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7年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六世界现代史第六单元世界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练习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世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命题点1 第三次科技革命

1. (2016永州23题)美国《时代》周刊往往以自己的视角和价值观选择封面人物进行报道。

下列对《时代》周刊杂志封面解读错误的表述是( )

爱迪生比尔·盖茨乔布斯

A.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促进了人类进步,照亮了世界

B. 比尔·盖茨最早发明了电子计算机,改变了世界

C. 乔布斯的发明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

D.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科技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2.(2015永州23题)三位同学在一起讨论有关科技革命的话题,以下是他们谈话内容的片断:

甲:科技革命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只需要3~5年

乙: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促进

丙: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占80%

他们讨论这一话题的中心是( )

A.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C.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D.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

3.[2016常德28题(5)]从世界的被发现,到现在世界已成为一个共同的地球村,经历了

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五2010年5月1日,游历世界各地150余年,无数次点燃人类文明智慧火花的世博会在中国上海开幕,此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网(5)请问上海世博会是在哪一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举行的?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

么?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说明了各国在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关注如何解决“地球村”共同面临的哪些问题?(3分)

命题点2 科技成果

4.(2014永州23题)QQ与微信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平台。它们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蒸汽时代的到来

B. 电气时代的到来

C. 报刊事业的发展

D. 网络技术的发展

5. (2014张家界19题)下列图示中涉及到的科技发明,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

6.(2016永州28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商用以来,就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全球范围发展起来,目前已延伸到2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7亿用户。1994年,中国开始接入互联网。近年来,中国新互联网订户的月增长率达到5%到6%,位居全球增长势头最迅猛的国家和地区之列,到去年,中国网民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摘自2013年12月7日中国窗网站的新闻报道材料二面对风云而起的网站,铺天盖地的网络广告及网上书店、网上学校、网上购物、网上银行,人们在议论和分析网络的意义和价值。

一种观点认为,网络的发明可以和蒸汽机相比,可以和电的发明相比,认为网络将人类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将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网络化正在导致计算机理性的无限蔓延,人文精神的丧失,

因此要人们离开网络,更多地进行“面对面”交往。

——摘自鲍宗豪《全球化与当代社会》(1)根据材料一,概述互联网发展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评述互联网的历史小论文。(10分)(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

7.[2014常德25题(3)(4)]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项成果对当今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请谈谈它的

与弊。(3分)

(4)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提出了怎样的发展战略?谈谈你对这一发展战略的认识。(4分)

命题点3 艺术文化

8.(2014永州24题)1895年底,法国人卢米埃尔首次放映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艺术的诞生。在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电影奖项是( )

A. 奥斯卡奖

B. 百花奖

C. 金鸡奖

D.金像奖

命题点 4综合类

9.(2015张家界35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三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上述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3分)

(2)这些历史事件分别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3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正、反两面概述科技革命的重要影响。(2分)

备考实战演练

1. (2017原创)第三届互联网大会于2016年11月16日在浙江乌镇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

以视频方式发表重要讲话。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与互联网相关的是( )

2. (2016泰安)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西欧尤里卡计划和克隆技术的诞生都得益于( )

A. 经济全球化

B. 国际经济新秩序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3.(2017原创)2016年10月3日,瑞典斯德哥尔摩,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授予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细胞自噬研究中取得的成就。材料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 计算机领域

B. 航天领域

C. 生物工程领域

D. 原子能领域

4. (2016临沂)由于克隆人可能带来复杂的后果,一些生物技术发达的国家,大都对此采取明令禁止或者严加限制的态度。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通过这种技术来复制人类,是危险的,应该被杜绝!”“这种技术”出现于( )

A. 启蒙时代

B. 蒸汽时代

C. 电气时代

D. 信息时代

5.(2016模拟)“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由此看出第三次科技革命( )

A. 改变了世界经济结构

B. 改变了国际经济格局

C. 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D. 使各个领域发展严重不均衡

6.(2017原创)20世纪20年代,一战刚刚结束,美国作为战胜国,经济发展很快,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1925年,正在资本主义世界一派繁荣景象、一片凯歌声中,美国作家德莱塞出版了一本著作,这本著作以锐利的锋芒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官场政治的腐败,揭示了虚假繁荣所掩饰的深刻危机。这本著作是( )

A. 《等待戈多》

B. 《美国的悲剧》

C. 《约翰·克利斯朵夫》

D. 《战争与和平》

7.(2017原创)有人不止一次指出毕加索是现代绘画史上的“巨灵”,除了“野兽派”以外,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

A. 《格尔尼卡》

B. 《记忆的永恒》

C. 《最后的晚餐》

D. 《向日葵》

8.(2017原创)近年来,我国上映了《侏罗纪世界》《魔兽》等一系列美国高科技科幻电影。这些经典影片诞生于美国电影中心 ( )

A. 纽约

B. 好莱坞

C. 费城

D. 华盛顿

9.(2016龙东)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结合以下材料,探究如下问题。

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回答:

(1)请按顺序写出图①中的火车和图②中的飞机分别是谁发明的?

(2)请分别写出A、B两个时代的名称。

A时代: B时代:

(3)图③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因斯坦多次发表谈话:“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诺,

它们的目的绝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原子能可用于和平的、建设性的目的……而且无疑将是对人类的一大恩惠。”

(4)材料二体现了爱因斯坦对人类命运的担忧。他的哪一理论的提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1964年10月,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是什么?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谁?

(6)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全球变暖等很多负面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聚焦湖南中考

命题点1 第三次科技革命

1. B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科技成果。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比尔·盖茨于1955年出生,是美国著名企业家软件工程师以及微软公司(信息产业公司)的创始人。故选B。

2. B 【解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甲说商品化周期只需要3~5年,说明它加快了科学技术转为生产力的速度;乙说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促进,说明了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丙说科技进步的因素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占80%,说明了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这些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的表现。故选B项。

3.(5)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1分)核心:计算机的广泛运用。(1分)问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任意一点即可)(1分)

命题点2 科技成果

4. D

5. D

6.(1)互联网延伸范围广,增长势头迅猛,中国是互联网使用大国。(4分)

(2)题目:正确使用互联网

内容: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断发展的因特网使我们的生活多彩,网络信息传递速度之快,知识容纳量之大,方式之灵活以及网络的趣味对人极具诱惑力,也把许多同学吸引到了网络的世界,不可否认,网络信息对于同学们来说,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影响,覆盖全球,连接世界的网络,可以激起同学们的好奇心,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培养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可以促使同学们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提高;可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活跃同学们的思维,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可以丰富同学们的精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同学们心理上的需要。

但是,大家也应该看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我们要有选择性的去访问网站,切忌盲目、毫无目的的在网页中浏览。要遵守网络道德的要求,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树立科学的、健康的人生观。注意保密个人资料,防止个人隐私通过网络泄露。做一个文明的网民,让网络真正成为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的有效工具,成为正确利用网络的人,成为有自控能力的人,成为有网络道德的人,成为遵纪守法的人。(10分)(只要能围绕观点列举史实进行

阐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成文,字数不少于150字即可。)

7.(3)电子计算机。(1分)积极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改变了人们

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消极方面:网络的不健康现象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危害。(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共2分)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分)“科教兴国”战略。﹙1分﹚认识:符合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发展潮流,有利于吸收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促进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共2分)

命题点3 艺术文化

8. A 【解析】本题考查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金像奖是世界最有名的电影奖。百花奖和金鸡奖是中国国内的电影奖项。金像奖种类很多,D项指代不明。故选A。

命题点4 综合类

9.(1)材料一:工业革命;(1分)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1分)

(2)“蒸汽时代”;(1分)“电气时代”;(1分)“信息时代”。(1分)

(3)科技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对人类发展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如环境污染、战争等。(2分)

备考实战演练

1. A

2. D

3. C

4. D

5. A 【解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直接影响之一是导致经济结构的变化,即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正好表现为材料所述现象,A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经济格局的变化,且经济格局不等于经济结构,B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说法不符合史实。故答案为A。

6. B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悲剧》。根据“美国作家德莱塞”“揭示了危机”可知B项正确。A、C、D的作者分别是贝克特、罗曼·罗兰、列夫·托尔斯泰。

7. A 【解析】本题考查毕加索及其作品。《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作品;《记忆的永恒》是达利的作品;《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作品;《向日葵》是梵高的作品。故选A。

8. B

9. (1)史蒂芬孙;莱特兄弟。

(2)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

(4)相对论。

(5)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邓稼先。

(6)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大力发展科技,正确利用科技成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