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教案:文天祥
小学六年级下册《过零丁洋》教案精选

小学六年级下册《过零丁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过零丁洋》。
该诗歌描绘了作者文天祥在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20课《过零丁洋》诗歌的阅读与理解,诗歌背景介绍,生字词学习,诗句解析,诗歌意境体会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诗歌意境的体会。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诗歌朗读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查阅字典,理解诗句含义。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诗句的理解,分享学习心得。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诗句解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过零丁洋》2. 生字词:滩、零丁、惶恐、栖、犹、留、照、汗、青、丹、心、汗、青、丹、心3. 诗句解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 诗歌意境: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诗句。
(2)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3)了解文天祥的事迹,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敬意。
2. 答案:(1)见课本课后练习。
(2)见课本课后练习。
(3)示例:文天祥是一位英勇无畏的民族英雄,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英勇斗争。
他的事迹让我深感敬佩,我要学习他的爱国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过零丁洋》优秀教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过零丁洋》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学期第十章节《过零丁洋》。
内容包括了文章的全文阅读理解,重点词汇的解析,以及作者文天祥的生平简介和创作背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过零丁洋》全文,感受文天祥的豪情壮志。
2. 掌握课文中“零丁洋”、“惶恐滩”等重点词汇的含义,提高词汇理解能力。
3. 了解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汉语表达,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重点词汇的掌握,作者背景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勇气和坚定的实践情景,引入本课《过零丁洋》的学习。
2. 课文阅读:学生跟读,教师讲解生僻字词,解释古汉语表达,指导正确朗读。
3. 内容理解: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难点与重点。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解析,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背诵课文,检查理解程度。
6. 作者背景介绍:介绍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学习其爱国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过零丁洋》2. 重点词汇:零丁洋、惶恐滩等3. 作者:文天祥4. 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背诵并默写《过零丁洋》;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文天祥的生平事迹。
2. 答案:见课后作业答案部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找更多关于文天祥的作品和生平事迹,深入了解其人格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重点词汇的解析:对于课文中“零丁洋”、“惶恐滩”等古汉语词汇,需要详细解释其含义及用法,以便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2. 作者背景的了解:详细介绍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明白其爱国情怀的来源。
《18 文天祥》教案

六年级语文:《文天祥》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课前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文天祥及相关历史的资料。
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文天祥2、轻读课题。
3、交流认识:你了解他吗?4、指导读书: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文天祥,与他近距离接触。
请大家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评价文天祥。
二、学生初读课文,交流读书感受。
1、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评价文天祥。
2、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3、再次读题:把我们的崇敬之情读出来吧。
三、再读课文,深入学文1、指导:爱国是他的魂,文中哪些事表现了他的爱国精神呢?请大家静心读书,找一找,可以旁批感受。
2、学生细读课文、思考、概括。
3、交流:教师指导,指导朗读。
四、补充诗作,感受伟大。
1、通过这些具体事例,我们走近了文天祥,感受到了他炽热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他不仅是位民族英雄,还是杰出的诗人……他一生还有许多作品,同样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贞。
2、出示《扬子江》3、教师简介背景,学生齐读。
4、以“文天祥,我想对你说”为题说一句话五、拓展活动他是我们民族的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让我们回首历史的长河,深情地赞美这些杰出的人物吧!教学反思:这节课是我在高效课堂达标验收时讲的,是借班作课。
这个班的学生反应不太积极,对于这一点我早有心理准备。
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的冷场,通过这节课我发现自己缺乏丰富的教学机智。
无法自如的应付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如,冷场。
第一次初读课文后请学生谈感受时学生出现了冷场,无一人举手应答,在老师现身说法谈过自己的读书感想后,仍无人捧场。
此时,我匆匆带过。
反思后觉得如果能指导学生再读一遍课文,读完后再请学生交流,那时教师再变换一下方法,应该能打开一个新的局面的。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精选6篇)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意,品味鉴赏诗句。
3、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挚诚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品味鉴赏诗句。
教学难点掌握品味鉴赏诗句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歌曲《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唱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其实,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尤为强烈。
在我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也是一个中华民族饱受耻辱的朝代——皇帝被掳,都城被侵,国人被屠。
耻辱的历史让我们痛心,但却也造就了一个个爱国志士,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许多爱国志士中的一位,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华彩诗篇,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民族英雄,学习他的悲壮诗作,感受他的崇高人格。
(出示课题)二走进作者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祥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
元将张弘范劝他写信招降在张世杰,文天祥拒绝。
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
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三背景简介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
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
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读诗1老师范读。
2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节奏及感情。
3指名读4小组读,理解诗意。
五品诗从—句,我想到了(运用什么修辞,写出了)。
例如:从首联我想到了诗人的人生经历,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
文天祥(S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文天祥(S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18、文天祥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感受其爱国精神
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从古到今多少个民族英用他们的生命来捍卫祖国的神圣
疆土于民族权益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是谁说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品读课文
初读课文,你认为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吗?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
以看出文天祥的……..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
那你知道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人物品质的?
那些事例?表现人物怎样的品质?
指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齐读
————-——文天祥
师小结:文天祥面对三年的牢狱生活的酷刑与折磨,面对死
亡的威胁。
表现出他那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与凛然正气。
你想再读文中那些铿锵有力的句子来感受那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吗?
学习课文你想对这位民族英雄说些什么或感受?
指读课文最后一段
三.总结全文
文天祥的浩然正气,铁骨铮铮千秋常在、永垂不朽让我们再来共同朗读这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两遍。
四.作业
刘驰。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文天祥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文天祥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詹天佑》一课,被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事迹所感动。
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杰出人物,他就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板书课题,图片)二、感悟理解1、默读课文。
边读边划出生字词,并自己读一读。
2、师出示生字词。
(让学生个人读,全班读。
)3、请大家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文天祥所处的时代,是蒙古族向南宋发动进攻和南宋政权日趋腐朽的时代。
蒙古汗国改称大元,并在之后的四年中,大举南侵,先后攻陷了南宋许多地方。
南宋的许多文官武将贪生怕死,不是弃城逃跑,就是不战而降。
一时间,朝廷内外惊慌失措。
)4、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天祥是怎样做的呢?请大家划出来。
(生读:在这危机时刻------抗元斗争之中。
)师板书:变卖家产作饷征集义兵抗元5、然而,(师读第四自然段)文天祥不幸被俘了。
被俘后,他是怎样面对大元朝的威迫利诱的?(分组或叫人读5至8自然段)6、面对大元朝的威迫利诱,文天祥是怎样做的?能用一个词概括吗?(生:宁死不屈)师板书:被俘后宁死不屈7、交流:你觉得文天祥是个怎么样的人?结合课文说一说。
(生:爱国、不贪生怕死、不贪图富贵、为民着想------)8、但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却被元朝统治者杀害了!真可惜!不过,他的浩然正气,却千秋常在。
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板书:浩然正气,千秋常在三、感悟本文的写作特点,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四、巩固练习找出课文中文天祥说的话,抄下来,读一读。
小学六年级语文《过零丁洋》优秀教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过零丁洋》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过零丁洋》。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诗词背景了解、诗词意境体会、主题思想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诗词的含义,了解诗词背景。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勇敢、坚定的品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意境的体会,主题思想的探讨。
2.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诗词背景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文天祥抗元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齐读、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并纠正读音。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
4. 课文解析:详细解析诗句,理解诗词含义。
5. 诗词背景了解:介绍文天祥生平及创作背景。
6. 诗词意境体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词所描绘的画面。
7.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提炼出爱国、勇敢、坚定等品格。
8.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诗句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过零丁洋》2. 生字词:摇摇、颠颠、零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戈矛。
3. 诗词背景:文天祥抗元故事。
4. 诗词意境:惊涛拍岸、零丁洋里叹零丁。
5. 主题思想:爱国、勇敢、坚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过零丁洋》。
(2)用诗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造句。
2. 答案:(1)见课后附录。
(2)示例:暴风雨来临,大海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等环节,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诗词内容。
但在诗词意境体会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今后需加强引导和启发。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文天祥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文天祥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理解“到处颂扬、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火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卑躬屈膝、花言巧语”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心得文天祥火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详细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心得文天祥火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详细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前布置查阅文天祥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他们身上表现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课文,进一步了解文天祥。
(出示文天祥图)二、新课:1.学习生字词:①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②出示课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到处颂扬、日趋腐朽、被俘、铿锵、关押、刑具、囚室这些词语中,哪个生字的字音容易读错,你快把正确的读音提示给同学们。
(重点读:脍)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最不好记,你有什么好方法,提示给同学?2.整体把握课文:通过读课文,你对文天祥有哪些了解?(分段)文天祥是一个具有火热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人(第1自然段)文天祥是在父亲的教育与影响下,成为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爱国青年。
(第2自然段)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举兵抗元,最终失败。
(第⑶4自然段)文天祥回绝劝降,为国捐躯,杀身成仁。
(5—8自然段)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千秋长在,鼓励着无数仁人志士。
(第9自然段)3.抓住重点内容,感受人物品质。
你觉得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找出文中对他的评价吗?默读课文,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论述。
报告、交流:围绕“火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来抓重点语句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教案:文天祥
1.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詹天佑》一课,被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事迹所感动。
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杰出人物,他就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板书课题,图片)
二、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
边读边划出生字词,并自己读一读。
2、师出示生字词。
(让学生个人读,全班读。
)
3、请大家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文天祥所处的时代,是蒙古族向南宋发动进攻和南宋政权日趋腐朽的时代。
蒙古汗国改称大元,并在之后的四年中,
大举南侵,先后攻陷了南宋许多地方。
南宋的许多文官武将贪生怕死,不是弃城逃跑,就是不战而降。
一时间,朝廷内外惊慌失措。
)
4、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天祥是怎样做的呢?请大家划出来。
(生读:在这危机时刻------抗元斗争之中。
)师板书:变卖家产作军饷
征集义兵抗元
5、然而,(师读第四自然段)文天祥不幸被俘了。
被俘后,他是怎样面对大元朝的威迫利诱的?(分组或叫人读5至8自然段)
6、面对大元朝的威迫利诱,文天祥是怎样做的?能用一个词概括吗?(生:宁死不屈)师板书:被俘后宁死不屈
7、交流:你觉得文天祥是个怎么样的人?结合课文说一说。
(生:爱国、不贪生怕死、不贪图富贵、为民着想------)
8、但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却被元朝统治者杀害了!真可惜!不过,他的浩然正气,却千秋常在。
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板书:浩然正气,千秋常在
三、感悟本文的写作特点,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四、巩固练习
找出课文中文天祥说的话,抄下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