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北京市海淀区2018年初中生物学科结业考试解析
2016-2017学年海淀区初中学科结业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海淀区初中学科结业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2016-2017学年海淀区初中学科结业考试生物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30分)1.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生物,但是要给生物下定义却很困难。
下面是一位同学对生物特征的总结,正确的是(D)都能繁殖后代。
2.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下列叙述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是(C)蚯蚓松土。
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原因是这样的材料(D)能让光线透过。
5.下列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正确的是(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6.“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花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海带和紫菜都属于(A)藻类植物。
7.国槐和侧柏是北京市的市树,月季和菊花是北京市的市花。
其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A)国槐。
8.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B)③⑥。
9.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是(B)水+二氧化碳+光→有机物+氧气。
10.正常情况下,人体胚胎发育的场所是(A)①。
11.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A)①糖类、③蛋白质、⑤无机盐。
12.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所选食物搭配最为合理的是(B)面包、香肠、牛奶、巧克力。
1.生物的定义很难下,但人们可以轻易地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生物。
下面同学总结的生物特征中,正确的是它们都能繁殖后代。
2.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蚯蚓松土是一个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4.观察细胞结构时,必须使用薄而透明的材料,因为这样的材料能让光线透过。
5.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6.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花汤是人们喜欢的佳肴,它们都属于藻类植物。
7.国槐和侧柏是北京市的市树,月季和菊花是北京市的市花。
2018年北京市中考生物试卷及解析

2018年北京市中考生物试卷一、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1分)大熊猫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2.(1分)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在水中B.由一个细胞构成C.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D.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3.(1分)在观察菜豆植株的不同结构时,选取实验材料不正确的是()A.观察气孔一一叶表皮B.观察子房一一雄蕊C.观察根毛一一根尖D.观察子叶一一种子4.(1分)关于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B.碘液染色有利于观察C.应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D.能观察到细胞壁5.(1分)人的个体发育起点是()A.精子B.卵细胞C.受精卵D.婴儿6.(1分)球迷观赛时看到精彩瞬间,会激动得欢呼雀跃。
对球迷这种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种反应过程属于反射B.这种反应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C.眼和耳是感受刺激的主要器官D.骨骼肌是产生动作的效应器7.(1分)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需完成手腕屈和伸等动作,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B.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完成C.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D.体现了关节的牢固和灵活8.(1分)深圳的国家基因库中储存有不同生物的基因样本超过1000万份。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传递C.基因库中储存的基因都相同D.建立基因库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9.(1分)如图是人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男性产生含X或Y染色体的精子B.女性产生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C.新生儿的性别仅由母亲决定D.新生儿的性别比例接近1:110.(1分)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
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高产性状的产生源于()A.生物的遗传B.生物的变异C.生物的生长D.生物的发育11.(1分)下列获得新植株的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A.小麦种子繁殖B.苹果和梨嫁接C.马铃薯块茎繁殖 D.月季枝条扦插12.(1分)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鹦鹉学舌B.喜鹊筑果C.孔雀开屏D.雄鸡报晓13.(1分)节肢动物鳃的进化如图。
2018年北京海淀区初三一模生物试卷解析

2018年北京海淀区初三⼀模⽣物试卷(详解)⼀、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A.酵⺟菌B.菠菜C.流感病毒D.蝗⾍【答案】【解析】下列⽣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C⽣物中只有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故选择选项。
2. A.在载玻⽚中央滴加⽣理盐⽔ B.盖好盖玻⽚后再滴加碘液染⾊C.⽤⾼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对光 D.物像偏在左侧需向右移动装⽚【答案】【解析】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叶内表⽪细胞的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 )B观察植物细胞时装⽚上滴加清⽔,观察动物细胞时装⽚上滴加⽣理盐⽔,错误;盖上盖盖玻⽚后,在盖玻⽚⼀侧滴加碘液,在另⼀侧⽤吸⽔纸吸引,正确;对光时,在低倍镜下进⾏,错误;物像偏左,应向左移动,错误。
故选择选项。
3.甲胺磷等农药施⼊农⽥后,会随着⾬⽔进⼊池塘、湖泊等⽔⽣⽣态系统,危害草履⾍等⽔⽣⽣物的⽣⻓繁殖。
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A.草履⾍和⾐藻都属于⽔体中的单细胞⽣物B.可⽤显微镜观察草履⾍的运动、摄⻝过程C.草履⾍的细胞壁不能阻⽌甲胺磷进⼊体内D.⼤量农药进⼊⽔体会破坏⽣态系统的稳定【答案】【解析】C草履⾍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细胞壁。
故选择选项。
4. A.根⽑ B.筛管C.导管D.⽓孔【答案】【解析】绿⾊植物能参与⽣物圈的⽔循环,以下结构与这⼀过程⽆关的是( )B植物进⾏⽔循环时,植物根部的根⽑从⼟壤中吸收⽔和⽆机盐,沿着导管向上运输,到达叶脉,通过表⽪的⽓孔散失到⼤⽓中,完成蒸腾作⽤,促进了⽣态系统的⽔循环。
故选择选项。
5. A.①发育为豌⾖种⼦ B.②发育为豌⾖种⽪C.③与种⼦形成⽆关 D.④是⼦房的⼀部分【答案】【解析】开花和结果是⼀个连续的过程,下图为豌⾖花和果实结构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
受精完成后⼦房的发育情况如图:故选择选项。
6. A.该实验探究了时间对种⼦发芽率的影响 B.各组应挑选粒⼤饱满的粒种⼦较适宜C.皱叶醉⻥草种⼦萌发的最适温度是℃D.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应保持适宜并相同【答案】【解析】下图为研究皱叶醉⻥草种⼦萌发条件得到的实验数据。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试卷及解析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某种昆虫的体色深色(A)对浅色(a)为显性,若表中各组都产生很多子代且数目几乎相同,当环境变化使深色昆虫易被天敌捕食时,下列哪组杂交后代被捕食数量可能最多()组别甲乙丙丁亲代基因组成Aa×Aa Aa×AA aa×aa aa×AaA.甲B.乙C.丙D.丁2.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瓶中,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将其置于室外培养,测定晴朗的一天内瓶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B.在c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C.在bd段植物进行的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D.这株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d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各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表示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4.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用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物质时,两物质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都是蛋白质B.乙也可能是一种酶C.蛋白酶对甲物质不起作用D.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5.如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最终在④上形成物像B.图乙中,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d内C.青少年用眼不当形成近视后可通过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D.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a两侧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6.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
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选项成语或谚语非生物因素A春兰秋菊光照B北雁南飞大气C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水分D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温度A.A B.B C.C D.D7.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
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生物2019.1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 AB C D 2.珊瑚礁生态系统被称为“水下热带雨林”,珊瑚礁的“建筑师”是珊瑚虫。
珊瑚虫身体上生活着虫黄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
当温度升高时,虫黄藻会逃逸,导致珊瑚虫群体死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珊瑚虫通过肛门排出食物残渣B.珊瑚虫是生活在海洋的腔肠动物 C.珊瑚虫与虫黄藻属于共生关系D.气候变暖可能会阻碍珊瑚礁形成 3.以下这些特征对动物的意义,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钉螺会把自己封闭在螺壳中B.乌贼在紧急时会喷出墨汁C.蜗牛的足在爬行时分泌黏液D.扇贝分泌珍珠质包裹沙粒4.涡虫自由生活,而绦虫寄生在肠道内。
下列关于涡虫和绦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B.都具有较强的生殖能力 C.运动和消化的能力都较强 D.都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5.各种动物都有其适宜的生存环境,下列四种环境,更容易找到蚯蚓的是( ) A.干燥、疏松的土壤中 B.土质湿润疏松的农田 C.缓流、清澈的小溪中 D.潮湿、疏松的沙土中6.沙蚕看上去很像蜈蚣,其实,它与蜈蚣的结构差异很大,而和蚯蚓是近亲。
关于这三者的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细长体形都有利于钻行 B.它们都具有体节使运动更灵活 C.它们都体表干燥,适宜陆地生活 D.与蜈蚣不同,沙蚕的足不分节7.下列有关蜗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头部有触角,能感知环境变化 B.有大而阔的腹足,能进行运动 C.具有螺旋形贝壳,以保护身体 D.蜗牛背腹扁平,属于扁形动物8.河蚌和乌贼形态结构和行为差别很大,但也有很多相同之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都具有足,但足的结构功能不同 B.它们都具有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壳 C.它们都有应激性,应对危险方式相同D.它们都能在水中运动,但运动速度不同蜈蚣沙蚕蚯蚓9.蝉蜕是一味中药,它是蝉发育过程中蜕掉的外骨骼。
2018北京中考生物考试解析

2018北京中考生物考试解析(考试院)2018年北京中考生物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8年北京中考生物解析。
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生物试题的命制是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考试说明•生物》和《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为依据,并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
2018年是生物学科进入北京市中考的第一年,生物试题以考查生物科学素养为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贴近考生社会生活和实践、贴近教材的内容作为命题情境,考查考生对初中生物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考查实验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命题坚持彰显生物学科的育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反映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新中考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为考生搭建展示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的平台。
一、突出价值导向,服务立德树人试题着眼于将考生当前的学习与国家未来的发展相联系,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将育人观和价值观导向放在第一位,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试题围绕珍爱生命、健康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引导考生关注生物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如,第8题以位于我国深圳的世界第四大国家基因库及其建设的意义为背景,第10题以我国科研工作者利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高产辣椒“航椒11号”为背景,反映我国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成就,增强考生民族自豪感。
再如,第20题引用我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前沿领域的突出成就紧密联系,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体现了生物学科的实践价值。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科素养试题以北京西山的森林生态系统、菜豆植株观察、发酵食品制作等为情境进行问题设计,落实对概念内涵与概念间内在联系的考查,并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解释生命现象,探查考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生物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生物一模试题及答案DA.①为内分泌细胞能分泌胰液B.胰液与胆汁的作用相同C.②为外分泌腺能分泌胰岛素D.饭后胰岛素分泌量增加9.2018年冬奥会上我国选手夺得男子短道速滑500米金牌。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滑行所需能量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B.为滑行提供动力的结构是关节C.听到发令枪响选手立刻滑行是简单反射D.脑干负责维持滑行时身体平衡10.生理学家发现,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有许多孔隙,有利于代谢废物的滤出。
正常人体中,下列各项不能..透过这些孔隙的是()A.尿素 B.葡萄糖 C.水分D.红细胞11.下列与鼓膜穿孔导致的听力下降类型相同的是()A.听小骨错位 B.耳蜗受损C.听神经受损 D.听觉中枢受损12.珍妮••古道尔在非洲原始丛林中观察到成年黑猩猩可以折断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吃。
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分析,下列实例与上述行为类型相同的是()A.猕猴向游客讨要食物B.机器人学下棋C.大熊猫幼崽吸吮乳汁D.春蚕吐丝结茧13. 进行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其生存策略避免了幼虫和成虫之间的生存斗争。
例如,毛毛虫埋头享用树叶,而蝴蝶流连于花丛间寻觅花蜜。
从毛毛虫到蝴蝶的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巨大转变主要发生在()A.卵期B.若虫期C.蛹期D.成虫期14.以下生活实例与其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A.利用冰箱储存食物——冰箱内温度低,能够抑制细菌繁殖B.制作泡菜时必须密封——缺氧条件抑制乳酸菌的生长繁殖C.将水果制成果干储存——果干缺少水分,细菌真菌难以生存D.发面时要放入酵母菌——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使馒头松软多孔15.生物学发展历程中,有许多重大发现改变了人类对生物界的认知,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以下科学家的工作成就与其意义对应有误..的是()A 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上的统一性B 弗莱明发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了青霉素疾病的新纪元C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 林奈的双名法创立生物命名规则,解释了生物多样性二、非选择题(共30分)16.(6分)近期科学家公布了“创建人类细胞图谱”的计划,试图破译人体每个细胞的类型和特点,建立健康人体细胞参考图。
人教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资料全带详细图解

人教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资料全带详细图解人教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资料(全)带图解(要求熟记于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保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相宜的温度和一定的保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因此①过程是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生产者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费者动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都能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煤主要是古代高大的蕨类植物形成的化石燃料,B正确;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C正确;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因此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正确。故选A。
7.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 )
A.刚煮熟的食品中B.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C.市面流通的货币上D.真空密封的罐头食品中
【答案】C
【解析】
刚煮熟的食品中由于温度较高,不适于细菌真菌生长,因此细菌真菌较少;由于腌制食品的盐水中盐的浓度大,不利于细菌真菌吸收水分,甚至失水,因此细菌真菌较少;流通的货币上由于接触的人多,细菌真菌就多,又因货币上占有汗液有机物稍多,有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因此细菌真菌较多;抽真空的罐头食品中没有空气(氧气),因此好氧性细菌真菌就无法生长繁殖,又因罐头食品制作时经过高温灭菌里面的细菌真菌很少。
5.“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同。“低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图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只有生产者B.煤主要是古代蕨类植物形成的化石燃料
C.过程②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D.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答案】A
9.下列动物与其相关特征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鲤鱼一体内没有脊柱B.蜥蜴一用肺呼吸
3.葫芦藓、肾蕨、水杉、水稻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没有种子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都有根、茎、叶D.种子均无果皮包被
【答案】B
【解析】
葫芦藓、肾蕨不能产生种子,但产生孢子,水杉、水稻是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A错误;葫芦藓、肾蕨、水杉、水稻都是植物,体内都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葫芦藓有茎叶,肾蕨有茎叶,假根,水杉有根茎叶种子,水稻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C错误;葫芦藓、肾蕨无种子,水杉有种子外都无果皮包被是裸子植物,水稻有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是被子植物,D错误。故选:B。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B.在最古老的地层中同样也有生物化石存在
C.生物进化的每个环节都有化石证据D.越古老地层中出现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
【答案】D
【解析】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的证据是生物化石,并不是唯一证据、A错误;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生物的化石,B错误;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最可靠的证据,不是生物进化的每个环节都有化石证据,C错误;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D正确。
北京市海淀区2018年初中生物学科结业考试
1.地球上的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
A.化学能量B.糖类中的能量C.脂肪中的能量D.太阳能
【答案】D
【解析】
生态系统都是由两部分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非生物部分是生物部分中各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非生物的能量——太阳能、非生物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因此,生产者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因此,地球上的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故选D。
8.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成熟卵细胞B.受精卵C.刚孵出的小蝌蚪D.小青蛙
【答案】B
【解析】
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娃逐渐发育成蛙。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因此青蛙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故选B。
6.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菌有细胞壁,无叶绿体B.大多数细菌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D.所有细菌都能导致动植物或人患病
【答案】D
【解析】
细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细菌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也没有叶绿体;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多数种类的细菌能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在食品的制作、医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少数是有害的,如结核杆菌能使人患结核病。故选D。
4.下面哪项措施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 )
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B.将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
C.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D.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D
【解析】
沼泽地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污水等重要作用,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会破坏环境,使生物种类减少,A错误;工业废水含有重金属,或有毒物质,会使海洋受到严重污染,同时还会引起其他生物的死亡如鱼类,B错误;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农药会污染环境,还会形成农药残留,进入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健康,C错误;自然保护区是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D正确。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