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质量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过程产品抽样检验标准

过程产品抽样检验标准

1.目的为车间批量生产的用抽检方式进行检验的零件提供一个检验数量和判定数量的依据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生产车间连续批生产的且过程受控的产品的检验3. 参考资料3.1GB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3.2MIL-SD-105E逐批检查计数抽样方案4. 规定4.1接收批量,分批次、品种、规格,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4.2根据产品不同的质量特性,采用不同的AQL值4.2.1冲压件产品尺寸采用-----AQL值为1.0;4.2.2装配生产的半成品------AQL值为1.5;4.2.3装配成品检验采用 ------- AQL值为1.0;4.2.4外观检验采用 ------- AQL值为2.5;4.3术语名词3.2.1 AQL----合格质量水平(每百件产品的不合格品数表示)4.3.2 Ac——合格判定数4.3.3 Re ---- 不合格判定数4.3.4 IL ----- 检验水平(为确定判断能力而规定的批量与样本大小之间关系的等级划分)4.3.4.1IL等级划分三级即划分为一般检验水平I 一般检验水平U—般检验水平川4.3.4.2判断能力川>H > I4.3.5样本量代码----确定样本大小的字码(根据批量N和规定的检验水平确定) 4.3.6批量(N)----- 一批产品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的总数4.4抽样标准中选定的检验水平IL为U级,另有规定时参照GB2828-87抽样方案编制部门:生产部编制:审核:修改:4.6 —次抽样检验流程4.7拒收件按 <<过程检验不合格品程序 >>处理5.各种产品抽样检验标准 5.1钣金件产品尺寸和装配成品的一次正常.加严.放宽检验标准注:9件以下全检。

各工序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检验控制标准

各工序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检验控制标准
3.折皱:钢带呈纵向或呈一定角度的斜向折叠缺陷,此缺陷一般出现在薄带生产过程中
1.轧制板形不良(如:双边大边浪、单边浪、中间浪、二肋浪)
2.钢卷径向与卷筒轴心线不垂直,使钢卷在运行过程中两边摇晃极易导致斜向折皱
3.张力过小,薄钢带易出现一定角度的斜向皱纹而导致折皱
1.不允许有折皱.发现折皱必须做好标识,待处理.并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1.温度太高,保温时间太长
2.退火前轧制变形量太小,接近临界变形量.
1.不允许产生桔皮缺陷,一旦发现应做好标识,报告上级,待处理,并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平整拉矫
1.屈服纹(滑移线):平整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线纹,线纹形状各异(垂直于轧制方向的线纹或与轧制方向呈45°角类似“桔皮”状线纹或“月牙形”线纹等)。
3.磨弧度辊(梯形辊弧度)时,过渡处没磨好,不平缓所致。
1.不允许有明显的二肋浪(起鼓),特别是成品,否则应做好标识,待处理,并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6.镰刀弯(或叫跑偏):钢带边缘呈弓形弯曲,钢带出辊缝后偏向一侧。
1.两边压下不均匀(一边压得多,一边压得少)
2.原料厚度不均匀(一边厚,一边薄)或硬度不均匀(一边硬,一边软),操作时没有及时调整过来或操作不熟练
1.不允许有明显的刮边、卷边.较严重的应做好标识,待处理.并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罩退
1.整卷粘钢:钢卷层与层间粘结,平整时形成屈服纹(俗称:折印),严重时,粘结处被扯破
2.局部粘钢:垫铁处、捆带处、管芯套筒焊缝处、钢卷受磕碰撞击处、管芯套筒表面或钢卷层间粘有异物处产生周期性的点粘连或局部粘连,严重时,粘结处被扯破
2.压下量偏大,不均匀的微观压应力造成了钢带局部区域的粘着磨损,使钢带在宏观上表现为色差缺陷

临床检验全局性和支持性过程中的质量指标和规范

临床检验全局性和支持性过程中的质量指标和规范

西 班 牙 泰罗 尼 亚 医 院学 会 (C ) I S 中所 有 参 与 实 验 室 都 通 过 了 E S 0 1标 准 认证 。 因 此 , 论 上 而 言 , 些 参 与 实 验 N IO 90 理 这 室 有 能 力识 别 实 验室 内部 及 相 关 的所 有 过 程 , 录 日常 操 作 中 记
( T) 查 , 期 通 过 这 些 质 量 指 标 的纵 向监 督 来 规 范 管 理 TA 调 以
3 2 委 托 试 验 百 分 率 即送 往 实 验 室 外 的检 验 数 占 总 检验 数 . 的百 分 率 。委 托 试 验 本 身 存 在 潜 在 误 差 , 如 在 运 输 至 其他 实 例
级 医 院 的 临 床 实 验 室 , 且 这 些 实 验 室 的 运 作 模 式 与 大 部 分 实 而
验室相似 。
2 数 据 采 集 方 法 西 班 牙 I S学 会 要 求 该 调 查 中 的 参 与 实 验 室 采 取 如 下 步 C 骤采集数据 : 首先 , 定 相 应 的 实 验 室 过 程 , 对 该 过 程 中 的质 确 并
支 持 性 过 程 完 全 在 实 验 室 负 责人 的 管 辖 范 围 内 , 与关 键 并
过 程 联 系 紧 密 。因 此 , S工作 组 更 容 易 针 对 该 过 程 建 立 一致 I C
其 中 , 键 过 程 是 指 实 验 室 的核 心 活 动 , 括 分析 前 、 析 中和 关 包 分 分 析 后 过 程 ; 局 性 的过 程 是 指 实 验 室 质 量 目标 的统 筹 规 划 活 全 动 , 括质 量计 划 和项 目发 展 ; 持 性 过 程 是 指 使 得 全 局 性 和 包 支
75 ~ 8 。 O
实 验 室 质量 水 平 有 了很 大 的 提升 , 中分 析 中性 能 改 进 最 为 明 其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对于企业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本文将从质量检验的定义、重要性、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

一、质量检验的定义及重要性质量检验是指对产品或生产过程进行测试、测量和评估的过程,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的规格、标准和要求。

质量检验的目的是发现和预防产品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质量检验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问题和缺陷:通过质量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产品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避免不合格品的产生,减少不良成本和客户投诉。

2. 确保产品质量:质量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3. 提高生产效率:质量检验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隐患,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流程的优化。

4. 提升企业形象:质量检验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增强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和认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质量检验的原则质量检验的原则是指在进行质量检验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质量检验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以下是质量检验的几个重要原则:1. 客观性原则:质量检验应该客观公正、不带任何个人偏见,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可重复性原则:质量检验应该具有可重复性,即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检验,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3. 全过程控制原则:质量检验应该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的检验、生产线的检验、产品的检验和出厂前的检验等,以确保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控制。

4. 适度原则:质量检验应适度,即根据产品的特性和重要性确定检验的范围和标准,不做过多或过少的检验。

5. 风险导向原则:质量检验应考虑产品安全性和风险,对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要进行更加严格的检验。

质量检测程序

质量检测程序

质量检测程序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质量检测程序的基本流程和步骤,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质量检测程序流程
2.1 概述
质量检测程序是一系列的活动和检验步骤,用于评估产品的质量水平,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2.2 步骤
质量检测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检测目标:明确需要检测的产品和要求。

2. 制定检测计划:确定合适的检测方法和工具,并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

3. 进行样品采集:根据检测计划从生产流程中采集样品。

4. 进行实验室测试: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各项质量指标的测试,如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等。

5. 数据分析和评估:分析实验室测试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评估。

6. 制定行动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

7. 实施改进:执行行动计划,并监控改进效果。

8. 进行验收检验:重新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9. 文件记录和报告:记录整个质量检测过程,制作质量检测报告,并进行归档。

3. 注意事项
在进行质量检测程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确保检测计划的详细性和准确性,包括检测方法、样品数量、测试参数等。

- 选择可靠的实验室进行测试,并确保测试设备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 定期对质量检测程序进行评估和改进,以确保其持续有效性。

4. 结论
质量检测程序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重要环节,通过
规范的流程和步骤,可以有效地评估和改进产品的质量水平。

本文
档概述了质量检测程序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希望能为质量检测
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质量检验流程

质量检验流程

质量检验流程质量检验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产品进行各项指标的测量和评估,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质量检验流程,以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质量检验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是明确质量检验的标准和要求,包括产品的规格、性能、功能等方面。

其次是准备必要的检验设备和工具,例如测量仪器、试验设备等。

还需确定检验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参与质量检验工作的人员名单。

二、样品采集样品采集是质量检验的重要一环。

在采集样品时,需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即从生产批次或生产周期中随机抽取样品。

同时,需要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避免样品损坏或接触到外界的污染物。

样品采集完成后,需进行标识,并记录相关信息,例如样品编号、采样日期等。

三、检验参数确定在进行质量检验前,需要确定要检验的参数和指标。

这些参数和指标应该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相关,并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通过确定检验参数,可以明确检验的重点和目的,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四、检验方法选择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参数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可以包括物理检验、化学分析、机械试验等。

在选择检验方法时,需要考虑其准确性、可行性、效率和成本等因素。

同时,还需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

五、执行检验执行检验是质量检验流程中的核心步骤。

在执行检验时,需要按照事先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

对于每个样品,应逐项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在执行检验的过程中,需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免人为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六、数据分析与评价在完成检验后,需要对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

通过统计和比对检验数据,可以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同时,还需将检验结果与质量标准和要求进行对照,评判产品的合格性。

对于不合格的样品,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七、质量报告质量报告是质量检验流程的最后一步。

安踏生产质量检验标准

安踏生产质量检验标准

安踏生产质量检验标准一、引言安踏作为中国知名体育用品品牌,秉承“让每个人都能享受运动的乐趣”理念,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运动鞋服及配件产品。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际标准和客户需求,安踏制定并实施了严格的生产质量检验标准。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确保产品符合相关安全性规定和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2. 符合法规:遵守各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产品生产过程合法合规。

3. 高品质:追求卓越品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需求。

4.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质量检验标准,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生产质量检验标准内容1. 原材料检验:安踏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材料,并对每批原材料进行收货检验,包括外观、尺寸、材质等方面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符合产品制造要求。

2. 产品工艺检验: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工艺检验,包括裁剪、缝制、组装等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出现质量问题。

3. 产品性能测试:对成品进行各项性能测试,包括耐磨性、抗拉强度、防滑性等测试,确保产品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4. 外观质量检验:对成品进行外观检验,包括色差、缝线、细节等方面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外观无瑕疵。

5. 包装检验:对产品包装进行检验,包括包装完整性、标识清晰度、包装材料符合环保标准等方面的检验,确保产品包装质量良好。

四、质量检验流程1. 抽样检验:按照一定比例从生产线上抽取样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的代表性和可控性。

2. 规范检验:根据国家标准和安踏质量标准,对样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检验,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规定。

3. 记录保存:对每次检验结果进行记录保存,建立产品检验档案,追溯产品质量问题的来源,为质量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4. 异常处理:对于检验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找出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五、质量标准的衡量和评定1. 合格品率:对每批产品进行检验后,根据国家标准和安踏质量标准,计算出产品的合格品率,以衡量产品的整体质量。

生产过程质量检验方法

生产过程质量检验方法

c.不合格处理;
d.记录。

④依据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工序检验标准》等。

3、最终检验控制:
即成品出货检验。

(Outgoing Q.C)
4、品质异常的反馈及处理:
①自己可判定的,直接通知操作工或车间立即处理;
②自己不能判定的,则持不良样板交主管确认,再通知纠正或处理;
③应如实将异常情况进行记录;
④对纠正或改善措施进行确认,并追踪处理效果;
⑤对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应作好明确的状态标识,并监督相关部门进行隔离存放。

5、质量记录:
为已完成的品质作业活动和结果提供客观的证据。

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字迹清晰、完整并加盖检验印章或签名。

还要做到:及时整理和归档、并贮存在适宜的环境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料质量标准
1.高粱:执行国家标准GB/T8231—2007,容重≥720g/L,水份≤14.0%,杂质≤1.0%(带壳粒不计),色泽气味正常。

卫生标准:磷化物≤0.05mg/kg,滴滴涕≤0.05mg/kg,铅≤0.2mg/kg。

2.小麦:执行国家标准GB/T1351—2008,容重≥750g/L,水份12.5%,杂质≤1.5%,色泽气味正常。

卫生标准:磷化物≤0.05mg/kg,滴滴涕≤0.05mg/kg,铅≤0.2mg/kg。

3.大麦:执行国家标准GB/T11760—2008, 容重≥730g/L,水份≤13.0%,杂质≤1.5%,色泽气味正常。

卫生标准:磷化物≤0.05mg/kg,滴滴涕≤0.05mg/kg,铅≤0.2mg/kg。

4.豌豆:执行国家标准GB/T10406—2008, 纯粮率≥92%,水份≤12.0%,杂质≤1.5%,色泽气味正常。

卫生标准:磷化物≤0.05mg/kg,滴滴涕≤0.05mg/kg,铅≤0.2mg/kg。

5.大米:执行国家标准GB/T1354—2009,水份≤15.5%,黄米粒≤1.0%,杂质≤0.52%(带壳稞粒、稻谷粒不计),无异常色泽和气味。

卫生标准:磷化物≤0.05mg/kg,滴滴涕≤0.05mg/kg,铅≤0.2mg/kg。

6 .煤炭:水份≤7%;挥发物≥30%;灰份≤20%;固定碳≥43%;发热量≥25000kJ/kg。

7.稻壳:水份≤13%,色泽橙黄,无霉变、无虫蛀,杂质≤1.5%。

备注:1、卫生标准参照粮食卫生标准GB/T2715-2005制定。

2、国家如对标准修改或补充,质量部将进行及时更新。

包装材料质量标准1、玻璃瓶
2、陶瓷瓶
3、瓦楞纸箱(外箱)
4、白酒瓶盖、内塞、垫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