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选址报告

合集下载

学校选址踏勘论证报告

学校选址踏勘论证报告

学校选址踏勘论证报告根据我们对学校选址踏勘所收集到的信息和实地考察的结果,本报告旨在对学校选址进行论证,并为学校选址提出推荐意见。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内容:1. 研究背景学校选址是一个关键决策,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环境。

选址踏勘过程是为了确定最佳的选址区域,考虑到学校规模、交通便利性、环境条件等因素。

2. 研究目的本次选址踏勘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选址地点,以创造一个适合学校建设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学生照顾。

3.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综合性的调研方法,包括收集地区人口统计数据、规划规定、教育资源分配,以及进行实地踏勘。

4. 调研结果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了几个重要的结果:第一,学校选址应该考虑到人口密集区域,以满足学生数量的需求;第二,选址地点应尽量靠近交通枢纽,以便于学生和教师的交通便利;第三,选址地点应具备良好的环境,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水平和自然资源等。

5. 推荐意见基于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推荐将学校选址在(具体地点),以下是一些推荐的理由:- 该地区人口密集,能够满足学校规模的需求,有助于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 选址地点靠近公共交通站点,方便学生和教师的通勤,减少交通时间和成本。

- 选址地点周围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较好,噪音水平较低,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6. 结论通过本次选址踏勘论证报告,我们对学校选址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分析。

我们建议将学校选址在(具体地点),以便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同时满足行人和车辆的交通便利需求。

这样的选址地点有望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备注:本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最终选址决策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遵循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

学校选址可行性报告

学校选址可行性报告

学校选址可行性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学校选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直接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学生的学习环境。

本报告将对学校选址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

二、选址分析1. 市场需求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学校所在地区的市场需求。

通过对当地人口结构、教育资源供给、教育需求等方面的调研,可以初步判断学校选址的市场需求。

2. 竞争对手分析其次,需要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

了解周边已有的学校情况,包括学校类型、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等,有助于确定学校选址的竞争优势。

3.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影响学校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选址应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周边配套设施、自然环境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4.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对学校选址也有一定影响。

需要了解当地教育政策、规划控制等相关要求,确保选址符合法律法规。

5. 教育资源最后,需要考虑学校选址周边的教育资源情况。

包括教育配套设施、教师资源、教学设备等,以保障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空间。

三、选址建议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选址建议:1.选择位于人口密集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地方,以满足市场需求。

2.在竞争对手较少的地区设立学校,提升竞争优势。

3.选址应考虑到交通便利、周边环境优美的地方,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4.遵守当地政策法规,确保选址合法合规。

5.选择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空间。

四、风险分析在选址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市场需求不足、竞争激烈、政策法规变化等。

因此,需要在选址前充分评估各种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五、结论学校选址是一个综合性的决策过程,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地理位置、政策法规、教育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本报告的分析,可以为学校选址提供参考依据,确保选址的可行性和成功性。

学校选址报告

学校选址报告

篇一:《学校选址指南》学校选址指南一、选址前的准备工作1、购买当地的行政地图,统筹全局、分清重点;2、调查当地同类外语培训学校所在地址并在地图上标明;3、根据交通位置、竞争格局,初步选定选址区域。

二、适合办学的区域特征1、交通便利的中小学聚集地或居民区聚集地;2、各类教育培训行业聚集的场所当地的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和党校等当地知名且学员集中的场所;3、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商务区;三、适合办学的房产特征1、交通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部分城市可优先考虑距离地铁口较近的位置;马路前无宽阔隔离带会妨碍行人走路,出租车和自备车无需掉头绕行;有可以停靠自行车的场地;附近有收费合理的停车场;2、良好的环境周围整体环境整洁,无菜场、集贸市场、垃圾场等不整洁或喧哗场所;最好选择十字路口或附近有代表性的建筑,便于寻找;楼内无网吧、游戏机房、夜总会、按摩院、餐饮业等租户;楼层一般不高于四层,如果高于四层,电梯的数量和容量能够满足高峰时间的承载需要;房产时间较短,不陈旧破败,满足良好的采光与通风;楼梯宽敞、坡度适中,能提供给学生安全的活动环境;楼体外部可以悬挂灯箱或标牌,便于形象宣传。

选择时优先考虑以下场所人流量大、居民集中区、中小学附近、青少年宫、文化宫、少儿娱乐场所附近、肯德基等快餐店附近(最好是楼上)。

3、产证齐全房地产权证、消防许可证、租赁楼层的出租许可证齐全;产权证上的房屋租赁用途注明办公用途;房产没有被抵押的现象。

使用面积在200平方米至400平方米之间,最好非框架结构,便于合理划分教学区域,单间教室面积为25-30平方米;最好有部分达到40平方米的大教室,以便于组织公开课。

至少有两个男厕位和四个女厕位的盥洗室;教室内有空调。

四、注意事项对于比较大的城市或省会城市,选址时注意以下几点1、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尽量选择商业中心或层次较高的写字楼,因为在大城市,前期形象对后期发展很重要;2、有一面不小于2米*3米的醒目的背景墙,一进门就夺人眼目;3、有一个不少于30平米的开放式的接待大厅。

学校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

学校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

学校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学校选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决策,直接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的良好态势,选址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

为了充分了解学校选址的可行性,本文对学校选址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希望为学校的选址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持。

二、研究范围本次选址可行性研究主要针对学校的选址进行详细的深入分析,包括选址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交通条件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来确定学校选址的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1、地理位置分析:通过对学校选址地理位置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学校选址的地理位置是否合适,包括地理位置是否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周围环境是否适合学生学习和生活。

2、周围环境分析:通过对学校选址周围环境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学校选址周围环境是否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包括周围环境是否安全、舒适、宜居。

3、交通条件分析:通过对学校选址交通条件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学校选址的交通条件是否合适,包括交通是否便利、交通是否拥堵。

四、研究内容1、地理位置分析学校选址的地理位置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地理位置是否合适,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理位置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地理位置是否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地理位置是否有利于学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

在地理位置分析中,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学校选址的地理位置是否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学校选址的地理位置是否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距离城市中心是否合适,这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发展。

其次,我们考虑的是学校选址的地理位置是否有利于学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学校选址的地理位置是否安全、舒适、宜居等,这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在地理位置分析中,我们对学校选址的地理位置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最终确定学校选址的地理位置是合适的。

2、周围环境分析学校选址的周围环境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周围环境是否合适,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围环境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周围环境是否安全、舒适、宜居等。

在周围环境分析中,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学校选址的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校区选址调研报告

校区选址调研报告

校区选址调研报告校区选址调研报告一、引言校区选址是建设一所新的学校或大学时的重要决策环节。

校区选址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与影响。

为了更好地服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对校区选址进行调研,并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在相关的教育统计数据和研究文献中查阅了大量资料。

其次,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考察了几个潜在的校区选址地点,并参观了附近的学校和大学。

最后,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 必要的基础设施:学校选址时必须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例如道路交通、电力供应、通信网络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学校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2. 人口分布与生活便利程度:校区选址时应考虑周边的人口分布情况和生活便利程度。

社区的人口数量与质量将对学校的招生和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生活便利程度可提供更好的交通和日常生活条件。

3. 自然环境与资源:校区选址时应考虑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丰富程度。

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如临近公园、湖泊或其他自然景点,有助于丰富学校的学术与文化氛围。

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 选择学校旁边交通便利的区域,靠近主要道路和公共交通站点,以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出行和校园管理。

2. 重视人口集中的地区,以确保学生的招生和教育质量。

同时,应考虑社区的安全性和发展潜力,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3. 考虑选择周围自然环境好、自然景点丰富的区域,以营造良好的学术和文化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户外学习和娱乐的机会。

4. 选择选址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土地供应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优先选择土地所有权清晰、土地规划灵活的地区,以降低后期的开发和管理成本。

五、结论校区选址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任务,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影响。

合理的选址能为学校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并为师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调研学校选址规划报告

调研学校选址规划报告

调研学校选址规划报告
学校选址规划报告
选址规划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众多因素和利益相关方的考虑。

本报告将主要探讨以学校选址规划为背景的一些重要因素和决策依据。

首先,环境因素是学校选址规划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学校应位于相对安静、无污染、空气清新的区域,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适宜的生活条件。

学校附近的环境状况应符合卫生标准,并需要保证学生的安全与健康。

其次,交通便利性也是学校选址规划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校应尽可能位于交通主干道或重要道路的附近,以供师生及家长的出行方便。

此外,公共交通工具的便利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以满足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和家长的通勤需求。

另外,学校选址规划还需要考虑人口分布和需求量。

学校应位于人口密集、发展潜力大的地区,以满足当地居民及周边地区学生的需求。

人口密集的地区通常意味着更多的学生数量,因此学校选址规划需要考虑到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人口情况。

此外,学校选址规划还需要考虑到基础设施的配套。

例如,学校附近是否有商业设施、医疗机构、体育设施等,这些设施的存在将对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选址周围的安全设施也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最后,成本效益分析也是学校选址规划的决策依据之一。

学校选址需要考虑到土地成本、建筑物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等因素,以保证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佳利益。

总体而言,学校选址规划应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交通便利性、人口分布和需求量、基础设施配套和成本效益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科学、全面地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制定出最佳选址方案,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新建大楼选址调研报告

学校新建大楼选址调研报告

学校新建大楼选址调研报告根据学校新建大楼选址调研报告要求,我们小组前往了市区进行了调研。

我们首先考察了市区内几个可能的选址,并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

在市区的东部,有一个空旷的地块,环境优美,但交通条件较差,周边设施也不够完善。

在西部,有一个商业区,交通方便且周边设施齐全,但价格较高。

南部的地块环境和周边设施都比较一般,但交通较为便利。

综合分析后,我们认为西部的商业区是较为理想的选址。

该地段交通便利,周边设施完善,学校新建大楼可以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同时,商业区的规划和发展也将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建议学校新建大楼的选址应选择市区西部的商业区。

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并给予支持。

我们进一步对西部商业区进行了调查,与当地政府和商业园区管理部门取得了联系,并了解到该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未来发展规划。

商业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符合学校新建大楼的需求。

另外,商业区内还有许多商业综合体、娱乐设施和餐饮场所,能够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校外生活选择。

我们还考察了该地段的安全情况,了解了当地的治安状况和应急救援措施。

调研结果显示,该地段治安良好,邻近的消防、医疗等救援资源齐全,能够保障师生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综合来看,该地段符合学校新建大楼选址的综合条件。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了该商业区的拓展计划,未来还将引进更多的科技企业和创新孵化基地,这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

在这一区域建设学校新大楼,也将有助于学校与当地企业和社会资源的融合,为师生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最后,我们也特别考虑了学校师生的通勤和生活便利问题。

商业区周边的交通网络发达,不仅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还有地铁站和交通枢纽,对于来自各个方向的师生来说,通勤很为便利。

此外,商业区周边还有丰富的生活配套设施,包括超市、餐饮、医疗等,能够满足师生们的日常需求。

基于以上综合分析,我们再次强烈建议学校新建大楼的选址选择市区西部的商业区。

县三中整体搬迁选址与修建的报告

县三中整体搬迁选址与修建的报告

县三中整体搬迁选址与修建的报告县三中整体搬迁选址与修建的报告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县三中整体搬迁选址与修建的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县三中整体搬迁选址与修建的报告1一、县三中校址初选方案——石油运输站处无疑是正确的,石油运输站处在6—8街的中心地节,利于学生走读,便于吸附更多学生上学,另外,城市建设整体南迁,学校建在南边,更利于房地产、二三产业的带动。

利于吸引更多投资商把眼光向南倾斜、捡动居民向南迁移、向南发展、加速城市南迁步伐。

二、县三中的复选方案——县哈中,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均是不科学、不可行、不长远的,无疑又是一个错选方案,原因有三:一是县三中就读的孩子大都集中在西市路以西、幸福路以东的街道上,让90%的孩子到哈中寄宿根本行不通,家长也承受不起;二是哈中周边居民较少,无二三产业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空间,不利于开发和带动;三是不符合城市南扩和南迁发展规划,可谓南辕北辙,不符合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共同愿望。

为符合长远利益,就算把三中搬至哈中,南迁的新城区也得新建一所学校,选择哈中无疑是现在三中校址错选的再次错选,难免重蹈复辙,不过几年便会显现出端睨。

建议:一是县三中已在历时14年的发展壮大中克难除弊、负重奋进,创造了教学连续三年全县教学质量第一、中学20xx、20xx年度全县教学质量名列全县一、二名的好成绩,赢得了社会上的充分肯定。

在今后的发展中,县三中将始终坚持“质量为本、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想,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力创造新的更大的业绩回报政府对三中的期待和厚望,回报社会对三中的关心和支持,恳请县政府对我们的'建议予以支持,满足我们发展壮大三中的热切愿望。

妥否,请批示xxx县第三中学20xx年12月27日县三中整体搬迁选址与修建的报告2XXX县XXX局:县三中始建于1990年、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城务工的农民逐渐增多,外来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城市人口的不断增扩,三中己从十个班500名学生的二类学校发展至二十五个教学班1062名学生的一类中学,学校的迅速发展,已使三中的校舍及办学条件无法满足更多居住在6―8衔居民孩子上学的要求,也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每班学生人数均在50人以上,容纳不下更多的学生,急需扩建校舍,但三中校址的错选已无投资扩建的价值,整体搬迁己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三中的广大家长强烈要求整体搬迁、社会的有识之士更是急切呼吁,县政府在资金困难的条件下、站在全县社会经济战略发展的高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重要位置上,顺应社会发展需要,顺乎民心急切期盼,把三中的整体搬迁放在了城市群建设规划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计划中,摆在了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学校选址指南》学校选址指南一、选址前的准备工作1、购买当地的行政地图,统筹全局、分清重点;2、调查当地同类外语培训学校所在地址并在地图上标明;3、根据交通位置、竞争格局,初步选定选址区域。

二、适合办学的区域特征1、交通便利的中小学聚集地或居民区聚集地;2、各类教育培训行业聚集的场所当地的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和党校等当地知名且学员集中的场所;3、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商务区;三、适合办学的房产特征1、交通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部分城市可优先考虑距离地铁口较近的位置;马路前无宽阔隔离带会妨碍行人走路,出租车和自备车无需掉头绕行;有可以停靠自行车的场地;附近有收费合理的停车场;2、良好的环境周围整体环境整洁,无菜场、集贸市场、垃圾场等不整洁或喧哗场所;最好选择十字路口或附近有代表性的建筑,便于寻找;楼内无网吧、游戏机房、夜总会、按摩院、餐饮业等租户;楼层一般不高于四层,如果高于四层,电梯的数量和容量能够满足高峰时间的承载需要;房产时间较短,不陈旧破败,满足良好的采光与通风;楼梯宽敞、坡度适中,能提供给学生安全的活动环境;楼体外部可以悬挂灯箱或标牌,便于形象宣传。

选择时优先考虑以下场所人流量大、居民集中区、中小学附近、青少年宫、文化宫、少儿娱乐场所附近、肯德基等快餐店附近(最好是楼上)。

3、产证齐全房地产权证、消防许可证、租赁楼层的出租许可证齐全;产权证上的房屋租赁用途注明办公用途;房产没有被抵押的现象。

使用面积在200平方米至400平方米之间,最好非框架结构,便于合理划分教学区域,单间教室面积为25-30平方米;最好有部分达到40平方米的大教室,以便于组织公开课。

至少有两个男厕位和四个女厕位的盥洗室;教室内有空调。

四、注意事项对于比较大的城市或省会城市,选址时注意以下几点1、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尽量选择商业中心或层次较高的写字楼,因为在大城市,前期形象对后期发展很重要;2、有一面不小于2米*3米的醒目的背景墙,一进门就夺人眼目;3、有一个不少于30平米的开放式的接待大厅。

篇二:《集体乡中学教学楼选址专题论证报告》长岭县集体乡中学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第一章概述1 编制选址论证报告的目的因为《长岭县集体乡中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定的位置位于集体乡行政区范围内,但该地区还没有控制性详细规划,为确保该项目的选址过程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特编制此《长岭县集体乡中学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书》,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长岭县集体乡中学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长岭县集体乡中学3建设单位法人代表xxx4项目建设负责人xxx5项目建设地址 X052县道路南、集体乡东侧203米处6项目主管部门长岭县教育局7项目建设性质新建8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工期为 2014年11月—2015年11月。

9编制单位长岭县规划设计勘测有限责任公司城乡规划资质丙级证书编号【吉】城规编第(113001)3建设单位概况现状长岭县集体乡中学位于集体乡北侧,离镇区较远,距居民区最近点300米,校园四周均为耕地,交通较不便利,只有一条南北向道路通往镇区,长岭县集体乡中学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隶属长岭县教育局。

为初级中学,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0人,教职工31人,学校占地4067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学校现有砖瓦结构教室6栋2400平方米、学生宿舍、食堂300平方米。

该校在县政府的特别关爱和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教育教学成绩显著,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为上级学校输送了大批生源。

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教学水平逐年提高,同时良好的教育质量受到了各界好评。

4建设内容与规模本项目为长岭县集体乡中学建设项目,新规划校址总占地面积24195平方米,按远期在校生600人规模进行规划。

在校内新建教学楼、食堂、锅炉房、门卫室等附属设施,其中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48174平方米、食堂4439平方米、锅炉房1800平方米、门卫室4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90.93平方米。

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1357万元,全部申请上级资金。

6长岭县经济社会概况1、长岭县主要经济发展目标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8亿元,比上年增长23%,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6亿元,比上年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万元,比上年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万元,比上年增长23%。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对策措施加快城镇化步伐,把长岭县建设为现代化的中等城市;按照县委、乡政府提出的“工业立县、牧业富县、开放兴县”的战略目标,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开放步伐,为跨越式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1 自然概况一、地理位置长岭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原市西南部,松辽平原双城堡至伏龙泉隆起地带西侧,东与农安县接壤,南与公主岭市、双辽市交界,西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的科尔沁左翼中旗毗连,北与乾安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通榆县为邻。

地处北纬43°59′至44°42′、东经123°03′至124°45′之间。

二、气候气象长岭县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处于少雨干旱区,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高温,秋季晴朗温差大,冬季寒冷漫长,全年气候变化剧烈,有风沙,年平均最低温度6℃,年平均相对湿度50%,常年主导风向,西南西北风,年平均降雨量420.60 mm,年日照时数28750小时。

三、地形地貌及地震长岭县在区域地质上处于松辽盆地腹地东部斜坡带的前缘,以西为松嫩低平原,海拔130—160米左右;以东为相对上升的长白山山前台地,海拔200米左右。

长岭县城区内构成基底的地层以白垩系地层为主,顶板在地表以下50米左右,厚度达数千米,为一套巨厚层湖相沉积物。

长岭县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域图(GB18306-2001)》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划分规定、《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标准》和吉林省地震参数区划工作图,本项目所处区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系数小于或等于0.05g,所在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四、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本镇地层为第四纪沉积岩,表层为0.5米左右的耕土层,表层下为黄土状亚砂土、厚度5米左右,黄土状亚砂土下为粉砂层,厚度为40米左右。

地耐力18吨/平方米左右。

地下水为第四纪白土山组砂、砾、石承压含水层,距地表80-85米。

含水层厚度6-8米,最大为17米,由抽水试验成果可知,在水位降5米时,单井涌水量为60-100 立方米/小时。

地下水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和东南侧地下径流补给。

水量丰富、水位稳定,埋藏浅,易开发。

地下水流向由东南向西北流动。

1、拟建的集体乡中学工程,项目周围地势平坦、地下无滑坡、泥石流、塌陷、地震断裂带等不良地质现象,在不需要特殊处理的情况下,能满足本次建筑的需要。

根据相邻建筑物地勘报告,项目的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可以满足项目要求。

2项目区基础设施概况一、给、排水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自备深水井,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及运营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需求。

本项目附近有排水管网,雨水可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污水引入市政排污管道。

二、供配电长岭县电力富足,项目所在位置属农村电网供电区域,根据目前电力的输送情况,完全可保证用电需要。

三、通讯条件长岭县已实现传输数字化通讯,固定电话、移动通信便捷,目前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网络已覆盖至全县。

本项目通信条件良好。

篇三:《实验三栅格数据分析-学校选址》实验三栅格数据分析-学校选址一、实验目的通过练习,熟悉ArcGIS栅格数据距离制图、成本距离加权、数据重分类、多层面合并等空间分析功能,熟练掌握利用ArcGIS上述空间分析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过程。

二、实验准备 1、数据准备1) 土地利用数据(landuse)2) 地面高程图(elevation);3) 娱乐场所分布数据(rec_sites);4) 现有学校分布数据(schools);2、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 10.03、要求1) 新学校应该处于地势较为平坦处;2) 结合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选择成本低的区域;3) 应该与娱乐设施相配套,距离这些设施越近越好;4) 最好避开现有学校,合理分布;5) 各数据层权重比距离娱乐设施占0.5,距离学校占0.25,土地利用类型占0.125,地形占0.125;6) 结合坡度计算、欧式距离制图、重分类、栅格计算器等功能给出分析结果图;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运行ArcMap,打开ex.mxd地图文档(..\实验三\data),加载上述四个要素类。

2) 设置分析环境。

单击Geoprocessing Environments,在弹出的Environment Setting设置相关参数A.【工作空间】设置为..\实验三\data\result;B.【处理范围】下拉框中选择“与图层landuse相同”;c.【Raster Analysis】中【Cell size】的下拉框中选择“与图层landuse相同”。

1从elevation数据中提取出坡度数据集。

在ArcToolbox中单击【Spatial Analysis】--->【Surface Analysis】 ---> 【slope】,打开坡度对话框,按照图1所示设置参数,单击确定,生成坡度数据集,如图2所示图 1 坡度对话框图 2 坡度图3) 从rec_sites数据中提取娱乐场所欧式距离数据,在【Spatial Analyst】-->【距离分析】-->【欧式距离】,打开【欧式距离】对话框,如图3所示2图3 欧式距离对话框按照图设置对话框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后,生成了欧式距离数据集,如图4所示图 4 娱乐场所的欧式距离图3从现有学校位置数据schools中提取学校欧式距离数据集,在【Spatial Analyst】-->【距离分析】-->【欧式距离】,打开【欧式距离】对话框,如图5所示图5 欧式距离框按照图设置对话框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后,生成了欧式距离数据集,如图6所示图6 学校欧式距离图重分类数据集。

a.重分类坡度数据集,采用等间距分级把坡度分为10级。

平坦的地方适宜性好,赋予较大的值,陡峭的地区赋予较小的值,如图7、8所示。

确定后得到结果,如图9所示4图7 等间距重分类图8 重新赋予新值5篇四:《ARCGIS学校选址报告》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成果题目学校选址目录1 项目概述 ............................................................................. (2)1 实验背景 ............................................................................. .. (2)2 实验目的 ............................................................................. .. (2)3 数据 ............................................................................. (2)4 实验内容 ............................................................................. .. (3)2 创建数据库 ............................................................................. .. (4)1 分析可能用到的数据 ............................................................................. (4)2 收集到的资料清单 ............................................................................. . (4)3 分析项目的步骤 ............................................................................. .. (5)1 顺序列表 ............................................................................. . (5)2 流程图 ............................................................................. .. (6)3 组织数据库 ............................................................................. ............................. 7{学校选址报告}.1 学校选址(方法一) ........................................................................... .. (7)2 学校选址(建模分析法) (14)4 进行分析 ............................................................................. . (27)参考文献 ............................................................................. .. (28)成绩评分表 ............................................................................. (29)1 项目概述1 实验背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地理空间信息无疑是越来越占据较大的分量,在当今社会,地理信息数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