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纯煤
煤的分类标准

煤的分类标准
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供暖等领域。
煤的分类是指根据煤的成分、性质和用途特点,将煤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品种。
煤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煤的形成方式、煤的热值、煤的灰分和硫分等指标。
下面将对煤的分类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煤的形成方式是煤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煤的形成方式,煤可以分为原煤和变质煤两大类。
原煤是指在地质时期形成的煤,包括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
而变质煤是指经过地壳运动和热液作用等地质作用而形成的煤,包括石煤、煤沥青和煤矸石等。
其次,煤的热值也是煤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煤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煤所释放的热量,通常以焦耳/克或千卡/克为单位。
根据煤的热值,煤可以分为高热值煤和低热值煤两大类。
高热值煤是指热值大于23.26MJ/kg(5500kcal/kg)的煤,主要包括无烟煤和烟煤;低热值煤是指热值小于23.26MJ/kg(5500kcal/kg)的煤,主要包括褐煤和石煤。
此外,煤的灰分和硫分也是煤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煤的灰分是指煤中不可燃的无机物质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煤的硫分是指煤中硫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根据煤的灰分和硫分,煤可以分为高灰煤、低灰煤、高硫煤和低硫煤等多个品种。
高灰煤和高硫煤多用于工业生产,低灰煤和低硫煤多用于生活供暖。
综上所述,煤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煤的形成方式、煤的热值、煤的灰分和硫分等指标。
通过对煤的分类标准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选择和利用煤炭资源,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希望本文能够对煤的分类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煤炭的种类及指标详解

煤炭的种类及指标详解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主要用于发电、钢铁生产、化工等行业。
煤炭的种类众多,每种煤炭都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下面将对主要的几种煤炭进行详细介绍。
1.无烟煤:也称为炼焦煤,主要用于钢铁生产中的焦炉炼焦。
无烟煤的煤质较好,含有较低的硫、灰分和挥发分。
由于其较高的碳含量,无烟煤燃烧后煤灰的生成量较少,适合用于发电。
2.烟煤:也称为燃煤,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烟煤的煤质较差,含有较高的硫、灰分和挥发分。
烟煤的燃烧产生的煤灰量较大,对环境污染较严重。
为了减少烟煤的环境影响,需加装烟气脱硫装置。
3.褐煤:也称为泥煤,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褐煤的煤质较低,含有较高的水分、硫、灰分和挥发分。
褐煤的燃烧产生的煤灰量较大,并且褐煤燃烧过程中的烟雾较浓,对环境污染较严重。
煤炭的指标用于衡量煤炭的质量和适用性,具体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挥发分:指煤炭在加热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和挥发性物质的总量。
挥发分越高,煤炭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越高,同时也容易产生烟雾和煤尘。
2.灰分:指煤炭中的无机物成分,主要是矿物质。
灰分含量高表示煤炭中杂质较多,燃烧后产生的煤灰量也较大。
灰分对煤炭的燃烧性能有影响,高灰分煤炭燃烧时易产生结渣现象。
3.水分:指煤炭中的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高会降低煤的热值和燃烧效率,同时也增加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成本。
4.硫分:指煤炭中的硫含量。
硫分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会对燃煤设备造成腐蚀。
5.固定碳:指煤炭中的不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主要是炭质。
固定碳的含量高表示煤炭中的碳含量高,燃烧后产生的热量也较高。
6.发热量:指单位质量煤炭燃烧时释放的热能,也称为煤的热值。
发热量与煤炭的碳含量、挥发分、水分等有关,是评价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除了以上指标,煤炭还具有不同的颜色、纹理和密度等特征,这些特征也对煤炭的适用性有一定影响。
例如,褐煤水分高、质地松散,适合在发电厂附近使用;而无烟煤硫分低、灰分少,适合用于高温工业生产。
煤炭分类标准

煤炭分类标准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供暖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煤炭资源,对煤炭进行分类是非常必要的。
煤炭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煤种分类和质量分类两个方面。
首先,煤种分类是根据煤的形成过程和成分特点进行的。
根据煤的形成过程可以将煤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和石煤四大类。
褐煤是一种低阶煤,主要由植物残体组成,含有较多的水分和灰分,热值较低。
烟煤是一种高阶煤,由植物残体经过长时间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热值较高,灰分较少。
无烟煤介于褐煤和烟煤之间,热值适中,灰分较少。
石煤是一种煤化程度较高的煤种,热值很高,灰分很少。
其次,煤炭的质量分类是根据煤的热值和灰分含量等指标进行的。
煤的热值是衡量煤炭燃烧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根据煤的热值可以将煤分为高热值煤、中热值煤和低热值煤三类。
高热值煤热值在7000千卡/千克以上,燃烧能力强,适合于工业生产使用。
中热值煤热值在5500-7000千卡/千克之间,燃烧能力适中,适合于生活供暖使用。
低热值煤热值在5500千卡/千克以下,燃烧能力较弱,多用于特定工业领域。
同时,煤炭的灰分含量也是影响煤质的重要因素。
灰分含量高的煤炭燃烧后灰渣多,对环境和设备造成污染,因此通常将灰分含量超过20%的煤炭称为高灰煤;灰分含量在12-20%之间的煤炭称为中灰煤;而灰分含量低于12%的煤炭称为低灰煤。
总的来说,煤炭的分类标准对于煤炭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煤炭的分类,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煤种和煤质,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因此,加强煤炭分类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对于推动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煤的分类标准

煤的分类标准
首先,根据煤的成分可以将煤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煤
四大类。
无烟煤是一种煤种中的高级品种,主要成分是碳,燃烧时
几乎不产生烟雾,热值较高,适合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
烟煤是一
种较为常见的煤种,含硫量较高,燃烧时会产生浓烟,主要用于冶
炼和发电。
褐煤含水量较高,热值较低,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泥
煤是一种低热值煤种,主要用于砖厂和陶瓷厂的燃料。
其次,根据煤的热值可以将煤分为烟煤、无烟煤、烟煤和褐煤
等几个等级。
热值是衡量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热值高的煤炭燃烧
时能释放更多的热量,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热值高的煤种主要用
于工业生产和发电,而热值低的煤种则主要用于民用燃料和供热。
最后,根据煤的用途可以将煤分为炼焦煤、烟煤、无烟煤和褐
煤等几个类别。
炼焦煤是一种优质煤种,主要用于冶炼和铁炉炼铁。
烟煤主要用于发电和工业生产,无烟煤适合作为民用燃料,而褐煤
主要用于供热和发电。
总的来说,煤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煤的成分、热值和用途等方面。
不同的煤种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了解煤的分类对于合理利
用煤炭资源、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对煤的分类标准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和管理煤炭资源,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煤炭分类标准

煤炭分类标准
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生活供暖和发电等领域。
根据煤炭的不同特性和用途,可以对其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利用和管理这一资源。
首先,根据成熟度和热值的不同,煤炭可以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煤四
大类。
无烟煤是最高级别的煤种,成熟度最高,热值最大,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高温煤气化和燃料。
烟煤次之,也具有较高的热值,适用于发电和冶金工业。
褐煤和泥煤成熟度较低,热值较小,主要用于生活供暖和小型工业生产。
其次,根据煤炭的用途,可以将其分为炼焦煤和燃煤两大类。
炼焦煤是用于冶
金工业中焦化生产的原料煤,要求具有较高的固定碳和低的灰分和硫分。
燃煤则是用于发电、供暖和工业生产中的燃料煤,要求热值高、灰分和硫分低。
此外,根据煤炭的粒度和外观特征,还可以将其分为块煤、炭粉和煤泥等多个
细分品种。
块煤是指颗粒较大的煤炭,适用于燃煤锅炉和工业燃料。
炭粉是颗粒较细的煤炭,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煤粉燃烧和煤气化。
煤泥则是煤炭在运输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状物质,通常用于发电厂的脱硫和脱灰设备。
总的来说,煤炭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成熟度、热值、用途、粒度和外观特征等
多个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地对煤炭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领域对煤炭的需求,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洁净煤答案整理

第一章绪论1 洁净煤技术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概念:洁净煤技术是以煤炭分选为源头,以煤炭气化为先导,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和洁净煤发电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其根本目标就是要较少环境污染和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煤炭分选、加工、转化、先进发电技术、烟气净化、矿区环境治理与综合利用等技术领域。
2洁净煤技术的分类及各类包含的主要内容。
①煤炭燃烧前净化技术:选煤、型煤、水煤浆②煤炭燃烧中净化技术:低污染燃烧、燃烧中固硫、流化床燃烧、涡流燃烧③燃烧后净化技术:烟气净化、灰渣处理、粉煤灰利用④煤炭转化:烟气联合循环发电、煤气化、煤的地下气化、煤的直接液化、煤的间接液化、燃料电池、磁流体发电⑤煤系共伴生资源利用: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煤系有益矿产的利用、煤层伴生水(矿井水)利用。
第二章煤的结构与性质1 煤的化学结构模型和物理结构模型各有哪几种?化学结构模型:Given模型、Wiser模型、Shinn模型物理结构模型:Hirsch模型、主—客模型(两相模型)2 如何计算煤的孔隙率。
孔隙率=(真相对密度-视相对密度)/真相对密度×100%3 煤的热解过程反应类型总的讲包括哪两类。
裂解和缩聚。
4 煤热解反应中的裂解反应可分为哪四类。
①桥键断裂生成自由基②脂肪侧链裂解③含氧官能团裂解④煤中低分子化合物的裂解第三章型煤技术1 型煤的定义及优点。
定义:型煤是指按照一定粒度要求,将一种或几种煤粉在有或无粘结剂存在的条件下,经一定压力作用,加工制成具有一定的外形和物理化学性质的煤炭制品。
优点:①可以提高炉窑效率5%~13%,从而节约煤炭7%~15%②可以减少粉尘排放量30%~60%,从而降低大气中粉尘颗粒物浓度使用固硫添加剂的型煤,可以降低SO2排放20%~50%,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酸雨的危害④使燃煤的其他有害物排放降低。
2 粉煤成型的主要影响因素。
粉煤成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成型压力:随着成型压力增大,型煤的跌落强度随之提高。
超纯煤制备意义及制备方法(12矿加齐天扬)

超纯煤制备意义及制备方法一,制备超纯煤的意义煤炭一直是中国的主要能源。
煤炭的常规利用主要是作为一次能源以及煤炭的转化。
目前在煤炭利用中比较突出的是制备代油水煤浆和煤基材料。
水煤浆作为代油燃料,属于低污染洁净煤燃料,需要有很高的热值,易于点火和排渣,高灰煤炭不仅影响热值,还会增加飞灰和排渣量,并且加重设备的磨损,使燃烧系统复杂化,此外,灰成分直接关系到灰熔点的高低,决定排渣方式的选用,所以在制备优质水煤浆,尤其是替代柴油和天然气用于内燃机、燃气轮机、航空涡轮发动机等的精细水煤浆时应选用灰分较低的煤(灰分小于1%)。
通常情况下,煤炭只是作为燃料,其附加值较低,而它用于制取煤基材料则可增加其附加值,提高煤炭经济效益。
如制备活性炭,活性炭的灰分在活性炭发生物理吸附,尤其是在催化领域使用时,有可能发生不必要的催化反应,从而影响其吸附性能,同时由于灰分含量及灰分成分的差异,有时比表面和孔隙结构类似的活性炭吸附能力差别很大,影响了活性炭的使用,因此脱灰是改进活性炭质量的重要内容。
此外,目前制备优质活性炭的原料一般价格昂贵的木柴、果壳以及合成树脂和维,并且煤基活性炭的质量远比木质活性炭低。
用于制取碳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石墨质等,可用做电极、电极糊、甚至人工肾脏等,可以解决传统制法中成本高的问题。
由此可见,无论是代油水煤浆还是优质煤基材料,对煤质,尤其是煤的灰分有着很高的要求,超纯煤则可达到这些要求,它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超纯煤制备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二,制备超纯煤的方法2.1化学脱灰法2.1.1 氢氟酸法氢氟酸法基本原理是用HF和H2SiF6与煤中的灰分进行化学反应,使煤中的灰分转变为可以溶于HF溶液的金属氟化物或金属氟酸盐,而SiO2转化为SiF4和水,从煤中除去[4]。
氢氟酸法包括:酸化氟化铵、氢氟酸—盐酸、盐酸—氢氟酸—盐酸等体系。
该法能有效的去除大多数矿物杂质,能适应各种类型的原煤,对粒度没有严格要求,有利于简化磨碎工艺,降低能耗。
煤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煤化学》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绪论1 煤炭综合利用有什么意义?答:煤炭综合利用是指煤的非燃料利用,开展煤炭综合利用(1)有利于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不仅可以作燃料,也适用于许多其它工业用途。
如果以煤炭作为燃料的价值为 1,则加工成煤焦油能增值 10倍,加工成塑料能增值 90倍,合成染料能增值 375 倍,制成药品可增值 750倍,而制成合成纤维增值高达 1500倍。
(2)有利于减轻污染,保护环境开展煤炭的综合利用是消除公害、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煤炭加工所产生的煤灰、煤渣废气、废液都可以得到合理的处理和利用。
(3)有利于煤化工与石油化工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煤炭资源与石油资源相比要大得多,从长远观点看,发展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这种煤作为原料可以得到很多石油化工较难得到的产品,如萘、酚类等,从煤中可以独特地制得一些带有五环的化合物如茚、苊,以及三个芳香环以上的化合物,如蒽、菲、芘、苊蒽、晕苯等稠环化合物。
另外,煤炭可以生产大量的烯烃和烷烃制品以补充石油原料的不足。
2 煤炭综合利用有那些工艺方法答:煤炭综合利用的主要工艺方法有:干馏、气化、液化、炭素化和煤基化学品(1)干馏――将煤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炭化,以得到焦炭、焦油和煤气的工艺过程。
按加热终温的不同,煤的干馏可分为三类:低温干馏干馏终温 500~550℃产物:煤气、低温焦油、半焦中温干馏干馏终温 600~800℃产物:煤气、中温焦油、半焦高温干馏干馏终温 950~1050℃产物:煤气、高温焦油、焦炭煤的干馏是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煤炭综合利用方法。
(2)气化――将煤(煤的半焦、焦炭)在气化炉中加热,并通入气化剂(空气、氧气、水蒸气或氢气),使煤中的可燃成分转化为煤气的工艺过程。
(3)液化――采用溶解、加氢、加压与加热等方法,将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液体产物的工艺过程。
(4)炭素化――以煤及其衍生物为原料,生产炭素材料的工艺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超纯煤制备方法
1.1 物理法
1.1.1 摩擦静电选
该方法的原理为微细粒煤在高速气流的夹带下,经输送管路进 人摩擦带电器,在摩擦带电器中,物料颗粒经历了与摩擦材料 和相互间的碰撞,从摩擦带电器的喷嘴喷人由两平行极板产生 的强电场中,由于从摩擦带电器喷嘴喷出的煤颗粒和矿物质颗 粒分别带有极性相反的电荷—煤颗粒带正点,矿物质带负电,因 此在强电场的作用下,煤和矿物质分别被吸向负极板和正极板 (或被各自的集尘器收集)。 摩擦静电选煤是一种工艺简单、能对微细粒实现分选的干选 的方法。由于其不用水和药剂,具有成本低、不存在脱水问题 等优点。但在现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没有工业化。
目前,在研究煤代油技术中,用超纯超细粉煤、 油煤浆、水煤浆、甲醉煤浆等高效动力燃料,作为柴 油机和燃气轮机燃料,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用固 体含量70%的水煤浆燃烧技术,在国内外均已取得成 功,以固体含量50%的油煤浆用作低速、中速柴油机 燃料已证明是可能的;用超纯超细粉煤作燃汽轮机燃 料也在试验中。为了减少泵、喷咀、活塞及涡轮片的 磨损和排渣困难,均要求使用超纯煤。例如精细水煤 浆要求煤的灰分<1%;内燃机燃料要求煤的灰分< 0.5%或<0.1%。因此研究超纯煤的制备是当前开发煤 代油技术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1.1.2 选择性絮凝技术
选择性絮凝根据可燃体与非可燃体两部分颗粒表面性质的不 同进行分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极细粒煤泥分选方法该方法可以 脱除煤泥中单体解离的微细粒黄铁矿,从而降低煤泥中黄铁矿硫 的含量对组合煤样,硫分可从5.6%降至0.39%,并且有较高的产率。 另外,用选择性絮凝脱硫的同时可以脱灰,样品灰分可从12.3%降 低到3.0%以下。因此,选择性絮凝是超纯煤制备中一种比较有前 途方法。
1.2.4 化学煤
化学煤的原理是利用煤的衍生物一酚油和碱液作溶剂, 在 325~345 ℃和816~1214MPa (CO表压) 条件下, 溶解并破坏煤中有机质,使煤结构中 C一C链断裂,大 分子变成小分子,同时,用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变换 反应,产生活性氢覆盖在煤粒表面上,起到加氢的作 用。然后将溶解的有机物和不溶的残渣进行分离,接 着再用甲醇作反溶剂,从热的有机物中沉淀出固体化 学煤。 该法脱灰效果好,适用于各种牌号的煤,尤其是可以 用褐煤、低阶煤或劣质烟煤为原料制备化学煤,这是 其它超纯煤技术无法相比的,但是工艺流程复杂、药 剂成本高。
1.1.3 常规物理方法
浮选柱法,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用溶气式浮选柱处理府谷煤,经一次浮 选得到灰分小于1%的超低灰煤。 重介法,中国矿业大学用精选型重介旋流器处理太西煤,分选出了平均灰 分为1.52%超低灰煤。 利用选煤机多次精选法,将煤的粒度细碎至0.074mm以下,经过多段物理 方法精选可获得超低灰超微细精煤,其灰分可降至0.67%~0.78%左右,其质量 已接近于化学处理的超纯煤,这一方法尚需做中试及工业性试验。
1.3.2 油团一浮选法 其主要流程是,将煤制成一定浓度的微细粒煤 浆,分别加入调整剂和桥连液,经高速搅拌后 形成疏水聚团,然后通过浮选分离煤粒聚团和 矿物质。桥连液包括煤油、柴油、燃料油等常 规长链烃或多环芳烃等。该法与OTP工艺相比, 能大幅度降低用油量,产品水分较低,可在不 需大改动现有流程、设备的条件下,用于解决 入料粒度过细、分选效果不佳的浮选问题,但 其油耗太高,给其工业化带来一定的障碍。
1.2 化学脱灰法 1.2.1 氢氟酸法
该方法的主要化学试剂是氢氟酸和氟硅酸的混合物,或者氢氟酸和盐酸的混合物。这类 方法对煤的脱灰十分有效。煤中的灰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和一些金属氧化物。用氢氟酸和氟 硅酸与煤中的灰分进行化学反应,使煤中的灰分转变为可溶于HF溶液的金属氟化物或金属 氟酸盐,而二氧化硅转化为四氟化硅和水,从煤中除去。 主要工艺过程是 煤→浸溃反应→过滤→脱F →干燥→产品 ↓ 回收滤液 其间的反应过程如右侧:
超纯煤的制备工艺研究
12级矿物加工工程 张汉清源自前言煤炭一直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煤炭的常规利用主要是 作为一次能源以及煤炭的转化。目前在煤炭利用中比 较突出的是制备代油水煤浆和煤基材料。水煤浆作为 代油燃料,属于低污染洁净煤燃料,需要有很高的热值, 易于点火和排渣,高灰煤炭不仅影响热值,还会增加飞 灰和排渣量,并且加重设备的磨损,使燃烧系统复杂化 , 此外,灰成分直接关系到熔点的高低,决定排渣方式 的选用,所以在制备优质水煤浆,尤其是替代柴油和天 然气用于内燃机、燃气轮机、航空涡轮发动机等的精 细水煤浆时应选用灰分较低的煤(灰分小于1%)。
因氟是最活泼的元素,所以氢氟酸法适用面广,产品质量高。腐蚀和污染是该工艺的致 命弱点,所以极大的限制了它的应用。
1.2.2 酸碱法
该方法包括—HCl、NaOH一硫酸、NaOH一HCl一硝酸等体系。其中NaOH—HCl 法最为常见。 由于煤中矿物质的主要成分是含硅化合物,在NaOH作用下,游离的二氧化硅 和大部分硅酸盐能生成可溶性硅酸钠而被除去。高岭土类化合物和某些硅酸 盐与碱作用, 生成不溶于碱但可以溶于酸的衍生物 Na2O· Al2O3· 1.8SiO2· 1.5,H2O。碳酸盐和多种金属氧化物能溶于酸经过碱酸两 步处理,,部分黄铁矿硫也被除去,,其主要化学反应依下式进行。
1.3 油团聚法
1.3.1 油团一筛分法 油团一筛分法也称为OTP工艺,其主要流程是,将煤 制成一定浓度的微细粒煤浆,加入团聚剂,经强烈搅 拌(高速剪切)后,煤粒形成具有一定强度与粒度的聚团, 矿物质则分散在水中,经筛分机脱水、洗涤,筛下水 澄清复用。将筛上物(煤粒聚团)加热蒸发、回收团聚剂, 得到最终产品。 在国外一般采用沸点为36℃短链烃戊烷作为桥连液。 该法用短链烃戊烷作桥连液,选择性好,不用高温即 可回收,能有效降低成本,能有效地制取超纯煤,它 的最大地问题是短链烃沸点低、易挥发和着火点低, 整个过程需密封完成。
1.4
小结
(1).物理或物理化学法与化学法相比工艺较简单、成本较低,对 煤的性质破坏较小,此外它也具有良好的脱灰效果,但是物理 法中的湿法分选,由于粒度较细,产品脱水难度较大,需要进 一步研究超细煤的脱水技术。 (2).化学法虽然具有较好的脱灰效果,但是工艺条件比较苛刻, 工艺复杂,大多数有复杂的药剂回收系统,药剂、操作成本昂 贵,此外一些化学法破坏了煤的性质,给煤的质量和使用带来 很大的影响,这些给它们的工业化及推广带来一定的限制。需 开发温和的化学制备法,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3).大多数煤在分选前需要超细粉碎,需要开发研究高效的磨矿 设备及磨矿技术,降低能耗,同时要进一步研究煤经超细粉碎 以及分选处理后,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
1.2.3 熔融沥滤法
熔融沥滤法 (MCL) 主要原理是,将煤在反应炉 用处于高温和高浓度状态的熔融的氢氧化钠或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沥滤,沥滤过程中煤中大 部分矿物转为可溶的碱金属盐,含硫成分转化 为无机硫化物,多硫化物以及其它可溶的含硫 化合物,沥滤后用稀酸及水处理洗涤碱处理过 的煤,除去可溶性杂质即可。该法脱灰降硫效 果好,能在使硫分降低 50 %的前提下同时除去 有机硫和无机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