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句子改为拟人句》微课教案

《一般句子改为拟人句》微课教案
《一般句子改为拟人句》微课教案

《一般句子改为拟人句》教学设计

临朐县第二实验小学耿罡

【制作背景】

语文新课标中对比喻、拟人、排比等常见的修辞进行了要求,提出“需让学生在具体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学生在将一般句子改成拟人句的过程中,把握不准,容易与比喻句混淆,出错较多。针对这一问题制作此微课视频,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由一般句子改成拟人句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句。(课件出示)一阵风吹过,荷叶在摇摆。(改为拟人句)在将这个句子改为拟人句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这样改的:

1.一阵吹过,荷叶像人一样,左右摇摆。

2.一阵风吹过,荷叶像人一样向我们招手。

3. 一阵风吹过,荷叶在向我们招手。

哪一个对呢?当然是第3个对。那么第1、2个错在哪,我们该怎样把一个简单的句子改成拟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拟人句。(课件出示)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

思想和感情。

大家注意,这里是当做人来写,而不是比做人。很明显前两个句子把荷叶比做了人而不是当成人来写。

那么具体的方法步骤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以刚刚的句子为例。

1.比较两个句子,引导发现不同。(课件出示)

原句:一阵风吹过,荷叶在摇摆。

拟人句:一阵风吹过,荷叶在向我们招手。

我们很容易的看出原句中的“摇摆”换成了“在向我们招手”。这两个动作都是描写句子中的“物”—荷叶来写的,也就是说我们根据想象把“物”的动作替换成人具有的动作,这就相当于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也就把一般句子改成了拟人句。

2.师生共同总结出步骤。(欠具体详细)

(1)找到要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的“物”。

(2)确定原句中描写“物”的动词,然后将其替换成人具有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的动词。大家注意,这里是替换而不是比作!

(3)整理句子,使其通顺。

练习:

1.春风吹来,杏花开了。

拟人句:春风吹来,杏花笑了。

2.小狗在院子里慢慢的走。

拟人句:小狗在院子里悠闲地踱着方步。

课下练习:

1.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翩翩起舞)

2.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探出了头)

3.早晨,几只小鸟在树枝上叫着。(欢快地唱歌)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感悟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感悟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感悟篇1 阿长,一个其实不华美却温暖的名字,她只有这个名字,我不知道她还拥有什么,哦,还有那颗淳朴、善良的心。 习题记 这篇文章讲的是鲁迅对儿时保姆阿长的回忆。她不识文字,又有些迷信愚昧,连真实的姓名都不为人知。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阿长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变得不普通、不平凡了,甚至拥有伟大的神力了! 读了这篇文章,知道了阿长的什么样后,我很失望,在我印象中,阿长这个名字,应该是一个很温柔的、纤瘦的形象,可是,却偏偏是一个胖而矮,唠唠叨叨的老妈妈。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形象,才让我感到这篇文章是真实的。 长妈妈有些习惯招人烦:唠唠叨叨,大字形睡姿,种种乖僻礼节全文并没有介绍阿长怎么怎么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真真实实活在现实的阿长。渐渐地,她开始让我又恨又爱。她相信许愿,相信梦想,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生活。 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她买《山海经》那段了,作者没有写这样一个不识字的人是怎么买这本书的识字的人都很难买到的书的,谁又知道她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她竟然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她是怎样向别人打听这本书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因

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长妈妈。这个长妈妈有很多缺点,像个小孩子,但这都无关紧要,因为她有一颗到死都善良的心。 我们应该学阿长的善良和热心,更应该学习鲁迅先生,要有一双善于开展的眼睛。 看鲁迅的很多作品都会有一种深刻的感受累,是一种从身体到灵魂深处的累。挑挑拣拣只有那几篇读是会略微轻松些。《阿长与山海经》即是其中之一。 作者在文中先写阿长的名字,然后才把生活中的点滴铺陈开来。阿长啰嗦的管教,阿长可怕的大字型睡姿,阿长费事的礼节,阿长关于长毛的恐惧故事,阿长制造的隐鼠事件及阿长送的《三海经》。。。。作者这一片一段的记忆将阿长的形象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也让读者在其叙述中感受到这个粗心大意的女人对小鲁迅细腻的爱。 假如不曾在实验中学课本实验中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但看其杂文犀利的笔锋,对世间丑恶深刻地揭露,很难想象这位文坛中的勇士,拥有如此温暖的内心世界。 鲁迅是人不是神,此时才惊觉这一事实。别人看他的作品都会累,更何况作者本人。他能看透这世间的一切丑恶,相对对生活中的美妙有着更为强烈渴望。小鲁迅与阿长的恩怨在鲁迅的记忆中应是这浊世中的一缕清香,能除去内心深处的无奈及怠倦。阿长对鲁迅看似粗浅实则深沉的爱在鲁迅的记忆中逐步沉淀最后酿成了《阿长与三海经》。 在经过坎坷的半生后回望记忆中哪个粗心大意长妈妈时,鲁迅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的灵魂!这位在文坛顶端

初二数学利用公式法(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课堂

设计思路: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的直觉并且运用基本方法进行相关的验证,指导学生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组织上课。 师:我们在初一第二学期就已经学习了乘法完全平方公式,请一位同学用文字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个公式的内容? 生1:(答略) 师:你能用符号语言来表示这个公式吗? 生1:(a+b)2=a2+2ab+b2(a-b)2=a2-2ab+b2 师:不错,请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完全平方公式其实包含几个公式? 生齐答:两个。 师:接下来有两道填空题,我们该怎么进行填空? a2++1=(a+1)24a2-4ab+=(2a-b)2 生2:(答略) 师:你能否告诉大家,你是根据什么来进行填空的吗? 生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将等号右边的展开。 师:很好。(将四个式子分别标上○1○2○3○4) 问题:○1、○2两个式子由左往右是什么变形? ○3、○4两个式子由左往右是什么变形? 生3:(答略) 师:刚才的○1和○2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完全平方公式,那么将这两个公式反过来就有:

a2+2ab+b2=(a+b)2a2-2ab+b2=(a-b)2(板书) 问题:这两个式子由左到右的变形又是什么呢? 生齐答:因式分解。 师:可以看出,我们已将左边多项式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即将左边的多项式分解因式了。 这两个公式我们也将它们称之为完全平方公式,也是我们今天来共同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 师:既然这两个是公式,那么我们以后遇到形如这种类型的多项式可以直接运用这个公式进行分解。这个公式到底有哪些特征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一下,同座的或前后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 (经过讨论之后) 生4:左边是三项,右边是完全平方的形式。 生5:左边有两项能够写成平方和的形式。 师:说得很好,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的? 生6:还有一项是两个数的乘积的2倍。 师:这“两个数的乘积”中“两个数”是不是任意的? 生6:不是,而是刚才两项的底数。 师:刚才三位同学都回答得不错,每人都找出了一些特征。再请一位同学来综合一下。 生7:左边的多项式要有三项,有两项是平方和的形式,还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右边是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1)多项式是三项式 2)有两项都为正且能够写成平方的形式 3)另一项是刚才写成平方项两底数乘积的2倍,但这一项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 4)等号右边为两平方项底数和或差的平方。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的好句好段加批注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的好句好段加 批注 篇一: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外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中《阿长与山海经》题型整理及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 1.课文围绕阿长谢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 文章围绕阿长一共写了8件事: 阿长称呼的由来,阿长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阿长的不雅睡相,阿长教我的元旦的古怪仪式,阿长懂得许多烦人的礼节,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重点写的是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这件事。 2.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阿长是个不幸的又希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3.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否始终如一呢?为什么? 不是始终如一的,刚开始我因为阿长不好的习惯对她讨厌,憎恶,但听到她讲长毛故事的时候对她产生了点敬意,可后来因为她踩死了我的隐鼠我对她产生怨恨,最后又因为她为我买回《山海经》而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4.阿长为什么也来问《山海经》?

是因为我总是念念不忘《山海经》 5.当阿长来问《山海经》的时候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当阿长来问《山海经》的时候,“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因为我知道她没文化不识字,对她买回《山海经》不报任何希望,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的心理。 6.你怎么理解文中所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句话? 因为我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没有文化,不识字的人,居然给我买来了我最想要又最难要的《山海经》,这对儿时的我来讲是太意外的事,所以说她确实有伟大的神力。 7.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这说明我深深地被感动了,表现了我无比惊喜和激动的心情。 8.为什么说《山海经》是我最心爱的宝书? 这是因为《山海经》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但更为重要的是这四本书蕴涵了我对阿长的感激和敬佩。 9、为什么要连用三个称呼?“三十年”“终于”分别表达了鲁迅怎样的心情?连用三个称呼表现了我对阿长离世感到十分难过,“三十年”表现了我对阿长深深地怀念之情。“终于”一词表现了我对始终没能知道阿长的姓名而感到的内疚。 10.课文最后一句话有怎样的含义?

完全平方公式评课稿子doc

回顾与思考 活动内容:复习已学过的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a+b)(a-b)=a2-b2 ; 公式的结构特点: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的乘积,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 右边是两数的平方差。 2.应用平方差公式的注意事项:弄清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平方差公式。活动目的:本堂课的学习方向仍是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已学习的知识经过个人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推导出本课新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而这个过程离不开旧知识的铺垫,平方差公式的学习有很多教学环节和形式与本节的学习是类似的,其中包含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也仍是本节的精神主旨,因而复习很有必要。 实际教学效果: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顺利地回答出平方差公式的内容,而对于其结构特点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绝大多数学生也得以掌握。在复习中既把旧知识得以复习,同时学生也会主动的去回顾平方差公式一节的学习过程,从而为本节课的类比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出示幻灯片,提出问题。 一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实验田,由于效益比较高, 所以要扩大农田,将其边长增加b米,形成四块实验田, 以种植不同的新品种(如图)。 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实验田的总面积,并进行比较。 活动目的:数学源自于生活,通过生活当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从而在学生运用旧知计算和比较实验田的面积当中引出完全平方公式。由于实验田的总面积有多种表示方式,通过对比这些表示方式可以使学生对于公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在古代人们也是通过类似的图形认识了这个公式。在列代数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通过自主探究和交流学到了新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大大的激发。 实际教学效果:问题提出后,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问题要求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总面积,这就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考虑,从而对于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挑战。不过由于前面列代数式一部分内容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很顺利地想到两种不同的方法,并从中建立了数形结合的意识。从而在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引出了完全平方公式,使学生有了一个直观认识。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只是在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气氛平等融洽。第三环节初识完全平方公式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心地善良。 全文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写了她喜欢“切切嚓嚓”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繁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要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文中关于阿长的形象都是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表现的,如阿长的“切切嚓嚓”,睡觉时的摆“大”字等等,传神又生动。 “我”对阿长的感情可以说是很深的,因为阿长懂得关心、关爱孩子,所以值得尊敬,虽然她没有文化,“我”真正原谅她的是因为她为我买了渴盼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她的行为让我想起了学生学过的文章《月迹》中的奶奶,《童年的朋友》中的外祖母,她们都是那么的注重孩子的身心发展。此文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本文中,作者对长妈妈不做外形描写,而是集中写她的某些特点,从而凸显她的神态和精神。鲁迅通过一些细枝末节的刻画,颇为集中地汇映出长妈妈的愚昧无知,落后陈腐但却善良的心灵。就在她教给小主人的许多道理和不许这样或那样的管教中都微妙的表现出她对“我”的钟爱,在这艺术手法上,有点类似以藏为露的含蓄。其实,在家里,只有她真正关心“我”,了解“我”,这一心意就在购买《山海经》的情节中猛然外露了。 这篇文章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思念与不舍之情。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的一个人。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

《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学反思 焦 《完全平方公式》这节课我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复习回顾旧知识、新知探究、知识应用、当堂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布置作业. 我觉得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的探究活动效果颇好。本节课我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串,让学生运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计算进行自主探究,再经过观察算式归纳发现新知识大胆猜想,并经过推理验证,再借助图形直观获得感性认识,真正获得新知,总结出完全平方和公式。将猜想变为公式,然后观察并熟记公式特征,类比完全平方和探究完全平方差公式。然后归纳完全平方公式并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使学生掌握公式的计算技巧。整堂课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原则。整节课都在紧张而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生非常活跃。人人都能积极参与。 这节课上学生体会了数形结合及转化的数学思想,并知道猜想的结论必须要加以验证;授课思维流畅,知识发生发展过渡自然,学生容易得到一些结论但在老师的引导下又使问题的探讨得以不断深入,学生思考积极、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这节课引导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强调学生时刻把握公式的特征 :左边是两个相同的二项式相乘,右边是一个三项式,其中两项是二项式中每一项的平方和,另一项是二项式中项的乘积的2倍或其相反式。引用

“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两倍中间放”顺口溜熟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拓展提升的习题中,我选取了逆用完全平方公式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思维,将运用公式简化数的平方的运算,题有一定深度,但只要有运用意识、创新意识学生就能灵活解答,学生接受挑战,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我觉得不足之处是,应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编符合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从而有效地将两类公式区分开,深刻认识公式的结构特征。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创设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发现新知,学会归纳,加以验证后再应用。 2、习题要分层,当堂训练巩固基础,拓展提升,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事情做且乐此不疲,更加充分的参与其中,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于这一点,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我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微课(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火石中学课程改革数学学案 备课人: 钟华林 备课时间: 2016年11 月27日 审印人: 课题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学习 目标 ★知道商品销售中的“进价”,“标价”,“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概念的含义及之间的关系; ★★能够根据商品销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让学生知道商品销售中的盈亏的算法; 学习流程 任务分工 主要方法 1.仔细浏览学案,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第102页,把有疑问的做上记号; 2.独自完成学案,1、2、3、4号同学完成1、2星活动,5、6号完成所有活动; 3.有困难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组长对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4.严禁抄袭或借给其他同学抄袭; 5.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索,归纳总结。 学习 程序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活动一:自主学习 1.复习旧知★ 口述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______ (2)______ (3 )______(4)______(5)______(6)_______ 2.自主探索,感知新知★ 一、销售中的各种问题练习。 (1) 商品原价200元,九折出售,卖价是________元。 (2)商品进价是150元,售价是180元,则利润是________多少元。利润率是________。 (3)某商品原来每件零售价是a 元,现在每件降价10%,降价后每件零售价是_______元。 (4)某商品按定价的八折出售,售价是14.8元,则原定售价是_______。 二、销售中的基本概念《概念梳理》 (1)进价 : (2)标价 : (3)售价 : (4)利润: (5)打折 : (6)利润率: 三: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式:《等量关系》 (1) 售价、进价、利润的关系式: 利润=售价—_______ 进价= _______—利润 售价=进价+_______(1) (2) 进价、利润、利润率的关系式:利润率=_______×100% 利润率、售价、进价的关系式:利润率=[(_______—进价)/进价] ×100% 要解决这类问题必 须理解并熟记下列 式子: 1、售价=标价×打折数 2、利润=售价-进价 利润率=[(售价-进价)/进价]×100% 3、售价=进价×(1-利润率) 4、售价=标价×打折数

完全平方公式优秀说课稿

完全平方公式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完全平方公式”,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二节乘法公式的第2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展开我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代数式的概念、整式的加减法、幂的运算和整式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初中代数中运用推理方法进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开端。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对简化某些整式的运算,培养学生的求简意识很有帮助,同时也是后续学习的必备基础,学生以后学习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勾股定理和“配方法”等知识的时候会反复地应用这个公式。由此可见,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和启下的作用。 2 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内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完全平方公式。 教学难点确定为:对公式中字母a、b任意性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认知状况、学习困难、年龄特征、心理特征)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多项式乘法法则、平方差的探索过程,对“完全平方公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顺利完成本节课打下了基础,但是“完全平方公式”这节课,由于抽象程度较高,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学习困难。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个人意识增强,渴望归属感和被认同。针对学生的心智特征及本课实际,我将采用启发引导,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建构知识。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推导完全平方公式,理解并掌握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能用文字、字母表达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计算、观察、实验、证明等方法探索完全平方公式及其运用,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认识公式推导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在应用中体会公式的实用价值,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四教法选择

一元一次方程微课

初中数学微课教案 科目数学年级七年级课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教学目标借助“线段图”分析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继续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通过观察、类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情简析通过新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基本的解题思路、方法,会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整个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解题正确率不高。 教法发现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回顾旧知 例题赏析 巩固练习趣味数学: 小明和小刚从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小明 每小时走7千米,小刚每小时走5千米,小明带了一只小狗, 小狗每小时跑10千米,小狗随小明同时出发,向小刚跑去, 碰到小刚后就立即回头向小明跑去,碰到小明后再回头跑 向小刚……,直到小明追上小刚时才停住,求这条小狗一共 跑了多少路? 温故知新 1.路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路程问题中的两种基本题型: 例1:一列慢车从某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45分钟 后,一列快车也从该站出发,与慢车同向而行,如要1.5小 时追上慢车,快车每小时需行多少千米? 过程展示: 相等关系:快车路程=慢车先行路程+慢车后行路程 解:设快车每小时行x千米,由题意得 1.5x=48×3/4 +48×1.5 解得:x=72 答:快车每小时需行72千米 练习1:小红和小明家距离300米,两人沿同一条路线出 发去某地,小明每秒跑4米,小红骑自行车每秒行10米, 若小明在小红的前面,则小红多长时间可追上小明? 练习2:一队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以5千米/时的 速度行进,走了12分钟的时候,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 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千米/时的速度, 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 引导观察 提问 提出问题 讲解分析 个别指导 反馈纠正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计算 计算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快来参考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整理的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1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这是描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故事。鲁迅先生写出的是一个“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的长妈妈。也写了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着《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了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这篇文章一共讲了七个小故事:一、我误认为长妈妈谋死宠物隐鼠。二、长妈妈睡成一个“大”字。三、教我许多烦人的事情。四、新年说恭喜,吃福橘。五、长妈妈有点搬弄是非。六、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让我有了空前的敬意。七、长妈妈给我买回《山海经》。 文章不同的称呼代表了长妈妈不同的地位,以及作者对她的不同的.感“阿长”称呼更为合理。而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以四十六岁,以现在的年龄来写,用阿长更合适,同时“阿”字带有亲昵的语气。 对于《山海经》这一部分,一个农村妇女,目不识丁,但是又和

艰涩难懂的《山海经》联系起来,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迫切的想要到文章中去寻找这二者之间的联系。而长妈妈用自己的血汗钱为“我”买来了《山海经》,更能体现出阿长对我的关爱。 这篇文章很好的写出了长妈妈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她身上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心、真诚、善良,也沿袭了封建文化的糟粕——粗野、庸俗、愚昧。但不论怎样,她对作者鲁迅的关爱是我们能感受到的,而鲁迅也在文章中寄托了对她的思念。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2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罢。”鲁迅怀念他的保姆。在三十年前,对鲁迅印象最深的便是长妈妈以及她对鲁迅所做的许多感恩的事罢。谨此,对于我及天下所有子孙,请珍惜自己的爷爷或奶奶吧。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记叙了阿长在世时,对鲁迅做了“睡觉时摆大字”,“元旦塞橘”,“讲长毛故事”等一系列可笑却又可悲的事,这不仅是他的自我惭愧,也是告诫天下人——珍爱自己的亲人。 亲人,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也许,许多人都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是,也有许多人,离开了他们,甚至永远。对于我,此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失了自己的奶奶罢。幼时,奶奶便如同一棵老榕树,伸出一帐如伞的保护叶,遮在我的身旁,不论如何都不会让我轻易受到伤害。渐大,对她的言辞便有些不善开来,像皇帝对于臣民一般地命

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

《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 淮南实验中学卞贤磊

15.3.2完全平方公式 公式:(a+b)2 =a 2 +2ab+b 2 (a-b)2=a 2-2ab+b 2 文字叙述: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或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记忆口诀: 完全平方有三项 首尾符号是同样 首平方,尾平方 首尾二倍放中央 中央符号随尾项 (a+b)2 =a 2 +2ab+b 2 练习1 练习2 课 后 反 思 1、这堂课我通过复习平方差公式,然后利用练习引出问题.学生通过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方法得到了结论,并有同学指出))((b a b a ++的结果是有规律的.接着我通过让学生尝试用他们认为的规律直接说出2)(n m +及2)32(y x +的答案,再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方法验证规律的正确性.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得到的规律是正确的,但在用规律直接说出2)32(y x +的答案时,却得到了 223244y xy x ++这个错误结论.事实上,学生的错误是将首末两项积的两倍错误的做成的了每一项都乘2,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过于急躁,直接让学生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方法得到结果后,就总结了规律,而未能让说错的同学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我想这在今后的教学中是要注意的,因为,学生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永远比老师直接告诉他原因记得更牢. 2、在得到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后,我让学生尝试说出公式的的特征,再用面积的方法说明完全平方公式.然后,让学生自己猜测2)(b a -的结论,并模仿第一环节,分别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以及面积的方法说明结论的正确性,再归纳公式的结构特征,然后,利用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说明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揭示出两个公式间的关系.这一环节都是按照预想的进行,效果不错,只是未能点一下为何要学公式.(方便计算) 3、公式引出后,就进入了这节课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即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确定首项、末项以及中间项的符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间项的符号问题.在这个环节中,书本上采取的方法是:(1)将 2)(b a +-,2)(b a --分别转化为2)(a b -以及[]2 )(b a +-, (2)将2)(b a +- 、

《阿长与山海经》作品赏析

阿长与<山海经> 》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选 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原载于1926年 3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六期。现已被编入北师 大八年级上期教材(五四学年段)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描述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慕已久的绘图《山海经》的感激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 光的深切怀念。 《阿长与〈山海经〉》围绕长妈妈选取了5个方面的事例,以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使长妈妈的形象表现得非常突出。开头的第1、2段,作者以深厚的感情和简练的语言介 绍了长妈妈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历,旨在说明她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甚至连真实姓名也不为人们所知的平凡劳动 妇女。接着第3~5段,从"我不大佩服"的感情角度,写了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和夏天在床间摆成一个"大"字的睡态,刻画了她质朴而唠叨、略带粗野的性格。第6~12段,着重从"我"的"不耐烦"去写长妈妈懂得很多规矩,比如人死为" 老掉了",不能进死了人和生了孩子的屋子等。文章述说这些"琐碎之至"的规矩,意在说明长妈妈有着跟千百万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普通劳动者一样的特点:质朴的品质和迷信的

无知。第13~18段:随着感情的变化,作者又从"我"对长妈妈产生的"空前的敬意"来写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从而展示了她愚昧的一面。第19~29段:笔锋一转,写了"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原因,是长妈妈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给"我"买回了"我"渴慕己久的带画的《山海经》,展示了她的"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从而突出了她对"我"的关心和热情、仁慈、乐于助人的品质。而长妈妈的形象也就在这"剥笋"式的描写里,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中得以完整而清晰地展现:她虽受封建迷信的毒害,但却又质朴、善良、慈爱。作者在充分展现了长妈妈的品格风貌之后,在文章结尾又以深厚的感情杆发了自己对她的怀念之情。 【行文立意】 《阿长与〈山海经〉》的标题很耐人寻味,一个"与"字实在不可忽视,它强调了"阿长"同《山海经》的关系。在写阿长买《山海经》之前作者所叙述的有关阿长的种种行为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位虽然爱"我"但粗俗、没有文化的地道的农村妇女阿长,而这样的阿长与《山海经》本来是毫无关系的,"我知道他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只是因为"我"很想得到它,阿长才"与"《山海经》发生了联系,把它买来送给我。

数学: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2)》教案 (七年级)

初一数学课时备课 课题 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 母 课时 本学期 第 课时 日期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张新芹 复备人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1.理解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一般 步骤 ,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 2.能准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 关系 ,列方程解应用题. 3.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4.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求解方法. 重点 难点 重点: 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会解方程. 难点: 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关键: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时间 复备标注 一、复习引入:1.解方程: 思考: 1.一项工作甲独做5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 ,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 ,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 ,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 。 2.一项工作甲独做a 天完成,乙独做b 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 ,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 ,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 ,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 。 二、新授: 例5: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下共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分析:这里可以把总工作量看做1。 人均效率(一个人做1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 学生作业 课件出示问题明确工程问题中的基本量之间的关系,为下面的例题做好铺垫。 5 分 钟 10 分 钟 2 35 22+-- =X X

由x人先做4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再增加2人和前一部分人做8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 这项工作分两段完成,两段完成的工作量之和为 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解:设先安排x人工作4小时。根据两段工作量之和应是总工作量,由此,列方程: 去分母,得 4x+8(x+2)=40 去括号,得 4x+8x+16=40 移项及合并,得12x=24 系数化为1,得x=2 答:应先安排2名工人工作4小时. 注意: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本题的关键是要人均效率与人数和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三、巩固练习课本第102页第8、9题. 四、课堂达标练习 名校课堂59页4、5、 五、课堂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建立方程中的等量关系.另外在求出x值后,一定要检验它是否合理,?虽然不必写出检验过程,但这一步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六、作业:课本第102页习题3.3第8题.教师引导,启发学 生找各量之间的 关系,相等关系并 列出相应代数式, 从而得出方程 学生完成,一生板 书 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学生的解答 再做指导 再总结,强调 7 分 钟 6 分 钟 15分 钟 2 8(2) 4 40401 X X+ +=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好句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好句 篇一:朝花夕拾好句摘抄赏析 朝花夕拾好句摘抄赏析 、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赏析:这句话透露出鲁迅先生对无常的敬佩之情,从对他的尊称“无常先生”可以看出。既然连一个鬼都可以如此赋有人情味,那我们作为一个人又何尝不可呢?所以鲁迅先生也是要借无常的“重人情”来启示我们。作为一个人,法理固然重要,但也要像无常先生一样赋有浓烈的同情心。朝花夕拾好句摘抄赏析。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对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先写小时候对他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也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比,突出活无常的善心。作者也是想告诉我们,连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应该怎样呢? 2、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狭窄险阻的小路,左面是一个广漠无际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广漠无际的浮砂,前面是遥遥茫茫荫在薄雾的里面的目的地。 赏析:这是鲁迅先生写的乡下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很喜欢这句话,他对当时乡下人的生活理念用深刻而美好的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鲁迅认为乡下人不会写出这种“热昏似的妙语”,也写出了当时乡下人的素质低下,为后文写活无常作铺垫。

3、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朝花夕拾好句摘抄赏析。他仍旧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简析:鲁迅留学日本是学医的,本文他用切身的体会对当时中国医学的落后观念和落后现状进行了痛切地揭露和剥析,甚至有“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这样极而言之的话,他用一个思想深刻的医学生的良知和洞察力,击中了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的要害,并且也显示了要救人身先救人心的思想转变历程,中国后来可能少了一个思想激进/操守严明的好医生,却有了一个为民族人民呐喊警世的大文学家,从本文中正可看到其伟大转变的的缘由。 4、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13-人教版〔优秀篇〕

8.3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 第1课时完全平方公式 1.能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推导出完全平方公式;(重点) 2.理解并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进行计算.(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计算: (1)(x+1)2; (2)(x-1)2; (3)(a+b)2; (4)(a-b)2. 由上述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结论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完全平方公式 【类型一】直接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5-a)2; (2)(-3m-4n)2; (3)(-3a+b)2. 解析:直接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1)(5-a)2=25-10a+a2; (2)(-3m-4n)2=9m2+24mn+16n2; (3)(-3a+b)2=9a2-6ab+b2. 方法总结: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可巧记为“首平方,末平方,首末两倍中间放”.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2题 【类型二】构造完全平方式 如果36x2+(m+1)xy+25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求m的值. 解析:先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确定m的值. 解:∵36x2+(m+1)xy+25y2=(6x)2+(m+1)xy+(5y)2,∴(m+1)xy=±2·6x·5y,∴m+1=±60,∴m=59或-61. 方法总结: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注意积的2倍的符号,避免漏解.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 【类型三】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便计算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992; (2)1022. 解析:(1)把99写成(100-1)的形式,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计算.(2)可把102分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1 第一课时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代入法的概念. 2.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消元”思想,初步体会数学的化归思想. 2.培养探索、自主、合作的意识,提高解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消元的过程中体会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从而享受数学的化归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基本方法是消元化二元为一元. ★教学难点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化归——化陌生为熟悉. ★教学方法 1.关于检验方程组的解的问题.教学时要强调代入“原方程组”和“每一个”这两点. 2.教学时,应结合具体的例子指出这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在于消元,即把“二元”转化为“一元”.我们是通过等量代换的方法,消去一个未知数,从而求得原方程组的解.早一些指出消元思想和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有较强的目的性. 3.教师讲解例题时要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加深.随着例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要特别强调解方程组时应努力使变形后的方程比较简单和代入后化简比较容易.这样不仅可以求解迅速,而且可以减少错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观察、试验、比较、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我们讨论的篮球联赛的问题.大家可以得到两种方程﹙组﹚.设此篮球队胜x 场,负y 场. 方法一:2(22)40x x +-=; 方法二:22240 x y x y +=??+=? 方法一得到的方程是我们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大家很容易解得18x =.所以该篮球队胜18场,负22184-=场. 二、进行新课 1.代入消元法的概念 方法二得到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怎样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的内容,具体内容: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就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篇一这篇...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就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这篇文章是出于鲁迅先生之手,也是我们即将学习的课文,它主要讲述了:鲁迅小时候的保姆——阿长的外貌及名称来历。刚开始"我"对她有小小的敬意,但好景不长,当我知道是她害死"我"的隐鼠时,"我"对她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憎恨,讨厌。但没多长时间,阿长给我讲了长毛的故事,还给我买了我最希望有的图绘,《山海经》。所以,"我"又敬佩她了! 这篇文章虽是说阿长有时"切切察察"愚昧迷信。但也写出了她的性格是淳朴、宽厚、仁慈、乐于助人。让我们大家仔细的观察一番,我们身边不就是缺少真诚、淳朴、宽厚、仁慈、乐于助人的人吗?也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别人做错事要学会宽恕,安安稳稳的做一个老实人! 在文章中,正是这位劳动妇女的美德,使作者对她产生了,无限的怀念之情。她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连名字都无人知晓的劳动妇女,却有如此

高尚的品德,所以应当树立她为我们的榜样,学习她的美德对待他人,对待社会。 篇二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这是描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故事。鲁迅先生写出的是一个"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的长妈妈。也写了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着《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了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这篇文章一共讲了七个小故事:一、我误认为长妈妈谋死宠物隐鼠。二、长妈妈睡成一个"大"字。三、教我许多烦人的事情。四、新年说恭喜,吃福橘。五、长妈妈有点搬弄是非。六、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让我有了空前的敬意。七、长妈妈给我买回《山海经》。 文章不同的称呼代表了长妈妈不同的地位,以及作者对她的不同的感"阿长"称呼更为合理。而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以四十六岁,以现在的年龄来写,用阿长更合适,同时"阿"字带有亲昵的语气。 对于《山海经》这一部分,一个农村妇女,目不识丁,但是又和艰涩难懂的《山海经》联系起来,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迫切的想要到文章中去寻找这二者之间的联系。而长妈妈用自己的血汗钱为"我"买来了《山海经》,更能体现出阿长对我的关爱。 这篇文章很好的写出了长妈妈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她身上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心、真诚、善良,也沿袭了封建文

《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 (2)

§14.2.2 完全平方公式(1) 学习目标 1.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会用几何图形解释完全平方公式; 2.记住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 3.会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 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的推导及运用. 学习难点 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 一、复习旧知 1.请说出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 2.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⑴()()()=++= +1p 1p 1p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b a b a b a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b a b a b a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 老李有一块边长为a 米的正方形试验田.因需要将边长增加b 米,使其变成一个大的正方形试验田. 1.请用手中的卡片拼出变化后的试验田. 2.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变化后的试验田总面积, 并进行比较,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活动二: 老王有一块边长为a 米的正方形试验田.因需要将边长减少b 米,使其变成一个小的正

方形试验田. 1.请用手中的卡片拼出变化后的试验田. 2.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变化后的试验田总面积, 并进行比较,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三、课堂练习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2102 (2)()26+x (3)()2 52+-x (4)23243??? ??-y x (5)()22y x -- (6)()225-y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节课你的疑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五、达标检测 1.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 A.222)(b a b a +=+ B.22224)2(b ab a b a +-=- C.2224)2(b a b a +=+ D.96)3(22++=+a a a 2.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212-m (2) 2 32??? ??+y x (3) 10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