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建筑学基础考研大纲

合集下载

考研《建筑学专业基础(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考研《建筑学专业基础(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 本科目考试时间为 3 小时,总分 150 分,其中建筑历史与理论 90 分,建筑构造 60 分;考试采
用闭卷方式;建筑历史与理论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填空题 20 分,选择题 10 分,绘图分析 30 分,
论述题 30 分;建筑构造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题)20 分,简答题 20 分,
第四章:中世纪建筑之早期基督教建筑、拜占庭建筑;罗马风建筑之拱券技术推动下的教堂建筑发 展等;哥特建筑之结构、典例与地域特征等 第五章: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及其建筑成就、巴洛克建筑艺术等 第六章: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与洛可可建筑 第七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建筑、18 世纪新古典主义等 近现代建筑史 第一章 关于近代建筑教育的探索发展:中国近代建筑学科建立的主要历程与节点、研究机构如营造 学社;巴黎美术高等专科学校、包豪斯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维也纳分离 派、路斯(Adolf Loos)等 第三章:先锋派的探索:1.立体主义;2.德国表现主义;3.荷兰风格派;4.俄国构成主义;5.意大利 未来主义 第四章:美国的探索:沙利文(Sullivan)、芝加哥学派 第五章:现代建筑大师:赖特、柯布、密斯、格罗皮乌斯 第六章:中国近代建筑师及设计机构:重点作品掌握如中山陵、杨廷宝建筑师的作品等; 第七章:对于近代城市的探索:中国近代城市建设,以南京为例,《首都计划》等,西方近代关于城 市建设与规划思想的若干探索,如巴黎改建、光辉城市等 建筑构造部分: 第一章:民用建筑的分类、分级、建筑模数,民用建筑的构件组成及作用。 第二章:基础的构造类型、基础埋深、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构造要求。 第三章:墙体各细部构造设计及保温、隔热构造。 第四章:楼地层的构造组成、类型及构造做法。 第五章:变形缝类型及设置要求、细部构造。 第六章:钢筋混凝土楼梯结构类型、细部构造及楼梯设计、无障碍设计。 第七章:屋顶的排水、防水;保温及隔热构造等细部构造的要点与设计。 第八章:与构造设计。 第十章:建筑装饰构造的类型、构造要求与设计。 第十一章:建筑工业化类型与特点

深圳大学考研专硕介绍0851建筑学

深圳大学考研专硕介绍0851建筑学

深圳大学考研专硕介绍0851建筑学深圳大学考研专硕介绍深圳大学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作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点项目之一,旨在为社会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领导力的建筑学专业高级人才。

本文将详细介绍深圳大学建筑学专业的考研专硕项目。

一、专业背景与特色深圳大学建筑学专业是独立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和优质的师资力量。

该专业以培养建筑学原理与方法的研究者、高级实践者和教育者为目标,注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建筑结构、城乡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如住宅建筑设计、城市更新与改造、可持续建筑等等。

二、招生要求与计划深圳大学建筑学专硕项目每年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计划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和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考生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 本科学历:考生须具有建筑学或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具备良好的学术基础和综合素质;2. 考研成绩:考生需要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简称考研),并在考试中取得一定的成绩;3. 综合素质:考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具体的招生要求和计划可通过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了解。

三、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深圳大学建筑学专硕项目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和行业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领导力的高级建筑学人才,为他们在建筑设计、规划、研究和教学等领域中做出贡献。

课程设置包括以下方面:1. 学术课程:包括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建筑文化与历史、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等;2. 实践课程:包括项目实践、毕业设计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 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需求选择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

四、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深圳大学建筑学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中既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也有从事实践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建筑学基础》考试大纲

《建筑学基础》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 专业代码:085100 考试科目代码:355
《建筑学基础》考试大纲 负责人(签字) 专业名称:建筑学 考试科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称:建筑学基础
(一)考试内容 试题以潘谷西编著的《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陈志华编著的 《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和外国建筑史教材编写小组编写的《外 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为蓝本,内容涵盖教材的全部,教材 中各部分内容都可能涉足到。试题重点考查的内容: 1 中国建筑史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国古代住宅与聚落;中国古 代宫殿、坛庙、陵墓;中国古代宗教建筑;中国古代园林与风景建设;中国古代 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清式建筑做法;中国近代建筑;中国现代建筑。 2 外国建筑史部分 古埃及建筑;古西亚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早期基督教与拜占庭 建筑;罗马风教堂;哥特式教堂及中世纪其他建筑;伊斯兰教建筑;意大利文艺 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法国文艺复兴与古典主义建筑;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的建筑;20 世纪上半叶“现代建筑的形成和发展”;20 世纪下半叶的多元化建筑 发展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考生要准确掌握知识点,对知识能够综合运用。 考生要掌握中国及外国建筑历史发展的过程及基本史实,了解历史上各种风 格形成背后的自然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要具备研究历史的方法,包括综合的观 察和思考辩证的比较与分析,要具有独立思考以及理论表达的能力。 考生复习时要注意国内外各主要历史时期建筑的代表作品和典型特征,能够 用图形语言表达出代表时期的主要建筑。考生要在掌握各个历史时期典型建筑及 其特点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各种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文化形态、社会技术和 经济因素对于建筑发展的影响。考生要能够对国内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作综合评 价,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中国及外国建筑发展的规律及趋势,并能对照图形说 出其名称及演变过程。 (三)考试基本题型 基本题型可能有:填空、 画图、名词英译汉、名词解释、综合论述

深圳大学考研土木工程结构综合知识考试大纲.doc

深圳大学考研土木工程结构综合知识考试大纲.doc

深圳大学考研土木工程结构综合知识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44 土木工程结构综合知识二一、考试基本要求《土木工程综合知识》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该科目包括三部分内容:(1)材料力学;(2)结构力学;(3)土木工程材料。

考生考生根据自己未来的专业研究方向,只能从三部分内容中选择其中一个部分(三选一)进行答题。

二、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力招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本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轴向拉仲与压缩、扭转、弯曲杆件的P、J力、应力、变形等分析计算以及强度、刚度条件的应用,截而儿何性质的计算以及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等部分。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具有分析和处理材料力学基本问题的能力。

2.1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1.材料力学概述变形体,各向同性与各14异性弹性体,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征;工程结构与构件,杆件受力与变形的儿种主要形式。

(1)深入理解并掌握变形体,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弹性体等概念;(2)深入理解并掌握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征;(3)了解杆件受力与变形的几种主要形式。

2.轴昀拉伸与压缩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应力、拉(压)杆内的应力;拉(压)杆的变形、胡克定律•,安全因数、许用应力、强度条件;典型材料轴向拉压吋材料的力学性能;拉(压)杆内的应变能。

(1)深入理解截面法,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图,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2)熟练掌握轴向拉压的应力、变形;(3)理解并掌握轴向拉压的强度计算;(4)了解轴向拉压时材料的力学性能;(5)理解并掌握拉(压)杆内的应变能计算。

3.扭转薄壁圆筒的扭转;传动轴的外力偶矩、扭矩及扭矩图;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力、强度条件; 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变形、刚度条件;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变能。

(1)理解并掌握传动轴外力偶矩的计算;(2)理解并掌握薄壁圆筒的扭转;(3)理解并掌握圆轴扭转时横截面的扭矩,扭矩图;(4)熟练掌握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力、强度条件;(5)熟练掌握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变形、刚度条件;(6)理解并掌握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变能。

题号355《建筑学基础》考试大纲

题号355《建筑学基础》考试大纲

题号:355《建筑学基础》考试大纲《建筑历史》大纲一、考试内容1.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两个部分内容,各占50%。

2.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建筑历史发展演变的进程,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各种建筑特点;能够分析历史上各种建筑创作思想、总结传统经验以适应现实需要。

考生应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阅读理解、叙述、绘图与综合分析能力;既能从特定历史阶段角度,又能从发展演变角度认识建筑设计思想与作品;既能叙述与描绘具体建筑思想与作品特点,又能具备历史传统对当今建筑起到怎样影响的知识。

·中国建筑史:约占50%。

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建筑、近代建筑、现代建筑,亦可包括近现代建筑同古代传统的关联。

要求考生一方面了解中国建筑发展中形成的各种法式规则及其社会文化意义,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材料构造技术对造型的影响;另一方面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类型、它们的形成过程、典型特征和现有著名实物,能从各时代作品到演变、从群体到单位、从结构到装饰对它们做出叙述与评论。

了解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一些主要现象。

·外国建筑史:约占50%。

外国建筑史以西方史为主,但作为基本史实考察,也可能在较少的分数内涉及古埃及等其他地区。

史实考察范围为从奴隶社会至20世纪70年代,一些考题要求联系当代。

考试出题以主要参考书涉及的内容为主,不出偏题怪题,但需要考生在参考书范围内能够触类旁通,串联理解,按研究生考试要求体现学习中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参考书目1、《中国建筑史》(第六版),潘谷西著,200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以前)》(第四版),陈志华著,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著,200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三、试卷结构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1、中国建筑史部分:(占50%)本部分约75分,其中绘图题约占15-25分,画出典型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结构)、屋顶和建筑类型形象及著名建筑作品形象;简答或名词解释约占30-40分,主要内容包括古建筑名词、建筑技术、重要建筑史实;思考述评题约占15-25分。

深圳大学建筑专业考研经验

深圳大学建筑专业考研经验

深圳大学建筑专业考研经验先说下本人的情况:大学本科毕业,本专业炼金术,跟建筑学九不搭八。

两次考研,考的都是深大建筑,原因比较复杂,就不赘述了。

第一次初试成绩:71(政治)+56(英语)+82(建筑基础理论)+95(快题设计)=304(专业排名101),最低分331。

第二次初试成绩:74(政治)+62(英语)+98(建筑基础理论)+98(快题设计)=332(专业排名13),最低分308,打入复试。

一、初试(一)英语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英语的,刚开始的时候是背单词,拿本新东方考研单词背了三四遍(背了忘,忘了再背,都这样),7月份开始做高教版的十年真题(就是传说中那很有名的黄皮书,分长难句和真题解析两部分),先做赠送本,作了一遍词汇和长难句,再做真题解析。

我做真题做得超级慢,一篇阅读搞两小时,每天搞四个小时英语,两本搞完用了四个月(相当于作了两遍十年真题)。

第三遍的时候,我就把真题阅读全部翻译了一次。

十二月开始买了高教版的《热点作文50篇》,每天就拿出来磕一磕。

这里要说一说,黄皮书的长难句那一本,每篇阅读后面都有写作佳句,作真题的时候可以顺便背一背,写作文的时候没准能用上。

第二年我用的是星火的英语词汇(就是有三本词汇附光盘+一本重点词汇,加起来4cm 左右厚的),从六月底开始每天一边听音频一边背单词。

第一轮每三天一个单元(共十五单元),第二轮每两天一个单元,第三轮每天一个单元轮了五六遍吧,到最后一两个月没事翻翻就OK了。

另外买了阅读理解150篇,每天做一两篇,每篇阅读都要注意分析为什么要选那个答案。

靠前两个月又翻了下历年真题。

作文还是按照之前的,十二月初开始背模板。

考前几天可以找点预测题做下,但不要太在意做出来的分数,只是为了让你找找考试的感觉。

英语考试时间确实有点紧,很多人都说考试的时候首先写作文,免得卷子答不完。

这里大家看自身情况吧,我是按卷子顺序从头到尾的。

总结:词汇是王道,有恒心的同学建议做《跨考考研英语词汇》,即使背了忘忘了背背了又忘忘了再背也要坚持作到最后!历年真题是黄皮书不用说,作多少次都不过分,起码三次不带水的。

深圳大学考研大纲-502建筑设计或建筑物理(6小时)

深圳大学考研大纲-502建筑设计或建筑物理(6小时)

502建筑设计或建筑物理(6小时)
考试内容包含但不仅限于此大纲所列内容。

(考试时间为6小时,报考研究方向1~3的考生选做[1]建筑设计的考题,报考研究方向4的考生选做[2]建筑物理的考题。


[1]建筑设计(考生须自备图纸、图板及绘画工具。


一、考试基本要求
独立设计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一个建筑方案;
建筑表达要有一定的深度;
要满足现行国家及地方规范的要求。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设计说明,经济技术指标
总平面图,平、立、剖面图
分析图
透视图、鸟瞰图等。

三、考试基本题型(试卷满分150分)
规模适宜的中、小型公共建筑。

[2]建筑物理
一、考试基本要求
主要结合建筑学专业之《建筑物理》相关教材,全面考查考生对建筑技术科学的基础—建筑物理的掌握程度、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建筑光学、建筑声学、建筑热工学的内容为必考;
要求独立、闭卷答题。

三、考试基本题型(试卷满分150分)
1、问答题;
2、选择题;
3、计算题。

《建筑学基础》建筑学硕士考试大纲

《建筑学基础》建筑学硕士考试大纲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课考试《建筑学基础》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适用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画图题、简答题、论述题●●参考书目:教材:高等学校的教学参考书:1、《中国建筑史》中国建工出版社2、《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中国建工出版社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4、《中国建筑史图集》5、《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基本内容:总纲及基本要求:1、总纲:建筑史是建筑学本科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对于它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中外建筑史的发展概况、规律,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设计信息,这对于建筑学的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2、基本要求:⑴熟练掌握建筑发展历史的基本脉络;⑵掌握各历史时期建筑的风格、流派以及特点;⑶掌握典型建筑(或布局)的设计人、平立面图(教材上)及主要特点;⑷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一些相似或相近的建筑风格、流派进行比较与分析;⑸对一些理论问题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进行分析和论述,表达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⑹对现代建筑应该广泛涉猎,弥补教科书上的不足;⑺答题中尽量多采用图文并茂形式,可以更好的说明试题,并表现本专业特色。

考核重点:1、考生对各时代建筑特点、结构形式及技术情况的掌握;2、考生对各时代代表性建筑的掌握;3、考生对整体风格的全面把握;4、考生对各时代有代表性的建筑师的了解。

涵概内容及要求:1、《中国建筑史》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了解各时期建筑发展的情况,尤其注意它对后期建筑形成的影响。

§1 原始社会建筑原始居住方式的种类,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2 奴隶社会建筑各朝代建筑、城市特点: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3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各朝代建筑、城市特点: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4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各朝代建筑、城市特点: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专业知识含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构造三部分,总分为150分。

)
[1] 中国建筑史: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脉络;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够徒手绘制重要建筑的平、立、剖面和形象图。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中国建筑史的考试内容包括:1)中国古代的建筑类型、特征与发展概况;2)中国古代城市建设;3)聚落与民居;4)宫殿、陵墓、坛庙;5)宗教建筑;6)中国园林与风景区;7)中国古建技术;8)中国地域建筑。

三、考试基本题型
1、作图题;
2、问答题。

[2] 外国建筑史: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外国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外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脉络;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够徒手绘制重要建筑的平、立、剖面和形象图。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外国建筑史的考试内容包括古代建筑史和近现代建筑史两大部分,其中:
古代建筑史内容包括:原始社会建筑;古埃及建筑;古西亚建筑;爱琴文化与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西欧中世纪建筑;文艺复兴建筑
近现代建筑史内容包括:工业革命及其对城市的影响;复古主义建筑思潮;十八, 十九世纪建筑新技术与新类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探求新建筑运动;现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当代建筑思潮及代表人物;高层与大跨建筑
三、考试基本题型
1、作图题;
2、问答题。

[3]建筑构造:
一、考试基本要求
掌握民用建筑构造基本概念,原理和一般构造方法;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能;
了解建筑工业化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的构造原理和基本构造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综合运用建筑构造知识进行构造设计。

二、考试基本题型
1、填空题;
2、选择题;
3、简答题;
4、作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