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句微课教学设计说明
微课教学设计-认识拟人句

微课教学设计-认识拟人句
同学们好!今天我要教大家一种修辞手法——拟人。
通过掌握拟人的知识,我们可以让文章变得生动有趣。
在作文中,拟人句手法经常需要运用,它可以使文章变得富有人格特征,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因此,我希望通过这个微课,让学生初步掌握拟人的知识,能够判断和尝试写拟人句。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拟人句。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
和感情。
简单来说,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这种手法又叫作“人格化”。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拟人手法的三种运用形式。
首先是把植物拟人化,例如“花儿向太阳微笑”,“树木在风中舞蹈”等。
其次是把动物拟人化,例如“小狗摇着尾巴向主人撒娇”,“小
鸟在枝头唱歌”等。
最后是把一般事物拟人化,例如“时间像一位宽容的母亲,给予我们足够的成长空间”,“风儿在耳边低语,让人心旷神怡”。
最后,我们来研究如何把一般的句子改写成拟人句。
首先要想象出一个生动的场景,然后用人物的行为、语言、神态等来描写事物。
例如,“太阳在天空中升起”可以改写为“太阳像一个勇士,从东方的山峰上冉冉升起”。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边讲解边练,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拟人句、改写拟人句,并进行闯关练加深印象。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们一定掌握了拟人句的写作方法。
聪明的小朋友们,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加油!你们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句子。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三年级《探索拟人句》微课设计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三年级《探索拟人句》微课设计一、课程概述本微课程设计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探索拟人句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通过研究和实践,学生将能够理解什么是拟人句,以及如何在写作中运用拟人句来增强表达效果。
二、教学目标- 理解拟人句的概念和特点。
- 能够分辨并理解拟人句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 能够在写作中巧妙运用拟人句,增强句子的表现力。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拟人句- 介绍拟人句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 示范几个典型的拟人句例子,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特点。
2. 拟人句的应用场景- 分析拟人句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如故事、诗歌、描写人物等。
- 展示一些著名文学作品中的拟人句例子,激发学生对拟人句的兴趣。
3. 拟人句的写作技巧- 教授一些常用的拟人句写作技巧,如运用形容词、动词和名词等。
- 提供一些写作练,让学生尝试使用拟人句来描写物品或场景。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 引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情景,激发学生对拟人句的好奇心和兴趣。
2. 示范法- 通过示范几个典型的拟人句例子,让学生理解拟人句的概念和特点。
3. 合作研究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分析拟人句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4. 创作练法- 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练,鼓励他们尝试使用拟人句来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
五、课程评估1. 完成课堂练- 在课堂上进行写作练,检验学生对拟人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提供反馈意见- 针对学生的写作练,给予个别或整体的反馈意见,指导他们在拟人句的运用上进一步提高。
六、课程计划本微课程设计为三年级课程,共设计两个课时。
具体计划如下:七、教学资源1. PPT演示文稿,包含拟人句的定义、例子展示和写作技巧。
2. 练册,提供给学生用于课堂练和作业。
3. 打印的著名文学作品中的拟人句例子,用于示范和讨论。
以上为《探索拟人句》微课程设计的概述和大致计划安排。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三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拟人句,提升写作表达的能力。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三年级《拟人句的表达》微课设计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三年级《拟人句的表达》微课设计1. 课程概述本微课程旨在教授三年级学生如何表达拟人句。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了解拟人句的定义、用途和常见的表达方式。
通过练和互动,学生将提高自己运用拟人句的能力,使写作更加生动有趣。
2. 课程目标- 了解拟人句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使用拟人句的常见方式- 提高运用拟人句进行写作的能力3. 课程内容和安排第一课时:拟人句的定义和作用- 介绍拟人句的定义和用途- 分享拟人句在文学作品和日常交流中的应用实例- 练使用拟人句进行写作第二课时:拟人句的表达方式- 分析不同的拟人句表达方式,如使用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等- 练根据给定的句子进行拟人句的改写第三课时:拟人句的运用- 探讨在不同场景中使用拟人句的效果- 分组活动:小组合作写作,使用拟人句描述给定的场景4. 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通过示例和讲解来介绍拟人句的概念和表达方式- 练提高:通过练和写作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写作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互动探究:通过讨论和分析案例,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5. 资源准备- PPT:用于展示拟人句的定义、用途和例子- 小组练材料:提供给学生进行改写和合作写作的练题- 笔记和纸张:供学生做练和写作使用6. 评估方法- 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练活动:根据练活动的完成情况给予评价- 小组合作写作:评估小组合作写作的质量和创造力7. 参考资料- 《写作技巧指南》- 网络资源:关于拟人句的相关文章和案例分析以上为《拟人句的表达》微课的设计和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拟人句进行写作。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三年级《了解拟人句》微课设计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三年级《了解拟人句》微课设计1. 课程概述本微课程设计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了解拟人句的概念以及在实际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研究如何运用拟人句来描绘事物、表达情感以及提升写作表达能力。
2. 研究目标- 理解拟人句的定义和特点- 了解拟人句在各种文体和生活场景中的应用- 能够运用拟人句进行创意写作和表达情感3. 课程内容3.1 什么是拟人句- 介绍拟人句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举例说明拟人句的常见形式和用法3.2 拟人句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拟人句的运用,如《红楼梦》中的拟人句描写技巧- 引导学生观察文学作品中的拟人句,并思考拟人句的作用和效果3.3 拟人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际场景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拟人句在日常生活和口语表达中的运用- 练运用拟人句来描述事物、表达情感,提升写作表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4. 研究活动与评估4.1 研究活动- 观看教师录制的针对拟人句的微课视频,包含具体案例和分析- 小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拟人句的知识,找到文学作品或日常生活中的拟人句,并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个人创作:学生通过写作练,运用拟人句来描绘一个具体事物、表达某种情感4.2 评估方式-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拟人句的理解- 学生个人创作:对学生的个人创作进行评分,包括拟人句的运用情况、表达效果和创意程度5. 教学资源- 教师录制的微课视频- 文学作品中的拟人句样本- 生活场景中的拟人句例子- 学生个人创作的作品集6. 参考资料- 《乐学堂三年级语文教材》- 相关文学作品- 拟人句的相关教学资料这份微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拟人句的定义、特点和应用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
通过观察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拟人句,并进行创作练习,学生将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拟人句来丰富自己的写作和口语表达。
本课程设计注重实践,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创作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三年级《拟人句的运用》微课设计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三年级《拟人句的运用》微课设计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三年级《拟人句的运用》微课设计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理解和运用拟人句的概念和技巧,以丰富写作和表达能力。
课程内容1. 什么是拟人句?2. 拟人句的特点和作用。
3. 如何正确运用拟人句。
4. 练使用拟人句。
课程流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入拟人句的概念。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讲解拟人句(10分钟)- 解释拟人句的定义和特点,并举例说明。
- 引导学生思考拟人句的作用和表达方式。
3. 拟人句的运用(15分钟)- 分发练册,让学生阅读句子并判断是否含有拟人句。
- 引导学生分析拟人句的作用和效果。
4. 练使用拟人句(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予每组一段话,要求加入拟人句来描述场景或人物。
-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5. 总结和讨论(10分钟)- 回顾本课程的内容和重点。
- 听取学生对拟人句的理解和运用的反馈。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一篇短文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拟人句来描述一个生活场景。
教学资源- 图片、视频或故事作为导入素材。
- 练册和作业模板。
教学评估- 学生在课堂练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 学生对拟人句的理解和运用的作业表现。
备注- 课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学主题《认识拟人句》微课设计

教学主题《认识拟人句》微课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拟人句,感受拟人手法描写动植物带来的生动效果相关因
2.感受拟人句的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会写拟人句
二、新授教学
1.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拟人修辞手法
(2)知道修辞手法运用形式
(3)能够判断和运用拟人修辞手法
2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含义,让学生读一读
(1)拟人句定义: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成人来描述的句子,通过描述使物具有和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句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2)介绍拟人形式
a.一是把植物拟人化
b.二是把动物拟人化c三是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3.课件出示植物和动物
一般事物拟人化的例句及图片
4.强调写拟人句的注意事项
a直接把一个事物当人来写,句子中最好不要出现“像″“好像”“仿
佛”等比喻词
b.不可和童话混淆,童话是想象
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就不是一个拟人句)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例句和图片,掌握拟人句的特点和作用,
学语文句子,通过描述使物具有和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句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
三、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了解微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
五、教学流程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欢迎来到微课堂,今天与大家认识一种有趣的修辞方法出示课题《认识拟人句》(播放课件)。
拟人句教案

拟人句教案【篇一:拟人句》教学设计】《认识拟人句》微课教学设计佛冈县振兴小学谭音颜教学目标:1、认识拟人这种修辞手法,感受拟人句的有趣,体会拟人手法描写所带来的生动效果。
2、了解拟人句的特点,能辨析拟人句。
3、学会写拟人句。
教学重难点:认识拟人的修辞手法,辨析拟人句,尝试写拟人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理念:拟人是小学语文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在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的多篇课文里大量运用了拟人这一修辞手法。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修辞手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设计了“猜谜导入——定义诠释——示例理解——体会好处———辨析拟人——看图范写——送诗总结——练习深化”等七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深入认识拟人这一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谜吧。
小小花儿墙上爬,见人笑哈哈,爱吹小喇叭。
(打一植物)谜底是什么呢?大家一定猜到了,就是牵牛花。
笑、吹奏乐器、爱好本来是人的感情和动作行为,而现在却用在写牵牛花这一植物上,把牵牛花当做人来写了。
这种写法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拟人,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运用了拟人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就是拟人句。
二、定义诠释什么是拟人呢?拟人,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动物、植物、一般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简单来说,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
即把事物当做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三、示例理解1、示例解读含人的动作的拟人句。
其实运用了拟人手法的句子,我们的课文里有很多,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示:缤纷的彩蝶舞姿轻盈。
榆树常常把身子探出墙头,向我们招手。
欢快的小河舒展着腰肢。
同学们,能找出这些句子里面人的动作吗?跳舞、探出身子、招手、舒展腰肢这些本来是人的动作,却用到了蝴蝶、小河、榆树上了,把它们当作人来写了。
2、示例解读含有人的心情的拟人句。
小白菊胆怯地抬了起头。
大海狂怒起来。
电车不慌不忙地跑着,客客气气地响着铃铛一点也不性急。
析比喻句和拟人句微课教案

析比喻句和拟人句微课教案析比喻句和拟人句微课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析比喻句和拟人句微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认识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进一步掌握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征。
2、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
3、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难点: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三、教学过程:导入: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
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1、认识什么是拟人句?1)拟人句的作用是什么?2)了解拟人句的运用形式。
2、认识什么是比喻句?1)了解比喻句的特点。
2)比喻句的作用是什么?3)比喻句的运用应注意什么问题,3、如何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1)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犹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2)如何判断这个句子是否比喻句?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
“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
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3)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拟人句》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拟人句?
2.了解拟人句的运用方式。
3.能使用拟人修辞手法来写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拟人的知识,能判断拟人句,尝试写拟人句。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1.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概念
同学们,欢迎来到我的微课堂!请看这些图片:
(出示灯片):
(1)春天来了,小草长出来了。
(2)春姑娘来了,小草探出绿色的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
师: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呢?对,你一定更喜欢第2句话。
谁都知道小草是没有脑袋的,更不会像人一样去打量世界。
第2句话不仅说小草探出了脑袋,还会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多么顽皮可爱的小草啊!
2.定义:同学们,像这样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就叫拟人。
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像这样用拟人手法写出来的句子就叫拟人句。
二、正文讲解:
1、常见的拟人句有以下三种形式。
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1)把植物拟人化
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师:从这句,我们可以形象地感受到笋芽儿渴望快快长大的迫切心情。
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
师:柳树怎么会有辫子呢?哦,原来是嫩绿的柳枝呀,多像小姑娘的长辫子呀。
这里就把柳树拟人化了。
(2)把动物拟人化
百灵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蝴蝶在花丛中跳起舞来。
师:这里把百灵鸟的叫声形容为在歌唱,顿时让我们觉得百灵鸟不仅仅是小鸟,更是位歌唱家了。
而蝴蝶也成了优秀的舞者,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将蝴蝶的欢乐、美丽生动、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我们留下了美的享受。
(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
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师:从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读到大嗓门的雷公公和温柔的春雨姑娘呢?这比“打雷了,
天上下起了小雨。
”生动多了吧?
2、师讲解拟人化的作用:这些拟人化的形式能抓住特点,把事物写活了,使句子或文章变得更生动形象。
被描写的事物有了人的感情,让句子或文章变得更有情趣。
3、师:拟人句这么奇妙,是不是很难写呢?其实,写拟人句一点都不难。
现在,老师就教大家怎样将一个简单的句子变成形象生动的拟人句。
例句:太阳慢慢地从东方升起来。
师:首先,我们要将“太阳”人格化,可以叫它“太阳公公”。
然后,我们还要给太阳赋予人的动作、神态或感情。
我们先想一想,太阳升起的动作的特点是什么?嗯,慢慢的。
那我们可以这样写:
“太阳公公红着脸慢慢地从东方升起来。
”“太阳公公慢慢地小心翼翼地从东方升起来。
”“太阳公公慢慢地害羞地从东方升起来。
”
4、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那请你也来改一个句子吧!
牵牛花开了。
提示:首先将牵牛花人格化——。
然后,想想牵牛花有什么特点?,它的花朵像——。
改:牵牛花(弟弟)吹起了(小喇叭)。
5、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师:相信聪明的你们已经学会了,那老师要考考你们,判断一下这个句子是不是拟人句?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师:可能有些同学犯糊涂了,觉得这句是把春天当人来写,你看春天都是小姑娘了,应该是拟人句吧?那可就错了,因为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个词——“像”。
“什么像什么一样。
”这是什么句子?经过老师的提示,你就知道了,对,这是一个比喻句“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那我们可以把这个比喻句改成拟人句,怎么改呢?我们不能用“像”这个比喻词,所以我们直接叫她“春姑娘”,她的拟人化的动作是“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那么,改后的句子就是:害羞的春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三、总结:
1、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好,让我们再回顾一遍: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拟人的运用形式有三种:把植物拟人化,把动物拟人化和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最后,在拟人手法的运用中我们要注意:1、要有真情实感,做到自然逼真,不要生拉硬扯;
2、要符合事物本身的特点和其要表达的心情;
3、要符合其身份和表达的环境;
4、要与比喻句区分开来。
在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中,我们主要看是否有“像、好像……”这些比喻词。
2、其实,在课本里,在课外阅读中,你经常会看见拟人句的身影。
细心阅读,用心积累,和拟人句交上朋友,它会为你的作文增光添彩。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谢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