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的环境催化
材料催化新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索论文

材料催化新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索论文催化技术是一种通过催化剂促进化学反应的方法,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探索并应用材料催化新技术来保护环境。
本文将探讨材料催化新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括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等方面。
首先,材料催化新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废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如化学沉淀、生物处理等存在着处理效率低、处理时间长以及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而利用催化剂,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高效降解有机物和分解重金属离子。
例如,一些金属氧化物类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产生光催化反应,有效降解有机物。
另外,催化剂的复合材料如负载型催化剂,可以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过程中。
其次,材料催化新技术在大气污染控制中也有很大的潜力。
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空气中的颗粒物、氮氧化物、光化学臭氧等有害物质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利用催化剂可以有效催化氮氧化物和有机废气的催化氧化,降低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浓度。
例如,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脱除燃煤电厂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
该技术利用催化剂将氮氧化物与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催化还原成氮气和水蒸气,从而大幅度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此外,材料催化新技术也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对传统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担忧,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成为了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然而,这些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存在着不稳定、难以储存和转化效率低等问题。
而利用催化剂可以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的转化效率和产氢速率。
例如,光催化水分解技术可通过使用催化剂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实现水的分解产生氢气。
此外,催化剂还可以用于生物质的转化和废弃物的能量回收等方面,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nh3脱no的一种mno2催化机理

NH3脱NO的一种MnO2催化机理一、研究背景氮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其中NO是汽车尾气和火电厂排放的主要成分之一。
寻找高效的脱氮催化剂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
NH3脱NO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脱氮方法,而MnO2被广泛应用于NH3脱NO的催化剂中。
本文将探索NH3脱NO过程中MnO2的催化机理。
二、MnO2的结构特点1. 晶体结构:MnO2主要存在于四种结构类型,分别为α-MnO2、β- MnO2、γ-MnO2和δ-MnO2。
2. 表面性质:MnO2表面具有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中心,是NH3脱NO反应的关键。
三、NH3脱NO的催化机理1. NH3的吸附与解离2NH3 + MnO2 → N2 + 3H2O + MnO22. NO的吸附与活化NO + MnO2 → N2O + MnO23. NH3与活化NO反应生成N2NH3 + N2O → N2 + 2H2O4. MnO2的再生MnO2 + 1/2O2 → MnO2四、MnO2催化机理的影响因素1. 温度:在适宜的温度下,NH3和NO的反应速率会增加。
2. 压力:合适的压力有利于NH3和NO的吸附和反应。
3. MnO2的结构:不同晶体结构的MnO2对催化作用有所差异。
五、研究展望1. 进一步研究MnO2的晶体结构对NH3脱NO的催化作用的影响。
2. 探索其他金属掺杂MnO2对NH3脱NO的催化作用。
3. 完善NH3脱NO催化机理,为设计更高效的催化剂提供参考。
MnO2作为NH3脱NO的催化剂,其催化机理对环境保护和氮氧化物的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探索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MnO2催化机理的催化作用MnO2是一种典型的氧化还原催化剂,其在NH3脱NO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NH3脱NO过程中,MnO2首先与NH3发生吸附和解离,形成NH2和NH以及MnOH和MnO等中间产物。
NH3脱氢生成氮气是NH3脱NO过程的关键步骤。
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氧化NO的协同机理研究

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氧化NO的协同机理研究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氧化NO的协同机理研究摘要: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氧化NO的协同机理,实现高效降解氮氧化物(NOx)的目标,成为当前大气环境治理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本文对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氧化NO的协同机理进行系统综述,深入分析了等离子体对NOx催化氧化过程的影响,结合理论计算分析和实验验证,探讨了其协同机理。
文中首先介绍了NOx污染的背景及催化氧化技术的发展概况,然后阐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氧化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随后详细叙述了等离子体对NOx催化氧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机理,其中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等离子体对催化剂表面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调控,促进NO的吸附和氧化;二是等离子体通过提供激活能,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进而加速反应速率。
在此基础上,针对NOx催化氧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高温反应、反应机理不明等,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最后,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理论计算的比较,验证了文章所述机理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完善,提出了可行的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氧化NO的协同机理模型,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氧化;NOx;协同机理;氮氧化1.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交通等活动的不断增加,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其中氮氧化物(NOx)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
NOx可以引起许多环境问题,如雾霾、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对人类身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减轻这些负面影响,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进行了大量努力,推动了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其中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重要手段。
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催化氧化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常温或低温条件下,通过等离子体对催化剂表面进行调控,从而促进催化剂对NOx的吸附和氧化。
由于等离子体具有高能离子和自由基等特性,可以提供更多激活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使催化氧化过程更加高效。
氮氧化物的催化转化原理

氮氧化物的催化转化原理
氮氧化物(NOx)的催化转化原理主要涉及利用催化剂将氮氧化物与还原剂或氧化剂进行反应,从而实现对氮氧化物的转化。
催化转化原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还原催化:氮氧化物可以被还原剂如氢气(H2)、一氧化碳(CO)等还原成氮气(N2)或氨(NH3)。
催化剂如铑(Rh)、铂(Pt)、钯(Pd)等可以促进氮氧化物与还原剂的反应,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速氮氧化物的还原过程。
2. 氧化催化:氮氧化物也可以被氧化剂如氧气(O2)等氧化成为更高级的氮氧化物,例如二氧化氮(NO2)。
催化剂如钒(V)、钼(Mo)等可以增强氮氧化物与氧化剂的反应能力,加速氮氧化物的氧化过程。
3. 脱除催化:氮氧化物还可通过脱除催化实现转化。
例如,脱硝催化剂如铂铑催化剂可以催化氮氧化物与氮氧化物还原剂发生反应,将其转化成为氮气(N2)。
脱硝催化剂可以通过吸附和解吸附作用,将氮氧化物在催化剂表面产生的还原剂吸附,使其转化成为氮气分子。
通过以上催化转化原理,氮氧化物可以转化为较为环保的氮气或氨等物质,从而降低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催化转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尾气处理、工业废气处
理等领域。
NOX形成机理,如何控制NOX浓度

NOX形成机理,如何控制NOX浓度1、NOx的危害:氮氧化物(NOx)是重要的空气污染物质,其产生的途径为燃烧火焰在高温下氮气与氧气的化合,以及燃料中的氮成分在燃烧时氧化而成。
氮氧化物的环境危害有二种,在阳光的催化作用下,氮氧化物易与碳氢化物光化反应,造成光雾及臭氧之二次空气污染;此外氮氧化物也易与水气结合成为含有硝酸成分的酸雨。
2、NOx生成机理和特点2.1 NOx生成机理在NOx中,一氧化氮约占90%以上,二氧化氮占5%~10%,产生机理一般分为如下3种:(1)热力型NOx,燃烧时,空气中氮在高温下氧化产生,其中的生成过程是一个不分支连锁反应。
其生成机理可用捷里多维奇(ZELDOVICH)反应式表示,即O2+N→2O+N, O+N2→NO+N, N+O2→NO+O在高温下总生成式为N2+O2→2NO, NO+0.5O2→NO2随着反应温度T的升高,其反应速率按指数规律增加。
当T<1 500 ℃时,NO的生成量很少,而当T>1 500 ℃时,T每增加100 ℃,反应速率增大6~7倍。
(2)快速型NOx,快速型NOx是1971年FENIMORE通过实验发现的。
在碳氢化合物燃料燃烧在燃料过浓时,在反应区附近会快速生成NOx,由于燃料挥发物中碳氢化合物高温分解生成的CH自由基可以和空气中氮气反应生成HCN和N,再进一步与氧气作用以极快的速度生成NOx,其形成时间只需要60 ms,所生成的NOx与炉膛压力的0.5次方成正比,与温度的关系不大。
(3)燃料型NOx,指燃料中含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进行热分解,继而进一步氧化而生成NOx。
由于燃料中氮的热分解温度低于煤粉燃烧温度,在600~800 ℃时就会生成燃料型NOx。
在生成燃料型NOx过程中,首先是含有氮的有机化合物热裂解产生N,CN,HCN等中间产物基团,然后再氧化成NOx。
由于煤的燃烧过程由挥发份燃烧和焦炭燃烧两个阶段组成,故燃料型NOx的形成也由气相氮的氧化和焦炭中剩余氮的氧化两部分组成。
NOX形成机理-如何控制NOX浓度

NOX形成机理,如何控制NOX浓度1、NOx的危害:氮氧化物(NOx)是重要的空气污染物质,其产生的途径为燃烧火焰在高温下氮气与氧气的化合,以及燃料中的氮成分在燃烧时氧化而成。
氮氧化物的环境危害有二种,在的催化作用下,氮氧化物易与碳氢化物光化反应,造成光雾及臭氧之二次空气污染;此外氮氧化物也易与水气结合成为含有硝酸成分的酸雨。
2、NOx生成机理和特点2.1 NOx生成机理在NOx中,一氧化氮约占90%以上,二氧化氮占5%~10%,产生机理一般分为如下3种:(1)热力型NOx,燃烧时,空气中氮在高温下氧化产生,其中的生成过程是一个不分支连锁反应。
其生成机理可用捷里多维奇(ZELDOVICH)反应式表示,即O2+N→2O+N, O+N2→NO+N, N+O2→NO+O在高温下总生成式为N2+O2→2NO, NO+0.5O2→NO2随着反应温度T的升高,其反应速率按指数规律增加。
当T<1 500 ℃时,NO的生成量很少,而当T>1 500 ℃时,T每增加100 ℃,反应速率增大6~7倍。
(2)快速型NOx,快速型NOx是1971年FENIMORE通过实验发现的。
在碳氢化合物燃料燃烧在燃料过浓时,在反应区附近会快速生成NOx,由于燃料挥发物中碳氢化合物高温分解生成的CH自由基可以和空气中氮气反应生成HCN和N,再进一步与氧气作用以极快的速度生成NOx,其形成时间只需要60 ms,所生成的NOx与炉膛压力的0.5次方成正比,与温度的关系不大。
(3)燃料型NOx,指燃料中含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进行热分解,继而进一步氧化而生成NOx。
由于燃料中氮的热分解温度低于煤粉燃烧温度,在600~800 ℃时就会生成燃料型NOx。
在生成燃料型NOx过程中,首先是含有氮的有机化合物热裂解产生N,CN,HCN等中间产物基团,然后再氧化成NOx。
由于煤的燃烧过程由挥发份燃烧和焦炭燃烧两个阶段组成,故燃料型NOx的形成也由气相氮的氧化和焦炭中剩余氮的氧化两部分组成。
环境催化—原理及应用

环境催化—原理及应用环境催化是一种通过催化剂介导的化学反应来改善环境质量的技术。
它可以用于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领域。
在环境催化中,催化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降低反应温度、提高反应速率以及增加反应选择性,从而有效地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和转化为无害物质。
环境催化的原理是利用催化剂上的活性位点与反应物发生物理或化学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
催化剂通常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和活性位点。
活性位点可以吸附反应物分子,并提供一定的反应能垒,使反应物分子更容易发生反应。
此外,催化剂还可以通过提供物理场、有效分离反应物、改变反应物的组态等方式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环境催化在废气处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V O C s催化氧化、N Ox催化还原和氧化还原反应。
V O C s催化氧化是将有机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常用的催化剂有P t、P d、R h等贵金属催化剂。
N O x催化还原是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常用的催化剂有R h、I r、P d、N i等贵金属催化剂。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转化为无害物质,常用的催化剂有C u、C o、V等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在废水处理方面,环境催化可以应用于有机废水处理、重金属废水处理和氮、磷等无机物废水处理。
有机废水处理常用的催化剂有活性炭、金属氧化物等,它们可以吸附有机物质,降低水中有机物质的浓度。
重金属废水处理主要是通过催化剂与重金属离子发生还原、沉淀或络合等反应,从而将重金属转化为易于处理的无机形态。
氮、磷等无机物废水处理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吸附等方式实现,催化剂的选择与溶液中的物种密切相关。
在固体废物处理方面,环境催化可以应用于固体废物气化、焚烧和还原等过程。
固体废物气化是将固体废物中的可燃组分转化为高热值的燃料气体,常用的催化剂有镍基催化剂。
焚烧是将固体废物燃烧为无害物质,常用的催化剂有二氧化锆和锆铝混合物。
氮氧化物(NOX)的危害及治理方法

氮氧化物(NO X)的危害及治理方法氮氧化物(NO 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造成NO X的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发生源和人为发生源。
自然发生源除了因雷电和臭氧的作用外,还有细菌的作用。
自然界形成的NO X由于自然选择能达到生态平衡,故对大气没有多大的污染。
然而人为发生源主要是由于燃料燃烧及化学工业生产所产生的.例如:火力发电厂、炼铁厂、化工厂等有燃料燃烧的固定发生源和汽车等移动发生源以及工业流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排放NO X的量占到人为排放总量的90%以上。
据统计全球每年排入到大气的NO X总量达5000万t,而且还在持续增长.研究与治理NO X成已经成为国际环保领域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需要降低排放量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一、主要危害:通常所说的氮氧化物(NOx)主要包括NO、NO2、N2O、N2O3、N2O4、N2O5等几种。
这些氮氧化物的危害主要包括: ①NO X对人体及动物的致毒作用; ②对植物的损害作用;③NO X是形成酸雨、酸雾的主要原因之一;④NO X与碳氢化合物形成光化学烟雾;⑤NO X亦参与臭氧层的破坏。
1.1、对动物和人体的危害N0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非常强,是氧的数十万倍.一旦NO进入血液中,就从氧化血红蛋白中将氧驱赶出来,与血红蛋白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长时间暴露在1~1.5mg/l 的NO.环境中较易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病变.这些毒害作用还会促使早衰、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淋巴组织增生,甚至是肺癌等症状的产生。
1.2 形成光化学烟雾N0排放到大气后有助于形成O3.,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形成N0+HC+02+阳光 NO2+O3(光化学烟雾)这是一系列反应的总反应。
其中HC为碳氢化合物,一般指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 的作用则使从NO转变为NO2时不利用03,从而使03富集。
光化学烟雾对生物有严重的危害,如1952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致使大批居民发生眼睛红肿、咳嗽、喉痛、皮肤潮红等症状,严重者心肺衰竭,有几百名老人因此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氧化物的环境催化1、氮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和消除对策:氮氧化物指的是只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氮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 (NO2)、三氧化二氮(N2O3)、四氧化二氮(N2O4)和五氧化二氮(N2O5)等多种化合物,但主要是NO和NO2,它们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
来源:①土壤和海洋中有机物的分解;②化石燃料的燃烧;③生产、使用硝酸的过程。
危害:①刺激呼吸系统,影响人体健康;②伤害动、植物;③形成光化学烟雾,使大气能见度降低;④形成酸雨。
消除方法:目前,消除NOX的方法有催化法和非催化法。
催化法包括催化还原法和催化氧化法;非催化法包括湿式吸收法,固体吸附法和等离子体法[3]。
其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法是运用最广,效率最高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添加还原剂(如CO、H2、C3H6、NH3或CH4等碳氢化合物)来实现对NOX的还原,适用于SCR技术的催化剂主要有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金属离子交换的沸石类催化剂和工业用V2O5类催化剂等[2]。
因此,在富氧条件下的催化还原NOX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4]。
2、氮氧化物催化消除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现状:2.1、金属催化剂催化NOX铜系[7][外3]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除NOX研究中,其采用硅胶改性堇青石蜂窝陶瓷作为为载体,用Cu-0、Cu-Ce-O和Cu-Ce-Mn-0作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用CO(NH2)2为还原剂,并用XRD、SEM和BET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研究表明:Cu-Ce-Mn-O/Si02/堇青石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活性,主要是由于其活性中心密度大,晶体颗粒团聚集比较小,而且得到充分分散[8]。
贵金属催化分解NOX[Pt Pd Rn Rh 和 Ir],在各种载体中(TiO2、ZnO2、ZrO2和 Al2O3),以 Al2O3为载体的贵金属活性最高。
同时催化剂中贵金属的含量越高,其活性也越高[4]。
2.2、金属氧化物催化NOX[4][6]:简单金属氧化物(Al2O3、SiO2-Al2O3、TiO2和 ZrO2):通过对该类物质的应用,可以很大限度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增加反应速率。
研究表明,通过对金属氧化物之间的组合使用,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性能,但对NOX的还原活性不高[3]。
任秀峰[3]等人究了以莫来石质多孔陶瓷作载体、溶胶-凝胶法A1203,和Ti02涂层作为扩表剂和Cu作为活性组分的系列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活性分析。
研究发现Cu活性组分负载量和焙烧条件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有影响。
过度金属氧化物(SiO2、Nd2O3、铁锰系氧化物):过渡金属元素负载的Nd2O3、Si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能够在富氧条件下同时催化去除NOX。
其中Cr有显著的降低起燃温度的作用,Mn能显著提高NOX的转化率;不同的Cr负载量对催化剂反应活性有显著的影响,最佳负载Cr的质量分数为10%。
铁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体系在(80-2200C)下选择性催化氨还原NOX反应中显示出了优异的活性[外1]。
其催化剂形成的Fe3Mn3O8晶相有利于促进NO转换为NO2,以提高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的活性。
钙钛矿类金属氧化物(LaAlO3、La0.8SrAl0.2O3、LaAl0.9Mg0.1O3):在钙钛矿型La-Mn-O体系中,K和Cu的取代有助于提高其催化活性;其中La0.8K0.2MnO3催化剂的活性最高,炭颗粒燃烧温度范围为311—425o C,NO的转化率16.4%,C02的选择性为96.3%[外3]。
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CuFeO4)的催化活性与简化物混合物(CuO、Fe2O3)相比,炭颗粒起燃温相近,但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对NOx的还原选择较好。
其氧化还原性能取决于A、B位阳离子的种类,其中以K取代得到的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较好[3]。
丁佳、罗来涛[7]等人研究的Co0.7Ce0.3Co2O4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其晶粒度较小孔容,比表面积较大,活性氧的活动能力强,反应活化能低,这些特性都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
2.3、分子筛催化剂催化NOX:分子筛可用作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载体主要用于高温燃气热电联产厂尾气净化[5]。
⑴由于ZSM-5具有较适中的比表面积、可调变的表面酸性及高的稳定性,从而以ZSM-5分子筛材料为载体的催化剂成为SCR研究的热点。
分子筛类催化剂Cu-ZSM-5 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但是高温和水蒸汽会造成其活性的降低。
研究表明[外1][3],Fe-ZSM-5[6]、Pt-ZSM-5、Cu-ZSM-5等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水性和对SO2的稳定性,其中,Pt-ZSM-5具有最高的活性。
⑵分子筛负载V205催化剂在NH3选择还原NO X反应中的性能研究[5]中,我们发现催化采用的载体不同,催化剂性能差异较大。
其中加入金属助剂对催化剂活性具有重要影响,金属助剂Cu(的加入使V205/RPSY催化剂活性显著提高,反应温度降低[5]。
⑶以Ag/Al2O3作为催化剂、乙醇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被认为是最有潜力降低稀燃NOX 的技术之一[10]。
研究表明[10]:新鲜Ag/Al23催化剂对NOX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在随着催化剂的老化,催化效率降低。
为此,通过对Ag/Al2O3+Cu/Ti02+Pt/TiO2的组合催化剂采用,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的老化。
⑷以NH3为还原剂的SCR脱硝技术是消除固定源NO X的有效方法。
其中Mn02/NaY催化剂具有良好低温SCR活性,120℃时,NO转化率近100%。
但催化剂不能在高于1500C的反应温度下操作,防止NH4+挥发解吸[9]。
Fe基分子筛催化剂和Fe基氧化物催化剂复合物在中高温段具有高的N2选择性和SCR活性,但低温下活性较差;Cu基分子筛催化剂中低温SCR活性较高,水热稳不好,且选择性较差;Mn基分子筛催化剂和Mn基氧化物催化剂低温SCR性能优越,但仍存在N2选择性不高以及抗H2O和SO2中毒性能较差的问题[2]。
3、总结与展望NOX 主要来自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其危害十分严重。
为此,对NOX的消除是必要的。
其中,比较成熟和可行的消除方法是NOX 的催化消除。
然而对消除NOX的催化剂多种多样,而且其催化活性和应用范围各不相同。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催化剂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经济和技术可行性,使得选择最优化。
展望:催化剂应该具有低温活性,高热稳定性和抗中毒能力。
参考文献:[1] 王晓丽,娄晓荣,黄伟,李哲.焙烧条件对Fe-Mo-ZSM5催化剂上NO选择性催化还原性能的影响.工业催化,2011,19(11):65-69.[2] 刘福东,单文坡,石晓燕,张长斌,贺泓.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非钒基催化剂研究进展.催化学报,2011,32:1113-1128.[3] 任秀峰,王芬,张正波,朱建峰.脱除NOX复合催化剂的研究.工业催化,2008,16(2):49-52.[4] 罗罕淑,何江华.NOX分解还原催化研究进展.土壤与环境,2006,9(1):68-70.[5] 林德海,王虹,王军利,冀德坤,李翠清,宋永吉.分子筛负载V205催化剂在NH3选择还原NOX反应中的性能.工业催化,2010,18(7):71-74.[6] 常立亚,何凯,王婧,黄伟,李哲.FeMoZSM5蜂窝催化剂上NOX的催化还原性能.煤炭转换,2010,34(1):62-77.[7] 丁佳,罗来涛.尖晶石型Co0.7Ce0.3Co2O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研究.稀有金属,2009,33(3):386-390.[8] 刘玺,董国君,王伟,韩成喜.铜系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除NOX研究.工业催化,2007,15(6):52-55.[9] 伍斌,郑毅,谷宏专,童志权.MnO2NH4/NaY催化剂上的NO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工业催化,2007,15(10):43-47.[10] 董红义,帅石金,李儒龙,王建昕,石晓燕,贺泓.[10]乙醇选择催化还原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应用研究.内燃机学报,2007,25(6):532-538.[外1] CHEN Zhi-Hang,LI Xue-Hui,YANG Qing,LI Hua ,GAO Xiang ,JIANGYan-Bin,WANG Fu-Rong,WANG Le-Fu.Removal of NOXUsing Novel Fe-Mn Mixed-Oxide Catalysts at Low Temperature.Wu li HuaxueXuebao,2009,25(4):601-605.[外2] Hideaki Hamada,Masaaki Haneda.A review of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with hydrogen and monoxide carbon.Contents lists available at SciVerse ScienceDirect,2012,1(13):421-422.[外3] Zhong-peng Wang,Qian Li,Li-guo Wang ,Wen-fengShangguan.Simultaneous catalytic removal of NOx and soot particulates over CuMgAl hydrotalcites derived mixed metal oxides.SciVerse Science Direct,2012,55:125-130.[外4] Guido Saracco,Vito Specchia.Simultaneous removal of nitrogen oxides and fly-ash from coal-based power-plant flue gases.Thermal Engineering,2006,18:1025-1035.[外5] Zhong-peng Wang,Zhi Jiang,Wen-feng Shangguan.Simultaneous catalytic removal of NOand soot particulate over Co-Al mixed oxideXcatalysts derived from hydrotalcites.CatalysisCommunications,2007,8:-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