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自然灾害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学校2018年5.12地震逃生演练方案

地震逃生演练方案2018年5月12日是国务院规定的第十个“防震减灾日”。
今年的主题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
为增强师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及自救互救能力,按照创建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要求,根据市县统一部署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我校开展地震逃生演练活动。
为了使演练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特制订本方案。
一、演练主题、内容、时间、地点、对象、适应情况主题: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内容:校园应急避震演练、紧急疏散演练时间:2018年5月12日上午9:00—10:00地点:实地演练对象:全校师生适应情况:地震及其它需要紧急疏散的情形二、演练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2、坚持“关爱生命、无险防险、升级防范、常备不懈”的原则3、坚持沉着冷静应对、积极主动处置的原则三、演练目标掌握避震知识及技能;安全、有序、快速撤离到安全地带;紧急、有效救援滞留人员,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四、组织机构成立地震逃生演练领导小组、逃生演练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一)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二)地震逃生演练指挥机构1、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2、主要职责:(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有关安全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积极配备安全设施设备,强化管理,使之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4)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安全事故处理工作,把不良影响与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地震逃生演练工作机构1、疏散工作组(1)组长:副组长:成员:(2)工作职责:根据事故现场情况,执行指挥部的指示或命令,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和抢险工作秩序,配合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工作,安排各楼梯及各疏散口及疏散引导人员,拟定逃生路线,第一时间赶赴培训楼前各主要疏散路线,协助指挥师生按照指定路线安全、快速、有序撤离至安全地带,安定师生情绪。
2018年5月12防灾减灾日小学安全疏散演练方案

2018年5月12防灾减灾日小学安全疏散演练方案胡宅小学2018年5月12日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0防灾减灾日,为了搞好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学校在突发灾害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确保在发生地震、紧急安全问题等突发事故时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安全疏散,经学校研究决定,于5月11日举行全校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一、时间安排:2016年5月11日下午2:30二、演练流程1、疏散、工作人员到位。
提前做好演练准备工作,组织人员、疏散人员2:25准时到位。
2、2:30响起警报,并喊话:“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
3、听到信号后,在教室的教师应第一时间组织学生避震。
为利于疏散,教职工或靠近门的学生应先将教室门打开。
师生避险要求:保持镇静,头脑清醒,避险动作原则上在 12 秒内完成。
躲避时可选择下列位置:在教室同学将可能移动的椅子置于课桌下,躲避在课桌或讲台旁边。
躲避可采用下列姿势:1、蹲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额头枕在大腿上,双手保护头部;如在排椅、床旁可趴下,伏而待定;2、如果有条件,还应该拿书本或书包等物品护住头部,用手帕、湿巾等物品捂住口鼻。
4、地震暂停后,广播响起:“紧急避险结束,全体师生立即疏散”,同时,疏散警报信号(电铃声、警报声、哨声等)长鸣。
学生向避险场所疏散要求:沉着冷静,服从指挥,有序撤离;应注意保护头部;在拥挤的人群中,注意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摔倒了,要立即停下脚步,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当自己摔倒时,应尽快爬起;当被踩踏时,要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
5、疏散引导组在第一时间赶到指定位置(转角处、班门口等)引导疏散,指挥学生保持秩序,控制速度,逐次疏散。
防震安全逃生演练 2018

防震安全逃生演练一、演练目的:为加强全校师生防震逃生安全教育,让广大师生更深入地了解防震逃生常识,提高自救互救自护能力,为了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六周年,迎接全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的到来。
根据教育局安全办公室防震宣传教育工作的要求,我校决定开展《防震安全教育讲座》和防震逃生模拟演练,特制订如下防震逃生演练方案。
二、演练准备阶段:1、领导组织机构:组长:李兵兵副组长:任秋贤曲佳组员:刘殿宇李俊荣陈洪伟赵红杰三、演练时间:2018年5月11日(13点35分--13点55分)四、演练地点:调兵山市第十二小学五、演练对象:全体师生六、演练要求:学生要迅速有序撤离,注意不能拥挤;都到安全位置(到操场集中,按升国旗站位)。
七、工作人员职责:所有参加演习的教师都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职能,注意保护学生的安全,有意外情况要迅速做出即时的措施。
八、演练项目:在发生地震紧急状态下学生的躲避及迅速撤离九、演习用具准备:校报警音、计时器活动负责人:响报警音,发布信息。
班主任:迅速赶到教室,组织学生。
其他课任教师:迅速到达指定位置,指导学生有序疏散学生:听从命令,强震规避,听到疏散命令迅速撤离,到达安全地带。
十、活动步骤1、报警程序:(1)发现震情,学校立即发布信息,发出报警信号,数秒之后拉响二次逃生警报。
(2)成立临时指挥部总指挥:李兵兵副指挥:陈江组员:刘殿宇任秋贤李俊荣赵洪杰陈洪伟1-6年级班主任等(3)总指挥发令分配任务:指挥中心开应急广播,内容:请大家注意,现在发生地震,大家千万不要惊慌,马上顶起书包躲入课桌下面(全身),请班主任马上组织本班同学躲避。
二次警报拉响,(总指挥发出指令“开始疏散”播两遍)全校师生开始紧急撤离,有顺序有组织向楼下疏散,到安全地带汇合。
2、安全疏散引导:(1)班主任提醒学生有秩序的从走廊、楼梯撤离教学楼,到指定场地汇合。
(2)负责疏散学生的引导人员就位,指挥学生向安全区疏散,护送行动不便者撤离险境,然后检查是否有人留在不安全地带内;安置好疏散下来的人员,并安抚稳定其情绪。
自然灾害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全校师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自然灾害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组织师生进行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每年至少组织一次。
三、演练地点全校范围内,包括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操场等。
四、参演人员全校师生及学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五、演练内容1. 灾情模拟:模拟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发生。
2. 疏散演练: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师生有序疏散至安全地带。
3. 应急救援:模拟救援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护。
4. 演练总结: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演练步骤1. 准备阶段(1)成立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
(2)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步骤、要求等。
(3)召开演练动员大会,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熟悉演练流程。
(4)设置演练场地,准备演练所需物资。
2. 演练实施阶段(1)灾情模拟:按照演练方案,模拟自然灾害发生。
(2)疏散演练:各班级按照应急预案,有序组织师生进行疏散。
(3)应急救援:救援队伍迅速到达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4)总结评估:演练结束后,指挥部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评估。
3. 演练总结阶段(1)指挥部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
(2)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对参演人员进行表彰,总结经验教训。
七、演练要求1. 参演人员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演练工作。
2. 演练过程中,要保持秩序,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3.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不足。
4. 演练期间,要确保师生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八、应急预案1. 灾情预警:一旦接到灾情预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疏散组织: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师生有序疏散至安全地带。
3. 应急救援: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4. 演练总结:演练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不足。
2018.5.11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长安镇中头闸小学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为了让广大师生深入地了解应急逃生常识,切实树立起安全意识,并具备自救互救的能力,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能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快速地疏散,掌握逃生的方法。
二、时间、地点:时间:2018年5月11日上午第三节课下地点:学校中院三、演练内容:1.突发事件报警;2.学生上课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安全疏散;3.急救救护;四、演练现场组织:总指挥:高新华现场指挥:刘金宝报警员:陈素芳教学楼学生疏散:各楼室教学老师救护组:张晓玲残疾学生的救护:郭登明拍照:罗海霞赵玉萍五、疏散演练步骤:1.5月11日第三下节课下课铃响,总指挥在广播室广播:疏散演练准备开始,请在10分钟之内有关老师和同学各就各位按指定位置站好。
2.各班正常教学,救护组做好准备。
3.警报拉响,疏散演练正式开始。
同时广播(重复2次):各位师生,学校发生突发事件,请大家保持镇静,按疏散线路有秩序地进行疏散,到操场按做操站立位置集队。
4.疏散人员发现有学生受伤,通知救护组,扶出4名受轻伤的学生到救护处。
5.各班整理队伍,报告班主任检查本班人数,立即向校长报告。
6.疏散演练完成,校长进行总结和点评。
7.宣布应急疏散演练圆满结束,各班有序带回并小结。
六、提前准备的事项:1.安全领导小组:制定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并向全体师生宣布。
2.医务室:准备药水、纱布、盐水、胶带等药用品。
3.各班主任:通知学生疏散线路、方向等各项要求。
教育学生在走廊上不要拥挤,避免踩踏事件发生;高年级学生要照顾低年级学生,男生要照顾女生。
4.救护组:在救护处摆放桌椅和相关设备。
七、急救包扎演示:1.老师:王红艳、陈素凡、张晓玲2.受伤学生2名3.希望我们同学看了今天的演示后,回家也动动手,学着老师的样子练习包扎。
掌握一定的方法,那么,一旦碰到伤害事故,也能自救或帮助他人。
2018年5月11日。
2018年防灾减灾日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方案-江苏新海高级中学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2018年度“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方案二〇一八年五月一、演练主题地震避险和应急疏散。
二、演练目的1、提升学校地震应急避险和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2、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地震应急避险和疏散能力;3、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地震应急行为习惯。
三、演练科目1、地震应急避险;2、震后应急疏散。
四、演练场景学生上课时间发生有感地震。
五、演练时间2018年5月14日早7时10分。
六、参与演练人员对象全校师生。
七、应急疏散组织机构演练指挥部:总指挥:韩金山成员:程志坚、马爱元、陈继敏、潘家永、张团思组织协调组:祁若华、杨成锋、董洪福疏散引导组:各年级管委会及全体任课教师后勤保障组:周波、孙琦、叶伟林、武光春抢险救护组:王晓青、唐海萍、邵晴、陈虎及安保人员宣传报道组:周峰、陈伟、吕高见、韦军八、分组职责(一)演练指挥部职责:1.全面负责应急疏散演练工作;2.成员按照地震应急避险和疏散演练工作分工各负其责;3.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4.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通道;5.明确应急疏散信号方式;6.教育学生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的流程和纪律。
(二)组织协调组职责:1.协助总指挥协调演练过程;2.制定演练工作方案和工作流程图; 3.编制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图、班级应急疏散路线方案等;4.校内信息汇总传递和对外联络;5.组织张贴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6.组织开展疏散演练质量自测自评工作;7.负责演练考评和总结工作。
(三)宣传报道组职责:1.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和培训;2.负责演练过程的摄影、录像、计时、记录等。
(四)疏散引导组职责:1.组织、引导、监督师生安全有序的疏散;2.及时扶助摔倒师生或救助受伤师生;3.及时报告疏散过程的重大险情;4.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各组工作。
(五)抢险救护组职责:1.演练开始前检查师生健康状况;2.组织抢救遇险师生;3.处置初起火灾;4.拨打社会急救电话,将受伤师生运送到安全区域(校园南门),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
自然灾害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自然灾害紧急疏散演练方案一、背景介绍自然灾害是指地球上自然界发生的毁灭性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山火等。
在面对此类灾害时,及时、有效的疏散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措施。
因此,各单位和学校需要定期进行自然灾害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员工和学生的疏散能力和逃生技能,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二、目的本次演练的目的是测试各单位和学校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疏散预案的有效性,提高员工和学生的自救互救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三、演练内容1. 灾害预警信号在演练开始前,演练组织者会发布灾害预警信号,以模拟自然灾害来临的情况。
预警信号分为两种:一是当演练组织者发出“灾害预警”时,表示即将发生自然灾害;二是当演练组织者发出“灾害发生”时,表示自然灾害已经发生。
2. 疏散指挥在收到灾害预警信号后,各单位和学校的疏散指挥部立即组织人员疏散。
指挥部负责确定疏散路线和疏散集合点,协调各部门人员有序疏散,并及时报告疏散情况。
3. 疏散路线和疏散集合点各单位和学校需要提前确定好疏散路线和疏散集合点,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疏散路线需要避开危险区域,选择宽敞、通畅的道路,避免拥挤和混乱。
疏散集合点需要设立在安全地带,方便指挥部对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和安排。
4. 疏散途中的安全措施在疏散过程中,各单位和学校需要做好安全措施,引导人员保持镇定,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
同时,需要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援和医疗救护工作,确保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5. 疏散结束后的复查和总结疏散结束后,各单位和学校需要进行复查和总结,查找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完善演练预案,提高疏散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
四、演练流程1. 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演练组织者发布灾害预警信号,各单位和学校立即进入演练状态。
2. 疏散指挥组织各单位和学校的疏散指挥部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定疏散路线和疏散集合点。
3. 人员疏散人员按照指挥部的指示有序疏散,保持镇定,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
科泉小学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科泉小学2018年“5.12”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为了落实教育局安全教育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则,以“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开展校园师生安全逃生演练,以防患于未然,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逃生能力。
二、演练安排1、内容:(1)应急避震演练(2)紧急疏散演练2、对象:全体师生3、时间:2018年5月12日上午大课间三、演练准备1、使全体教职工明确此次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班主任动员,熟悉疏散线路。
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
四、演练要求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4、各班主任要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五、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总指挥:闫有太副指挥:王孔朋杨小磊成员:杨小青崔伟伟程现现2、教室室内指导组成员:各班班主任职责:(1)“地震警报”(一长哨声)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3)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活动摄影:李晓静程现现王孔朋4、信号员:王孔朋5、活动总结及美篇制作:付佳佳六、演练程序1、启动程序总指挥在学校广播系统中宣布:老师们、同学们,科泉小学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2、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班主任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演练时间为1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塘下小学应对自然灾害
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上级安全工作指示,确实支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努力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逃生能力,确保全校师生在发生紧急自然灾害情况时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和疏散,学会逃生自救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特制本方案并实地演练。
二、领导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易娟
成员:王清梁春娟彭星瑶陈小燕袁萍
三、人员分工
1、领导小组成员分工:
易娟:全面负责,确立本次活动的宗旨、原则。
王清:负责制定方案和落实方案,并进行现场的指挥和调度。
梁春娟:协助组长指导和督促方案的制定,落实。
彭星瑶:信号发令
陈小燕:负责集结地点的指挥
2、其它:
(1)摄影:陈小燕
(2)文字:王清
(3)信号发令:彭星瑶
四、演练时间:2018年5月7日(具体时间以信号为准)
五、情境模拟:下午上课期间,突发地震。
六、演练原则:安全、有序
七、活动过程及要求:
1、筹备阶段:
(1)5月7日前制定方案。
(2)5月7日早上,进行预演。
(3)5月7日,进行“灾害来临时,如何自救”的国旗下讲话。
2、实施阶段:
(1)灾情发生后,广播室发出疏散警报。
(2)各班按预定路线撤离教室。
(3)领导小组组长作活动总结讲话。
3、总结宣传阶段:
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以文字和图片想结合的形式在学校网站、校报上进行刊载,并将演练情况上报上级行政部门。
八、具体要求:
1、听到疏散警报后,各班主任立即到班,在班主任到班前,学生
自行撤离教室。
2、出教室时,每班前后门各分一列纵队同时出班。
3、演习开始后,严禁携带物品出教室;严禁奔跑;如有学生摔倒,
可立即终止演习。
4、学生到达指定集结地点后,各班向年级负责人报告人数,年级负责人向王清老师报告人数。
报告形式:××班(年级)应到××人,实到××人。
5、各班在预演前要进行宣传和教育,明确路线和要求。
塘下小学
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