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梳工艺设计

合集下载

精梳设备工艺设计及生产实践

精梳设备工艺设计及生产实践
2 喂给梳 理 、分 离输 出运动 的配 合更 加 科学 合 ) 理 ; 效输 出长度 缩短 , 加棉 网的强 度 , 有 增 改善 棉 网及
精 梳 设备 是棉 纺企 业 生产 优 质纱 线 的必要 保 证 。 随着 国内外棉 纱生 产趋 向高支 、 档 , 梳纱 ( 其针 高 精 尤 织用 纱 ) 的产量 近年来 一直 增长较 快 , 产销两 旺 。精 梳 设 备 已成 为 各 棉 纺企 业 生 存 、 展 、 与竞 争 的 必需 发 参 装 备。目前 , 内精 梳设 备 品种 规格 较多 , 国 新型 高效 能 精梳设 备 是纺织 企业 选型 的主流 机型 。我 公 司新 型 高 效 能精 梳机 开发 生产 经验 , 广 泛 听取用 户 意见 的基 在
5 )电气 方 面经过全 新设计 。采 用变 频控制 、 磁感
应 技 术 、 A 技 术 , 一 步 优 化 工艺 参 数 ; 、 集成 CD 进 电 气 控 制 , 屏 幕 显示 , 有 网络 数 据 传输 、 大 具 显示 功 能 , 实 现 中央计 算机 远程监 控管 理 。采用 了光 电监控保 护系 统、 行程 开 关 机 械保 护 、 动 系统 气 压监 控 等 多种 保 气 护, 计算 机 设 置 程序 自动 保 护 . 生 故 障时 可 自动停 发 车 , 数显 示仪 中 文显示 故 障发 生 点 。 以此 实现 了更 参 高品质 配置 , 达到 了节能 环保 的 目的 。
础 上进 一步 研究 、 化机器 结 构 , 高加 工水 平 。 优 提 陆续
推 出 自主 开 发 的新 机 型 —— J 17 / WF 2 1 WF 2 2 梳 J 17 精 机 。 机种 推 向市 场几 年来 , 此 经过 不断改 进 , 目前 已经 成 熟完 善 ; 因其生 产 速度 高 、 精梳 棉 条质 量好 、 能 稳 性 定 可靠 , 而 得到用 户 的广泛赞 誉 和好评 。 从

第5章 精梳

第5章 精梳

一、精梳前准备工序的目的
1.提高条子中纤维平行伸直度。
2.根据喂入的需要,制成均匀的条子或小 卷。
(1)小卷需要定量均匀,容量大,外形好,退 卷时不粘连发毛。
(2)小卷的纵横向结构要均匀,使纤维层能在 很好握持状态下梳理。横向均匀,可使纤维层 在精梳时握持可靠,纵向均匀则能使内外层重 量稳定,可稳定精梳落纤率,以改善精梳条的 重量不匀率。
图中,梳棉机输出的生条以后弯钩为主, 经过生条筒储存后送入下一道工序时,弯钩就 变为前弯钩;经过第一道准备工序储存后送入 第二道准备工序,此时弯钩变为后弯钩;再进 入精梳工序时,又成为前弯钩。
当梳棉机与精梳机之间的准备工艺道数
为偶数时,可使小卷在喂入精梳机构时,被 钳板握持的棉层中,多数弯钩纤维仍然其纤维的损失。
目前纺纱工序还是连续与离散相结合的, 纤维集合体的半制品需要中间存储,比如条 子、粗纱、细纱等。从梳理机到精梳机之间, 每经过一道中间存储就会发生一次弯钩倒向, 即前后弯钩的方向更换,这是因为“先进后 出”的原则所决定的。
由于梳理机出来的纤维弯钩主要是后弯 钩,因此梳理机到精梳机之间的工艺道数必 须是偶数,这样才可以保证精梳工序纤维中 以前弯钩为主体,这就是精梳准备工艺的偶 数法则。
后退喂给:棉层在钳板后摆时喂入。
α2=X2/F
α2 :后退给棉的喂给系数 X2:钳板闭合前已喂给的长度(mm) F:总喂给长度(mm)
在后退给棉过程中,钳板闭合后给出的 棉层将涌皱在钳板后面。
钳板闭合越早, X2越小, α2越小。须丛 涌皱较多,在钳板后退时受锡林梳理的须丛
长度越短。当0≤ X2 ≤ F 时, 0≤ α2 ≤1
不同给棉方式及喂给系数将影响精梳梳理 质量(纤维长度、短纤率、棉结数等)及 落纤率的大小。这些属于精梳工艺调整的 范畴。

精梳工艺设计

精梳工艺设计

精梳工艺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精梳工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纺织工艺。

精梳工艺的设计可以直接影响到纱线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从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和操作技巧等方面介绍精梳工艺的设计要点。

首先是工艺流程的设计。

精梳工艺的主要流程包括梳理、并条和干燥等环节。

在梳理过程中,原料先经过预选和开梳处理,然后经过多道凹槽梳理辊的梳理,剔除杂质和短纤维,提高纤维的整齐度和纤维长度。

在并条环节中,将多根梳理后的纤维并在一起,形成并条。

最后,通过干燥处理,使纱线达到适当的水分含量,避免纱线霉变等问题。

其次是设备选型的设计。

精梳工艺需要选用一些特殊的设备,如精梳机、并条机和干燥机等。

在选择精梳机时,应考虑其梳理辊的数量和间距、梳理速度、电动机功率等因素。

并条机的选型要考虑并条速度、并条张力和并条长度等因素。

干燥机的选型要考虑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干燥容量等因素。

通过合理选择设备,可以提高工艺效率和纱线质量。

最后是操作技巧的设计。

在精梳工艺中,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巧对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操作者应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工艺要求,并掌握梳理辊的调整方法,以确保梳理效果良好。

在并条过程中,操作者要注意控制并条速度和张力,避免纤维断裂和并条失衡。

在干燥过程中,操作者要严格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避免纱线受热过度而导致变色或变形。

综上所述,精梳工艺的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

通过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选择适合的设备和培训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可以提高精梳工艺的效率和纱线的质量,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纱线的需求。

(续)此外,在精梳工艺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纤维原料的选择。

不同的纤维原料,如棉、羊毛、麻等,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工艺设计时需要根据原料的特性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对于棉纤维,可以通过调整梳理辊的间距和转速,控制纤维的整齐度和长度;对于羊毛纤维,由于其弹性较大,可以选择梳理辊的弹性较好的材质,以提高梳理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一些助剂,如润滑剂和柔软剂,来改善纤维的梳理效果。

精梳机技术创新与生产工艺设计

精梳机技术创新与生产工艺设计
结 ; 于 缺 少 自调 匀 整 装 置 、 条 重 量 不 匀 率 波 动 对 生
维 、不 同品种 的需求 。综合 质量 好 也是 国产 新 型
精 梳机 的又一 特点 。
( ) 高 自动化 与 机 、 、 、 一 体化 水 平 。 5提 电 仪 气 新 型精 梳机 均 已提高 了 自动化 与 机 、 、 、 一 电 仪 气
作 。而 A 0 2 1系 列 是 下 支 点 式 连 杆 传 动 , 理 时 梳
3 新 型 精 梳 机 的 工 艺 设 计 与 举例
3 1 新 型 精 梳 机 工 艺 设 计 前 应 考 虑 的 因 素 .
前两排 未能充 分 梳理 , 钳板 为铸 铁 , 且 重量 重又 不 利高速 。F 2 1系列 也 是 上 支 点 式 连 杆传 动 , A5 在 梳 理时 虽有好 转 , 仍 不如 中支 点 的基 本 等 隔距 但 在现代 精梳 工 程 的工 艺设 计 前 , 先 应 考 虑 首 主要 有设 备 、 维 原料 、 纺 及混 纺 等不 同条件 、 纤 纯 产 品需求 、 产 环境 和 温 湿度 、 后 配套 工序 、 生 前 纺
的效果 。
距 离 与落棉刻 度量 , 可降 低落 棉 率 8 ~1 % , 故 % 0
这 是 一 项 很 重 要 的 创 新 与 突 破 , 利 于 棉 纺 企 业 有
的节约用棉 工作 。 () 3 制成 节能 型精 梳机 。新 型 精 梳机 由于 改
变 了主传动 与 主要 结构 , 主 动传 动 电机也 已改 且
小, 故可 降低能耗 8 ~1 % 。 % 0 () 4 制成 综合 质量好 、 纺性 能强 的精梳 机 。 适
例 如 , 进 了 钳 板 的 啮 合 点 ,使 其 能 适 应 不 同 纤 改

精梳机偏心轮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精梳机偏心轮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心( 7 ±0 . 1 ) mm 。
g ) 磨  ̄ 2 5 F 8孑 L , 控制 对基准 B 的对 称度 公差 为0 . 1 mm, 保证 偏心 ( 7 ±0 . 1 )mm。 h ) 粗精磨  ̄ 5 o h 6外 圆 , 靠磨肩面 , 控 制 对 基 准 A 的跳 动为 0 . 0 2 5 mm, 照 顾 尺寸 ( 6 ±0 . 1 ) mm,
r一
单位 :l n m
次 喂入 时给棉 罗拉 前 进 一个 齿 ; 当落 棉 隔距 和喂 人
方 式需 要变化 时 , 必 须 对此 装 置 进 行调 整 。偏 心 轮
加 工质 量直接 影 响 上 、 下钳 板 钳 口的 啮合 。对 这 个
大量应 用 的零 件 , 需要制 定合 理 的加 工工 艺 , 使 其完
全 达到 图纸要 求 , 以保证 整机 质量 。
1 偏 心 轮 加 工 工 艺设 计
偏 心轮 选用 5 5钢 , 结构 及尺 寸如 图 1 所示 。其
技术要 求 为  ̄ 5 0 h 6 , 热处理 5 8 HR C~ 6 4 HR C。根
据零件 特点 , 制定 加工 工艺 如下 。 a ) 粗、 精车  ̄ 5 o h 6为  ̄ 5 0 . 4 ‘ mm 和端 面 ,
mm, 根 据零 件 的特点 , 从 加 工工 艺 、 加 工 手段 、 工 装 夹具 3方 面人 手 , 寻 找 出更 加 可行 的办 法 。经 过 反 复验证 , 制 定 出此 零 件 的加 工工 艺 。 由于在 普 通 车 床 上无 法保 证 ( 7 ±0 . 1 ) mm 偏心距 , 因此 , 设 计 了车 工夹 具 , 此 夹具 不仅 可 以装夹 在 车床 上 , 而且也 可 以
长 2 4 . 5 mm 。

精梳棉纺纱工艺流程

精梳棉纺纱工艺流程

精梳棉纺纱工艺流程
精梳棉纺纱工艺流程是一种精梳软棉纤维的纺纱工艺,它可以利用多种化学方法将纤维拉直、分组、整理,组合成柔韧的纱线,并以此来生产抗紫外线的棉橡胶制品,如精梳棉衣服。

精梳棉纺纱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一下几种步骤:
第一步:准备软棉纤维。

首先,要准备一个软棉纤维,该纤维又称为精棉,通常是从精棉种子上取得,然后以机器梳理、水洗、气整等精梳工序将其制作成合适的形状。

第二步:连接纤维。

接下来就是要将已准备好的纤维进行连接,这个过程就叫做精梳纺丝。

具体来说,首先要将纤维运用碎棉机、拉棉机、绞盘机等设备拉细,使其锁扣,接着将细纱运用定间机、线杆机等设备进行整理,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第三步:织成细织物。

最后,就是要将纱线织成细织物,这一步涉及到抖穿机、织机等设备。

要想织出柔韧的织物,需要对头数、板芯、犁齿等设定值有深入的了解。

综上所述,精梳棉纺纱工艺流程就是一系列有序而完整的步骤,从准备软棉纤维,再到将纤维连接整理,最后是利用抖穿机将纱线机结而成细织物。

能够实现这一过程,都需要考虑到生产过程的众多细节,及需要应用的各种复杂的设备及技术。

精梳生产工艺

精梳生产工艺

精梳生产工艺精梳是一个对棉纤维进行加工的重要工艺,主要用于提高棉纤维质量和纤维长度,使纺纱工艺更顺畅。

下面对精梳生产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1. 原料准备:首先要选择优质的棉花作为原料,以保证梳棉后的纤维质量。

棉花经过净棉机的清洗和剥离杂质的处理,然后通过输送机输送到精梳机的供棉箱中。

2. 精梳机的工作过程:棉花从供棉箱进入精梳机,经过预梳、钢针梳和镜头梳三个梳棉过程。

- 预梳:在预梳过程中,通过调整不同轴向的转速和钢针长度,对棉花进行分解和松散,剔除一部分短纤维和较多的杂质。

- 钢针梳:经过预梳后的棉花进入钢针梳过程,该过程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分离和剔除短纤维和杂质。

高速旋转的钢针和固定针板之间的梳棉作用,使纤维更加均匀,同时将较长纤维与短纤维分开。

- 镜头梳:经过钢针梳过程后的棉花进入镜头梳过程,该过程主要用于提高纤维的质量和长度。

通过调整镜头梳的速度和角度,使纤维更加平滑、亮丽,并且纤维长度得到进一步增加。

3. 转条和剧磨:经过精梳机的处理,棉花已经变成了较为均匀的纤维条状物。

这时会将纤维条进行转条处理,即将条状纤维在转条机上进行转绕。

这一过程主要是为了方便后续处理工艺中的操作。

4. 纤维检查和质量控制:在精梳过程中,会对精梳后的纤维进行检查,主要是检查纤维的长度、强度和整齐度等指标。

如果纤维不符合要求,会进行再次梳理,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以上就是精梳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

通过精梳,可以使棉纤维的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纤维长度增加,降低纺纱过程中的纤维断裂率,提高纺纱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精梳过程中还可以对纤维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精梳工艺设计说明书

精梳工艺设计说明书

精梳工艺设计说明书纺工贸一班1.精梳工序的任务(1)排除生条中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从而提高纤维的整齐度,以利于减小成纱条干不匀率,提高成纱强力。

(2)清除纤维间的杂质和棉结,以提高成纱光洁度.(3)使生条中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和分离,以利于纱线的强力、条干和光泽。

(4)制成条干均匀的精梳棉条。

2.精梳工艺设计内容2.1精梳准备条卷工艺:梳棉棉条→并条机→条卷机该流程的特点是机械少,占地面积少,便于管理和维修;由于牵伸倍数较小,小卷中纤维的伸直平行不够,由于采用棉条并合方式成卷,制成的小卷有条痕,横向均匀度差,精梳落棉多。

并卷工艺:梳棉棉条→条卷机→并卷机该流程的特点是小卷成形良好,层次清晰,且横向均匀度好,有利于梳理时钳板的握持,落棉均匀。

条并卷工艺:梳棉棉条→并条机→条并卷联合机该流程的特点是小卷并合次数少多,成卷质量好,小卷的重量不匀率小,有利于提高精梳机的产量和节约用棉。

综上所述:选择并卷工艺。

2.2准备机械:A191条卷机的主要技术特征A191型条卷机的变换齿轮2.3 A191型条卷机的传动计算机工艺配置(1)速度A191型系列条卷机速度计算:成卷罗拉转速n1(r/min)与成卷罗拉的线速度v1(r/min)N1=960*Z0*Z1*17/81*81*55=0.045*Z0*Z1=0.045*20*22=19.89 V1= *456*n1/1000=1.4366*n1=1.436*19.89=28.49前罗拉转速N2(r/min)与前罗拉线速V2(m/min ) :N2=960*z0*80/81*81*32=0.5321*z0*z1=0.5321*20*22=234V2= *38*n2/1000=0.1194*n2=0.1194*234=27.9(2)定量g/5mm小卷定量范围(3)牵伸A191系列型条卷机的特征成卷罗拉至导条罗拉之间的总牵伸倍数EE=456*32*32*Z2*17/50*18*43*80*55=0.04662*Z2=0.04662*29=1.35说明:牵伸罗拉倍数不宜过大,否则会使小卷不均率增大,并产生小卷粘层成卷罗拉至压辊间的张力牵伸倍数Et1: Et1=456*17/140*55=1.007 压辊至前罗拉间的牵伸倍数Et2: Et2=140*23/38*80=1.013前罗拉至中罗拉间的牵伸倍数E1=z3*z2/594=22*100/594=0.037中罗拉至后罗拉间的牵伸倍数E2=27/Z3后罗拉至导条罗拉间的张力牵伸倍数Et3=32*32*38/18*42*50=1.092 3.精梳机(选择A201C系列精梳机)3.1几种精梳机的技术特征3.2精梳机的传动计算及工艺配置速度计算1)锡林转速n1(r/min)与锡林线速V1(r/min )n1=960×(Dm ×24)÷(254×94)=0.965×Dm=0.965×155=149.57 V1=(3.14×127×n1)÷1000=0.399×149.57=56.68说明:锡林作等速回速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梳理、锡林梳理准备阶段)
l 3 .给棉长度: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给棉罗拉转动 给棉一次,每次给出的长度称给棉长度。
精梳工艺设计
七、精梳机工作四个阶段
(一)锡林梳理阶段
⒈钳口闭合握持棉层, 钳板先后退再前进;
⒉锡林分梳棉层; ⒊给棉罗拉静止; ⒋顶梳不起梳理作用; ⒌分离罗拉静止。
精梳工艺设计
精梳工艺设计
并卷机
精梳工艺设计
(四)条并卷联合机 棉条经过并合牵伸后再并合制成
小卷。小卷横向均匀度好,纤维伸 直度高,但占地面积大,温湿度要 求高。
精梳工艺设计
精梳工艺设计
CGFA352条并卷联合机
精梳工艺设计
精梳工艺设计
条并卷联合机
l
精梳工艺设计
第三节 钳持喂给部分
一、机构
承卷罗拉、给棉罗拉、钳板机构。
(二)分离接合前准备阶段
⒈钳板前摆,钳口渐 开,接近分离罗拉;
⒉锡林分梳结束; ⒊分离罗拉倒转输入
棉网尾端; ⒋顶梳不起作用; ⒌给棉罗拉给棉。
精梳工艺设计
(三)接合分离顶梳梳理阶段
⒈钳板继续前摆,钳 口继续开至最大;
⒉给棉罗拉继续给棉; ⒊分离罗拉顺转输出
棉网(使倒入机内的 棉网和梳理好的新棉 网叠合在一起输出); ⒋顶梳插入须丛,梳 理须丛尾端。
精梳工艺设计
二.小卷准备工艺流程及特点
l 3.预并条→条并卷联合机 特点:纤维伸直,平行度好,精梳下降 1~1.5%,横向均匀,但小卷一粘连发毛, 占地面积较大,对车间温湿度要求高。 n=120~256根,E=7.2 ~19.36倍 n↑→均匀↑ E↑→纤维伸直↑
精梳工艺设计
三、选择准备工艺时应注意的问题
棉层张力呈周期性波动 3、解决办法(张力补偿装置)
精梳工艺设计
FA261型精梳机承卷罗拉的传动机构
精梳工艺设计
棉层张力补偿装置
精梳工艺设计
(二)间歇回转式喂给机构
1、工作过程(如图所示) 2、给棉量的调节 (1)调节小块6在L杆上的位置
内移,给棉长度长;外移,给棉长度短。 (2)调节小卷张力齿轮Z7
可微调承卷罗拉喂给长度,调节棉层张力 3、存在问题 惯性大,造成喂给量失误,使喂给量过多。 4、解决办法
精梳工艺设计
间 歇 回 转 的 承 卷 罗 拉
精梳工艺设计
四、给棉罗拉的机构和作用
(一)作用:间歇回转每次送出一定长度的 棉层,供锡林梳理。
(二)机构和作用过程
型式:双罗拉(A201系列); 单罗拉(FA系列):机构简单、生头
精梳工艺设计
二.小卷准备工艺流程及特点
l 1.预并条→条卷机 特点:占地面积小,纤维伸直平行度较好,
粘卷少,但横向不匀,有较明显条痕。 n=96~192根,E=6.6 ~12.6倍 l 2.条卷机→并卷机 特点:小卷成形好,层次清晰,横向比较 均匀,无条痕,不粘卷,小卷不易横向扩 散,但纤维伸直度,平行度较差,精梳落 棉稍多n=120~144根,E=5.94 ~9.94 倍
2、锯齿锡林(粘合式锯齿锡林;嵌入式锯齿锡 林)
l 4.制成条干均匀的精梳棉条。
精梳工艺设计
二.精梳纱的质量特点:与同特普梳纱比
l 1 .强力提高10%~15% l 2 .棉结杂质下降50%~60% l 3 .纱的条干均匀,外观清洁光滑,表面
毛羽少,光泽好。 l 特性:强力高、结杂少、条干匀、光泽
好、毛羽少。
精梳工艺设计
精梳车间
精梳工艺设计
精梳车间
3、钳板摆动机构
方式:上支点摆动钳板式; 中支点摆动钳板式; 下支点摆动钳板式。
作用过程:A.钳板前后摆动 B.钳开启闭合 C.钳口加压
精梳工艺设计
(1)中支点摆动钳板机构(FA261、E7/6)
精梳工艺设计
(2) 下 支 点 式 钳 板 摆 动 机 构
精梳工艺设计
下支点摆动钳板机构调节 ①调整上螺帽位置,可调节钳口握持力 (下移,钳口压力增大) ②调整下螺帽位置,可调节钳口闭合定时。 (下移,开启晚,闭合早;上移,开启早,
1、要遵循偶数准则 即:梳棉与精梳之间的准备工序按偶数配置。 梳棉生条中后弯钩纤维占50%以上;当喂入
精梳机的棉层内纤维呈前弯钩状态时,易 被锡林梳直,落棉少; 2、总并合数和牵伸倍数要适当; 3、小卷均匀度要好。
精梳工艺设计
四、精梳准备机械
(一)预并条机 (二)条卷机 (A191B、 FA331)
精梳工艺设计
精 梳 机
精梳工艺设计
精梳机
精梳工艺设计
精梳机
精梳工艺设计
精梳机
精梳工艺设计
精梳工艺设计
精梳工艺设计
精梳工艺设计
精梳工艺设计
FA261型精梳机的工艺过程 1—尘笼 2 —风斗 3 —毛刷 4 —锡林 5 —上、下钳板 6 —给棉板 7 —承卷罗拉 8 —导卷板 9 —给棉罗拉 10 —顶梳 11 —分离罗拉 12 —导棉板 13 —输出罗拉 14 —喇叭口 15 —导向压辊 16 —导条钉 17 —牵伸装置 18 —集束喇叭 19 —输送带压辊 20 —输送带 21 —条集束器及检测压辊 22 —圈条斜管 23 —条筒
五、钳板的机构和作用
(一)作用:握持棉层供锡林梳理,并 将锡林梳理过的棉层送至分离钳口进 行分离接合。
(二)结构和作用过程 1、结构 为了防止棉层边缘纤维扩 散,在下钳板出口处的两端装有集棉 器,用来控制须丛的宽度。
精梳工艺设计
A201上、下钳唇结构
精梳工艺设计
FA261上、下钳唇结构
精梳工艺设计
精梳工艺设计
四、精梳机机构组成
1.钳持喂入机构; 2 .梳理机构; 3 .分离接合机构; 4 .其它机构(落棉排杂、车面输出、 牵伸、圈条机构)
精梳工艺设计
五、精梳机各主要机件的运动
⑴连续回转:精梳锡林、毛刷等; ⑵间歇回转:给棉罗拉、分离罗拉、尘
笼、卷杂辊; ⑶摆动运动:上下钳板、顶梳; (4)滚动:后分离皮辊(A201C型)。
l (3)落棉隔距的调节
l 整机调节:改变落棉刻度盘的刻度;
l 逐眼调节:调节钳板摆臂和钳板摆轴的相
l
对位置。
精梳工艺设计
FA261型精梳机落棉隔距的调节
精梳工艺设计
第五节 梳理部分
一、锡林
(一)作用:梳理纤维层的前端,使纤维伸直平 行,去除纤维间的棉结、杂质。
(二)分类
1、植针锡林(分片植针锡林;梳针整体锡林)
精梳工艺设计
(四)锡林梳理前准备阶段
⒈钳板后退,钳口渐 闭;
⒉分离罗拉继续顺转 一定时间停转;
⒊顶梳后摆,须丛脱 离顶梳;
⒋给棉罗拉停转; ⒌锡林梳针面转向钳
口下方。
精梳工艺设计
精梳机工作四个阶段
精梳工艺设计
主要机件运动配合图
各种机型精梳机都有这四个阶段,但四个阶 段的分度定时及定时长短有所不同,加工 质量效果有所不同,因此各种机型有自己 的主要机件运动配合图。
精梳工艺设计
A201精梳机钳板摆轴传动示意图
精梳工艺设计
(3)FA251型精梳机钳板摆轴传动
传动方式:双曲柄六连杆机构 传动特点:
运动平稳,振动和噪音小,工艺性 能好,向前摆动速度慢,向后摆动速度快, 可延长分离接合时间,有利于须丛的分离 接合。
精梳工艺设计
FA251A型精梳机钳板摆轴传动图
精梳工艺设计
二、作用 1、定时定量喂入小卷; 2、钳口及时闭合,握持棉层供锡林梳 理;钳口及时开启,使须丛抬头; 3、钳板向前摆动,将须丛向前输送, 进行分离接合;
精梳工艺设计
三、承卷罗拉喂给机构
种类:间歇回转式(A201系列) 连续回转式(FA系列)
作用:间歇回转每次(或连续)退解一定长 度的小卷。
(一)连续回转式喂给机构 1、传动结构 2、存在问题
精梳工艺设计
精 梳 机 工 艺 过 程
精梳工艺设计
三.精梳机工艺过程
l 1 .小卷→承卷罗拉→导卷板→给棉罗拉→ 上下钳板→锡林→顶梳 →分离罗拉、分离 皮辊→托盘→车面集合器→车面压辊→导 条钉→牵伸装置→大压辊→圈条集合器→ 圈条压辊→圈条斜管→条筒
l 2 .落棉 锡林→毛刷→尘笼→卷杂辊(落棉 辊)
品质量要求较高品种;前进给棉长度长、分 梳效果较差,适应于纤维长度较长或产品质 量要求一般的产品。
精梳工艺设计
l 3、给棉长度的选择 给棉长度长,喂入小卷定量重时,精梳机产 量提高,但梳理负担加重,并对棉网的均匀 度有影响,所以一般在纤维长度长、定量轻 和准备工艺良好时,才加大给棉长度。
精梳工艺设计
精梳工艺设计
A201型精梳机前进给棉机构
精梳工艺设计
FA251A型精梳机前进给棉机构
精梳工艺设计
⒉后退给棉机构
精梳工艺设计
l 2、后退给棉 l (1)FA261型精梳机 l (2)FA251A型精梳机 l (3)A201型精梳机(无后退给棉机构) l 3、给棉方式的选择 l 后退给棉梳理效果好、落棉较多,适应于产
精梳工艺设计
六.精梳机主要机件的运动配合
l 1 .精梳机的给棉、梳理和分离接合过程是间歇配 合的,为了生产的连续性和配合的准确性,在精 梳机动力分配轴(锡林轴)上装有分度盘,分度 盘圆周40等分,不同时刻给予各工作机件具体的 动作,使各机件相互准确配合。
l 2 .锡林转一转,分度盘转一周40分度,完成一个 工作循环,上下钳板闭合,张开一次,供给一个 须丛称一钳次。可分成连续工作的四个阶段。 (锡林梳理阶段、分离前准备、分离接合与顶梳
2、钳板摆轴的传动
l 钳板摆轴的运动:规律性地倒顺转, 由此带动钳板前摆动、钳口开启闭合。
l (1)FA261型精梳机(滑套滑杆) l (2)A201系列精梳机(滑杆滑块) l (3)FA251型精梳机(双曲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