重悬样本,并根据实验需要加入适量的PBS缓冲液进行稀释。

4. 检查样本的细胞数目和活性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如有必要,可以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计数。

五、流式分析1. 打开流式细胞仪,并确认仪器的设置和参数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2. 调整仪器的流速和灵敏度,使其适应样本的特性。

3. 将样本转移至流式细胞仪的样本管中。

4. 开始流式细胞分析,记录并保存实验数据。

5. 根据实验需要,可以进行不同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包括细胞分布、细胞数量、表面标记物的表达等。

六、实验后处理1. 关闭仪器,清洁工作台和操作区域。

2. 处理和储存实验数据,可以使用相应的图像科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临床检验中心流式细胞仪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概要

临床检验中心流式细胞仪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概要

临床检验中心流式细胞仪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概要简介本标准操作程序适用于临床检验中心流式细胞仪实验室,主要目的是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实验前准备- 实验人员应先进行必要的文献调研并了解免疫荧光染色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 接受过正规培训的人员方可进行实验操作。

- 实验前,必须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实验步骤1. 细胞样本制备- 取样前应先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并取得其同意。

- 根据实验设计和要求,采集适当数量、质量的细胞样本,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必要的处理。

- 对细胞样本进行细胞计数、质量检测等操作。

2. 细胞染色- 根据实验要求,选取适当的细胞染色试剂。

- 按照试剂说明书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3. 流式细胞仪实验操作- 操作人员应事先熟悉细胞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 检测前,确定细胞浓度和待测指标。

- 按照细胞仪的设置要求进行操作,包括仪器开机、样本放置、参数设置、数据采集等。

- 操作完成后,关机并对细胞仪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清洁操作。

数据分析和结果处理- 根据实验设计,选择适当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 结合实验结果和文献调研,得出结论。

- 保存实验结果和数据记录,并按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必须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 细胞样本和染色试剂应正确处理和存储,避免产生污染和交叉感染。

-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保证操作安全。

结论本标准操作程序是临床检验中心流式细胞仪实验室实验操作的指导,规范操作流程和操作安全,是实验室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保障。

最详细的流式细胞仪实验方法

最详细的流式细胞仪实验方法

流式细胞仪实验方法一、实验准备1.标本制备:2.最小化非特异性结合:二、凋亡1.凋亡的检测方法:网站和其它2.PI染色法3.Annexin V 法4.TUNNEL法三、细胞因子1.激活的细胞因子2.CBA四、血小板1.活化2.活化检测3.网织血小板五、红细胞1.网织红细胞2.PNH3.胎儿红细胞六、肿瘤学1.DNA 细胞周期2.蛋白3.多药耐药4.微小残留白血病第一部分标本处理一、流式细胞术常规检测时的样品制备(一)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取一定量细胞(约1X106细胞/ml),在每一管中分别加入50μl的HAB,并充分混匀,于室温中静置1分钟以上(),再直接加入连接有荧光素的抗体进行免疫标记反应(如做双标或多标染色,可把几种标记有不同荧光素的抗体同时加入),。

孵育20-60分钟后,用PBS(pH7.2—7.4)洗1-2次,加入缓冲液重悬,上机检测。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易于分析,适用于同一细胞群多参数同时测定。

虽然直标抗体试剂成本较高,但减少了间接标记法中较强的非特异荧光的干扰,因此更适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取一定量的细胞悬液(约1X106细胞/ml),先加入特异的第一抗体,待反应完全后洗去未结合抗体,再加入荧光标记的第二抗体,生成抗原—抗体—抗抗体复合物,以FCM检测其上标记的荧光素被激发后发出的荧光。

本方法费用较低,二抗应用广泛,多用于科研标本的检测。

但由于二抗一般为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较差,非特异性荧光背景较强,易影响实验结果。

所以标本制备时应加入阴性或阳性对照。

另外,由于间标法步骤较多,增加了细胞的丢失,不适用测定细胞数较少的标本。

二、最小化非特异性结合的方法1.荧光标记的抗体的浓度应该合适,如果浓度过高,背景会因为非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的增加而增加。

2.在使用第一抗体之前,将样品与过量的蛋白一起培育,如小牛血清蛋白(BSA),脱脂干奶酪,或来自于同一寄主的正常血清来作为标记的第二抗体。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操作-3.2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操作-3.23

所需的实验试剂
1. PBS
2. 1640细胞培养液
3. Annexin-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
4. 胰蛋白酶
实验对象:A549细胞
干预措施:含有0、2236、5000ug/ml茶氨酸的细胞培养液
分组:五个组别,即对照组,2236ug/ml茶氨酸培养24h组,2236ug/ml茶氨酸培养48h组,5000ug/ml茶氨酸培养24h组,5000ug/ml茶氨酸培养48h组。

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细胞凋亡
流式实验步骤
1, 收集对数生长期A549细胞,计数,以(1~5)×105个/孔接种于6孔板,置37℃,5%CO2条件下培养过夜,使细胞贴壁;次日更换培养液,各孔分别加入含有不同浓度茶氨酸的细胞培养液2 mL/孔,继续常规培养;每24 h同法换液一次;
2, 在药物处理24h,48 h后,以不含EDTA的胰酶消化并收集细胞于流式管1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

冷PBS洗涤细胞3次,离心弃上清;
3, 按照Annexin-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的说明,向细胞中加入Binding buffer 150 μL/管和Annexin-V 5 μL/管,振荡混匀。

室温、避光反应15 min;
4, 再次加入Binding buffer 100 μL/管和PI染料5 μL/管,振荡混匀;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式细胞术临床检测项目操作流程
临床检测项目操作流程
1: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2:HLA-B27测定 3:CD55/CD59测定 4:血小板抗体测定 5:红细胞抗体测定 6:粒细胞抗体测定 7:白血病免疫分型测定
8: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细胞内因子IFN-γ/IL-4测定 9:XL操作步骤
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CD系列)
方法
流式细胞仪(BD)
原理:
双/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法。

荧光素标记的各种单克隆抗体加入到全血中,与白细胞膜
上相应的抗原结合,经过溶血、洗涤(和固定)等步骤后,在流式细胞仪上进行分析,从
而得到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数。

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分布如下:T淋巴细胞:CD3+;B淋巴
细胞:CD5+,CDl9+;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CD3+CD8+;NK
细胞:CD3-CDl6+56+等。

根据淋巴细胞膜上CD分子表达的不同,流式细胞仪可以分辨出
淋巴细胞及其各种不同的亚群,利用计算机软件计算出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数。

标本采
集与处理
受检者的准备:检查对象生活饮食处于日常状态,空腹静脉采血。

抗凝剂:EDTA或肝素抗凝血要求: 1.样本量至少1ml。

2.样本应在采集后6小时内处理,冷冻的标本不能用。

3.样本白细胞计数应在 4.0-10.0×109/L之间。

若>10.0×109/L,样本需要稀释,用PBS
稀释;若<4.0×109/L,应分离单个核细胞。

4.溶血样本不能用。

试剂
品牌规格贮存贝克曼库尔特
成分 1:单克隆抗体1ML 2―8℃ 2:全血溶血
试剂
A:甲酸 70ML 室温 B:碳酸钠等
32ML 室温 C:多聚甲醛 14ML 室温
3:鞘液 20L 室温 4:清洗液
5L 室温 5:荧光微球 10ML 2-8℃
质控品BD产品,未开瓶的试剂于2-8℃保存,可在有效期内保持稳定,稀释的试剂于2-8℃可稳定2周;每天校准一次:遇特殊情况随时进行校准。

样本制备:
1) 按照要求,分别向已编好号的试管中加入20 ul单克隆抗体和同型对照 2) 分别
向试管中加入混匀的100u1抗凝血。

3) 混匀,避光,室温孵育20-30分钟。

4) 溶血:FACS LYSING SOLUTION (按说明书步骤溶血)。

5) 上机测样(可根据样本
情况选择洗或不洗上样。

操作性能
精密度批内五次重复CV<2%灵敏度500―1000个荧光素分子
参考值(百分数(绝对值))
CD3+ 60.8-75.4%(1141-1880) CD4+ 29.4-45.8%(478-1072) CD8+ 18.2-32.8%(393-742) NK 9.5-23.5% (175-567)
Th/Ts 1.05-2.03 临床意义
1.T、B淋巴细胞亚群是重要的免疫状态检测指标,在肿瘤、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创伤、急性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器官移植等具有临床诊断、病情判断、治疗等价值。

临床常用Th/Ts比值来判断病人的免疫状况。

Th/Ts比值升高:表示免疫功能亢进: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类风湿性关
节炎、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重症肌无力以及HBsAg+乙肝等。

Th/Ts比值减低:表示免疫功能下降:艾滋病、病毒感染、肿瘤病人、慢活肝和活动性肝
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患者。

2:NK细胞主要破坏各种肿瘤细胞和感染某些病毒、细菌的细胞,所以在抗肿瘤和防
御疾病中起主要作用。

NK活性减低主要见于各种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应用免疫抑制剂,疲劳综合征病人等,NK活性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NK细胞也参与第二型
超敏反应和移植物抗宿反应,白介素-2治疗后;外周血NK细胞增加。

HLA-B27测定
原理:
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法。

将HLA-B27-FITC/B7-PE单克隆抗体加入到全血中,与白细胞
膜上相应的抗体结合,经过溶血、洗涤(和固定)等步骤后,在流式细胞仪上进行分析,
测定HLA-B7阴性而HLA-B27阳性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和所占的百分比。

样本制备:
1) 按照要求,分别向已编好号的试管中加入20 ul单克隆抗体和同型对照 2) 分别
向试管中加入混匀的100u1抗凝血。

3) 混匀,避光,室温孵育20-30分钟。

4) 溶血:FACS LYSING SOLUTION (按说明书步骤溶血)。

5) 洗、离心、上机测样(备注:测B27一定要至少洗一遍方可上机检测)报告结
果报告阴阳性参考值
阳性:HLA-B27阳性而HLA-B7阴性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在8.0以上。

临床意义
HLA复合体位于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上,该区DNA片段长度约3000-4000KB,占人体
整个基因的1/3000,HLA-B27是HLA-I类基因中B位点上的一个等位基因,与多种疾病具
有相关性,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

CD55/CD59测定
原理:
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法。

近年的研究表明,红细胞和白细胞膜上CD55和CD59分子的表
达量和缺乏表达细胞的数量对PNH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

血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通过
膜上的抗原分子与荧光素标记的CD55或CD59的多克隆抗体结合。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55或CD59表达阳性细胞百分数。

样本制备:
(一)白细胞CD55/CD59检测
1.准备2支流式细胞仪专用管,分别标记。

分别向二管中加入样品100ul。

2.溶血。

3.离心后分别加入CD55/CD59 10ul和相应的同型对照10ul。

避光20-30分钟。

4.洗涤离心 5.上机测样
(二)红细胞CD55/CD59检测
1.准备2支流式细胞仪专用管,分别标记
2.分别加入CD55/CD59 10ul和相应的同型对照10ul。

3.向二管中加入1:200稀释的样品100ul(可根据红细胞的数量调整),避光20-
30分钟。

4.洗涤离心。

5.混匀、上机测样。

报告结果报告百分数参考值
CD55>97% CD59>97%
PNH的临界值:RBC CD59>95% WBC CD59>90%
PNH的诊断值:RBC CD59>91% 大部分>80% 中性粒细胞CD59>84% 临床意义
用于AA和PNH的诊断和分型诊断。

PNH时CD55和CD59明显减低和缺如。

血小板膜表面抗体测定
原理:
直接免疫荧光法。

FITC标记的各型多克隆抗体,加到经离心富集的血小板中,与血小板膜上的相应的IgG-Fc片段结合,经过洗涤(和固定)等步骤后,在流式细胞仪上进行
分析。

操作:富集血小板法:
1)800r/min*15min,取上清,
2)加4-5ml鞘液,2000r/min*3min,弃上清,重复一次。

3) 分别向已编好号的试管中加入10 ul单克隆抗体和同型对照(IgG-FITC)
4) 分别向试管中加入准备好的10u1含血小板的PBS(血小板的量约为106)(血小
板若在正常范围,稀释到原量直接取10u1。

)。

5) 混匀,避光,室温孵育20-30分钟 6) 洗或不洗,上机测样全血法:
1)加4-5ml鞘液,1500r/min*15min,弃上清,后同上3)-6)报告结果报告百分数参考值
IgA<2.98% IgG<3.04% IgM<3.0% IgD<2.91% 临床意义
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断、治疗、预后估计的重要指标,在ITP、胶原性疾病时升高。

红细胞膜蛋白结构测定(红细胞抗体)
原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