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晏子使楚》
小学语文教案:《晏子使楚》

小学语文教案:《晏子使楚》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晏子使楚》。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外交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学习晏子的聪明才智和为国家利益着想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晏子使楚》。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外交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寓言,领会晏子的外交智慧。
2.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晏子使楚》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晏子的背景和成就,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听说过晏子吗?对他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晏子使楚》,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3. 合作学习(1)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外交技巧。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通过举例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寓言,领会晏子的外交智慧。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晏子的聪明才智和为国家利益着想的精神。
(2)学生分享自己从课文中学到的道理和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外交技巧。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巩固知识点。
(2)家长协助学生检查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晏子使楚》。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晏子使楚》,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晏子的背景和故事。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晏子使楚》。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词典查找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探究学习:(1)学生通过课文的细节,分析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晏子使楚的情景,进行表达和讨论。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晏子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反思。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2. 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含义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讨论中的表现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法进行反思,是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是否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
3. 教师对教学评价进行反思,是否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晏子使楚》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晏子的生平、使楚的历史背景等。
最新-小学语文晏子使楚教案(优秀7篇)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小学语文晏子使楚教案篇一【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了解晏子1、揭题:板书:晏子同学们,你们了解晏子吗?(学生回答)晏子的真名叫晏婴,那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学生猜测)想:古时候,哪些人的称呼中有子?(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孔子、老子、孟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呢?小结:孔子、孟子等都是古代的大学问家,晏婴为什么也称晏子呢?他肯定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
(板书:使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同时也让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交流。
)2、导言:《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课件:春秋形势图)晏子受齐王的派遣只身出使楚国,为了能及时了解他出访的情况,同学们,想不想当一回齐国的小记者,随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怎样才算一个优秀的小记者呢?(耳聪、目明、嘴勤、手快。
)二、初读感知,走近晏子现在我们就出发,跟随晏子出使楚国。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提供初读要求:⑴ 动口、动手,用心朗读。
⑴ 初步知道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2、适当检查、交流。
三、潜心体悟,研读晏子1、大家跟随晏子左右,他哪方面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你听出哪些话中有话的?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小组交流:你听出了什么话外音?怎么听出来的?小组合作学习,课件提示:⑴ 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⑴ 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⑴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怎样?(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学习的功效,注重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检验。
)3、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⑴ 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课件)⑴ 自由朗读这句话,⑴ (让学生自由说理)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⑴ 明确推理过程:① 推理性填空:只有访问狗国才钻狗洞,现在楚国要晏子钻狗洞,那么( )。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教案优秀14篇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教案优秀14篇《晏子使楚》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会认8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知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讨、点拨式教学。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查询、学习晏子的故事。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1、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
说到齐国就会让人想起一个人,他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他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
他就是“晏婴”,人们都尊称他为“晏子”。
( 说明“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比如: 孔子、孟子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晏子使楚》。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2、你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吗?3、“使”是什么意思?课题又是什么意思呢?4、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1 )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 )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找出能体现出使结果的一句话。
2、交流,引导: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出示,齐读“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板书: 尊重三、抓中心句,理解脉络1、同学们,一句话往往能告诉我们许多信息,像这句也一样,你读了以后想到了哪些信息?2、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在这之前是怎样的?在这之前,楚王。
板书: 侮辱3、指名男女同学分读这两句话,“学贵有疑”,读了以后,我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变侮辱为尊重?谁能简单来说一说?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1 )在这之前,楚王(2 )后来晏子(3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教师过渡:要想真正理解课文,咱们还得好好研究。
小学语文教案:《晏子使楚》2

小学优秀语文教案:《晏子使楚》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晏子使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成语“晏子使楚”及相关词汇。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培养阅读习惯和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友谊、忠诚、勇敢等品质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晏子使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文章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
学生能够运用成语“晏子使楚”及相关词汇进行表达。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成语“晏子使楚”的内涵和用法。
学生能够深入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
学生能够运用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和表达。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晏子使楚》文本或故事书。
相关成语卡片或黑板。
参考资料或图片。
3.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安静、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座位安排便于小组讨论和互动。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成语“晏子使楚”引起学生兴趣。
简要介绍晏子和楚国的背景知识。
4.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晏子使楚》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检验阅读理解能力。
4.3 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心理和情感变化。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口头表达。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学生自评和互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师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
5.2 评价内容学生对《晏子使楚》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成语“晏子使楚”的运用和词汇掌握情况。
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学习成语“晏子使楚”学生通过成语卡片或黑板上的书写,学习成语“晏子使楚”的写法和含义。
学生举例说明成语在句子中的运用。
6.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择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小古文晏子使楚注音版

小古文晏子使楚注音版
以下是《晏子使楚》的拼音版:
原文: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拼音版:yàn zǐ shǐ chǔ。chǔ rén yǐ yàn zǐ duǎn,chǔrén wèi xiǎo mén yú dà mén zhī cè ér yán yàn zǐ。yàn zǐ bù rù,yuē:“ shǐ gǒu guó zhě cóng gǒu mén rù,jīn chén shǐ chǔ,bù dāng cóng cǐ mén rù。” bīn zhě gēng dào,cóng dà mén rù。jiàn chǔ wáng。wáng yuē:“ qí wú rén yé?” yàn zǐ duì yuē:“ qí zhī lín zīsān bǎi lǘ,zhāng mèi chéng yīn,huī hàn chéng yǔ,bǐ jiān jì zhǒng ér zài,hé wèi wú rén?” wáng yuē:“ rán zé hé wèi shǐ yǔ?” yàn zǐ duì yuē:“ qí mìng shǐ,gè yǒu suǒ zhǔ:qí xián zhě shǐ shǐ xián zhǔ,bù xi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zhě shǐ shǐ bù xiào zhǔ。yīng zuì bù xiào,gù yí shǐ chǔ yǐ!”
小学五年级《晏子使楚》语文教案(精选5篇)

小学五年级《晏子使楚》语文教案(精选5篇)小学五年级《晏子使楚》语文教案(精选5篇)小学五年级《晏子使楚》语文教案篇11.认识本文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把故事的内容演一演。
3.了解课文的内容及叙述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请大家观看一个短篇,边看边思考:你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这部短篇讲的是《晏子使楚》的故事。
板书课题:16晏子使楚。
3.谁能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1)根据拼音,读难生字词的读音。
(2)根据课文预习的提示,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3)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以上问题。
(l)学生提出自己拿不准的字音,班上交流。
(2)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3)提出不懂的词和句,师生一起讨论交流。
三、深入学习课文,突破重难点1.默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3)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怎样?2.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
(指定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对应出示三次斗智的重点句子,并相机板书。
)4.小结:楚王仗势欺人,想显显自己国家的威风,侮辱晏子,实质是侮辱与楚国平等的齐国,晏子每次都能因势利导,逼楚王于被动地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5.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指导朗读课文。
四、理清课文叙述顺序1.学生快速测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怎么体会到的?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本文的写作顺序,小组间可以补充)。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相应的点拨并小结同时板书:五、再次观看《晏子使楚》的故事六、布置作业1.摘抄好词、好句。
小学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精选教案多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精选教案多篇晏子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当过齐国宰相。
课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时,智斗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三个小故事。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精选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楚王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晏子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2.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排演课本剧。
教学重、难点: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如何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课前准备:搜集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人物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尊严。
(出示图片)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年,有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他就是——(板书:晏子)2.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晏子的资料和故事。
3.补充板书:使楚。
让学生讲讲“使楚”的意思。
4.师:晏子出使楚国时发生了什么事呢?跟老师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一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练习读课文。
(1)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2)边读边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生接着读课文,集体评议。
3.简短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侮辱。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
在进行朗读指导前,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读。
]三、精读课文1.问: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课文中几次写到他侮辱晏子?2.师叙述:楚王是如何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如何反驳的?请大家自己研究一下课文。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想一想:在这个故事中,楚王是如何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如何反驳的?3.生汇报自学情况。
师板书:钻狗洞笑无才押齐盗。
[课文由“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小故事组成。
三个小故事的记叙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写楚王想侮辱晏子,再写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写楚王只好认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
面试说课稿《晏子使楚》,希望大家认真备考!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晏子使楚》。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晏子使楚》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1课的课文,它是是一篇《晏子春秋》里的历史故事,本文主要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仗着国势强盛侮辱晏子;而晏子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了将计就计、顺水推舟等高明的策略,一一加以反驳,维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
学习这篇文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晏子机智、敏锐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的爱国情怀。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握学生的条件是上好本节课的基础。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具备了初步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
也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
但是由于该年龄段的学生依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关键词句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所以说在理解楚王与晏子的语言方面可能还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所以对于本节课在基
本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一定要对重点的语句反复阅读、进行分析,从而得以很好的把握。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与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是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侮辱、撒谎、敝人、矩形、柑橘、淮南”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和具体故事。
过程与方法是通过反复的朗读和讨论来分析晏子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对于晏子这一敏锐特点的体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体会晏子为祖国的荣辱而作出的伟大贡献。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本课及学生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理解晏子的语言和行为体会晏子敏锐、机智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是感悟晏子的聪慧和体会燕子的爱国之情。
五、说教法和学法
那么依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同时,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自己见解。
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质疑问难,在师生合作中读懂课文,体会西部建设者的博大胸襟和无私奉献精神。
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角色朗读法来进行。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题目导入。
我会在黑板上呈现题目,并且让同学们来解释题目,通过我的提问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检验学生回家的预习情况。
第二环节: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成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通过查字典的形式来解决本节课的字词,并且重点强调易错字。
比如说:“柑橘、敝、侮辱、淮”,因为对于小学上来说字词的学习是他们学习的重点,同时也可以为之后文章的学习扫清文字障碍。
第二个步骤是梳理文章思路的一个环节,我会用一个问题来引导:“这篇文章中一共讲了几件事情,分别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中章的脉络,是再读深入体会的基础。
第三环节: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叶圣陶说:在这个环节中我不仅有传统的提问的教学方式还会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会用一个非常自由的问题来做切入点,我会问大家对文章中的哪一件事情比较感兴趣。
学生的额回答是不一样的额,让他们自由的而说出自己的想法。
其次,我会引导大家来学习第一件事情,我会问大家:“楚王
为什么让燕子钻狗洞”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原文中可以找到答案,但让同学们也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来说。
通过大家的各抒己见是可以很好地知道楚王当时对晏子的态度,为之后角色扮演增加感情的而理解。
再次,我会重点来分析晏子对于楚王做法的回应,会选择不同的学生带着感情来阅读,让他们重点体会晏子语言的而犀利与淡然。
最后,带领大家一起总结晏子的性格特点,在这一个地方,我会引导学生知道语言描写对于一个人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这一点也是这篇文章学习对于学习写作的帮助。
第四环节:有感情地朗读、谈学习后的感受。
我会设置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果你是晏子,你会怎么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而答案,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会像晏子一样做”,有的学生说:“我想我会一直等到他们打开城门”,还有些学生说:“我会要求让他们国的大王给我演示如何从这么小的门里进去。
”
第五环节:迁移拓展。
在这里我会先播放有关晏子使楚的视屏加深大家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机智、敏锐的人的小故事。
第六环节:作业小结。
我会让大家搜集《晏子春秋》里的小故事在下节课上课之前和大家一起分享。
七、说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