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自然环境种植榨菜

合集下载

涪陵榨菜调查报告

涪陵榨菜调查报告

涪陵榨菜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涪陵榨菜是中国四川地区的著名特产之一,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味道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本调查报告旨在对涪陵榨菜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其生产过程、市场情况和消费者反馈,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2. 生产过程调查2.1 原材料采集涪陵榨菜的主要原材料是油菜、盐和辣椒。

调查显示,该地区具有丰富的油菜种植资源,农民在成熟时期采摘的油菜叶被用作榨菜的主要原料。

盐和辣椒则从附近的产地购买。

2.2 加工工艺榨菜的加工工艺是关键环节之一。

根据调查,涪陵榨菜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油菜加工:将采摘回来的油菜叶进行筛洗、晾干,然后切割成合适的长度。

2.腌制:将切好的油菜叶和盐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入大桶中进行腌制,通常需要腌制几天至数周的时间。

3.发酵:经过腌制的油菜叶放置在装有辣椒的大桶中,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可能需要数天至数月不等。

4.榨菜出厂:发酵完毕后,将榨菜进行筛选、清洗,然后用清水漂洗,最后在出厂前进行包装和质检。

2.3 生产环境和设备涪陵榨菜的生产环境需要具备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通常会选择空气湿度较高且温度适宜的地方进行生产。

生产设备主要包括切割机、大桶、发酵室、包装设备等。

3. 市场调查3.1 市场规模根据调查,涪陵榨菜在四川地区市场占有率较高,并逐渐走向全国市场。

据统计,涪陵榨菜去年的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

3.2 市场竞争情况涪陵榨菜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

除了来自其他地区的榨菜品牌,还有其他类型的调味品和腌菜产品也是涪陵榨菜的竞争对手。

部分消费者更倾向于新鲜的蔬菜或者其他品牌的榨菜产品。

3.3 消费者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消费者对涪陵榨菜的认知和满意度,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消费者调查和访谈。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选择涪陵榨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独特的口感:涪陵榨菜的酸辣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

•健康有营养:涪陵榨菜源于天然的原材料,不含防腐剂等添加剂。

•方便快捷:涪陵榨菜可以作为调味品或者独立菜品,十分方便。

涪陵榨菜

涪陵榨菜

涪陵榨菜历史深渊
在涪陵满山遍野到处可见到一种奇特的绿色或紫红色叶的蔬菜植物, 在涪陵满山遍野到处可见到一种奇特的绿色或紫红色叶的蔬菜植物,当 地人称之为“包包菜” 疙瘩菜” 青菜头” 地人称之为“包包菜”、“疙瘩菜”或“青菜头”。因为它茎部有膨大 凸起的乳状组织,显得奇形怪状。有的像圆球,有的像羊角, 凸起的乳状组织,显得奇形怪状。有的像圆球,有的像羊角,有的更像 是小胖儿童的脸,平滑光亮特别可爱。 是小胖儿童的脸,平滑光亮特别可爱。在1936年,我国著名的园艺家毛 年 宗良及1942年农学家曾勉和李曙轩教授,按国际惯例给“青菜头”作过 年农学家曾勉和李曙轩教授, 宗良及 年农学家曾勉和李曙轩教授 按国际惯例给“青菜头” 拉丁文命名。毛的命名是:Brassicajuncea coss var Tsatsai Mao, 拉丁文命名。毛的命名是: , 其意为“芸苔属种菜变种──青菜头 青菜头” 李的命名是: 其意为“芸苔属种菜变种 青菜头”。曾、李的命名是:Brassica juncea coss Var tnmida Tsen et lee。直到 世纪 年代中期,经农 世纪80年代中期 。直到20世纪 年代中期, 业科学工作者的科研分析,在系统地对芥菜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 业科学工作者的科研分析,在系统地对芥菜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正 式确定“青菜头”的植物学名称为“茎瘤芥” 式确定“青菜头”的植物学名称为“茎瘤芥”(Var. tnmida Tsen etlee),拉丁文命名的沿用早年曾、李教授的命名形式(缩写)。茎瘤 ),拉丁文命名的沿用早年曾、李教授的命名形式(缩写)。茎瘤 ),拉丁文命名的沿用早年曾 )。 芥在植物分类上定位为:双子叶植物纲,十字花科,芸苔属, 芥在植物分类上定位为:双子叶植物纲,十字花科,芸苔属,芥菜种叶 芥亚种,大叶芥变种的变种。 芥亚种,大叶芥变种的变种。它最初由野生芥菜经漫长的历史时期进化 而来。目前,尚无任何科学依据证实这种植物始于何时何地, 而来。目前,尚无任何科学依据证实这种植物始于何时何地,是否为涪 陵所独有,这给涪陵大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陵所独有,这给涪陵大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涪陵早市青菜头(鲜榨菜)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涪陵早市青菜头(鲜榨菜)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涪陵早市青菜头(鲜榨菜)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作者:冷容范永红胡代文刘义华林合清王旭祎张召荣来源:《长江蔬菜·学术版》2011年第09期茎瘤芥(Brassicajunceavar.tumidaTsenetLee)是芥菜的一个变种,俗称青菜头、榨菜,系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的涪陵榨菜的原料,为重庆市特别是涪陵区的特色农业资源。

目前涪陵是全国最大的榨菜产销区,其茎瘤芥常年栽培面积在80000hm2左右,主要分布在江津至云阳的10余个区县。

青菜头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不但是制作涪陵榨菜的优质原料,也是一种口味极佳的时鲜特色蔬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对绿色蔬菜的需求,加之涪陵对外交通条件的有效改善,鲜销榨菜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

鉴于此,2008年涪陵区委、区政府把发展鲜榨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大事来抓,在做大做强榨菜龙头企业的同时,大力拓展榨菜鲜销市场,提高产业附加值,力争为涪陵榨菜开辟一条发展新路。

依据涪陵的生态气候条件,自2006年开始了早市青菜头栽培技术的系统研究,于2008年6月总结了《涪陵早市青菜头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经连续3a累计1400hm2的生产试验验证,该技术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1地块选择根据涪陵特殊的生态气候条件,应选择海拔600~800m,排灌、交通方便,土壤为壤土、砂壤土并富含有机质的地区栽培早市青菜头。

海拔较低地区(600m以下),播种时气温较高,榨菜苗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极易先期抽薹;而海拔较高地区(800m),苗期云雾少、光照强且时间长,也容易导致先期抽薹。

2品种选择优良品种是涪陵鲜榨菜早熟高产栽培的基础。

选用良种可减少或避免先期抽薹现象的发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涪陵目前主要选用杂交种涪杂2号作为主栽品种。

3适时播种,培育壮苗适时播种是栽培成功的关键。

播种过早,幼苗生长速度快,苗期易遇低温春化发生先期抽薹现象;播种过迟,达不到早收的目的。

涪陵榨菜研究报告

涪陵榨菜研究报告

一、榨菜原材料—青菜头涪陵榨菜的原料是俗称青菜头,植物学名称为茎瘤芥。

川东长江流域地区是茎瘤芥栽培的原产地,种植茎瘤芥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特别是以涪陵为中心,沿长江两岸长200km,宽20km范围内的区域是种植茎瘤芥的最适区域,种植的茎瘤芥品质最优。

涪陵地区青菜头在9 月播种,10 月移栽,在涪陵地区最冷的4℃—5℃和大雾环境下生长,形成了青菜头致密的组织结构,铸就了涪陵榨菜特有的嫩脆品质。

其它地区虽有茎瘤芥的引种栽培,但是从种植的经济性和品质都不能够跟原产地相比。

目前青菜头主要分布在重庆、浙江两省,四川、湖北、江西、福建、江苏、安徽、河南等省也有栽培。

不过80%以上种植面积和产量都集中在重庆和浙江。

目前,全国青菜头种植面积约125 万亩,分布情况为:重庆75 万亩,其中涪陵区57 万亩,是国内区域性最大的榨菜种植基地;浙江30 万亩,其中余姚12 万亩;四川10 万亩,主要用作四川泡菜的配料;国内其它地区10 万亩。

榨菜原料作物青菜头产量为260 万吨,其中鲜食30 万吨,用于榨菜加工230万吨,榨菜产成品72.3 万吨。

结论:根据计算,青菜头亩产2吨,3.18吨青菜头可以生产1吨榨菜成品。

青菜头种植面积和产量直接决定了榨菜行业的产量,公司掌握的青菜头种植面积和产量决定了公司的产能空间。

公司在上市之前已经覆盖了15万亩的榨菜原材料基地,根据公司的项目规划,募投项目中还会继续建设原材料基地。

年产4万吨榨菜食品生产线项目:拟在本项目所在地及周边乡镇涪陵区江北街道办事处、百胜镇、丛林乡、清溪镇、焦石镇、罗云乡等乡镇,以“订单农业”等产业化组织模式,新建4,000公顷榨菜原料种植基地,年产青菜头12 万吨,保证本项目生产所需青菜头。

榨菜计量包装自动化改造项目:拟在涪陵区后山及榨菜次产乡镇,以“订单农业”、“榨菜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化组织模式,新建6,667 公顷榨菜原料种植基地,年产青菜头20 万吨,保证公司榨菜生产所需青菜头。

涪陵区绿色榨菜原料(青菜头)规范化生产栽培技术

涪陵区绿色榨菜原料(青菜头)规范化生产栽培技术
永安小叶 涪杂2号
3、栽培技术方面
关于栽培技术的研究, 除广大菜农在生产实践中 总结探索外,涪陵区农科 所陈材林、范永红等对茎 瘤芥栽培进行了研究.先 后提出“榨菜六改栽培技
术”、“茎瘤芥防病控害
技术”、“榨菜杂交种高 产优质栽培技术”、“榨 菜无公害栽培技术操作规 程”、“榨菜杂一代制种
技术”等.
3.水和氧气
当种子吸收达本身重量80﹪-90﹪的水份就能够发 芽.播种后若遇35℃以上高温、土壤干糙,会导致出苗缓 慢且不整齐.生长期缺水会引起瘤茎、叶片生长异常,严 重影响瘤茎的产量和质量.
播种后,苗床板结、氧气供给不足也会影响种子的 发芽和出苗.近年,据有关专家研究,在大棚栽培条件下, 于叶片或瘤茎生长期,增大 CO2浓度,能大大提高光合速 率和瘤茎的产量.
2、品种选育方面
20世纪90年代,涪陵区农科所利用芥菜型油菜不育系为不育源, 与茎瘤芥品种杂交和回交,培育出22个各具特色的茎瘤芥胞质雄 性不育系.自2000年在全国率先培育出茎瘤芥杂交种“涪杂1号” 以后,相继培育出适应不同栽培目的和抗不同病害的新品种“涪
杂2—7号”。.
涪杂1号
涪杂2号
目前大面积生产上茎瘤芥栽培的品种
制ABA的含量.
三、绿色榨菜原料(青菜头)规范化 生产栽培技术
(一)概念 绿色食品特别绿色蔬菜是指遵循农业生产
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 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安 全、优质、无污染的营养类食品。
三、绿色榨菜原料(青菜头)规范化 生产栽培技术
(二)生产基地的选择
基地附近应没有污染源,并远离医院、垃圾场和主要 交通要道(100m以上)。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GB3092-1996);垃圾和城市污染物符合国家城市 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3172-87)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 制标准(GB4284-84):灌溉水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 准(GB8321.1-87)。基地菜田要选择在排灌方便、土层 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且远离十字花科蔬菜地 的地块,并要符合土壤环境质量的规定(GB15618-1995)。

重庆土特产之涪陵榨菜

重庆土特产之涪陵榨菜

重庆土特产之涪陵榨菜重庆土特产之涪陵榨菜涪陵榨菜,因产于重庆涪陵而得名,是重庆的著名特产之一。

涪陵出产一种茎部发达、叶柄下有乳状突起的青菜头是榨菜的主要原材料。

利用青菜头等原料,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所生产的涪陵榨菜具有脆、嫩、鲜、香的独特风味,且富含有对人体十分有益的多种营养成份,能够增进食欲和易于消化,大受群众欢迎。

目前,各式品牌的涪陵榨菜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市场,并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韩国、欧美、俄罗斯、南非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涪陵民间有两句家喻户晓的俗谚:“好看不过素打扮,好吃不过咸菜饭”。

话虽不深奥,但也有解释的必要。

涪陵所称的咸菜是个集合概念,包括了各种蔬菜制作的泡菜和干腌菜,其中以青菜头制作的干腌菜即榨菜为咸菜中的上品。

咸菜都认为好吃,榨菜当然更好吃。

好吃,大概包括实惠、可口、能增进食欲,吃了肠胃舒服等意思。

对于亲自品尝过正宗涪陵榨菜的人来讲,说咸菜饭好吃,已是不争的事实,的确是经验之谈。

涪陵榨菜的实惠,在于它的货真价实,价廉物美;它的可口在于它有赏心悦目的外观形象及嫩脆鲜香的独特品味,榨菜实在是一种令人喜欢的大众食品,它给人们最终的实惠是增进身体健康,这是人人都希望的。

吃起来能增进食欲,吃了觉得舒服,意味着肠胃愿意受纳,纳而化之,使食物顺利进入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轨道,其结果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渣进大肠,水归膀胱",带来精力充沛,体魄健壮的最佳效益。

对于大病初愈或患小病而胃口不佳的人,对于经常吃鸡鸭鱼肉过多的人,以榨菜佐餐,实在是费省效宏的一种食疗。

增进食欲和易于消化,还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若更进一步看,榨菜本身就富含有对人体十分有益的多种营养成份。

营养成份基本上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对增进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尤其是美味、甜香、鲜味等小包装低盐保健型榨菜,还能起到保肝减肥的作用。

成品榨菜有开胃、下饭、醒酒、诱茶(就着榨菜喝茶)、防晕车、晕船、消炎治外伤等功效。

茎瘤芥全身都是宝,可以综合加工利用。

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

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

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规划篇第二章建筑篇第三章智能化篇第四章绿色环保篇第五章消防专篇第六章其它第一章规划篇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单位: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地址:重庆市涪陵新区人和片区项目规模:本项目用地为工业用地,用地面积690,655㎡(1035亩)1.2.设计依据业主提供的地块红线图。

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及本项目过程中的来往文件。

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

当地有关规定、规程。

1.3.规划背景根据重庆市涪陵区“涪陵榨菜发展十三.五规划”,涪陵区将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环保优先,着力推进榨菜产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按照“集中建池与基地发展、企业壮大、污染治理、园区建设”相结合的要求,实施规模化、标准化建池。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群体,提升榨菜装备水平,调整优化榨菜产品结构,提升榨菜文化软实力、提升品牌市场竞争能力。

按照“转改淘汰一批、规范提高一批、扶优壮大一批、自愿整合一批”的思路,实施集团化经营战略,将全区榨菜企业由目前的 39 家压缩至不超过 20 家。

实现涪陵榨菜企业规模化、现代化、集群化。

加快推进榨菜废水治理设施建设,彻底解决榨菜废水污染问题。

重庆市涪陵区委、区政府制订了“未来 5~10 年打造100亿榨菜集团”的战略要求,通过涪陵榨菜集团品牌、技术、渠道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榨菜产业,扩大产能,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品品质提升,提高产品附加值。

发挥行业龙头作用,抓住时机拓展产品领域,实现销售和效益的快速增长。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探索由工业化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发展。

本项目对实施涪陵榨菜集团长期发展战略具有深远意义,以此为新的起点,奠定涪陵榨菜集团新的腾飞基石。

本项目的实施,将使涪陵榨菜集团成为一艘超级航母,乘风破浪、风驰电掣、再创辉煌。

立足榨菜,打造强势品牌,做大榨菜产业,逐步整合中国佐餐开胃菜行业,收割集中其市场,成为中国佐餐开胃菜行业领导者。

重庆市涪陵区免耕连作榨菜栽培技术示范

重庆市涪陵区免耕连作榨菜栽培技术示范

起来 的泥 土将稻桩埋在 厢面上 ,让 泥土 自然风 干 、稻 选择榨 菜品种 “ 永安 小叶”进行示范 ,栽 培密度及管 桩 自然腐 熟 ,待榨菜苗 栽植的时候 ,就直接按 种植 技 理按常规进行 。
术打窝栽植 榨菜 。该 技术起到 了稻草 还 田的作 用 ,既 1 . 3 示范慨况 可 以减少 劳动力投入 ,又有利于保护性 耕作 ,减少水
技术 的推广 应用 ,不断 总结完善该项 生产技术 ,近年 平均收益为4 8 8 . 9 5 元。
来 ,笔者在 重庆市涪 陵区进 行了榨 菜免 耕连作种植 生 2 . 2 不同种植模 式产量对比
产示范。
免耕连作榨 菜栽培技术示范不 同种植模 式产量对
比见表2 。
1 示 范概 况
示范菜地统一在9 月1 3 —1 5 日播种 ,每6 6 7 m2 种植
土流 失 ,培肥地力 ,同时 ,榨菜 收获完后 ,将 榨菜叶 6 0 0 0 株左右 ,来年2 月1 9日左右收获。 留在稻 田 ,不翻挖就直 接灌水整 田种植水稻 ,大春 的
水稻生产基 本上可 以不施 肥 ,就 可以获 得高产 ,这样
榨 菜免 耕 连作栽 培 技术 就 是 在每 年 的 8 —9 月 水 3 0 0 m,土质为壤土 ,肥力 中等 ,交通方便。
稻收获 后 ,不翻挖稻 田,按厢 宽 1 5 0 ~2 0 0 c m、沟深 1 . 2 示范设计 2 0 ~3 0 c m起厢 ,长 度不论 ,直接理 沟排水 ,用理 沟 在 土壤 肥力基本一致和栽培管 理相 同的情况 下,
பைடு நூலகம்
免耕连作榨 菜栽培技术示范不 同种植模 式施 肥情
况见表3 。
3 9
刘远模 :重庆市涪陵区免耕连作榨菜栽培技术示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涪陵自然环境种植榨菜
涪陵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四周环绕着群山峻岭和蜿蜒的长江。

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榨菜的种植。

首先,涪陵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8-19之间。

降水充沛,年降水量达1100-1200毫米。

这样的适宜气候条件对榨菜生长非常有利。

榨菜是一种喜温植物,对温度要求较高。

在涪陵的气候条件下,榨菜的生长期可以延长,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其次,涪陵地区地势起伏,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长江、涪江交汇于此,在河道两岸形成了一片广阔的平原。

水域面积广阔,水土肥沃,种植榨菜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保障。

榨菜对水的要求较高,河水可以为榨菜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有利于榨菜的生长和发育。

另外,涪陵土地肥沃,土层深厚。

涪陵平原是起伏的河谷平原,堆积了大量的泥沙和有机质。

这样的土壤条件对榨菜的生长非常有利。

榨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土壤肥沃可以保障榨菜的生长和发育。

另外,由于土壤深厚,还可以为榨菜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使得榨菜的根系能够充分发育,吸收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此外,涪陵的自然环境还有利于榨菜的有机种植。

涪陵地区农业发展较为迅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涪陵榨菜种植采用无公害、绿色、有机的种植
方式,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非常小。

同时,涪陵地区还推广了农业生产工艺技术,提高了榨菜种植的效益和品质,保证了榨菜的安全和营养。

综上所述,涪陵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榨菜的种植。

其气候条件温和湿润,水资源充沛,土壤肥沃,为榨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在这样的环境下,涪陵的农民经过多年的种植实践和技术创新,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应当地环境的科学种植方式,提高了榨菜的产量和品质,使得涪陵的榨菜越来越受欢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