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题材类型——优秀实用

合集下载

古诗词题材分类

古诗词题材分类

古诗词题材分类
古诗词题材分类是按照诗词的内容和主题来划分的。

以下是常见的古诗词题材分类:
1. 山水田园诗:以自然风光、山水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 边塞征战诗:以边塞生活、战争景象和民族矛盾为题材,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3. 羁旅思乡诗:以游子异乡的孤独、漂泊和思乡之情为题材,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归乡之情的渴望。

4. 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事件、人物和古迹为题材,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命运的感叹。

5. 送别怀人诗:以离别、别后思念和友情为题材,表达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6. 闺怨爱情诗:以女性情感、婚姻和爱情为题材,表达诗人对爱情的赞美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7. 哲理思辨诗:以人生哲理、道德修养和处世之道为题材,表达诗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探索。

8. 写景抒情诗:以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为题材,表达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情美的赞美。

这些是常见的古诗词题材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通过了解古诗词的题材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主题和内涵,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化底蕴。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分类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分类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分类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分类包括: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物抒怀诗、咏史怀古诗、赠友送别诗、羁旅思乡诗以及即事抒怀诗。

1. 山水田园诗:这类诗歌多以自然风光和农村景物、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或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讴歌。

2. 边塞征战诗:这类诗歌主要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以及边塞的壮丽风光,表达出作者对边塞将士的敬仰和赞颂。

3. 咏物抒怀诗:这类诗歌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4. 咏史怀古诗:这类诗歌以历史人物、事件、陈迹为题材,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

5. 赠友送别诗:这类诗歌通常表达出作者对朋友或亲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谊或亲情的珍视和怀念。

6. 羁旅思乡诗:这类诗歌主要描写作者在外漂泊、思念家乡的情感,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怀念。

7. 即事抒怀诗:这类诗歌通常以眼前的事物或事件为题材,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分类只是对古代诗歌的一种概括和总结,实际上古代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形式也多种多样。

古诗词常见题材种类

古诗词常见题材种类

古诗词常见题材种类
古代的诗词作品涵盖了多种不同的题材,其中一些是非常常见的。

以下是一些古诗词常见题材的种类:
1.风景描写:许多古诗词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赞美,如
山水、花草树木等。

例如《登鹳雀楼》中描述了壮丽的河山景色。

2.爱情抒发:古代的诗词中常常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渴望和
忠诚之情。

这些作品描绘了不同形式和情感的爱情,如相思、恋人
相隔、别离等。

例如《静夜思》中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

3.人生哲理:古代诗词也经常包含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表达。

这些作品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人类的命运和人间百态等。

例如《登高》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感悟。

4.历史故事:许多古诗词通过描绘历史人物、事件和传说来展
示历史的魅力。

这些作品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传递了各
种故事和传统。

例如《白日依山尽》中描绘了___的美丽和悲剧命运。

5.社会现象:一些古诗词也触及社会问题和现实生活。

这些作品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各种现象和人们对此的关注。

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人们离散的情景。

这些只是古诗词常见题材的一部分,每个题材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表达方式。

通过欣赏和理解这些题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感受到诗词艺术带来的美好。

古诗的题材分类

古诗的题材分类

古诗的题材分类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古诗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按照题材划分的古诗类型:一、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讴歌。

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二、边塞军旅诗边塞军旅诗是以描写边疆地区、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边疆将士的赞美和讴歌,以及对战争的反思和思考。

例如,王昌龄的《出塞》、高适的《燕歌行》等。

三、离别怀人诗离别怀人诗是以描写离别之情、思念之苦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感伤。

例如,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四、抒情言志诗抒情言志诗是以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人志向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思考,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

五、讽刺批判诗讽刺批判诗是以讽刺、批判社会现实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评,以及对人性的反思和思考。

例如,杜牧的《泊秦淮》、陆游的《书愤》等。

六、历史叙事诗历史叙事诗是以叙述历史事件、刻画历史人物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和思考,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评价。

例如,张籍的《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曹植的《白马篇》等。

古诗词八大题材(无题)

古诗词八大题材(无题)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 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 ,疏柳断桥烟。 【注】 ①作者是宋朝宗室,“靖 康之变”后,北宋亡于金人,宗室
纷纷南迁,最后定居临安一带。
【抓关键】
标题:暮春,暗示情感为消极 意象:征鸿、归船、雨、断桥 注释:交代其为宋朝宗族,随宗
室南迁,定居临安。 关键词句:故园、怀家、萦牵 情感:憔悴、思乡、凄凉、渴盼
内 乡,或漂泊异地等,借所见所 涵 闻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
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内 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 容 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
人等。
(1)借景抒情,寓情 于景,情景交融。 (2)乐景衬哀情。 (3)虚实结合。(对
(1)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 (1)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 写)。诗人在表现怀
(1)标题中往往有“行”“军”
“征人”“塞”“戍”等与军旅
有关的字。
(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
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
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 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 兰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
情 感
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
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
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
当然,这些诗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界限。阅读时,既要把握 诗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工夫花在对诗词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 上。
一、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对接教材篇目:《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雨霖铃》(柳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题材特征
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 (2)表现手法①白描与工笔;

古诗内容题材分类

古诗内容题材分类

古诗内容题材分类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八大类。

1、叙事诗叙事诗是诗歌题材的一种。

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

2、抒情诗这种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

抒情诗的特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

3、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4、边塞诗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5、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一。

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杨万里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6、怀古诗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重的作品。

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7、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8、悼亡诗悼亡诗,古代汉族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

古诗题材分类

古诗题材分类

古诗题材广泛,可以分为很多类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题材分类:1. 山水田园:这类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田园风光为主题,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登鹳雀楼》、《春晓》等。

2. 思乡怀人:这类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离别、重逢的期待。

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等。

3. 爱情婚姻:这类诗歌主要描绘恋人之间或夫妻之间的感情,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如《长恨歌》、《卜算子·咏梅》等。

4. 送别赠言:这类诗歌在送别亲友或友人时表达情感,强调友谊的重要性,以及离别的不舍。

如《渡汉江》、《赠汪伦》等。

5. 悼亡忧国:这类诗歌表达了对逝去亲人或国家命运的哀思,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如《清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6. 历史传奇:这类诗歌以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为题材,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木兰辞》、《山海经》等。

7. 战争征战:这类诗歌描绘了战争场面、英勇将士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壮志的赞美。

如《关山月》、《夜泊牛渚怀古》等。

8. 哲理感悟:这类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宇宙、伦理等方面的认识和感悟。

如《行路难》、《将进酒》等。

这些古诗题材仅为概括性的分类,实际上古诗的主题和意境非常丰富多样,需要具体分析。

古诗鉴赏九大题材主题归类

古诗鉴赏九大题材主题归类

古诗鉴赏九大题材主题归类
古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拥有丰富多样的题材和主题。


下是对古诗常见的九大题材进行归类和鉴赏。

1.风景题材:歌颂自然山水之美,通过描绘山水景色来表达对自然的
热爱和赞美。

如《登鹳雀楼》中描绘了烟波江上使人升起幽思的景色。

2.思乡题材: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古人常常因为流离失所或远行
而怀念家乡,这种怀念常常通过诗歌来抒发。

如《登高》中表达了对故乡
的思念之情。

3.咏史题材: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诗歌来咏史、讴歌
历史。

如《白日依山尽》通过文天祥的事迹,表达了忠诚的情感和对正义
的赞颂。

5.感慨题材:通过对社会风俗、人生哲理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来表达
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如《乌衣巷》通过描绘乌衣巷的景色来表达对社会
风气的不满和思考。

7.思考人生题材: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思考生老病死等人生的现实。

如《登鹳雀楼》通过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名利的看透和超脱。

8.咏物题材:以自然或人造物品为题材,通过描写物的特点和形象来
表达情感。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通过描写小桥、流水和人物来借物抒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感情,歌颂真挚爱情。 如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 却人间无数。” 2、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和家人的 思念。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3、对虚度时光,青春易逝的哀怨,被丈夫冷落、 抛弃的哀怨,或借此表达自己不被重用。如秦 韬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 嫁衣裳。” 4、注意:怨女诗主要通过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 系,具体分为两类。一是用男女的依恋比喻希 望得到君王的重用;一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 弃比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
3.征人思乡 从军北征(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qì 浅水中的沙石;沙石浅滩)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第一句交代了行军的地域、季节、气候,渲染 了行军的环境气氛。第二句借具有“离别悲伤之意” 的《行路难》曲,创造了一个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 悲壮境界。三、四句用夸张的手法显示出这片笛声的 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摄取 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并将难言而不尽的思乡之怨完 全包容于其中。
答案: 这首诗主要是抒发了诗人旅 愁思归的思想情感。诗的一、二句 抒情,三四句写景,以秋风萧瑟、 黄叶飘零的景象,来衬映诗人的旅 愁思乡之情。同时,把“山山黄叶 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 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 使全诗含意隽永、耐人寻味。
五、咏物抒怀诗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 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 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 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 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 物类诗歌。
答案: 这两句诗以女子“下帘” 和“望月”两个行动传达出“幽怨 ”的信息:“却下水晶帘”,看似 只因夜深,无可奈何而入室,其中 却又有无限幽怨;“玲珑望秋月” ,以月之空明凄清,衬人之幽怨。 这样为读者保留了想象余地,使诗 情无限辽远和幽深。
四、思乡怀人诗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 许”,这就是人间最难舍的情——亲情。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 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 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 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 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 种主题。
[例]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 董 大①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②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①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琴客。
高适在写此诗时,正在不得意的浪游时期。 ②熏:即曛黄,指夕阳西沉的昏黄景色。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送别诗的前两 句和后两句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诗歌鉴赏
诗歌题材及思想情感鉴赏
按题材的不同,古诗词分为: 咏史怀古诗 惜别送别诗 爱情怨女诗 思乡怀人诗 咏物抒怀诗 边塞征戍诗 山水田园诗
一、咏史怀古诗 对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 进行评价,就是通过分析诗中 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体会 作者旧事重提的意图,把握作 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技法解密】 1.把握个方 面: ①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 ② 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③ 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 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④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 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答案: 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 景;落日黄云,北风劲吹,大雪纷 纷,大雁南飞,体现的是一种漂泊 的苍凉孤独之感;而第三句突然一 转,借对朋友的慰藉表达对朋友的 真挚情感,鼓励朋友充满信心和力 量,格调高昂豪壮。
三、爱情怨女诗
1.把握爱情怨女诗的思想内容 表现如下: 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 挚爱情。 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 家人的思念。 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因 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 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例]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马 嵬① 袁 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②,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③上多! 注:①马嵬:即马嵬坡。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 到这里,在随军将士的肋迫下,勒死杨贵妃。②长 恨歌:白居易写的一首关于唐玄宗、杨贵妃爱情悲 剧的叙事长诗,侧重于同情。③长生殿:华清宫的 一座殿。唐玄宗和杨贵妃有感于牛郎织女被银河分 隔,七月七日在殿里海誓山盟,表示永世不分。 作者在这首诗中对唐玄宗、杨贵妃爱情悲剧的看 法与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何不同?请简要评价作 者的观点与态度。
爱情诗常见意象: 1、 比翼鸟、连理枝:比喻夫妻,如白居易《长恨歌》:“在 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 2、 红豆:象征爱情和相思。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 国,此物最相思。” 3、 画眉:形容夫妻相爱。如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 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4、 鸳鸯、比目:表现夫妻情深。卢照邻《长安古意》:“得 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 5、 牵牛(牛郎织女):比喻夫妻间的思念。如李商隐《马 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6、 金风玉露:表现七夕相会,相逢珍贵。如秦观《鹊桥仙》: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7、 结发:比喻夫妻。如《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席,黄 泉共为友。” 8、 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落花喻指年华逝去,青春不再。 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 闲愁。”
【技法解密】
1.把握咏物抒怀诗的思想内容。 表现如下: 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 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通过某种事物或事情的触动,进 而引发出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 哲理。
2、举例赏析 首先是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 杨柳枝( 白居易 )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柳花开得那么鲜艳;柳色嫩黄,柳枝条条柔软如丝, 但是或是没有车马,或是长在荒园里,又有谁来欣赏呢? 其次是表达自甘寂寞、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 污)的气节。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寂寞开无主”、“花开不并百花丛”都是一种不 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脱俗;“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 香如故”和“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都是 一种宁愿粉身碎骨也不委曲求全的坚贞不屈。
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 适等的生活。 画眉鸟(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在林间啼叫比在笼中自由自在得 多,不是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对官场的 厌倦吗?
1.羁旅愁思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首联表现了“早行”的典型情景,抒写 了出门在外的作者思念故乡的感情。颔联历 来脍炙人口,诗人将六种典型景物组合在一 起,构成山间早行特有的画面。颈联写刚上 路时见到的景色。尾联写旅途的景色使诗人 联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从而 将“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完美地结合 起来。
【技法解密】 1.把握惜别送别诗的思想内容 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 表达离愁别绪,多迷恋、伤感。 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
2、诗歌例析 A、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 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B、情深意长的勉励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坦陈心志的告白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d、诗人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自己并不置身其 中,只用史实或就史实作出假设,表明自己的态度 倾向。如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是咏叹项羽兵败,自刎乌江的诗,开头两句, 就事论事,批判项羽的不能“包羞忍耻”;三四句 就史实作出另样假设,表达了惋惜之意,从而表明 了“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屡败不馁的道理,是颇 有积极意义的。同样的题材,王安石也写了一首 《题乌江亭》,却说“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 卷土来?”他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可见, 对于同一题材,诗人们有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反映,就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不但体现诗人不同的 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闺怨、宫怨诗: 1、常见类型: ①闺怨诗。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 封侯。” ②宫怨诗。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 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 张祜《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 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③征妇怨诗。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 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 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④商妇怨诗。“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 口望,错认几人船” ⑤少女闺怨诗。
[例]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 王 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 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 之胚,合而为诗。”南宋沈义父又在《乐 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 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结合全诗和 前人的评论,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思想 感情及其情、景结合的艺术。
答案:诗中对《长恨歌》以同情 的态度表现唐玄宗、杨贵妃的爱 情悲剧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 在战乱中平民百姓所遭受的苦难, 远远超过帝王、妃子之间的感情 磨难。在封建社会,这种敢为平 民百姓“鼓”与“呼”的精神是 十分难能可贵的。
二 、惜别送别诗
对惜别送别诗思 想内容的评价,通过 分析其中的形象、语 言和表达技巧,进而 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诗歌举例 a、感慨盛衰无常及昔盛今衰 越台揽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b、借古讽今、吊古伤今(伤己)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c、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 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如苏轼《念奴娇。赤壁 怀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