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平面图绘制的要点总结及技巧
建筑结构平面图和基础图怎么绘制?看完不仅懂操作,还懂了原理

建筑结构平面图和基础图怎么绘制?看完不仅懂操作,还懂了原理房屋的结构施工图是根据房屋建筑中的承重构件进行结构设计后画出的图样。
结构设计时要根据建筑要求选择结构类型,并进行合理布置,再通过力学计算确定构件的断面形状、大小、材料及构造等。
结构施工图必须与建筑施工图密切配合,它们之间不能产生矛盾。
结构施工图与建筑施工图一样,是施工的依据,主要用于放灰线、挖基槽、基础施工、支承模板、配钢筋、浇灌混凝土等施工过程,也是计算工程量、编制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
1 房屋结构的分类常见的房屋结构按承重构件的材料可分为:(1)混合结构――墙用砖砌筑,梁、楼板和屋面都是钢筋混凝土构件。
(2)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柱、梁、楼板和屋面都是钢筋混凝土构件。
(3)砖木结构――墙用砖砌筑,梁、楼板和屋架都用木料制成。
(4)钢结构――承重构件全部为钢材。
(5)木结构――承重构件全部为木料。
在房屋建筑结构中,结构的作用是承受重力和传递荷载,一般情况下,外力作用在楼板上,由楼板将荷载传递给墙或梁,由梁传给柱或墙,再由柱或墙传递给基础,最后由基础传递给地基,如图7.1所示。
2 结构施工图的内容根据建筑各方面的要求,进行结构造型和构件布置,再通过力学计算,决定房屋各承重构件(如图7.2)的材料、形状、大小以及内部构造等,并将设计结果绘成图样,以指导施工,这种图样称为结构施工图,简称“结施”。
结构施工图通常包括结构设计总说明(对于较小的房屋一般不必单独编写)、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楼层结构平面图、屋面结构平面图以及结构构件(例如梁、板、柱、楼梯、屋架等)详图。
(1)结构设计说明包括抗震设计与防火要求,地基与基础,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各种构件,砖砌体,后浇带与施工缝等部分选用的材料类型、规格、强度等级,施工注意事项等。
很多设计单位已将上述内容一一详列在一张“结构说明”图纸上,供设计者选用。
(2)结构平面图① 基础平面图,工业建筑还包括设备基础布置图。
结构施工图注意问题

结构施工图应注意的问题绘制结构平面图要点在画结构平面图时,绘图原则一般是从板面以上剖开往下看,看得见的构件边线用细实线,看不见的用虚线。
剖到的结构构件断面应涂黑;凡与梁板整体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如飘窗、水沟、空调隔板、屋面女儿墙等,必须在结构图中表示;对平面中开洞部分,要用阴影方法表示。
在绘制结构平面图时要注意以下事项:◇结构平面图的方向与建筑图的平面方向一致;◇柱网、轴线号与建筑图一致;◇墙厚度、柱子尺寸与轴线关系标注清楚(柱子与轴线关系可单独放在一张图或基础施工图中),并与建筑图一致;◇钢筋混凝土墙、柱与下层平面图一致(墙、柱变截面要示意清楚)◇梁的编号标注齐全、准确,梁的截面尺寸、宽度,标明与轴线的关系,居中或偏心与柱齐可不标注,统一说明;◇柱子、纵横小剖面按规定涂黑;◇所有预留洞、预埋件都要标注清楚、准确,凡需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工种配合施工预留、预埋的,在附注中或总说明中交代清楚;1、图面校对◇是否有异常文字(不能显示或乱码)和标注,大小不统一,标注与实际长度不符或非整数;◇是否有多余文字,尺寸线和多余轴线;◇轴线,梁线等线型是否正确,线宽是否合适;◇文字是否重叠或者被覆盖;◇出图比例是否异常,所注比例是否正确;2、轴线及结构布置◇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校对轴线网、轴线编号、轴线尺寸;◇有没有未定位的轴线,有没有多余轴号;◇结构平面各部分的标高是否注明,是否与建筑相应位置符合,注意建筑覆土范围、各层卫生间、室外露台、小屋面、电梯机房、屋顶花园、台阶、电梯底坑、水池、厨房等局部标高可能变化的地方;◇板厚及配筋变化(挑板、卫生间、设备机房、配电间、绿化屋面、较重的荷载、电梯机房、消防前室等);◇结构变标高位置及反梁是否为实线,有没有实线与虚线相交的地方;◇建筑、设备在板上开的洞有没有遗漏;3、墙、柱位◇下层墙柱有没有用虚线表示,是否画了不该升上的墙柱,是否画了梁上柱;◇柱子到本层楼面标高结束时是否取消涂黑,涂黑代表柱子继续升上;◇建筑、设备在混凝土墙上开的洞有没有漏;◇注意墙、柱顶标高否满足建筑标高,是否满足梁板的搭接要求;4、梁◇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的房间分隔、墙柱布置,检查梁的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房屋周围梁是否等高,注意其与建筑周圈墙的关系,是否需要挑板来搭建筑周围墙;建筑外圈梁高应满足建筑立面要求;◇逐条检查梁的定位、编号、尺寸和跨数;◇检查梁的截面尺寸及梁的相对标高与建筑图洞口尺寸、洞顶标高、节点详图等有无矛盾,梁高宽是否异常,梁尺寸是否过大而影响建筑开门窗或楼梯间等;◇对于住宅而言,一般情况下,客厅上方、房间内上方不应有梁,卫生间坐厕正下方不应有梁;客厅、主要房间墙上方不露梁,相邻房间无法避免的,应露在次要房间;按重要性次序分为:客厅、走廊、主卧、书房、次卧、厨卫间、储物间等;对于住宅,内部梁高由计算确定,但不能影响门窗洞口高度;5、开洞与井沟◇风井、水电井、烟道是否遗漏;◇洞的定位、大小与洞边加强处理;◇集水井、沟、天面排水沟是否遗漏,定位与大小是否与建筑一致;◇大样详图在平面图上是否有表示,是否与编号对应,标高、定位轴线与平面是否对应。
CAD结构图画图要领

CAD结构图画图要领在工程设计和建筑领域,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结构图画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它不仅是设计师表达设计理念的工具,更是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重要依据。
想要绘制出准确、清晰、规范的 CAD 结构图纸,需要掌握一系列的要领。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些关键的要点。
首先,在开始绘图之前,必须对设计对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这包括对结构的形状、尺寸、材料、荷载等方面的详细了解。
比如,如果是设计一座桥梁,就需要知道桥梁的跨度、桥面宽度、预计承载的车辆重量等信息;如果是设计一栋建筑,就需要清楚建筑的层数、层高、墙体材料等。
只有在对这些基础信息了如指掌的情况下,才能在 CAD中准确地表达出来。
在正式绘图时,合理的图层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图层就像是一张张透明的纸,我们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图形元素放在不同的图层上,比如将柱子放在一个图层,梁放在另一个图层,墙体再放在一个新的图层等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我们需要修改或者查看某一类元素时,可以通过关闭或锁定其他图层,从而专注于当前操作的图层,大大提高了绘图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为每个图层设置清晰易懂的名称,比如“柱子层”“梁层”“墙体层”等,方便后续的识别和管理。
精度的控制在 CAD 结构图画图中也极为关键。
要根据设计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设置合适的绘图精度。
例如,在标注尺寸时,精度应该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不能过于粗略导致施工误差过大,也不能过于精细造成不必要的繁琐。
一般来说,对于建筑结构,尺寸精度可以设置到毫米级别。
另外,正确的标注和注释也是图纸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注应该清晰、准确、完整,包括尺寸标注、标高标注、文字注释等。
尺寸标注要明确显示出各个构件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信息;标高标注要准确反映出不同部位的高度位置;文字注释则用于对一些特殊的设计要求、施工注意事项等进行说明。
标注的字体大小和样式要统一,并且要保证在打印出来的图纸上能够清晰可读。
绘图比例的选择也需要慎重考虑。
建筑结构图基本知识点总结

建筑结构图基本知识点总结建筑结构图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设计师将建筑设计理念和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施工图纸的关键。
建筑结构图反映了建筑的结构形式、结构布局、材料选用等重要信息,是建筑施工的依据,对建筑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建筑结构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结构细部图等,这些图纸不仅仅是建筑施工的指导图,更是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
因此,建筑结构图的编制需要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的密切合作和协调。
下面将从建筑结构图基本知识点入手,对建筑结构图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旨在为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建筑结构图的基本内容1. 平面图建筑平面图是建筑结构的布局图,它反映了建筑在平面上的形状和布局。
平面图是建筑结构图中最为基础的图形之一,它通常包括建筑的地面平面图、各层平面图以及特殊构件的布局图。
平面图中需要包括建筑的功能用途、出入口位置、内部空间布局等重要信息,同时也需要标注建筑结构的主要构件和位置,为建筑的立面和结构细部图提供参考。
2. 立面图建筑立面图是建筑结构的垂直展示图,它反映了建筑在立面上的形状和结构。
立面图是建筑结构图中的另一个基础图形,它通常包括建筑的正立面、背立面和侧立面等,立面图也是建筑外观设计的重要参考。
在立面图中需要标注建筑的各层标高、立面构件的材料和尺寸、窗户门洞的位置和尺寸等重要信息,为建筑的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
3. 剖面图建筑剖面图是建筑结构的纵向展示图,它反映了建筑在剖面上的结构和布局。
剖面图是建筑结构图中的另一个基础图形,它通常包括建筑的纵向剖面、横向剖面等,剖面图也是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和构造原理的重要参考。
在剖面图中需要标注建筑的楼层高度、梁柱墙构件的布置、楼板地面的标高等重要信息,为建筑的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
4. 结构细部图建筑结构细部图是建筑结构构件的详细图纸,它反映了建筑结构构件的连接形式和细节。
结构图纸注意事项

结构制图注意事项1、模板图均按制图标准图集所示画层高表,各层高表做块,各层图对应在层高标中标高下加设粗线表示。
各降标高区域统一按填充图案表示,填充尽量选用如种草等即可表示清楚又不影响配筋的图案,填充线线型采用不大于0.15的细线,淡显可采用0.8~0.9,轴线线型采用点划线,线宽0.15,其余线宽可采用0.2~0.25,钢筋线按对象线型。
A3或A4白图线型均采用不大于0.09的线型。
高低差位置、挑板处梁虚实线表示到位,这个刷下花不了几秒钟时间,但图纸质量深度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2、梁图中,阳台等有降标高的梁均应在图中按制图标注表示相对楼层标高所降标高值。
剖屋面、折梁等各变标高处要表示清楚。
各层标高表达同板图采用层高表表示。
3、柱图画图前将所有短柱在各层建筑资料图中圈出,造成短柱的主要有楼梯平台梁作用,门窗边柱子,半层处圈梁打断,净高与截面比不大于4,剪跨比不大于2等。
柱筋配完后花几分钟自查一下几个方面问题:同一截面内钢筋级差是否满足不大于2;纵筋根数和箍筋肢数是否匹配;短柱是否均加密且配箍率不小于1.2%;角柱角筋是否满足直径要求;一二级框架箍筋非加密区间距不大于10倍钢筋直径。
4、楼梯图平面、剖面均要画,多余的建筑窗、墙、栏杆均删除,这样是为了表达清楚,也才容易发现是否会碰头,梯柱位置高度是否有误等问题。
踏步板种类多于三种的采用列表法,踏步配筋大样统一按图集中所示表示,否则大样比例,分布筋比例、钢筋锚固每个人都不统一。
梁式梯最小板厚80,板式梯为100。
5、桩基础工程,应把承台套在地梁图中,特别是地梁连一起而上部分缝的当地梁分开画时容易出错也不容易发现问题。
6、模型结构布置和截面修改时,计算书、图纸中布置和截面应及时同时调整。
计算书不能手改。
7、图纸按实际尺寸比例画图,尽量不要只改尺寸不改图形,否则错了都很难发现,容易造成如柱定位与建筑、钢构图不匹配,承台和桩定位不准等。
所以结构柱平面图画好后应反提给建筑和钢构。
结构工程师画图注意事项

结构工程师画图注意事项结构工程师画图注意事项册结构工程师是从事房屋结构、桥梁结构及塔架结构等工程设计及相关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下面yjbys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画图的注意事项,欢迎阅读。
画图之前1)楼梯、错层是否有和常规项目异同之处,楼梯间的梁是否碰头。
楼梯间休息平台下面的净高是否满足要求。
2)是否有幕墙,是否有特殊造型需要结构处理和避让。
3)电梯井净宽是否达到极限,梁柱均不能偏里。
4)电梯机房净高是否影响屋面梁。
5)上层剪力墙是否落地,是否影响了地下室车库道路或者出口。
7)基础是否有软弱下卧层,桩型选择是否和甲方沟通。
8)是否有层高太小,柱子太大形成的短柱。
9)特殊的梁标高需要降低的,应注意。
10)角柱是否点上。
11)一二级框架角柱应全高加密。
12)节点核心区验算。
13)雨棚、空调板、天沟、飘窗的梁的地方,要增加抗扭钢筋。
14)构造柱是否画上。
15) 特殊地方是否加强,楼板开洞等等。
16)后浇带是否考虑。
画图过程1)首先做好模板之后套在建筑图上看一遍,梁的位置是否影响下一层的观感,有没有在下一层填充墙的`顶端(墙是不是顶到板),板开洞位置是否和建筑一致,柱子、墙上下截面是否对齐,和建筑的偏心是否一致。
2)总说明内容要改完全,考过来的层高表,说明等信息要过一遍核对改全,增加这次需要的比如吊筋说明,构造柱说明等。
3)画节点大样的时候,建筑可能不了解结构布置,自己要结合结构主体的梁柱,看是否能实现,复杂地方看怎么实现更好,有的需要返提给建筑。
4)注意计算结果中的轴压比,接近限制时,应在画图时人为加强。
5)外围框架梁未到窗顶时,注意是否留够180mm过梁高度。
6)降板降梁的位置,标高。
7)大样节点图,得对好。
8)地基处理方式是否正确。
9)结构对楼梯是否碰头最好也顺便检查下,建筑结构主动配合,可以减少很多工作量。
10)注意各个构件的标高。
绘制结构平面图要点

绘制结构平面图要点绘制结构平面图要点在画结构平面图时,绘图原则一般是从板面以上剖开往下看,看得见的构件边线用细实线,看不见的用虚线。
剖到的结构构件断面应涂黑;凡与梁板整体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如飘窗、水沟、空调隔板、屋面女儿墙等,必须在结构图中表示;对平面中开洞部分,要用阴影方法表示。
在绘制结构平面图时要注意以下事项:◇结构平面图的方向与建筑图的平面方向一致;◇柱网、轴线号与建筑图一致;◇墙厚度、柱子尺寸与轴线关系标注清楚(柱子与轴线关系可单独放在一张图或基础施工图中),并与建筑图一致;◇钢筋混凝土墙、柱与下层平面图一致(墙、柱变截面要示意清楚)◇梁的编号标注齐全、准确,梁的截面尺寸、宽度,标明与轴线的关系,居中或偏心与柱齐可不标注,统一说明;◇柱子、纵横小剖面按规定涂黑;◇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后浇带的位置、尺寸要交代清楚;◇楼板标高有变化处要有小剖面表示标高变化情况,所注标高要与建筑标高和楼面做法相符,板的轮廓范围要与建筑图一致;◇所有预留洞、预埋件都要标注清楚、准确,凡需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工种配合施工预留、预埋的,在附注中或总说明中交代清楚;◇楼梯间编号要与建筑图一致;特殊的板应标出板厚。
当大部分板厚度相同时,可只标出特殊的板厚,其余在本图内用文字说明。
在各层模板图中,应标出全部构件(板、框架梁、次梁、剪力墙、柱)的编号;结构平面图校对原则按照图面——模板——说明一项项检查,查完一项打钩。
1、图面校对◇是否有异常文字(不能显示或乱码)和标注,大小不统一,标注与实际长度不符或非整数;◇是否有多余文字,尺寸线和多余轴线;◇轴线,梁线等线型是否正确,线宽是否合适;◇文字是否重叠或者被覆盖;◇出图比例是否异常,所注比例是否正确;2、轴线及结构布置◇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校对轴线网、轴线编号、轴线尺寸;◇有没有未定位的轴线,有没有多余轴号;◇圆弧轴线有没有注明半径,圆心有没有定位;◇结构轮廓与建筑是否一致;◇结构平面各部分的标高是否注明,是否与建筑相应位置符合,注意建筑覆土范围、各层卫生间、室外露台、小屋面、电梯机房、屋顶花园、台阶、电梯底坑、水池、厨房等局部标高可能变化的地方;◇板厚及配筋变化(挑板、卫生间、设备机房、配电间、绿化屋面、较重的荷载、电梯机房、消防前室等);◇结构变标高位置及反梁是否为实线,有没有实线与虚线相交的地方;◇邻接区域的梁,板连接关系与分缝是否正确;◇建筑、设备在板上开的洞有没有遗漏;3、墙、柱位◇下层墙柱有没有用虚线表示,是否画了不该升上的墙柱,是否画了梁上柱;◇柱子到本层楼面标高结束时是否取消涂黑,涂黑代表柱子继续升上;◇墙柱是否与建筑一致,在位置和尺寸上是否有影响建筑使用;◇建筑、设备在混凝土墙上开的洞有没有漏;◇注意墙、柱顶标高是否满足建筑标高,是否满足梁板的搭接要求;4、梁◇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的房间分隔、墙柱布置,检查梁的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房屋周围梁是否等高,注意其与建筑周圈墙的关系,是否需要挑板来搭建筑周围墙;建筑外圈梁高应满足建筑立面要求;◇逐条检查梁的定位、编号、尺寸和跨数;◇检查梁的截面尺寸及梁的相对标高与建筑图洞口尺寸、洞顶标高、节点详图等有无矛盾,梁高宽是否异常,梁尺寸是否过大而影响建筑开门窗或楼梯间等;◇检查各设备专业的管道、设备安装与梁平法施工图有无矛盾,楼层较大设备基础下方,一般应设置梁;若有管道穿梁,应预埋套管,并应满足构造要求;◇对于住宅而言,一般情况下,客厅上方、房间内上方不应有梁,卫生间坐厕正下方不应有梁;客厅、主要房间墙上方不露梁,相邻房间无法避免的,应露在次要房间;按重要性次序分为:客厅、走廊、主卧、书房、次卧、厨卫间、储物间等;对于住宅,内部梁高由计算确定,但不能影响门窗洞口高度;5、楼电梯◇有没有注上编号;◇电梯底坑标高有无遗漏,机房部位是否封板,机房顶部是否加吊筋;◇楼梯柱是否已表示,是否定位(楼梯柱如果未在详图定位需要在平面图中定位);6、开洞与井沟◇风井、水电井、烟道是否遗漏;◇洞的定位、大小与洞边加强处理;◇集水井、沟、天面排水沟是否遗漏,定位与大小是否与建筑一致;◇飘窗、女儿墙,立面要求的构造柱、墙、雨篷等是否与主体结构有效连接(以主体结构为支座),在平面图上的投影是否正确,定位、尺寸是否完整;◇大样详图在平面图上是否有表示,是否与编号对应,标高、定位轴线与平面是否对应。
用于绘制建筑平面图的测绘方法与技巧

用于绘制建筑平面图的测绘方法与技巧建筑平面图是一种用来展示建筑物或房屋内外的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图纸。
在建筑设计和工程施工中,绘制准确的建筑平面图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用一些测绘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绘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建筑平面图的绘制。
一、采集基本数据绘制建筑平面图的第一步是采集基本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建筑物的尺寸、布局和位置等信息。
测绘人员可以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来测量建筑物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同时,还可以使用激光测距仪等设备来测量建筑物与周围地点的距离。
基本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绘制精确的建筑平面图至关重要。
二、采用比例尺绘制建筑平面图时,常常需要使用比例尺来减小或增大图纸上的尺寸。
比例尺可以根据需要的图纸大小和绘制尺寸来确定。
常见的比例尺有1:100、1:50和1:20等。
使用比例尺可以确保绘制出的建筑平面图与实际建筑物的尺寸比例一致,便于工程实施和施工。
三、使用测绘软件随着科技的发展,测绘软件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测绘软件可以帮助测绘人员更加高效和准确地绘制建筑平面图。
这些软件通常包含了绘图工具、尺寸标注、图层管理等功能,使绘图过程更加便捷。
同时,测绘软件还可以在绘图时进行自动修正,提高绘图的准确性和质量。
四、注意细节和布局在绘制建筑平面图时,细节和布局的处理非常重要。
准确地标注和绘制建筑物的尺寸、门窗位置、楼层分布等信息,可以使平面图更具可读性和实用性。
同时,要注意平面图的布局设计,合理安排各个元素的位置,使图纸更加美观和直观。
绘制过程中应注重细节,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五、实地勘测为了绘制准确的建筑平面图,实地勘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实地勘测,可以了解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包括地形、周边环境、建筑物状况等。
实地勘测还可以获取建筑物的精确位置和结构信息。
在绘制建筑平面图之前,进行充分的实地勘测可以避免错误信息和不准确的图纸。
六、与团队合作绘制建筑平面图通常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和团队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平面图绘制的要点总结及技巧新手总结:结构所在位置有两种划分方法:按“梁柱表法”绘图时,各层结构平面可分为模板图和板配筋划分图(当结构平面不太复杂时可合并为一图);按“平法”绘图时,各层结构平面需分为墙柱定位图、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模板图、板配筋图以及梁、柱、剪力墙、地下室壁上配筋图等)。
各层的“模板图”及“板配筋图”可按本节所述方法绘制。
⒈尺寸线标注:通常分为结构平面总尺寸线、柱网尺寸线、构件定位尺寸线及细部尺寸线大小等。
标注指示同前所述。
⒉平面图中梁、柱、剪力墙等石质的画法:原则是从板面以上剖开往下看,看得见的构件边线用细实线,看不见的用虚线。
剖到的承重结构线型应涂黑色。
凡与梁板整体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如窗顶装饰线、花池、水沟、屋面女儿墙等,必须在模板中表示。
构件大样图应加索引。
对平面中凹下去的部分(如凹厕、孔洞等),要用阴影方法表示,并在图纸背面用红色铅笔在阴影部分轻涂。
如有凹板,应标出其相对标高及板号用。
楼梯间在楼层处的平台梁板应归入楼层结构之内。
对梯段板及层间电子商务平台,应用交叉细实线则表示,并写上“梯间”字样。
⒊绘图顺序:一般按底筋、面筋、配筋量、负筋长度、板号标志、板号、框架梁号、次梁号、剪力墙号、柱号的顺序进行。
板底、前簷钢筋均用粗实线表示,宜画在板的1/3处。
文字用绘图针笔书写,字体大小要均匀(可用数字模板),当受到位置限制此时,可跨越梁线书写,以能看清为准。
惯于所有直线段都不应徒手制做。
双向板及单向板应采用表示传力方向的符号加板号表示。
在板号下中应标出板厚。
当大部分板厚度相同此时,可只标出特殊的板薄,其余在本图内用文字说明。
在各层模板图中,应标出全部构件(板、框架梁、次梁、剪力墙、柱)的编号,不得以对称性等为由漏标。
过梁(GL)应编注于过梁之上的楼层平面二维中。
梁上起柱(LZ),要标出小柱的定位电池容量,说明其做法。
⒋底筋的画法结构平面图中,同一板号的板可只画一块板的底筋(应尽量若恩县图面左下角首先出现的尽量避免板块),其余的应标出板号。
底筋一般不需标明长度。
绘图时应注意弯钩方向,且弯钩应伸入支座。
对常用的配筋如φ6@200、φ8@200、φ10@200等可用简记法表示,与结构总说明配合使用。
分布筋只在微观总说明中说明注明,图中不画出。
⒌负筋的画法同四号一种板号组合的支座负筋只需画一次。
如某块板的支座另一边是两块小板时,则只按其中较大的起码板配置负筋。
板的跨之中不出现负弯矩时,负筋从支座边可伸至板的L0/3(活载极小三倍恒载)、L0/4(活载不大于七倍恒载)、或L0/5(端支座)。
L0为相邻两跨中其较大的净跨度。
双向板两个受力方向支座负筋的长度均取短向圆弧的1/4。
钢筋长度应加上梁宽并取50mm的倍数。
板的跨中有可能出现明显负跨区弯矩时,板面负筋宜采用直通钢筋。
负筋对称布置时,可采用无尺寸线标注,负筋的总长度直接注写在钢筋下面;负筋非对称布置时,可在梁两边分别标注负筋的长度(长度从梁中计起);端跨的负筋无尺寸线时直接标注的是总长度;以上钢筋长度钢板均不包括直弯钩长。
板厚较大的悬臂板筋和直通负钢筋,均应加设支撑楼板,并在图中注明。
⒍其他对平面图中难以画清楚的内容,如凹厕部分楼板、局部飘出、孔洞构造等,可用引出线标注,或加剖面索引、用大样图表示。
板面标高有变化以后,应标出其相对标高。
砌体隔墙下的板内加筋以粗直线表示(钢筋下端不必示出弯钩),并且注明定位尺寸。
一、框架梁、柱配筋图⒈框架大样图可用1:40比例绘制。
各柱柱中、悬臂梁根部、框架梁两端及跨中其各作一个剖面,均用1:20比例绘制。
⒉完整标出框架的构件尺寸完整及定位尺寸,截叶一度尺寸线标明层高、柱高、梁顶标高。
⒊柱柱顶的纵向钢筋纵向钢筋用粗实线表示。
Ⅰ第一级钢筋的切断点要画弯钩;Ⅱ级钢筋的切断点用短斜线标出,并斜向钢筋一方;钢筋如采用机械连接或等连通强度对接焊,接点或焊点用圆点表示。
箍筋可用中粗实线表示。
⑴柱的纵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等强度对接焊时,应标出接点位置;当采用搭接连接时,要标出附注搭接位置及搭接长度(取50mm的倍数,以下同);柱纵筋需要分批接驳之时,应标出每次接驳的位置。
⑵柱中上装筋主梁及切断钢筋的锚固长度LaE,可采用文字说明的方法注明。
⑶由钦博顶层柱顶柱筋及梁筋的锚固做法,亦须在图上有所表示。
⑷柱的剖面大样中各类纵筋和箍筋要分别标注,并标明剖面尺寸。
⒋柱的箍筋⑴柱箍筋加密区范围以及加密区、非加密区、节点核芯区的箍筋处理方式应在图上注明;⑵箍筋按规定需采用复合箍筋时,应在柱旁边用示意图表示复合箍筋的做法,并注意箍筋末端弯钩的画法。
⒌梁的纵向钢筋⑴悬臂梁负筋,应与框架梁边跨的负筋仍须一起考虑,绘图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配,以免支座钢筋过密。
⑵梁纵筋由于构造原因不能伸向邻跨时,可将部分钢筋向下或向上锚入柱内,绘图时可根据需要变更配筋。
⑶梁的支座负筋分批切断之前,在图中应分批标明切断标上点位置。
为便于区分钢筋,详图中宜加上钢筋编号。
⑷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的贯通钢板,当采用机械连接或等强度对接焊接长时,应标出接点位置;当采用两端与支座负钢筋搭接的方式或在跨中一次搭接的方式接长时,应在图纸上注明搭接位置及长度。
除贯通筋外,有时尚需增加架立筋以满足筋肢距的需要,此时应将贯通筋与架立筋分别标出。
⑸梁端底筋及面筋锚入柱内的锚固长度LaE,可采用文字说明的方法。
⒍梁的吊筋梁侧有集中荷载(次梁)作用时,应标出吊筋及附加箍筋的位置,并画出吊筋的大样。
⒎梁的箍筋梁端缝筋加密区的范围、加密区及非加密区的箍筋做法应在图上注明;⒏梁的腰筋梁的腰筋为按构造配置时,长度伸至梁端即可;按计算(抗扭或侧向抗弯)而设置的腰筋,其锚入柱内所的长度为LaE,绘图时须注意其区别。
⒐梁剖面大样梁剖面大样中各类纵筋和箍筋要分别标注,并标明剖面尺寸。
采用复合箍筋时,应在剖面旁边用示意图复合箍筋的做法。
抗扭箍筋应注意箍筋末端弯钩的画法。
二、剪力墙配筋图⒈剪力墙配筋平面图及剖面图的比例可与框架大样图相同。
连梁因为钢筋通长内部空间,故截面及配筋相同的连梁可只作一个剖面,比例可用1:20或1:30。
⒉用一度尺寸线标示标明层高及连梁高,注上连梁顶的标高。
标明剪力墙的定位轴线、开口尺寸、各片墙的厚度、宽度及端部暗柱或明柱的尺寸。
对平面或剖面中的孔洞(如电梯井、门洞等),要用阴影方法表示,并在图纸背面用红色铅笔在阴影部分轻涂。
⒊剪力墙的钢筋⑴剪力墙各种钢筋的用量应在平面及中会适当表示。
当竖向钢筋沿高度减少之时,标上要标出考虑锚固长度后纵筋的切断位置。
⑵连梁的底筋、面筋、腰筋、督促箍筋以及拉结筋的数量及构造要求,应在图上表达出来清楚。
钢筋上均用粗实线表示。
Ⅰ级钢筋的切断点画弯钩,Ⅱ级钢筋画短斜线。
⒋剪力墙的水平钢筋与关连竖向钢筋的关系、拉结筋的做法、钢筋的搭接做法、水平钢筋转角剖面、顶层竖筋与屋面板的主梁、墙与柱之连接等构造做法,应在施工图中或在(高层)结构说明中表达清楚。
三、楼梯配筋图楼梯配筋图可结合建筑施工图,在其楼梯剖面大样图预留的位置直接绘出。
板式楼梯的配筋一般采用楼梯表的方式,详见10.2.3节。
梁柱表法施工图一、柱表柱表的形式有多种不同,应选用符合产品设计设计要求的柱表。
填表前应将柱表中大样和表中符号相对照,真正搞清方可填写。
下面以图10-1为例说明柱表的填写方法。
⒈柱号、层次应由下而上排列,Hj、H。
应各占一行,当几层柱截面及配筋相同时,可用一行表示,如“3~5层”。
⒉各栏最小值如上下相同,可采用上下填写、中间打相同号“``”的方法表示。
不得采用只填上段数值,下段打相同号的基本原理。
⒊柱高计算始点以下(Hj/H。
段)的交叉钢筋与首层相同,所不同的是箍筋。
基础至刚性地面(H。
段)的拉链筋宜全长加密,而基础内(Hj段)的箍筋不受剪,只起固定作用,一般不少于“上中下各1φ8”(此处箍筋直径应与上层的箍筋直径相同)。
⒋截面型式及尺寸应按柱表中提供的柱截面型式填写。
必要时,可对柱表中的柱截面型式开展修改或补充。
⒌柱表中①号竖筋是特指2根角筋,②、③号筋是指单侧用量。
⒍柱表中没有标注箍筋加密二区长度Ln的栏目时,可利用“备注”一栏标注。
⒎柱表说明中,要填写设防烈度、抗震等级、竖筋接头连接器的做法及搭接长度等内容。
图10-1中KZ3柱的配筋与图10-4中的柱平法施工图示例相同,读者可作一对照。
二、梁大样及梁表梁表也有多种形式,应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梁表。
填表前应与图对应搞清各符号含义。
下面以图10-2为例说明梁表的填写技术手段。
⒈梁号应由基础梁开始往上按施工顺序逐层填写,同一层先填框架梁再填次梁、梯梁;当几层框架梁(如三至五层的第3号框架梁)相同时,“梁号”可表示为“3~5KL3”等;连续梁的“分号”可只填跨号(如-1,-2,-P等)。
⒉基础梁及填写中立梁的梁顶标高一定要填写。
基础梁的梁顶标高双药芒一般可取室内设计标高以下50mm;外墙下的基础梁,尚应使梁底低于室外地面设计标高,外墙面以免外墙面因沉降不同出现渗漏现象。
⒊截面型式及截面尺寸应轴向按梁表中的梁截面型式填写。
必要时,可对其作出以下修改或补充。
⒋梁的跨度一般按轴线距离填好(单位:毫米),支座宽则从轴线计起,悬臂跨应填写尾端尺寸h1等。
⒌梁表中①②号筋应当逐跨填写,不得使用相同号“``”。
梁的底筋如分尾气置时,应用㈡、㈢或“上、下”注明;①②号筋不标注S1、S2长度时,按梁表说明第7条的规定执行,应在该条文处填写锚固长度为40d(不少于LaE),d为钢筋直径。
⒍在某一梁跨内所填的⑧及⑨号钢筋如无注明“左”或“右”时,是指该跨右端支座(按分跨编号直译器而言)的钢筋,填写时应特别注意。
⒎梁表说明第8条中,⑤号筋与⑦、⑨号筋的搭接长度宜改为40倍⑤号筋直径(不少于受拉合叶长度),以满足作为贯通筋的要求。
⒏⑦号筋的C5及La长度,可取50mm的倍数;⑨号筋如分排放置,要用㈡、㈢或“上、下”注明;④⑤号筋的截面积应不少于⑦或⑨号筋截面积的1/4;⑩号筋等的C1长度,不宜少于C2的1.5倍,伸至内跨应不少于Ln/3。
⒐通长钢筋应注明“通长”字样并说明允许搭接的铭牌部位;如采用④号连通筋,除首跨C1及末跨C2需填写外,其余均用“连通”或“*”号表示。
⒑悬臂跨⑩号或支座的⑦、⑨号钢筋互相搭接而不需要有④⑤号筋时,宜用斜线将该项划去,以方便检查有否遗漏。
⒒箍筋要注明端部及跨中才的范围;如为抗扭箍,要在旁边注明“(抗扭)”。
⒓次梁作用处,除2根吊筋外,每侧宜再加3到4个密箍;悬臂端集中力处,宜再加4个密箍;密箍直径与该梁段其它箍筋相同,间距为50mm。
⒔腰筋为一排时,不必写排数。
三、楼梯表由于目前目前流行有多种明式的楼梯表,其表达方式、符号不尽统一,但其填写方法都相似。
⒈梯板号:应由首层(或地下室)第一跑开始按施工顺序作出由下往上进行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