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途径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

高考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

高考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文化多样性,主要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详细表现。

(2)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3)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最能表达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透过传统节日和风俗,我们可以领会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讨论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宝。

世界遗产的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如何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确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独特和特征。

(2)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

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进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

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3、敬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看法: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互相借鉴、求同存异,敬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华进步。

(2)敬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必要性)①敬重文化多样性是进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进展的精神根基。

敬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敬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进展好本民族文化。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 文化创新的途径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 文化创新的途径  PPT课件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5.2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 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内容。本 课 是对前面两课的一个提升,同时对接下来学习的中 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及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等 知识具有指导作用。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具 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在前面两课中,学生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 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而 怎样进行创新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 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推陈出新
(体现时代精神)
东西艺术完美结合 杂技版天鹅湖雷到老外
中国版杂技舞剧《天鹅湖》的创作借鉴了十九世纪 俄罗斯芭蕾舞剧的剧情,并将柴可夫斯基的经典音乐和世 界高雅艺术之一的芭蕾以及中国国粹杂技巧妙地进行糅合 创新,实现中国杂技从单纯的“技”到“剧”的质的飞跃。
杂技版天鹅湖
②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一味推崇外来文化 拒绝接受新文化 根本否认传统文化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拒绝任何外来文化
中国红歌会是江西省精心打造的大型活动和电视品牌。它以担当主流价 值和主流文化为己任,唱响红色经典,弘扬先进文化,坚持主题的鲜明性、 风格的多样性、参与的广泛性、点评的专业性,按照时代要求把握文化导向, 依据民众需求把握文化风尚,用经典带动流行,用主流引领多元,以健康、 向上的“红色”基调激动人心;以真、善、美的“红色”魅力感动人心;以 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红色”品质深入人心,吸引了众多选手、感染 了广大观众”,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红色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传播 先进文化,实现文化大繁荣和弘扬传统文化。 创演中国杂技《天鹅湖》是战士杂技团半个世纪艺术创作经验和文化创新 意识的厚积薄发的世纪亮相。战杂努力践行先进文化的要求,“立足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 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他们相信,杂技以其技巧丰富的强大 本体和充满东方神奇魅力的特征,通过中国艺术家热情大胆的艺术创造,柴 科夫斯基的音乐作品完全可以和中国的古老艺术珠联璧合交相辉映。中国杂 技完全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吸纳世界经典艺术以充实自身的文化含量,把杂技 创新提高到文化创新的高度并产生震撼的力量。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3)对我们来说,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 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坚持把批判继 承和超越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既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使之内化为我们民族的 主体意识,又从时代的要求出发,赋予其崭新的时代意义,使之同时代精神相融合, 努力开拓、创造中国特色的新文化。同时还要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 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 文化的新辉煌。
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 文化的关系。 (2)要对传统文化实现超越创新,就意味着突破,意味着创造一种既适应时代要求 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质和民族精神的新文化、新文明。在这里,超越创新和批判继 承是相辅相成的,批判继承是超越创新的基础。没有批判继承,超越创新就是一 句空话。反过来,超越创新是批判继承的必然要求,没有超越创新,批判继承就毫 无意义。所以,必须既坚决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 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全盘西化”论,又高度地警惕和防止一味固守本 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保守主义”“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的道路。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 法是( ) ①深入基层,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 ③高举旗帜,引领前进方向 ④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 A.④—③—① B.①—③—④ C.①—④—② D.②—④—③ 解析 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下去”是指文化创作要深入基层,立足于社会实 践;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进去”是指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文化创作必须坚 持“走出去”是指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是①—④ —②。③说法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故答案选C。 答案 C

超精彩的课件《文化生活》:文化创新的途径(修订版)课件

超精彩的课件《文化生活》:文化创新的途径(修订版)课件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经之一: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结合上述两个事例,思考:在“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时要注 意什么?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 追求。
该节目最大的特点与看点,就是 用时尚、先锋的动漫手法,演绎 《 经典优秀的相声小品。声音还是 快 原声,但画面却用动漫演绎。这 乐 种处理方式,使原本就充满喜剧 驿 色彩的相声、小品又增加了幽默 站 的视觉效果。形神俱备的动漫人 》 物造型,妙趣横生的场景与动作 设计,为大家熟悉的作品融入了 时尚元素,注入了新活力。
我国的文学形式经历了哪些形式?
《诗经》 先秦散文 汉赋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唐诗 现代文学艺术
探究:从文学艺术及 雕塑艺术的发展看, 文化创新除了继承传 统还应怎样?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不断发展。
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回顾旧知: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
思考:文化创新的另一途径是什么呢?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也是文化创新必 然经历的过程
1、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 借鉴、融合。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散文,诗歌,小说,戏剧……
散文诗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 借鉴、融合。 怎么办?
音乐赏析:《梁祝》
20世纪50年代,我国音乐学院学生练习曲目大 多是外国音乐家的作品。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 的一些拉小提琴的年轻人,决心创作出中国人 自己的作品。他们以发展音乐为使命,创作出 了感动全世界的经典曲目——《梁祝》。这首 反映中国古老而美丽传说的乐曲,展现了中华 文明文化鲜明的风格和特点,成为通过文化融 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

遵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立足社会实践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
观点对对碰
中国传统服饰已 非常优秀,没必 要借鉴国外的服 饰求创新,而且, 中国传统服饰还 应该采用传统的 元素,保持原汁 原味。
VS
中国传统服饰太 “古董”,以欧 美西方服饰为主 的服饰形态成为 当今服饰潮流, 我们应该放弃中 国传统服饰。
新改良版的宋锦。为了设 计出新面料,设计团队 曾重走“丝绸之路”, 到敦煌、青藏高原一带 寻找灵感。
这块创新面料是如何设计出 来的呢?
合作探究一
常言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主要靠 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新 中 装 女 领 导 人 服 装
面向世界 (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 博采众长
坚持 正确 方向 克服 错误 倾向
作业:
蓝方
红方
连连看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一味推崇外来文化
拒绝接受新文化 根本否认传统文化 拒绝任何外来文化
设计中国特色的高中生校服
课堂总结
我的收获……
文 化 创 新 的 途 径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
继承传统 (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推陈出新 文化创 新的基 本途径
合作探究三
西式服装符合人体结构特点,既合体又 实用。为此,有人认为,在中西方服饰文化 交流中应全盘照搬外国的东西。
思考:在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借 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 要注意————
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 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有益≠ 一切)

走进故宫,让“故宫”活起来——《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走进故宫,让“故宫”活起来——《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盂《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

本框题在前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文化创新的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二是对外来文化的鉴别与融合。

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交汇点上,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文化创新不仅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实现文化创新的过程,还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高学生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因此,本课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价值。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课提出了“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的要求,并给出了“以‘文化创新靠什么’为议题,探究文化创新的动力和途径”的教学建议。

与旧版课程标准相比,新课标更加强调“文化”课堂的活动性、实践性、开放性,注重创建能够引发学生体悟的真实文化情境,提出能够激发学生研究和探索的文化问题,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力,对外来文化的辨别力,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力。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文化”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并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够在上课之前,以文化创新的途径为主题,构建起较为完整、准确的知识结构。

与此同时,生活、生长于北京的他们,对“家门口”的故宫有着熟悉又陌生的情感。

熟悉的是他们见过、路过、游过故宫,故宫就好像家门口的标志一样;陌生的是他们对故宫的那段历史和文化了解得还不够。

故宫博物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并且努力在新时代焕发出独具中华魅力的生机,这一点与本课文化创新的主旨刚好契合。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故宫”,让学生置身于这座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真实文化情境中,去感受传统、体悟文化,寻找元素、提出创意;去思考怎样实现古今中外文化的交融,使古老的故宫更好地在现代“活”起来;去思考怎样使故宫所代表的中华文化在更多的人心中“活”起来。

乔炜《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案例

乔炜《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案例

《从马毅成功的秘诀看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案例贵阳一中乔炜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

本框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针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另一方面,针对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文化创新的途径,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2、能力目标:通过探寻马毅的成功之路,揭示文化创新的途径,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让学生了解马毅、张擎等人的事迹,激发学生在各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

感悟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难点是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四、教学方法:教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诱思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拓展探究法。

五、教学资源:多媒体电脑一台、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情景导入】PPT图片展示1:古老的藤编技艺。

师:同学们看到过这一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流传广泛,在贵州各地都常见的民间藤编技艺吗?你们家里使用藤器吗?(设计意图:旨在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关注。

)生:(略)学生回答各有不同。

师:现在城市里已经很少看到有人使用老式的藤器了,在农村还有一些地方在使用老式的藤椅、箩筐、筲箕等。

老式藤器的价格低廉,工匠们编织这类藤器的收益往往不高。

但有个人却通过编织藤器发了财,他叫马毅。

PPT图片展示2:马毅编织藤器的图片。

马毅是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娄山关村的村民,20XX年他创办了遵义毅丰藤艺制品有限公司。

目前,成立才两年多的遵义毅丰藤艺制品有限公司已在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中小有贡献,年产值达280万元以上,使娄山关村形成了藤编一条街,被远近客商誉为黔北藤编之乡。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及中华文化的特点,考查学生解读 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故③的说法 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④的说法错误;①②的说法正确 的反映了题意。【答案】A
• (2008江苏卷23)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 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 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 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 品。这说明 •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 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 社会制度、科学技术、 思想运动和教育对文化 继承又重要影响
对传统文化要“推陈 出新、革故鼎新”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 相互交流、借鉴、 融合
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文化传承。
综合探究:
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 ) ①全民学习 ②活到老学到老 ③终身学习 ④把学习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①④
(2008广东卷37)(10分)看漫面,运用《文化 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方成的《洗澡》改编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 (2分) (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 (8分)
答:(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的偏差。 (2)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 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 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 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 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 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 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 所用。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 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文化的过程。
——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 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 轮子。 ——胡锦涛
那么一个民族的文化要生生不息除了做到对 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还需要怎么做呢?
3、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云南映象》的全球推广商———派格太合环球传媒完全按照 国际演出行业惯例对《云南映象》进行包装及商业运作。澳大利亚 灯光师、舞美师等专家对《云南映象》进行再加工、再提炼,以使 它成为真正属于世界的艺术产品。作为中国舞蹈史上第一个自己营 销、包装、推广的原生态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从高原村寨走 向世界,
C
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 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 到普遍欢迎。这说明: ①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B
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 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 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云南映象》是一台融传统和现代一体的舞台新作,生涯 的丰富经验,同时再加上上千年文化歌舞的元素将原生的原创乡土 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展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 该歌舞集70%的演员来自云南各地州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少数民族 演员,演出服装还原于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 。
B
4、既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 创新的重要基础是( ) A. 文化多样性 B. 文化的民族性 C. 文化的传承 D. 文化的发展
A
5、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 坚持的原则是( ) A.照搬其它民族文化 B. 重视借鉴其它民族文化 C.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 坚持复兴我国的传统儒学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内涵: 文化创新既是一个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改造传统文化 的过程; 又是一个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的过程。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横向) (1)内涵: 文化创新既是一个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改造传统文化 的过程; 又是一个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的过程。 (2)要求: ①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重视文化的继承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 ——重视文化的发展
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 文化,是“历史虚无主义”和 “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 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拒绝接受 任何外来文化,是一种“守旧主 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
二楼:韩国文化和传统文化 不相容,应该坚决抵制。
辩别一下 热衷于过洋节,对传统节日不屑一顾。
民族虚无主义 儒家思想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应坚决抛弃。 历史虚无主义 网络语言是对现代汉语的污染,应禁止使用。 守旧主义 为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应抵制外国的文化产品。 封闭主义
B
练一练
1、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 的根本途径是( ) A. 汲取一切人类文化成果 B. 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 C. 立足于社会实践 D.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
2、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新,都要经历这 样的途径( )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 ④汲取一切人类文化成果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A
3. 毛泽东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许多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 住,忘记了。”在这里,毛泽东主席批评的这批人实际上是犯 了( )的错误 A.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B.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C.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D.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
杨丽萍花了3年的时间在云南的民族生活中找素 材,再加上她30年舞蹈生涯的丰富经验。
社会 实践
源泉 动力 推动
文化 创新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舞蹈编排将云南原始乡村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经典进行了整 合重构,用新锐的艺术构思表现少数民族的勤劳、朴素。 《云南 映象》大量使用了可移动、升降转换的装置。杨丽萍突破了以往舞 台艺术的均衡布局,使传统的广场活动与现代舞台艺术得到了完美 结合。音乐、服装、灯光、道具,将留给观众一个“原生态”的特 定印象。180副具有云南特色的面具,牛头、玛尼石、转经筒在亦 幻亦真的舞台灯光中穿梭于远古和现代,在时空错位、视觉错位中 构建一种生态情感 。
讨 论
PK
有人以“《功夫熊猫》有文化入侵之嫌”为由,呼吁抵制影片上映。
抵 制
不 抵 制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 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克服不利于文化创 新的各种错误倾向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正确方向: 要立足于…着眼于……发扬…汲 取…,……创新
“韩流”是社会学家对韩国文化风靡、 流行的一种统称。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的 收看率创了纪录,甚至连胡锦涛也承认自己 迷上了这部历史剧。学韩国语言,跟韩国食 品、崇拜韩国明星“帅、酷、倩”,中国的 新娘身着韩国传统服装拍结婚照,做整形手 术的人也越来越多。
一楼:韩国文化是先进的 文化,应该照搬过来。
(1)具体内容: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 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 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 新,需要博采众长。 (2)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的涵义:
①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 程 ②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③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 文化的过程。
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 音乐无国界。周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杰伦把流行音乐融入‚中国风‛,展现给世界人民的是中国传 统文化与当前流行元素的有机结合。保持我们传统音乐高雅的基 础上,做到雅俗共赏。 周杰伦让越来越多无暇赏析古典文学、诗词的青少年一代,更 多的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C
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 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 ——胡锦涛
周杰伦的中国风:从《东风破》里的‚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到《发如雪》中的‚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再到《千里之外》里 的黯然神伤‚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再到《霍元甲》 《菊花台》《青花瓷》…… 网友评论: ‚周杰伦喜欢把自己的流行音乐融入许多‘中国风’的东西, 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既是一个 这一创新是成功的,也证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优秀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
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基础:文化多样性 要求:博采众长
态度:科学分析,吸收有益成果
《梁祝》用交响乐的形式 展现了中华文化鲜明的风格 和特点,从内容到表现形式 ,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 成为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 创新的艺术典范。
3、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重要途径)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横向)
课堂小结:
巧学妙记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三条途径
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两个关系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一个方向: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 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 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 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云南映象》的全球推广商———派格太合环球传媒完全按照 国际演出行业惯例对《云南映象》进行包装及商业运作。澳大利亚 灯光师、舞美师等专家对《云南映象》进行再加工、再提炼,以使 它成为真正属于世界的艺术产品。作为中国舞蹈史上第一个自己营 销、包装、推广的原生态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从高原村寨走 向世界,为中国的舞台艺术走向市场探索出了一个崭新的运作模式, 《云南映象》本身也已经成为一个中国舞蹈界的共有品牌、一张获 得广泛赞誉的 “中国名片”。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重要途径)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横向)
(3)如何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要求) ①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 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求:需要有、、、 胸怀、、、气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要处理好竞争与 合作的关系,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推 动世界文化创新。) ②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 所用。 ——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 族特色;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扎根于自 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