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建立与斗争
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历程和历史贡献

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历程和历史贡献作者:马杰来源:《世纪桥》2013年第08期摘要:近代以来,东北人民抵御俄、日等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体现出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日战争时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艰苦顽强的战斗,创造了长期寒地敌后抗战的经验,钳制了日军全面侵华进程,在夺取全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随后,东北抗联在创建东北根据地和夺取全国解放战争事业中做出重要贡献。
东北抗联艰苦斗争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值得后世继承和弘扬。
关键词:东北抗联;抗战精神;抗联精神;东北抗战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我国东北的战争,由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很快就沦于敌手,东北3 000万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在此民族危亡的紧要时刻,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号召领导广大民众进行抗日救国斗争,拉开了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帷幕。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人民抗日武装,是东北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坚力量。
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全民族抗战先锋——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历程东北抗日联军的形成和发展是由东北抗日斗争的形势发展决定的,主要经历了反日游击队、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等几个阶段。
(一)创建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斗争中国共产党从1923年开始派人到东北地区开展工作,建立党团组织。
1927年10月成立了中共满洲临时省委。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立即发出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号召,而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却采取对日妥协的不抵抗政策。
中共满洲省委及时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宣言》及《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与目前党的紧急任务的决议》,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号召广大民众团结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
东北抗联观后感

东北抗联观后感引言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全国性武装抗日组织,创建于1931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有幸参观了东北抗联纪念馆,深深感受到了那段艰苦卓越的抗日斗争历史所带给人们的启示和教育。
以下是我的观后感。
抗联的背景与历史东北抗联的光辉历程源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疯狂掠夺资源,压迫中国人民。
1932年,中共领导下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开始组织游击战争,后逐渐演变为东北抗联。
通过各种形式的斗争,东北抗联为保卫祖国、解放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联的领导核心与组织结构东北抗联由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各个民主党派、统一战线军队和地方政权也给予了全力支持。
抗联以县为单位,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地方抗日政权和人民武装组织。
党的组织牢固,军事指挥有序,形成了精简高效的抗日战斗力量。
抗联的斗争之路东北抗联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动员和组织了不同阶层、不同政党的抗日力量,形成了全民族抗日的强大合力。
在游击战争中,东北抗联借助地形优势和人民支持,采取奇袭、袭扰和消耗日军的战术,使日军付出惨重代价。
同时,东北抗联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号召人民加入抗日行列,形成了壮大的人民力量。
抗联的斗争成果和意义东北抗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成果,如平型关大捷、齐齐哈尔保卫战等,有效遏制了日本对华侵略的蔓延势头。
同时,东北抗联打破了一些封建习俗,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推动了中国革命和社会进步。
东北抗联的斗争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和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个人观感与反思通过参观东北抗联纪念馆,我深深感受到了那段英雄壮丽的历史和为国家、民族流血牺牲的英雄们的伟大精神。
我深感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稳定,感悟到了民族团结和坚定信念的重要性。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像东北抗联一样,坚定信心,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绝不退缩。
结语通过观看东北抗联纪念馆的展览,我对东北抗联的抗日事迹和英雄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杨靖宇和东北抗联第一路军

孟洁民
初向辰
王兆兰
杨靖宇对磐石游击队进行整顿时说:“我们未死的同志们应脚踏着死者的血迹走上前去, 完成革命伟大任务。”——《中共满洲省委张特派员关于磐石游击队和党员工作情况报告》
想——贯彻“一·二六”指示信精神
( 1 )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六日 , 中共中央发出了 “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简称“一二六 指示信”)。信中分析了东北各种抗日武装的性质和 前途 , 认为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是群众性的斗争,明 确提出了在东北建立反日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标志 党在东北策略方针的重大转变。 ( 2 )杨靖宇在贯彻一·二六指示信的过程中, 亲赴哈尔滨学习。采用“学习—领会—再学习—融会 贯通”的方法,研究如何在南满地区贯彻执行这一指 示信的问题。在以后的战斗岁月中,杨靖宇始终把指 示信的精神作为部队的指导思想。 一·二六指示信
三、誓扫倭奴不顾身——杨靖宇组建领导抗联第一路军艰苦奋战
1.力挽狂澜——改编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 ◎ 2.确立指导思想——贯彻“一·二六”指示信精神 ◎ 3.部队全面正规化——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 ◎ 1.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 ◎
(一)开展武装抗日斗争
{ {
(二)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2.联合义勇军在作战中壮大抗日武装力量 ◎
◎
(二)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1.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
总指挥 杨靖宇 1934 年春节过后,由于独立师作 战英勇,各股抗日义勇军约 1600 余人 聚集在白浆河上游一代,表示拥护我 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杨靖宇审时度势, 决定召开抗日义勇军首领大会,结成 广泛的抗日武装统一战线。 1934年2月21日,抗日义勇军首领 会议在杨靖宇的主持下在临江县城墙 砬子街不远处的一个木帮把头的工棚 子里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了联合抗日, 建立抗日联军总指挥部问题,杨靖宇 在会上发表了非常庄严的讲话。会议 还通过了斗争纲领、抗日联合宣言及 目前的工作任务等决议。
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历程(上)

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历程(上)作者:来源:《世纪桥·纪实版》2013年第03期提起东北抗日联军,人们并不陌生。
但由于这段历史已过去70多年了,人们对它的记忆也许有些模糊,但这支由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最早与日军进行武装斗争,坚持斗争达14年之久的人民军队。
在当时异常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东北抗联用手中简陋的武器与强大凶残的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并一直高举抗日的大旗直至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
在14年的英勇奋战中,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同数十倍于己的日本侵略军展开浴血奋战,成千上万的抗日志士血洒疆场,为东北和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以至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东北抗联的人和事,至今谈来,仍栩栩如生,催人泪下,令人感奋。
他们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东北抗联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不畏艰险、勇于奋进。
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历程曲折,大体经过了抗日游击队、人民革命军和抗日联军三个发展时期。
一、创建抗日游击队人们都知道,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罪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企图把中国东北变成它的殖民地的侵略战争。
在强敌大举进攻面前,中国人民展现了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伟大民族精神。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发出了抗日救亡的呼声和迫切要求,可是蒋介石政府却提出“以和平对野蛮,以公理对强权”,实行“不抵抗”政策,并将数十倍于日军的东北军官兵调往关内“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而留在东北的军队一部分参加抗日救国的行列,另一部分则投靠了日本侵略者。
日军在数日内就占领了沈阳、长春、吉林等重要城市,不到4个月的时间,东北三省的主要城镇和绝大部分领土即被日军侵占。
1932年3月,日本侵略者迫不急待地制造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占领地,从此中国东北的3000万同胞陷入到水深火热之中。
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和中共满洲省委义不容辞地领导人民进行了抗日救国斗争。
浅谈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战役

浅谈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战役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
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抗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
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
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他们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一、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全民族结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准备全面抗战。
东北党的组织和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军立即响应,积极筹组东北抗日联军。
1936年2月,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拟定了《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决定将党所领导的东北抗日部队一律改为东北抗日联军,并吸收其他抗日武装参加这一联合军队组织,扩大抗日统一战线。
二、东北抗日联军前身及发展过成中的主要战役中国东北三省,以白山黑水著称,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日本帝国主义自1904年从沙俄手中夺取南满铁路和旅顺海军基地权益后,便设立关东都督府,推行殖民政策;1919年设立专门的关东军,加强军事占领;20年代中期更把夺取满蒙、征服中国列为其对外扩张的首要国策。
1931年9月18日夜,由关东军密谋,将沈阳近郊柳条湖的一段铁路炸毁,反说是中国军队有意破坏铁路和袭击日本守备队,随即包围和炮轰中国军队北大营。
当时,中国在东北的军队约有20万人,日本关东军不到两万人,但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命令中国军队不得还击,听候政府处理。
第二天,日本便从朝鲜调来援兵,一个星期内,便占领了沈阳、长春等辽宁、吉林两省的30多座城市和大部分铁路,并继续扩大其占领区。
国民政府寄希望于国际联盟对日本进行干预,但当国际联盟代表团于1932年3月14日到达中国时,日军早巳占领整个东北,直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东北沦陷长达14年之久。
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并开始进行局部抗战。
东北抗联故事演讲稿,红军长征中的感人故事

东北抗联故事演讲稿,红军长征中的感人故事
“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这是一首反映朱德同志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艰苦奋斗,与当地军民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的歌谣。
1928年秋天,国民政府反动派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行了残酷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妄图把井冈山根据地军民困死、饿死。
为了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阴谋,毛委员和朱德军长向根据地的军民发出了这样的口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斗争。
那时候,部队吃粮,需要往返五六十里的山路到宁冈去挑,于是红军发动了一个挑粮运动。
毛委员和朱军长同战士们一样,脚上穿着草鞋,头上戴着斗笠,翻山越岭,亲自参加挑粮。
当时,朱德同志已经40多岁了。
战士们见他为革命日夜操劳,在百忙之中还和大家走山路过小河挑粮,生怕他累坏了身体,战士们都劝说:“朱军长,你那么忙,就不要挑了。
”朱德感谢同志们的关心,仍然坚持要挑粮。
战士们见劝说不起作用,就商量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以为这样朱德同志没扁担就挑不成粮了。
谁知朱德同志又用竹子削了一根扁担,第二天又照样和战士们一起挑粮,战士们见朱德同志又有了扁担,晚上又把它藏起来,没有想到,第三天他又照样出现在挑粮的队伍里,而且他在新削的扁担上,特地刻上了“朱德记”三个字。
朱德军长笑着对战士们说:“你们以后谁再‘偷’我的扁担,
我可要批评。
”朱德同志的一席话说得战士们都笑了。
今天,这条扁担珍藏在革命历史博物馆内。
从此,“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就像长了翅膀,传遍了整个井冈山,也传遍了全中国,激发了全国人民争取革命胜利的斗志。
抗日战争中的东北抗联

抗日战争中的东北抗联核心提示: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占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企图把东北变为它的殖民地。
面对日军强大的军力、经济封锁、政治隔离,东北抗联在穷山恶水间与敌人展开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他们奋勇抵抗,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为光复东北、取得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面对日军的经济封锁,他们不畏艰险,吃树皮、啃草根。
他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抗击日军、争取独立、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体现。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共同回顾一下70年前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抗日联军的英雄事迹。
我们知道,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并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侵占了东北全境。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激起了全中国人民,包括东北人民极大的愤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先后组织反日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东北人民革命军等反日组织,与日寇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到1936年,东北各地的抗日武装实行了统一编制。
1936年2月,统一改称为东北抗日联军。
1937年,建成了第一路军、第二路军和第三路军,下面有11个军,总兵力达到35000至40000多人。
在1931年至1945年8月的这14年间,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广大东北人民一起,与日寇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搏斗,这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被誉为三大“共产党斗争史上最为艰苦卓绝的事件”之一。
这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众所周知的中央苏区红军2万5千里长征;第二件事,就是长征以后留在南方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赣南游击战争;第三件事,就是坚持14年抗日斗争的东北抗日联军。
这三件事被誉为“中共党史上三件艰苦卓越的斗争事迹”。
在这14年间,东北抗日联军巨大的成就和意义,以及历史地位是什么呢?192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中共满洲临时省委。
“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立刻发出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号召,中共满洲省委也及时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并召开了关于目前党的紧急任务的会议,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号召广大民众团结起来反击日本侵略军,并在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领导下,先后创建了十几支反日游击队。
杨靖宇和东北抗联第一路军

{ (一)开展武装抗日斗争
2.确立指导思想——贯彻“一·二六”指示信精神 ◎
3.部队全面正规化——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 ◎
{ (二)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1.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 ◎ 2.联合义勇军在作战中壮大抗日武装力量 ◎
3.文武双全——模范的政治工作者 ◎
1.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开辟与扩大 ◎
政治保安连 连长崔山好 政委程斌
师长兼政委 杨靖宇
参谋长李红光 全师300余人
第一团 团长袁德胜 政委朴翰宗 参谋长李松波
第三团 团长韩浩 政委曹国安
少年营 营长朴浩 政委金某
1933年9月18日,根据一·二六指示信的 精神 ,杨靖宇将南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 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任师长兼政委。南满 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不只是改个名 称,而是有质的飞跃。成立正规部队需要三 个要件:
{ (三)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 2.为巩固发展游击区域而战斗 ◎ 3.东三省第一个执行游击战术的人 ◎
三、誓扫倭奴不顾身——杨靖宇领导抗联第一路军艰苦奋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关于有谁和没有谁的问题——痛击伪满军邵本良部 ◎
{ (四)抗日游击战争的蓬勃发展
2.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 ◎ 3.冲破“东边道独立大讨伐”——万幸之中却有不幸 ◎
1.力挽狂澜——改编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
孟洁民
王兆兰
1932年11月,杨靖宇奉中共满洲省委命
令巡视南满的磐石、海龙等地,处理那里出 现的复杂问题。经过一路艰难跋涉,几经反 复,1932年11月中旬,杨靖宇到达磐石地区 ,将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 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并在队伍回到磐 石后,对游击队进行了整顿,肃清了队伍内 的动摇分子,纯洁了队伍的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抗联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建立与斗争
作者:暂无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6年第7期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是党在东北领导的抗日部队中最有影响和最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
之一。
1937 年全国抗战以后,敌人对东北抗联的进攻不但未能有所减少,反而变本加厉起来。
东北抗日游击战的阵容内,各军纷杂,常因联络不便,军事行动不能协同一致。
因此,必须整
顿和统一东北抗日游击战的阵容,以便应付这艰难的局面。
东北抗联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指示,将11 个抗日联军编成3 个路军。
其中抗联第一路军,是由抗联第一军和第二军合组而成的。
杨靖宇任第一路军的总指挥,魏拯民任政治委员。
其活动区域北至永吉,南至风城,东至
长白山,西至康平、法库一带,战士们用他们的鲜血,为半个世纪以前那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
面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那段战争的历史书写了不朽的篇章。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建立
1936 年7 月,中共南满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以后,东满、南满党的主要干部和东北抗日
联军第一军、第二军的主要干部在通化县兴林镇大惠家沟召开了联席会议,即抗联历史上著名
的“河里会议”。
会上决定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二军联合编成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
将东满、南满两省委合并组成中共南满省委,魏拯民任省委书记,杨靖宇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
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及第一军军长,王德泰任副总司令,朱铁岩任政治部主任,安广勋任参
谋长。
第一路军下辖抗联第一军和第二军,共6 个师。
“河里会议”还研究了第一路军的游击
活动方针和任务,确定了军事计划,划分了各师的活动区域。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建立,
使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二军的团结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更大范围内掀起了抗日游击战争的高潮。
杨靖宇、王德泰、魏拯民等著名抗日将领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缔造者,也是抗联一
路军与敌战斗的直接指挥者。
他们亲手创建了这支部队,并在这支部队以后的发展中一直高度
重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军事训练。
他们经常通过学习文件、办培训班、教唱歌曲等形式,
对部队官兵进行爱国教育和理想信仰教育,他们还在部队基层中建立了党组织,为部队制定了
铁的纪律,还成立了教导队,利用部队休整时间组织军事训练。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经过长
期建设和发展,不仅在规模上逐渐壮大,而且逐步成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革命化的、特别
能战斗的部队。
游击区和根据地的老百姓都称这支部队是他们自己的军队,是真正抗日的军队。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将领们亲自指挥着这支部队在东满、南满地区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
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这是中国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在东满、南满敌占区所进行的一场长期的游
击战争。
此时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处境十分不利,这一时期的整个东满、南满战场,从
战略上说是敌人处于战略外线,我军处于战略内线;敌人处于战略进攻,我军处于战略防御;
在战略上敌人明显处于有利的、主动的地位,我军则明显处于不利的、被动的地位。
为了变不
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变被动为主动,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将领们在指导战役和战斗中采取“外线的进攻的速决战”的作战方针。
这样就使我军在战役和战斗中变不利地位为有利地位。
抗联第一路军还机动灵活地利用了兵力的分散和集中、分进和合击、攻击和防御、突击和钳制、包围和迂回、前进和后退等战术,以及伏击战、突击战、阻击战、破袭战、近战、夜战等战法,这就使得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东满、南满战场上牢牢地掌握了战争
的主动权,狠狠地打击了敌人。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英勇战斗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历史,就是在东满、南满地区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历史。
东
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主要将领杨靖宇当年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抗日就要打鬼子,不打鬼子算什
么抗日”。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在东满、南满地区展开的游击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从1932年到1940 年,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无数次战斗并取得了无
数次的胜利。
其中有许多战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33 年10 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挥师
南下,强渡辉发江;1933 年到1936 年期间,8 次袭击伪军邵本良部;1935 年5 月初在哈尔
巴岭颠覆敌人列车;1937 年7月18 日,展开了激烈的七道河子伏击战;1937 年秋季开展了
攻打辉南县城的战役;1938 年8 月,打响了围歼“满洲剿匪之花”的长岗战役。
东北抗日联
军第一路军在东满、南满地区开展的游击战争,有力地配合了中国抗日军队在关内的正规战争。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
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表现出来了。
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
”
1937 年7 月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
为牵制日本关东军入关,
配合、支援全国抗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在杨靖宇的率领之下主动出击,制定袭击奉海铁
路(沈阳至梅河口)的作战计划,进行了新宾黄土岗战斗;又在广大群众的配合和支持下,采
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在宽甸县双山子、四平街痛击日军守备队,毙伤日军水出、陆岛队长
以下30 余人,在本溪县碱厂沟与日军牛岛部队交战,击毙牛岛队长以下50 余人。
在本溪县大石湖、桓仁县子、冷沟等地,多次与日伪军激战,有力地钳制了日本侵略军。
杨靖宇将军还打
算要和热河方面的抗日军打通联络,以避免东北抗联与国内总抗战隔绝的现象,响应国内总抗战。
1937 年冬,特由第一路军编出了3 个师,计划用这一力量突破南满铁路线和辽河之平原
地带。
当时第一路军所编的第一师,确实曾突破了南满的铁路线和辽河的平原,但到了辽宁康平、法库一带以后便失去音信。
第二师拟定跟随一师之后,也越过南满铁路。
第三师也拟定由
杨靖宇亲自率领西去,但因为多种的情形未能成行。
日本帝国主义一直把东北作为征服中国的战略基地。
东北抗联的存在,似一把尖刀插入敌
人的心脏,动摇了日伪反动统治。
为此,1938 年起,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调动日伪军警6 万余人,对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进行“大讨伐”并特别强调:“对于捕杀匪首杨靖宇等须全力以赴。
”其行动策略是:“同时遇到抗联和抗日山林队,专打抗联,不打山林队;若是同时遇到
杨靖宇和其他抗联部队,专打杨靖宇,不打其他抗联。
”在军事讨伐的同时,日伪当局采取收
买汉奸、政治诱降、组建叛徒武装等方式,对抗联进行分化瓦解。
至此,东北抗日武装斗争进
入了极端艰难的时期。
在反“讨伐”斗争中,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在杨靖宇的率领下,采取
多种游击战术,与敌人周旋苦战。
1938 年,杨靖宇指挥所属部队开展一系列斗争:袭击老岭隧道工地敌人,取得蚊子沟、土口子、长岗、岔沟、木箕河、大蒲柴河战斗的胜利,击毙日本指
挥官西田重隆,消灭了日伪称之为“剿匪之花”的伪满军“索旅”,粉碎了敌人策划的“东边
道大讨伐”。
进入冬季,斗争更加艰苦,抗联战士缺衣少食,经常十天半月吃不到粮食,渴了
抓把雪,饿了吃些树皮、野菜、草根。
没有鞋穿,就用麻袋片或破布把脚包起来在雪地上行军,常常是空腹与敌军搏斗。
由于敌人实行了“梳篦式讨伐”和“狗蝇子战术”,战士们甩掉一股
敌人不久又遇到一股敌人,体力消耗很大。
加上长白山地冻天寒,气温经常是在零下三四十摄
氏度,不少战士都冻掉了手指和脚趾。
由于缺医少药,许多战士为此献出了生命。
1938 年夏,由于一师师长程斌叛变,一路军活动更加艰难。
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坚持斗争,创造了一
个又一个东北抗战史上的奇迹。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在东满、南满地区猛烈开展游击战争,不仅极大地消耗了日本帝国
主义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而且拖住了几十万日本关东军使其滞留东北而无法入关作战,使
日本侵略军在1939 年被迫停止了对中国腹地的进攻,从而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即准
备反攻阶段的到来。
1939 年以后,随着中国抗日相持阶段的到来,日本关东军开始重点“清剿”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
在这种情况下,抗联一路军的游击根据地几乎全部丧失,抗日统一战
线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活动空间大大缩小,武装力量也被严重削弱,以至于使抗联一路军后
来在战场上的主动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性,这正是东北抗
日联军第一路军后来在军事上遭到严重挫折的重要原因。
1940 年冬季,敌人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对杨靖宇将军所率领的部队举行倾尽全力的大“围剿”,使之处于三层包围中,被困在桦甸县
的某一个森林里。
他们几次想突破重围,但是总未能成功。
他们支撑到了弹药打空、食粮吃尽
了的时候,仍然手持着无子弹的枪,吃些枯草根,拼命和敌人搏斗。
到后来终于将一腔热血洒
在祖国的大地上。
杨靖宇将军光荣牺牲后,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余部仍然继续战斗在南满
战场上,第一路军的其他部队仍然继续坚持着南满方面抗战的局面并且融入了更大的抗日战争
的洪流,直到把日本侵略者彻底赶出中国。
■(柳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