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精选6篇)
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精选

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精选一、教学内容《我的家乡》选自中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家乡》,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风土人情、著名景点以及家乡的特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乡,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帮助幼儿认识家乡的地理、气候、文化等特点,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
3. 培养幼儿与人合作、分享、交流的能力,发展他们的社交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风土人情、著名景点和特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体验、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家乡的特点,并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乡地图、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让幼儿初步感知家乡的美,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2. 认识家乡(10分钟)(1)教师出示家乡地图,让幼儿指一指、认一认自己家乡的位置。
(2)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风土人情等。
3. 探索家乡著名景点和特产(10分钟)(1)教师分组给幼儿发放家乡著名景点和特产的图片,让幼儿观察、交流、分享。
(2)每组选代表介绍自己组的图片,其他幼儿补充。
4. 课堂互动(10分钟)(1)教师提出关于家乡的问题,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2)开展“我心中的家乡”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家乡》2. 板书内容:家乡地理位置家乡气候特点家乡风土人情家乡著名景点家乡特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家乡。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完成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家乡的著名景点,让他们亲身感受家乡的美。
(2)开展“我是家乡小导游”活动,让幼儿介绍家乡的特产、景点等,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课堂互动的设计6.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贴合幼儿的生活实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家乡特点进行教学。
2023最新-幼儿园中班社会我的家乡教案【优秀4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我的家乡教案【优秀4篇】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幼儿园教育要注重传递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和文化传统,让孩子在成长的征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幼儿园中班社会我的家乡教案【优秀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5、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预习生字的方法。
2、复习查字典的方法。
3、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4、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5、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是我们开学后的第一课,我想先考一考你,你知道“族”是什么意思吗?⑴民族:汉族。
⑴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家族。
⑴事情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族馆⑴灭族:封建时代的一种刑法。
2、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56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民族小学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我想课前同学们一定非常认真地读了课文,下面就让你来验证一下自己学习的结果如何。
三、学习预习方法1、复习查字典的方法。
2、明确名称:音部、部首、音节3、画表格:字章节音部部首笔画组词字义四、学习生字1、部首相同的:蝴蝶:怎样记?(形声字的方法,左形右声)坪坝:山区或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
中班社会活动《我的家乡》教案

中班社会活动《我的家乡》教案中班社会活动《我的家乡》教案「篇一」设计意图我园位于著名的中国五金之镇——大新,这里密布着大大小小的五金企业,许多幼儿的家长都从事五金生产。
本次活动,围绕本镇的特色资源——五金,通过幼儿动手操作,认识几种主要的五金工具的名称及用途,通过家长的介绍、五金分布图的演示等,让幼儿了解家乡特色,知道大新是中国五金之镇,充分激发他们作为大新人的自豪之情,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1.认识几种常见的五金工具的名称及用途,知道大新是中国五金之镇。
2.能够正确使用工具,学习保护自己,发展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为家乡的五金工具遍布全国,远销海外而自豪。
活动准备1.常用的五金工具及操作材料若干。
2.有关五金销售网络图的课件。
3.中国地图,幼儿家长的照片等。
活动过程1.通过操作,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五金工具的名称及用途。
(1)介绍各种五金工具、布置幼儿要完成的任务,与幼儿共同讨论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师:今天,娃娃家来了许多客人,主人有许多准备工作来不及做,想请小朋友用工具来帮忙。
①介绍要进行的准备工作及需要使用的工具:用餐具刀切黄瓜片;用刨子刨胡萝卜丝;用钳子剪断各种颜色的铅丝,制作手工;用榔头制作凳子;用螺丝刀拧螺丝做玩具等。
②讨论使用工具时的安全事项。
如:使用刨子时手离刨子远一些;用榔头钉钉子时要借助扶钉器等。
(2)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
(3)幼儿集中讨论,介绍自己使用的工具及操作的方法、成果。
(4)教师小结:这些工具都是用各种金属制作的,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叫五金工具。
2.请家长介绍,让幼儿了解大新是中国五金之镇。
(1)展示包装盒,让幼儿了解这些五金工具都是大新镇生产的。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工具,它们都穿上了漂亮的包装衣服。
在这些包装上,老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
原来,它们都是同一个地方生产的。
你们猜猜是哪里?(出示“大新”字卡)(2)请两位在五金工具厂工作的家长介绍自己生产的一些特殊工具和生产情况。
幼儿园教案:我的家乡【通用7篇】

幼儿园教案:我的家乡【通用7篇】幼儿园《我的家乡》教案篇1设计意图:外地来的游客到了我们温州,一定都会尝尝温州的海鲜。
温州海鲜的鲜美是很有名的,我们的孩子每天吃着海鲜,但是却不知道这是沿海城市才有的特产,并且在内陆其他城市是没有,因此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了经常食用的海鲜的种类,品尝海鲜,以及其他类的海产品,强化温州特色之一——海产品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温州,产生爱温州的情感。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幻灯片或者实物,让幼儿知道温州有哪些经常食用的海鲜。
2、品尝煮好的鲜虾,让幼儿体验温州海鲜的鲜美,并回忆其他类的海产品。
3、引导幼儿步了解温州,增进热爱温州的情感。
准备:1、各种海鲜的幻灯片,螃蟹、虾等常见海鲜的实物2、煮好的鲜虾若干,其他类的海产品过程:1、依次出示螃蟹、虾等海产品的实物和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平时见过吗?吃过吗?什么味道?好吃吗?(通过讨论,引导幼儿回忆平时吃海鲜时的美味。
)它是从哪里来的?2、小结:这些东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海鲜。
海鲜只有在海旁边的城市才有,我们温州就是一个在海边的城市,我们旁边的海叫东海。
海里好吃的海鲜可多啦!3、请幼儿品尝煮好的鲜虾:“现在,要请我们小朋友来尝一尝煮好的虾了,吃完了告诉我味道怎么样?在我们的家乡温州有那么好吃海鲜,你心里有什么感受,请告诉大家?”(幼儿品尝海鲜,并且讨论)4、请幼儿说说除了这些,还吃过哪些由海里的东西做成的`东西?(幼儿自由讨论,如鱿鱼丝、鱼片、鱼胶、鱼粉、鱼籽等等)5、教师小结:这些好吃的东西,只有海边的城市才有,我们温州在东海旁边,所以在我们温州,有很好吃的海鲜,很多很多外地的游客都到我们温州来吃海鲜呢,我们温州的海鲜在全国可有名啦!6、延伸:画海鲜“请小朋友把自己吃过的温州有名的海鲜都画下来,我们送去给广告公司,为我们温州这么有名,这么好吃的海鲜做做广告,请更多的外地客人来吃吧!”幼儿园教案:我的家乡篇2活动目标:1、知道人们生活离不开水,水能为人类服务。
我的家乡中班教案优秀10篇

我的家乡中班教案优秀10篇我的家乡中班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山东快板是山东地区传统的说唱艺术,表演方式简单,就是唱词时用竹板打节奏。
幼儿对山东快板这一表演形式了解较少,缺乏经验。
本次活动将儿歌与快板有机结合,先用一段视频将幼儿带入一个说快板、有节奏的氛围,激发幼儿模仿、学说的兴趣,引导幼儿感受快板书独特的节奏的韵律,领略青岛的美丽风光,激发幼儿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1、简单了解山东快板的说唱艺术特点,感受快板独特的节奏韵律美。
2、能有节奏地朗诵快板,学习使用快板的简单方法。
3、对民间曲艺感兴趣,萌发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1、快板若干,鼓1 面,“幼儿学习材料”一(我爱家乡)。
2、活动前请幼儿欣赏山东快板表演,初步感知山东快板的说唱艺术特点。
活动建议:1、请幼儿自主阅读《我爱家乡)第22 页,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提问:家乡青岛有哪些美丽的风光和名优特产?书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如果请你来夸夸家乡,你会怎么说?2、教师完整表演快板,请幼儿欣赏,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尝试学说。
(1)教师边打快板边完整朗诵儿歌,幼儿倾听,感受快板的艺术特点。
引导幼儿讨论:这首儿歌和我们平时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小结:一边说儿歌一边打竹板,这种形式叫快板书说唱。
快板节奏干脆,韵律感强,是山东地区的传统曲艺形式。
(2)请幼儿再次欣赏快板,理解其含义。
提问:快板书中夸奖了青岛的哪些地方?是怎样夸奖的?小朋友们为什么会笑开颜?教师结合快板书内容进行小结。
(3)请幼儿学习朗通儿歌,教师使用快板进行伴奏。
3、简单介绍快板的。
相关知识,激发幼儿学习快板的兴趣。
(1)指导幼儿尝试使用快板,了解快板的名称、制作材料和外形特征。
(2)鼓励幼儿自主使用快板,探索怎样能打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3)教师敲鼓,幼儿打快板,提示幼儿打快板的节奏、速度要和教师的鼓声保持一致,引导幼儿感知快板的基本韵律。
4、师幼完整表演快板《夸夸我的家乡好》,在说唱中体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精选6篇)

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精选6篇)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精选6篇)导语: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篇1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家乡所在的城市或乡镇的名称。
2、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土特产等。
3、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做成PPT。
2、请家长向幼儿介绍有关家乡的民间传说、革命故事。
3、白纸、彩笔。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
1、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是哪里呢?(莫城、常熟)2、教师介绍常熟。
二、了解莫城所在常熟地图上的位置。
1、出示江苏省地图:老师这有一张地图,你能找到常熟的位置吗?2、教师在地图上指出常熟的地理位置。
3、出示常熟市行政地图:常熟有很多镇,那你们的家在莫城镇,现在那你们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出来吗?三、了解常熟的历史名人。
1、在常熟出了许多有名的人物,有哪些名人?2、教师出示人物图,教师介绍,幼儿欣赏。
(仲雍言偃翁同和纪念馆)四、了解常熟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及特产。
1、在我们常熟,你都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2、出示个别幼儿在平时游玩时的照片,并请这个幼儿讲一讲他去的这个地方是哪里?(虞山、仲雍墓、言子墓、兴福寺、兴福寺、方塔、沙家浜)看图欣赏,教师介绍。
3、有什么好玩的东西?鸭血糯、桂花栗子、叫化鸡、叫化鸡4、还有哪些特产呢?出示相应的图片,幼儿看图,说一说名称。
5、下朋友想想还有哪些熟悉的地方?亮山工程、方塔街文化广场、石梅广场、西城门。
五、师幼共同畅想家乡的未来,丰富分类图。
1、你还知道家乡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好听的?等你长大了,你愿意把家乡建设成什么样呢?2、幼儿讲述自己想象中的未来的家乡,并画出来。
3、请幼儿介绍自己换的未来的家乡。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活动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活动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一、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观察、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了解和认识家乡的风景、人物等。
2.培养孩子对家乡的热爱情感。
二、教学准备:家乡相关书籍、照片、图片、音乐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唤起孩子对家乡的印象老师通过介绍自己的家乡,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家乡的别致之处,或是在看到图片时,让孩子们回答是否听说过或者去过这些地方。
2.感性体验:探索家乡(1)听家乡的音乐,让孩子们感受家乡的文化特色,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声音很亲切,很温暖。
(2)通过手工画家乡,让孩子们感受家乡的美景,或是喜欢的人或事物。
(3)老师出示家乡的照片或者画面,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帮助孩子感受到家乡的美丽。
3.认知探究:发现家乡的魅力之处(1)孩子们去寻找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东西,例如花园、公园、宠物、莫伦山、市中心等等家乡的特色地方。
(2)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分享家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并说说为什么?(3)举行游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家乡的美景等等。
4.情感体验:感受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1)利用游戏、声音、记忆及比较等方式使孩子们感受到家乡的美好,让他们体验到对家乡的热爱。
(2)让孩子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觉得家乡好,发表对家乡真挚的情感。
(3)鼓励孩子们去拥抱自己的家乡,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
四、教学总结: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家乡,以及在感性体验中亲身感受家乡的美好,再带领孩子们去认知探究有关家乡的知识,进而发掘家乡的魅力,并让孩子们感受到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提高孩子对家乡的认同和热爱之情,深入了解和认识家乡,这样才能从小培养孩子对家乡的情感。
2023最新-幼儿园中班社会我的家乡教案【5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我的家乡教案【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5篇《幼儿园中班社会我的家乡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目标: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2、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1、课前上网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3、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4、制作多媒体课件演示。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这样的小学,我们叫他民族小学,大家到民族小学去参观一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精选6篇)导语: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篇1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家乡所在的城市或乡镇的名称。
2、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土特产等。
3、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做成PPT。
2、请家长向幼儿介绍有关家乡的民间传说、革命故事。
3、白纸、彩笔。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
1、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是哪里呢?(莫城、常熟)2、教师介绍常熟。
二、了解莫城所在常熟地图上的位置。
1、出示江苏省地图:老师这有一张地图,你能找到常熟的位置吗?2、教师在地图上指出常熟的地理位置。
3、出示常熟市行政地图:常熟有很多镇,那你们的家在莫城镇,现在那你们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出来吗?三、了解常熟的历史名人。
1、在常熟出了许多有名的人物,有哪些名人?2、教师出示人物图,教师介绍,幼儿欣赏。
(仲雍言偃翁同和纪念馆)四、了解常熟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及特产。
1、在我们常熟,你都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2、出示个别幼儿在平时游玩时的照片,并请这个幼儿讲一讲他去的这个地方是哪里?(虞山、仲雍墓、言子墓、兴福寺、兴福寺、方塔、沙家浜)看图欣赏,教师介绍。
3、有什么好玩的东西?鸭血糯、桂花栗子、叫化鸡、叫化鸡4、还有哪些特产呢?出示相应的图片,幼儿看图,说一说名称。
5、下朋友想想还有哪些熟悉的地方?亮山工程、方塔街文化广场、石梅广场、西城门。
五、师幼共同畅想家乡的未来,丰富分类图。
1、你还知道家乡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好听的?等你长大了,你愿意把家乡建设成什么样呢?2、幼儿讲述自己想象中的未来的家乡,并画出来。
3、请幼儿介绍自己换的未来的家乡。
4、瞧!黑板升还有一些空白的地方,把我们画的家乡也贴上来吧!5、谁知道我们的家乡叫什么名字?6、将家乡的名字写在黑板分类图的上方,使黑板形成一个丰富的家乡图。
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篇2教材分析: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岛的景色美不胜收,青岛的传说悠远动人。
家长在节假日经常会带着孩子去栈桥、五四广场、山等风景区游览,所以幼儿对家乡风景名胜的名称还是比较熟悉的。
但是,幼儿对家乡为什么叫青岛、青岛风景名胜的由来以及景区游玩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等内容缺乏了解。
本次活动旨在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借助视频引导幼儿了解风景名胜的由来,创设“我做小导游”游戏情境,鼓励幼儿通过听、说、画等形式,生动感知家乡青岛的美丽,为自己是一名青岛人感到自豪。
活动目标:1、能说出家乡是自己出生和生活的地方,了解青岛的主要风景名胜、人文景观等。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与同伴交流青岛的传说故事、重大活动等,分享知识经验。
3.为青岛美丽的风光、多姿的城市建筑感到骄做与自豪。
活动准备:1.自制导游证、导游旗,青岛风光明信片,纸、笔等。
2.《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18,“幼儿学习材料”《我爱家乡》。
3.在家长协助下收集相关图片布置“青岛风光展”、“家乡大事记展”(风景区和重大活动两个展区),对自己收集的资料有所了解。
活动建议:1.组织谈话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家乡的简单意义。
提问:你知道自己出生、生活在哪里吗?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出生、生活在什么地方?小结:青岛是小朋友出生、生活、长大的地方,很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出生、生活在青岛。
青岛就是我们的家乡。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欣赏、介绍、讨论,了解家乡的著名风景和重要活动。
(1)请幼儿欣赏“青岛风光展”,了解青岛著名的风景。
提问:这是哪里?你看到了什么?你还知道青岛的哪些景观?你去过的地方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里?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交流梭桥、崂山、跨海大桥等青岛的著名风景和标志性建筑。
小结:我们的家乡青岛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桥、崂山、海水浴场、五四广场、石老人…吸引了许多外地人,包括外国人前来观光、游览。
(2)请幼儿欣赏“家乡大事记展”,了解青岛的重要活动,萌发作为青岛人的`自豪感。
提问:从图片中你了解到青岛举办了哪些重要的活动?重点引导幼儿了解国际啤酒节、奥运帆船比赛、国际马拉松比赛等重要活动。
小结:我们的家乡举行过国际啤酒节、奥运帆船比赛、马拉松比赛、中国青岛海洋节等大型活动,这些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了青岛、爱上了青岛。
3.播放课件,请幼儿欣赏《青岛风光美》视频,引导幼儿了解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光特点。
提问:青岛的建筑房顶有什么特点?是什么颜色的?青岛的风光有什么特点?小结: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风光最显著的特点,辽阔的大海与雄伟的崂山,山海相连,美不胜收。
朗通诗歌(青岛美),激发幼儿热爱家乡、为家多感到自豪的美好情感。
4.创设“学做小导游”情境、巩固幼几对家乡主要特征的认识。
出示自制”导游证”、“导游放”,鼓励幼儿争做“小导”。
“小导游”带着证件到各个展区游览,介绍家乡的美最。
提图幼儿轮流当“小导游活动延伸:活动后,鼓励物儿走出班级,向其他班级的幼儿传家乡青岛的风景名胜,激发更多幼儿热爱家多的情感。
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篇3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家乡所在的城市或乡镇的名称。
2、通过欣赏PPT,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土特产等。
3、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1、自制PPT(名胜古迹、特产等)2、事先请家长给幼儿介绍有关家乡的传说、革命故事等。
3、字卡:常熟4、方言儿歌音频《常熟好地方》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活动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图片(方塔及周围环境),请你们看看这是在哪儿?2、根据幼儿回答小结:图上有一座高高的塔,旁边还有小桥、小河、石头,这是我们家乡的一个有名的风景。
3、师:你们知道我们家乡的名字吗?(出示字卡“常熟”和幼儿认读)二、欣赏PPT,了解常熟的一些名胜。
1、师:我们的家乡常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你到过常熟的哪些地方呢?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2、根据幼儿的回答选择播放图片PPT并介绍,如虞山、方塔公园、亮山公园、尚湖、沙家浜等。
虞山:虞山是常熟的一座山,山脚下有言子墓,山上有座亭子叫“辛峰亭”。
方塔公园:在方塔公园里有一座很高的塔,我们在方塔街上就能看见它,它是四方形的。
公园里有银杏树、长廊、亭子、石阶、小桥、石刻等建筑物。
亮山公园:还记得我们小班秋游的地方是哪里吗?对了,就是亮山公园。
你在亮山公园里看见过什么?(亮山湖、草地、亭子、喷泉、动物园等)沙家浜:在沙家浜风景区里种了很多的芦苇,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种芦苇吗?(向幼儿简单介绍原因)在沙家浜,还有一个“春兰茶馆”呢!尚湖:你们去过尚湖吗?尚湖风景区里有什么?三、继续欣赏PPT,了解常熟的一些特产。
1、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常熟的一些有名的风景,其实常熟还有很多特产呢!你们知道什么是“特产”吗?(特别有名的产品)常熟有哪些特产呢?(幼儿自由表述)2、播放PPT:阳澄湖大闸蟹、桂花酒、叫花鸡、绿毛乌龟等,引导幼儿认识。
3、师:你还知道常熟其他的特产吗?四、学念方言儿歌《常熟好地方》1、师:关于我们的家乡常熟,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学学吧!2、播放音频,带领幼儿学念儿歌。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篇4活动目标:1.了解自己所在城市,关注生我养我的地方。
2.为自己家乡城市感到自豪,产生热爱自己所在城市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让幼儿为自己所在的城市自豪,感受自己城市的美好活动准备:1.家乡风景、土特产课件。
活动过程:1.导入:2.播放课件中的开始部分,引导幼儿发现课件表现的是自己所在的城市。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哪里吗?你从哪里看出来?3.完整播放课件,介绍当地的风景名胜或标志性建筑。
教师:刚刚播放了许多我们所在城市风景,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游戏:“猜一猜”。
(教师简单介绍各景点的主要特征,幼儿猜名称。
)4.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的土特产。
教师:我们的家乡出来有好看的风景,还要哪些好吃的?幼儿结合自己知道的并讲一讲自己熟悉的土特产。
游戏:“我当小导游”。
教师播放课件,请个别幼儿来讲解,大家做游客。
师小结:我们家乡有美丽的风景,好吃的特产,生活在这里真好!活动反思:通过学习幼儿们都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赞美,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
确实,家乡是生我样我的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深深刻在我们的心理。
以后,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不会忘记的,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
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篇5活动目标:1、认识地图,掌握用尺测量的基本方法,对测量活动有初步的兴趣。
2、对自己的家乡有初步的了解。
喜欢自己的家乡,以自己的家乡为荣。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的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图片、照片、土特产、风景录像等)2、三张地图(黄浦区、上海、中国)、尺和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1、我住在上海——说说你的家庭地址是什么?出示上海黄浦区行政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出自己家的位置。
(了解地图的知识,初步学会看地图)——为什么***小朋友的家在黄浦区地图上找不到?(知道上海除了黄浦区还有许多地方,无论住在哪里,大家现在都住在上海。
)——找找你知道的上海有名风景点。
(激发幼儿对地图的好奇和学习的兴趣)2、我的家乡——我们住在上海,可是我们许多小朋友的家乡却不在上海,你的家乡在哪里?(将自己家乡的风情通过图片、照片、土特产、录像等方式介绍给大家,增进对家乡了解,初步感知中国地方大、中国好和美)——这是什么地图?你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到上海吗?找到你的家乡吗?(出示中国地图,在地图上找出自己的家乡)——还有谁的家乡也是xx省的?让我们一起对来自同一省份的幼儿人数做一个统计(初步形成我们是同乡人的情感和友谊)——用测量工具量一量家乡到上海的距离,小组成员间统计一下测量结果,然后比较出谁的家乡最远,谁的家乡最近(初步学习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记录和比较长短)——你们小组谁的家乡离上海最远?距离是多少?我们班级谁的家乡离上海最远?(在比较中产生大中国的情感)3、创设“家乡风情展”和“各地土特产展览”。
——通过幼儿的相互观摩和介绍,进一步感知家乡的美、中国是个好地方。
教学反思通过上《我的家乡》这堂课后让我有一下反思:1、课前准备还应准备一些人文图片这样可以使幼儿的表达面更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