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2013版新增及改进功能操作说明讲解
海地软件使用方法大全

海地软件地面线文件采集的地面点文件是*.TXT的(若是*.csv则不用导入excel),先打开excel,采用“数据--导入外部数据--导入数据”打开“选取数据源”对话框,按照楼主地面点文件保存路径找到地面点文件双击打开,在“文本导入向导”中选择“分隔符号”,点“下一步”,选择“空格”,将采集的xyz坐标导入excel。
在excel 中,若导入后A列为X值,B列为Y值,C列为Z值,则在D列第1行输入公式“=A1&","&B1&","&C1”回车,D1中显示第一个点“X坐标,Y坐标,高程”,选中D1右下角向下拖动公式,直到采集的数据全部在D列中显示。
选中D列中的所有数据,右键“复制”,在CAD中新建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
选中输入点命令,在cad下方对话框中“指定点:”后,右键“粘贴”,则所有采集的地面点输入CAD内。
用海地“DTM-电子地形图数字化”打开“地形图数字化”对话框,在“选择高程数据层”中选择所输入点所在的图层,点“确定”,生成*.xyz文件,“DTM—构造DTM”,“DTM—生成DTM”,生成*.tin文件,“纵断面—由DTM切纵横断面”,打开“由DTM切纵横断面”对话框,根据现场采集宽度采用“直接输入”方式,输入左右边距(若输入宽度超过DTM的范围则无法提取),设置切值方式、切值范围、地面线文件格式,设置输出文件的名称及保存路径(注意不要覆盖了实测的dmg文件),点确定则生成了*.dmg、*.dmx文件,若采集的数据中无路线中桩位置坐标、高程,为了提取的地面线的准确,应按上述方法将中桩点(XYZ)输入CAD中再生成DTM,提取*.dmx文件。
2.1.2总体流程1、您只需按照以下程序操作即可很快浏览到Hard的主要功能,轻松了解它的使用过程。
2、流程考虑到初学者还没有熟练掌握Hard系统,故在流程中不考虑“数模”,即不考虑系统在三维环境中的操作方法。
海地软件操作详解

道路工程路线设计及三维仿真实验心得在完成道路勘测设计之后,我们在老师带领下完成了道路勘测设计及三维仿真的实验。
实验分两阶段进行:一,路线设计;二,三维仿真实验。
路线设计路线设计阶段步骤比较多,但是如果刚开始能够按步骤来,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前期准备工作第一步就是建立一个文件夹,当然路径自己一定要清楚。
接着就是一定要往文件夹里放入地形图。
如果忘记放,接下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后面调用该文件的时候会找不到文件,从而无法生成成果文件。
第二步,双击海地软件,进入海地软件设计界面。
再就是点击“文件-打开(之前新建的文件夹,在里面找到之前放入的大地形图)“,当然,这时候还可以改变地形图的底色。
项目管理点击“项目管理-新建“,可以在里面输入各种技术参数,这里有要特别注意,项目文件和项目文件路径,除后缀;有所区别外,其他地方必须相同。
平面设计点击“平面设计-二维交点设计“,其目的就是把平面的起点交点定下来。
再点击“平面设计-交点法“定出各个曲线的缓和曲线长度,以及圆曲线的半径,这样就把平面曲线就画出来了。
然后点击”路线加宽超高超高计算“就可以把路线的加宽及超高值全部算出来。
当然也可以把计算结果导入到excel表里面。
如果想要知道设计的曲线合不合规范的要求,那么只需要点击”平曲线检查“就可以知道结果了。
在该菜单栏中还有可以生成”直线曲线转角表“,”逐桩坐标表“。
DTM图形数字化,就是把地面高程的信息以数字的形式储存起来,为以后的土石方量计算,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以及生成三维数据模型提供依据。
具体的操作:图形数字化—构造DTM—读入DTM—显示DTM---输出DTM~纵断面设计首先点击“由DTM切纵横断面值”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拉坡,首先要输入“拉坡控制资料”,有了资料以后就可以进行“交互拉坡”了。
拉了坡之后就可以进行“竖曲线”设计。
如果要想知道曲线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可以点击“竖曲线检查”。
纵断面设计好以后就可以生成较多的技术参数,比如“设计高程”,“填挖高计算”“超高值”等。
海地操作手册

第一章系统概述 (4)1.1系统简介 (5)1.2软件环境 (5)1.3系统安装 (5)第二章海地软件操作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项目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新建项目 (7)3.2打开项目 (11)3.3技术标准及规范控制参数编辑 (11)3.4海地批量打印 (11)第四章数模(DTM) (12)4.1图形数字化 (12)4.2构造DTM (13)4.3输出DTM (13)第五章平面 (14)5.1平面设计 (16)5.1.1断链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交点线文件输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平面设计_交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平曲线检查 (22)5.3路线超高加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生成平面设计图 (23)5.5生成用地图表 (23)第六章纵断面 (25)6.1由DTM切纵、横断面值 (25)6.2输入地面高文件 (26)6.3地面高文件检查 (26)6.4拉坡控制资料 (26)6.5交互拉坡 (26)6.6拉坡修改 (27)6.7竖曲线设计 (27)6.8竖曲线检查 (28)6.9主要经济指标 (28)6.10工可国民经济评价 (29)6.10设计高程计算 (29)6.11生成纵断面图 (29)6.12生成纵坡表 (30)6.13生成路基设计表 (30)6.14平纵缩图 (30)6.15生成水准点表 (31)6.16生成超高计算表 (31)第七章横断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海地软件使用说明.

海地软件使用说明1、您只需按照以下程序操作即可很快浏览到Hard的主要功能,轻松了解它的使用过程。
2、流程考虑到初学者还没有熟练掌握Hard系统,故在流程中不考虑“数模”,即不考虑系统在三维环境中的操作方法。
关于数模的操作详见本手册的第四章内容。
流程如下:第一步:项目管理比如打开\..\r2002\sample\二级公路.prj第二步:平面:分为外业资料录入、交互式设计、成果输出三大部分。
1、外业资料录入:形成交点线文件(*.JDX)。
2(*.JDX),针对每个弯道输入R、LS等参数,按“生成”钮,可得到参数对应的图形,当逐个交点设计完成后,按“输出文件”按钮,将您的设计过程输出到平曲线文件(*.PQX)和交点线文件(*.JDX)(此时的交点线文件为含有曲线要素后的文件)及逐桩坐标文件(*.ZBB),其中平曲线文件*.PQX保存了整个足规范的要求并提交报告,用户可以对违规处进行修改(当然也可以不进行修改)成相应的横断面文件(*.HDM)和超高文件(*.CG)。
3、成果输出:当完成以上的设计过程后就可以进行成果的输出,生成平面设计图、生成曲线要素表、生成直曲表、生成逐桩坐标表、生成用地图表等。
第三步:纵断面:分为外业资料录入、交互式拉坡及竖曲线设计、成果输出三大部分。
1形成地面高文件*.DMG,为拉坡作准备。
系统提供交互输入的方式,直接将逐桩文件读入,可减少用户输入桩号项,用户可任意加桩,当输入高程后按“回车”*.DMG进行检查,生成出错报告(如发现有错提示,一定要严格按照系统规定的数据文件格式纠正错误)。
2的拖动或参数的输入进行交互式拉坡(参数输入时请随时注意CAD命令行提示中所出现的快捷键),屏幕左下角动态显示拉坡过程中的各种参数随鼠标移动而计,您可以通过R、T、E中的任何一个参数进行控制设计(在此常用T即切线长来控制生成竖曲线)。
退出时提示存盘为*.ZDM位总工一样依据《规范》检验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并提交报告,用户可以对违规处进行修改(当然也可以不进行修改)。
论述道路设计软件海地和纬地的功能及这两个软件操作界面的异同

论述道路设计软件海地和纬地的功能及这两个软件操作界面的异同论述道路设计软件"海地"和“纬地”的功能及这两个软件操作界面的异同海地和纬地都是公路设计软件,都能很方便的进行公路的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其中海地还能够进行挡土墙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
两个软件都是属于挂在 CAD 软件之下的,操作、生成图标等都与 CAD 类似。
软件进行道路设计前都需要进行建立项目,在这点上两个软件大同小异,其中纬地在新建项目时只需要输入项目名称、路径。
而海地还需要输入道路的一些基本参数:路幅数、道路等级、设计车速等。
这部分数据输入在纬地中是在设计向导中进行。
在平面设计中两个软件都能很简单的进行选择控制点,调整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参数,但是纬地在出平面设计图时是直接出在原地形图上更加直观,而海地的平面设计可以选择交点法和积木法,同样简单方便并且能够检查平曲线和平曲线超高渐变率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部分给予提示,在出图时虽然海地出图时可以选择参数标识更多但是平曲线周围的等高线是重新生成的看起来并不直观需要后期进行合成。
在纵断面设计中两个软件的区别更大,海地能够读取地形图的 DTM 进行电子地形图数字化自动读取每个点的高程,而纬地则需要手动每个点进行输入更加复杂。
但是海地自动读取中有可能会出现错误需要检查,左右高差过大的一般都是读取错误需要进行手动修改,确认没有错误后继续进行设计。
在海地中设计纵断面前要进行纵断面设计的基本资料输入,可以选择绘图比例、桩号间隔、高程间隔、挖方左侧右侧设不设边沟及边沟参数、边坡坡度等参数。
在海地纵断面设计时能够直观的显示各点高程及圆曲线缓和曲线范围方便拉坡。
海地和纬地都有两种设计方式:手动拉坡、直接输入数据自动拉坡。
我们一般进行手动拉坡再进行手动调整一些数据。
设计完成后都需要进行手动保存(存盘)否则就需要重新设计。
在设计完成后海地可以选择由电脑进行纵断面检查:纵坡坡度、纵坡坡长、竖曲线半径、竖曲线曲线长度、竖曲线合成坡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海地桥梁工程师系统手册hardbe

前言海地桥梁工程师系统,为海地公司荣誉推出的公路工程设计系列软件之一。
海地桥梁工程师系统是用于桥涵设计的CAD软件系统,主要面向公路、市政道路、铁路等设计行业。
桥梁工程师系统由西安海地软件公司联合辽宁、山西、云南等设计院联合开发,西安海地计算机软件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的版权。
开发中我们充分总结了广大工程人员的设计经验和实际需求,并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
海地桥梁工程师系统可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是工程设计人员强有力的辅助设计工具,是符合软件发展潮流面向新世纪的新一代专业CAD系统。
海地桥梁工程师系具备明显的先进性:1、可视化:真正Windows风格的界面,直观,简单,易用。
通过导航图为用户提供了直观的参数说明;通过模板参数可以更快捷地定义计算内容;设计过的项目均可以定义成摸板,同类型的项目在模板上修改使设计变的极其简单,风格统一,易学易用。
2、参数化:图纸完全参数化设计,数据完全模板化输入,即时修改即时设计成图,系统提供详细的帮助信息,帮助用户输入正确的参数值。
3、标准化:计算和绘图均遵循交通部颁布的标准;提供标准图纸库:系统提供常规的板桥跨径6~20米,斜交角度0~50度(间隔为5度)的上部一般构造图、钢筋构造图以及与上部配套的下部(桩柱式桥墩桥台、盖梁构造及钢筋图),此图为部颁标准图的改进图库。
同时还提供了部颁桥涵标准图(共30套);4、集成化:数据输入、设计计算、验算、图纸生成与图纸管理有机地集成在一起不需要单独的数据输入工具,用户在CAD系统内输入或修改数据,数据输入完成后即可马上进行设计计算,并马上得到设计说明及图纸,用户对设计结果进行检查,如检查有误,用户可以马上返回数据输入界面修改参数后重新进行设计过程。
5、网络化:通过网络可共享设计资料为用户提供网络版本,通过网络用户可共享设计数据文件、图纸文件、标准图库等资料。
6、实用化:实用的设计计算、验算功能,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多次验证各设计计算、验算功能都是完全面向工程的实际需求而开发的,较为完整并仍在继续扩充;各设计功能已在多个实际工程得以应用,其可靠性能完全保证。
海地横断面设计操作步骤

8-1.挖方土石比例计算:通过地质线计算得到挖方土石比例文件(*.WBL).对于挖比例文件,一般来讲我们直接通过文件来填写,但是如果我们填写了地质线文件(*.DZX,具体格式参见附录),Hard会根据地质线文件计算得到*.WBL文件,地质线文件共有五条线,我们有哪条线输哪条线,没有不输,系统以每条线以上的面积作为其对应的地质状况.
下面以左填方边坡定制为例,说明边坡定制过程和方法(如图),第一步:点取"增加"输入区间的起始桩号,系统默认的区间为从起点到终点;第二步:定义边坡的"分段参数"也就是定义多级边坡形式,一般对高填路段为保证填方的稳定而设,系统默认的坡度为1:1.5当坡高>6米时设一横台或称为护坡道,宽度默认为1米,如果无需分段,就设置第一段坡度参数即可,系统自动放坡到地面,对于多级边坡,我们可以在护坡道上设置水沟,通过"水沟形式"可以选择设和不设,以及水沟的浆砌形式和尺寸;第三步:边坡防护,系统提供了多种边坡的防护形式,我们可以选择并定义尺寸.当以上的三步定制完成后,点"确认"按钮,图形区会显示出定制的形式.
6,对于不合适的或有问题的帽子,无论是边坡,挡墙,断面面积还是水沟等都可以进行交互式修改,修改完成后点一下"重算",断面将得到更新,并可通过图形预览区适时看到修改的结果.当全部修改完成后点"确定"按钮,系统将更新与横断面有关的全部信息文件.
海地2012版新增及改进功能操作说明 2

海地2012版新增及改进功能操作说明1、图形输出方式设置:如果勾选上“在输出DWG图形文件时,把所有页布置到同一个图形文件中”选项,则在出图时,所有页的图形文件在同一个CAD的界面中显示;如果不勾选该选项,则在出图时,系统自动的将每一页的图纸分别保存成单独的一个DWG格式的文件,并且不在CAD界面中显示。
2、挡墙断面参数编辑器:系统自带的项目所有的挡墙断面参数文件放置在系统安装目录下support/子目录下。
a:标准重力式挡墙断面编辑在“填土高度范围”栏中,先点击“增加”,输入序号为1的填土高度范围,接着在“断面参数”栏中,点击增加,然后输入相关的断面参数,依此操作,直至墙高的数据满足该项目对应填土高数据的要求;然后在“填土高度范围”栏中,点击“增加”,输入序号为2的填土高度范围,再输入对应的“断面参数”,依此循环操作,直至填土高范围满足该项目的要求。
(在输入序号为2的填土高度范围对应的断面参数时,用户可以点击“参考上一高度范围的断面参数”,系统即把序号为1的填土高度范围对应的断面参数自动复制到该段落中)所有的数据输入完成且检查无误后,点击“存储文件”,将输入的数据保存在相应的路径中(在此建议用户保存的路径最好与该项目的文件路径保持一致)。
b:标准衡重式挡墙断面参数编辑在“填土高度范围”栏中,先点击“增加”,输入序号为1的填土高度范围,接着在“断面参数”栏中,点击增加,然后输入相关的断面参数,依此操作,直至墙高的数据满足该项目对应填土高数据的要求;然后在“填土高度范围”栏中,点击“增加”,输入序号为2的填土高度范围,再输入对应的“断面参数”,依此循环操作,直至填土高范围满足该项目的要求。
(在输入序号为2的填土高度范围对应的断面参数时,用户可以点击“参考上一高度范围的断面参数”,系统即把序号为1的填土高度范围对应的断面参数自动复制到该段落中)所有的数据输入完成且检查无误后,点击“存储文件”,将输入的数据保存在相应的路径中(在此建议用户保存的路径最好与该项目的文件路径保持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海地2013版新增及改进功能操作说明1、海地公路运行速度分析计算系统操作说明海地公路运行速度分析计算系统是结合公路路线线形设计指标,对两种代表车型小客车及大货车在公路中实际的运行速度进行测算分析及计算的软件,它依据我国的车辆驾驶特性,通过可靠的运行速度测算分析模型,结合海地公路优化设计系统,自动划分分析单元并自动计算,获得车辆在公路行驶中的实际运行速度V85及其变化,为公路路线线形设计的安全性分析与评价提供依据。
软件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点击菜单“运行速度”→“运行速度路线资料”弹开的界面中,平曲线文件及纵断面文件系统自动读取对应路线项目中的文件;依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中运行速度分析路段划分的原则:平曲线大半径临界值,系统默认为1000米,当平曲线半径大于1000时,该分析路段属于平直段,小于1000时,该分析路段属于曲线或者弯坡段;“大半径包括此临界值”选项,当勾选上时,平曲线半径等于1000时的路段也属于平直段。
小客车直线段大坡度临界值,系统默认为3%,当直线段坡度<︱3︱%时,为平直路段,当直线段坡度>︱3︱%时,为纵坡路段,“大坡度包括此临界值”选项,当勾选上时,即直线段坡度=︱3︱%时,为平直路段。
小客车曲线段大坡度临界值,系统默认为3%,当直线段坡度<︱3︱%时,为曲线段,当直线段坡度>︱3︱%时,为弯坡段,“大坡度包括此临界值”选项,当勾选上时,即曲线段坡度=︱3︱%时,为曲线段。
大货车直线段大坡度临界值,系统默认为2%,当直线段坡度<︱2︱%时,为平直路段,当直线段坡度>︱2︱%时,为纵坡路段,“大坡度包括此临界值”选项,当勾选上时,即直线段坡度=︱2︱%时,为平直路段。
大货车曲线段大坡度临界值,系统默认为2%,当直线段坡度<︱2︱%时,为曲线段,当直线段坡度>︱2︱%时,为弯坡段,“大坡度包括此临界值”选项,当勾选上时,即曲线段坡度=︱2︱%时,为曲线段。
短平直段直线长临界值,系统默认为200米,当分析路段单元长度小于200米时,该路段为平直段,入口运行速度等于出口运行速度,“短平直段包括此临界值”,当勾选上时,即分析路段单元长度等于200米时,入口运行速度等于出口运行速度。
第二步.点击“运行速度计算”运行速度分析区间,系统默认的“起始桩号”“终止桩号”为对应路线项目的起终点桩号,用户可以自行输入需要进行运行速度测算分析路段的起终点桩号。
车道影响类型,若车道的宽度不等于要求的理想宽度时(车道理想宽度为3.75米,路肩为0.5米),要考虑横断面宽度变化因素对运行速度模型的影响,此时,用户可以选择具体哪个车道影响,内、外、中车道的运行速度影响测算值均不同。
车辆的参数:初始运行速度对应设计速度的关系:期望运行速度及推荐加速度:限速区间设置:针对路线项目中,对于隧道、特大桥、立交区、乡镇街道区等需要通过交通标志限制通过时的速度,系统需要输入限速区间来对运行速度进行干预。
以上各项参数均输入完毕后,用户点击“界面右侧的“分段计算”按钮,系统依据所输入的参数,自动进行分析单元的分段处理,自动计算各分析单元的运行速度;当用户选择“正向”“小客车”选项时,界面上显示的是对应小客车正向的运行速度分析计算结果,当用户选择“正向”“大货车”选项时,界面上显示的是对应大货车正向的运行速度分析计算结果,当用户选择“反向”“小客车”选项时,界面上显示的是对应小客车反向的运行速度分析计算结果,当用户选择“反向”“大货车”选项时,界面上显示的是对应大货车反向的运行速度分析计算结果;点击“画示意图”按钮,则系统自动的在CAD界面中显示所勾选的对应项目的分析计算结果示意图。
最后,用户需要点击“保存运行速度设计文件”按钮,将以上的输入参数、计算结果均保存起来,以便于下次打开时“读入运行设计文件”,完成以上操作后“点击退出”按钮。
第三步.点击“运行速度表”系统自动默认读取运行速度项目设计文件,当用户选择“小客车”“正向”选项时,对应输出的表格为小客车正向运行速度计算表,当用户选择“大货车”“正向”选项时,对应输出的表格为大货车正向运行速度计算表,当用户选择“小客车”“反向”选项时,对应输出的表格为小客车反向运行速度计算表,当用户选择“大货车”“反向”选项时,对应输出的表格为大货车反向运行速度计算表。
第四步.点击“运行速度图”系统自动默认读取运行速度项目设计文件,用户选择设置要出图的内容,系统自动保存在默认的项目文件路径中。
运行速度变化图:运行速度梯度变化图视距图:二、海地2012版新增及改进功能操作说明1、图形输出方式设置如果勾选上“在输出DWG图形文件时,把所有页布置到同一个图形文件中”选项,则在出图时,所有页的图形文件在同一个CAD的界面中显示;如果不勾选该选项,则在出图时,系统自动的将每一页的图纸分别保存成单独的一个DWG格式的文件,并且不在CAD 界面中显示。
2、挡墙断面参数编辑器系统自带的项目所有的挡墙断面参数文件放置在系统安装目录下support/子目录下。
a:标准重力式挡墙断面编辑在“填土高度范围”栏中,先点击“增加”,输入序号为1的填土高度范围,接着在“断面参数”栏中,点击增加,然后输入相关的断面参数,依此操作,直至墙高的数据满足该项目对应填土高数据的要求;然后在“填土高度范围”栏中,点击“增加”,输入序号为2的填土高度范围,再输入对应的“断面参数”,依此循环操作,直至填土高范围满足该项目的要求。
(在输入序号为2的填土高度范围对应的断面参数时,用户可以点击“参考上一高度范围的断面参数”,系统即把序号为1的填土高度范围对应的断面参数自动复制到该段落中)所有的数据输入完成且检查无误后,点击“存储文件”,将输入的数据保存在相应的路径中(在此建议用户保存的路径最好与该项目的文件路径保持一致)。
b:标准衡重式挡墙断面参数编辑在“填土高度范围”栏中,先点击“增加”,输入序号为1的填土高度范围,接着在“断面参数”栏中,点击增加,然后输入相关的断面参数,依此操作,直至墙高的数据满足该项目对应填土高数据的要求;然后在“填土高度范围”栏中,点击“增加”,输入序号为2的填土高度范围,再输入对应的“断面参数”,依此循环操作,直至填土高范围满足该项目的要求。
(在输入序号为2的填土高度范围对应的断面参数时,用户可以点击“参考上一高度范围的断面参数”,系统即把序号为1的填土高度范围对应的断面参数自动复制到该段落中)所有的数据输入完成且检查无误后,点击“存储文件”,将输入的数据保存在相应的路径中(在此建议用户保存的路径最好与该项目的文件路径保持一致)。
c:标准仰A式挡墙断面参数编辑在“填土高度范围”栏中,先点击“增加”,输入序号为1的填土高度范围,接着在“断面参数”栏中,点击增加,然后输入相关的断面参数,依此操作,直至墙高的数据满足该项目对应填土高数据的要求;然后在“填土高度范围”栏中,点击“增加”,输入序号为2的填土高度范围,再输入对应的“断面参数”,依此循环操作,直至填土高范围满足该项目的要求。
(在输入序号为2的填土高度范围对应的断面参数时,用户可以点击“参考上一高度范围的断面参数”,系统即把序号为1的填土高度范围对应的断面参数自动复制到该段落中)所有的数据输入完成且检查无误后,点击“存储文件”,将输入的数据保存在相应的路径中(在此建议用户保存的路径最好与该项目的文件路径保持一致)。
d:标准仰B式挡墙断面参数编辑在“填土高度范围”栏中,先点击“增加”,输入序号为1的填土高度范围,接着在“断面参数”栏中,点击增加,然后输入相关的断面参数,依此操作,直至墙高的数据满足该项目对应填土高数据的要求;然后在“填土高度范围”栏中,点击“增加”,输入序号为2的填土高度范围,再输入对应的“断面参数”,依此循环操作,直至填土高范围满足该项目的要求。
(在输入序号为2的填土高度范围对应的断面参数时,用户可以点击“参考上一高度范围的断面参数”,系统即把序号为1的填土高度范围对应的断面参数自动复制到该段落中)所有的数据输入完成且检查无误后,点击“存储文件”,将输入的数据保存在相应的路径中(在此建议用户保存的路径最好与该项目的文件路径保持一致)。
e:自定义挡墙断面参数编辑如下图的例子:用户先画好要自定义的挡墙断面示意图,对每一个节段进行中文注释的定义,对每一个节点进行编号,断面节点编号顺序以路基左侧下挡墙为参考,第一个节点必须为挡墙在横断面布图中的内侧定位点,依次按顺时针的顺序编号,如上图所示。
在“挡墙名”栏中,先点击“增加”,输入用户自己定义的挡墙名;在断面参数变量定义栏中,输入“变量个数”8,墙高H及顶宽W在变量名以及变量说明中系统是固定的,不允许用户自行编辑,墙高对应的起止节点号为7、8,顶宽对应的起止节点号为1、8,用户输入变量名“N1”,变量说明为“内坡比”,选择类型为“坡度”,对应的起止节点号为1、2,输入变量名“N2”,变量说明为面坡比选择类型为“坡度”,对应的起止节点号为7、8,输入变量名“H2”,变量说明基础外厚,选择类型为“高度”,对应起止节点号为5、6,输入变量名“H1”,变量说明为基础内厚,选择类型为为“高度”,对应起止节点号为3、4,输入变量名“L2”,变量说明为基础外襟宽,选择类型为“宽度”,对应起止节点号为6、7,输入变量名“L1”,变量说明为基础内襟宽,选择类型为“宽度”,对应起止节点号为2、3;在特征节点序号定义中,输入埋深判断点序号“6”,基础起始节点序号为“2”,基础终止节点序号为“7”。
(指定基础部分的节点要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在断面节点定义中,输入节点个数“8”,输入对应节段的坐标表达式以及坐标标志、内外标志。
结果如下图:然后点击“断面参数输入”,弹开的界面如下:输入对应的填土高度范围以及断面参数,点击“确定”,最后点击“存储文件”。
3、在“生成路基设计表”中,增加了选项“用路拱定制修正路面高程”。
当用户勾选上该选项时,在帽子定制中用户定义的“路拱定制”台阶,系统将自动的修改对应位置的高程数据;如果用户未定义“路拱定制”的内容,或者用户未勾选上该选项,系统将不考虑“路拱定制”对路基高程数据的影响。
4、在帽子定制中,新增“护坡定制”的功能。
弹开的界面如下:进行填方路基边坡加固的情况。
当用户定义了“护坡定制”,系统将会根据用户定义的数据,在横断面布图中增加护坡的示意图,并且系统将自动统计护坡的工程数量,在“防护工程数量表”中自动出图。
5、在横断面菜单中,新增取土场位置编辑、弃土场位置编辑用户可根据实际设计情况编辑取(弃)土场的桩号位置及支线距离,系统可以自动按照就近取(弃)土的原则计算相应的远运距离;6、在“土石方基本资料”的界面中,增加“借方土石松实系数”的定义弹开的界面如下:用户在该处定义了“借方土石松实系数”,系统将在“远运、借方及弃方文件生成”中自动考虑合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