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上生物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第2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参考教案1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复习提要及学案(新版)苏科版

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第1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1、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
2、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片的表皮可看到有成对的半月形保卫细胞,以及保卫细胞间隙所形成的气孔。
气孔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门户”。
植物吸水时,气孔张开,水分散失;植物失水时,气孔闭合。
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强度。
3、蒸腾作用意义:①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②能吸收更多的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③蒸腾作用使水分从叶表面大量散失,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
4、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送入大气,然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些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流入海洋湖泊,还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经蒸腾作用再返回大气。
第2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5、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场所),利用光能(条件),用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产物)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6、呼吸作用的公式: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水+能量。
条件:有光无光都进行;场所:线粒体;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7、二氧化碳的鉴定: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的鉴定:能助燃,使带火星的木条重新燃烧。
8、碳—氧平衡:生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都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绿色植物制造的氧气是地球大气中氧气的根本来源。
因此,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燃料燃烧第3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9、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如:草原、森林、农田、湿地等都是常见的生态系统。
10、生态系统包括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有生命的生物因素以及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非生物因素,如水、温度、阳光、空光等。
八年级生物上册 18_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学案(新版)苏科版

第2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节的探究活动。
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重要意义,自觉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难点】1、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2、独立设计完成本节的探究活动。
【知识梳理】1、光合作用吸收、放出。
2、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有机物+()()3、生物通过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通过将有机物分解,细菌等微生物;通过作用将动植物尸体及腐烂物质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
如此生生不息,构成了大气中的的循环,维持了生态系统中的碳氧平衡。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作用)()作用()作用、()【课堂检测】1、当你和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蒸滕作用和运输作用2、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知识回答:(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b是。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B是。
(3)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提供了,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平衡(4)b作用的意义是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
3、下图是某同学没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1)此组实验装置能构成对照实验的是。
(2)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甲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3)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4、据下图回答(1)装置B内的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可进行作用。
(2)把D处夹紧、E处打开,当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C瓶的气体能使带小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这时植物产生的气体是。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8.2 绿色植物和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课件(共27张PPT)

积极参加绿化活动,对学校 或社区的绿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参加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 活动。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使 人与自然和谐地可持续发展。
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大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平衡。
1.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保持相对稳定是( A )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呼吸作用的结果
碳—氧的产生
产生氧气的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1)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2)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化石燃料的燃烧
小结:生态系统的碳—氧平衡
植物的光合作用
水+二氧化碳
有机物+氧气
生物的呼吸作用、燃烧等
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构成了大气中的氧 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 碳—氧平衡。
(2)在水族箱中常常可以看到除了有鱼还有水 草、电灯等,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制造氧气, 远远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 氧的需要,多余的氧以气体 形式排放到大气中,为生物 圈中的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提 供氧气。
1.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利用氧 气将有机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大气。 2.细菌等微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的尸体等物质分 解,产生二氧化碳也进入大气。 3.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深埋在地 下变成石油和煤,被人们开采 出来后,作为燃料通过燃烧把 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
你忘了吧; 这个八字咱没忘,坚持反对要记心上。 坚持的 内容整 八条,反 对的内 容也一 样,不 说
大家也知道,这里就不一一表。 说完八字再说七,分析评议有个七;这七 不是一 般节, 是阶段 共分七 环节;征 求意见 要 谈心,党性分析要开会,支委评议要反馈 ,通报 评议要 针对;开 大会、 齐动员, 上下联 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二)

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题号 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1.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这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A .吸收氧气,产生有机物B .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C .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有机物D .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2.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
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
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质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B .绿色植物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C .绿色植物能够提高大气温度,增加降水量D .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3.下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所处的状态,由此可知该叶片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A .仅有光合作用B .仅有呼吸作用C .仅有蒸腾作用D .以上三者都有4.当你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
这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哪些作用提高了空气的质量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 .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C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 .茂盛的林木遮挡了强烈的阳光5.人们在清晨刚进入种植蔬菜的密闭温室大棚内,会感到气闷。
主要原因是A. 蔬菜的呼吸作用使温度降低B. 蔬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C. 蔬菜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氧气D. 人体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6.炎热夏季的中午,阳光过强导致部分气孔关闭,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原因是A 、多余的水分无法散失B 、水分无法运输C 、吸收不到氧气D 、吸收不到二氧化碳7.右图为探究光合作用某一产物的实验装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此实验在有光或无光下都可进行B .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C. 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氧气D. 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有机物8.下右图为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其实验目的是A .验证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B. 验证氧气是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 C .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黑色塑料袋① ②③D .验证二氧化碳是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9.下列对绿色植物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B. 水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C.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10.右图中的①、②、③表示李树生活中进行的部分生理过程,X 表示③过程散失的某种气体。
(新)苏科版生物八上《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公开课(教案)

第17章生态系统的稳定知识结构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绿色植物与植物的蒸腾作用生物圈中的观察叶表皮的气孔水循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来源:高考学习生态系统绿色植物与光合作用吸收二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生物圈中的氧化碳、放出氧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碳—氧平衡气体大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平衡的稳定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分析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自我调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资料分析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意义内容简介本章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根本功能单位,在通常情况下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
稳态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
生态系统的稳态是通过自我调节的过程来实现的。
在学生对生态系统、生物圈、食物链、食物以及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有一定了解的根底上,再从“生物与环境〞高度来学习这局部内容,既落实了《课标》的要求,又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开展规律。
本章教材分三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生物之一。
因此,本章特别重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生存开展的关系。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几大主要作用是:作为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为各种生物构建身体和进行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对于前者,学生已在相关章节中学过,本章的一、二两节完成后两者的教学,使学生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几大主要作用有了较完整的认识。
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爱绿护绿的美好情感,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绿化活动。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超出一定的限度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自然恢复或局部恢复,有时则完全不能恢复。
为了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生态系统,保持这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是人类生存和开展的根底。
第18章-第二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循环

平罗七中教案
达标测评
1.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
2.当踏入山林时,会感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茂盛的林木遮住了大部分太阳光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特点的是()A.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B.利用光提供的能量C.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D.合成淀粉等有机物4.18世纪,某科学家在探究绿色植物
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装置、材料、操作方法如下图。
实验结果:甲玻璃罩内的蜡烛很快熄
灭,乙玻璃罩内的蜡烛能持续地燃烧。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探究实验的基本要求看,实验中的变量是。
(2)科学家设计该实验所提出的探究的问题应是。
(3)实验结果说明了。
八年级生物上册 18_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学案(新版)苏科版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 作用 ) ( )作用( )作用、( ) 第2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节的探究活动。
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重要意义,自觉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难点】1、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2、独立设计完成本节的探究活动。
【知识梳理】1、光合作用吸收 、放出 。
2、光合作用的公式( )二氧化碳+( ) 有机物+( )( )3、生物通过 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通过 将有机物分解,细菌等微生物;通过作用将动植物尸体及腐烂物质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
如此生生不息,构成了大气中的 的循环,维持了生态系统中的碳氧平衡。
【课堂检测】1、当你和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蒸滕作用和运输作用2、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知识回答:(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b是。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B是。
(3)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提供了,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平衡(4)b作用的意义是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
3、下图是某同学没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1)此组实验装置能构成对照实验的是。
(2)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甲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3)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4、据下图回答(1)装置B内的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可进行作用。
(2)把D处夹紧、E处打开,当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C瓶的气体能使带小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这时植物产生的气体是。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知识点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8 章生态系统的稳定知识
点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为大家整理了生态系统的稳定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水在植物体内作用很大,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有利于光合作用,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会影响植物的分布,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想要学习更多知识点一定要点击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苏科版初二生物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点
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普利斯特利实验
结果:
①蜡烛的燃烧和鼠的呼吸都需要氧气;
②绿色植物在阳光照射下能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③植物在黑暗的环境中不仅不能释放氧,还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
所以,普利斯特利在深夜无光时做这个实验会失败。
检验氧气的方法:用点燃的火星在有氧时能继续燃烧,在无氧时熄灭。
想要学习更多知识点一定要点击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苏科版初二生物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回顾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说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变化过程。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意作用。
2.能力目标
(1)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节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重要意义,自觉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通过参加绿化校园或社区活动,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1.教学重点:运用实验设计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节的探究活动。
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意作用。
2.教学难点:独立设计并完成本节的探究活动。
三、课前准备
1.教师与学生共同准备“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学生实验。
课前布置学生设计“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的实验方法,准备课上交流。
2.教师准备有关课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出示图片
请学生看图说话,由此引出“温室效应”,并提出下列思考题: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哪一种?它是怎么产生的?有没有什么途径可以减少这种气体?
新课讲授
【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其中1、2两步,课前教师与学生一起准备,第3步课上学生分组完成。
)
1)取甲、乙、丙三只塑料袋,在甲、乙内装入新鲜菠菜,丙内不放。
通过导管向各个袋内深吐气,使袋内含有大量二氧化碳。
扎紧袋口。
2)将甲袋放在黑暗处,乙、丙放在光照下。
3)将甲、乙、丙三只塑料袋内气体分别通入三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观察、记录石灰水的变化,分析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步骤1)、2)思考:
本实验中有几个变量?在各组中分别是什么情况?
复习对照实验的概念,帮助学生弄清甲、乙是一组对照实验,说明光照的作用;乙、丙是另一组对照实验,说明植物的作用。
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步骤3),记录现象,并分析实验结果:
由此得出结论: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作原料。
进一步提出问题: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是什么气体?你能否设计实验证明。
【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
(布置学生课下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课上进行交流。
具体要求如下)
提示:
1)氧气能够助燃,可以用带余烬的卫生香或木条复燃的方法进行实验。
2)小动物离开氧气就会窒息死亡。
要求:
「活动目标」
检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材料器具」
「方法步骤」
「实验记录」
【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介绍该探究实验的一种方法:
「材料器具」
金鱼藻、大烧杯、短颈漏斗、试管、卫生香、火柴、清水。
「方法步骤」(如下图示)
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
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个短颈漏斗,漏斗颈上套一根灌满清水的玻璃管,玻璃管的另一端用橡皮塞塞住。
把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
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金鱼藻表面有小气泡放出。
待玻璃管内的液
面降低到烧杯液面以下时打开玻璃管的塞子,迅速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插进管内,观察现象,发现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释放气体的是氧气。
总结光合作用反应式:
思考:
1)在室内,特别是在卧室里摆放植物好不好?为什么?
2)在水族箱中常常可以看到除了有鱼还有水草、电灯等,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出示图片请学生补充完整。
总结: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判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简单的逆反映。
”是否正确?为什么?
【DIY:参与绿化校园或社区活动】
建议同学们组织起来参加当地的绿化活动,可以对学校绿化或社区绿化提出合理化建议,也可以参加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活动。
还可以尝试绿化设
计,如利用软件进行绿化设计。
五、教后反思
1.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现象、感知生命的特征,体验生命的历程,感悟生命的意义,反思生命的价值,从而达到珍爱生命、欣赏生命、保护生命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本课的重难点就落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关系上,通过两课时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珍爱绿色生命、保护绿色生命的目的。
2.探究活动则通过学生的动手探究,来达到了解生命现象的过程,但是了解生命现象只是表象,教师更应该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进行探讨、交流,提出自己的设想,以达到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的目的,这也更能符合“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