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细胞术临床应用
流式细胞术的基础和临床应用

流式细胞术的基础和临床应用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在单个细胞水平上进行多参数快速测定的技术,它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和荧光化学技术,对细胞进行快速、准确地分析和分类。
流式细胞术具有高速度、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因此在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流式细胞术的基础包括细胞物理特性、荧光化学特性以及现代光学、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应用。
细胞物理特性是指细胞的大小、形状、粒度等物理性质,这些性质可以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测量。
荧光化学特性是指利用荧光物质标记抗体或核酸等分子,对细胞进行标记和染色,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
现代光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则使得流式细胞术能够实现多参数、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检测。
在临床应用方面,流式细胞术被广泛应用于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功能性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肿瘤免疫分析等方面。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是流式细胞术最常用的检测项目之一,通过对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和分析,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疾病发病机制,对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功能性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则可以进一步了解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和分化特点,对于肿瘤、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指导作用。
肿瘤免疫分析则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和抗体,了解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和免疫应答情况,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此外,流式细胞术还被应用于干细胞研究、基因表达分析、药物筛选和毒理学研究等领域。
例如,通过对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物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了解干细胞的特性和分化能力;通过对基因表达谱的检测和分析,可以了解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调控机制,为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总之,流式细胞术作为一种强大的细胞分析工具,其基础包括细胞物理特性、荧光化学特性以及现代光学、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应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流式细胞术已经成为医学研究和诊断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其应用范围涵盖了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功能性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肿瘤免疫分析等多个方面。
流式细胞术在临床医学的应用

流式细胞仪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一种能够对单个细胞或生物微颗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检测手段,具有快速、高精度、高准确性、多参数和高通量等优点,是目前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之一。
近年来,FCM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不断有新的突破,新型仪器不断涌现,同时,FCM 在医学及其他科学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诊断的多个方面,涉及免疫学、血液学、肿瘤学等。
图1. 流式细胞术工作原理图一、流式细胞术的研究进展1. 流式细胞仪的进展近年来,随着将多种不同波长的新型激光器与新型荧光染料的新型染色剂相结合,流式细胞仪性能不断提升,体现在分析速度的提高、灵敏度和精密度的提升,以及激光通道和参数的增多。
此外,流式细胞仪不断打破传统的界限,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发展,诞生了一些新理念、新技术融合的仪器。
例如,微流控芯片流式细胞仪,是基于微机电技术的一种小型流式细胞仪,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价格低廉等特点;声波聚焦流式细胞仪是采用超声波原理将细胞聚焦于流动室的中轴上,代替传统的流体动力,实现高通量、高精确度分析;质谱流式细胞仪将传统流式细胞仪与质谱分析技术相结合,采用同位素标记特异性抗体,利用质谱原理对单细胞进行多参数检测的流式技术,可以克服荧光素发光光谱相互干扰导致的波谱重叠、影响分辨的问题;将传统的流式细胞仪的荧光信号与荧光显微镜的形态学结合,形成了成像流式细胞仪,检测者可以目睹到每个细胞或颗粒的形态。
质谱流式细胞仪和成像流式细胞仪可以被称为二代流式细胞仪。
2. 流式细胞术的进展FCM主要用于分析荧光标记的细胞和颗粒,也是目前广泛的应用领域。
但是,新近研究打破了这一界限,实现了流式细胞仪由检测荧光标记的细胞,到可以检测无需荧光标记细胞的飞跃,这种技术对细胞无损坏、避免了荧光染料的干扰,将进一步提升FCM的应用范围和价值。
有学者研究出一种新的FCM,称为实时变形性流式细胞术(real-time deformability cytometry,RT-DC),利用肿瘤细胞等细胞的内在特性——变形能力,对无标记的目标细胞分析,这种无标记的分析方法为流式细胞分析增加了新的可能。
FCM(流式细胞术检测)原理及临床应用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是利用流式细 胞仪对单个生物颗粒(红细胞、白细胞、各类组织细 胞、血小板、微生物等)以及人工合成微球的物理和 生物学特性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并能对特定细胞 群体加以分选的分析技术。
FCM的工作原理
流式细胞仪组成:
1.液流系统 2.光学系统 3.数据处理系统
双标记或多标记分析:目前使用的流式细胞仪 能用一个激光束激发检测三色甚至四色荧光信 号。检测时需注意荧光补偿。
常用免疫荧光染料组合
荧光染料 FITC+PE
激发波长 (nm)
488
发射波长(nm) 525、575
颜色 绿色、橙色
FITC+PeCy5
488
525、675
绿色、红色
FITC+ECD
488
实体瘤以多倍体居多;
G0 期:DNA 合成静止期 G1 期:DNA 合成前期 S 期: DNA 合成期 G2 期:DNA 合成后期 M 期: 细胞分裂期
DNA 倍体 2N 2N
2N-4N 4N 4N
DNA非2倍体出现是鉴别良性与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 标:
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良性增生不出现DNA非2倍体细 胞而恶性肿瘤常可出现异倍体细胞;
过去认为 FCM测定残存白血病细胞不可靠, 因为现用的 McAb不能鉴别正常血细胞与白血 病细胞。虽然至今尚未发现白血病细胞特异抗 原,但近来有人提出根据白血病细胞的以下特 征, FCM检测的敏感度可明显提高
白血病细胞的某些抗原表达量明显高于相应 的正常血细胞
如小儿ALL,其CDl0+细胞的荧光强度可 高达3-4个对数值,而其 CD45则为弱阳性或 阴性。
525、625
流式细胞术简介及应用进展课件

流式细胞术简介及应用进展
15
▪高速度:分析细胞数:1000个/s→60000个/s ▪高灵敏度:荧光分子数/细胞:3000→100个FITC; ▪高准确度:区分两个细胞:参数:相差5% →1%; ▪高精度:CV值:7% →< 1%; ▪多参数:荧光:1个 →12个参数; ▪高纯度:分选细胞:80-90% →99.9%; ▪其 它:荧光信号:线性检测→对数检测
电子程序化单细胞分选仪——Electronically programmable individual cell sorter, EPICS (Coulter公司)
流式细胞术简介及应用进展
5
BD FACSCalibur型 FCM (单L,3F)
流式细胞术简介及应用进展
6
Coulter EPICS XL/XL-MCL (单L,4F)
流式细胞术简介及应用进展
11
BD FACSAria
BD FACSCount
CD3\4\8 专为HIV监测设计的经济普及型流式细胞仪
流式细胞术简介及应用进展
12
BD FACSCanto 2L 6C
流式细胞术简介及应用进展
13
BD FACS Calibur 1L 4C
流式细胞术简介及应用进展
14
三、流式细胞术应用的新进展
流式细胞术简介及应用进展
17
2、cytometric bead array (CBA)
微球流式芯片技术(CBA)是一种微球多参数检测分析技 术,它用一系列的微球组合来捕获并结合流式细胞术检 测溶液中被检测物质的量,其采用夹心法分析策略。用 已知的标准品和对照标准曲线就可得出被测样品的浓度。 这种检测方法,既不受样品量的限制,也可同时检测多 项指标参数;客观、省时、人为因素影响小。
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和应用

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和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生物技术,它通过将单个细胞悬浮在溶液中,利用激光器照射并检测细胞表面或内部的荧光标记物,实现对细胞的定量和质量分析。
流式细胞术具有高通量、高准确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细胞表型分析、细胞分选、DNA含量测定、蛋白质定量、染色体分析、细胞凋亡测定等领域。
本文将对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流式细胞术的原理1. 细胞悬浮流式细胞术的第一步是将待检测的细胞悬浮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中,以确保细胞处在单个状态,方便后续的激光检测。
2. 细胞标记细胞通常会被标记上与特定蛋白或分子结合的荧光标记物,通过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结合到细胞表面或内部的特定结构上。
这些标记物可以是荧光染料、荧光免疫球蛋白(Fluorescent-labeled antibodies)等。
3. 激光照射悬浮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中的微流道单个流经,在通过激光照射后,激光与标记物产生光散射或荧光发射。
4. 光散射和荧光检测流式细胞仪通过多个检测器检测光散射和荧光发射强度,这些数据被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分析和图形呈现。
5. 数据分析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图形处理和数据分析,包括各种细胞表型的区分、细胞计数、蛋白质表达水平、细胞周期分析等。
二、流式细胞术的应用1. 细胞表型分析流式细胞术可以用来分析细胞的表面标记物和内部标记物,比如CD标记、HLA标记、细胞凋亡标记等,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细胞的功能和特性。
2. 细胞分选基于细胞表面标记物的差异,流式细胞术结合细胞分选仪可以实现对不同亚群细胞的快速纯化和分离,广泛应用于免疫学、干细胞研究等领域。
3. DNA含量测定通过DNA特异性荧光染料,流式细胞术可以对细胞的DNA含量进行测定,帮助研究细胞周期的变化、细胞增殖速率的测定等。
4. 蛋白质定量利用荧光标记的免疫球蛋白,流式细胞术可以对细胞中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比如研究细胞信号通路的活性等。
流式细胞分析在临床血液学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分析在临床血液学中的应用
1.白血病诊断和监测:
白血病是由于骨髓内的恶性细胞大量增殖导致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
流式细胞术可以根据细胞大小、颜色和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水平快速分析并鉴别异常细胞。
这对于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分类和监测来说非常重要。
2.免疫功能评估:
流式细胞术可以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
通过将标记有特定抗体的细胞与患者的血液混合,可以测量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水平。
这有助于确定患者是否有免疫缺陷,以及免疫功能是否正在正常运行。
3.血液病的异常细胞鉴定:
流式细胞术可以鉴别和计数血液中的异常细胞。
例如,对于淋巴瘤等恶性疾病,流式细胞术可以检测和分类恶性细胞,以便进行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4.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
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快速准确地计数红细胞和血小板。
在患者需要进行输血或者有出血倾向的情况下,流式细胞术可以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
5.免疫治疗监测:
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监测免疫治疗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流式细胞术可以帮助监测移植后的免疫细胞比例和功能。
这对于治疗干细胞移植相关并发症和个体化治疗来说非常重要。
总之,流式细胞分析是一种在临床血液学中非常有用的技术,可以用于白血病诊断和监测、免疫功能评估、血液病的异常细胞鉴定、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以及免疫治疗监测。
随着技术的发展,流式细胞分析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为临床血液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帮助。
流式细胞术临床应用范围

流式细胞术临床应用范围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高端技术,通过流式细胞仪可以对细胞进行高通量单细胞分析。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流式细胞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一、疾病诊断流式细胞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疾病的确诊和分型。
例如,在血液学领域,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在免疫学领域,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
二、免疫细胞治疗随着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流式细胞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流式细胞术可以对患者的免疫细胞进行分选、激活和扩增,用于治疗各种肿瘤和疾病。
例如,CAR-T细胞治疗就是基于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开发而来,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三、药物筛选在药物研发领域,流式细胞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筛选和评估。
通过流式细胞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和活性,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同时,流式细胞术还可以用于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评价。
四、疾病预防与流行病学研究流式细胞术在疾病预防和流行病学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流式细胞术可以对疫情中的病原体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定,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控提供重要的支持。
此外,流式细胞术还可以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流行规律,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流式细胞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疾病诊断、治疗、药物研发、疾病预防和流行病学研究等多个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化,相信流式细胞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流式技术在血液科的应用

流式技术在血液科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在血液科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血液
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上。
1. 诊断:流式细胞术可以对外周血细胞或骨髓细胞进行抗原表达的检测分析,有助于对各种血液病进行诊断、分型和分类。
例如,对于白血病,可以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分型,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对于淋巴瘤,流式细胞术也可以用于诊断和分类。
2. 微小残留病监测:对于一些血液肿瘤,尽管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可能消失,但可能仍存在微小残留病灶,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监测这些微小残留病灶,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风险。
3. 预后评估:流式细胞术检测的抗原表达等指标可以用于评估疾病预后。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中CD34+细胞的比例与疾病预后相关。
4. 免疫治疗靶点寻找: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寻找免疫治疗的靶点,例如寻找肿瘤特异性抗原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或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师或查阅医学专业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一、在肿瘤学中的应用这是FCM在临床医学中应用最早的一个领域。
首先需要把实体瘤组织解聚、分散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用荧光染料(碘化吡啶PI)染色后对细胞的DNA含量进行分析,PI可以与细胞内DNA和RNA结合,采用RNA抑制剂将RNA消化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到的与DNA结合的PI的荧光强度直接反映了细胞内DNA含量的多少。
由于细胞周期各时相的DNA含量不同,通常正常细胞的G1 / GO期具有二倍体细胞的DNA含量((2 N),而G2/ M期具有四倍体细胞的DNA含量((4 N),而S期的DNA含量介于二倍体和四倍体之间。
因此,通过流式细胞术PI 染色法对细胞内DNA含量进行检测时,可以将细胞周期各时相区分为G1 / GO 期,S期和G2/ M期,并可通过特殊软件计算各时相的百分率,DNA含量直接代表细胞的倍体状态,非倍体细胞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
1、发现癌前病变,协助肿瘤早期诊断人体正常组织发生癌变要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而癌前细胞即处于量变过程中向癌细胞转化阶段。
人体正常的体细胞均具有比较稳定的DNA二倍体含量。
当人体发生癌变或具有恶性潜能的癌前病变时,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伴随细胞DNA含量的异常改变,FCM可精确定量DNA含量的改变,作为诊断癌前病变发展至癌变中的一个有价值的标志,能对癌前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作出估价,有助于癌变的早期诊断。
有资料证实,癌前病变的癌变发生率与细胞不典型增生程度有密切关系,增生程度越重,癌变发生率越高。
随着细胞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加重,DNA非整倍体出现率增高,这是癌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2、在肿瘤的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中的作用FCM在肿瘤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认可,DNA非整倍体细胞峰的存在可为肿瘤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FCM分析病理细胞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敏感度高等优点,已被用在常规工作中。
肿瘤细胞DNA倍体分析对病人预后的判断有重要作用,异倍体肿瘤恶性病变的复发率高、转移率高、死亡率也高,而二倍体及近二倍体肿瘤的预后则较好。
FCM不仅可对恶性肿瘤DNA含量进行分析,还可根据化疗过程中肿瘤DNA分布直方图的变化去评估疗效,了解细胞动力学变化,对肿瘤化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医师可以根据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分布情况,依据化疗药物对细胞动力学的干扰理论,设计最佳的治疗方案,从DNA直方图直接地看到瘤细胞的杀伤变化,及时选用有效的药物,对瘤细胞达到最大的杀伤效果。
3、FCM在细胞凋亡和多药耐药基因的研究中的作用研究如何用药物诱导癌细胞死亡。
通过对细胞体积、光散射、DNA含量及特异性抗原基因(如bcl-2, Fas等)测定分析出细胞凋亡情况。
如可用Annexin V结合PI或7- AAD双染色法进行细胞凋亡分析。
在凋亡的早期阶段,胞浆膜磷脂的不对称性丧失,导致膜内侧磷脂酞丝氨酸(PS)从细胞膜内层暴露于外层,从而可被PS特异的Annexin- V探针所标记。
PS转移到细胞膜外不是细胞凋亡特有的,也可发生在细胞坏死中。
但在凋亡的早期细胞膜是完整的,而细胞坏死时细胞膜的完整性被破坏。
由于碘化丙锭(PI)或7-AAD对细胞膜完整的活细胞和早期凋亡细胞是拒染的,而对膜完整性被破坏的晚期凋亡细胞或坏死细胞可以染色。
因此,Annexin- V结合PI或7-AAD进行双染色可以用于检测活细胞、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
正常活细胞不会被染色,凋亡细胞可被标记上Annexin-V,坏死和凋亡晚期细胞可被Annexirr V和PI或7- AAD同时染色。
多药耐药是肿瘤病人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FCM对多药耐药基因(MDR-1、P170等)和凋亡抑制基因及凋亡活化基因表达的测定,可为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提供有力依据。
二、在临床细胞免疫中的作用FCM提供了一种简捷地监测细胞亚群的方法。
即通过荧光抗原和抗体检测技术对淋巴细胞膜表面分化抗原(CD分子)、细胞分类和各亚群进行分析,并计算出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百分比,从而对人体细胞免疫状态进行评估。
在某些病毒性疾病的感染血液病、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肿瘤的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以及器官移植的监测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如正常人群淋巴细胞CD3+CD4+/CD3+CD8+比值大约为2∶1,但在人体细胞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比例倒置。
用FCM还可以监测肾移植后病人的肾排斥反应,如果CD3+CD4+/CD3+CD8+比例倒置,病人预后良好,较少发生肾排异现象;反之排异危险性增加。
同样此种测定技术也用于爱滋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检测:CD3+:T淋巴细胞;CD45RA:未受刺激(Naive)T淋巴细胞;CD45RO:记忆T淋巴细胞CD3-CD19+:B淋巴细胞CD3-CD16+56+:NK细胞【NK细胞表达众多表面分子,如CD56、CD16、CD57、CD161等,但这些表面标志都不是NK细胞所特有的,只具有相对特异性。
通常将CD56+、CD16+、CD3-、TCR-、BCR-的淋巴样细胞认为是NK细胞。
以CD56+CD16+,CD56+CD16-和CD56-CD16+为标志将NK细胞分为3个亚群,发现CD56是NK细胞分化的特异性标志,而CD16的表达量与NK细胞的杀伤活性密切相关。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许多学者主张以CD56的表达密度不同,将NK细胞分为CD56bright和CD56dim两群. CD56brightNK细胞高表达CD56, 低表达CD16, KIR(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 KIR);表达高亲和力的IL-2 受体。
而CD56dim NK细胞高表达CD16,低表达CD56,仅表达中亲和力的IL-2受体。
CD56bright NK细胞在IL-2的作用下表现出较强的增殖作用,而CD56dim NK细胞几乎不分泌细胞因子,且IL-2不能促其增殖。
CD56dim NK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杀伤活性,而CD56bright NK细胞杀伤活性较低且表达一些末成熟标志,可以认为CD56bright NK细胞是未成熟的NK细胞,而CD56dim及NK细胞则相对较成熟,即NK细胞发育可能经历CD56bright NK细胞到CD56dim NK细胞这样一个过程。
】CD64:单核、巨噬细胞CD1a、CD83:树突状细胞CD3+CD4+CD8-:T辅助/诱导淋巴细胞标记(Th/Ti);CD3+CD4+CD29+:T 辅助淋巴细胞诱导亚群标记,辅助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和诱导细胞介导的淋巴细胞溶解作用;CD3+CD4+CD45RA+:T抑制淋巴细胞诱导亚群,诱导Th的活化和辅助其功能。
T辅助细胞还可分成Th1、Th2两个亚群,同时标记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4,可区分Th1细胞(CD4+/ IFN-γ+)和Th2细胞(CD4+/ IL-4+)。
CD3+CD4-CD8+:T抑制/杀伤淋巴细胞标记(Ts/Tc);CD3+CD8+CD28-:抑制性T淋巴细胞;CD3+CD8+CD28+:细胞毒T淋巴细胞;CD3/HLA-DR:同时计数外周血静止T淋巴细胞(CD3+HLA-DR-)、B淋巴细胞(CD3-HLA-DR-)及活化T淋巴细胞(CD3+HLA-DR+);CD25:白细胞介素2低亲和力受体,其中CD3+CD25+为活化T淋巴细胞,CD3+CD25-为静止T淋巴细胞;CD34、CD38 、CD117、HLA-DR:造血干、祖细胞CD59:PNH疾病监测;CD23:IgE低亲合力受体,变态反应病、自身免疫、白血病和肾病综合症等病人PBL中CD23表达显著增加,阳性率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CD44:肿瘤患者CD44粘附分子与恶性度相关;目前FCM用的各种单克隆抗体试剂已经发展到了百余种,可以对各种血细胞和组织细胞的表型进行测定分析。
三、在血液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FCM通过对外周血细胞或骨髓细胞表面抗原和DNA的检测分析,对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形态学分型是白血病分型的基础,而白血病免疫分型则是形态学分型的重要补充和进一步深化。
形态学分型是基于细胞水平的观察,属于直观判断,其准确度与检测者的水平及主观因素有关。
由于白血病细胞的异质性及分化程度不同,使细胞形态学表现不典型,细胞发育幼稚,再加上混合细胞性白血病等,大约有20%~30%病例难以明确诊断和分型。
而应用FCM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能够客观地、快速地分析异常细胞系来源及其分化阶段,大大地提高了白血病分型的准确性。
常用的检测和鉴别白血病各系列的特异性标志为:T淋巴细胞白血病:胞浆抗原CD3、抗T细胞受体(TCR)αβ、抗TCRγδ、CD2、CD5、CD8、CD10和CD7B淋巴细胞白血病:cCD79a 、CD22、CD19 、CD10、和CD20 +髓系白血病:抗髓性过氧化物酶(cMPO) 、CD117、CD13、CD33、CD14、CD15和CD64NK淋巴细胞白血病:CD16、CD56和CD57红白血病:血型糖蛋白A( Gly A) 和CD36巨核细胞白血病:CD41、CD42和CD61 ;其中,cCD79a最具特异性,cMPO 是髓系特异标志,cCD3和cCD79a分别表达于早期T细胞和B细胞。
另外,常用的白血病系列非特异标志为:CD34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DR(HLA-DR)。
,利用FCM可以测定出血细胞表达各种抗原的水平,协助临床确诊。
同其它肿瘤的治疗一样,测定DNA倍体和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对指导白血病化疗有一定作用,不同的白血病患者或同一患者在不同病期白血病细胞增殖状况不同,定期了解细胞增殖情况采取相应药物可以提高疗效。
目前临床除化疗药物治疗外还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急性白血病和一些疑难性疾病。
FCM通过对人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的测定可以为异体干细胞移植病人选择出最合适的供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主要包括干细胞的鉴别、活性测定、干细胞动员和采集、分离纯化、保存扩增、肿瘤细胞的净化、干细胞回输以及术后保持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低发生率等一系列过程。
FCM测定CD34、HLA-DR、CD33等细胞表面标志物,成为干细胞移植技术重要的监测手段。
用FCM检测一系列指标观察病人的恢复状态,可以对预后做出早期的判断。
2、其它种类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病,细胞CD55、CD59抗原表达减低是该病的一个特点。
该抗原属于血细胞表面磷脂酰肌醇锚连蛋白家族,是重要的补体调节蛋白,它通过与补体C8、C9的结合以阻止补体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胞被补体激活溶解。
FCM采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对血细胞CD59的表达做定量分析,可以协助临床做出诊断并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