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_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和土壤微生物的分离[1]

合集下载

(2023)微生物实验报告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一)

(2023)微生物实验报告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一)

(2023)微生物实验报告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一)水中微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概述•实验名称:水中微生物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实验时间:2023年•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检测水中微生物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存在情况•评估水质卫生状况,指导水资源管理和人群健康实验方法1.采集不同来源的水样。

2.将水样制成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3.取一定量的水样稀释液注入培养皿中。

4.加入适当培养基,进行菌落计数和形态特征观察。

5.通过酶促法检测大肠杆菌。

实验结果•来源于自来水厂的水样中,微生物总数为100CFU/mL,大肠菌群未检测到。

•来源于河流的水样中,微生物总数为1000CFU/mL,大肠菌群为20CFU/100mL。

•来源于地下水的水样中,微生物总数为10CFU/mL,大肠菌群未检测到。

结论•来源于自来水厂的水样水质较好,不存在大肠菌群的污染。

•来源于河流的水样水质较差,大肠菌群的检出说明存在污染,需进行水质治理。

•来源于地下水的水样水质较好,不存在大肠菌群的污染。

实验意义•检测水中微生物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存在情况,有利于保障人类健康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指导水资源管理和水质卫生监测。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防止样本污染。

•实验前需对实验设备、培养基等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实验环境洁净。

•实验结束后,需妥善处理实验产生的废液、废料等。

实验展望•未来可进一步开展对水中其他微生物种类的检测,深入了解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结合近年来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对水质卫生进行长期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变化趋势。

•根据实验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水资源管理和水质卫生治理措施。

结语该实验通过检测水中微生物总数和大肠菌群,评估了水质的卫生状况。

实验结果表明,水质卫生状况与水源的来源密切相关。

希望通过类似的实验,加强对水质卫生状况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人们的用水安全和健康。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

(2)涂布平板法 )
稀释到适量浓度
倾注或涂布平板
培养
菌落计数
混 合 平 板 和 涂 布 平 板 的 区 别
实验步骤
• 将10g土样装入含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 振荡20min • 取1ml迅速移入含9ml无菌水的试管中, 吹吸均匀,为稀释10倍的样品 • 依次进行梯度稀释 • 涂布合适稀释度的样品0.1ml于已经倒好 冷却的相应的培养基上,倒置培养
实验四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及计数
•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1、学会倒平板 、 2、了解土壤中微生物分离方法 2、了解土壤中微生物分离方法 3、学会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对微生物计数 、学会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对微生物计数
微生物的分离及稀释平板法计数
混合平板法) (1)倾注平板法 (混合平板法 ) 混合平板法
• 每克含菌样品中细菌 放线菌/真菌 活细胞数= 每克含菌样品中细菌/放线菌 真菌 活细胞数= 放线菌 同一稀释度平板上菌落平均数× ×稀释倍数× (同一稀释度平板上菌落平均数× 10×稀释倍数× 10 ) 含菌样品克数
• 培养 将细菌、真菌、放线菌培养基倒置于28度培养箱 中培养3-5d;统计所长出的菌落数; • 挑菌(纯化) 将培养后长出的单菌落数量、形态、培养特征进 行观察,分别挑取单菌落于相应平板上划线、分离, 培养,检查菌落是否一致、单纯(也可以用显微镜 涂片染色镜检是否是单一的微生物),如有杂菌需 进一步纯化、分离。
一般用菌落形成单位( 一般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 CFU)来表示原 , ) 样品中的细胞数。 样品中的细胞数。
三、作业

稀 释 度 平板中的 CFU数 细 菌 放 线 菌 真 菌 1 10-4 10-5 10-6 2 3 平 均 1 2 3 平 均 1 2 3 平 均

实验四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实验四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高氏1号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添加有抗生素);

灭菌水、移液器、吸头、接种针、涂布器、灭 菌离心管、消毒酒精、试管架、记号笔、吸水 纸、酒精灯、平皿、漩涡振荡器、天平等。
实验内容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系列稀释法 划线法(讲解) 分离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3天后) 细菌 放线菌 真菌

记录系列稀释法分离土壤微生物的结果:

真菌菌落的种类和数量,菌落特征描述; 细菌菌落的种类和数量,菌落特征描述; 放线菌菌落的种类和数量,菌落特征描述;

通过试验和查阅资料,独立完成思考题。 实验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和讨论。
3天后观察记录分离试验结果,上交实验报告。
思考题:

在分离真菌时,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或减少 细菌的污染?






称取土壤样品0.5~1.0 g加入含30ml灭菌水的塑料离心管 中振荡3~5分钟(旋涡振荡器),形成土壤悬浊液; 取0.1ml加入装有0.9ml灭菌水试管中,振荡均匀。依次稀 释,共5次。 细菌的分离:取第3,4,5 ,6四个稀释水平的样品分别 取0.1ml,均匀涂布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平板上; 放线菌的分离:取第1,2,3 ,4四个稀释水平的样品分 别取0.1ml,均匀涂布在高氏1号培养基; 真菌的分离:取第2,3,4 ,5四个稀释水平的样品分别 取0.1ml,均匀涂布在含抗生素的PDA平板上; 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后,反转放置,做好标记,28℃培养。
细菌菌落的共同特征



湿润 粘稠 质地均匀 较透明 易挑取(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 菌落正、反面、边缘、中心颜色一致
注意事项:

实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实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实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前言水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生命的起源,还是人类生活和生产都与水密不可分。

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质越来越受到污染,水中细菌总数也成为常见的水质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的方法;2.熟悉细菌结构及其生长条件;3.加深对水质检测的认识。

实验原理水中的细菌一般通过卫生污染途径进入自来水、地下水、河流等水体,污染水源后就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

痢疾、霍乱、伤寒、腹泻等疾病多是由于口腔、消化系统中的有害菌群外移至消化道。

测定方法主要是基于发酵方法,通过统计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其基本依据在于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环境下,利用某些碳水化合物发酵而产生可测定的气体。

常用的指标为断氧时间(DT),根据氧的量来判断细菌数量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水的卫生状况。

实验步骤1.取水样:从自来水水源处取出应检样品,需注意的是要使用无菌容器,最好是预先消毒过的。

在取水样前,最好流动5分钟以上方可取样,避免得到不实际的结果;2.加入营养元素:滤上滤膜后,再将约5ml的最少粉末培养基、4-5滴的氯化甲烷胺(1%)和约200ml无菌水混合均匀,将混合溶液倒入水样中;3.发酵过程:将水样发酵瓶通过逆时针旋紧,摇晃均匀;4.测定结果:记录下发酵瓶开始发酵的时间,水样中的气体不断地逸出,瓶内逐渐产生负压下降,直到完全断氧的时间。

断氧时间愈短,水质愈差,水中微生物愈多,反之亦然。

实验要点1.无菌取样,避免二次污染,结果更加准确;2.取样量及试剂加入的量要准确,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3.发酵瓶要紧闭,防止气体泄漏;4.营养元素中含有的碳源、氮源等应与微生物的生长有适当的关系。

通过测定水中细菌总数,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水的卫生状况。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和操作,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微生物结构、生长条件以及水质检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微生物实验报告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一)

微生物实验报告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一)

微生物实验报告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一)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因此水的质量非常重要。

水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而微生物是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尤其是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这些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将介绍我们对这两种污染物的检测结果。

1. 实验材料我们使用了以下材料进行实验:- 水样:我们选择了来自自来水厂和自然水源(例如河流和湖泊)的样本。

- 培养基:我们使用了通用富营养基和多氯芬酸钠培养基进行实验。

2. 实验方法我们使用了以下步骤来检测水中的微生物:- 取样:我们使用无菌技术取样。

具体而言,我们先用消毒过的杯子收集水样,然后用无菌注射器将水转移到无菌容器中。

- 稀释:我们用无菌盘子将水样稀释至适当的浓度。

- 培养:我们将每个稀释后的水样盛放于培养基中,然后将培养皿放入孵化箱,控制温度在30℃,进行孵化48小时。

- 计数:我们使用显微镜和计数计数室对每个水样中的细菌进行计数。

3. 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3次独立的实验,每次实验都使用了来自不同水源的样本。

下面是我们的检测结果。

- 细菌总数我们使用通用富营养基在每个水样中进行了细菌总数的检测,并且使用了10-4和10-5的稀释度,数值末一位为CFU/mL。

下表列出了我们的实验结果。

水源细菌总数(CFU/mL)自来水厂8 × 104 5 × 104湖泊2 × 105 3 × 105河流5 × 105 6 × 105-大肠菌群我们使用多氯芬酸钠培养基进行了大肠菌群的检测,并且使用了10-4和10-5的稀释度,数值末一位为CFU/mL。

下表列出了我们的实验结果。

水源大肠菌群(CFU/mL)自来水厂不可检测不可检测湖泊1 × 103 1 × 103河流2 × 103 2 × 1034. 结论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水样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数量有很大的不同。

环境工程微生物绪论

环境工程微生物绪论

二界系统:植物界和动物界 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和原生生物界 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和真菌界. 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核生物界、
真核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和病毒界
44
微生物的命名
命名原则: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
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文命名一个微生物的 种.
50
(三)生长旺、繁殖快
大肠杆菌一个细胞重约10 –12 克,平均20分钟繁殖一代
24小时后: 4722366500万亿个后代,重量达到:4722吨 48小时后:2.2 × 10 43个后代,重量达到2.2 × 10 25 吨
相当于4000个地球的重量!
一头500 kg的食用公牛,24小时生产 0.5 kg蛋白质, 而同样重量的酵母菌,以质量较次的糖液(如糖蜜) 和氨水为原料,24小时可以生产 50000 kg优质蛋白质。
5
佘秋生有关水环境的科研论文
佘秋生,王召东,赵桢等,燕山湿地库区水质 监测及评价。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 :10212-10213。
佘秋生,姬晓娜,田勋等,湛河平顶山市区段 水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 农技服务,2010, 27(5):656-657。
佘秋生,郭端强,田勋等,蚕豆根尖细胞微核 技术监测湛河水质状况。安徽农业科学,2011 ,39(2):869~870。
20
细菌 放线菌
21
22
23
24
25
26
短杆菌 27
大肠杆菌
28
29
链杆菌
30
梭状芽孢杆菌
31
c.螺旋菌(Spirilla)
弧菌 (vibrio) 螺菌(spirillum) 螺旋体(spirochaeta)

【精品】实验四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精品】实验四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精品】实验四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实验目的:1.掌握土壤微生物的分离方法。

2.利用平板计数法和涂布法等方法进行土壤微生物的计数。

实验原理:1.微生物分离法微生物分离法是将微生物从混合物或样品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是微生物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稀释平板法、涂布法等。

2.平板计数法平板计数法又称菌落计数法,是通过数目测定评估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通常在固体培养基上用微生物悬液接种,培养出菌落,以评估菌群密度。

计算微生物数量时应选择符合菌落特征的一个菌落,如颜色、密度、大小等,并使用总体积、稀释因子及加样体积计算。

3.涂布法涂布法又称涂布分离法,是一种快速、容易、简单、实用的微生物分离和计数方法。

方法是取少量样品加入到无菌的琼脂培养基中,将琼脂培养基均匀地涂布在培养皿中,然后在恰当的温度下和时间内使菌落正常增殖及显像,最后计算菌落单位体积的数量。

实验材料和设备:1.土壤样品;化学试剂:蒸馏水、1%碳酸氢钠溶液、1%双氧水溶液、1.5%琼脂等。

2.培养皿;吸管;移液管;吸胶头;灭菌器;微量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取土壤样品,干燥,粉碎,筛选出粒径较小的部分备用。

2.制备0.1g/ml的悬液:取粉碎好的土壤样品0.1克,加入到10ml的蒸馏水中,用吸管吸取混合后的液体,摇匀后待沉淀,取稠泥状上清液,稀释成0.1g/ml的土壤悬液。

3.平板法计数:取一定体积的土壤悬液接种在称量好的琼脂平板上,进行涂布,涂布均匀后,放置在恰当的温度下,培养约24小时,以单个菌落的数量(单位:cfu/ml)计数,并使用公式计算微生物数量。

4.涂布法计数:用吸管吸取一定体积的土壤悬浊液,加入到10ml的液体琼脂培养基中,均匀地涂布在培养皿中,在适当的温度下和时间内使菌落正常增殖及显像,然后计算菌落单位体积的数量。

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1.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和分析。

2.计算平板菌落数量和涂布法菌落数量。

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土壤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实验

土壤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实验

1 / 6实验四细菌总数的测定——纯种分离一、目的1.掌握从环境(土壤和活性污泥等)微生物群体中获得纯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技术。

2.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材料和器皿1.扭力天平、取土样工具、涂布棒(接种棒)。

2.无菌三角瓶、试管、培养皿、移液管、玻璃珠。

3.无菌水。

4.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三、实验操作步骤1、取土样选定取样点,按对角交叉(五点法)取样。

先除去表层约2cm的土壤,将铲子插入土中数次,然后取2~10cm处的土壤。

盛土的容器应是无菌的。

将5点样品约1kg充分混匀,除去碎石、植物残根等。

土样取回后应尽快投入实验,同时取10- 15g,称重后经105oC烘干8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再次称重,计算含水量。

2、倒平板2 / 6熔化已灭菌的上述4种培养基并冷却至45oC左右倒平板,凝固待用,每种培养基每个稀释度各三只平板。

3、编号取5支无菌空试管(15×150mm)依次编号为10- 3、10- 4、10- 5、10- 6、10-7。

4、分装无菌水按无菌操作用5mL移液管分别吸取4.5mL无菌水于编号的各无菌空试管中。

5.制备土壤稀释液称土样1g于盛有99mL无菌水或无菌生理盐水并装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振荡10~20min,使土样中的菌体、芽孢或孢子均匀分散,此即为10-2浓度的菌悬液。

用无菌移液管吸取悬液0.5mL于4.5mL无菌水试管中,用移液管吹吸三次、摇匀,此即为10-3浓度。

同样方法,依次稀释到10-7。

稀释过程需在无菌室或无菌操作条件下进行。

环境要求:琼脂平板在工作台暴露15分钟,每个平板不得超过15个菌落。

3 / 6代表性:取固体样品时需多采几个部位,且经过均质或研磨;液体样品须经过振摇,以获得均匀稀释液。

减少误差: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将吸管内液体沿管壁流入,勿使吸管尖端伸入稀释液内,并且稀释液应充分振摇。

6、培养及计数培养条件:倒置于36±1℃xx箱内培养48±2h 计数时间: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和土壤微 生物的分离
(一)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水样的采取方法和水样细菌总数
测定的方法;
2.了解水源水的平板菌落计数的原则。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技术测定水中细菌总数。 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他生长
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在 一种条件下,使水中所有的细菌均能生长繁殖, 因此,以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来的菌落, 计算出水中细菌总数仅是一种近似值。 目前一般是采用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19日星期 一下午5时1分36秒17: 01:3620.10.19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下午5时 1分20.10.1917:01Oct ober 19,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19日星期 一5时1分36秒17:01:3619 October 2020
4、培养
将高氏1号培养基平板和马丁氏培养 基平板倒置于28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3-5d,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倒置于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3d。
5、菌落形态观察 、(计数) 6、染色鉴定可疑菌落(细菌、放线菌、霉菌) (下次实验作)
思考题: 为什么马丁培养基中要加入链霉素?如果用牛 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分离一种对青霉素具有抗性 的细菌,你认为应如何做?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5时1分36秒 下午5时 1分17: 01:3620.10.19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1920.10.1917: 0117:01:3617: 01:36Oct-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5时1分36秒Monday, October 19,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192020年10月 19日星 期一5时1分36秒20.10.19
谢谢大家!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7: 01:3617:01:3617:01Monday, October 19,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1920.10.1917: 01:3617:01:36October 19,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19 日下午5 时1分2 0.10.19 20.10.1 9
称取土壤10g,放入盛有90ml无菌水中,剧 烈震荡20min,充分混合。用无菌吸管吸取1ml 土壤悬液加入9ml无菌水中,混匀,以此类推, 制备成10-1,10-2,10-3,10-4,10-5,10-6不同 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3、涂平板
将上述每种培养基的三个平板底面分别用记号笔 写上10-4,10-5,10-6种稀释度,再用无菌吸管分 别吸取10-4,10-5,10-6种稀释度的土壤稀释液 0.1ml,用无菌涂布棒涂布均匀后,静置5-10min。 (若平板数量不足, 减少10-6稀释度的平板)
6.菌落计数:
1)挑取无片状菌苔生长的平板作为计数平板,若片状菌 苔的大小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的一半菌落分布很均 匀时,可将此一半的菌落数乘2以代表全平板的菌落数。
2)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来计算该水样的 菌落总数。如果所有的平板的菌落总数都不在30—300 范围之内,则取最靠近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本实验以普通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采用平 板菌落计数技术来分别测定自来水和河水中的细 菌总数。
1-7组河水,8-10组自来水
三、实验操作
1.水体取样: 应取距水面10~15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
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 过来,除去玻璃塞,水立即流入瓶中,盛满后, 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 2. 自来水取样: 打开自来水龙头,让水流流出1min左右,用 烧杯接取自来水。
基),使固体培养基溶化。 2)倒制平板:每个空平皿中倒约20mL的培养基,放置桌面
待其凝固。 3)用移液管吸取0.1mL水样,滴于平板中;将玻璃涂布棒
于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杀死表面微生物,然后耐心待其 冷却,然后用涂布棒将水滴均匀的涂满整个平板表面,尽 量将水涂干。 5. 倒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h。
3) 如果有两个稀释浓度的总菌落数落在了30—300范围 之内,则先计算两个浓度下每ml水体中细菌总数,如果 两个数值的比值大于2则取小的浓度,如若小于2则取两 值的平均值。
(二)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
一、实验目的 掌握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某一种或某一
3. 将河水水样分别稀释成10-1、10-2、10-3三个连续 稀释浓度(注意:在稀释前后一定要充分混匀)、 自来水样不稀释。
注意:河水样的稀释,取1个灭菌空试管,加入9mL 灭菌水。用取过灭菌水的移液管取1mL河水样,放入 试管中,振荡试管混合均匀。
4.涂布平板法: 1)加热已经配制好的固体培养基(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
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常用平板 分离法:包括两个方面:
1、选取适当的培养基 2、挑取单菌落
三、实验操作
1、倒平板 将营养琼脂培养基、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
马丁氏琼脂培养基,加热溶化,待冷至5560℃时,马丁培养基中加链霉素(终浓度为 30µg/ml),混匀后倒平板。
2、 制备土壤பைடு நூலகம்释液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1920.10.19Monday, October 19,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7:01:3617:01: 3617:0110/19/2020 5:01:36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1917:01:3617:01O ct-2019-Oct-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