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概况

合集下载

榆林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榆林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榆林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报告主要研究榆林市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投资可行性,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榆林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初期,以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为主,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榆林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榆林市数字经济总规模达到610亿元,其中数字化交
易额达到2531亿元,数字化市场规模达到191亿元,数字化
人口渗透率达到43%。

二、未来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可行性研究
1.政策扶持
榆林市针对数字经济产业制定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包括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财务支持等多方面,为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市场需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对数字经济产业需求不断增加,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需求迅速增长,未来数字经济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3.资本支持
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榆林市也吸引了众多资本的关注,如腾讯、阿里巴巴等都在榆林投资了数字经济产业项目。

4.产业配套
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产业配套,包括科技、人才、制度、市场等方面的支持,而榆林市已经建立了相关的产业配套体系,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结论
综合以上因素,可得出结论:榆林市数字经济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前景广阔,未来投资可行性较高。

然而,在投资数字经济产业前,投资者也需要了解市场和政策变化及风险,并做好充分的风险防范措施。

榆林市简介

榆林市简介

榆林市简介: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接壤地带,位于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之间,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鄂尔多斯市,南接本省延安市。

晋陕蒙宁区域中心城市。

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270多公里,明长城横贯东西700多公里。

《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准后,加之已经批准和正式编制的《“三西两东”区域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宁鄂榆能源金三角规划》,榆林处于四个国家级区域规划之中。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本省延安市。

辖1区11县、176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5474个行政村,总人口364.5万。

地域东西长385公里,南北宽263公里,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

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

榆林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位于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之处,承接东西南北。

西包铁路复线、太中银铁路和青银、包茂高速榆林段建成通车,榆阳4C级机场建成投运,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省首位,铁路总里程达到776公里,开通了至北京、乌鲁木齐等城市的列车和上海、昆明等9条航线。

【行政区划】截至2010年12月31日,榆林市辖1个市辖区、11个县。

榆林市面积43578平方千米,人口335万人(2010年)。

榆阳区面积7053平方千米,人口51万。

邮政编码719000。

区人民政府驻火车站广场北侧。

神木县面积7635平方千米,人口41万。

邮政编码719300。

县人民政府驻神木镇。

府谷县面积3212平方千米,人口23万。

邮政编码719400。

县人民政府驻府谷镇。

横山县面积4084平方千米,人口35万。

邮政编码719100。

县人民政府驻横山镇。

靖边县面积5088平方千米,人口32万。

榆林红石峡水库

榆林红石峡水库

红石峡水库一:榆林市水资源概况榆林市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405毫米,占全省年平均降水量686.8毫米的59%,降水由西北向东南递增,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

降雨地域分布不均,风沙区一般在325—425毫米之间,丘陵区在400—500毫米之间,而且降水常以阵雨形式出现,历时短,地表径流含沙量大,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

全市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46毫米,是降水量的3倍多。

并且榆林市北部有煤、西部有气、南部有盐,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建设,工矿及城市用水量将显著增加,其废污水排放量也将急居增加,工业废液、废渣渗漏和直接排放将影响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

由此,榆林市的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的状况不容乐观。

二:简介红石峡水库地处榆阳区榆阳镇桥头村,无定河水系榆溪河中游处,距榆林城北4.5公里,库区属沙草原风及河源区,实际控制面积2060平方公里。

红石峡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农业灌溉、水力发电、城市供水、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Ⅲ等中型季调节水库。

三:构造特点1:水库枢纽由大坝、左右岸输水洞、左右岸泄洪洞以及坝后抽水站组成。

大坝为浆砌石拱坝,雄踞普济桥下的石峡中,坝基深入河床石层2米,长19.3米,宽15.7米,半径48.6米;坝高15米,坝顶高程1072.0米,顶长39.4米,宽4米;控制流域面积1202、3k m2,正常蓄水位1083.6m,总库容1900万m3。

坝体用水泥、白灰砂浆砌块石筑成,坝面用水泥砂浆砌青料石保护。

东西泄洪洞均建在坝体前方东西两侧,由沙岩中开凿而成,为马蹄形断面,进口高程1061.8米。

东洞长37.12米,比降1/400;西洞长47.54米,比降1/12。

1958年根据需要增建了控制闸,为矩形断面,宽1.8米,高2.1米,分别安装平板闸门,由5吨齿轮型启闭机启闭,两洞最大泄洪量75立方米每秒。

输水洞也建在大坝前方东西两头,东洞接一级抽水站,西洞接自流灌溉渠道,结构与高程与泄洪洞相同,安装启闭机4台,两洞最大输水量6立方米每秒。

榆林市基本介绍

榆林市基本介绍

榆林市榆林市概况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本省延安市。

全市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56万,辖1区11县222个乡镇。

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

市情主要特点:一是资源优势突出。

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开发潜力巨大。

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全国2011年煤炭年产35亿吨),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天然气预测储量5万亿立方米(全国2010年天然气产量946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最大整装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总量的26%。

石油预测储量6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是人文优势独特。

历史上,榆林是兵家必争之地。

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唐及五代时设夏州、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内道管辖,素有“九边重镇”之称。

榆林城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古迹有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群白云山道观,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红石峡,李自成行宫,陕西最大的内陆湖泊红碱淖等。

榆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我市8个县30个村庄战斗生活过。

三是区位优势明显。

榆林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位于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之处,承接东西南北。

先后建成神延铁路、包神铁路和神朔复线铁路,境内铁路总里程达388公里,铁路年外运能力突破1亿吨;公路总里程2.5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76公里,国道673公里,省道680公里,基本建成“两横两纵”公路主骨架和十条公路次骨架。

民航新4C级机场已建成投用,目前开通北京、上海、西安的航班,成为陕西第二大航空港。

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8.26亿元,稳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长23%,增速连续七年保持全省第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229.34亿元,同比增长35.1%。

榆林市历史发展回顾

榆林市历史发展回顾

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一、榆林概况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本省延安市。

全市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56万,辖1区11县222个乡镇。

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

(一)榆林地图1、榆林在陕西的位置2、榆林行政区划图3、榆林市地图(二)地理地形地质构造单元上属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斜、陕北台凹的中北部。

东北部靠近东胜台凸,是块古老的地台,未见岩浆岩生成和岩浆活动,地震极少。

地势由西部向东倾斜,西南部平均海拔1600--1800米,其他各地平均海拔1000--1200米。

最高点是定边南部的魏梁,海拔1907米,最低点是清涧无定河入黄河口,海拔560米。

地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

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是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面积约1581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6.7%。

得到治理的沙滩地郁郁葱葱;海子(湖泊)星罗棋布。

南部是黄土高原的腹地,沟壑纵横,丘陵峁梁交错,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面积约223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1.75%。

梁状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白于山区一带无定河、大理河、延河、洛河的发源地。

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1.55%。

地势高亢,梁塬宽广,梁涧交错、土层深厚,水土侵触逐步得到治理。

(三)发展特点一是资源优势突出。

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开发潜力巨大。

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天然气预测储量5万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最大整装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总量的26%。

石油预测储量6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是人文优势独特。

历史上,榆林是兵家必争之地。

榆林市概况

榆林市概况

一、 7榆林市概况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接壤地带,位于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之间,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本省延安市。

地域东西长385公里,南北宽约263公里,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

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

平均海拔1000至1500米。

境内有大小53条河流汇入黄河,主要是“四河四川”。

北部沙区有200多个内陆湖泊,红碱淖是陕西最大的内陆湖泊,总面积67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0亿立方米。

榆林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较差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0℃,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无霜期150天左右。

气象灾害较多,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霜冻、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发生,尤以干旱、冰雹和霜冻危害严重。

全市辖榆阳、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佳县、米脂、吴堡、绥德、清涧、子洲共1区11县,222个乡镇,5625个行政村。

市政府所在地榆林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全市总人口337万,其中城镇人口50.5万人,占15%,农业人口286.5万,占85%,人均国土面积19.4亩。

全市有24个少数民族,共1984人,其中回族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定边、靖边两县。

资源丰富得天独厚,榆林以其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

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

煤炭,预计储量2714亿吨,探明1660亿吨,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天然气,预测储量5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7474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气源主储区在靖边、横山两县。

石油,预测储量6亿吨,探明储量3亿吨,油源主储区在定边、靖边、横山、子洲四县。

湖盐,预测储量6000万吨,探明储量330万吨。

第十一章榆林市

第十一章榆林市

石刻中有晚清名将左宗棠所题“榆溪胜 景”、革命先烈杜斌丞委托崔焕九题刻的 “力挽狂澜”,字迹苍劲,功力不凡,受 到书法界的赞誉。
每当夕阳东照,红石映日,格外美丽。 “红山夕照”被誉为榆林八景之一。
红碱淖位于神木县西北部,地处鄂尔多斯草原与 毛乌素沙漠的交汇处,南距神木县城70公里。北 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相连,闻名遐迩的一 代天骄成吉斯汗的陵园离这里仅有40公里。“淖” 在蒙古族语中是水泊、湖泊的意思,不言而喻,
公元425年,赫连勃勃死。427年,统万城 被北魏攻破,结束了大夏国都城的历史。 当年修筑统万城时,当地还是水草丰美的 草原,后来沙漠侵吞,统万城被掩围在黄 沙之中。
现在的统万城,还可以看出内城和二道城 的痕迹。二道城留有506米的残垣,南面和
西北面保存得比较完好。内城南北长 127.1米,东西长608.9米,略成方形。 城垣遗址的高度,从1.6米到10米不等, 宽度从0.07米到0.19米不等。还有和城 连接的墩台,东面1l座,西面8座,北面6座, 南面11座,高7米、8米、20米不等。
真武殿周围各类建筑星罗棋布,错落有致, 显得疏密得体。其中有藏经、瑞芝、超然 阁;七圣、玉皇、文昌楼;东岳、关帝三 灵庙;二斗、圣母祠;三清、三官殿;白 云、真人洞等。还有楼亭,石,木牌楼、 重逾万斤明代铁钟、清代铜钟,铁、石、 砖狮子等。还有松、柏、桑果树6000余株。
白云观保存着叙述道教、佛教经变故事和
湖中有一半岛叫红石岛。红石岛面积约0.39 平方公里,因其边缘有一块巨大的红色岩 石,故而得名。该岛三面环水,与陆地相 连最窄处仅200米。岛上地形奇特,沙滩洁 净,是极好的天然浴场。沙上灌木丛生, 野生禽类自由繁衍生息。岛的东北角建有 龙王庙,至今流传着四海龙王神奇而美丽 的传说。

陕西省及主要城市概况

陕西省及主要城市概况

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历史上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西安建都。

这些王朝给古城西安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

这些前人留下的名胜古迹为西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考古资料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西安境内共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其中属国家级和省级的有84处;出土文物12万余件,其中不少是稀世国宝。

西安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秋时有连阴雨天气出现。

西安市及各郊县年平均气温13.1至13.4℃。

年极端最高气温35至41.8℃;极端最低-16至-20℃。

全年以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1至26.3℃,月平均最高气温32℃左右;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0.3至-1.3℃,月平均最低气温-4℃左右,年较差达26至27℃。

降水年际变化很大,多雨年和少雨年雨量差别很大,两者最大差值可达590 mm。

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极不均匀,有78%的雨量集中在5-10月,其中7-9月的雨量即占全年雨量的47%,且时有暴雨出现。

年平均相对湿度70%左右。

年平均风速1.8 m/s,全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西安是中国北方中西部最大的加工工业基地,最大的商贸中心,又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丝绸之路如今已成为沟通中外交往的交通大道,是一条文明之路,友谊之路,商贸之路和文化旅游之路。

咸阳地处东经107°39’-109°11’,北纬34°12’-35°34’之间,位于关中平原中部。

东邻渭南、铜川,南接西安,西与杨凌、宝鸡接壤,北和延安及甘肃的庆阳、平凉相连。

面积:总面积10196平方公里。

人口:483万。

咸阳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热干湿分明。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537-650毫米,年平均气温11.6℃,无霜期208天。

悠久的历史,给咸阳地上地下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唐太宗昭陵、唐高宗乾陵、司马迁墓、勉县诸葛亮墓、明代西安城墙、佛教净土宗的祖庭香积寺、大慈恩寺、西安市化觉巷清真寺、法门寺以及出土文物、大雁塔、小雁塔、扶风法门寺塔、高陵三阳寺塔、泾阳的崇文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耀县药王山摩崖造像、子长县钟山石窟以及蓝田县水陆庵雕塑、西安碑林、耀县碑林、略阳碑林、摩岩题刻的代表陕南的石门栈道题刻、著名石刻昭陵六骏、汉茂陵石刻、唐乾陵石刻和唐桥陵石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林概况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古,南接本省延安市。

辖1市2区9县、155个乡镇、29个街道办事处、2962个行政村,户籍人口383.84万人。

地域东西长385公里,南北宽263公里,总土地面积42921.1平方公里。

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

市情主要特点:一是资源优势突出。

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开发潜力巨大。

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天然气预测储量6万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最大整装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总量的26%。

石油预测储量10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是人文优势独特。

历史上,榆林是兵家必争之地。

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唐及五代时设夏州、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内道管辖,素有“九边重镇”之称。

榆林城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古迹有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群白云山道观,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红石峡,李自成行宫,陕西最大的内陆湖泊红碱淖等。

榆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我市8个县30个村庄战斗生活过。

三是区位优势明显。

榆林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位于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之处,承接东西南北。

西包铁路复线、太中银铁路和青银、包茂高速榆林段建成通车,榆阳4C级机场建成投运,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省首位,铁路总里程达到
1021公里,开通了至北京、乌鲁木齐等城市的列车和上海、昆明等26条航线29个通航点。

经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136.28亿元,同比增长7.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0.72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690.34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195.22亿元,增长5.8%。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1%、65.0%和28.9%。

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将紧紧围绕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目标”和为加快全省发展作更大贡献、为陕西追赶超越作更大支撑“两个更大”要求,不断加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奋力开创榆林新时代追赶超越新局面。

地质构造单元上属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斜、陕北台凹的中北部。

东北部靠近东胜台凸,是块古老的地台,未见岩浆岩生成和岩浆活动,地震极少。

地势由西部向东倾斜,西南部平均海拔1600--1800米,其他各地平均海拔1000--1200米。

最高点是定边南部的魏梁,海拔1907米,最低点是清涧无定河入黄河口,海拔560米。

地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

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是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面积约1581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6.7%。

得到治理的沙滩地郁郁葱葱;海子(湖泊)星罗棋布。

南部是黄土高原的腹地,沟壑纵横,丘陵峁梁交错,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面积约223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1.75%。

梁状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白于山区一带无定河、大理河、延河、洛河的发源地。

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1.55%。

地势高亢,梁塬宽广,梁涧交错、土层深厚,水土侵触逐步得到治理。

榆林矿产资源富集,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开发潜力巨大。

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天然气预测储量6万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最大整装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总量的26%。

石油预测储量10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1.煤炭:榆林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探明资源储量1490亿吨,占到了全国的1/5,占全省的86.2%,占全市面积的54%。

也就是说在榆林43578平方千米的总面积,平均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下都蕴藏着6吨煤。

榆林煤具有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三低一高”特点,是国内最优质的环保动力煤和化工用煤。

2.石油:石油预测储量10亿吨,探明储量
3.6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我国属中型油田,是陕甘宁油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已建成靖边、定边、横山、子洲原油生产基地和延长榆炼35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

3.天然气:天然气预测资源量6万亿立方米,已探明气田4个,探明储量1.18万亿立方米,气田储量丰度0.66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属干气,甲烷含量96%,乙烷含量13%,丙、丁烷含量1.3%,有机硫极微,气质特优。

已建成长庆靖边、长庆榆林两座天然气净化厂和西气东输、陕京、陕京复线、靖西、靖银等输气管线。

4.岩盐: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探明储量8857亿吨,约占全国储量的52%和26%,盐层平均厚度达12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的岩盐矿区。

平均品位96.47-98.16%,硬石膏型,大部属一级品,盐质优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