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一、物理定义
1、力:能使物体产生加速运动的一种作用。
2、动能: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
3、势能:假定物体是可以把力的作用划分为力的远程作用,这种远程作用所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
二、物理运动
1、直线运动:沿直线向前运动的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
2、抛体运动:物体在重力场作用下向前抛出而运动的运动,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三、物理量的度量
1、长度的度量:采用米作为单位,计算时可采用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等换算关系。
2、时间的度量:采用秒作为单位,计算时可采用1小时=3600秒、1分钟=60秒等换算关系。
3、质量的度量:采用千克作为单位,计算时可采用1斤=0.5千克、1克=1000毫克等换算关系。
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提纲课堂是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阵地,只有把握课堂,抓牢“双基”,学习必要的方法,才会有拓展、提高的可能。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提纲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重点定义:1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振动可以发声要点: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 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疑点: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要点:1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2 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3 真空不能传声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回声重点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1 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拓展: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2 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3 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光和眼睛3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2页
八年级 物理 上册 沪粤版
(3)入射光线:射向反射面的光线; 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 法线:过入射点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经过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3页
八年级 物理 上册 沪粤版
2.光的反射定律的简洁描述 (1)“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垂直入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4页
八年级 物理 上册 沪粤版
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被平行地反射的现象;漫反射: 平行的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被向四面八方反射的现象。 (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光路是可逆的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可以发生转换。
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是为了减小误差
B.将 B 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
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 12 页
11.如图,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 验判断,乙同学背着月光走,乙同学看到水面比路面 暗暗,甲同学迎 着月光走,看到水面比路面亮 亮 ,这实际上包含着光的反射的知识。(均 选填“亮”或“暗”)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分析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分析一、引言在八年级物理(上册)中,学生将学习与力、运动、能量等相关的知识点。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学习建议。
本文将对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介绍和分析,并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二、知识点概述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主要分为四个模块。
1. 前言在前言中,学习将学习到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的历史和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本质和基本概念。
2. 力与压力在力与压力这个模块中,学生将学习到力的概念、力的分类、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与分解、杠杆原理、压力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涉及到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
3. 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在运动中所具有的量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八年级物理(上册)中,学生将学习到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后续学习的重点。
4. 能量在能量这个模块中,学生将学习到能量的基本概念、能量守恒定律、功、功率、机械能、功率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同时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三、知识点分析1. 前言前言模块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的历史和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等内容。
这些内容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基础,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本质和基本概念。
2. 力与压力力与压力模块涉及到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内容。
其中,力的概念和分类为后续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杠杆原理和压力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3. 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在运动中所具有的量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八年级物理(上册)中,学生将学习到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后续学习的重点。
八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沪粤版)

第一章1.长度(l)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它们关系是: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m=106um;1um=10-6m;1nm=10-9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测:①刻度尺贴近被测物体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②刻度线紧贴并平行被测物体③视线垂直(正视)刻度尺;(3).读:要估读到分度值(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记:测量结果由数字(测量值+估计值)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分类:系统误差(由实验方案或测量工具导致的误差)偶然误差(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实验方案、选用更精密的仪器。
(若只有一个空,就填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事前:筛选有效数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事后:根据测量数据保留相应位数6、时间、体积、面积单位以及换算: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us 1us=103ns1m2=102dm2=104cm2=106mm2(记忆方法:相邻单位之间进制为102)1m3=103dm3=106cm3=109mm3(记忆方法:相邻单位之间进制为103)7、量筒使用:(1)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2)测量前量筒必须放置在水平桌面上(3)读书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或凸面中央最高处相平。
仰视偏小;俯视偏大如:此量筒读数:正视:30ml 仰视29ml 俯视:31ml8、不溶于水不规则较小物体体积测量:(排水法)(1)先量出一定的水的体积V1(2)再把待测物浸没水中,然后测出体积V2(3)后把两者体积相减,得到V=V2-V1如果是漂浮的不规则物体:(方法一:用细针压住物体,把他慢慢压入水中,直至物体没入水中,读出两次不同的体积,记下两次读数差。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是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的0。
(图1-3)(图1-4)(图1-5)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声音的产生:(1)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图2-1)(图2-2)第三章光和眼睛3.1 光世界巡行)光是一种电磁波;平常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
不可见...光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光每天都为我们服务;如:①光能使我们看见物体;②太阳光使冰(图3-1)(图3-2)、测定凸透镜焦点的方法:让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通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这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然后用刻度尺测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a) (b) (a) (b)(图3-3)(图3-4)2、影像的保存——照相机(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来自..的原理制成的。
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的光经镜头折射后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甲)(乙)图4-1 图5、体温计:①人体正常体温是36.8态;(图4-6)不可以超过天平能称量的最大质量;也不能小于天平所能测量出的最小质量保持天平托盘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或有腐蚀的物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取砝码时切忌不可以用手4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将一容器放入天平左盘;称其质量a 向容器内倒入被测液体;称其总质量b 则被测液体的质量为c=a-b5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6属性是指物体本身固有的不随外部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一种性质特性是外部条件不变时所具有的一种性质但外部的条件变化时特性也随着变化7密度单位是kg/m38 p=m/v9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测量原理:测量物体密度时只要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物体的体积v;运用密度公式 p=m/v;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2)测固体体积的几种体积形状规则的固体利用数学中的体积公式;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算出其体积。
八年级上册沪粤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沪粤物理知识点八年级上册沪粤物理课程是物理学习的关键一年,是建立物理知识体系的基础阶段。
这一年的学习充满了挑战,不仅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还需要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以下是本教材中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一、力和运动1.力:力的单位是牛顿(N)。
力又分为空气阻力、摩擦力、弹性力、引力等。
2.运动:物体运动的基本量是位移,速度,加速度。
其中,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率的量,单位是米/秒²。
在相同的时间内,两个物体加速度的比较可以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
二、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和/或运动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机械能的表达式为:机械能=动能+势能。
在物理实验中,机械能丧失的过程称为能量损失。
摩擦力和弹性力都是造成能量损失的重要原因。
三、光学光学是关于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成像的学问。
1.反射:即为光与物体相交时的反弹现象。
光学中的反射实验:平面镜实验。
2.折射:即为光进入到一个媒介时,方向发生偏转的现象。
3.成像:在物理学原理和光线追踪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关于光线的出射位置绘制一个图像,而这个图像被称为光学成像。
四、电学电学是交流电、直流电立体电路与电池的研究。
1.直流电:指电流方向不发生变化的电流。
直流电的公式:电流=电势差/电阻,单位为安培(A)。
2.交流电:指电流方向发生变化的电流。
在交流电中,电流方向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交流电的形式为正弦函数。
3.电阻:阻力又叫电阻,可以测量导体阻挡电流的能力。
五、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环节,能够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和解决现实问题。
物理实验能够在不同场景下模拟物理规律,使得人们在年轻时就能领悟自然界的奇妙细节方式。
本篇文章罗列了八年级上册沪粤物理知识点的几大方面。
尽管这些知识点看上去似乎很玄学,但它们代表了理解物理学最重要的基础,并为探索更高层次的物理提供了基础和工具。
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能够多加实践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一、机械运动1.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3.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4.等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5.自由落体运动6.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二、光的传播1.光的概念2.光的直线传播3.光的反射4.光的折射5.水准仪的工作原理6.可见光谱的组成三、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概念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3.声音的传播速度4.声音的反射5.声音的吸收和衍射6.声音的共鸣和噪声的防治四、电学基础1.电荷和电流的概念2.静电场和静电力3.电流的产生和测量4.电阻和电阻的测量5.串联和并联电路6.电流、电压、电阻和功率的关系五、电磁感应1.磁场和磁力的概念2.磁场的作用和判断3.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磁场4.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5.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6.汽车发电机和发电原理六、热学基础1.温度和热量的概念2.热量的传递方式3.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4.物质的热膨胀性质5.热传导的方程式6.热量和热功的关系七、能量与能量转化1.功和机械能的概念2.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3.动能和势能的守恒定律4.能量守恒定律5.能量转化的效率6.能量与环境的关系八、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物质的基本组成2.常见物质的分类和性质3.固态、液态和气态4.极端温度下的物质状态5.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6.物质的变化和守恒性质以上是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通过对各个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可以帮助同学们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的0.
(图1-3)(图1-4)(图1-5)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声音的产生:(1)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
....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图2-1)(图2-2)
第三章光和眼睛
3.1 光世界巡行
)光是一种电磁波,平常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不可见
...光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光每天都为我们服务,如:①光能使我们看见物体;②太阳光使冰
(图3-1)(图3-2)
、测定凸透镜焦点的方法:让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通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这点就是凸透镜的然后用刻度尺测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让凸透镜正对
..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
(a) (b) (a) (b)
(图3-3)(图3-4)
2、影像的保存——照相机
(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
..的实像
...,来自
..的原理制成的.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物体的光经镜头折射后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
(甲)(乙)
图4-1 图5、体温计:①人体正常体温是36.8
态,
(图4-6)
燥,清洁,不要把潮湿或有腐蚀的物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取砝码时切忌不可以用手
4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将一容器放入天平左盘,称其质量a 向容器内倒入被测液体,称其总质量b 则被测液体的质量为c=a-b
5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6属性是指物体本身固有的不随外部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一种性质特性是外部条件不变时所具有的一种性质但外部的条件变化时特性也随着变化
7密度单位是kg/m3
8 p=m/v
9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测量原理:测量物体密度时只要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物体的体积v,运用密度公式 p=m/v,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
(2)测固体体积的几种体积
形状规则的固体利用数学中的体积公式,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算出其体积. 如;正方体v=a3,
形状不规则且在水中下沉利用排水法漂浮物体利用沉坠法或
针压法较大物体利用排水法溶于水的固体利用细沙代替水进行
测量
(3)测固体的密度
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 测出固体的体积v 利用公式求出密度
(4)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 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p=m/v=(m1-m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