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

合集下载

2022-202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

2022-202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

2022-202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估测是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教学楼一层的高度约9 mB.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 ℃C.中学生100 m赛跑的成绩约14 sD.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20 000 Hz2.(2022山东聊城月考)在校运动会上,裁判员要测量运动员的跳远成绩,下列测量工具中合适的是()A.分度值是1 mm的三角板B.分度值是1 cm、长10 m的皮卷尺C.分度值是1 mm、长2 m的钢卷尺D.分度值是1 m、长10 m的皮卷尺3.(2022江苏宿迁期中)导游在旅游区常用扩音器讲话,用它进行讲解可以()A.提高声音的音调B.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增大声音的响度4.(2022湖北江陵期中)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水中“倒影”B.观后镜中的像C.月食D.钢勺“折断”了5.“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这一七言绝句中的“霜”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景象,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B.凝华C.升华D.汽化6.(2021广东深圳中考)(多选)下列例子中,密度不变的是()A.水结成冰B.粉笔用了一半C.铁杵磨成针D.氧气瓶中的氧气被用去一半7.(2022独家原创)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波,探测周围5 m内障碍物的情况,将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

它能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方便出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该超声导盲手杖的定位原理与声呐测距的原理相同C.该导盲手杖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特点D.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会产生超声波8.(2022辽宁金普新区期末)为保护视力,课间同学们总会透过教室玻璃窗远眺,透过玻璃会看到远处的景物,蓝天、白云和楼房。

(完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计算题专训

(完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计算题专训

计算题专训1、一列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1.8Km的大桥,问火车全部通过该大桥需要多长时间?2、确定沉船在海水中的深度是打捞沉船的关键,已知在打捞某次沉船时测量船在海面处向正下方的沉船发射波速为1450m/s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16s,则沉船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3、芳芳面对大山大叫一声,经1s后听到回声,她与大山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4、一辆汽车以12m/s的速度驶向一座山崖,司机在某处鸣笛,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鸣笛时汽车离山崖多远?5、一个实心且质量均匀的物体长、宽、高分别为3cm、5cm、8cm,测得它的质量为180g,现切去它的5/11,求剩余部分的密度。

6、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华同学找到0.46Kg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L,该地沟油的密度为多少?请问能否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103Kg/m3—0.93×103Kg/m3)7、陈明同学的远视眼镜片是用树脂做镜片,树脂镜片体积为4×10-6 m3,质量是5.2×10-3 Kg;而镜架却是采用钛合金的(ρ钛=4.5×103Kg/m3)问:⑴树脂镜片的密度是多大?⑵如果一副钛合金镜架的体积为2.0×10-6m3,那么一副钛合金镜架的质量是多大?8、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4m×2m×0.5m,额定载重量为4t,问:⑴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质量是多少吨?(泥沙的密度为2×103Kg/m3)⑵为了行车安全,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9、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Kg/m3,李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

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的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mL。

初二物理沪粤版上册练习题

初二物理沪粤版上册练习题

初二物理沪粤版上册练习题下面是一套初二物理沪粤版上册的练习题,请大家认真阅读题目并尽力解答。

本套练习题共包含选择题和解答题两部分。

选择题:1. 以下哪个单位不属于物理学中常用的基本单位?A. 米 (m)B. 秒 (s)C. 克 (g)D. 秒 (s)2. 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下列哪个量不会改变?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所受的重力C. 物体自身的速度D. 物体下落的加速度3. 下面哪个物理量不属于矢量?A. 速度B. 加速度C. 时间D. 位移4. 某物体从静止开始以4 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过5秒后的速度是多少?A. 5 m/sB. 20 m/sC. 25 m/sD. 30 m/s5. 一个球以20 m/s的速度水平抛出,落地点与投掷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40 m。

该球的飞行时间是多少秒?A. 2B. 4C. 6D. 8解答题:1. 简述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30秒,求汽车的位移和加速度。

3. 一个汽车在第一个小时内以60 km/h的速度行驶,第二个小时内以40 km/h的速度行驶。

计算这两个小时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4. 两个物体分别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一个物体质量为2 kg,另一个物体质量为5 kg。

忽略空气阻力,比较两个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以上就是本套初二物理沪粤版上册练习题的内容,请大家认真解答。

答案将在下次发布时公布,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争取取得好成绩!参加本次练习的同学们,加油!。

最新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A. 光年B. 千米C. 米D. 厘米【答案】C2.许多科学发现和重大发明都是从实验室得来的,由此说明实验室的作用是()A. 科学探究的基础B. 重大发明的基地C. 科学发现的起源地D. 提供观察物理现象的基地【答案】A3.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制的刻度尺因受潮而膨胀,在用受潮后的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会()A. 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大B. 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小C. 测量值没有误差D. 测量值将是错误的【答案】B4.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石家庄市冬天的气温一般在﹣20℃B. 中学生百米赛跑所用时间约为1minC.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D.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200kg【答案】C5.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B.C. D.【答案】D6.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 一张课桌桌面的宽度是5mB. 某同学身高的质量是50kgC. 人步行的速度是10m/sD. 普通中学生的体积500dm3【答案】B7.以下关于误差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 误差是实验过程中的错误B. 只要认真规范操作误差可避免C.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D. 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8.对同一物体进行了四次测量,其结果是18.85cm、18.83cm、18.83cm、18.84cm,则该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为()A. 18.8cmB. 18.83cmC. 18.84cmD. 18.8375cm 【答案】C9.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刻度值和最小刻度值,要一次较准确量出l00g密度为0.8X103kg/m3的酒精,则选用的量筒应该是( )A. 500mL 10mLB. 100mL 2mLC. 250mL 5mLD. 50mL 2mL 【答案】C10.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测量过程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C. 只要正确测量就一定能避免误差D. 精确度高的测量工具可避免误差【答案】A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________cm.【答案】1.8012.测量的目的是进行可靠的________比较,因此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________,其次,要有合适的测量________。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卷课件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卷课件

A. 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分析论证
8. 有甲、乙、丙三把尺,其量程和分度值均不相同,其分度值
分别是1 dm,1 cm,1 mm,你认为最好的尺子是( D )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
9.用皮卷尺测得某同学立定跳远成绩为2.15 m,所用皮卷尺的
分度值为( A ) A.1 dm B.1 cm
③读数时,视线要____正__对______刻度尺; ④如图1-4甲所示,圆筒的直径为____1_._2_0_____cm。 (2)时间的测量: 如图1-4乙所示,此时的时间_____5_______min____3_7_._5_____s。
19. (10分)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 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 cm、12.83 cm、12.8 cm、14.82 cm、 12.80 cm。 (1)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 _____误__差_____,这个是____不__可__以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 消除的。 (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操作错误的是_____丁_______同学,这 个是_____可__以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四、计算题(共6分) 21. (6分)某人用直径为80 cm的铁环,绕操场滚动一周,若铁 环刚好滚动80圈,求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π取3.14,计算结 果保留整数)
解:铁环的周长C=πd=3.14×0.8 m=2.512 m, 则操场的周长s=nC=80×2.512 m≈201 m。 答:操场的周长约为201 m。
15. 如图1-3所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___时__间_______的工具, 它的分度值是___1__s_______,此时表的读数是___3_8_3_._5_____s。

粤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次月考精选试题 附答案

粤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次月考精选试题 附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姓名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和的一门科学。

研究、学习物理学是一项激动人心的活动。

2、如图1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燃放烟花时的精彩场面,所燃放的烟花全部由我国制造。

你认为烟花燃放时涉及到哪些物理现象?请列举两例:、。

3、为了科学地进行测量,必须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标准,这个标准量叫做。

为了便于各国间科技、文化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叫做制,简称SI。

4、(1)钓鱼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其总面积为6.3平方公里,合米2。

钓鱼岛距离浙江温州约356公里,合米。

(2)在伦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我国选手孙杨勇夺金牌,实现我国男子游泳金牌零的突破。

他的成绩为3分40秒14,合秒,是指(填“时间”或“时刻”)。

5、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习物理就要学会科学探究。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在科学探究中猜想不是胡猜乱想,它是以自己的和知识基础作出的一种试探性解释。

6、在伦敦奥运会花样游泳比赛中,中国队以一银一铜的成绩创造了历史最佳战绩。

如图2所示,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听到的音乐声是由声源产生的,是通过传播的。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传递能量(选填“能”或“不能”)。

7、在9月15日豆腐文化节开幕式晚会上,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为淮南人民高歌一曲《敢问路在何方》。

观众能听出是蒋大为的歌声是因为他的声音的不一样;“男高音”的“高”指声音的高;“高歌”的“高”指声音的大。

8、正常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为20~ Hz。

如图3所示,是某市区道口设置的噪声监测设备,它是用来测量声音的。

其显示屏上显示的52.80的单位是。

9、我们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这种声音的频率20Hz(填“低于”或“高于”),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来判断蜜蜂是去采蜜还是采蜜归来,因为蜜蜂去采蜜时,蜜蜂翅膀振动频率快,声音的音调(填“高”或“低”)。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章1.物理学就是研究光、热、声、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和物质的一门科学。

2.请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资料,列举我国航天技术的重大成果。

3.简述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的贡献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约为2.27______,某同学的身高为165_______,姚明比这位同学高出了________cm。

2.使用刻度尺前,应先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测量结果既要有_______,又要有_______,还要有___________。

3.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15cm的是()A.橡皮的宽度 B.课桌的高度C.文具盒的厚度 D.圆珠笔的长度4.下列过程中,经历时间差不多为1s的是()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5.李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木板的长度,如图所示。

(1)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2)木板的起点对准_____________,终点对准_______________,木板的长度应为_______。

要测量图示的一根曲线段MN的长度,谈谈你的方法。

请你用一把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测出一层教学楼的高度,写出你的办法。

3.给你一枚一元的硬币,你能想出多少种测硬币直径的方法?把所用的器材、步骤写出来。

1.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2.牛顿说过,没有_____________,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3.在科学探究中,猜测与假设是以自己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为基础做出的一种试探性解释。

4.科学探究的过程是由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和交流七个要素组成,其中___________是贯穿整个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2024年暑假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复习自测卷(含答案)

2024年暑假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复习自测卷(含答案)

2024年暑假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复习自测卷一、选择题1.2023年12月18日,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M6.2级地震,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往往对人体健康有害。

则次声波( )A.频率高,人耳听不到B.频率高,人耳能听到C.频率低,人耳能听到D.频率低,人耳听不到2.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时,空气不传声B.马蹄声不能沿土地传播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3.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相同B.乙、丙的音调相同C.甲、丙的音调相同D.丙、丁的响度相同4.甲同学在一根85米的装满水的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铁管,乙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 )(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A.一次敲击声B.两次敲击声C.三次敲击声D.无法确定5.下列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打开水龙头听到“哗哗”的流水声B.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哒哒”声C.水中的鱼被“沙沙”的脚步声惊跑D.雷雨交加的夜里听到“隆隆”的雷声6.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乐器水瓶琴,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敲击的办法使其发出乐音,是因为瓶子和里面的水柱振动引起的B.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音调依次升高C.用吹气的办法使其发出乐音,是因为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引起的D.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吹气,音调依次升高7.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罩中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在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8.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物理学就是研究光、热、声、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和物质的一门科学。

2.请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资料,列举我国航天技术的重大成果。

3.简述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的贡献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约为2.27______,某同学的身高为165_______,姚明比这位同学高出了________cm。

2.使用刻度尺前,应先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测量结果既要有_______,又要有_______,还要有___________。

3.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15cm的是()A.橡皮的宽度B.课桌的高度C.文具盒的厚度D.圆珠笔的长度4.下列过程中,经历时间差不多为1s的是()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5.李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木板的长度,如图所示。

(1)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2)木板的起点对准_____________,终点对准_______________,木板的长度应为_______。

要测量图示的一根曲线段MN的长度,谈谈你的方法。

请你用一把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测出一层教学楼的高度,写出你的办法。

3.给你一枚一元的硬币,你能想出多少种测硬币直径的方法?把所用的器材、步骤写出来。

1.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2.牛顿说过,没有_____________,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3.在科学探究中,猜测与假设是以自己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为基础做出的一种试探性解释。

4.科学探究的过程是由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和交流七个要素组成,其中___________是贯穿整个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m/s。

3.通常我们听到声音靠传到耳朵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无法直接交谈,是因为。

4.在一根较长的有水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我们在另一端钢管可听到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传的。

最后一次是由传来的。

5.在一次郊游时,同学们发现了一口枯井。

小明向井里大喊一声,经过1.5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声速按340m/s)6.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它听到起跑的枪声开始计时,那么开始计时的时间比实际的起跑时间延迟了多少秒?7.手拍桌子,桌子发声,请你用实验证明桌子是在振动的。

8.在动画片《星球大战》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神鹰号飞船在太空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神鹰号宇航员听到“轰”地一声巨响,见天狼号被炸毁,得意地笑了。

请根据你学过的声学知识,对这段描写进行评价。

1.什么是音调?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2.物体振动的快慢用什么表示?单位是什么?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雨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

经过与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这些猜想,他们找来了一些琴弦,其规格分别如下表所示:(1)了验证猜想一,可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研究。

⑵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⑶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请你填上该琴弦的横截面积。

⑷随着实验的进行,小雨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度有关。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猜想。

4.如图所示为已调好的二胡上的内外两根弦,内弦比外弦粗。

拉弓时,手指按在A处比按在B处发声的音调低,这是由于;手指按在C处比按在B处发音的音调高,这是由于。

要使小提琴发声的响度增大的方法是。

A.拉紧弦线B.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C.缩短发声部分弦的长度D.用更大的力弹拨弦线1.人耳感觉到声音的_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____和_______都有关系。

2.―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_________,―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中的―高‖与―低‖指的是__________。

3.在敲鼓时,用力敲可以使鼓发出的声音变大。

4.交响乐队中有各种管弦乐器,当我们听交响乐时,能够把这些乐器的声音分辨出来,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A.音调B.音色C.频率D.响度5.如图a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

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振动发声。

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1.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A.音乐厅里演奏的轻音乐B.在家里,几位同学旁若无人地引亢高歌C.在空中低飞的喷气式飞机发出的声音D.尖钉在铝板上划出的声音2.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L。

通过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

第三章1.我们很难直接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在研究和描述光的传播路径时,分别用到了哪些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2.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假如没有光”为话题,写出2个场景:⑴;⑵。

3.请通过社会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除了课本上提到的例子外,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4.在学校运动会上,如果让你做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你如何准确记录起跑的时间?说出你的理由。

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你是如何发现“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的?2.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0°,则入射角是,反射角是。

如果使入射光线逐渐靠拢法线,反射光线将。

3.下列哪种材料适合做放电影的银幕()A.光滑的白布B.粗糙的白布C.平面镜D.玻璃板4.如图所示,一束光照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是30°。

请在图中画出法线和反射光线。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你是怎样确定像的位置的?你是如何比较像与物大小的?2.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湖面映现出小鸟的(选填“实”或“虚”)像,当小鸟距水面3m时,该像距小鸟m。

3.视力检查时要求被测人与视力表间隔5m。

小明借助一块平面镜检查视力(如图所示),则他应坐在镜前m处。

图中小明正在用手示意他所看到的“E”字朝向,其示意方向应与视力表中“E”字的实际朝向(选填“相同”或“相反”)。

4.张颖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如图所示,再取两段等大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刻度尺上。

⑴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⑵取两段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⑶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呈现出蜡烛A 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这表明。

5.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是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平面镜。

1.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当时的心情如何?2.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由空气射向水面,经折射后可能照亮水中的点。

(选填图中的字母)3.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D.和光的反射现象一样,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4.在图中,请大致画出入射光线经水面或三棱镜折射后,进入空气的光路图。

5.如图所示,是我们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如图所示是一些透镜的截面图,在这些透镜中:于凸透镜的是,从外部特征上看,它们的特点是;⑵属于凹透镜的是,从外部特征上看,它们的特点是。

2.如图(a)所示,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经过凹透镜后变为发散光线。

小红说透镜的光路也是可逆的,小明不清楚什么是“可逆光路”。

请你在(b)图中画出(a)图的可逆光路。

3.在图示的虚线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

4.根据图中已知的光线,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1.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像。

2.在图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物体时的光路,在A、B、C、D四个光路中,描述了正常眼睛的成像情况;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透镜(选填“凸”或“凹”);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矫正远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3.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一架普通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40c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cm时,底片上会得到一个像。

4.某校同学在学习了眼睛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他们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的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

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其装置如图所示。

此实验装置中,水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人眼球中视网膜。

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要在视网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晶状体会变得更凸、还是较扁?⑶请你说出近视眼的成因;并用此实验装置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写出实验过程。

1.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大约是-88.3℃,读作()A.负88.3度B.摄氏负88.3度C.负88.3摄氏度D.88.3摄氏度2.人们常说―今天最高气温是摄氏16度‖,其错误是。

3.如图所示是一只正放的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读数是()A.16℃B.4℃C.-4℃D.-16℃4.小明将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差不多相等的温度计, 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他观察到的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计示数分别是()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一样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5.某同学测量一杯水的温度,选好一只量程适当的温度计,他将温度计插入热水中后立即拿出来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指出该同学操作的两项错误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