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结构是大脑半球的外囊?A. 胼胝体B. 外囊C. 豆状核D. 内囊答案:B2. 关于脊髓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脊髓呈圆柱状B. 脊髓有4个节段C. 脊髓的中央有灰质,周围有白质D. 脊髓的功能仅限于反射答案:C3. 下列哪个神经核团位于中脑?A. 动眼神经核B. 疑核C. 红核D. 前庭核答案:A4. 下列哪个结构是脑神经的共同起始点?A. 延髓B. 桥脑C. 脑干D. 小脑答案:A5. 下列哪个结构是神经元细胞体主要集中的部位?A. 神经节B. 神经纤维C. 神经中枢D. 神经末梢答案:C二、填空题1. 大脑皮层分为四个叶:额叶、______、顶叶、枕叶。
答案:颞叶2. 脑神经共______根,其中十二对脑神经分别是:嗅神经、视神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3. 脊神经共______根,分布在躯干、______和四肢。
答案:31;头部4. 下列哪种纤维束位于大脑纵裂的下方,连接大脑半球与脑干?答案:大脑脚5. 下列哪种纤维束主要传导运动神经冲动?答案:锥体束三、简答题1. 请简述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
答案: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具有感觉、运动、语言、思维等高级神经功能。
2. 请简述脊髓的功能。
答案: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3. 请简述脑神经的分布特点。
答案:脑神经根据其分布和功能分为嗅神经、视神经、前庭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等,分别分布于头部、躯干和四肢。
4. 请简述神经元的结构。
答案: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主要集中在大脑皮层和脑干等处的神经中枢,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主要负责接收刺激,轴突主要负责传导神经冲动。
神经系统解剖学习题

精品文档神经系统练习题(2)一、单选题:1.支配腮腺分泌的神经为()A.面神经B.三叉神经C.舌咽神经D.迷走神经E.舌下神经2.瞳孔散大由于损伤了()A.眼神经B.视神经C.动眼神经D.交感神经E.滑车神经3.大脑中央前回中部的血供来自()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D.基底动脉E.椎动脉4.大脑后动脉起自()A.颈内动脉B.基底动脉C.椎动脉D.大脑前动脉E.大脑中动脉5.内囊膝通过的纤维有()A.皮质脊髓柬B.皮质核束C.丘脑皮质束D.视辐射E.听辐射6.蛛网膜下腔位于()A.硬脊膜与骨膜之间B.蛛网膜与硬脊膜之间C.软脊膜与蛛网膜之间D.硬脊膜与软脊膜之间E.脑室内7.内侧丘系传导()A.痛温觉B.浅感觉和精细的触觉C.本体感觉和精细的触觉D.本体感觉和粗触觉E.味觉8.病人的瞳孔向内斜视是损伤了()A.动眼神经B.滑车神经C.展神经D.眼神经E.视神经9.支配股四头肌的神经为()A.坐骨神经B.闭孔神经C.股神经D.腓总神经E.胫神经二、填空题: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和_____两部分,它们分别位于_____和_____内。
2、脊神经共_____对。
每对脊神经都借_____和_____与脊髓相连,前根属_____性,后根属_____性。
3*、动眼神经中的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除了_____和_____以外的所有眼球外肌,当此神经损伤时,表现为:瞳孔转向_____,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_____,瞳孔口径_____。
4、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纤维成分,而内脏运动神经则有_____和_____两种纤维成分。
5.神经系统可分为和,前者包括和,后者包括、和。
6、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_____节段,其胞体位于脊髓的_____;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的胞体则位于脑干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核内及骶髓_____节的_____核内。
7、脊髓依其位置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五部分。
人体解剖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练习题及答案资料讲解

人体解剖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隔神经发自,经肺根,行于和之间。
运动纤维分布于,感觉纤维分布于。
2.脊神经共有对,其中 __最多,共有对。
3.股神经发自,其终支为,分布于。
4.经眶上裂入眶的脑神经有、、和。
5.前庭蜗神经是第对脑神经,传导和。
6.迷走神经含有、、和 4种纤维成分。
7.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副交高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
8.脊神经由和在处合成。
9.桡神经发自臂丛,肌支支配、和。
10.臂丛分支中有一段紧贴骨面行走的神经是、和。
11.内囊位于、和之间。
12.反射弧由、、、和组成。
13.与舌的感觉有关的脑神经核是和,其中管理和;核管理。
14.与迷走神经有关的脑神经核是、、和4个核团。
15.在橄榄的背侧,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脑神经有、和。
16.间脑位于和之间,由、、、和__5部分组成。
17.基底核包括、、和 4个核。
18.大脑半球上的中央前回及旁中央小叶前部是中枢;中央后回及旁中央小叶后部是中枢;距状沟两侧的大脑皮质是中枢;颞横回是中枢。
19.左侧视束损伤,可致左眼和右眼视野偏盲。
20.在大脑动脉环中,右交通动脉连接动脉和。
二、判断改错题1.所有脊神经前支均先聚集成神经丛,再由丛分支支配相应器官。
2.腰丛由腰1~5腰神经前支在腰大肌深面互相交织组成。
3.手肌由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共同支配。
4.面神经含3种纤维成分,其中内脏运动纤维支配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5.脑神经是指附着于脑干的周围神经。
6.当滑车神经受损时,可引起眼外斜视,瞳孔转向外下方。
7.胫神经受损时足不能背屈,下垂呈现“马蹄内翻足”。
8.仅含感觉性纤维的脑神经是嗅神经、视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9.上泌涎核与腮腺、下颌下腺及舌下腺的分泌有关。
10.面神经丘的深面有面神经和展神经的纤维通过。
11.视上核是下丘脑内的重要核团之一,发出视上垂体束到神经垂体,参与神经内分泌活动。
12.在大脑外侧面,中央沟、颞叶、枕叶之间的区域为顶叶。
系统解剖复习习题-----神经系统(中文)

网络练习题(神经系统部分)杨新文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神经系统的的描述哪一项就是正确的?A、脊髓表面的灰质称皮质。
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与脑神经。
C、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髓与脊神经。
D、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在中枢聚集,称神经节。
E、按部位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
2、成人脊髓下端平齐A、第1腰椎体下缘B、第2腰椎体下缘C、第3腰椎体下缘D、第1骶椎体下缘E、第2骶椎体下缘3、脊髓第6颈节段平对A、第4颈椎体B、第5颈椎体C、第6颈椎体D、第7颈椎体E、第8颈椎体4、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胞体或轴突受损伤时,它所支配的骨骼肌失去随意运动,表现为A、不能完成反射活动B、肌张力增高C、不出现肌萎缩D、属痉孪性瘫痪E、伴有痛温觉消失5、关于楔束的描述正确的就是A、位于脊髓后索全长B、主要传导下肢的深感觉与精细触觉C 、在脊髓后索中位于薄束的内侧D、属第二级感觉纤维E、起于中胸部T4以上的脊神经节细胞6、脊髓空洞症(即脊髓中心部位产生空洞)临床表现为A、引起双侧相应部位痛温觉消失C、引起双侧损伤部位以下痛温觉消失D、引起双侧损伤部位以下运动障碍E、引起双侧损伤部位以下痛温觉消失与运动障碍7、唯一自脑干背面出脑的脑神经就是A、动眼神经B、滑车神经C、三叉神经D、展神经E、面神经8、下列哪个核团发出舌咽神经的一般内脏运动纤维?A、上泌涎核B、下泌涎核C、疑核D、孤束核E、楔束核9、支配瞳孔括约肌与睫状肌的节前纤维起于A、动眼神经核B、动眼神经副核C、滑车神经核D、展神经核E、面神经核10、关于原裂的叙述正确的就是A、将小脑分成叶片的浅沟B、绒球小结叶与小脑半球之间的沟C、绒球小结叶与小脑后叶之间的沟D、小脑前叶与小脑后叶的分界E、小脑下面前1/3与后2/3交界处的横行深沟11、关于丘脑的描述错误的就是A、背侧面的外缘处有前后走向的丘脑髓纹B、内侧面参与构成第三脑室的旁壁C、以下丘脑沟与下丘脑分界D、外邻端脑的内囊E、后下方邻接内侧膝状体12、下列核团中哪个属后丘脑?A、枕C、腹后外侧核D、外侧膝状体E、后外侧核13、关于大脑半球外形的叙述正确的就是A、左右大脑半球由大脑纵裂将其完全分隔开B、大脑半球内侧面距状沟与枕前切迹之间为楔叶C、岛叶藏于外侧沟的深部D、海马与齿状回属于海马旁回E、角回包绕外侧沟后端14、新纹状体就是指A、尾状核B、豆状核C、尾状核与豆状核D、尾状核与壳E、尾状核与苍白球15、运动性语言中枢(Broca区)位于A、额上回后部B、额中回后部C、额下回后部D、颞上回后部E、角回16、内囊位于A、豆状核、尾状核与纹状体之间B、豆状核、尾状核与壳之间C、豆状核、尾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D、豆状核、背侧丘脑与纹状体之间E、尾状核、背侧丘脑与纹状体之间17、右侧内囊出血可出现A、右侧肢体痉孪性瘫痪B、右侧肢体弛缓性瘫痪C、左侧肢体痉孪性瘫痪D、左侧肢体弛缓性瘫痪E、左侧肢体同时出现痉孪性瘫痪与弛缓性瘫痪18、下列哪个不经过内囊后肢?A、丘脑中央辐射E、皮质红核束19、关于脊神经的描述哪项就是正确的?A、由前支与后支共同合成脊神经干B、除胸2至胸11神经前支外,其余各脊神经前支均参与组成丛C、后根只含躯体感觉纤维D、前根只含躯体运动纤维E、各对脊神经均借灰、白交通支与交感干相连20、关于颈丛的描述哪项就是正确的?A、由全部颈神经前支组成B、位于胸锁乳突肌的浅面C、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D、膈神经就是颈丛惟一的肌支E、通过颈横神经支配颈前部肌21、穿喙肱肌的神经就是A、尺神经B、腋神经C、正中神经D、桡神经E、肌皮神经22、紧贴肱骨干走行的神经就是A、腋神经B、正中神经C、尺神经D、桡神经E、肌皮神经23、哪一神经损伤后会出现"翼状肩"?A、腋神经B、胸背神经C、胸长神经D、肩胛上神经E、肩胛下神经24、穿四边孔的神经就是A、肩胛背神经E、胸背神经25、关于胸神经前支的描述哪项就是正确的?A、均不参加神经丛的组成B、均走行于相邻肋骨之间故称肋间神经C、第10肋间神经皮支分布于脐平面皮肤D、第12肋间神经皮支分布于耻骨联合平面的皮肤E、肋间神经的肌支都支配肋间肌26、关于隐神经的描述哪一项就是错误的?A、就是股神经的分支B、就是股神经最长的皮神经C、与小隐静脉伴行D、有分支至小腿内侧面皮肤E、有分支至足内侧缘皮肤27、关于坐骨神经的描述哪项就是错误的?A、发自骶丛B、就是全身最大的神经C、经臀大肌深面至大腿后面D、穿梨状肌上孔出骨盆E、发分支支配大腿后群肌28、视神经A、由感光细胞的突起组成B、传导眼球的一般躯体感觉C、经眶上裂入眶D、连于端脑E、传导特殊躯体感觉29、动眼神经A、含有运动与感觉两种纤维成分B、只含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的运动性脑神经C、含副交感节前纤维D、含副交感节后纤维E、含特殊内脏运动纤维30、病人瞳孔不能转向下外方就是何神经受损?A、动眼神经E、鼻睫神经31、穿经眶上裂的结构就是A、视神经B、面神经C、展神经D、眼动脉E、上颌神经32、面神经管理A、面部皮肤感觉B、舌前2/3粘膜痛、温觉C、咀嚼肌的运动D、腮腺的分泌活动E、下颌下腺的分泌活动33、支配腮腺活动的神经就是A、上颌神经B、面神经C、舌咽神经D、耳颞神经E、迷走神经34、右侧舌下神经损伤可导致A、右侧半舌粘膜感觉丧失B、右侧半舌肌痉孪性瘫痪C、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D、右侧半舌味觉障碍E、左侧半舌肌萎缩35、属于交感神经节的就是A、心神经节B、睫状神经节C、耳神经节D、膝神经节E、星状神经节36、传导躯干、四肢深感觉的传导通路交叉部位在A、白质前连合C、内侧丘系交叉D、被盖背侧交叉E、被盖腹侧交叉37、躯干、四肢浅感觉的传导通路A、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后角B、第二级纤维在延髓中央灰质腹侧交叉C、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后角D、第三级纤维经内囊前肢E、第三级纤维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38、头面部浅感觉的传导通路A、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B、三叉神经脊束就是第二级纤维C、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运动核D、第三级纤维经丘脑中央辐射E、第三级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中、上部与中央旁小叶后部39、瞳孔对光反射通路A、一侧动眼神经损伤,光照患侧眼球时,双侧瞳孔均不能缩小B、一侧动眼神经受损时,光照健侧眼球时,可引起双侧瞳孔缩小C、一侧视束受损时,光照健侧眼球时,患侧瞳孔不能缩小D、一侧视神经受损时,光照健侧眼球时,可引起双侧瞳孔缩小E一侧视神经受损时,光照健侧眼球时,可引起单侧瞳孔缩小40、关于锥体系中皮质脊髓束的叙述不正确的就是A、躯干肌接受双侧皮质脊髓束的支配B、在锥体下端约75%~90%的纤维交叉C、皮质脊髓前束只达脊髓上胸节段D、皮质脊髓前束含少量不交叉越边纤维E、在脊髓内损伤皮质脊髓侧束后引起同侧肢体弛缓性瘫痪,反射消失41、关于硬膜外隙的说法错误的就是A、有脊神经根通过B、呈负压状态C、与颅内相通D、内含静脉丛E、与脑脊液循环无关42、关于小脑幕的描述错误的就是A、后缘处有直窦C、前缘游离凹陷形成小脑幕切迹,围绕中脑D、当小脑幕以上的脑部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可形成小脑幕切迹疝,压迫动眼神经与大脑脚E、属硬脑膜形成的结构43、颈内动脉通过海绵窦的A、内侧壁B、外侧壁C、外侧D、窦内E、窦上面44、患垂体瘤时,首先压迫侧方的哪条神经?A、上颌神经B、下颌神经C、面神经D、展神经E、三叉神经45、与颈内静脉直接延续的硬脑膜窦就是A、横窦B、乙状窦C、岩上窦D、直窦E、海绵窦46、关于蛛网膜下隙的描述,何者就是错误的?A、与第四脑室相通B、脑与脊髓的蛛网膜下隙相通C 、小脑延髓池属蛛网膜下隙的一部分D、其内循环着脑脊液E、有脊神经通过47、临床上进行腰穿就是将针头刺入A、硬膜外隙B、硬膜下隙C、蛛网膜下隙D、马尾E、硬脑膜窦48、下列动脉哪一个不就是颈内动脉的分支?A、大脑前动脉C、大脑后动脉D、后交通动脉E、脉络丛前动脉49、下列哪一动脉不参与形成大脑动脉环?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D、颈内动脉E、前交通动脉50、脑脊液产生的部位就是A、上矢状窦B、蛛网膜粒C、脉络组织D、脉络丛E、蛛网膜下隙二、多项选择题1、脊髓前角损伤A、表现为所支配的骨骼肌为弛缓性瘫痪B、出现病理反射C、肌张力降低D、有肌萎缩E、伤及上运动神经元2、属躯体运动性的脑神经核有A、动眼神经核B、滑车神经核C、孤束核D、舌下神经核E、展神经核3、小脑A、由两侧膨大的小脑半球与中间缩窄的小脑蚓构成B、前下方可借三对小脑脚与脑干相连接C、古小脑接受前庭神经核及前庭神经的纤维,调整与维持机体的平衡D、旧小脑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信息,调整骨骼肌的张力,维持姿势的平衡E、新小脑的出现与大脑皮质的高度发展有关,主要协调骨骼肌的精细,灵巧运动4、在背侧丘脑内,属于特异性的中继核团有A、腹内侧核B、腹前核C、丘脑前核D、腹外侧核E、腹后核5、关于第一躯体运动中枢的描述,正确的就是A、中央旁小叶前部损伤后可致对侧上肢硬瘫C、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但与联合运动有关的肌肉除外)D、各部位在皮质代表区的大小与所支配对象的形体大小无关,而与机能的复杂程度一致E、身体各部在该区的投影宛如倒置的人形(但头部本身就是正的)6、关于胸腹壁皮肤神经支配的节段性的描述哪些正确?A、胸2相当胸骨角平面B、胸6相当剑突平面C、胸8相当肋弓平面D、胸10相当脐平面E、胸12相当耻骨联合上缘平面7、与舌的感觉有关的神经就是A、下颌神经的舌神经B、舌下神经的舌支C、面神经的鼓索D、舌咽神经的舌支E、迷走神经的咽支8、颅部的副交感神经节有哪些?A、腹腔神经节B、睫状神经节C、耳神经节D、下颌下神经节E、翼腭神经节9、一侧面神经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时A、病灶侧所有面肌瘫痪B、额部横纹消失C、不能闭眼D、口角下垂E、鼻唇沟消失10、脑供血的来源有A、椎动脉B、颈外动脉C、颈内动脉D、舌动脉E、面动脉三、填空题1、神经系统可分为与 ,前者包括与 ,后者包括、与。
生理学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一填空题1.神经系统主要由①和②两种细胞构成。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①、②、③、和④等特征。
神经纤维对其所支配的组织有⑤和⑥两方面作用。
反过来,神经所支配的组织也能产生支持神经元的⑦。
3.神经元按其机能的不同可分为①、②和③三种。
4.化学性突触通常由①、②和③三部分组成。
根据神经元轴突接触部位的不同,突触可分为④、⑤和⑥三种类型。
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化学门控通道开放时,①离子内流大于②离子外流而产生的③极化型电位变化;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则是突触后膜上的④通道开放,⑤离子内流而产生的⑥极化型电位变化。
6.突触传递的特征有①、②、③、④、⑤、⑥和⑦ .7.突触的抑制可分为①和②两类。
相反,除了抑制以外,还有③易化。
8.中枢神经递质可分为①、②、③、④、⑤_______、⑥和⑦等多种类型。
9.丘脑向大脑皮层的投射可分为①投射系统和②投射系统两大类。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引起③并④发出传出神经冲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⑤。
10.内脏痛的定位①,还往往发生②痛。
11.牵张反射有①和②两种类型。
12.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有①作用和②作用。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动物的脑干,可以产生③僵直。
此僵直属于④。
13.临床上基底神经节损害的主要表现可分为①和②两大类。
14.前庭小脑的功能是① ,脊髓小脑的功能是② , 皮层小脑的功能是③ ,并与④及⑤的编制有关。
15.自主神经系统由①和和②两部分组成,其功能在于调节③肌、④肌和腺体的活动。
16.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①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②系统;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③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④系统。
17.下丘脑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能调节①、②、③、④和⑤、⑥等过程。
18.神经系统可以通过释放①,或通过②而影响免疫功能。
可见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之间有③关系。
生理学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一填空题1.神经系统主要由①和②两种细胞构成。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①、②、③、和④等特征。
神经纤维对其所支配的组织有⑤和⑥两方面作用。
反过来,神经所支配的组织也能产生支持神经元的⑦。
3.神经元按其机能的不同可分为①、②和③三种。
4.化学性突触通常由①、②和③三部分组成。
根据神经元轴突接触部位的不同,突触可分为④、⑤和⑥三种类型。
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化学门控通道开放时,①离子内流大于②离子外流而产生的③极化型电位变化;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则是突触后膜上的④通道开放,⑤离子内流而产生的⑥极化型电位变化。
6.突触传递的特征有①、②、③、④、⑤、⑥和⑦ .7.突触的抑制可分为①和②两类。
相反,除了抑制以外,还有③易化。
8.中枢神经递质可分为①、②、③、④、⑤_______、⑥和⑦等多种类型。
9.丘脑向大脑皮层的投射可分为①投射系统和②投射系统两大类。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引起③并④发出传出神经冲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⑤。
10.内脏痛的定位①,还往往发生②痛。
11.牵张反射有①和②两种类型。
12.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有①作用和②作用。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动物的脑干,可以产生③僵直。
此僵直属于④。
13.临床上基底神经节损害的主要表现可分为①和②两大类。
14.前庭小脑的功能是① ,脊髓小脑的功能是② , 皮层小脑的功能是③ ,并与④及⑤的编制有关。
15.自主神经系统由①和和②两部分组成,其功能在于调节③肌、④肌和腺体的活动。
16.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①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②系统;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③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④系统。
17.下丘脑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能调节①、②、③、④和⑤、⑥等过程。
18.神经系统可以通过释放①,或通过②而影响免疫功能。
可见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之间有③关系。
人体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练习题及答案第九章神经系统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特异性投射系统2.非特异投射系统3.牵张反射,4.肌紧张5.腱反射6.条件反射7.去大脑僵直二、填空题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突触传递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易疲劳。
3.胆碱能M型受体的阻断剂是_______________,N型受体的阻断剂是_______________;肾上腺素能α型受体的阻断剂是_______________,β型受体的阻断剂是_______________。
!4.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大脑皮质既处于_______________,又能产生_______________。
5.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完成的。
6.正常成年人的脑电图一般可以分为四种基本波形:____波、_____波、______波、______波。
正常人在安静、清醒、闭目状态时,所记录的脑电图主要是_____波。
7.第一信号系统是指对________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指对__________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
8.反射弧中最容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
9.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_______________、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_______________、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1.在化学突触传递的特征中,错误的是()'A.总和B.后放C.双向性传递D.兴奋节律的改变E.对内环境变化敏感2.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A.传入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B.中枢突触的多少"C.刺激的强弱D.感受器的敏感性E.效应器的敏感性3.交感和副交感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A.乙酰胆碱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乙酰胆碱和肾上腺素.E.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4.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婴儿的吸吮反射B.眨眼反射C.跟踺反射D.屈肌反射E.见酸梅出现唾液分泌反射5.下列哪项不是脊休克的表现()!A.血压下降B.粪尿积聚C.发汗反射消失D.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肌紧张减低或消失E.动物失去一切感觉6.下列哪项不属于牵张反射()A.肌紧张B.跟踺反射}C.膝跳反射D.条件反射E.肱三头肌反射四、问答题1.简述兴奋性突触传递与抑制性突触传递的主要不同点。
神经系统的系统解剖学-习题与答案

神经系统的系统解剖学-习题与答案问题一神经系统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答案:-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髓神经以及其分支。
问题二脑的主要分部是什么?答案:- 大脑:控制智力和感知功能。
- 小脑:负责协调运动和平衡。
- 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控制基本生理功能。
- 边缘系统:涉及情绪、学习、记忆等功能。
问题三脊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传递神经信号,负责感觉和运动的调节。
问题四外周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答案: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髓神经,以及它们的分支。
脑神经连接脑部和头部的组织,脊髓神经连接脊髓和身体其他部分的组织。
问题五简要描述一下神经系统的功能。
答案:神经系统负责接收、传递和处理信息,以及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
它参与到感知、思维、运动、情绪等方面,使人们能够与外界环境互动和适应。
问题六大脑的哪个区域负责控制视觉功能?答案:大脑的视觉皮层负责控制视觉功能。
问题七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小脑主要负责协调和控制肌肉的运动,以及平衡和姿势的调节。
问题八脑干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控制基本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和消化。
它还承载了多个神经通路,传递信息到大脑和脊髓其他部分。
问题九神经系统的主要疾病有哪些?答案:神经系统的主要疾病包括中风、帕金森病、脑震荡、多发性硬化症等。
这些疾病会对神经系统的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问题十什么是神经元?答案: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等组成,通过突触与其他神经元相连,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
.全部骶节中
.骶节中
.胸部和腰部脊髓侧角
.腰节中
.骶节中
.切断脊髓侧索,可导致切断部位以下:
.同侧随意运动丧失
.同侧随意运动及深浅感觉丧失
.同侧腱反射丧失,触觉和压觉丧失
.同侧随意运动丧失及对侧痛温觉障碍
.同侧痛温觉全部丧失
.从脑干背面出脑的神经是:
.视神经 .展神经
.动眼神经 .三叉神经
.滑车神经
.关于基底核的正确描述是:
.又称新纹状体
.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和杏仁体
.是大脑髓质中的灰质块
.包括纹状体,屏状核
.参与组成边缘系统
.第Ⅰ躯体运动区位于:
.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额中回后部
.额下回后部
.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
.左侧内囊膝部损伤可出现:
.右侧肢体瘫痪 .左侧肢体瘫痪
.伸舌偏向右侧 .口角偏向右侧
.右侧额纹消失
.手掌刀伤后拇指不能内收,可能损伤的神经是:
.正中神经返支 .尺神经浅支
.尺神经深支 .桡神经深支
.桡神经浅支
.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腰节段的中间外侧核
.节前纤维经灰质交通支终于椎旁节
.节后纤维仅分布于躯干、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
.不支配肾上腺
.以上都不是
二、名词解释
. 基底核
. 硬脑膜窦
. 蛛网膜下隙
. 蛛网膜颗粒
三、问答题
.试述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主要传导束。
.何谓边缘叶和边缘系统,其主要功能如何?
.试述脊神经的组成及纤维成分如何?
.何谓反射?反射弧包括哪几个环节?
.简述坐骨神经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
.简述(视器)眼的神经支配来源、性质、功能。
.试述管理瞳孔开大和缩小的肌肉、神经支配及来源。
.一侧视神经损伤和一侧动眼神经损伤,患眼的瞳孔对光反射表现如何?
.左食指采血时,其痛觉是怎样传到中枢的?
.试述大脑动脉环的组成及功能。
.简述脑脊髓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基底核:为位于大脑白质内的灰质团块,因靠近脑底,故称基底核。
由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构成。
.硬脑膜窦:由分开的两层硬脑膜衬以内皮细胞构成,窦壁无平滑肌,不能收缩,损伤时易形成颅内血肿,是颅内静脉回流的主要途径。
如上矢状窦和下矢状窦等。
.蛛网膜下隙:脊髓的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以及脑的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间隙称蛛网膜下隙。
内含脑脊液和血管。
.蛛网膜颗粒:脑蛛网膜在硬脑膜构成的上矢状窦附近形成许多“菜花状”突起。
突入硬脑膜窦内,称蛛网膜颗粒。
脑脊液通过这些颗粒渗入硬脑膜窦内,回流入静脉。
三、问答题
.试述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主要传导束。
答:内囊由宽厚的白质纤维板构成,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
在水平切面上,内囊呈向外开放的“”形,可分为部分:①内囊前肢: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内含额桥束和丘脑前辐射;②内囊后肢:位于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有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顶枕颞桥束、视辐射和听辐射等通过;③内囊膝:位于前、后肢汇合处,有皮质核束通过。
.何谓边缘叶和边缘系统,其主要功能如何?
答:边缘叶由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岛叶前部和颞极构成。
边缘系统由边缘叶及其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隔核、下丘脑、上丘脑、背侧丘脑前核及中脑被盖
等)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①司内脏调节、情绪反应、性活动等。
②海马与学习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试述脊神经的组成及纤维成分如何?
答:脊神经共对,每对脊神经借前根和后根与脊髓相连,前根属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二者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干,感觉和运动纤维在干中混合,因此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
根据脊神经的分布和功能,可将其组成纤维分为四类:
感觉神经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腱和关节,将浅、深感觉传入中枢。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传导内脏感觉。
运动神经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运动。
内脏运动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支配平滑肌和心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
.何谓反射?反射弧包括哪几个环节?
答: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完成反射活动的形态学基础称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简单的反射弧只包括两个神经元,而复杂的反射弧则需要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之间的中间神经元的参与。
.简述坐骨神经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
答:坐骨神经起自骶丛,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下行,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在股后区支配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胫神经分布于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小腿后面和足底皮肤。
损伤后,小腿后群肌无力,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足呈背屈外翻位,出现“钩状足”畸形。
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分布于小腿前群和外侧群、足背肌和小腿外侧、足背、趾背的皮肤。
损伤后足不能背屈,趾不能伸,足下垂且内翻,呈“马蹄内翻足”畸形。
.简述(视器)眼的神经支配来源、性质、功能。
答:视器的神经支配较多。
()视神经由视网膜的节细胞的轴突组成,()将视觉冲动传入大脑皮质,()属特殊躯体感觉性神经。
()视器的躯体感觉性神经来自三叉神经,()感受视器的痛、温、触压觉。
③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均属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眼外肌。
④由核发出的副交感纤维加入动眼神经,在睫状神经节换元后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
司瞳孔缩小功能。
⑤来自颈上节的交感神经纤维攀附颈内动脉至视器,支配瞳孔开大肌,司瞳孔开大功能。
.试述管理瞳孔开大和缩小的肌肉、神经支配及来源。
答:管理瞳孔缩小的肌是瞳孔括约肌,由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支配,此纤维起自中脑缩瞳核。
管理瞳孔开大的肌是瞳孔开大肌,由交感神经支配,此纤维发自颈上节的交感节后纤维,经颈内动脉丛及睫状神经节到达眼球。
.一侧视神经损伤和一侧动眼神经损伤,患眼的瞳孔对光反射表现如何?
答:一侧视神经损伤:患侧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
一侧动眼神经损伤:患侧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
.左食指采血时,其痛觉是怎样传到中枢的?
答:此痛觉传导的第一级神经元胞体在的脊神经节,其周围突通过脊神经后根、脊神经前支、臂丛、左正中神经分布至左食指掌侧皮肤,其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入脊髓止于第二级神经元(板层Ⅰ、ⅣⅦ)。
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纤维在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右侧侧索,加入脊髓丘脑侧束上升至第三级神经元(丘脑腹后外侧核),由此发出纤维称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至中央后回中、上部。
.试述大脑动脉环的组成及功能。
答:在脑底下方,蝶鞍上方,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周围由颈内动脉发出的左、右大脑前动脉及它们之间的前交通动脉、两侧颈内动脉末端、由两侧椎动脉合成的基底动脉发出的两侧大脑后动脉及大脑后动脉与颈内动脉之间的两侧后交通动脉所共同组成的动脉环称大脑动脉环,又称环。
此环使两侧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互相交通。
当构成此环的某一动脉血流减少或阻断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大脑动脉环使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营养供应和机能活动。
.简述脑脊髓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答:脑脊液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道,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注入蛛网膜下隙,使脑、脊髓和脑神经、脊神经根均被脑脊液浸泡。
然后,脑脊液再沿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颗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回流入血液中)。
如脑脊液循环途中发生阻塞,可导致脑积水和颅内压升高,进而使脑组织受压移位,甚至形成脑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