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分类及密度

合集下载

煤的指标与分类

煤的指标与分类

煤炭成分的化验有专门的设备,主要是化验煤炭中所含的各种化学元素以及燃烧所能释放的能量值。

煤炭的分类,可以按照标准分为一下数种:无烟煤:高固定碳含量,高着火点(约360~420℃),高真相对密度(1.35~1.90),低挥发分产量和低氢含量。

除了发电外,无烟煤主要作为气化原料(固定床气化发生炉)用于合成氨、民用燃料及型煤的生产等。

一些低灰低硫高HGI的无烟煤也用于高炉喷吹的原料。

贫煤:煤烟中煤级最高的煤,它的特征是:较高的着火点(350—360℃),高发热量,弱粘结性或不粘结。

贫煤主要用于发电和电站锅炉燃料。

使用贫煤时,将其与其他一些高挥发分煤配合使用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

贫瘦煤:挥发分低,粘结性较差,可以单独用来炼焦。

当与其他适合炼焦的煤种混合时,贫瘦煤的掺入将使焦炭产品的块度增大。

贫瘦煤也可用于发电、电站锅炉和民用燃料等方面。

典型的贫瘦煤产于山西省西山煤电公司。

瘦煤:中度的挥发分和粘结性,主要用于炼焦。

在炼焦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胶质物,胶质层的厚度为6—10mm。

由瘦煤单独炼焦产生的焦炭,机械强度较高但耐磨强度相对较差。

除了那部分高灰高硫的瘦煤,瘦煤经常与其他煤种混合炼焦。

焦煤:有很强的炼焦性,中等的挥发分(约16%—28%),焦煤是国内主要用于炼焦的煤种。

由焦煤炼成的焦炭具有非常优良的性质,焦煤主要产于山西省和河北省。

肥煤:中等或较高的挥发分(约25%—35%)和很强的粘结性,主要用于炼焦(一些高灰高硫的肥煤用来发电)。

与其他煤级的煤相比,肥煤一般具有较高的硫含量。

1/3焦煤:介于焦煤、气煤和肥煤之间,具有较高的挥发分(类似于气煤),较强的粘结性(类似于肥煤)和很好的炼焦性(类似于焦煤),这也是它被称为1/3焦煤的原因。

1/3焦煤由于其产量高而主要用于炼焦和发电。

气肥煤:高挥发分(接近于气煤)和强的粘结性(接近于肥煤),它适用于焦化作用产生的城市燃气和与其他煤种混合炼焦以增加煤气、焦油等副产品的产量。

烟煤的密度

烟煤的密度

烟煤的密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烟煤是一种常见的煤矿资源,它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烟煤的密度是多少呢?烟煤的密度跟什么有关系?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烟煤的密度相关知识。

烟煤的密度通常在1.3至1.5克/立方厘米之间,这个范围会因煤矿的不同品种而有所变化。

烟煤是一种较为干燥的煤种,通常含水量不高,所以密度相对较大。

密度表征的是煤炭本身的质量密集程度,密度越大表明煤炭的质量越大,能量含量相对较高。

烟煤的密度与什么有关系呢?烟煤的成分和结构会直接影响其密度。

烟煤一般是由碳元素为主要组成部分,还含有少量的氢、氧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含量不同会直接影响煤炭的密度。

烟煤的组织结构也会影响其密度,若煤种组织松散,空隙多,则密度相对较小;相反,若煤种组织紧密,空隙较少,则密度相对较大。

烟煤的矿化度也会对其密度产生影响。

矿化度是指煤炭中所含的无机物质含量,通常矿化度越高,密度也会相对较大。

无机物质对煤炭的密度有明显的增加作用,所以矿化度高的煤炭密度相对较大。

烟煤的湿度也会对密度产生影响。

煤炭是一种多孔材料,其中孔隙中充满了气体和水分,如果煤炭所含水分多,则其密度会相对较小;相反,如果煤炭干燥,不含水分,则密度会相对较大。

所以,湿度对烟煤的密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烟煤的密度在工业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密度是烟煤的一个重要性质参数,不仅能够反映烟煤的质量密集程度,也可以用来推断煤炭的成分和结构。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密度可以粗略地判断烟煤的品种和品质,有助于合理选择燃料。

烟煤的密度是一个综合反映煤炭本质的重要物理参数,它受到煤炭自身成分、结构、矿化度和湿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密度大小直接影响着烟煤的能量含量和工业应用效果。

烟煤的密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深入研究其密度特性,能够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一重要能源资源。

第二篇示例:烟煤是一种常见的煤种,它是一种煤焦炭。

烟煤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g/cm³)为单位。

煤炭用途及种类分类

煤炭用途及种类分类

煤炭用途及种类分类煤主要有褐煤、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煤等几种。

(1)褐煤:多为块状,呈黑褐色,光泽暗,质地疏松;含挥发分40%左右,燃点低,容易着火,燃烧时上火快,火焰大,冒黑烟;含碳量与发热量较低(因产地煤级不同,发热量差异很大),燃烧时间短,需经常加煤。

(2)烟煤:一般为粒状、小块状,也有粉状的,多呈黑色而有光泽,质地细致,含挥发分30%以上,燃点不太高,较易点燃;含碳量与发热量较高,燃烧时上火快,火焰长,有大量黑烟,燃烧时间较长;大多数烟煤有粘性,燃烧时易结渣。

(3)无烟煤:有粉状和小块状两种,呈黑色有金属光泽而发亮。

杂质少,质地紧密,固定碳含量高,可达80%以上;挥发分含量低,在10%以下,燃点高,不易着火;但发热量高,刚燃烧时上火慢,火上来后比较大,火力强,火焰短,冒烟少,燃烧时间长,粘结性弱,燃烧时不易结渣。

应掺入适量煤土烧用,以减轻火力强度。

1989年10月,国家标准局发布《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依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胶质层最大厚度Y、奥亚膨胀度b、煤样透光性P、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gr,maf等6项分类指标,将煤分为14类。

即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和无烟煤。

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两大主要用途:(1)动力煤,(2)炼焦煤。

我国动力煤的主要用途有:1) 发电用煤:我国约1/3 以上的煤用来发电,目前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370g/(kW·h)左右。

电厂利用煤的热值,把热能转变为电能。

2) 蒸汽机车用煤:占动力用煤2%左右,蒸汽机车锅炉平均耗煤指标为100kg/(万吨·km)左右。

3) 建材用煤:约占动力用煤的l0%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为玻璃、砖、瓦等。

4) 一般工业锅炉用煤:除热电厂及大型供热锅炉外,一般企业及取暖用的工业锅炉型号繁多,数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约占动力煤的30%。

煤的分类

煤的分类

煤有褐煤、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煤等几种。

云南常用的是褐煤、烟煤、无烟煤三种。

煤的种类不同,其成分组成与质量不同,发热量也不相同(表4-15)。

单位重量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称为发热量,人为规定以每公斤发热量7000千卡的煤作为标准煤,并以此标准折算耗煤量。

(1)褐煤:多为块状,呈黑褐色,光泽暗,质地疏松;含挥发分40%左右,燃点低,容易着火,燃烧时上火快,火焰大,冒黑烟;含碳量与发热量较低(因产地煤级不同,发热量差异很大),燃烧时间短,需经常加煤。

(2)烟煤:一般为粒状、小块状,也有粉状的,多呈黑色而有光泽,质地细致,含挥发分30%以上,燃点不太高,较易点燃;含碳量与发热量较高,燃烧时上火快,火焰长,有大量黑烟,燃烧时间较长;大多数烟煤有粘性,燃烧时易结渣。

(3)无烟煤:有粉状和小块状两种,呈黑色有金属光泽而发亮。

杂质少,质地紧密,固定碳含量高,可达80%以上;挥发分含量低,在10%以下,燃点高,不易着火;但发热量高,刚燃烧时上火慢,火上来后比较大,火力强,火焰短,冒烟少,燃烧时间长,粘结性弱,燃烧时不易结渣。

应掺入适量煤土烧用,以减轻火力强度。

1989年10月,国家标准局发布《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依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胶质层最大厚度Y、奥亚膨胀度b、煤样透光性P、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gr,maf等6项分类指标,将煤分为14类。

即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和无烟煤。

根据其岩石结构不同分类,可以分为烛煤、丝炭、暗煤、亮煤和镜煤。

含有95%以上镜质体的为镜煤,煤表面光亮,结构坚实,含有镜质体和亮质体的为亮煤,含粗粒体的为暗煤,含丝质体的为丝炭,由许多小孢子形成的微粒体组成的为烛煤。

根据煤中含有的挥发性成分多少来分类,可以分为贫煤(无烟煤,含挥发分低于12%)、瘦煤(含挥发分为12-18%)、焦煤(含挥发分为18-26%)、肥煤(含挥发分为26-35%)、气煤(含挥发分为35-44%)和长焰煤(含挥发分超过42%)。

煤种分类标准

煤种分类标准

煤种分类标准主要依据煤的煤化度、挥发分含量、固定碳含量、密度、硬度、燃点等指标进行划分。

在我国,煤种分类主要采用实用分类法,根据煤的用途、加工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分类。

具体来说,我国将煤炭分为以下三大类:
1. 褐煤:煤化度较低,挥发分含量较高,密度较小,硬度较软,燃点较低的煤炭。

2. 烟煤:煤化度较高,挥发分含量适中,密度较大,硬度较大,燃点较高的煤炭。

烟煤主要包括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 焦煤、气肥煤、气煤、12 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等。

3. 无烟煤:煤化度最高,固定碳含量高,密度大,硬度大,燃点最高的煤炭。

无烟煤分为年老无烟煤和典型无烟煤两种。

此外,煤炭还可以按照加工方法和技术要求分为精煤、洗选煤、筛选煤等。

具体分类如下:
1. 精煤:指经过精选加工的煤炭,主要用于炼焦、化工、发电等领域。

精煤可分为冶炼用炼焦精煤、其他用炼焦精煤、喷吹用精煤等。

2. 洗选煤:指经过洗选加工的煤炭,包括洗原煤、洗混煤、洗末煤、洗粉煤、洗特大块、洗大块、洗中块、洗混中块、洗混块、洗混小块、洗粒煤等。

3. 筛选煤:指通过筛选加工的煤炭,主要有筛分原煤、筛分洗选煤、筛分末煤等。

煤种分类及煤质特征

煤种分类及煤质特征

煤种分类及煤质特征分为十四大类,24小类,大类为:1无烟煤:煤化程度最高,含碳量高达90%—98%,含氢量较少,一般小于4%;外观呈黑至钢灰色,因其光泽强,又称白煤;硬度高,不易磨碎;纯煤的真密度为1.4—1.9g/cm3,燃点高,火焰短,化学反应弱.主要生产氮肥和民用,少数电厂也用;.2贫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烟煤,受热时几乎不产生胶质体,所以叫贫煤;含碳量高达90%—92%,燃点高,火焰短,发热量高持续时间长,主要用于动力和民用;3瘦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炼焦用煤;特性和贫煤一样,区别是加热时产生少量的胶质体,能单独结焦;因胶质体少,所以称瘦煤;灰融性差,多用于炼焦;41/3焦煤:介于焦煤、肥煤与气煤之间的含中等或较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强度较高的焦炭;5气肥煤:挥发分高、粘结性强的烟煤;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煤气和胶质体,但不能生成强度高的焦炭;61/2中粘煤:粘结性介于气煤和弱粘煤之间的、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7贫瘦煤:变质程度高,粘结性较差、挥发分低的烟煤;结焦性低于瘦煤;8焦煤:是结焦性最好的炼焦煤,也称主焦煤;中等挥发分,一般大于18%—30%,大多能单独炼焦;Y值一般大于12%—25%,主要是炼焦用;9气煤:是煤化程度最底的炼焦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均大于30%,胶质层最大厚度大于5—25mm,隔绝空气加热能产生大量煤气和焦油;主供炼焦,也作为动力煤和气化用煤;煤质低灰低硫,可选性好,是我国炼焦煤中储量最多的一种;10肥煤:中等煤化程度的烟煤,高于气煤;挥发分一般为24%—40%,胶质层最大厚度大于25mm,软化温度低,有很强的粘结能力,是配煤炼焦的重要成分;主要用于炼焦,也作动力用煤;11弱粘煤:粘结性较弱,煤化程度较低的煤,介于炼焦煤和非炼焦煤之间,结焦性较好,低灰低硫高热量,可选性较好;部分炼焦,多部分作动力煤和民用;12不粘煤:挥发分相当于肥煤和肥气煤,但几乎没有粘结性,水分高,发热量低,主要作动力煤;13长焰煤:煤化程度仅高于褐煤的最年轻烟煤,挥发分高,水分高,不粘,主要是发电和其他动力用煤;14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外观呈褐色或黑色,与烟煤最主要的区别是褐煤含有数量不等的原生腐植酸,而烟煤不含;高水分高挥发分,低发热量低灰熔点,热稳定性差,主要是发电和动力用煤;。

我国煤炭资源煤种分类、分布和生产量比重

我国煤炭资源煤种分类、分布和生产量比重

我国煤炭资源煤种分类、分布和生产量比重我国煤炭资笛品种齐全在已查明的煤炭资源中,按变质程度分,有褐煤、低变质烟媒(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中变质烟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和无烟煤按煤种分,分为烟煤和无烟煤两大类其中烟煤分为炼焦烟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气煤、to焦煤、气肥煤)和一般烟煤〔贫煤,长馅煤、不粘煤、弱粘煤,irz中粘煤)我国主要媒炭品种分类特征是:一、褐煤:所有煤中最低级的煤,其特征是高水分,高氧含量(约ns}-%),并含有一些腐植酸生要用于发电和气化褐煤生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和西南,其中内蒙古东部地区占77.55%云南占11.88%二、低变质烟煤。

可分为长焰煤、不钻煤和弱粘煤,是煤化程度稍高于褐煤,主要作为动力煤,个别长焰煤焦油产率高.可作为液化用煤。

低变质烟煤的最大特点是灰分低、硫分低、可选性好,粕媒回收率高从总体上看,不粘煤和弱粘煤的煤质均优于其他煤种。

低变质烟煤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各省(区)和内蒙古、山西等地,以陕西为最多,占33.7%:其次为内蒙古,占27%}, 11中粘煤:过度煤级的煤,在中国它只有很小一部分的储量和产量其特征与一些气劣晕用弱粘煤类似2、弱粘煤煤化程度较低或中等媒化粗度的煤.其粘结性很差,不能单独用于炼焦由干其特殊的成因,弱钻煤具有较高的惰性组含量。

典型的弱钻煤产于山西省大同市s,不粘煤:早期煤化阶段曾被氧化过.因此它具有低发热量的特点主要用于发电、气化和民用燃料等不粘煤主要产于中国的西北部地区a,长焰煤:煤化程度是所有烟煤中最低的.由于其撼烧时火焰较长而被称为长焰煤.主要用于发电、电站锅炉燃科等辽宁省的长焰煤储量是全国最大的三、中交责烟煤.可分为气煤、气肥业某、月巴业某、1 焦煤、焦煤、瘦煤和贫瘦煤.主要用途为炼焦或炼焦配煤,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因灰分或硫分高,可选性差,精煤回收率低,只能作一般动力媒使用中变质烟煤主要产区在山西、安徽、山东、河北和贵州等省,其中山西占52 %,安徽占o.-山东占8%,河北占4.3%.贵州占3.9%总体上看,我国中变质烟煤资资较少,尤其是质量好的肥煤、焦焦和族移数量更少1、贫瘦煤:挥发分低,粘结性较差,可以单独用来炼焦。

什么是煤的密度、真相对密度、视相对密度、孔隙率和散密度?

什么是煤的密度、真相对密度、视相对密度、孔隙率和散密度?

什么是煤的密度、真相对密度、视相对密度、孔
隙率和散密度?
答:(1)煤的密度。

单位体积煤的质量,单位是g/cm3kg /m3。

学术上多使用密度,而工业上习惯用相对密度。

(2)煤的真相对密度(俗称真密度)。

在20℃时,煤(不包括煤中孔隙的体积)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代表符号是TRD,它是计算煤层平均质量与煤质研究的一项重要指标。

(3)煤的视相对密度(俗称视密度)。

在20℃时,煤(包括煤中孔隙的体积)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代表符号是ARD,在计算煤的埋藏量及煤的运输、粉碎、燃烧等过程都需要用此数据。

(4)煤的散密度。

是指用自由堆积方法装满容器的煤粒的总质量与容器容积之比,又称堆积密度,单位为t/nn3或散密度的测定,可在一定容积的容器中用自由堆积方法装满煤,然后称出煤的质量,再换算成单位体积的质量(t(t/m3)。

在设计煤仓,估计煤堆质量、计算炼焦炉装煤量及计算商品煤的装车质量时,都需用煤的散密度数据。

对同一煤样,煤的真密度数值最大、视密度其次,散密度的数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的分类及密度
(1)真密度或称真相对密度(TRD),指单位体积(不包括煤的所有孔隙)煤的质量。

真密度指的是20℃时,单位体积(不包括煤中所有孔隙)煤的质量。

利用不同物质(如氦、苯、甲醇、水、正己烷等)作为置换物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煤的真密度。

因为煤中最小直径约为
0."5-1nm,而氦能完全进入煤的孔隙内。

影响真密度的因素
1.成因类型的影响
不同成因的煤密度是不同的,腐植煤的真密度比腐泥煤大。

2.煤化程度的影响
煤化程度低的时候,真密度增加缓慢;接近无烟煤时,真密度增加很快。

泥炭
0."72 g/cm3
;褐煤
0."8~
1."35 g/cm;烟煤
1."25~
1."50 g/cm;无烟煤
1."3~
1."90 g/cm。

3.煤岩的影响
4.矿物质的影响
(2)视密度或视相对密度,指单位体积(仅仅包括煤粒内部孔隙)煤的质量。

用ARD表示。

煤的视密度可以用于计算煤的埋藏量。

(3)堆密度或称散密度,指单位体积(包括煤粒内部孔隙和外部空隙)煤的质量。

堆积密度的大小除了与煤的真密度有关外,主要决定于煤的粒度组成和堆积的密实度。

堆积密度对煤炭生产和加工利用部门在设计矿车、煤仓以及估算煤堆重量、炼焦炉炭化室和气化炉的装煤量等方面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以上三种密度的数值依次减少
1)无烟煤(WY)
无烟煤的特点是固定碳高,挥发份低,纯煤真密度(TRD)高达
1."35~
1."90g/cm3
,无粘结性,燃点高,一般达360~420℃左右,燃烧时不冒烟。

这类煤又分01(年老),02(典型)和03(年轻)三个小类,其中北京、晋城和阳泉矿区的无烟煤分别为01号、02号和03号无烟煤的代表。

无烟煤主要作民用燃料和合成氨造气原料;低灰、低硫且质软易磨得无烟煤不仅是高炉喷吹和烧结铁矿石用的还原剂与燃料,而且还可以作为制造各种碳素材料(如碳电极、炭块,阳极糊和活性炭、滤料等)的原料;某些无烟煤制成的航空用型煤还可以用于飞机发动机和车辆马达的保温。

(2)贫煤
贫煤是烟煤中变质程度最高的一小类煤,呈不黏性或微弱的粘结,在层状炼焦炉中不结焦。

发热量比无烟煤高,燃烧时火焰短,耐烧,但燃点也较高,仅次于无烟煤,一般在350~360℃左右。

主要作为电厂燃料,尤其与高挥发份煤配合燃烧更能充分发挥其热值高又耐烧的优点。

(3)贫瘦煤
贫瘦煤是炼焦煤中变质程度最高的一种,其特点是挥发份较低,粘结性仅次于典型瘦煤。

单独炼焦时,生成的焦粉多;在配煤时只要配入少量的比例就能起到瘦煤的瘦化作用,以提高焦炭的块度。

这类煤也是发电、机车、民用及其工业炉窑的燃料。

(4)瘦煤
瘦煤是具有中等粘结性的低挥发份炼焦煤。

炼焦过程中能产生相当数量的胶质体,Y值一般在6~10mm左右。

单独炼焦时能得到块度大、裂纹小,抗碎强度较好和耐磨强度都较好的焦炭,但其耐磨强度较差,主要用作炼焦配料。

高硫、高灰的瘦煤一般作为配煤炼焦使用好。

(5)焦煤333
焦煤是结焦性较好的炼焦煤,挥发份(Vdaf)一般在16%~28%之间。

加热时能产生热稳定很高的胶质体。

单独炼焦时能得到块度大、裂纹小、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都很高的焦炭。

但是单独炼焦时膨胀压力大,有时推焦困难。

一般作为配煤炼焦使用较好。

(6)肥煤
肥煤是中等挥发份及中高挥发份的强粘结性炼焦煤,其挥发份多在25%~35%之间。

加热时能产生大量胶质体。

单独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好、强度高的焦炭,耐磨强度比相同挥发份的焦煤炼出的焦炭还好。

但单独炼焦时焦炭有较多的横裂纹,焦根部分常有蜂胶。

它是配煤炼焦中的基础煤。

(7)1/3焦煤
1/3焦煤是中等偏高挥发份的较强粘结性炼焦煤。

它是一种介于焦煤、肥煤和气煤之间的过渡煤。

单独炼焦时生成熔融性良好、强度较高的焦炭、焦炭的抗碎强度接近于肥煤,耐磨强度则又明显的高于气肥煤和气煤。

因此它既能单独炼焦供中型高炉使用,也是良好的配煤炼焦的基础煤,且其配入量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波动而能获得高强度的焦炭。

我国的淮南产1/3焦煤。

(8)气肥煤
气肥煤是一种挥发份和胶质体厚度都很高的强粘结性炼焦煤(也称液肥煤),其粘结性优于气煤而低于肥煤,胶质体虽多但较稀(即胶质体的粘稠度小)。

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煤气和液体化学品。

它最适合于高温干馏制造城市煤气,也可用于配煤炼焦以增加哦化学品的产率。

这类煤的成因特殊,煤岩成分中以树皮质等壳质组分较多。

(9)气煤
气煤是一种变质程度较低、挥发份较高的炼焦煤。

气煤结焦性较弱,加热时能产生较高的煤气和较多的焦油;胶质体的热稳定性较差,能单独结焦,但焦炭的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低于其它炼焦用煤牌号。

焦炭多呈细长条且易碎,并有较多的纵裂纹。

配煤炼焦时多配入气煤可增加煤气和化学品产率。

有的气煤也可单独高温干馏来制造煤气。

(10)1/2中粘煤
1/2中粘煤相当于原分类中一部分1号肥焦煤和1号肥气煤以及粘结性较好的一些弱粘煤,因而它也是一种过渡煤。

但这种煤的储量和产量都不多。

它是一种挥发份变化范围较宽,中等结焦性的炼焦煤。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煤在单独炼焦时能结成一定强度的焦炭,可以作为配煤炼焦的原料。

单独炼焦时焦粉强度差,粉焦率高,主要做气化或动力用煤。

目前我国没有发现单独生产1/2中粘煤的矿井。

(11)弱粘煤
弱粘煤是一种粘结性较弱的从低变质到中等变质程度的非炼焦用烟煤。

隔绝空气时加热产生德尔胶质体较少,炼焦时有的能结成强度差的小块焦,有的
只有少部分能凝结成碎屑焦,粉焦率很高。

这种煤的成因也较特殊,在煤岩成分中有较高的丝质体及半丝质体(煤岩学内容)成分。

一般适用于气化及动力燃料。

我国山西大同矿区是典型的弱粘煤。

(12)不粘煤
不黏煤是一种在成煤初期就已经受到相当程度的氧化作用的低变质到中等变质程度的非炼焦用煤。

焦化时不产生胶质体。

煤的水分大,纯煤发热量仅仅高于一般褐煤而低于所有烟煤,有的还含有一定数量的再生腐殖酸。

煤中含氧量大多在10%~15%左右。

主要作发电和气化用煤,也可作为动力及民用燃料,但是由于这类煤的灰熔点较低,最好与其它煤类配合燃烧,可充分利用其低灰、低硫、收到基低位发热量较高的优点。

我国的西北地区许多矿区(如靖远、神府、哈密等地区)都是典型的不粘煤产地。

(13)长焰煤
长焰煤是变质程度最低的高挥发份非炼焦烟煤,其煤化程度稍高于褐煤而低于其它各类烟煤。

煤的燃点低,纯煤热值也不高。

从无粘性到弱粘结性的均有,有的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腐殖酸。

贮存时易风化碎裂。

有的长焰煤加热时能产生一定数量的胶质体,有的也能结成长条形焦炭,但是焦炭强度差,粉焦率高。

所以长焰煤一般不用于炼焦,多作为电厂。

机车燃料及工业炉窑燃料,也可作为气化用煤。

辽宁阜新矿区是我国最大的长焰煤矿区。

(14)褐煤
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其特点是水分大,孔隙度大,挥发份高,不粘结,热值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殖酸。

氧的含量大约在15%~30%左右,煤的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

块煤加热时破碎严重,存放在空气中很易风化变质,碎裂成小块甚至粉末状,使热值更加降低,灰熔点也普遍较低,煤灰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其中有的来自腐殖酸钙(金属有机化合物),有的来自碳酸钙和硅酸钙。

目前分为目视通光率PM小于或等于30%的1号年轻褐煤。

褐煤主要用作发电燃料,粒度6~50mm的混块煤可用于加压气化生产燃料气和合成气。

低煤阶煤的透光率,就是指褐煤、长焰煤和不黏煤等低煤化程度在(
99."5±
0."5)℃的温度下用稀的硝酸和磷酸混合酸水溶液(1+1+9)处理后所得有色溶液对一定波长(457nm)的光的透过率。

目前我国国家标准方法GB/T2566中规定用目比色法测定低阶煤的透光率,故其代表符号为PM(%)
低阶煤的透光率指标能较好的表征低煤化度煤的煤化程度,故我国的国家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中规定用PM来区分褐煤和长焰煤以及褐煤再细分小类别的主要指标。

同时,PM也能较好地区分不粘煤和弱粘煤,即前者因煤化度低而透光率也低,弱粘煤的PM明显升高。

即对浮煤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大于37%低煤化度煤,如其粘结性指数G为0~5,就需要根据透光率结果来确定其为褐煤或是长焰煤。

低阶煤透光率的测定原理是在一定的酸度和温度下,根据稀硝酸对低煤化程度的大分子结构的破坏程度的不同来确定煤的类别。

即稀硝酸对低煤化程度的芳核结裂解得越多,则溶液中产生的有色物质也越多,表示煤的透光率越低,也就是其煤化度越低。

反之,表示煤化度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