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合集下载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 2017-10)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二O一七年一月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细勘察工程编号:2017-10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校对:审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察公司月1年2017 期:日察勘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集成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目录第一部分文字报告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 1.1 拟建工程概况 1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 11.3 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2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 2.1 地形地貌、气象 3 2.2 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 3 2.3 区域地质概况 3 2.4 岩土的构成与特性 4 2.5 不良地质作用 5 2.6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52.7 水文地质条件 5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 5 3.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5 3.2 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6 3.3 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 6 3.4 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93.5 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104.结论与建议105.说明11图表第二部分1. 图例1页2. 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页3.(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4. 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5. 工程地质剖面图3页2017-10报告编号: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集成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目录6. 钻孔柱状图8页7.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总表2页2017-10报告编号: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1.1 工程概况委托单位:中兴建安公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枣庄市峄城区,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特性:拟建工程为办公楼1栋,宿舍1栋,餐厅1栋,总建筑面积,建筑物主要特征见下表1.1。

2***m拟建建筑物主要特征 1.1表基础用拟建筑物采建筑物层数荷载底面名称结构类型地基基础标高柱墙(编号)型式地上地下(m) kN/m kN框架结构无厂房独立基础*4具体建筑物的尺寸、层数及平面布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岩土工程勘察实训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实训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实训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实训的目的是通过实地勘察,了解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求,掌握基本的勘察技能和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习加深对岩土工程专业的认识,提高专业素养。

二、实习岗位认识与见解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工程地质、土力学、岩石力学等多学科知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它不仅关乎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和施工进度。

在实际工作中,岩土工程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准确判断地质条件,提出合理的勘察方案和应对措施。

三、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岩土工程勘察实训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方法。

首先,勘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一个关键环节,但我在这方面经验不足,需要加强学习。

其次,在野外勘察中,如何准确判断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勘探方法和技术也是一大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请教老师和同事,逐渐摸索出一些解决方法。

例如,在数据处理方面,我学习了更多的统计分析方法和软件操作技巧;在勘探方法选择上,我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的结合,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四、实习过程总结与收获通过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实训,我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提升。

我了解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求,掌握了基本的勘察技能和方法,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五、对实习过程中不足之处的建议针对本次实习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其次,多参与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再次,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最后,加强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

六、个人对实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岩土勘察报告(毕业设计)

岩土勘察报告(毕业设计)

2.勘察工作2.1、勘察工作量依据勘察规范和勘察合同的要求,结合拟建建筑物的规模和特征,沿拟建建筑物的周边、角点及中部共布设80个勘探孔,其中取土标贯孔20个,取土试样钻孔4个,标准贯入试验孔3个,鉴别钻孔20个,圆锥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孔33个。

深孔共施工62个(由于拟建高层建筑物位置有变化, 现局部深孔处变为多层楼或地下停车场位置),孔深16.00—28.50米,总进尺1400.00米;浅孔共施工18个,孔深8.80—10.80米,总进尺180.30米;本次勘察完成岩土工程勘探总进尺1580.30米;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总进尺173.80米;取原状土试样11件,扰动土试样96件及岩石样16件,标准贯入试验31次,详见附表3-1/1《勘探点一览表》。

地基土静载荷试验一组5个点;剪切波速测试点5个。

本次勘察勘探点的位置及高程由我公司现场实测。

采用的黄海高程系统,其测量标志点引至场地东南侧庆丰街与科尔沁路交互处中心路面,其高程为272.20米(详见平面图位置图及勘探点布置图),钻孔标高测量点80个,地下水位测量点80个,地基土静载荷试验点承压板底面高程测量点5个。

2.2、勘察依据(1)、勘察合同及平面位置图;(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1 J366-2004);(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0)、《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根据拟建工程的特征和该场地的地形地貌形态和工程地质条件对本次勘察等级进行3.场地条件3.1、位置和地形拟建工程位于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赛罕街与庆丰街之间,红城南路与科尔沁路之间。

地勘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地勘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地勘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前言该报告是针对一处地点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其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该地区的地质与地貌情况,以便进行建筑与环境工程设计。

为了准确描述该地质状况和提高勘察精度,我们采用了多种勘察方法,得出了以下。

二、勘察地点简介本次勘察地点位于某地市区南部,面积约为1000亩,建筑用地面积为600亩,环境工程用地为400亩。

该地区地势起伏不大,平均海拔为30米左右。

周围无大型山脉或江河,是一处相对平稳的地形。

下面将对该勘察地点的岩土地质状况进行详细描述。

三、地质情况分析1. 地层岩性该土地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下部地层的花岗岩、石英岩和上部地层的黏性粘土层、杂屑土-砂土层组成。

其中,花岗岩为主要地质岩层,在该地区占主导地位,岩性为石英二长花岗岩。

黏性粘土层与杂屑土-砂土层在地下30米处之上,发育至地面以下10-15米,厚度约为30米。

2. 岩体稳定性评价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岩体在地下部分稳定性较好,整体稳定度为一般。

但岩体表面过于粗糙,毛细孔隙度较大,较易发生岩体剥落、局部崩塌等现象,增大了建筑物基础的施工难度。

3.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该地区地震等级较小,为三级地震,地震烈度为VI度。

考虑到地质条件和历史资料,该地区地震引发的岩石崩塌和滑坡等地震灾害风险较小。

4. 地下水地质分析-33米之间,该区域地下水较为丰富。

地下水层位上下界分别在-15米0米、-40米地下水层埋深为33-40米,主要为含水层,水质条件较好,适宜用于生活和工业用水。

四、勘察与建议本次勘察如下: 1. 该地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为生活和工业用水提供了便利;2. 该地质区构造复杂,岩体距离表面距离较近,建筑物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进行合理的基础设计; 3. 该地区地震风险较小,保证了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相对安全性。

因此,我们建议在该地区进行建设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建造方案和基础设计,确保建筑物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也能满足安全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汇报人:2024-01-04•勘察目的和任务•勘察方法和手段•勘察成果分析目录•勘察结论和建议•勘察报告书编制要求•勘察报告书审查与审核01勘察目的和任务分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的可能性及对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状况分析了解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的变化规律。

确定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通过勘察了解地质构造,如断层、褶皱等,以及地层的分布、厚度、岩性等特征。

确定工程地质条件获取岩土的密度、含水率、渗透性等物理性质参数。

物理性质参数力学性质参数工程分类与评价通过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确定岩土的抗压、抗剪、抗拔等力学性质参数。

根据获取的参数对岩土进行工程分类,评价其工程性能及稳定性。

030201确定岩土参数根据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状况等因素,评估场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场地稳定性评价计算地基在不同荷载下的承载力,评估其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地基承载力分析分析场地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评估场地的抗震性能。

抗震性能评估评估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等。

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02勘察方法和手段基础性调查地质调查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调查,为后续的勘察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地质调查钻探直接勘探方法钻探是通过钻机在岩土层中钻孔,直接获取岩土样本的方法。

通过钻孔内的观察和试验,可以了解岩土层的分布、岩性、厚度、地下水位等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井探和槽探局部勘探方法井探和槽探是在工程场地内布置一定数量的井或槽,通过挖掘或开凿的方式,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分布、岩性、地下水等情况。

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场地较小、钻探无法满足需求的工程场地。

间接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推断地下岩土层的分布、性质和状态的方法。

常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等,适用于大面积的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
基本任务: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并研究查明工程地质条件的方 法和手段、分析研究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建筑的规划、 设计和施工及建筑物的正常运行提供地质资料。
具体任务:
• 查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有利和不利条件 ; • 分析研究与建筑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定性和定量评价,为设
计和施工提供地质依据 ; • 选出工程地质条件优越的建筑场地; • 配合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提出关于建筑物类型、结构、规模和施
• 1、工程地质测绘密切结合工程建筑物的要求,结 合工程地质问题进行。
• 2、对与工程有关的地质现象,如软弱层、风化带、 断裂带的划分,节理裂隙、滑坡、崩塌等,要求 精度高,涉及范围较广,研究程度深。
• 3、常使用较大比例尺 (110000~1:2000~1:500),对重要地质界限或 现象采用仪器法定位。当然在区域性研究中也使 用中、小比例尺。
性特征、埋藏深度、水位变化、污染情况及其与地表水体的关系; ⑤ 搜集气象、水文、植被、土的标准冻结深度等资料; ⑥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形成、分布、形态、规模、发育程度及其对工
程建设的影响; ⑦ 调查人类活动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 ⑧ 调查已有建筑物的变形和工程经验。
2、试述工程地质测绘与一般地质测绘的区别
• 4、突出岩土类型、成因、岩土地质结构等工程地 质因素的研究,对基础地质方面,尽量利用已有 资料,但对重大问题应进一步深化研究。
3.工程地质测绘的作用随哪些因素变化?
1、勘察阶段
• 在规划、可行性研究等初期阶段,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对工 程地质条件作全面了解,其重要性是明显的,在后期阶段 则其作用退居次要地位。
2、平板荷载试验中,如何确定地基土承载力 基本值f0
答:根据试验得到的P—S曲线,可以用强度控制法、极 限荷载法或相对沉降控制法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

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前言(一)工程概况及勘察等级1、工程概况拟建“XXXXXX市政道路工程”为XXXXXX水库周边的路网工程,由道路一(路宽12m,道路长0.5879KM)、道路二(路宽15.5m,道路长1.63KM)、道路三(路宽12m,道路长0.32KM)、道路四(路宽40m,道路长0.325528KM)、道路五(路宽16m,道路长0.214KM)及洛平新街(路宽43.5m,道路长1.067KM)共6条道路组成,道路四及洛平新街设计为城市Ⅰ级主干道,其余为城市Ⅰ级次干道,路面设计荷载标准为BZZ-100,道路分为左右两幅,设计基准期为20年。

受建设单位委托,本次勘察范围为道路四及道路五,道路四、五位于场区的南侧,几乎平行,距离约150m左右。

其中道路四全长0.325528KM,道路段起点中桩里程:K0+000(中桩坐标:X=2922355.217,Y=365668.869;中桩设计高程H=1125.00);终点中桩里程:K0+325.528(中桩坐标:X=2922418.343,Y=365988.218;中桩设计高程H=1115.30),道路五全长0.214258KM,道路段起点中桩里程:K0+000(中桩坐标:X=2922175.618,Y=365697.838;中桩设计高程H=1119.264);终点中桩里程:K0+214.258(中桩坐标:X=2922209.736,Y=365909.362;中桩设计高程H=1115.571),两段道路均无桥梁及隧道工程。

本工程建设单位为XXXXXXXX公司,设计单位为XXXXXXXXXXXXX公司。

2、勘察等级根据现场踏勘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条规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确定如下:①、根据工程规模和拟建物特征,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②、拟建场地地质情况、地形地貌复杂,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③、场地基岩为白云岩(可溶性碳酸盐岩石),为特殊性岩土,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④、根据以上3条,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确定为乙级。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目录1 勘察工作概述 (2)1.1工程概况 (2)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2)1.3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2)1.4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2)1.5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1.5.1勘探点布置原则 (3)1.5.2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 (3)1.5.3完成工作量 (3)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5)2.1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 (5)2.2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 (4)3 地震效应 (11)3.1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 (11)3.2建筑场地类别 (11)3.3地震液化判别 (11)3.4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12)4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5)4.1场地稳定性评价 (15)4.2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12)4.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3)4.3.1场地环境类型 (13)4.3.2场地冰冻区和冰冻段分类 (13)4.3.3地下水的腐蚀性 (13)4.4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13)4.5持力层与地基强度验算 (14)4.6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14)4.7 复合地基 (19)4.8基坑开挖与降水 (17)5 结论 (21)1 勘察工作概述1.1 工程概况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某大队篮球馆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该工程位于某市某路以南,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为1栋1层的篮球馆,荷载按每层15kPa计,基础埋深约1.5m。

1.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本工程具有以下特征:1)根据由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该工程为一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2)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3)根据附近地质资料: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之规定,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 2017-10)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二O一七年一月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细勘察工程编号: 2017-10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校对:审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察公司勘察日期: 2017年1月目录第一部分文字报告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1、1 拟建工程概况 1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与依据 11、3 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2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2、1 地形地貌、气象 32、2 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 32、3 区域地质概况 32、4 岩土的构成与特性 42、5 不良地质作用 52、6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52、7 水文地质条件 5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 53、1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53、2 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63、3 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 63、4 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93、5 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104、结论与建议105、说明11 第二部分图表1、图例1页2、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页3、(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4、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5、工程地质剖面图3页目录6、钻孔柱状图8页7、(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总表2页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1、1 工程概况委托单位:中兴建安公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枣庄市峄城区,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特性:拟建工程为办公楼1栋,宿舍1栋,餐厅1栋,总建筑面积***m2,建筑物主要特征见下表1、1。

具体建筑物的尺寸、层数及平面布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勘察等级: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属二级场地,二级地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与依据1.2.1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勘察的目的就是提出岩土工程地质资料与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岩土利用、整治与改造的方案提出建议。

主要任务有:⑴查明建筑范围内各岩土层的年代、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

⑵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与危害程度。

⑶查明不良地质的特征与分布。

⑷查明特殊性岩土的分布范围与危害程度。

⑸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查明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补给、径流条件及土层的渗透系数。

调查场地周边地表水汇集、排泄及地下管网渗漏情况。

⑹调查施工临时荷载(材料、设备等)的要求,调查邻近建(构)筑物、各类管线及地下工程的平面位置、特性、使用情况及保护要求等。

⑺评价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

⑻评价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影响。

⑼分析与评价地基稳定性、均匀性与承载力,对可能采用的岩土利用、整治与改造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建议。

1.2.2 勘察工作的依据⑴《岩土工程勘察合同》⑵《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8年版)⑶《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⑷采用的有关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规范》(DB37/5052-2015)《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编制标准》(DBK14-S3-200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3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3 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1.3.1 勘察工作量布置⑴勘察手段根据勘察工作执行的依据、勘察的目的与任务要求、初步了解的拟建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针对本工程特点,本次勘察主要采用钻探及室内土工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

⑵勘探孔平面布置勘探孔沿建筑物周边线布设,勘探点间距控制在30m之内,共布置勘探孔63个。

⑶勘探孔深度布置本工程考虑采用天然地基结合拟建建筑物荷载大小,勘探孔深度设计为5-20m。

1.3.2 勘察工作方法⑴工程测量本次勘察勘探点定位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总规划平面图进行,坐标系统为相对坐标系。

勘探孔孔口高程采用假定高程(由甲方提供),高程引测点BM 点位于场***上,该点高程为***m,现场有红漆标识。

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⑵钻探、取样与动力触探试验根据勘探孔深度要求,本次勘察中采用DPP-100型工程钻机1台及相应的取土设备2套。

机钻采用口径130mm开孔器钻进,穿过填土层后换用110mm钻具钻至终孔,钻进采用回转钻进工艺、无泥浆护壁,回次进尺一般为1、00~2、00m。

施工机组配备固定工程的技术人员跟班编录,钻进过程中司钻员如实、及时做好钻探情况记录。

具体操作方法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9.2.4 条以及《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执行。

钻孔完成后用原土回填捣实。

原状土样质量等级为Ⅰ级,粘性土采用二重管回转取土器,砂性土采用原状取砂器,软土采用敞口薄壁取土器重锤少击法采取(有导向装置);为减小扰动并保证各试验项有足够的数量,原状土样筒长度为30cm,直径89mm。

取样间距一般为1、00~2、00m,土层厚度较大且均匀时,间距适当放稀,土层厚度较小时连续取样;样品采集后采取防晒、防失水措施,及时包装封蜡送交实验室。

静力触探试验:。

1)采用自动落锤装置。

2)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同时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与侧向晃动,保持探杆垂直度;锤击速率每分钟宜为15~30击。

3)每贯入1m,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m,每贯入20cm 宜转动探杆一次。

⑶室内试验物理性质试验:含水量试验采用烘干法,密度试验采用环刀法,颗粒比重试验采用经验法。

压缩-固结试验:采用KTG-ZY型三联中压气压全自动固结试验仪(36通道),试验加压荷载为4级,最大加压至400kPa。

抗剪强度试验:一般采用直剪快剪、基坑支护深度内土层试样采用固结快剪、粘性土采用不固结不排水剪。

液塑限试验:采用搓条+锥式仪联合试验法,塑限为搓条法,液限取锥式仪下沉10mm时的含水量。

各项试验均按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及《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相关要求进行。

1.3.3勘察工作完成情况及勘察质量述评本次勘察野外作业于2017年1月5日进行,室内试验于2017年2月20日完成,资料整理于2017年2月23日完成。

实际完成工作量见表1.3.3。

本次勘察工作中,勘探点间距、勘探孔深度、室内试验数据的数量均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钻探测试等均符合有关规范、标准规定的操作技术要求,质量合格。

勘察文件编制质量及深度满足《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8年版)、《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查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岩土工程勘察合同》及本次勘察所依据的有关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的要求。

表1.3.3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气象工程所处场地为鲁南冲洪积平原,地貌形态单一。

勘察期间场地地势平整、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m,拟建工程完成后室外地面高程为**m。

邹坞镇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春季偏南大风较多,若有较强冷空气南下,还会造成强降温或冷霜冻。

夏季天气炎热,湿润多雨。

秋季气温明显下降,降水骤减,多秋高气爽天气。

境内多年年平均气温摄氏13、9℃,全年日照总时数2532、1小时,总日照时数为1826、9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72、1%。

冻土深度约0.24m。

2、2 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拟建场地红线范围内为耕地,没有排水排污管等分布。

施工临时荷载将主要为施工道路、塔式起重机等。

2、3 区域地质概况峄城区地处苏鲁豫皖交界中心,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断块区的南部,在地震区划上则属于大华北地震区的南缘。

薛城的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不太复杂,地震活动的频率与强度均较低。

地貌上表现为地势低平,在断陷盆地内的沉积物厚度较大(几百米到几千米),表现出共震荡运动的特征。

在断裂构造上,薛城地区断裂较为发育,按其规模大小与地质发展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最主要的就是北、东向的断裂分布较广。

主要断裂带有:郯城----庐江断裂带。

根据搜集的区域地质资料,郯庐断裂带在拟建场区东侧70km通过。

郯庐断裂带就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

就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就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与深源岩浆活动带。

经历了多期构造。

就是一条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就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该地震断裂带形成于中元古代。

2、4 岩土的构成与特性根据区域资料,本场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dov)约2-3m,从本次勘探揭露的地层资料分析,拟建场地勘察深度(20.0m)范围内的地基岩土为第四纪全新世~晚更新世( Q 3)的沉积土层及泥岩、粉砂岩,土层主要由粘土组成。

按其沉积年代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共划分出3个主要土层。

其中层①为表土,工程性质较差;层②黏土为第四纪(Q4)一般黏性土,工程性质一般。

基岩为泥岩,工程性质好,承载力高。

层①耕土:灰色,较松散。

土质不均匀,含植物根系,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工程性质差,应清除。

层②黏土:灰褐色,可塑,土质较均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层③泥岩:紫色~紫红色,层理不发育,厚层结构,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

本层未揭穿。

各土层层底埋深、相应标高及层厚详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地层分布详细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2、5 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内无滑坡、崩塌、岩溶、土洞与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所收集的资料,本区的地面沉降主要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该项目周边无工业供水用井,预测地面沉降不良地质作用对本工程的危害性极小。

2、6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根据勘察结果,场地内除表土(填土)外,无其它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2、7 水文地质条件2.7.1 地下水⑴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类型根据勘察结果及区域性水文资料,勘察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

⑵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就是大气降水。

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为自然蒸发。

⑶地下水位雨季地表将有上层滞水存在,水量不大,对本工程影响小。

2.7.2 地表水勘察区及附近500m内无大的地表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